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培养语文素养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语文学科的首要任务。语文教学,就要从培养学生语文情感、重视语言积累、增强语文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方式与习惯、激发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等几个方面,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落实新课标要求,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素养语文情感语言积累语感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88-02
对于“语文素养”,新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解释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语文素养,才能促使自己全面和谐发展,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要。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和终极目标。
那么,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1培养学生语文情感。
培养学生语文情感,就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
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语文教师要有崇高的人格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在课堂教学中既能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又能旁征博引,激情飞扬,用这样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崇拜老师,效仿老师,从而热爱他的学科,学好语文。其次,语文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运用语文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比如:我校成立“腾飞”文学社,有专业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写作辅导,还在全校发行期刊,内容包括“语文视野”“精彩赏析”“习作园地”等栏目,很受师生欢迎。参加社团的学生,充分利用分分秒秒积极主动地收集材料,编辑打印,组织发行,把期刊办的有声有色。在语文教学中,我也经常组织学生编排课本剧,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使他们感受到了语文的魅力。事实上,语文活动的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具备热爱语文的情感,还让学生用好语文的同时,使自己的语文素养得到长足的发展,一生享用。
2重视学生语言积累
语文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语言积累任务,教师要从语言材料、语言范例、语言知识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认真品析,勤于思考,学会沉淀,强化运用。如:我校在领导的关注下长期开展的“书香满校园”活动。语文教师给学生推荐优秀篇目,利用阅读课时间让学生认真阅读,并做好批注和笔记,赏析精彩文段,摘抄好词佳句,写出读后感受,并在每天晚上写“暮省日记”,总结自己阅读
的得与失,收到很好效果。另外,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到校图书馆借阅,每个假期让学生带一本名著回家,开学后认真检查阅读情况。为了使学生读书更方便,我们还号召学生每人捐几本书,在班级建立“图书角”,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有书看。通过以上举措,推动了学生读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有了充分的感受,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课标规定7—9年级要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但新课程安排语文每周五课时,其中还包括两节作文课,很难挤出时间进行集中阅读。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帮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才能完成阅读任务,满足阅读要求。所以,我校强调语文教师课堂中,注重阅读方法指导,强化快速阅读技巧训练,课后还要循序渐进地推荐美文给学生阅读,每周进行一次读书交流,互谈心得体会。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课堂气氛活跃了,业余生活丰富了,学生自信心增强了,课堂的口头表达流畅了。
4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新”就新在提出了“语文素养”不仅有知识能力的要求,还着重情感、态度、人格价值的追求,更着眼于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教养的现代公民。
在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无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例如:《藤野先生》写的是作者鲁迅对自己年轻留学日本时一位恩师的深
切怀念,《我的母亲》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胡适先生对母亲的真挚情感,而两篇作品同样体现着人类美好的感恩之心;《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等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这些课文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春》《济南的冬天》等课文,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有利于陶冶学生爱美的心灵,锻炼他们发现美的眼力。这些课文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雅文明的欣赏品位,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发展个性,增强修养,使自己逐步成为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有修养、有个性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5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习惯。
新的课程理念就是要彻底改变应试教育下,强迫学生做大量练习篇子,反复去老师那“过关”,做的练习枯燥乏味,缺乏层次感,甚至有许多题目是重复练习的这种“八股文”式的填充教学方式,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学会自主发展,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比如认真写字、热爱读书、随时积累、喜欢写作等。这些习惯的养成改变了被动应付,想尽办法抄袭作业,找人代写,作业寥草、拖拉,应付老师的坏习惯。但需教师和学生长期坚持,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可是学生一旦养成这些好习
惯,就会受益终生,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长足发展。
6激发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语文课程中,蕴含着丰厚的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如果我们能够深入挖掘和利用,对学生进行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育,甚至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的内容有了自己的体验和看法,并且产生疑问,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解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写出一篇篇令人耳目一新的好作文;综合实践中,学生自行设计、组织策划、参与实施,自我探究等。这些都能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总之,教师要本着对学生一生负责、对祖国建设需要负责的态度,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情感,积累语文的知识,养成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形成运用语文的能力,让良好的语文素养伴随学生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