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力学试题-难
高一物理力学典型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力学典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9bcc1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f.png)
高一物理力学典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则速度一定越大B.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方向与该时刻的加速度方向可能相反C. 只要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则物体的速率一定在改变D. 恒定的合外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可能会作匀速运动2.已知甲物体受到2N的合力作用时,产生的加速度为4m/s2,乙物体受到3N的合力作用时,产生的加速度为6m/s2,则甲、乙物体的质量之比m甲,m乙等于( )A. 1:3B. 2:3C. 1:1D. 3:23.如图所示,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小木块,在大小为F、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作加速运动。
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的加速度为( )A. FM B. FcosαMC. (Fcosα−μMg)M D. [Fcosα−μ(Mg−Fsinα)]M4.某同学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力F向右推一木箱沿直线前进.已知推力大小是80N,物体的质量是20kg,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40NB. 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40NC. 物体沿地面将做匀速直线运D. 物体将做加速度为a=4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5.跨过定滑轮的绳的一端挂一吊板,另一端被吊板上的人拉住,如图所示.已知人的质量为70kg,吊板的质量为10kg,绳及定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当人以440N的力拉绳时,人与吊板的加速度a和人对吊板的压力F分别为( )A. a=1.0m/s2,F=260NB. a=1.0m/s2,F=330NC. a=3.0m/s2,F=110ND. a=3.0m/s2,F=50N6.质量m=2kg的滑块,以4m/s的初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受一向右、大小为4N的水平恒力作用,此后滑块前进距离s时速度变为零,则s为( )A. 2mB. 4mC. 6mD. 8m7.如图所示,物体P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用轻细线跨过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连接一个重力G=10N的重物,物体P向右运动的加速度为a1;若细线下端不挂重物,而用F=10N的力竖直向下拉细线下端,这时物体P的加速度为a2,则( )A. a1<a2B. a1=a2C. a1>a2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8.如图,顶端固定着小球的直杆固定在小车上,当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沿图中的( )A. OA方向B. OB方向C. OC方向D. OD方向9.如图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圆柱体,现在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完全相同的圆柱体B,不计一切摩擦,将A缓慢向左移动(B未与地面接触),则在此过程中A对B的弹力F1、墙对B的弹力F2( )A. F1变小、F2变小B. F1变小、F2变大C. F1变大、F2变大D. F1变大、F2变小10.一条轻绳跨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15kg的重物,重物静置于地面上,有一质量m′﹦l0kg的猴子,从绳子的另一端沿绳向上爬,如图所示,在重物不离开地面的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为(g=10m/s2)( )A. 5m/s2B. l0m/s2C. 15m/s2D. 25m/s2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11.如图所示,小车向右运动的过程中,某段时间内车中悬挂的小球A和车水平底板上的物块B都相对车厢静止,悬挂小球A的悬线与竖直线有一定夹角,下述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小车向右加速运动B. 小车向右减速运动C. 物体B受到2个力的作用D. 物体B受到3个力的作用12.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五个共点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现在撤掉其中两个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5N和20N,其余三个力保持不变,则物体此时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A. 1m/s2B. 10m/s2C. 20m/s2D. 30m/s213.如图所示,A和B的质量分别是1kg和2kg,弹簧和悬线的质量不计,在A上面的悬线烧断的瞬间,则A. A的加速度等于3gB. A的加速度等于gC. B的加速度为零D. B的加速度为g14.如下图所示,光滑大球固定不动,它的正上方有一个定滑轮,放在大球上的光滑小球(可视为质点)用细绳连接,并绕过定滑轮,当人用力F缓慢拉动细绳时,小球所受支持力为N,则N,F的变化情况是:( )A. N不变B. N变小C. F变小D. F不变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15.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A.控制变量法B.假设法C.理想实验法(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改变小车所受拉力的大小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改变小车的质量C.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作出a—1图象容易更直观判断出二者间的关系mD.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总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若取车的质量M=0.5kg,改变砝码质量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取值最不合适的一个是______A.m1=4gB.m2=10gC.m3=40gD.m4=500g(4)在平衡小车与长木板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求出该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5)如图丙所示为甲同学在探究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象,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16.如图所示,质量m=1.0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a=2.0m/s2,经过10s后撤去拉力F,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撤去拉力时物体速度的大小;(2)物体所受拉力F的大小;(3)撤去外力F后物体运动的距离.17.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成α=37°,传送带A、B间距L=5.8m,传送带始终以4m/s速度顺时针转动,将一小物体轻轻释放在A处,小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μ=0.5.(sin37°=0.6,cos37°=0.8)(取g=10m/s2)试求:(1)刚释放时,小物体加速度的大小?(2)小物体从A运动到B所需时间?18.如图所示,可看成质点的物体A放在长L=1m的木板B的右端,木板B静止于水平面上,已知A的质量m A和B的质量m B均为2.0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重力加速度取g=10m/s2.若从t=0开始,木板B受F=16N的水平恒力作用,求:(1)木板B受F=16N的水平恒力作用时,A、B的加速度a A、a B;(2)物体A经多长时间从木板B上滑下;(3)当t=2s时,木板B的速度v.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分析】物体的速度大小与受力无关;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无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有力就会产生加速度,而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高一物理《力学》精练试卷(1)及答案
![高一物理《力学》精练试卷(1)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a2093f0722192e4536f6cb.png)
高一物理《力学》精练试卷(1)及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
)1.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2.关于地球上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静止时不受到重力作用B.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C.物体落向地面时比物体上抛时所受的重力小D.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及怎样运动无关3.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B.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心的位置不变4.一个物体所受重力在下列哪些情况下要发生变化()A.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C.把它放到水里D.改变它的运动状态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书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用细木棍拨动浮在水中的圆木,圆木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细木棍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6.关于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相互压紧,接触面粗糙的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压力增大,摩擦力一定增大D.静止的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材料的粗糙程度无关7.如图1所示,用水平力F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当F增大时()Array A.墙对铁块的弹力增大B.墙对铁块的摩擦力增大C.墙对铁块的摩擦力不变D.墙与铁块间的摩擦力减小8.两个力的合力F为50N,其中一个力F1为30N,那么另一个力F2的大小可能是()A.10N B.15N C.80N D.85N9.关于分力和合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力的大小,小于任何一个分力是可能的B.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其它几个力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就是其它几个力的合力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D .合力可能是几个力的代数和10.如图2所示,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实验中,两弹簧秤现在的夹角为90º,使b 弹簧秤从图示位置开始沿箭头方向缓慢转动,在这过程中,保持O 点的位置和a 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关于a 、b 两弹簧秤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 .a 示数增大,b 示数减小B .a 示数减小,b 示数增大C .a 示数减小,b 示数先增大后减小D .a 示数减小,b 示数先减小后增大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高一物理力学试题
![高一物理力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f8f78a1e2bd960590c677ea.png)
1.(不定项选择题)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起跳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小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B.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小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C.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小大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D.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2.如图, 在倾角为α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绳子拴着的长木板,木板上站着一只猫.已知木板的质量是猫的质量的2倍.当绳子突然断开时,猫立即沿着板向上跑,以保持其相对斜面的位置不变.则此时木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
3.如图,在光滑水平轨道的右方有一弹性挡板,一质量为M=0.5kg的木板正中间放有一质量为m=2kg的小铁块(可视为质点)静止在轨道上,木板右端距离挡板x0=0.5m,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0.2。
现对铁块施加一沿着轨道水平向右的外力F=10N,木板第一次与挡板碰前瞬间撤去外力。
若木板与挡板碰撞时间极短,反弹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1)木板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前经历的时间是多长?(2)若铁块和木板最终停下时,铁块刚好没滑出木板,则木板有多长?(3)从开始运动到铁块和木板都停下的整个过程中,木板通过的路程是多少?4.如图所示,一质量M=2.0kg的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的右端放一质量m=1.0kg可看作质点的小物块,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用恒力F向右拉动木板使木板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t=1.0s后撤去该恒力,此时小物块恰好运动到距木板右端l=1.0m处.在此后的运动中小物块没有从木板上掉下来.求:(1)作用于木板的恒力F的大小;(2)木板的长度至少是多少?5.一弹簧秤的秤盘质量m1=1.5kg,盘内放一质量为m2=10.5kg的物体P,弹簧质量不计,其劲度系数为K=800N/m,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现给P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使P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最初0.2s内F是变化的,在0.2s后是恒定的,求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各是多少?(g=10m/s2)6.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2kg的物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水平外力F作用在物块上.物块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块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1=5N,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μ;(1)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物块所受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3)2s末物块速度v.7.如图(a)所示,木板OA可绕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某研究小组利用此装置探索物块在方向始终平行于斜面、大小为F=8N的力作用下加速度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已知物块的质量m=1kg,通过DIS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加速度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图线.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假定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始终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试问:(1)图(b)中图线与纵坐标交点ao多大?(2)图(b)中图线与θ轴交点坐标分别为θ1和θ2,木板处于该两个角度时的摩擦力指向何方?说明在斜面倾角处于θ1和θ2之间时物块的运动状态.(3)θ1为多大?(4)如果木板长L=2m,倾角为37°,物块在F的作用下由O点开始运动,为保证物块不冲出木板顶端,力F最多作用多长时间?(取sin37°=0.6,cos37°=0.8)8.如图所示,长L=9m的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傾角=37°,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v=4m/s 的速率顺时针方向运行,在传送带的B端有一离传送带很近的挡板P可将传送带上的物块挡住,在传送带的A端无初速地μ=0.5 ,物块与挡板的碰撞能量损失及碰撞时间不放一质量m=1kg的物块,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计。
高一物理力学部分试题
![高一物理力学部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e17103bf7ec4afe05a1df4e.png)
高一物理力学部分试题2008年高考全国理综Ⅰ14、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斜面上.物体与斜面接触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φ满足 A .tan φ=sin θB .tan φ=cos θC .tan φ=tan θD .tan φ=2tan θ15、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A .向右做加速运动B .向右做减速运动C .向左做加速运动D .向左做减速运动16、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周期为T .t =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平衡位置位于x =3 m 处的质点正在向上运动,若a 、b=2.5 m ,x =5.5 m ,则A .当a 质点处在波峰时,b 质点恰在波谷B .t =T /4时,a 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 C .t =3T /4时,b 质点正在向y 轴负方向运动 D .在某一时刻,a 、b 两质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相同17、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390,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27天.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A .0.2B .2C .20D .200 22、(18分) Ⅰ、(6分)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各为m 1和m 2的小物块A 和B ,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已知m 1>m 2,现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⑴若选定物块A 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进行测量,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①物块的质量m 1、m 2;②物块A 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③物块B 上升的距离及上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④绳子的长度.⑵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小组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 ①绳的质量要轻;②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左 右③尽量保证物块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④两个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小.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⑶写出一条上面没有提到的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23、(14分)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24、(18分)图中滑块和小球的质量均为m,滑块可在水平放置的光滑固定导轨上自由滑动,小球与滑块上的悬点O由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长为l1.开始时,轻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小球和滑块均静止.现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当小球到达最低点时,滑块刚好被一表面涂有粘住物质的固定挡板粘住,在极短的时间内速度减为零,小球继续向左摆动,当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时小球达到最高点.求:⑴从滑块与挡板接触到速度刚好变为零的过程中,挡板阻力对滑块的冲量;⑵小球从释放到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绳的拉力对小球做功的大小.16、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 和B 紧挨着匀速下滑,A 与B 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 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角为α.B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A .αtan 32B .αcot 32C .αtanD .αcot17、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振幅为A .t =0时,平衡位置在x =0处的质元位于y =0处,且向y 轴负方向运动;此时,平衡位置在x =0.15 m 处的质元位于y =A 处.该波的波长可能等于A .0.60 mB .0.20 mC .0.12 mD .0.086 m18、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 和b .a 球质量为m ,静置于地面;b 球质量为3m ,用手托住,高度为h ,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 后,a 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A .h B .1.5h C .2h D .2.5h 23、(15分)如图,一质量为M 的物块静止在桌面边缘,桌面离水平面的高度为h .一质量为m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 0射入物块后,以水平速度v 0/2射出.重力加速度为g .求:⑴此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⑵此后物块落地点离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25、**(20分)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近似于圆形轨道绕月飞行.为了获得月球表面全貌的信息,让卫星轨道平面缓慢变化.卫星将获得的信息持续用微波信号发回地球.设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地球和月球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1,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半径和卫星绕月球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 和r 1,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为T .假定在卫星绕月运行的一个周期内卫星轨道平面与地月连心线共面,求在该周期内卫星发射的微波信号因月球遮挡而不能到达地球的时间(用M 、m 、R 、R 1、r 、r 1和T 表示,忽略月球绕地球转动对遮挡时间的影响).14、D 15、AD 16、C 17、B 22、Ⅰ、⑴①②或①③ ⑵①③⑶例如“对同一高度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选取受力后相对伸长尽量小的绳”等等 23、设物体到达A 点的速度为v 0,则有21012l t at =+v 212022l l t at +=+v 解得:221l l at -=12032l l t -=v 设O 与A 的距离为l ,则有202al =v解得:21221(3)8()l l l l l -=-24、⑴小球第一次到达最低点时,滑块和小球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 1、v 2,有22121122m m mgl +=v v 小球由最低点向左摆动到最高点时,有2021(1cos 60)2m mgl =-v解得:12==v v 挡板阻力对滑块的冲量为I ,有10I m =-=-v⑵小球从开始释放到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绳拉力对小球做功为W ,有 2212mgl W m +=v 解得:12W mgl =-绳拉力对小球做功大小为12mgl16、A 17、AC 18、B23、⑴由动量守恒得:002m m MV =+v v 系统损失机械能为:22200111()2222E m m MV ∆=--v v解得:20138m E m M ⎛⎫∆=- ⎪⎝⎭v ⑵M 做平抛运动有:212h gt = s Vt =解得:s =25、如图,卫星在BE 上运动时发出的信号被遮档对月球:2224πMm G m r r T=对卫星:200122114πmm G m r r T =解得:2311T r M T m r ⎛⎫⎛⎫= ⎪ ⎪⎝⎭⎝⎭卫星发出的信号被遮档时间为t ,应有:1πt T αβ-= 式中,/CO A α=∠,/CO B β=∠由几何关系得:1cos r R R α=- 1cos r R β=解得:111arccos arccos R R R t r r ⎫-=-⎪⎭或:111arcsin arcsin R R R t r r ⎫-=-⎪⎭2008北京理综16、在介质中有一沿水平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一顶点由平衡位置竖直向上运动,经0.1 s到达最大位移处.在这段时间内波传播了0.5 m .则这列波 A .周期是0.2 s B .波长是0.5 m C .波速是2 m/s D .经1.6 s 传播了8 m17、据媒体报道,嫦娥一号卫星环月工作轨道为圆轨道,轨道高度200 km ,运用周期127分钟.若还知道引力常量和月球平均半径,仅利用以上条件不能..求出的是 A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 .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 C .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度 D .卫星绕月运行的加速度20、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举例如下:如图所示.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滑块A 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为m 的滑块B 放在A 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 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 =2sin sin M mg M m θθ++,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 A .当θ°时,该解给出a =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B .当θ=90°时,该解给出a =g ,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C .当M ≥m 时,该解给出a =gsin 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D .当m ≥M 时,该解给出a =sin B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21、(18分)⑵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 .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 0,弹簧下端挂一个50 g 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 1;弹簧下端挂两个50 g 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 2;……;挂七个50 g 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 7.①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 和 . 测量记录表:②实验中,L 3和L 2两个值还没有测定,请你根据上图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 ③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d 1=L 4-L 0=6.90 cm ,d 2=L 5-L 1=6.90 cm ,d 3=L 6-L 2=7.00 cm . 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 4= = cm .④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 g 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ΔL .ΔL 用d 1、d 2、d 3、d 4表示的式子为:ΔL = ,代入数据解得ΔL = cm . ⑤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 = N/m .(g 取9.8 m/s 2)24、(20分)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滑块A 和B ,A 沿光滑水平面以速度v 0与静止在平面边缘O 点的B 发生正碰,碰撞中无机械能损失.碰后B 运动的轨迹为OD 曲线,如图所示.⑴已知滑块质量为m ,碰撞时间为Δt ,求碰撞过程中A 对B 平均冲力的大小.⑵为了研究物体从光滑抛物线轨道顶端无初速下滑的运动,特制做一个与B 平抛轨道完全相同的光滑轨道,并将该轨道固定在与OD曲线重合的位置,让A 沿该轨道无初速下滑(经分析,A 下滑过程中不会脱离轨道).a .分析A 沿轨道下滑到任意一点的动量p A 与B 平抛经过该点的动量p B 的大小关系;b .在OD 曲线上有一M 点,O 和M 两点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求A 通过M 点时的水平分速度和竖直分速度.16、D17、B 、20、D21、(18分)⑵①L 5; L 6②6.85(6.84~6.86); 14.05(14.04~14.06)③L 7-L 3; 7.20(7.18~7.22)④1234()44d d d d +++⨯;1.75⑤2824、(20分)⑴滑动A 与B 正碰,满足:m v A -m v B =m v 0 2220111222A B m m m +=v v v 解得:v A =0, v B =v 0,根据动量定理,滑块B 满足:F ·Δt =m v 0 解得:0m F t=∆v ⑵a .设任意点到O 点竖直高度差为dB 由O 点分别运动至该点过程中机械能守恒,选该任意点为势能零点,有:E A =mgd ,E B =mgd +2012m v 由于p1AB P P == 即:p A <p B ,A 下滑到任意一点的动量总和是小于B 平抛经过该点的动量b .以O 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x 轴正方向水平向右,y 轴正方向竖直向下,则对B 有:x =v 0t ; y =12gt 2B 的轨迹方程 2202g y x =v 在M 点x =y ,所以 22y g=v因为A 、B 的运动轨迹均为OD 曲线,故在任意一点,两者速度方向相同.设B 水平和竖直分速度大小分别为v Bx 和v By ,速率为v B ;A 水平和竖直分速度大小分别为v Ax 和v Ay ,速率为v A ,则Ax BxA B =v v v v ; Ay By A B=v v v v B 做平抛运动,故0Bx =v v ;By =vB =v 对A 由机械能守恒得:v A =2gy解得:Ax =vAy =v得:05Ax =v v ;05Ay =v v3、各种运输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及其适用的范围。
高一物理力学练习题
![高一物理力学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02c2e85a0116c175f0e48fb.png)
高一物理力学练习题一、 单选题1. 甲、乙两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它们的牵引力之比F 甲∶F 乙=2∶1,则两车牵引力的功率之比P 甲∶P 乙为 [ ] A .1∶1B .1∶22. 一物体质量为m ,第一次用水平拉力F 将其沿粗糙的水平地面拉动距离s ;第二次用平行于光滑斜面的同样大小的拉力F 将物体沿斜面拉动了相同距离s ,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次拉力做功一样多B .第一次拉力做的功多,因为平面是粗糙的C .第二次拉力做的功多,因为斜面有倾角D .无法比较两次拉力做功的多少,因为动摩擦因数和斜面倾角未知3. 在恒力作用下,物体由A 处运动到B 处,物体的动能由10J 减少到6J ,重力势能由8J 增加到12J ,在此过程中 [ ]A .物体的速度减小B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C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D .物体的位置降低4. 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两个物体放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在相同的力F作用下均前进了S 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力F 对质量大的物体做的功多B .力F 对末速度大的物体做的功多C .力F 对加速度大的物体做的功多D .力F 对两物体做的功相等5. 质量为m 的石子从距地面高为H 的塔顶以初速v 0竖直向下运动,若只考虑重力作用,则石子下落到距地面高为h 处时的动能为(g 表示重力加速度) [ ]A mgH +12mv B mgH mgh C mgH +12mv mgh D mgH +12mv +mgh 020202. .. .--C D .∶ .∶21216. 关于力学中两条守恒定律有下列论断: [ ]①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一定守恒②系统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也一定不守恒③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可能不守恒④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动量可能不守恒A .只有①②正确B .只有③正确C .只有④正确D .只有③④正确7. 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地高度为h 处自由下落,当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 ]8. 起重机以1m/s 2的加速度将质量为1000kg 的货物由静止匀加速地向上提升,若g 取10m/s 2,则在1s 内起重机对货物所做的功是 [ ] A .500J B .4500J C .6000J D .5500J9. 一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为L 的轻绳悬挂于O 点,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 点很缓慢地移到Q 点,如图1所示,则力F 做功为[ ]A .mgLcos θB .mgL(1 cos θ)C .FLsin θD .FL θ图1 图2 图310. 如图2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从高为h 的斜面顶端A 处由静止滑下到斜面底端B ,经B 沿水平面运动到C 点停止.欲使此物体从C 沿原路返回到A ,则在C 点至少应给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 ]11. 图3中小物体A 沿高h 、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以初速度v 0从顶端滑到A m gh B m h g C mg gh D gh m. . . .//A gh B gh C gh D gh. . . .223底端,同样的物体B 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v 0从同样高度竖直上抛,则 [ ]A .从开始运动至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相同B .从开始运动至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C .两物体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D .两物体落地时动量相同12. 两物体质量之比为1:3, 它们距离地面高度之比也为1:3, 让它们自由下落,它们落地时的动能之比为 [ ]A .1:3B .1:9C .3:1D .9:113. 一辆重1t 的汽车,其发动机额定功率为10kW .当它以0.6m/s 2的加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加速行驶过程中,测得当其发动机输出功率为6kW 时,其速度为6m/s .由此可知该汽车在此路面上行驶时可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 ]A .6m/sB .10m/sC .16.7m/sD .25m/s14.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前一半位移内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与后一半位移内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之比为 [ ]15.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它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若发动机的功率保持恒定,汽车在加速行驶的过程中,它的牵引力F 和加速度a 的变化情况是 [ ]A .F 逐渐减小,a 也逐渐减小B .F 逐渐增大,a 逐渐减小C .F 逐渐减小,a 逐渐增大D .F 逐渐增大,a 也逐渐增大16. 一辆汽车从静止出发在平直公路上加速前进,如果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在达到最大速度之前 [ ]A .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B .汽车的加速度不断增加C .汽车的加速度不断减小D .汽车的加速度大小跟速度成反比17. 以恒定功率运动的汽车,若运动过程中阻力不变,则牵引力F 、加速度a 、速度v 的变化情况是 [ ]A .F 、v 不断增大,a 不断减小,最后匀速运动B .F 、a 不断减小,v 不断增大,最后匀速运动C .F 、a 不变,汽车做匀加速运动D .F 、 a 、v 都不断增大,最后稳定A 13B 14C 1 (2-1)D 1 (2+1). .. .::::18. 在倾角为a 的光滑斜面上,分别用外力F 1,F 2,F 3将同一个物体由静止起以相同的加速度从底端拉到顶端.F 1与斜面平行;F 2与水平面平行;F 3与斜面夹成a 角.若此三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分别为P 1、P 2、P 3,则有[ ]A .P 1=P 2=P 3B .P 1>P 2=P 3C .P 1>P 2>P 3D .P 1<P 2<P 3 19. 如图4所示,重物G 的质量为1kg ,动滑轮及绳的质量不计,竖直向上拉绳端使重物从静止起以5m/s 2的加速度上升,则拉力F 在1s 末的瞬时功率为 [ ]A .12.5WB .25WC .37.5WD .75W图4 图5 图620. 在距地面15m 高处,某人将一质量为4kg 的物体以5m/s 速度抛出,人对物体做的功是 [ ]A .20JB .50JC .588JD .638J21. 人在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力F 推一辆车,使车前进一段距离s ,做功为W ,则 [ ]A .若是推力F ,距离s 不变,地面由粗糙改为光滑,则推车人对车做的功将大于WB .若是F .s 不变,地面由粗糙改为光滑,则推车人的做功功率增大C .若是F .s 不变,地面粗糙程度加剧,则推车人的做功功率增大D .若是F .s 不变,地面粗糙程度加剧,则推车人对车做的功将大于W22. 人在h 高处抛出一质量为m 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落地时的速度是v ,则人对物体做的功为 [ ]23.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几个与水平面平行的力作用下静止在水平面A mvB mgh mvC mgh mvD mv mgh . .. .121212122222+--上,将其中一个力从F 增为4F ,而其它力不变,经ts 时,该力的功率是[ ]24. 质量为5.0kg 的物体,以5m/s 2的加速度竖直下落4m 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将(g 取10m/s 2) [ ] A .减少了100JB .增加了100JC .减少了200JD .增加了200J25. 质量为m 的物体,沿着光滑斜面下滑,若斜面长为L ,倾角为θ,当它从顶端由静止开始滑过L/2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如图5所示)[ ]26 27. 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始终静止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现将斜面在水平面上沿直线匀速向右移动距离L(如图6所示)如果斜面作用于m 的弹力和摩擦力对m 做的功分别为W 1和W 2则[ ]A .W 1=0;W 2=0B .W 1=mgLsin 2α,W 2=mgLcos 2α C .W 1=mgLcos 2α,W 2=mgLsin αcos α D .W 1=mgLsin αcos α,W 2=mgLsin αcos α二、 填空题1. 质量为m 的物体在长为L 、高为H 的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今有一平A F t mB F t mC F t mD F t m . . . .129642222A m B m gL C mg 2gL D mg 2gLsin . ...g L 33sin θθ火车质量是飞机质量的倍,火车的速度只有飞机速度的,火车和飞机的动量分为和,动能分别为和,那么 . . . . 110P P E E [ ]A P >P E <E B P >P E >E C P <P E <E D P <P E >E 12K1K212k1K212K1K212K1K212K1K2112行于斜面的力推动物体由斜面底端匀速升至顶端,此推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_,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高一物理考试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考试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1a8db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f.png)
高一物理考试试题含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A.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B.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也不变C.速度大小改变,方向不变D.速度大小改变,方向也改变答案:B2.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A.线性增加B.指数增加C.对数增加D.匀速增加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答案:√2.在平抛运动中,物体的水平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答案:√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_成正比。
答案:质量2.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_________定律。
答案:惯性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简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其数学表达式。
答案: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数学表达式为F=ma,其中F是合外力,m是物体的质量,a是加速度。
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一辆小车以10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突然刹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为-2m/s²,求小车停下来所需的时间。
答案:t=(vu)/a=(010)/(-2)=5s2.一个物体从高度h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答案:v²=u²+2gh,由于初始速度u=0,所以v=√(2gh)3.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F作用,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的质量为m,加速度为a,求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
答案:s=ut+(1/2)at²,由于初始速度u=0,所以s=(1/2)at²4.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物体的速度为v,半径为r,求物体在时间t内所经过的圆心角。
答案:θ=(vt)/r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3.在弹性碰撞中,两个物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
高一物理难题20道
![高一物理难题20道](https://img.taocdn.com/s3/m/1cc1f6e1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5c.png)
高一物理难题20道1.自由落体: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经过3秒钟时,它的速度是多少。
2. 斜面问题: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放在一个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求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二定律:一辆汽车的质量为1000 kg,在水平方向上施加一个1000 N的水平推力,求汽车的加速度。
4. 动量守恒: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体以10 m/s的速度向右运动,撞上一个静止的质量为3 kg的物体。
碰撞后两物体结合在一起,求它们的共同速度。
5. 重心问题:一根均匀的长杆长2 m,质量为4 kg,求其重心的位置。
6. 热量计算:一块质量为0.5 kg的铝块(比热容为900 J/(kg·°C))从25°C加热到75°C,吸收了多少热量?7. 气体状态方程:一气体的体积为2 m³,温度为300 K,压力为100 kPa,求气体的物质量(R = 8.31 J/(mol·K))。
8. 热传导:一段长2 m、截面积为0.01 m²的金属杆,两端温度分别为100°C和0°C,求通过金属杆的热量流动速率(导热系数取50 W/(m·K))。
9. 折射定律:光线从空气射入折射率为1.5的玻璃中,入射角为30°,求折射角。
10. 镜子问题:一个物体距离平面镜1.5 m,求其在镜子中成像的距离。
11. 透镜成像:一物体距离一个凸透镜20 cm,焦距为5 cm,求物体的像距。
12. 欧姆定律:一个电阻为10 Ω的电路中,电流为2 A,求电压。
13. 电功率:一台电器的电压为220 V,电流为5 A,求其功率。
14. 电荷计算:一个电容器的电容为10 µF,电压为100 V,求电容器储存的电荷量。
15. 串联电路:三个电阻分别为5 Ω、10 Ω和15 Ω串联,求总电阻。
16. 并联电路:三个电阻分别为4 Ω、6 Ω和12 Ω并联,求总电导。
精选高一物理必修一力学测试题。带答案
![精选高一物理必修一力学测试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0edba376eeaeaad0f33066.png)
力学测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怎样运动都受到重力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拉车前进,马先对车施力,车后对马施力,否则车就不能前进B.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相互作用的物体一定接触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不论作用点在什么位置,产生的效果均相同D.某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由施力物体产生,被受力物体所接受的B.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C.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任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D.一个受力物体可以对应着一个以上的施力物体5.铅球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铅球和地面受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坚硬没发生形变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铅球也发生了形变C.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铅球发生了弹性形变;铅球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D.铅球对地面的压力即为铅球的重力6.有关矢量和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都叫矢量B.矢量的大小可直接相加,矢量的方向应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C.速度是矢量,但速度不能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速度,因为物体不能同时向两个方向运动D.只用大小就可以完整描述的物理量是标量7.关于弹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必有弹力的作用②通常所说的压力、拉力、支持力等都是接触力,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由电磁力引起的③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垂直④所有物体弹力的大小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的大小成正比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8.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与支持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B.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也越大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9.如图4-1所示,木块A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木块与水平的弹簧秤相连,弹簧秤的右端固定.若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拉动长木板以速度v匀速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为F T.则()A.木块A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F TB.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F TC.若用恒力以2v的速度匀速向左拉动长木板,弹簧秤的示数为F TD.若用恒力以2v的速度匀速向左拉动长木板,弹簧秤的示数为2F T10.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k值越大B.由弹簧本身决定,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及形变无关C.与弹簧发生的形变大小有关,形变越大,k值越大D.与弹簧本身的特性、所受拉力的大小、形变大小都无关11.如图4-2所示,有黑白两条毛巾交替折叠地放在地面上,在白毛巾的中部用线与墙壁连接着,黑毛巾的中部用线拉住,设线均水平,欲将黑白毛巾分离开来,若每条毛巾的质量均为m,毛巾之间及其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将黑毛巾匀速拉出需加的水平拉力为()A.2μmgB.4μmgC.6μmgD.5μmg12.在图5-1中,要将力F沿两条虚线分解成两个力,则A、B、C、D四个图中,可以分解的是()13.水平横梁的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
(完整版)高一物理力学典型例题
![(完整版)高一物理力学典型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4099319f561252d381eb6e63.png)
高中物理力学典型例题1、如图1—1所示,长为5米的细绳的两端分别系于竖立在地面上相距为4米的两杆顶端A、B。
绳上挂一个光滑的轻质挂钩。
它钩着一个重为12牛的物体.平衡时,绳中张力T=____分析与解:本题为三力平衡问题。
其基本思路为:选对象、分析力、画力图、列方程。
对平衡问题,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往往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正交分解法、相似三角形等。
所以,本题有多种解法。
解法一:选挂钩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1-2所示,设细绳与水平夹角为α,由平衡条件可知:2TSinα=F,其中F=12牛,将绳延长,由图中几何条件得:Sinα=3/5,则代入上式可得T=10牛。
解法二:挂钩受三个力,由平衡条件可知:两个拉力(大小相等均为T)的合力F’与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以两个拉力为邻边所作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如图1-2所示,其中力的三角形△OEG与△ADC相似,则:得:牛.想一想:若将右端绳A 沿杆适当下移些,细绳上张力是否变化?(提示:挂钩在细绳上移到一个新位置,挂钩两边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仍相等,细绳的张力仍不变。
)2、如图2—1所示,轻质长绳水平地跨在相距为2L的两个小定滑轮A、B 上,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绳上O点,O与A、B两滑轮的距离相等.在轻绳两端C、D分别施加竖直向下的恒力F=mg。
先托住物块,使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由静止释放物块,在物块下落过程中,保持C、D两端的拉力F不变.(1)当物块下落距离h为多大时,物块的加速度为零?(2)在物块下落上述距离的过程中,克服C端恒力F做功W为多少?(3)求物块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m和最大距离H?分析与解:物块向下先作加速运动,随着物块的下落,两绳间的夹角逐渐减小。
因为绳子对物块的拉力大小不变,恒等于F,所以随着两绳间的夹角减小,两绳对物块拉力的合力将逐渐增大,物块所受合力逐渐减小,向下加速度逐渐减小.当物块的合外力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之后,因为两绳间夹角继续减小,物块所受合外力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物块将作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
高一力学经典试题带详解答案
![高一力学经典试题带详解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52966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9.png)
2021学年度高中物理力学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0匀速下滑,斜劈维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A.等于零B.不为零,方向向右C.不为零,方向向左D.不为零,v0较大时方向向左,v0较小时方向向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以物块和斜劈整体为对象,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因此整体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即地面没有给斜劈摩擦力,故A项正确,其它项错。
考点:本题考查了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的受力分析能力。
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弹簧,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处落下,从球接触弹簧到弹簧被紧缩到最大的进程中,关于小球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大B.加速度的大小先增大后减小C.速度大小不断增大D.速度大小不断减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随着弹簧被紧缩,弹簧的弹力愈来愈大,初始阶段弹力小于重力,小球加速向下运动,但合力是减小的,按照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也减小,当弹力恰等于重力时,合力为零,加速度也为零,速度达到最大,小球继续向下紧缩弹簧,弹力大于重力,小球向下做减速度运动,合力向上逐渐增大,按照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也增大,直到速度减为零,加速度达最大,所以这个紧缩弹簧的进程,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只有A项正确,其它项错。
考点:本题考查了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形变量的关系、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速度与合力的关系。
3.如图所示,三根横截面完全相同的圆木材A、B、C按图示方式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所受的合力大于A受的合力B.B、C对A的作使劲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C.B与C之间必然存在弹力D.若是水平面滑腻,则它们仍有可能维持图示的平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因三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的合力均为零,故B、C所受的合力等于A受的合力,选项A错误;因为A受合力为零,故B、C对A的作使劲的合力方向与重力等大反向,即沿竖直向上的方向,选项B正确;B与C 之间虽然接触,可是不存在弹力作用,选项C错误;若是水平面滑腻,则对B来讲,由于受到A斜向下的压力作用,故不可能维持图示的平衡,选项D错误;故选B.考点:物体的平衡.4.如图所示,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斜面上。
高一物理力学考试试题
![高一物理力学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9e4848fb7360b4c2e3f64a4.png)
高一物理力学测试题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B.轻杆不同于轻绳,弹力的方向可以不在杆的直线方向上C.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正比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2.下面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的作用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B、有的物体自己就有力,这个力不是另外的物体施加的C、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D、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存在3.有关重力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C、物体的重心才受重力D、如果地球上的重力都消失了江河的水不会流动4..关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力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C、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滑动摩擦力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总是跟物体的重力成正比5.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的物体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下滑力、静摩擦力B、物体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静摩擦力C、物体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弹力、静摩擦力D、物体受重力、对斜面的压力、静摩擦力6.关于两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每个分力B. 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较小的那个分力C.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小于或等于两个分力D.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时,它们的合力可能等于分力大小7.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两力的合力为F。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F1和F2的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越大B.合力F总比分力F1和F2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大C.若夹角θ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增大,合力F就增大D.若夹角θ不变,F1和F2同时增大,则合力F一定增大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同学甲用力把同学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B. 只有有生命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的物体只能受到力,不会施力C. 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D. 在几组力的图示中,长的线段所对应的力一定比短的线段所对应的力大9.如图8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BAABFF甲 乙 图2-2-2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 ①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②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③大小可能为零 ④大小可能等于F 以上判断正确的是 ( )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③④ C .只有①②③ D .①②③④都正确10.某人在乎直公路上骑自行车,见到前方较远处红色交通信号灯亮起,他便停止蹬车,此后的一段时间内,自行车前轮和后轮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分别为前f 和后f ,则 ( )A .前f 向后,后f 后向前B .前f 向前,后f 向后C .前f 向后,后f 向后D .前f 向前,后f 向前11.如图所示,重100N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0,同时物体还受到一个向左的F =20N 的力作用。
高一必修一物理经典力学典型例题(有答案,含解析)
![高一必修一物理经典力学典型例题(有答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a6d588dd3383c4bb4cd2ef.png)
高一必修一物理经典力学典型例题1.倾角θ=37°的斜面底端与水平传送带平滑接触,传送带BC长L=6 m,始终以v0=6m/s的速度顺时针运动。
一个质量m=1 kg的物块从距斜面底端高度h1=5.4m的A点由静止滑下,物块通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不变。
物块与斜面、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5、μ2=0.2,传送带上表面在距地面一定高度处,g取10m/s2。
(sin37°=0.6,cos37°=0.8)(1)求物块由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2)求物块距斜面底端高度满足什么条件时,将物块静止释放均落到地面上的同一点D。
2.如图,倾斜的传送带向下匀加速运转,传送带与其上的物体保持相对静止。
那么关于传送带与物体间静摩擦力的方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摩擦力为零B.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C.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3.(2018·江西师大附中)如图是工厂流水生产线包装线示意图,质量均为m=2.5 kg、长度均为l=0.36 m的产品在光滑水平工作台AB上紧靠在一起排列成直线(不粘连),以v0=0.6 m/s 的速度向水平传送带运动,设当每个产品有一半长度滑上传送带时,该产品即刻受到恒定摩擦力F f=μmg而做匀加速运动,当产品与传送带间没有相对滑动时,相邻产品首尾间距离保持2l(如图)被依次送入自动包装机C进行包装。
观察到前一个产品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时,下一个产品刚好有一半滑上传送带而开始做匀加速运动。
取g=10 m/s2。
试求:(1)传送带的运行速度v;(2)产品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3)满载工作时与空载时相比,传送带驱动电动机增加的功率∆P;(4)为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人员把传送带速度调成v'=2.4 m/s,已知产品送入自动包装机前已匀速运动,求第(3)问中的∆P′?第(3)问中在相当长时间内的等效∆P′′?4.如图所示,传送带AB段是水平的,长20 m,传送带上各点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是2 m/s,某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高一物理力学难题
![高一物理力学难题](https://img.taocdn.com/s3/m/c09ecbf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2.png)
以下是一道高一物理力学难题及其解析:
题目:在转动过程中半径OA 向左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是多大?
这是一道关于物理力学的问题,特别是关于转动的问题。
我们需要找出在转动过程中半径OA 向左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
假设半径OA 在初始位置与竖直方向成θ 度角。
我们要找出的是这个角度增大的最大值Δθ。
根据力学原理,当一个物体绕固定点转动时,其转动惯量I = mr^2。
在这个问题中,物体的质量m 和半径r 是已知的,但我们需要找出的是角度Δθ。
由于物体是在转动过程中偏离竖直方向,因此我们可以使用角动量守恒定律来找出Δθ。
角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外力矩作用,则系统的角动量是守恒的。
初始状态的角动量是I_initial = mr^2 × θ,而最终状态的角动量是I_final = mr^2 × (θ + Δθ)。
因为角动量是守恒的,所以I_initial = I_final。
用数学方程表示就是:
mr^2 × θ = mr^2 × (θ + Δθ)
我们需要解这个方程来找出Δθ。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解这个方程,找出Δθ 的值。
计算结果为:Δθ = -mg/(2mrfriction)
所以,在转动过程中半径OA 向左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是Δθ = -mg/(2mrfric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力学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60分一、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1. 图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
该照片经过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
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m/s ,因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A .10-3sB .10-6sC .10-9sD .10-12s2.如图所示,在高为H 的台阶上,以初速度0v 抛出一质量为m 的小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石子落到距抛出点的垂直高度为h 的台阶上时,小石子动能的增量为 A.mgh B.221mv mgh + C.mgh mgH - D.221mv 3. 有四名运动员在标准的田径场进行800米跑步竞赛,图中插小旗处是他们各自的起跑位置,他们都顺利地按规则要求完成了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他们跑完的路程相同B .他们跑完的位移相同C .他们跑完的圈数相同D .他们到达的终点可以相同4.如图所示,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记录了他行走中9个位置的图片,观察图片,能大致反映该同学运动情况的速度—时间图象是5.下列实例属于超重现象的是A .汽车驶过拱形桥顶端B .荡秋千的小孩通过最低点C .跳水运动员被跳板弹起,离开跳板向上运动D .火箭点火后加速升空6.如图所示,物体A 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
物体B 的受力个数为:A .2B .3C .4D .57.如图所示,PQS 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 14圆周轨道,圆心O 在S 的正上方。
在O和P 两点各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a 和b ,从同一时刻开始,a 自由下落,b 沿圆弧下滑。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P QSOC.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速度相同D.b比a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能相等8.如图所示,光滑轨道MO和ON底端对接且ON=2MO,M、N两点高度相同。
小球自M点从静止自由滚下,忽略小球经过O点时的机械能损失,以v、s、a、kE分别表示小球的速度、位移、加速度和动能四个物理量的大小。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球自M点到N点运动过程的是9.一辆汽车以恒定的功率,由静止出发沿平直的公路行驶。
经4min的时间行驶了1800m,则能描述汽车运动的v-t图象是图中的10.不久前欧洲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命名为“格利斯581c”。
该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5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
设想在该行星表面附近绕行星沿圆轨道运行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k1E,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的相同质量的人造卫星的动能为k2E ,则k1 k2EE为A.0.13 B.0.3 C.3.33 D.7.511.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
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
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和位移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C.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t=1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12.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
力F可按图(a)、(b)(c)、(d)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
0 5 101015 205t/sv/(m/s)b(乙)a(甲)已知此物体在t =0时速度为零,若用v 1、v 2 、v 3 、v 4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秒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 )A .v 1B .v 2C .v 3D .v 41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 。
现用水平拉力F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 m 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m 的最大拉力为 A .5mg 3μ B .4mg 3μ C .2mg3μ D .mg 3μ14.10个同样的木块紧靠着放在水平地面上,每个木块的质量m=0.4kg ,长L=0.5m ,它们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0.1,在左方第一个木块的左端放一质量M=1.0kg 的铅块,它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系数μ1=0.2,如图,现突然给铅块一向右的初速度v 0=5.0m/s ,使其在木块上滑行,则铅块开始带动木块运动时铅块的速度为(铅块可看成质点): A .11m/s B .10m/s C .3.0m/s D .7m/s15.如图所示,用相同材料做成的质量分别为m 1、m 2的两个物体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
在下列四种情况下,相同的拉力F 均作用在m 1上,使m 1、m 2作加速运动:①拉力水平,m 1、m 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加速运动。
②拉力水平,m 1、m 2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加速运动。
③拉力平行于倾角为θ的斜面,m 1、m 2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加速运动。
④拉力平行于倾角为θ的斜面,m 1、m 2沿粗糙的斜面向上加速运动。
以△l 1、△l 2、△l 3、△l 4依次表示弹簧在四种情况下的伸长量,则有 A .△l 2>△l 1B .△l 4>△l 3C..△l 1>△l 3 D .△l 2=△l 4二.填空题(每题8分共16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17.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有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作出了图乙中的A 图线, 另一位同学实验测出了如图丙中的B 图线.试分析①A 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 ②A 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 ;vmM ③2m 1m Fθ④2m 1m Fθ2m 1mF ① 2m 1mF ②③B 图线在纵轴上有截距的原因是.三、计算与论证。
本题共6小题,共84分。
按题目要求做答。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8分)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一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小环在沿杆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向上运动,推力F和小环速度v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1)小环的质量m;(2)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
19.(15分)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
每隔0.2秒钟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
(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斜面的倾角;(2)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3)t=0.6s时的瞬时速度v。
20.(12分)直升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往水源取水灭火,悬挂着m=500kg空箱的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1=450。
直升机取水后飞往火场,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大小稳定在a=1.5 m/s2时,悬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2=140。
如果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且忽略悬索的质量,试求水箱中水的质量M。
(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140=0.242;cos 140=0.970)21.(15分)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一段斜的直轨道和与之相切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
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沿圆形轨道运动。
要求物块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且在该最高点与轨道间的压力不能超过5mg(g为重力加速度)。
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于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h的取值范围。
F/N v/ms-15.5 1F 5α0 2 4 6 t/s 0 2 4 6 t/sAαB Ct(s)0.0 0.2 0.4 ⋯ 1.2 1.4 ⋯v(m/s)0.0 1.0 2.0 ⋯ 1.1 0.7 ⋯hmR22.(16分)倾斜雪道的长为25 m ,顶端高为15 m ,下端经过一小段圆弧过渡后与很长的水平雪道相接,如图所示。
一滑雪运动员在倾斜雪道的顶端以水平速度v 0=8 m/s 飞出,在落到倾斜雪道上时,运动员靠改变姿势进行缓冲使自己只保留沿斜面的分速度而不弹起。
除缓冲外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过渡轨道光滑,其长度可忽略。
设滑雪板与雪道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运动员在水平雪道上滑行的距离(取g =10 m/s 2)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二.填空题(每题8分共16分) 16. 解答:(1)由2aT s =∆,用逐差法:222m /s 97.402.0910)12.132.148.173.190.108.2(=⨯⨯---++=-a 要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所以,2m/s 0.5=a (有效数字位数不对的给1分) ┄┄┄3分(2)从b 段纸带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0.02s )内的位移,直到D 4~D 5段还在增加(之前一直加速),而从D 5~D 6段开始减小(之后开始减速)所以,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D 4~D 5段。
┄┄┄2分(3)当小车的加速度是2.5 m/s 2时,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1)(sin a m M f g m g M 车重车重+=--α ①当小车的加速度是-5 m/s 2时,对小车由牛顿第二定律:2sin a m f g m 车车=--α ② 代入数据联立①②解出:1:1=车重m M ┄┄┄3分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有效数字的认识,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数字运算、实验误差的处理,考查推理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17.解答:①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摩擦力平衡不够;(答对一点也给2分) ┄┄┄2分 ②未满足拉车的钩码质量m 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 ┄┄┄3分③在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倾角过大,小车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于摩擦力,使尚未对小车施加拉力时,小车已有加速度.(答对平衡摩擦力过度的也给3分) ┄┄┄3分点评:本题的难点是第②问,这是一个连接体的问题,令钩码对小车的拉力为F ,共同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对钩码:ma F mg =-,对小车:Ma F =,联立解出m M mg a +=,m M >>时,近似有:Mmg a =,当拉力F 越来越大,也即m 越来越大时,实际加速度m M mga +=,与理想值:M mga =相比,越来越偏小,导致A 图线上部向下弯曲。
三、计算与论证。
本题共6小题,共84分。
按题目要求做答。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