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激励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快热气腾腾的米线被端了上来,我迫不及待地掰开一次性筷子,准备……
慢着!一次性筷子!是的,我每天在外吃饭,几乎都用一次性筷子。和我一样的大有人在。这样来算,一人每天3双,一个月90双左右,一年1080双。惊人的数字!上网一查,每年我国大约生产45 0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消耗130万立方米的木材,占全国林木消耗总量的18%!这样的情况应该让每个有忧患意识的国民惊心吧。
众所周知,中国资源总量为世界第三,而人均资源占有量仅为第53位。如此悬殊,真可谓名副其实的“资源大国”与“资源小国”。目前,我国森林面积是世界第五,森林蓄积量占第七位。但森林覆盖率仅为世界水平的61.3%,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有世界的21.3%,而人均森林蓄积面积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8!
与我们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仅一海之隔的日本。日本国土狭小,人口也远不及我国,森林覆盖率却是近64%。日本是世界森林覆盖率最高国家之一,富士山上茂密的树林及皑皑白雪是他们不变的骄傲。我们不能不承认,与日本相比,目前我国的疆域还太缺乏绿意。
不过,不要因为前面对日本的描述就认为他们不用一次性筷子。他们用得更凶!日本国民数量远远比不上中国,而每年他们消耗的一次性筷子却有257亿双。那么那么高的森林覆盖率是如何保持的?原来日本国内只生产消耗量的3%,其余97%依赖进口,而从我国进口的占进口总额的99%。也就是说,日本人用的一次性筷子几乎都是我国生产的。不论日本是怎样的险恶用心,我们应该深思:中国本来就是资源消耗大国,如果再充当别国廉价的资源供给国,我们的生态环境将是多么不堪重负!
不仅仅是一次性筷子,还有面纸、塑料袋、一次性医疗器械,应运而生的诸多方便用品,便捷着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在悄无声息地破
坏着生态环境。前不久,我们班集体攀登岳麓山。选择的是陡峭的山径,一行人倒也有祖先披荆斩棘,奋勇开拓的感觉。只是偶尔闯入眼帘的灌木丛上花花绿绿的塑料袋和树下肮脏不堪的纸屑,让我们重新记起这个早已不再纯洁无暇的世界。岳麓山是风景名胜区,也不免污染来袭,何况穷山恶水!麓山深秋流溢的色彩在中国决不是随处可见啊!
我自幼生长在淮河岸边。那儿的民谣唱得好:“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淮河两岸“鱼米之乡”,多年前盛产鱼虾,哺育了我的祖先。小时候,河水尚存一丝清澈,还有渔人喂鸟捉鱼。短短几年,满脸沧桑的渔人已不见踪影。河水好像混杂着染料,漂着斑驳的油彩。我幼时引以为傲的淮河成了全国污染最严重的流域之一。五类水质占全流域的80%,1995年后因环境造成的损失达1875亿元。这样的河水还有利用价值吗?可河面并未冷落下来,每日来往的货船装着满满的河沙!这就是中国资源开采的现状:“竭泽而渔”,不放过环境的任何利用价值!
是的,我们有目共睹。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中国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奏响越来越华美的时代乐章。然而,与逐渐上升的国际地位、不容小觑的综合国力呈正比的是,我国的资源危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也在加剧。我们的经济发展,是靠着一点点榨取环境资源而获得的。如果不对一次性筷子这类所谓的“小浪费”逐渐重视,淮河的悲剧将在华夏大地不断上演。难道真要像今年1月27日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预言的那样,“如果不加以整治,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很可能会在不久将来出现在中国”?
希望这一切是危言耸听。但我们又怎能忽视它发生的可能性?虽然西方许多资本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过资源环境多重危机,但我们要明白先发展经济,等到资源环境产生再停下治理的方法无疑耗
时,也不符合我国一贯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尽管作为大学生,我们的力量还太渺小,但若莘莘学子们都节约些资源,每年几百万大学生,也可以为环保节能贡献不少。
今日起,每天少用几副一次性餐具,节省几张面纸,抑或是早半个小时睡觉,那么你节能了;每天少丢几只塑料袋,不抽烟,抑或不乱扔矿泉水瓶,那么你环保了。
湘水泱泱,麓山苍苍,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善待岳麓,善待家乡,善待传承千年的华夏大地!少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筷子曾被视为文明进步的标志。然而事实表明,所谓的“卫生”和“方便”只是一种假象,它的生产是一种野蛮的掠夺行为。一棵生长30年的杨树能加工成约5,000双一次性筷子。
筷子在环保事业中的角色其实早已经不陌生,大量的木材被消耗浪费在制造一次性筷子上,但是餐厅的“筷子消毒”确实是消费者无法把握的环节。为了既不浪费木材又能使用放心的筷子,设计、制作、推广便携式折叠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拯救森林‘筷’行动”是绿色和平组织正在进行的一项拒绝一次性筷子的活动。替代一次性筷子的产品设计制作项目也在实施中。而设计师顾明德(Daniel)则是整个项目中最重要的执行者,他不仅负责设计,甚至在材料选择和联系生产部分也大力参与。
智力激励法
英国大文豪肖伯纳崇尚思想交流,他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种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
品味肖伯纳的名言,发明创造者有何感想?与肖氏思维同出一辙的创造学家a·f·奥斯本,则直接向发明创造者大声疾呼:“让头脑卷起风暴,在智力激励中开展创造!”
什么是“头脑风暴”?什么叫“智力激励”?我们还是先看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年,美国北方格外严寒,大雪纷飞,电线上积满冰雪,大跨度的电线常被积雪压断,严重影响通讯。
过去,许多人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都未能如愿以偿。后来,电讯公司经理应用奥斯本发明的头脑风暴法,尝试解决这一难题。他召开了一种能让头脑卷起风暴的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是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要求他们必须遵守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第一,自由思考。即要求与会者尽可能解放思想,无拘无束地思考问题并畅所欲言,不必顾虑自己的想法或说法是否“离经叛道”或“荒唐可笑”;
第二,延迟评判。即要求与会者在会上不要对他人的设想评头论足,不要发表“这主意好极了!”、“这种想法太离谱了!”之类的“捧杀句”或“扼杀句”。至于对设想的评判,留在会后组织专人考虑;
第三,以量求质。即鼓励与会者尽可能多而广地提出设想,以大量的设想来保证质量较高的设想的存在;
第四,结合改善。即鼓励与会者积极进行智力互补,在增加自己提出设想的同时,注意思考如何把两个或更多的设想结合成另一个更完善的设想。
按照这种会议规则,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有人提出设计一种专用的电线清雪机;有人想到用电热来化解冰雪;也有人建议用振荡技术来清除积雪;还有人提出能否带上几把大扫帚,乘坐直升飞机去扫电线上的积雪。对于这种“坐飞机扫雪”的设想,大家心里尽管觉得滑稽可笑,但在会上也无人提出批评。相反,有一工程师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听到用飞机扫雪的想法后,大脑突然受到冲击,一种简单可行且高效率的清雪方法冒了出来。他想,每当大雪过后,出动直升飞机沿积雪严重的电线飞行,依靠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即可将电线上的积雪迅速扇落。他马上提出“用直升飞机扇雪”的新设想,顿时又引起其他与会者的联想,有关用飞机除雪的主意一下子又多了七八条。不到一小时,与会的10名技术人员共提出90多条新设想。
会后,公司组织专家对设想进行分类论证。专家们认为设计专用清雪机,采用电热或电磁振荡等方法清除电线上的积雪,在技术上虽然可行,但研制费用大,周期长,一时难以见效。那种因“坐飞机扫雪”激发出来的几种设想,倒是一种大胆的新方案,如果可行,将是一种既简单又高效的好办法。经过现场试验,发现用直升飞机扇雪真能奏效,一个久悬未决的难题,终于在头脑风暴会中得到了巧妙的解决。
从上例可见,所谓头脑风暴会,实际上是一种智力激励法。这种方法的英文原意是brainstorming,直译为精神病人的胡言乱语,奥斯本借用这个词来形容会议的特点是让与会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
发明创造的实践表明,真正有天资的发明家,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远较平常人要优越得多。但对天资平常的人,如果能相互激励,相互补充,引起思维“共振”,也会产生出不同凡响的新创意或新方案。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也就是奥斯本头脑风暴法的“中国式”译义,即集思广益。
集思广益,这并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问题在于如何去做到这点。开会是一种集思广益的办法,但并不是所有形式的会都能达到让人敞开思想、畅所欲言的效果。奥斯本的贡献,就在于找到了一种能有效的实现信息刺激和信息增值的操作规程。难怪奥斯本在30年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