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土壤环境背景值与环境容量

合集下载

土壤环境背景值(名词解释)_概述及解释说明

土壤环境背景值(名词解释)_概述及解释说明

土壤环境背景值(名词解释) 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某个特定土壤区域内各种污染物在自然条件下的普遍存在水平。

它反映了该地区的土壤生态系统中自然元素和物质的基本水平,通常被用作评估和监测土壤环境质量、判断污染程度以及制定相关环保政策的依据。

对于保护土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土壤环境背景值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第二部分将给出对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定义与背景,介绍其概念来源以及研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和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将概述与解释说明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研究意义,包括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辅助污染风险评估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论文主要观点,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阐明土壤环境背景值的概念、影响因素、应用与重要性,并解释其相关理论和方法。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土壤环境背景值的研究成果,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深入了解和掌握土壤环境背景值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参考。

2. 土壤环境背景值(名词解释)2.1 定义与背景: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区,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和污染的情况下,土壤中某种污染物的自然存在浓度水平。

这种浓度水平是指土壤环境中该污染物的普遍存在程度,不包括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任何外部输入。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管理和修复受到污染的土壤,研究土壤环境背景值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了解和确定土壤环境背景值,我们可以将其作为参考基准来评估当地土壤的污染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理策略。

2.2 影响因素:土壤环境背景值受多个因素影响。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a) 岩石类型: 不同岩石类型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从而决定了其中所含有害元素的丰度水平。

例如,富含铁、铜、锌等金属元素的岩石会导致土壤中这些元素浓度较高。

(b) 地球化学特征: 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也对土壤环境背景值产生影响。

土壤环境背景值与环境容量

土壤环境背景值与环境容量
也是重要的参比数据。
二 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应用
1.土壤背景值是土壤污染质量评价的基础; 2.土壤背景值与其它环境背景值的相关性是环境 生态平衡状况的体现
土壤、岩层、植被 3.土壤背景值可作为污染途径追踪的依据
来自土壤还是植物? 4.肥料分配的依据
背景值低,缺养分,需多分配 5.找矿的依据 土壤背景值特别高,意味着岩石中高,可能有矿。 6.有助于地方病等的判断。
②土壤环境背景 值是研究和确定 土壤环境容量, 制定土壤环境标 准的基本数据。
③土壤环境背景 值也是研究污染 元素和化合物在 土壤环境中的化 学行为的依据。
④在土地利用及其规划,研 究土壤生态、施肥、污水灌 溉、种植业规划,提高农、 林、牧、副业生产水平和产 品质量,研究食品卫生、环 境医学时,土壤环境背景值
三 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环境容量:指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
静容量 动容量ຫໍສະໝຸດ 土壤环 境容量三 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环境静容量: 土壤污染物的基准 含量(土壤背景值) 和最大负荷量之差。
土壤环境动容量: 土壤污染物累积过 程中,土壤通过一 系列自净过程所能 净化的污染物数量。
土壤及固废检测技术
土壤的组成与性质
土壤环境背景值与环境容量
一 土壤环境背景值的概念
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未受 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 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 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
一 土壤环境背景值的概念
研究土壤环境背景值的意义
①土壤环境背景 值是土壤环境质 量评价,特别是 土壤污染综合评 价的基本依据。

农村环境保护.(名词解释)

农村环境保护.(名词解释)

农村环境保护(名词解释)1.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水的浸润和冲击作用下,结构发生破碎和松散并随水流动而散失的现象。

2.农村能源;是指农村的社会经济活动和农村居民所消费的能源。

3.化学需氧量;是指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要的氧量。

4.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

5.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因素的总和。

6.生物质:所谓生物质,是指在有机物中,除石化燃料外的所有动植物物质。

7.水质指标:是用于表示水中杂质的成分、种类和数量。

8.生物迁移:是指通过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有效态重金属,并在植物体积累起来的过程。

9直接能源:包含农业生产用能和农村人口生活用能。

10.面污染源:是相对点污染源而言,主要指农田灌溉形成的径流和地面水径流。

11.土壤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

12. 无害化:是指将固体废物通过工程处理,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环境。

13.荒漠化:是指干旱区、半干旱区及某些湿润地区生态系统的贫瘠化,是由于人的活动和干旱共同影响的结果。

14.间接能源:一般指农用化学物资所包含的能,如化肥、农药、农用塑料制品等。

15.点污染源: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一般都集中从排污口排入水体。

16.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环境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17.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即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18.生化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分解所需的氧量,可以间接地反映出有机污染物的含量 BOD 愈高表示水中需氧有机污染物愈多。

19.环境监测答:就是利用多种科学方法和手段,监测和检测代表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并用它解释环境现象,为环境管理和科研提供科学依据的全部过程。

4土壤的环境背景值与容量

4土壤的环境背景值与容量

区分环境本底值与背景值
环境背景值是指在目前的环境条件下,研究区域内相对 清洁区(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小的地区,也就是说没有 受到某些人为影响的区域)化学元素的含量及能量值。 该值已经包含了一定程度的人为影响 ,它是环境本底 值向环境现状值过渡的一个数值。由于人为影响多少 的不同而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指标。 在环境质量评价过程中它可以作为环境污染的起始值 , 也可以作为衡量环境污染程度的基准 ,由于该数值比 较容易获得(相对清洁区环境监测结果的统计平均值) , 并且也客观地反映着目前全球环境普遍遭到不同程度 污染的状况 ,因此该值具有较广泛的应用价值。
三、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环境容量的概念 土壤环境容量的确定 土壤环境容量的应用
土壤环境容量的概念
土壤的环境容量是针对土壤中的有害物 质而言的,土壤中的有害物含量从背景 值起到达污染水平值之间的浓度范围就 是土壤的环境容量。 作为容量,应当是绝对量,是数量概念。 同时是因土壤而异,因环境条件而异。
土壤环境容量的概念
值得强调的是,土壤的临界浓度和土壤 容量之间并不完全等同。
前者重在相对浓度,其数值是植物的可 吸收量,对土壤来说,在型论上应接近 于常数;厉吝重在绝对量,其数值因土 壤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事实上容量是在临界浓度基础上计算出 来的。日前,人们常常没有
土壤环境容量的确定
由国家组织攻关课题研究土壤中毒质容量闭值。 重点对几种主要的土类和主要的农作物进行重 金属、农药、油类污染物等的土壤临界浓度的 研究,在此基础上估计土壤容量值,以便制定 相应的土壤污染标准。 当土壤环境容量标准确定后,可由下式获得土 壤的静容量:
土壤的环境背景值与容量
一、土壤背景值的概念 二、土壤背景值的确定与应用 三、土壤环境容量 四、土壤污染物的监测

《土壤学》复习重点

《土壤学》复习重点

环境土壤学重点第一章:1.土壤的重要性;①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②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环节③是调控环境质量的中心要素2.土壤的概念;是位于地球表面和浅水水域底部具有生命力、生产力的疏松而不均匀的层次,是地球系统的组成部分和调控环境质量的中心要素。

3.土壤肥力(四大肥力指标:水、肥、气、热)土壤具有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条件(水分、养分)和环境条件(空气、温度)的能力。

4.土壤净化力;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等过程而使土壤污染物的浓度降低或消失的过程。

第二章:1.岩石(按成因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及这三种岩石的特点);岩浆岩:地下深处的高温熔融岩,在地表或地下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沉积岩:在地表和接近地表的常温、常压条件下,地壳上先期存在的原始物质,经过侵蚀、搬运、沉积和石化等作用形成的岩石特点:层理、波痕、化石变质岩: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2.成岩作用;①压实作用②胶结作用③重结晶作用第三章:1.岩石的风化作用(三种风化)(物理和化学风化的区别);物理风化是地表岩石因温度变化和孔隙中水的冻融以及盐类的结晶而产生的机械崩解过程。

化学风化是岩石在水和水溶液的作用下产生的破坏作用,其结果岩石破碎变小,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形成新矿物。

包括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氧化作用、碳酸盐化作用。

生物风化:指岩石由生物活动引起的岩石破坏作用,表现为物理和化学两种形式。

物理风化使岩石由大到小,化学性质不变;化学风化使岩石成分发生改变,形成新矿物2.风化的因素(1、2、3)环境条件:气候、地形岩石性质:岩石的矿物晶格构造、矿物成分、岩石的结构与构造、节理状况主要矿物和岩石的风化特征3.土壤形成因素:(1、2、3、4、5、6具体如何影响的);成土母质:是建造土体的基本材料是土壤的骨架,是植物矿质养料元素的最初来源气候:决定着成图过程中的水热条件地形:母质物质的重新分配及水热条件的差异生物:营养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

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含盐量;农牧业生产情况。 (2)土壤盐渍化评价
A 、 评 价 因 子 : 表 层 土 壤 全 盐 量 或 CO32 - 、 HCO3- 、 SO42-、Cl-、Ca2+,Mg2+、K+、Na+等可溶性盐 的主要离子含量;
B、评价标准:一般根据土壤全盐量,或各离子组成的 总量拟定标准 。
C、评价指数计算:一般采用分级评分法。
壤中污染物的含量。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2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 mg/kg (GB15618-1995)
级别 土壤pH值
项目 镉≤ 汞≤ 砷 水田 ≤
旱地 ≤ 铜 农田等≤
果园 ≤ 铅≤ 铬 水田 ≤
旱地 ≤ 锌≤ 镍≤ 六六六 ≤ 滴滴娣 ≤
一级 自然背景
0.20 0.15
注意:若网格内有一个以上样点,按其综合指数
平均值确定土壤质量等级;若网格内无样点, 将其附 近土样点的污染物浓度指数绘制成等值线,用内插法 求取浓度值,进而求出污染指数和质量等级。
33
2、土壤退化现状评价
• 土壤沙化现状调查与评价
(1)土壤沙化现状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沙漠特征;气候;河流水文;
然后计算加权综合污染指数,将其作为土壤环境 质量分级标准值而划分土壤环境质量级别。
32
➢评价图的编制
A、符号法 在地形图上根据不同污染物及其污染等级,制定
不同颜色或不同形状大小的图例,标在各取样点的位
置上,并用数字标明具体的P值。
B、网格法 在地形图上,按一定面积划分若干方格,不同质
量等级网格用不同颜色表示,绘制成图。
18
区域土壤类型特征调查
❖ 成土母质:成土母岩和成土母质 ❖ 土壤类型:土类名称、分布面积 ❖ 土壤组成:矿物质、有机质、N、P、K,主要微

土壤污染与防治(打印)

土壤污染与防治(打印)

第一章1、土壤污染: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以至于造成危害人体健康或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2、土壤污染的特点:一隐蔽性和潜伏性。

二累积性和地域性。

三不可逆性和长期性。

四周期长和难治理性。

第二章1、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未受或少受人为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含量。

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的意义:1土壤环境背景值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特别是土壤污染综合评价的基本依据。

2土壤环境背景值是研究和确定土壤环境容量、制定土壤环境标准的基本数据。

3土壤环境背景值是研究污染元素和化合物在土壤环境中的化学行为的依据。

4在土地利用及其规划,研究土壤生态、施肥、污水灌溉、种植业规划、提高农、林、牧、副业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等都有重要意义。

2、土壤的自净作用:是指在自然因素作用下,通过土壤自身的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数量、浓度或形态发生变化,活性、毒性降低的过程。

土壤自净作用的分类:按其作用机理的不同,可划分为物理净化作用、物理化学净化作用、化学净化作用和生物净化作用四个方面。

3、土壤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4、静容量:在尚未制定土壤环境标准的情况下,通过土壤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试验研究,以拟定土壤环境所允许容纳污染物的最大限值——土壤的环境基准含量,这个量值称为土壤环境的静容量,相当于土壤环境的基本容量。

6、动容量:静容量加上土壤的净化量是土壤的全部环境容量或土壤的动容量。

7、土壤污染物的种类:1、无机污染物:重金属、非金属、放射元素、无机酸碱等;2、有机污染物:有机农药、石油、酚类等;3、土壤环境污染源:4、固体废弃物与放射性污染物:工业废渣、污泥、城市垃圾以及核泄漏等8、土壤性状对土壤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

A土壤组成:粘粒矿物显著影响污染物吸附解吸行为及其毒性;土壤中有机质组分对污染物毒性影响可通过静电吸附和络合来实现。

土壤污染与防治【优质】

土壤污染与防治【优质】

土壤污染与防治名词解释:1、土壤污染:是人为因素有意或无意地将对人类本身和其他生命体有害的物质施加到土壤中,使其某种成分的含量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或者明显高于土壤环境基准或土壤环境标准,并引起土壤环境恶化的现象。

2、土壤环境背景值: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是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环境本身的化学元素及其含量。

3、土壤的自净作用:指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通过土壤自身的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数量、浓度或形态发生变化,活性、毒性降低的过程。

4、土壤环境容量:指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

5、土壤环境污染物质:输入土壤环境中的足以影响土壤环境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生物学质量,有害人体健康的那些物质,即土壤环境污染物质。

6、点源污染:指有固定排放点的污染源,这种污染形式具有排污点位集中、污染范围呈局部性特征。

7、面源污染: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指溶解的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或融雪)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收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比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或其他形式污染。

8、“无毒”:在环境污染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是指汞、铬、镉、铅、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

9、有机污染物:是指造成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系统产生有害影响的有机化合物。

10、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指具有毒性、生物蓄积性和半挥发性,在环境中持久存在,且能在大气环境中长距离迁移并沉积回地球的偏远极地地区,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有机化学污染物。

11、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相对与持久性污染物而言,是指进入环境中容易降解的污染物。

12、污染物迁移: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置相对移动过程,可分为机械性迁移、物理化学性迁移、生物迁移。

13、降解半衰期:是农药在环境中受生物或化学、物理等因素的影响,分子结构遭受破坏,有半数的农药分子改变了原有分子状态所需的时间。

14、消解半衰期:是除农药的讲解作用外,还包括农药在环境中通过扩散移动,离开了原施要区在内的农药降解和移动总消失量达到一半的时间。

《土壤污染与防治》复习题答案

《土壤污染与防治》复习题答案

《土壤污染与防治》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土壤背景值:指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特别就是人为污染)影响得土壤环境本身得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含量。

2、农药残留期:指土壤中得农药因降解等原因含量减少75%—100%所需得时间。

3、固体废物: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与其她活动中产生、在一定时间与地点无法被利用而被丢弃得污染环境得固体、半固体废弃物质。

4、土壤净化能力:指在自然因素作用下,通过土壤自身得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得数量、浓度或形态发生变化,活性、毒性降低得能力。

5、稳定化技术:指通过化学物质与污染物之间得化学反应使污染物转化成为不溶态得过程。

6、POP S:指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指具有毒性、生物蓄积性与半挥发性,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得,且能在大气环境中长距离迁移并沉积回地球得偏远得极地地区,对人类健康与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得有机化学污染物、)7、土壤环境容量:指一定土壤环境单元在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得正常结构与功能,保证农产品得生物学产量与质量,也不使环境系统污染时,土壤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得最大负荷量。

8、农药半衰期:指施药后附着于土壤得农药因降解等原因含量减少一半所需要得时间、9、城市生活垃圾:指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得活动中产生得固体废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得固体废物、10、土壤生物污染:指一个或几个有害得生物种群从外界环境侵入土壤,大量繁衍,破坏原来得动态平衡,对人类健康与土壤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11、客土:指在被污染得土壤上覆盖上非污染土壤。

12、农药光解作用:土壤表面因受太阳辐射能与紫外线能而引起农药得分解过程、13、土壤污染:指人为活动将对人类本身与其她生命体有害得物质施加到土壤中,致使某种有害成分得含量明显高于土壤原有含量,而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得现象。

14、异位修复技术:指对挖掘后得土壤进行原地处理与异地处理得过程。

15、面源污染:指溶解得与固体得污染物从非特定得地点,在降水(或融雪)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湾等)并引起水体得富营养化或其它形式得污染。

土壤环境背景值与环境容量

土壤环境背景值与环境容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针对土壤污染防治的专项法律,规定了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土壤污染状况普查和监测、土壤污染预防和保护等 方面的内容。
03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土壤环境质量建 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规定了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壤污 染风险管控标准,为土壤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了依据。
环境容量对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反作用
当土壤中的污染物超过环境容量时,会对土壤环境背景值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土 壤质量下降,进而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影响因素分析
1 2 3
土壤类型
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 落结构,从而影响土壤环境背景值和环境容量。
气候条件
气候因素如温度、降水等会影响土壤中的生物地 球化学过程,进而对土壤环境背景值和环境容量 产生影响。
建立土壤污染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污染者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责任,
推动污染者主动承担土壤污染治理责任。
推动土壤环境保护产业发展
培育土壤环境保护市场主体
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土壤环境保护领域,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土壤环境保护企业, 形成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格局。
加强土壤环境保护产业技术创新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土壤环境保护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产业整体技术 水平和竞争力。
药使用,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某城市绿地土壤环境背景值与环境容量的关系探讨
对该城市绿地土壤进行研究发现,由于城市绿地受到人为干扰较少,土壤环境背景值较 低。然而,城市绿地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提高绿地
土壤的环境容量,增强其生态功能。
05 土壤环境保护与修复措施

环境卫生学――第六章 土壤卫生

环境卫生学――第六章 土壤卫生

环境卫生学――第六章土壤卫生基本概念土壤卫生的基本任务:研究土壤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制订土壤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进行土壤各种物质或元素背景值研究和土壤卫生监督与监测;制订保护土壤自净能力和清洁状态的措施以及有效地处理各种废弃物的措施等。

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亦称本底值,是指该地区未受污染的天然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土壤的污染与自净一、土壤的污染土壤污染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排出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中,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畜健康的现象,称为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有:(1)生活污染:包括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2)工业和交通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水、废气、废渣以及机动车废气污染;(3)农业污染:主要是农药和化肥污染。

土壤污染物种类繁多,主要有三大类:化学污染物(主要是一些重金属和农药)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和农业污染;生物性污染物(如病原体等)主要来自粪便、垃圾和污水;放射性污染物来自核试验、核电站和科研机构排出的废水、废气和废渣。

土壤污染物污染土壤的方式有3种:(1)气型污染,是由大气中污染物沉降至地面而污染土壤。

(2)水型污染,主要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灌田而污染土壤。

(3)固体废弃物型污染,是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粪便、农药和化肥等对土壤的污染。

二、土壤污染的自净土壤污染自净是指受污染的土壤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作用,使病原体死灭,各种有害物质转化到无害的程度,土壤可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

(一)病原体的死灭病原微生物进入土壤后,受日光的照射,土壤中不适宜病原微生物生活的环境条件,微生物间的拮抗作用,噬菌体作用,以及植物根系分泌的杀菌素等许多不利因素的作用下而死亡。

(二)有机物的净化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便有机物逐步无机化或腐殖质化。

1.有机物的无机化含氮有机物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氨或氨盐,称为氨化阶段。

在充足氧气和亚硝酸菌的作用下,氨被氧化成亚硝酸盐,进一步在硝酸菌的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称为硝化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地方病与环境背景值的关系 1.主要元素与人体健康
元素
过低
过高
动物生长缓慢,皮毛变短、繁殖 Ni 力下降;人类消化不良和肝、肾
疾病
呼吸道癌
Menkes综合症,嗜中性白血球减 Menkes综合症、肺纤维损
Cu 少症、贫血症、骨质非矿化等
害,肝坏死,肾损伤
发育差、矮小、性发育不完全, Zn 味觉功能下降、伤口愈合慢,腹
生化指标 微生物计数
环境效应
地下水 地表水
目的 防治污染食物链 保证良好生产 保证人体健康 力和经济效益
保持土壤生态处于良性循环
不引起次生水环境污 染
标准 国家或政府主管 生理指标或产 1种以上生物化 微生物计数指标在 不导致地 不导致地
部门颁发的粮食 量降低程度 学指标在7d以 7d以上出现的变化 下水超标 面水超标
Xi)
n
D lg 1 ( lg 2 Xi n lg 2 M ) /(n 1) i 1
3.样点数是否符合统计要求的检验
N:样点数 N S 2t 2 / b2 S 2:方差
t:置信概率,常取95%,大样本(N 30),t值可取2
b2:允许误差,因含量不同而异 含量高者, 可小到达%; 含量较低,高到15%; ug / kg级含量, 30%
土壤环境静容量:土壤污染物的基准含量(土壤背景值) 和最大负荷量(Carrying capacity)之差。
土壤环境动容量:土壤污染物累积过程中,土壤通过一系 列自净过程所能净化的污染物数量。
确定重金属土壤临界含量的依据
体系
土壤——植物体系
土壤——微生物体系
土壤——水体系
内容 农产品卫生质量 作物效应
泻、脱毛、皮疹、胎儿消瘦畸形
未发现
F
龋齿
氟骨症、韧带和骨健钙化、 跛脚
二、地方病与环境背景值的关系 1.主要元素与人体健康
元素
过低
过高
骨骼畸形、步履蹒跚、生殖功能
Mn
障碍
假震性麻痹、假神经分裂
Co
恶性贫血综合症,中枢神经失常
心肌病、血液、中枢神经、 甲状腺等异常
家畜腹泻综合征(体重减轻、
Mo
中枢神经失常、早死
即根据概率分布类型,分别计算出表示其背景值范围的平均值和 标准差。
对于呈正态分布的元素
x
1 n
n i 1
x ij
n
s 1/(n 1)(xi x)2 i1
对于对数正态分布的元素,背景值用几何平均值(M)和几何标 准差(D)表示,其范围为M/D~M·D;
M

lg 1( 1 . n n i1
自然土壤剖面示意图 农业土壤剖面示意图
长:1.5m 宽:0.8-1m 深:视地形和作物定
观 察 面
用竹刀自下而上分层采取0.5-1.0kg土壤,用布袋收集,在室内 风干。在运输与风干过程中尽量避免尘埃落入,保证采后无污 染。经过磨制过尼龙筛,供分析用。
(二)土样的采集与分析 环境背景值分析的重点是微量元素,特别是有毒元素,保证分
2)布点方法
分块随机 根据收集的资料,如果监测区域内的土壤有明显的几种类
型,则可将区域分成几块,每块内污染物较均匀,块间的差异 较明显。将每块作为一个监测单元,在每个监测单元内再随机 布点。
系统随机
将监测区域分成面积相等的几部分(网格划分),每网格 内布设一采样点,这种布点称为系统随机布点。
区域内土壤污染物含量变化较大,系统随机布点比简单 随机布点所采样品的代表性要好。
元素
过低
过高
Hg
未发现
水俣病
骨痛病、致癌、致心血管病、
Cd
未发现
高血压、肺、肾损伤
哺乳动物可能必需。生长速度 皮肤癌、肺癌、血管末梢病、
As
缓慢,皮毛较粗,细胞损伤
皮肤角化病
发现鼠类必需、可能使鼠类患 中枢神经损伤、行走蹒跚、氨
Pb
贫血症
基乙酰丙酸脱氢酶活性下降
Cr 动物和人类必需,低血糖、糖尿 皮肤、肺损伤,可能导致肺癌 病、心血管病、高脂血症、主动 脉血小板形成增强
不足或比例失常,再通过食物和饮水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疾 病. 元素缺乏性 : 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等。 元素中毒性(过多性): 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地 方性硒中毒、地方性钼中毒。
2. 地方病
1)碘缺乏或过量引起的地方病
由地区性土壤环境中碘元素含量过低(如山区),或含量过高 (如沿海)造成。 缺碘分布
Out—输出项,降解和迁移转 化作用对污染物的降低量
三、土壤环境容量的确定 1.盆栽试验与田间试验——生物容量法
依据生物的反应或生物吸收污染物的数量确定土壤临界浓度水平。 ☻盆栽试验:多在控制条件下进行,其与田间试验的结果悬殊
甚大,土量、水分、作物长势都将对容量值产生很大的影响。 ☻田间试验:影响因素很多,结果需经多次重复方可靠。
特点: 1) 经过生物试验取得土壤容量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
所得结果是因土因作物而异的。同一种作物,在不同土壤上, 其临界值差异大;同一土壤,不同作物取得的临界值也不同。
一个区域的土壤环境容量应以最敏感而又常见的作物为试验。
2.化学试剂提取法——化学容量法 以有害物在土壤中达到致害生物时的有效浓度为指标,确定土
2.制定灌溉水水质标准和污泥农用标准
某地段利用含镉废水灌溉农田,其镉浓度为C(mg/L),年灌溉量为
M(m3/ha),镉在土壤中年残留率为k,土壤镉因灌溉达到其容量的
年限为t0,土壤环境容量为Q(mg/ha), 进入土壤的镉在第t 年时的积 累残留量X(mg/ha)为:
X 105 C k 1 k t 1 k
制图:在土壤图上按不同色调或不同色度,沿背景值分级等 直线区分绘制平面图,或将背景值的区域分布拟成制图程序用电 脑制图,在已绘制的图上必须将样点位置标注于图中。
四、土壤背景值的应用 1.土壤背景值是土壤污染质量评价的基础 X±2S 2.土壤背景值与其它环境背景值的相关性是环境生态平衡状况的体现
土壤、岩层、植被 3.土壤背景值可作为污染途径追踪的依据
应掌握几个原则: 明确研究范围; 根据研究区域内的地质、地貌、水文、土壤与污染物类型 和分布明确污染物的影响范围; 在污染物影响范围外,按自然条件确定样点数与样点布局。 1.研究范围的确定 研究范围取决于研究目的。 工业开发区土壤背景值:围绕工矿区内的工厂布局,三废排 放途径与影响范围; 行政区域土壤背景值:行政的疆界。
4.土壤背景值的分级与制图 根据控制区域土壤背景值分异的主导因素,将该区域划分出
若干单元(制图单元),每个制图单元的土壤元素背景值分异相 对较小。
分级:将每一制图单元内的统计平均值作为初步分级数,然 后在某一显著水平下,对不同单元统计平均值的差异显著性进行 检验,把差异显著的统计平均值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差异不显著 者,归为一个级别。
第六章 土壤环境背景值与环境容量
张彬
第一节 土壤环境背景值
一、概念
理论上,指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本身的化学元素组 成和含量。
实际上,土壤背景值只能代表土壤某一发展、演变阶段 的一个相对意义上的数值,即严格按照土壤背景值研究方法 所获得的尽可能不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化学元素的 原始含量。
二、地方病与环境背景值的关系 1.主要元素与人体健康
卫生标准
上出现的变化
标准 级别
仅1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减产10% 减产20%
≥25% ≥15% ≥10%~15%
≥50% ≥30% ≥10%~15%
仅1种 仅1种
二、土壤环境容量的数学模式
一定环境单元和一定时间,假定污染物不参与土壤圈物质循环 情况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m—耕层土重(t/hm2)
土壤静容量(Qsi) = m(Cci-Coi)
析质量格外重要。 标准样参考样(或内控样);回收实验;质量控制图。
空白试验:检查和控制样品在处理和测试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污染。
精密度控制:平行样控制样品测试的精密度,平行样品数可占每
批测试样品的20%。
平行样允许最大相对偏差控制
准确度控制:土壤标样控制,土壤标 样比例一般为测试样品的10%, 测
试结果落在标样 X 2S 范围内.
Cci—i元素的临界含量(mg/kg) Coi—i元素的现有含量(mg/kg)
一定环境单元和一定时间,假定污染物参与土壤圈物质循环情况下所
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土壤动容量(Qdi)=m(Cci-Coi)+f(Out1,Out2,Out3…,Outn)
Cci—i元素的临界含量
Coi—i现有实测浓度
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受损害前提下,环境所能容纳 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Soil environmental capacity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环境单元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保 证农产品产量和生物学质量,同时也不使环境污染时, 土壤所能允许承纳的污染物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
土壤环境容量 = 静容量 + 动容量
2.样点的设置与布局 1)样点数设置—因被测物质含量变异情况而定。
变异大者,样点数多,变异小者样点数少 母质,水文均一:土种变异小,样点数少些。 地貌、母质和水文变异较大:土样变异大,样点数多些。 1985年我国农业土壤背景值研究:9个片区,约43万km2 ,样点 布置总数平均41/ km2。 陕西黄土高原和黄河下游:地形最平坦,母质、水文条件均一, 样点数平均13-27个/万km2。 贵州、四川:地貌复杂、母质类型繁多,土壤变异大,平均为 4-185个/万km2。
贫血、食欲减退、腹泻), 中枢
神经受损、个别出现龋齿
Se
心肌病、克山病、大骨节病、肌 肉营养不良、心悸哽塞、乳腺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