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药物分析论文

药物分析论文

药物分析学习心得姓名:班级:学号:日期:药物分析学习心得《药物分析》是分析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随着药物化学的发展逐渐成为分析化学中相对独立的一门学科, 在药物的质量控制、新药研究、药物代谢、手性药物分析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随着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新材料科学的发展, 生物学、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的引入, 分析化学迅猛发展并已经进入分析科学这一崭新的领域, 药物分析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无处不在, 尤其在新药研发以及药品生产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同时,药物分析(习惯上称为药品检验)是运用化学的、物理学的、生物学的以及微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质量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临床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等等。

药物分析课的开设填补了我们对药物知识方面的漏洞,也改正了我们生活中用药的一些错误方法。

因为这门课不是我们的专业课,老师没有将特别专业的内容。

为了便于我们理解药物分析知识,老师经常会在课程内容中穿插些生活中用药小知识,这使药物分析课充满趣味。

这引起了我对药物分析的兴趣。

在课余时间我阅读了一些有关药物分析的资料,了解了了了一些药物分析的历史,以及本专业与药物分析的关系。

药物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代,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和发展了药物。

由于受到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早期药物主要来源是自然界存在的物质及其粗加工产品。

从19世纪开始,有机化学的迅速发展及实验医学的兴起,促进了药物的研究,是药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其主要成就是从具有治疗作用的植物药物中分离,提纯得到有效成分。

如从罂粟中提取吗啡;从颠茄及洋金花中分离得到阿托品;从草麻黄和木贼麻黄中分离麻黄碱。

这些成就是人们认识到:药物其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是存在于早期药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

进入20世纪后,有机化学的发展,是人工合成化合物成为获取新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实验医学的发展,使大量合成的新化合物可在实验模型上筛选,以获取有治疗作用的化合物。

药物分析设计性论文

药物分析设计性论文

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维生素C及其制剂的分析药学(临床药学方向)2005级(2)班2008 年 3 月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国内文献资料中维生素C的仪器定量分析进展,包括分光光度法、旋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扫描法、荧光法、电化学法等在维生素C原料药、片剂、注射剂中的应用。

结论得出所用方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精密度好且重现性好。

关键词:维生素C原料药片剂注射剂含量测定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是一种己糖内酯,分子中C-2和C-3位上两个相邻的烯醇式羟基极易解离出H+,故维生素C具有酸性(图5-24)。

这两个位置上的羟基也很容易被氧化成酮基,所以维生素C又是很强的还原剂。

新鲜的蔬菜水果是该维生素的主要食物来源。

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病人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皮下可见出血小点(与维生素K缺乏时的较大片出血斑不同)。

这与维生素C参与一些重要的羟化作用有关,同位素示踪研究证明新生的胶原分子中甘氨酸残基氨基端相连的脯氨酸残基需经羟化,催化这一反应的脯氨酰羟化酶需O2 ,是双加氧酶,酶分子有紧密结合的Fe2+,它用作为酶和O2的激活剂,在有α-酮戊二酸存在的体系中,该酶催化胶原分子中脯氨酸残基的羟化(图5-25)。

反应的结果是一个氧原子连接在脯氨酸残基的第四位碳生成4-羟基脯氨酰残基,另一个氧原子由α-酮戊二酸接受转变为琥珀酸和CO2, 但是脯氨酰羟化酶也可只催化部份的反应,即只催化α酮戊二酸转变为琥珀酸但不羟化脯氨酸,于是另一个氧原子与铁离子生成氧化的铁复合物,后者使该酶失活。

维生素C作为一种特异的抗氧化剂使失活酶的高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从而使活性酶得以再生,维生素C则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图5-24)。

现在已知维生素C缺乏造成的羟化损害使合成的胶原缺少稳定性,羟化的脯氨酸残基能在三股胶原螺旋间生成氢键,使胶原分子得以稳定。

胶原是结缔组织、骨、毛细血管的重要组成成分,故维生素C缺乏,伤口愈合减慢,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牙齿松动,骨骼变脆。

药学分析论文六篇

药学分析论文六篇

药学分析论文六篇药学分析论文范文11.1我院临床药师的用药分析:该处方合理。

吲达帕胺晨起服用,以免晚间服用频繁排尿影响睡眠,长期服用吲达帕胺,须定期监测电解质。

若血钾偏低,可赐予适当补钾治疗;坎地沙坦片属于长效降压药,一般成人1次/d,4~8mg必要时可增加剂量至12mg。

患者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且使用利尿药、钙拮抗剂和ARB3种降压药,在日剂量正常前提下坎地沙坦一日剂量均分2次给药,血药浓度更加平稳。

硝苯地平控释片需整片药片吞服,服药时间不受就餐时间的限制。

阿托伐他汀晚上服用由于胆固醇具有夜间合成较强的特点,而他汀类主要是通过限制胆固醇的合成起效的,故此类药物最好在夜间服用。

1.2医生和临床药师角度的用药分析比较:从医生的用药分析来看,分析的内容涵盖药物的选择、治疗的时间学、药物的副作用,较好地体现出临床思维。

临床医生在全面把握病情、药物、患者的有关状况下制订用药方案。

首先明确药物治疗目的,平稳掌握血压至目标水平且掌握其他心血管危急因素;然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需要兼顾考虑疾病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并发症用药、药物的药动学、不良反应和患者的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生理特征、并发症、既往用药等。

该用药分析重视药物的比较,除了考虑疗效还要兼顾并发症、药物的不良反应;降压药服药时间与实现平稳降压也有很大的关系,正确的用药时间能够提高药效、削减不良反应和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临床药师的用药分析着重从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分析用药的合理性。

临床医生在分析用药时,药物选择的合理性更多是依据药物的药理作用是否与诊断相符、药物的剂量、不良反应与配伍禁忌是否影响治疗,至于药物的比较、是否是最佳的选择往往不做过多的分析。

目前临床药师的用药分析主要集中在是否符合用药规范的范畴,而不是集中到用药方案是否适合患者的病情。

这样的用药分析自然是以药物为中心,凸显了临床药师药物应用、药物疗效评价力量的不足,临床药学专业尚未解决将医学与药学学问有机结合的难题。

怎样写好药分论文

怎样写好药分论文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2.202020年12月 20日星 期日6时52分31秒20.12.20
6、实验部分
6.1仪器与试剂 此部分因不同的实验方法而有多样性,但都
必须写清楚实验材料、实验条件、仪器及步 骤。实验药品要写明药品的批号,生产厂家, 如实验前有特殊处理必须写清楚。实验仪器 需要写明具体型号及厂商 。
例如:DU640紫外扫描仪(美国BECKMAN COUL1ER公司),DK一$22型电热恒温水浴 锅(上海精宏实验仪器设备公司),具耐酸垫片 螺旋盖的10mL试管。果糖二磷酸镁样品和对 照品,果糖二磷酸钠对照品(浙江浙北药业有 限公司),果糖,6一磷酸果糖(美国Sigma公 司),其余试剂析纯均为市售分析纯。
说明荧光素在0.024~0.033 mg.mL-1的浓度范围 内呈良好的线性。
回收实验
精密量取荧光素钠注射液3 mL置200 mL量 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此 溶液1 mL及对照品储备液2 mL置同一 200 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精密量取10 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计算平行5次测定的结果,平均回收率为 99.99%,RSD为0.99%。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6:52:3106:52:3106:52Sunday, December 20,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2.2020.12.2006:52:3106:52:31December 20,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2月20日上午6时52分 20.12.2020.12.20
例如:摘要 目的:测定痤疮霜中甲硝唑和氯霉素 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地塞米松为内 标,Nova-Pak c18柱,甲醇-水为流动相;测定波长 260nm。结果:一次进样可完成2种化学性质不同 组份的含量分析。甲硝唑9.94~109.34μg/ml,氯霉 素4.92~54.12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 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依次为

中药药物分析范文

中药药物分析范文

中药药物分析范文中药药物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分析、药效学分析和药理学分析等。

其中,化学分析是对中药药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常用的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和电化学分析等。

药效学分析是通过动物实验或体外实验,研究中药药物的生物活性和药理学作用。

而药理学分析则是通过研究中药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机制和生物转化过程,来揭示其药效和毒性。

柴胡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药材,具有清热解表、解郁解表,以及抗癌、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

对柴胡进行化学分析,可以利用色谱法对其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例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可以对柴胡中的黄酮类、生物碱类和苷类等成分进行分离和检测。

同时,质谱法也可以用来鉴定柴胡中的化学成分,如利用质谱联用技术(LC-MS/MS)对其中的生物碱进行准确鉴定。

在药效学分析方面,柴胡的抗炎作用可以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来研究。

例如,可以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利用炎症介质诱导细胞产生炎症反应,然后加入柴胡提取物,观察其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

此外,也可以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柴胡的药理作用。

例如,可以建立小鼠模型,给予柴胡提取物,观察其对炎症指标、肝功能和多种细胞因子的影响。

药理学分析可以揭示柴胡的药效和毒性机制。

例如,可以通过体外酶学实验来研究柴胡对肝脏药物代谢酶的抑制作用,从而了解其药物相互作用的潜在风险。

此外,也可以通过药物动力学研究,了解柴胡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通过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柴胡的药理活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中药药物分析是对中药药物进行研究和分析的重要手段,可以揭示其化学成分、药效和毒性等特性。

以柴胡为例,通过化学分析、药效学分析和药理学分析等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柴胡的药理活性和安全性,为中药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中药药物分析范文

中药药物分析范文

中药药物分析范文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药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中药药物的分析研究也日益增多。

中药药物的分析不仅可以为中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还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与机制。

本文将通过对中药的分析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探讨中药药物分析的重要性及方法。

首先,中药药物分析的重要性体现在中药的质量控制方面。

对于传统中药来说,其药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药物的质量。

通过中药药物分析,可以确定药材的质量指标,如含量、纯度、杂质等,从而保证药物的质量。

而对于复方中药来说,其药物组分的稳定性也需要通过分析来控制。

只有确保中药的质量到达一定标准,才能保证中药的疗效。

其次,中药药物分析还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与机制。

中药药物是由多种复杂化合物组成的,其中每种化合物都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通过对中药药物的分析研究,可以确定其中的有效成分,揭示其药理作用和机制,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例如,对一种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鉴定,可以了解其对其中一种疾病的治疗作用,为药物研发提供方向。

然后,中药药物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药物的外观、形状、大小等进行观察和测量,例如显微镜观察和颗粒度分析等。

化学方法是通过对药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例如质量浓度法、红外光谱法、质谱法等。

生物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中药药物的生物学活性进行研究,例如抗氧化活性测定、细胞毒性测定、抑菌活性测定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一些现代分析技术,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

最后,本文以中药为例,对其主要有效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

通过对该中药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和分离,通过质谱分析鉴定了其中的有效成分,包括A、B、C等。

然后,通过对这些有效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发现其中的成分A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进一步分析,发现成分A对其中一种疾病的治疗效果也较好。

因此,本研究认为成分A是该中药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总之,中药药物的分析研究对于中药的质量控制和药理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分析毕业论文(507篇)

药物分析毕业论文(507篇)

药物分析毕业论文选题以下论文题目均为成品毕业论文,如需购买,请先在论文选题目录中选好您要的题目,每篇论文价格在50-200元,根据字数多少而定。

此外,本团队专注于原创论文写作,提供单独定制服务。

具体价格咨询药物分析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药物分析》创新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究药物分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药物分析教学改革的思考药物分析研究进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在体内药物分析的应用药物分析的教学体会和思考药物分析课程考试设计的思考“药物分析”课程中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改研究关于《药物分析》实验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药物分析的教学体会与思考探药物分析教学方法高职药物分析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药物分析方法的质量控制化学振荡反应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离子注入修饰电极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高职高专药物分析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中国药物分析的发展状况与前景药物分析中电致荧光分析法的应用浅析药物分析一种改进关联分析方法及其在药物分析试验设计中的应用药物分析知识点企业应用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药物分析》教学改革的经验总结药物分析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与应用浅谈药物分析的学习方法现代药物分析新技术的最新应用进展我国药物分析创新的思考生物质谱在蛋白质药物分析研究中的应用论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药物分析双语教学课件的研究与制作液-质联用中大气压电离接口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学好《药物分析》——培养中职应用型药物分析人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和职业技能鉴定、技能大赛相融合的探索流程图在工科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STS教育与药物分析教学论《药物分析》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学生自主选药的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探索药物分析虚拟实验教学探讨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分析教学改革的思考药物分析虚拟实验教学探讨高职化学制药技术专业药物分析教学探讨磷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337例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相关药物分析药物制剂专业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基于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的《药物分析》教学模式改革《药物分析》理论课教学的实践体会中医学院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探讨桌面推演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药物分析教学改革的探索药物分析课程改革初探化学修饰电极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与发展药物分析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探讨药物分析与仪器分析有机结合构建创新型课程基于IMCA质量控制评价体系的药物分析实验教学研究《药物分析》课程有效教学的几点心得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药物分析教学改革与实践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药物分析学习与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物分析》教材建设探讨药物分析中掩蔽问题的讨论药物分析理论课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尝试荧光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实践药物分析文稿的写作技巧关于《药物分析》实验课教学的探讨药物分析教学探讨高职药物分析教学的优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生物工程专业《药物分析》教学框架研究液相微萃取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药物分析中的褪色反应药物分析虚拟实验教学探讨电荷转移反应与荧光光谱法联用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试论以岗位为导向的高职药物分析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超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色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应用及发展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借鉴美国教育模式改革药物分析教学的实践论药物分析课程的教育教学药物分析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探索运用综合教学法讲授《药物分析》的若干思考液相色谱-质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学高职院校药物分析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索关于医药营销专业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的一点探索项目化教学法应用于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探讨高职教育药物分析课程的建设与探讨同步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基于行动导向领域的高职《药物分析》课程探讨动物常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分析进展药物分析多媒体课件制作探讨药物分析信息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毛细管电泳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质谱联用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最新应用超临界流体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药物分析现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及进展环糊精类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体内药物分析的HPLC柱切换平台搭建与研究进展Sandwich教学法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离子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我国体内药物分析文献作者的定量研究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思路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药物分析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改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在国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现状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在体内药物分析的应用对提高药物分析教学质量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光度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药物分析》应试策略与技巧新型液相色谱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分析》实验开设探讨浅述药物分析中的氧化还原显色反应浅析药品技术指导原则与药物分析课程相关性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改革药物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分析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探讨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药物分析实习教学工作的探讨复方制剂分析:项目教学法在《药物分析》课程中的应用初探药物分析教学中PBL教学法的效果评价浅谈药物分析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思路药物分析教学改革与实践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分析教学改革的探讨高职药学专业课程《药物分析》互动式教学初探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药物分析》考试试卷分析《药物分析杂志》2000~2005年载文被引分析研究药物分析设计实验教学探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分析“药物分析”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以培养学生技能为核心的五年制高职药物分析教学改革初探刍议药物分析改革药物分析教学的改革和探索提高药物分析教学质量的探索从理论到实践:浅谈药物分析教学改革探索药物分析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药物分析》创新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究药物分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药物分析教学改革的思考药物分析研究进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在体内药物分析的应用药物分析的教学体会和思考药物分析课程考试设计的思考“药物分析”课程中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改研究关于《药物分析》实验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药物分析的教学体会与思考探药物分析教学方法高职药物分析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药物分析方法的质量控制化学振荡反应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分析的教学改革探讨浅谈在药物分析教学中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药物分析课程标准探析药物分析教学方法的探讨药物分析课程建设的探索与研究关于提高《药物分析》课件制作水平及教学效果的思考工科专业《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案例教学法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探索药物分析基本操作技能考核方法探讨自主合作学习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药物分析(国外期刊)高职《药物分析》课程标准实施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效果调查分析药物分析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探析网络环境下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模式谈如何提高药物分析多媒体教学的效果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分析(国外期刊)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提高药物分析教学效果的实践与探索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的探讨和教学实践药物分析实践教学改革初探药物分析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对《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药物分析远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现代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网上药物分析站点一瞥高职药物分析课程改革初探药物分析多媒体课件制作探讨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药物分析实验课程研究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药物分析》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高职《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Excel97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综述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体内药物分析技术DART-质谱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运用药物分析双语教学的探讨超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观察反相薄层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西藏大学藏西药结合专业药物分析教学探索药物分析(国外期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浅析高职高专药物分析教学探讨药物分析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浅谈医药成人教育《药物分析》教学模式微乳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中国药典》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运用改革《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手段,培养我院药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高等职业药物分析课程教学过程规范化建设探索高职高专药物分析实验教学的探讨荷移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新课改下中职药物分析综合教学方法实践探讨固相表面荧光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国内色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高职药物制剂专业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的构想药物分析中的显色反应“药物分析”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药物分析中的毛细管电泳技术《药物分析》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药物分析信息资源检索LC-GC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药物分析》考前辅导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浅谈高职药物分析教学模式临床药学专业药物分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药物分析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药物分析课程在制药工程专业中的教学改革探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方法探索药物分析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探索纳米结构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共振光散射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培养药物分析实验设计能力探索PBL教学法在药物分析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现代药物分析中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进展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用于药物分析研究进展药物分析课堂教学中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纵横联系法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运用山西博爱医院2007年—2010年调脂药物分析浅谈学习药物分析的几点体会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分析教学方式改革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顶空气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分析(Ⅰ)药物分析的现状和作用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讨临床药师参与1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药物分析与调整我国药物分析学科的发展与展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高职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高职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实践我国体内药物分析文献的定量研究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分析实训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药学专业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探究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重点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中专生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学习效果调查分析《药物分析》理论教学的思考和建议“设计性”实验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PBL结合传统教学法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PBL在药物分析实验课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质谱法及其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初步应用药物分析双语教学的微课设计模式探索《药物分析化学》对照品使用和贮存应注意的问题药物分析中C18色谱柱的差异与选择药物分析探究式教学法探索药物分析与药物化学基础课程整合初探《药物分析》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应用化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程教改探讨体内药物分析教学中PLB课程的实践与思考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探讨褶合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气相色谱-质谱法在滥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分析》“精、博、严”课堂教学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心得本科体内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探索从药典定量法变革谈药物分析教学内容改革电位滴定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对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分析教学的几点思考药学专业《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探究式教学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国内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分析课程现状与分析离子色谱(IC)技术在化学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浅议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吸附溶出伏安法在环境检测和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与进展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器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分析技术应用研究新进展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基于“3+1”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药物分析教学改革初探对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分析教学和科研的一点体会论药物分析课程的调整与改革纳米粒子光散射探针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毛细管电色谱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检测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分析化学教学与药典及药物分析课程的结合二维液相色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案例教学法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非水毛细管电泳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导数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导数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导数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HPLC柱切换法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分析学科”各课程综合设计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药物分析杂志》2014年征订启事《药物分析杂志》投稿须知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概述薄层色谱法在药物分析方面的应用纳米药物分析HPLC柱切换技术在临床药物分析中的应用高职院校药物分析课程改革探索药物分析实训教学改革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的《药物分析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探索《药物分析》课程实验教学低碳化的研究与实践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概述荧光标记在药物分析领域的应用进展埃索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分析微乳色谱的研究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化学基础和药物分析课程改革初探拉曼光谱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分析(国内期刊)《药物分析杂志》投稿须知中医药院校开展体内药物分析教学的思考与体会《药物分析杂志》2014年征订启事青年教师提高体内药物分析教学能力的思考藏药专业药物分析教学研究与实践《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初步探讨关于小学期实验中药物分析教学的思考浅谈我校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药物分析(中国期刊)PBL教学法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探索药物分析(Ⅱ)PBL教学法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探讨维生素C的分析——《药物分析》学科中项目教学法应用浅探药物分析(Ⅱ)《药物分析》教学实践与思考药物分析药物分析带教“药物分析本科毕业实习生”的几点体会2015年《药物分析杂志》优秀论文评选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普析通用杯药物分析优秀论文颁奖会征文通知(摘要)职业院校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探讨高职高专药物分析课程考核新方案创新式教案在中职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高专药物分析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2015年《药物分析杂志》优秀论文评选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普析通用杯药物分析优秀论文颁奖会征文通知(摘要)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深化高职药物分析教学改革“工作站”式的《药物分析》课程改革药物分析教学中的药品安全教育离子色谱在抗生素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分析课程体系设置的探讨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体会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分析教学改革与实践浅谈《药物分析》课程项目化改革教学的思考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药物分析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与实践浅谈《药物分析》理论教学高职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高职药物分析教学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药物分析》课程设计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分析教学探讨中专高职类药物分析教学的初探高职院校药物分析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研究创新能力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尝试关于药物分析教学方法的思考胶束动电毛细管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计算机在药物分析学习中的应用药物分析新技术药物分析药物选择性电极的特点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分析课程改革初试高效液相色谱在生化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与展望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思考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程改革初探药物分析学教学特色的彰显我国体内药物分析文献中药物的定量研究以培养产业化人才为导向改革药物分析实验教学药学专业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探讨药学专业药物分析实验课教学探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探讨纳米材料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初探薄层色谱新技术在中药药物分析方面的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体内药物分析综合性设计型实验的设计思路2015年《药物分析杂志》优秀论文评选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普析通用杯药物分析优秀论文颁奖会征文通知(摘要)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进展药物分析课程“学研并进”的教学模式探索体内药物分析测定前样品的处理以及测定的基本程序高效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用于药物分析的分子印迹技术研究进展原子吸收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及进展高职药物分析课程的工学结合式改革之思考褶合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褶合光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合并的前景分析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检测器的种类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在药物分析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基于移动学习的《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高职院校药物分析教学探讨荧光分析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合并教学效果的调查分析2008~2009年我院输液反应的药物分析及防治对策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探讨串联质谱及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研究中的应用强化药物分析案例教学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合并教学的设想毛细管区带电泳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进展《药物分析杂志》、江西省药学会联合举办“中国·三清山药物分析学术交流会”延期召开与有关事宜通知(第二轮)《药物分析杂志》、江西省药学会联合举办“中国·三清山药物分析学术交流会”征文通知(第一轮)《药物分析杂志》、江西省药学会联合举办“中国·三清山药物分析学术交流会”征文通知(第一轮)《药物分析》教学实践与认识树立药品质量意识加强药物分析教学毛细管电泳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分析色谱固定相环糊精聚合物的合成研究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高等职业教育药物分析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加强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效果高等医学院校药学专业药物分析课程教学的探讨药物分析综合技能的改革设想药物分析与分析化学实验课整合后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药物分析》探索独立组分分析的十种算法综述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微电子细胞传感器在抗肿瘤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核磁共振技术在药物分析鉴定中的应用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药物分析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设置与实践固相萃取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中医药院校药物分析教学改革初探。

药物分析论文

药物分析论文

药物分析学习心得姓名:班级:学号:日期:药物分析学习心得《药物分析》是分析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随着药物化学的发展逐渐成为分析化学中相对独立的一门学科, 在药物的质量控制、新药研究、药物代谢、手性药物分析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随着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新材料科学的发展, 生物学、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的引入, 分析化学迅猛发展并已经进入分析科学这一崭新的领域, 药物分析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无处不在, 尤其在新药研发以及药品生产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同时,药物分析(习惯上称为药品检验)是运用化学的、物理学的、生物学的以及微生物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质量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临床药物分析,体内药物分析等等。

药物分析课的开设填补了我们对药物知识方面的漏洞,也改正了我们生活中用药的一些错误方法。

因为这门课不是我们的专业课,老师没有将特别专业的内容。

为了便于我们理解药物分析知识,老师经常会在课程内容中穿插些生活中用药小知识,这使药物分析课充满趣味。

这引起了我对药物分析的兴趣。

在课余时间我阅读了一些有关药物分析的资料,了解了了了一些药物分析的历史,以及本专业与药物分析的关系。

药物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代,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和发展了药物。

由于受到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早期药物主要来源是自然界存在的物质及其粗加工产品。

从19世纪开始,有机化学的迅速发展及实验医学的兴起,促进了药物的研究,是药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其主要成就是从具有治疗作用的植物药物中分离,提纯得到有效成分。

如从罂粟中提取吗啡;从颠茄及洋金花中分离得到阿托品;从草麻黄和木贼麻黄中分离麻黄碱。

这些成就是人们认识到:药物其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是存在于早期药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

进入20世纪后,有机化学的发展,是人工合成化合物成为获取新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实验医学的发展,使大量合成的新化合物可在实验模型上筛选,以获取有治疗作用的化合物。

药物分析2篇

药物分析2篇

药物分析2篇药物分析是指对药物化学、药理学、药代动力学、毒理学等多种方面的分析或检测,以便确定成分、质量、纯度、稳定性、含量和具体的作用机制等。

药物分析主要应用于药物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等领域。

本文将分别从药品的质量控制和药物研发方面阐述药物分析的意义和方法。

一、药物分析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意义随着现代化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药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毒理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和精确化。

药物的质量控制对于保证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至关重要。

药品生产过程中必须从原料到成品进行检测,确保各个流程的纯度、稳定性、活性以及其它指标的达标;药品生产所依据的标准也必须严格要求,对药品质量控制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审查。

药物分析技术对于药物质量控制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确定药物化学成分和纯度。

药物分析技术可以对药物中所含有的主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和定量,从而确定药物的纯度和成分稳定性。

药品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药物分析技术确定药物的化学成分与纯度,并对药物的安全性和功效进行评估,使得药品的质量得到充分保障。

2.测定药物的含量。

药品的含量是药效发挥和临床使用中至关重要的参数之一。

药物分析技术可以通过药物的物理、化学特性的测定来确定不同药品中的含量,从而保障各个批次的药品的准确性。

3.检测药品中的杂质和控制药品的污染。

药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些外部的因素的影响,导致药品中出现不应有的杂质,甚至是一些污染物。

药物分析技术可以对药品杂质和污染进行检测和控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保障。

4.评估药物的稳定性。

药物的稳定性对于其疗效的长期维持至关重要。

药物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对药物的物理、化学特性的测定,评估药物的稳定性,为药品的生产提供依据,保证药品的使用效果。

二、药物分析在药物研发中的意义药物分析技术是现代药物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迅速、高效、经济、全面等优点,使得药物研制人员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快地获取药物分析的信息,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药物的研发方向。

药物分析论文讨论发言稿范文

药物分析论文讨论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论文讨论发言。

我的论文题目是《新型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

以下是我对这篇论文的讨论发言。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和实验室的同学们,是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帮助,让我在研究过程中受益匪浅。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针对目前抑郁症治疗药物的不足,通过实验探究了新型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制。

论文中,我们主要研究了新型抗抑郁药物对抑郁症小鼠模型的影响。

通过对小鼠的行为学、神经递质水平、脑内神经环路等方面的观察,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新型抗抑郁药物能有效改善抑郁症小鼠的行为学表现,降低其抑郁症状。

2. 该药物能显著提高脑内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水平,从而改善抑郁症小鼠的神经递质失衡状态。

3. 通过对脑内神经环路的研究,我们发现新型抗抑郁药物能够调节脑内特定神经元的活性,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挑战。

以下是我对其中几个问题的讨论:1. 如何准确评估抑郁症小鼠的行为学表现?我们采用了多种行为学测试方法,如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等,以全面评估小鼠的抑郁程度。

2. 如何确定药物对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我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脑内5-HT水平,以量化药物对神经递质的影响。

3. 如何研究药物对脑内神经环路的影响?我们利用荧光显微镜技术观察脑内特定神经元的活性变化,从而分析药物对神经环路的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 采用多种行为学测试方法,以全面评估小鼠的抑郁程度。

2. 使用高灵敏度的ELISA试剂盒,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结合多种神经生物学技术,如荧光显微镜、神经电生理等,深入研究药物对脑内神经环路的影响。

总之,本研究揭示了新型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制,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下是我对论文的几点建议:1. 进一步研究新型抗抑郁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以优化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

2. 探讨新型抗抑郁药物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药物分析课程论文

药物分析课程论文

摘要:维生素C(Vitamin C, 简称Vc) 是可溶于水的无色结晶,是一种分子结构最简单的维生素。

具有抗坏血病的作用,所以医学上常把它称作抗坏血酸。

但过量摄取会产生多尿、下痢、皮肤发疹等副作用;滥用维生素C会削弱人体免疫力。

本文主要介绍几种维生素C及其制剂测定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滴定分析法、荧光法、电化学分析法及色谱法等。

关键词:维生素C;制剂;测定方法Abstract: vitamin c (Vitamin c, Vc for short) is a water-soluble colorless crystals, most simple vitamin is a molecular structure. Has the role of anti-scurvy, so often refer to it as Ascorbic acid in medicine. But excessive intake will produce more urine, side effects such as diarrhea, skin rash; abuse of vitamin c will weaken immunity. This article describes several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vitamin c and its preparation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method of titration analysis, fluorescence,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method and chromatography.Keywords: vitamin c, preparation,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中文名称:维生素C英文名称:vitamin C其他名称: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定义:显示抗坏血酸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通称,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水果和蔬菜中含量丰富。

药物不良反应分析论文

药物不良反应分析论文

药物不良反应分析论文【摘要】目的回顾性的总结我院上半年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警示。

方法对16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有122例,占72.62%。

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为常见,有127例,占75.60%,经过相应的治疗均恢复正常。

结论我院发生ADR最多的是抗菌药物,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占首位,提示临床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联合用药应注意配伍禁忌;儿童使用中药注射剂应慎重。

用药前要询问患者的过敏史,用药后认真观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总结;系列病例分析本文对我院2006年上半年16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来源与方法对我院2006年上半年门诊及病房收集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68例,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类别以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类型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2.1病人基本情况及ADR发生率168例发生ADR的病人中,男性患儿99例(58.93%),女性患儿69例(41.07%),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发生ADR的比例约为1.43∶1。

各年龄组的ADR发生率不同,其年龄分布及构成比见表1。

2.2不良反应涉及药品种类及例数168例不良反应中,单一用药133例(79.17%),联合用药35例(20.83%),联合用药可增加ADR的发生率。

引起ADR的药物共计74个品种,其中中药制剂3种,其余均为西药制剂;口服药品25种;按其药理作用分13类(见表2)。

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占首位,122例(72.62%),涉及39种药物(见表3),其次为抗肿瘤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为9例(5.36%)。

2.3不良反应分类及临床表现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较多,以皮肤系统的各种皮疹最多,病例127例,占75.60%,提示皮疹是临床最常见的ADR;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次之(见表4)。

药物分析论文

药物分析论文

药物分析论文作 者姚达 届 别 2010届 系 别化工系 专 业 制药工程 完成时间 2012.6.12题目:舒心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摘要】目的:建立舒心胶囊的质量标准。

方法:采用TLC对苦参、黄芪进行色谱鉴别,采用HPLC测定红参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

结果:苦参、黄芪的TLC结果好,阴性无干扰;人参皂苷Rb1在0.998~9.88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97.95%,RSD=1.66%。

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标准可有效的控制舒心胶囊的质量。

【关键词】舒心胶囊;质量标准;HPLC;人参皂苷Rb1 舒心胶囊由红参、黄芪、苦参等药味组成,临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病症。

为保证本品的质量可控,我们对处方中的苦参、黄芪进行了薄层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红参所含人参皂苷Rb1进行含量测定,报告如下。

1 仪器与试药日本岛津LC-10ATVP高效液相色谱仪,SPD-10AVP紫外检测器,7725i手动进样器,浙江大学N2000色谱数据工作站,人参皂苷Rb1化学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110704-200420,规格:供含量测定用)。

所用试剂均为色谱纯和分析纯。

2 定性鉴别 2.1 苦参的鉴别取本品10 g,加氯仿80 mL、氨水0.8 mL,回流40 min,滤过,滤液蒸干,加氯仿5 mL 使溶解,上中性氧化铝柱(5 g,内径1 cm),依次用氯仿-甲醇(7:3)各20 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 mL使溶解,制成供试品溶液。

吸取苦参碱对照品溶液、上述供试品溶液各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NaOH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丙酮-甲醇(8:3:0.5)为展开剂,展开8 cm,晾干,再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水(2:4:2:1)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碘化铋钾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药物分析毕业论文

药物分析毕业论文

药物分析毕业论文药物分析毕业论文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涉及到药物的质量控制、药效评价和药物安全性等方面。

在药物分析领域,有许多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其中一个有趣的研究方向是药物的分析方法和技术。

一、药物分析方法的发展药物分析方法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最早的方法是使用化学试剂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药物分析方法得到了快速发展。

常见的药物分析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核磁共振法和光谱法等。

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分离和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通常用于分析挥发性化合物,而液相色谱法适用于分析非挥发性化合物。

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分析药物的结构和组成。

核磁共振法则可以提供药物分子的结构信息。

光谱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可以用于分析药物的吸收、发射和散射特性。

二、药物分析技术的应用药物分析技术在药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药物分析技术可以用于药物质量控制。

药物的质量控制是保证药物安全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药物分析技术,可以对药物的成分和含量进行准确的测定,确保药物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药物分析技术可以用于药物安全性评价。

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是判断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重要手段。

通过药物分析技术,可以对药物代谢产物和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从而评估药物的安全性。

此外,药物分析技术还可以用于药物效价评价。

药物的效价评价是判断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

通过药物分析技术,可以对药物的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评估药物的疗效。

三、药物分析毕业论文的选题建议对于即将撰写药物分析毕业论文的学生来说,选题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选题方向:1. 新型药物分析方法的研究。

可以选择一种新的药物分析方法,如电化学分析、生物传感器等,并在该方法上进行实验验证和性能评估。

2. 药物质量控制的研究。

可以选择一种常见的药物,对其成分和含量进行分析,并评估其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药物分析 论文

药物分析 论文

关于硝苯地平的药物分析硝苯地平是第一代钙拮抗剂,为抗高血压、防治心绞痛药物,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畅销的药物之一。

该药的特点是:起效快,峰/谷比值高,导致了神经体液活化,经多年临床使用,该药的疗效得到了肯定。

硝苯地平在价格上也占据了强有力的优势。

但药效时间短,血压波动大,尚有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作用。

增加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

[1]一.结构性质硝苯地平遇光极不稳定,分子内部易发生光化学歧化作用,降解为硝苯吡啶衍生物(杂质A)及亚硝苯吡啶衍生物(杂质B)。

本品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均可能引入上述杂质,《中国药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

1.二氢吡啶的还原性.二氢吡啶药物分子中含有二氢吡啶环,具有还原性。

利用其还原性,可用氧化还原反应鉴别或氧化还原滴定法进行含量测定。

2.消极的氧化性苯环上有硝基,硝基具有氧化性,可被还原剂还原为芳伯氨基,可进一步用重氮化-偶合反应鉴别。

3.稳定性二氢吡啶类药物遇光极不稳定,易发生光化学歧化作用,因此二氢吡啶类药物的分析应避光操作,同时应检查引入的特殊杂质。

4.旋光性硝苯地平二氢吡啶环的C4位多为手性碳原子[2],具有旋光性,但临床所用药物大多为消旋体。

5.吸收光谱特性硝苯地平具有芳环,在紫外区有特征吸收。

二、鉴别方法1. 与氢氧化钠试液的反应取本品约25mg,加丙酮1ml溶解,加20%氢氧化钠溶液3~5滴,振摇,溶液显橙红色。

2. 重氮化偶合反应取本品25mg,加10mg盐酸-水-乙醇混合溶液(1.5:3.5:5),温热,加入锌粒0.5g ,放置2分钟,再加入氨基磺酸铵溶液(50g/L)2ml,摇匀,加入盐酸萘乙二胺溶液(5g/L)2ml,即显红色(持续5分钟以上)。

3. 紫外-分光光度法本品结构中有共轭体系,有特征性的紫外吸收。

方法为:取本品适量,加三氯甲烷2ml使溶解,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5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在237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320~355nm的波长处有较大的宽幅吸收。

药物分析论文

药物分析论文

固相萃取技术及其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学一班李春辉 0811034103摘要:了解固相萃取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情况。

介绍固相萃取基本原理、填料种类和自动化操作等,并对该技术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固相萃取体内药物分析近年来,由于高效液相色谱,特别是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成功应用,人们利用色谱理论,采用装有不同填料的小柱进行样本制备的固相萃取(亦称液2固萃取)技术( SPE)日益受到重视〔1〕。

本文旨在介绍固相萃取技术基本原理、填料种类、自动化操作及近年来其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2〕。

1 SPE基本原理将不同的填料作为固定相装入微型小柱,当含有药物的生物样品溶液通过时,由于受到“吸附”或“分配”或“离子交换”或其它亲和力作用,药物或杂质被保留在固定相上,用适当的溶剂洗除杂质,再用适当溶剂洗脱药物。

洗脱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药物比杂质与固定相之间的亲和力更强,因而被保留,然后用一种对药物亲和力更强的溶剂洗脱;另一种是杂质较药物与固定相之间亲和力更强,则药物被直接洗脱。

通常使用的是前一种模式。

2 SPE填料种类及萃取机制SPE技术的核心是填料,填料种类繁多,可分成亲脂型、亲水型和离子交换型3类。

根据所采用固相萃取剂的种类,可将固相萃取法分为3类:正相、反相和离子交换固相萃取〔2〕。

在生物药物分析中,常用的是反相和离子交换固相萃取。

固相萃取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非极性作用(色散作用) 、极性作用(氢键作用、偶极矩和诱导偶极作用等) 、离子作用和共价作用等。

目前随着新固相萃取剂的应用,由于可以综合应用多种作用机制,从而提高了各种固相萃取方法的应用范围。

3 SPE技术新的进展SPE技术固有的优势使其在生物样本分析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关于其新型固定相萃取剂和自动化操作设备的研究与应用方面有了一定的新进展。

3、1新型固相萃取剂3、1、1扩大萃取剂的适用范围,即提高固相萃取的通用性。

药物分析与检测技术论文(严选材料)

药物分析与检测技术论文(严选材料)

对氨基水杨酸钠药物的分析与检测摘要:对氨基水杨酸是一种较好的抗结核药物,制药工业上采用多种方法制备对氨基水杨酸钠。

由于对氨基水杨酸钠的特殊理化性质,我们可以用FeCl3反应、重氮化偶合反应等方法来鉴别。

对于工业生产来说,必然会带入一些杂质,我们要对杂质的含量进行检查。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用重氮法、溴量法等方法来测定主要成分的含量,以确保药品的质量。

关键字:对氨基水杨酸钠理化性质合成方法鉴别方法杂质检测含量测定正文:<1>药物介绍:对氨基水杨酸钠,对结核菌的对氨基苯甲酸合成起抑制作用因而可抑制其生长。

口服吸收良好,Vd为0.23L/kg。

约有50%药物在体内乙酰化,对氨基水杨酸钠80%药物(包括代谢物)由尿排出、肾功不良时应注意。

t1/2为0.5~1.5小时。

本品尚有较强的降血脂作用。

本药品适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的肺及肺外结核病,静滴可用于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及急性扩散性结核病。

本品仅对分枝杆菌有效。

单独应用时结核杆菌能迅速产生耐药性,因此本品必须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

链霉素和异烟肼与本品合用时能延缓结核杆菌对前二者耐药性的产生。

本品对不典型分枝杆菌无效。

主要用作二线抗结核药物。

也可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对于甲亢合并结核患者较适用,在用碘剂无效而影响手术时,可短期服本品为手术创造条件。

<2>理化性质:1、固体;易溶于水;具有一定的熔点。

2、分子结构中具有苯环和氨基、羟基官能团,均具有紫外和红外特征吸收光谱,已为一些国家药典用于鉴别。

3、酸性:对氨基水杨酸钠的酸性受苯环、羧基和取代基的影响。

一般属于中等强度的酸或弱酸。

水杨酸类药物的酸性受取代基影响是因为取代基(卤素、硝基、羟基)能降低苯环电子云密度,使羧基中羟基氧原子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从而增加氧氢键极性,较易离解出质子,故酸性较苯甲酸强;而取代基(甲基、氨基)能增加苯环电子云密度从而降低氧氢键极性,使酸性较苯甲酸弱。

<3>药物合成方法:对氨基水杨酸钠的合成路线有多条,其中以间氨基苯酚为原料的生产工艺较为普遍。

药物分析专业本科毕业论文-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亚胺培南的药物浓度

药物分析专业本科毕业论文-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亚胺培南的药物浓度

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亚胺培南的药物浓度目录摘要 (2)前言 (4)第二章仪器与试药 (6)1.1 仪器 (6)1.2 药品与试剂 (6)第二章方法与结果 (7)2.1 色谱条件 (7)2.2 溶液的配制 (7)2.2.1标准溶液的配制 (7)2.2.2内标溶液的配制 (8)2.2.3稳定剂的配制 (8)2.3 血浆样品预处理 (8)2.4 方法专属性(考察血浆内源性物质的干扰) (8)2.5 标准曲线及定量下限 (10)2.6 回收率试验 (11)2.7 精密度试验 (13)2.8 稳定性试验 (14)第三章讨论 (15)3.1 亚胺培南的立体异构 (15)3.2流动相组分的选择 (15)3.3 蛋白沉淀方法的选择 (16)3.4 内标化合物的选择 (16)3.5 血浆中亚胺培南的稳定性以及稳定剂的选择 (16)第四章临床应用 (17)第五章结论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20)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亚胺培南的药物浓度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单、可靠、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人血浆中亚胺培南的浓度,为其临床合理用药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试验方法。

方法以比阿培南(Biapenem ,BIP)为内标,以0.5 mol/L(pH6.0)吗啉乙磺酸(4-Morpholineethanesulfonic acid,MES)作为稳定剂,血浆样品预处理采用沉淀蛋白法:乙腈:含药血浆以3:1的体积比沉淀蛋白,经高速冷冻离心机离心后,取上清液进样。

色谱柱为Alltima HP HILIC 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10mmol/L乙酸铵:乙腈(40:60);流速为1.0mL/min;柱温:35 ℃;检测波长:298nm。

结果亚胺培南在?~50μg/mL 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7;定量下限为1μg/mL;高,中,低,LLOQ浓度点的亚胺培南提取回收率相一致,均在60%左右,并且高,中,低,LLOQ4个浓度点的亚胺培南的提取回收率的RSD均小于15%,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日内、日间RSD 均小于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司匹林对抗血栓的分析研究方法
姓名:***
班级:制药132
学号:**********
阿司匹林对抗血栓的分析研究方法
【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而抗血栓治疗是此类疾病抢救措施及预防策略的核心。

抗血栓药按作用机制主要分为抗血小板药、抗凝血药和溶栓药三类。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抗血栓治疗;抗血小板药;抗凝血药。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心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心脏及血管病变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

抗血栓治疗一直是心血管疾病抢救措施及预防策略的核心。

抗血栓药按作用机制主要分为抗血小板药、抗凝血药和溶栓药三类。

前两类主要用于预防血栓形成,是抗血栓治疗的重要方法,后一类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后,溶解已形成的血栓。

1.抗凝血药
抗凝血药是通过影响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凝血过程的药物。

正常人由于有完整的血液凝固系统和抗凝及纤溶系统,所以血液在血管内既不凝固也不出血,始终自由流动完成其功能,但当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或抗凝及纤溶减弱时,则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

目前常用的抗凝血药根据化学结构主要有以下两类:
1.1肝素类
肝素是一种由D-葡糖醛酸和N-乙酰-D葡糖胺残基交替排列,并经脱乙酰和硫酸化,D-葡糖醛酸转化为L-艾杜糖醛酸等一系列修饰而成的直链粘多糖。

肝素是最早使用的抗凝药,在体内外均有很强的抗凝
作用,这是通过抗凝血酶Ⅲ来实现的,可有效地防止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形成,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该制剂只能静脉给药,当用量过多引起出血时,可用等量鱼精蛋白中和,长期使用肝素有引起出血的危险,副作用较大。

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量肝素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Xa因子活性和促纤溶作用,其抑制凝血酶及血小板的作用较弱,且不增加血管通透性,故血小板减少及出血发生率明显减少。

低分子量肝素类物质血浆蛋白非特异性结合力低,其生物利用度可达98%,量效关系明确,预期浓度和疗效准确,加之其本身对APTT影响不明显.故无需药物监测。

低分子量肝素类物质血浆半衰期长,达200~300分钟,为未分馏肝素类物质的2~4倍。

因此用药简单,一般经皮下注射给药,每日注射1次即可。

在1993年以前,深度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治疗几乎完全依赖于肝素(heparin)。

然而时至今日,由于低分子量肝素类产品更易给药且副反应发生率低,尤其是出血风险大为降低及用药后不需密集监测,故它们已经成为用来预防和治疗深度静脉血栓的主要临床选择。

1.2香豆素类
香豆素是一类含有4-羟基香豆素基本结构的物质,口服参与体内代谢才能发挥抗凝作用,称为口服抗凝药,这是唯一在临床广泛应用的口服抗凝血药,如双香豆素、华法林(苄丙酮香豆素)和醋硝香豆素,它们的化学结构与维生素K类似,故亦称为维生素K拮抗剂,它们的药理作用相同。

华法林与维生素K竞争羧化酶,使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合成
过程中的谷氨酸羧基化受抑制,这些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无法活化,仅停留在前体阶段(有抗原,无活性),从而达到较好的抗凝效果,主要用于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和高危房颤患者,以预防心房血栓形成,脱落引起脑梗死。

由于该药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出血,故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调整用药剂量,没有条件监测或出血风险较大的房颤患者可用阿司匹林替代,但疗效不如华法林。

2.抗血小板药
从血小板发生聚集作用的机制来看,目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主要有:
2.1抑制血小板聚集,以阿司匹林为代表
阿司匹林使用最为广泛,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可作为首选。

阿司匹林能抑制环氧酶活性,使血小板膜磷脂释放的花生四烯酸无法转变为内过氧化物。

阿司匹林能被广泛利用并为医生接受,是老药新用的很好的例子。

服用阿司匹林的主要不良反应有上腹痛、恶心、呕吐、胃肠黏膜溃疡和出血。

患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或对阿司匹林过敏者禁用。

高血压患者应在血压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应用,以防增加脑出血风险。

2.2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途径
代表药物为:阿昔单抗、替罗非班、依替巴肽,阿昔单抗是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的杂交鼠类单克隆嵌台抗体,它与血小板表面的糖蛋白Ⅱb/Ⅲa受体结合,以阻断纤维蛋白元,VWD因子和其它有粘性
的分子与受体位点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形成血栓,堵塞血流而致心肌急性缺血。

替罗非班是一种短效、高选择性受体抑制剂,它选择性的阻断或妨碍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等配体的特异性结合,快速、直接、可逆地抑制血栓形成的关键和唯一的通路,与阿昔单抗相比,替罗非班甚少发生血小板减少症。

据此,经阿昔单抗治疗诱发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若病情仍需采用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可用替罗非班作为替代。

依替巴肽是一种新型的多肽类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它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途径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具有抗血小板作用强、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在不稳定型心绞痛、非Q波性心肌梗死、冠脉内介入治疗前等患者有改善预后的有利作用。

2.3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以噻氯匹定、氯吡格雷、普拉格雷为代表
二磷酸腺苷受体抑制剂的出现是抗血小板治疗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能同时抑制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

临床研究证明,噻吩吡啶类药物噻氯匹啶、氯吡格雷等具有很好的口服吸收,在体内经过代谢生成有效化合物,进而抑制血小板的凝聚,且毒性低,有较好的储藏性和操作稳定性,是很好的药剂,尤其是能预防或治疗由血栓、栓塞物引起的疾病。

噻氯匹啶作为第一代腺苷二磷酸受体抑制剂,在体内经生物转化
后,选择性、不可逆地抑制腺苷二磷酸与其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并防止继发性二磷酸腺苷介导的GPⅡb/Ⅲa复合物的活化,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已经显示其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能显著降低支架血栓形成的风险。

氯吡格雷是第二代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是一种无活性的药物前体,进入体内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混合功能氧化酶(CYP450酶)氧化成为有活性的代谢产物,该活性产物有一个活化巯基基团,可与P2Y12(二磷酸腺苷的受体)的半胱氨酸残基形成二硫键,不可逆阻断二磷酸腺苷与其受体的结合,进而阻断ADP激活血小板聚集的整个过程,抑制血小板聚集。

它的化学结构类似于噻氯匹啶,仅在侧链多一个羧甲基,但它的疗效远高于噻氯匹啶,其活性比噻氯匹啶高50倍,比口服100mg阿司匹林高110倍,并且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大大提高。

但少数患者服药后会出现白细胞减少,应定期复查血常规。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人术后等血栓高危情况下,常需要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

普拉格雷是新一代噻吩吡啶类血小板抑制剂,具有比目前主流药物氯吡格雷更好的抗凝血效果,与后者相比,服用新药的病人心脏病发作、中风、因心脏病死亡的综合风险要低20%,并且见效快,疗效好,有良好的耐药性及生物利用度,毒性也较低。

应用普拉格雷可以很好地改善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于2009年7月l0日批准普拉格雷上市,该药将用于接受血管成形术治疗的患者,以降低术后血栓形成导致心脏
病发作的风险。

普拉格雷的开始剂量为60mg,维持剂量为10mg,使用者也需每天联合使用75~325mg剂量的阿司匹林。

75岁以上患者使用该药出血风险加大,因此75岁以上患者不推荐使用。

已有某些评论家预言,抗血栓药物市场将在未来10年内获得指数级增长,由现在的约14亿美元扩大到2011年的50亿美元以上。

另外,随着对血液凝集级联和其他疾病相互关联的广泛研究,此类药物的适应证范围也将得到扩展。

例如,最新研究揭示,20~50岁间艾滋病患者的深度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风险有所提高。

而世界卫生组织也已开始就坐机飞行与深度静脉血栓发生率之间的关联进行一项为期4年的调查。

后者首期研究已获得英国政府163万美元的资助,预计再过1年即可得到初步的结果。

适应证扩大不仅是抗血栓药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且其对此类药物市场增长也具有决定性作用。

国内有关医药研究开发机构及市场分析部门应特别注意这一趋势。

【参考文献】
[1]荆亚萍,申东升,熊维等.新一代血小板抑制剂―普拉格雷[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3,35(5):373-376.
[2]吴小平,刘放.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研究进展[J].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学报,2014,(77):38-41.
[3]FDA批准用于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心脏病发作的药物普拉格雷上市[J]. 中国执业药师: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