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质博物馆
参观地质博物馆作文500字400字300字200字
参观地质博物馆作文500字400字300字200字参观地质博物馆作文500字400字300字200字篇一:参观地质博物馆周六,我和妈妈去参观地质博物馆。
我们坐地铁到西四站下,从D口出来,一下就看到了地质博物馆的大楼。
进入大门,买完票,我迫不及待地冲进去。
一楼是地球厅,门口就放着一个地球模型。
从左面进入,第一个展示的是地球在银河系的位置,地球的形状不是圆的,是椭圆的。
再往里面走是关于地震的,有个实验,用积木搭房子,第一次搭的刚6级地震就塌了,后来我吸取教训,又搭了一次,把前后都多搭些,变得很厚,这次8级地震都拿我的房子没办法,只掉了一个顶端的积木。
旁边是地震的模型,还有个问题,当地震发生时,躲在哪里?上了二楼,先到了宝玉石展厅,里面全是玉石钻石,还有块狗头金的矿石,里面大部分是金子。
然后到了矿物岩石厅,里面有给测验哪种是岩石的机器,我答对了,有陨石、大理石等等。
矿石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种。
三楼是史前生物展厅,里面展示了鱼龙化石、中国安琪龙化石、翼龙化石、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恐龙灭绝。
后来我跟随四中的同学们听讲解员老师介绍矿石,我问了老师8个问题,他们还夸我爱学习。
我觉着这次参观非常有收获,但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
参观地质博物馆今天是一个天气晴朗的好天气,我和弟弟胡嘉骐去参观了地质博物馆,一进去,我们就看见了一个迷你的地球和几颗行星,地球是太阳系的第三颗行星,是太阳系中维一一颗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的星球,也是维一一颗有生命的星球。
地球以没秒29.8千米的速度沿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需要的时间为365日6小时9分9.5秒。
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轴平面斜交成66°,地球因此有了四季。
走过了迷你的地球,便出现了一张蓝色的纸,纸上写着前言两个大字,下面还有几行白色的小字: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了,她是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地球的演变产生了生命,生命的进化又改变着地球。
生命的进化如同一部有声有色,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自然历史剧,演绎着从起源、辐射、绝灭到复苏直至人类诞生的螺旋式进化历程。
安徽地质博物馆 500字
安徽地质博物馆 500字
安徽地质博物馆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是一座集地质科普、科研、教育和文化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独特,展示内容丰富多样,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进入博物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巍峨的石雕,雕塑上刻有“安徽地质博物馆”几个大字,气势磅礴。
踏入馆内,人们被各种形态的石头所吸引。
在主展厅中,展示了安徽地质的发展历程和地质特点。
这些展品包括各种矿石、化石、岩石等,通过模型、图片和文字的展示,生动地向观众介绍了安徽地质的演化过程和丰富的地质资源。
在展厅的角落里,还有一些体验设施,让游客亲身感受地质的奥妙。
例如,可以通过触摸屏幕了解石头的种类和特点,也可以亲手操作模拟挖矿的机器,体验一下当地矿工的辛勤劳动。
安徽地质博物馆还开设了一些专题展览,每次展览都有不同的主题,涵盖了地质学的各个方面。
这些展览以图片、实物、模型等形式展示,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地质学的研究成果和地球的奥秘。
除了展览,博物馆还举办了一系列的科普活动,如讲座、讲解、实验等,吸引了许多学生和家长前来参观。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观众的知识,还培养了他们对地质学的兴趣和研究的热情。
安徽地质博物馆作为一座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不仅向公众普及地质知识,还为地质科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博物馆设有一些实验室和研究室,科研人员可以在这里进行实验和研究,为地质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安徽地质博物馆是一座集地质科普、科研、教育和文化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通过丰富多样的展览和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促进了地质知识的传播和地质科研的发展。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观后感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观后感对于一个对地理学和地质学充满好奇和热爱的人而言,参观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这个博物馆以其广泛且丰富的地质藏品和精湛的展示技艺而闻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的建筑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
整个博物馆的设计融合了现代化的元素和传统的文化元素,给人一种宏伟而庄严的感觉。
走进展厅,我被布置得井井有条的陈列方式所吸引。
每一个展品都被精心地安排在展柜中,清晰可见,使得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它们的独特之处。
在博物馆的展示区域,展出了各种各样的地质标本,涵盖了地球历史的方方面面。
我被各种不同类型的岩石、矿物和化石深深地吸引住了。
无论是世界著名的玛瑙、晶石,还是珍贵的化石标本,都展示了地质学的魅力和无穷的奥秘。
通过观看这些标本,我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了地球演化的历程,以及地质学在解释自然界现象中的重要性。
除了标本展示外,博物馆还设有多媒体互动展示区和实地模拟体验区。
在这些区域,我可以通过触摸屏和虚拟现实技术来与地质过程进行互动,使得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我还参与了一次“化石挖掘”的模拟体验,亲身感受了考古学家在挖掘过程中的辛勤劳动。
这些互动和体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地质学的理论知识,并且培养了我对地质学的浓厚兴趣。
此外,博物馆还举办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地质学讲座和活动,吸引了许多专家学者和地质学爱好者前来参与。
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我得以与知识渊博的专家交流,并对地质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在我游览博物馆的过程中,我还发现该馆注重教育功能的开发。
博物馆内设有专门的教育区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地质知识和实践经验。
此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我认为这种教育功能对于年轻一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激发他们对地学科的浓厚兴趣,并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做好充足的准备。
总的来说,参观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是一次非常有收获的经历。
这个博物馆不仅展示了地质学的丰富知识和发展历程,还通过精心设计的陈列方式和互动体验区域为观众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和参与方式。
参观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观后感
参观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观后感《参观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观后感》前几天去参观了安徽省地质博物馆,那真是一次超级有趣又涨知识的经历。
一走进博物馆,那种宏大而庄重的氛围就扑面而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些巨大的恐龙化石,看着那些巨大的骨架,我当时就被震撼到了。
我心里想,哇,这就是恐龙啊,原来它们是如此的庞大。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具恐龙化石,它的身姿好像还保留着奔跑或者觅食的形态,看到这里我感觉仿佛穿越回了远古时代,看到了恐龙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景象。
这让我想到电影里那些对恐龙活灵活现的还原场景,以前只觉得是电影特效制作,现在看着眼前真实的化石,才发现真实的恐龙可能比电影里还要壮观千倍万倍。
再往里走,有各种矿物质和宝石的展区。
那些五颜六色、晶莹剔透的宝石在灯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有一块很大的紫水晶洞,从远处看就像是一个神秘的魔法洞穴入口,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看到这个场景我就在想,如果我拥有这么一块,肯定像拥有了一个宝藏一样。
还有一些形状千奇百怪的矿石,有些矿石就像是小蘑菇,而有些则像是折叠起来的丝绸。
当时我对一块长得像山峦造型的矿石特别好奇,它是怎么在自然的作用下形成这样奇特的形状的呢。
我站在那里看了好久,还问旁边的工作人员,虽然工作人员解释得很详细,但是我感觉大自然真的太神奇了,还有太多奥秘是我们难以完全理解的。
接着就是关于地质地貌的展览部分。
那些精密的地形地貌模型,把安徽各个地方不同的地形精确地呈现了出来。
我看到了黄山山脉的模型,看到山脉的起伏、悬崖的险峻,那一刻我仿佛明白了为什么黄山能够吸引那么多的游客。
在看完整个地质博物馆后,我真的收获满满。
我明白了地球是一个巨大而神奇的存在,我们人类在它面前是如此渺小。
在它的怀抱里,经过无数年的演化,才有了所有这些奇妙的东西,有巨大的恐龙,绚丽的宝石,独特的地貌等等。
这次参观让我对地质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更加尊重和热爱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了。
地质博物馆讲解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地质博物馆讲解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作者:许兴春来源:《管理观察》2017年第28期摘要:地质博物馆的主要职责是开展地学科普,讲解员则是地学科普的中坚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是地质博物馆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践,总结了地质博物馆讲解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地质博物馆讲解员队伍建设科普工作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地质博物馆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地质博物馆,他们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收入水平、不同的兴趣爱好,许多观众没有地质知识背景,他们来到博物馆,有的是来满足好奇心的,有的是来休闲旅游的,有的是陪着孩子丰富知识的,目的越来越多元。
讲解员是联系博物馆、展品、观众的桥梁。
虽然许多地质博物馆会租赁语音导览设备,探索开发微信语音介绍展品等,但比起讲解员生动形象地讲解,观众更倾向于选择讲解员的讲解。
因此,地质博物馆讲解员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1 地质博物馆讲解员队伍建设概况地质博物馆属于行业博物馆,一般隶属于国土资源部门或高等院校,有些地质博物馆可能是由地质陈列室改造建成的,从功能上来讲更强调科学研究和收藏,而科普教育和宣传往往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地质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地重视,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100周年,明确要求中国地质博物馆要“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以真诚服务青少年为重点,更好发挥地学研究基地、科普殿堂的作用”。
可以说,这也是所有地质博物馆努力的方向。
地质博物馆的讲解员活跃在展厅一线,面对观众进行讲解,是地质博物馆科普教育的中坚力量,也代表着地质博物馆的形象。
因此,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对地质博物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以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为例,该馆从2011年开始,陆续招录了一批讲解员,有事业编制的正式员工与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聘用员工混岗,大多数讲解员为女性,形象气质较好,年轻漂亮,富有朝气,学历为大专及以上,年龄集中在22~28周岁,专业主要为播音主持类、语言类、古生物专业等。
安徽地质博物馆介绍
安徽地质博物馆介绍安徽地质博物馆是位于合肥市的一座地质类博物馆,是安徽省内唯一一家以地质为主题的博物馆。
该博物馆建立于1986年,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是集地质科普、展览、科研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安徽地质博物馆的展馆分为地质历史展厅、地球科学展厅、安徽地质展厅和特展厅。
地质历史展厅通过陈列地质标本、化石和岩石,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地球的演化历史,让观众了解地球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地球科学展厅则介绍了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模型和实物展示,向观众展示地球内部结构、地球板块运动、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现象。
安徽地质展厅主要展示了安徽地质的特点和资源,如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等,让观众了解安徽的地质背景和资源优势。
特展厅则定期举办一些特别主题的展览,如化石展、矿石展等。
除了常规展览,安徽地质博物馆还设有讲座和培训活动。
每年都会举办一些地质科普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讲解一些热门的地质知识,吸引了很多学生和公众参与。
博物馆还开设了地质实验室,为学校和社会各界提供地质科研和教育培训服务。
安徽地质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独特,展览陈列科学美观,设备先进完善。
馆内的展品丰富多样,有许多珍贵的地质标本和化石,使观众能够亲身接触到地质珍品。
通过参观安徽地质博物馆,观众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认识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安徽的地质背景和资源优势。
同时,博物馆还提供了一个学习和研究地质的场所,为学生和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安徽地质博物馆是一座集地质科普、展览、科研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通过丰富多样的展览和活动,博物馆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地球科学和地质知识的机会,也为学生和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学习和研究地质的平台。
欢迎各位前来参观和学习!。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观后感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观后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怀揣着满满的好奇与期待,踏入了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大门。
刚一进门,我就被那巨大的恐龙骨架给震撼到了。
它高高地矗立在大厅中央,仿佛在诉说着远古时代的辉煌。
我仰着头,张着嘴,呆呆地看着,心里不停地感叹:“这也太大了吧!”那锋利的牙齿,粗壮的骨骼,还有那长长的尾巴,无一不让我感受到恐龙的威猛与霸气。
沿着参观路线往前走,各种各样的矿石展现在眼前。
有的矿石晶莹剔透,像被精心雕琢的宝石;有的矿石色彩斑斓,如同画家笔下的绚丽画卷。
我凑近一块紫色的水晶矿石,仔细地观察着。
它的表面光滑而有光泽,里面似乎藏着无数的秘密。
我忍不住用手轻轻摸了摸,凉凉的,滑滑的,那种触感让我一下子就爱上了它。
旁边的一块绿松石也吸引了我的目光,它那独特的蓝色,就像大海的颜色,深邃而迷人。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古生物化石展区。
这里的化石仿佛把我带到了亿万年前的世界。
我看到了三叶虫的化石,它们小小的,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
我不禁想象着它们在古老的海洋里游来游去的样子,一定非常有趣。
还有鱼龙的化石,那修长的身体,尖尖的脑袋,让人不难想象它在水中穿梭的敏捷身姿。
最让我感到惊奇的是一块恐龙蛋化石,大大小小的恐龙蛋排列在一起,我仿佛能看到恐龙妈妈在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它们。
在地球奥秘展区,我了解到了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看着那些展示地球内部结构的模型,我才知道原来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如此的复杂和神奇。
从地核到地幔,再到地壳,每一层都有着独特的作用和特点。
还有那些展示板块运动的演示模型,让我明白了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原因。
我站在那里,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心里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
参观的过程中,我还看到了很多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一脸认真地听着讲解员的介绍。
他们那充满好奇的眼神,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自己。
也是这样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总是问个不停。
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我的腿都走酸了,但是眼睛还是舍不得离开那些展品。
这次参观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参观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观后感
参观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观后感前几天去了安徽省地质博物馆,那可真是一场超酷的体验,就像走进了一个装满地球秘密的大宝藏。
刚进馆,我就被那巨大的恐龙化石给震住了。
好家伙,那恐龙骨架高高地立在那儿,感觉它随时都会活过来冲我吼一嗓子呢。
我仰着头看了半天,心里就在想,这以前得是多威风的家伙啊,在远古的大地上称霸一方。
看着那些化石,就像看到了一部无声的电影,演着恐龙时代的故事,什么恐龙吃草啦,恐龙打架啦,全在我脑袋里过了一遍。
再往里头走,各种各样的矿石就像宝石大集合一样闪瞎我的眼。
那些矿石五颜六色的,有紫水晶,一块一块的,像一串串葡萄似的,晶莹剔透,我就琢磨着这要是我的该多好,能放在床头天天看。
还有方解石,形状特别奇特,有的像山峰,有的像花朵,大自然可真是个最厉害的艺术家,随随便便就能创造出这么美的东西。
博物馆里还有关于地球构造的展示。
我站在那个地球模型前面,就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巨人在看一个小地球仪。
原来我们脚底下的地球这么复杂啊,有地核、地幔啥的,就像一个超级复杂的大机器在运转着。
我当时就在想,这地球在宇宙里就像一个小不点,但是里面的事儿可真不少,就像一个小盒子里装满了无数的小秘密。
而且这里面的讲解也特别有趣。
那些讲解员就像讲故事的高手,把那些枯燥的地质知识讲得跟评书似的。
我本来还担心自己会听着听着就犯困呢,结果越听越入迷。
他们一边讲还一边指给我们看,就像带着我们在地质的世界里探险一样。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看到好多小朋友。
他们一个个眼睛瞪得大大的,充满了好奇。
我就想啊,这博物馆可真是个好地方,就像一个知识的魔法屋,不管是小朋友还是像我这样的大朋友,都能在这儿学到好多东西。
从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出来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那些恐龙、矿石和地球的知识。
我觉得这一趟可太值了,就像给我的大脑来了一次超级充电。
我决定以后有机会还要再来,说不定又能发现什么新的好玩的东西呢。
这博物馆啊,就是一个能让你和地球历史亲密接触的奇妙地方,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原来地球有这么多有趣的事儿藏着呢!。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观后感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观后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怀揣着满心的好奇与期待,走进了安徽省地质博物馆。
这一趟参观之旅,就像是打开了一本神秘而又精彩的地球史书,让我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刚到博物馆门口,我就被那独特的建筑外观所吸引。
它的造型别致,线条流畅,仿佛是一块巨大的岩石经过岁月的雕琢,自然而然地呈现在眼前。
走进大厅,一股浓厚的科学气息扑面而来,让我瞬间兴奋起来。
我首先来到了地球厅,这里就像是一个缩小版的宇宙,展示着地球的奥秘。
巨大的地球模型悬挂在半空中,缓慢地自转着,那蓝色的海洋、绿色的陆地和白色的云层,如此清晰逼真,让我忍不住想伸手去触摸一下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在地球厅的一角,我看到了一块展板,上面详细介绍了地球的内部结构。
原来,我们脚下的大地就像一个巨大的千层蛋糕,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为了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旁边还摆放了一个切开的地球模型,每一层都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一目了然。
看着这个模型,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然能创造出如此奇妙的结构。
接着,我来到了生命演化厅。
这里展示了从远古的单细胞生物到现代人类的漫长演化历程。
在众多的化石展品中,有一块三叶虫的化石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块化石保存得非常完整,三叶虫的身体轮廓清晰可见,就连它身上的细小纹理都能分辨出来。
看着这块化石,我仿佛穿越回了几亿年前的海洋,亲眼目睹了三叶虫在海底悠闲地游动。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恐龙厅。
一进入这个展厅,我就被那巨大的恐龙骨架震撼到了。
有凶猛的霸王龙,它那锋利的牙齿和强壮的后肢,让人不寒而栗;有温顺的马门溪龙,它那长长的脖子高高地扬起,似乎在向远方眺望;还有小巧玲珑的鹦鹉嘴龙,它那可爱的模样让人忍不住想要抱抱它。
在恐龙厅的中央,有一个巨大的恐龙蛋化石展示区。
这些恐龙蛋大小不一,形状各异。
有的像橄榄球,有的像西瓜,还有的像鸡蛋。
看着这些恐龙蛋,我不禁想象着小恐龙破壳而出的那一刻,该是多么的激动人心啊!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一位非常有趣的讲解员叔叔。
安徽地质博物馆观后感精选8篇
安徽地质博物馆观后感精选8篇安徽地质博物馆观后感(篇1)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和妹妹来到期盼已久的地质博物馆参观。
走进博物馆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达数十米高的汝阳黄河巨龙母子龙的仿真造型,他们好像在欢迎我们似的。
博物馆大厅里,摆放着各种精美绝伦的矿物质和晶体。
透亮的方解石像珊瑚一样美丽极了。
红的像血一样的鸡血石,是要不是亲眼所见,我可真不敢相信有这么红的石头,这种红色太纯净了!我最喜欢的恐龙展厅里陈列着栩栩如生的恐龙模型和化石。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黄河巨龙的化石骨架,它有十米多高,清晰的骨骼,锋利的牙齿,让人看了不寒而栗。
这里还展出了出自河南的世界上最大的一窝恐龙化石和世界上最小的窃蛋龙化石。
窃蛋龙大约和语文课本差不多大,我不禁想,蛋那么一小点儿,会不会被其他大型恐龙踩成肉饼?馆外,最吸引人的是各种各样的大矿石,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走近一看,是一块儿金矿石,里面黄腾腾的小颗粒就是金子。
紫水晶更奇特,不切开和石头没两样。
切开以后,就是丑小鸭变白天鹅,星光灿烂,美丽无比。
通过这次参观,我增长了许多见识。
走出大门,给博物馆摆了摆手,开心的回家了。
安徽地质博物馆观后感(篇2)星期天,我和妈妈和姐姐还有阿姨小静,去地质博物馆,那里非常好玩。
我们看见雷龙的模型,雷龙真的好大!我问妈妈雷龙吃肉还是吃草?妈妈说:雷龙是吃草的。
哦原来雷龙吃草不吃肉,我还看见金矿石了,和梅花玉,我进到博物馆的时候,感到很凉爽。
安徽地质博物馆观后感(篇3)今天,我、哥哥、爸爸、妈妈、妹妹和奶奶,一起来到了郑州地质博物馆。
先开始我们在负一楼看见工人挖煤和一些火山爆发、地震的一些资料,最后我们还感受了地震的力量呢!接下来我们来到了一楼,不过一楼只有一个看海啸的地方。
然后,我们走进了一个长廊。
对,这个长廊就是二楼。
这里有很多品种的恐龙和恐龙蛋。
还有一部分恐龙的资料。
然后呢,还有一些人类对恐龙问题的解答。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三楼见到了一些漂亮无比的矿石,我们又来到了四楼,见到了一些象牙和骨头。
“精美的石头”---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矿物岩石厅矿石览(一)
“精美的石头”---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矿物岩石厅矿石览(一)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新馆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天鹅湖畔安徽省文化博物园。
其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 陈列面积16500平方米;新馆设有序厅、地球厅、生命演化厅、恐龙厅、矿物岩石厅、资源与环境厅六个常设展厅,附设中庭休闲区、4D科普影院、多功能学术报告厅、临时展厅及室外景观区。
矿物岩石厅位于南楼西一层,面积935平方米,层高6米。
展厅分为矿物学基本知识展区、常见矿物展区、宝玉石展区、观赏石展区等几个部分。
展厅是以“精美的石头”为主题,以矿物岩石学基础知识的介绍为起点,从美学角度出发,让观众欣赏自然界中各种精美的矿物和岩石。
这也是最吸引人的展厅之一,无论是展厅的陈设布置,还是展品所呈现出的美感都让人过目不忘。
直接上图,印象更深刻。
图片太多分两部分。
这么大的原矿,很震撼
第一次见到这么稀奇古怪的东西,特意网上查了下:臺灣雅石界將「大傘藻和所附著的海底石頭」合稱為「白髮石」或「頭髮石」。
其實大傘藻是綠藻的一種,所以活體全株是綠色,但由於它為石灰質的長柄和傘部所構成,所以當它死亡時,傘部便脫落,全株呈現出鈣化的白色。
臺灣在屏東枋山一帶大量採集白髮石,每年1到5、6月為生長期,尤其颱風過後到12月之間或大浪翻滾後上岸露出,都是採集良。
商人以每顆千元不等價格出售,枋山是台灣頭髮石的唯一出產
地,產量不多且具神秘感。
木化石
这不仅是矿标,还是一件艺术品。
丛生的辉锑矿,完全的重金属风格。
”美“是贯穿的主题。
五一劳动节去安徽地质博物馆旅游作文
五一劳动节去安徽地质博物馆旅游作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五一劳动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和家人决定前往安徽地质博物馆参观游览。
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陈列大纲
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安徽省地质博物馆)陈列大纲(征求意见稿)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二○○九年三月目录第一部分总论 (1)一、概述 (1)二、建馆目标 (1)三、新馆建设指导思想 (2)四、展示理念 (2)五、观众群定位 (2)六、展示内容定位 (2)七、展示形式定位 (2)八、展示特色定位 (3)九、功能目标定位 (3)十、服务方式 (4)第二部分展示与教育 (5)第一节意义 (5)第二节基本展示 (5)一、主题思想 (5)二、基本展示方案大纲 (6)第三节展厅安排 (6)第一单元序厅展示内容方案 (9)第二单元地球厅展示内容方案 (11)第三单元生命演化厅展示内容方案 (17)第四单元恐龙厅展示内容方案 (26)第五单元矿物岩石厅展示内容方案 (31)第六单元资源与环境厅展示内容方案 (37)第四节临时展览 (49)第五节4D科普影院 (49)第六节地质风貌模拟区(暂定) (50)第七节室外景观展区 (50)一、古生态景观复原区 (50)二、大型地质实物标本景观区 (51)第三部分收藏与研究 (51)第一节收藏 (51)一、意义 (51)二、收藏品种 (51)三、藏品库区 (52)第三节科学研究交流 (52)一、意义 (52)二、研究方式和手段 (53)三、学术报告厅 (53)第四部分综合服务 (53)一、服务内容 (53)二、服务形式 (54)第一部分总论一、概述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新馆建设受到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入省“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安徽861行动计划”。
作为安徽省的重要文化工程之一,它是填补安徽省缺乏大型、一流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空白的重要举措。
2004年3月,经安徽省编办批准,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正式成立,同时加挂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安徽省古生物化石科学研究所两块牌子。
新馆位于合肥市政务文化区——安徽文化博物园区内,园区占地面积300亩,区内拟建设安徽省博物馆新馆、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新馆、安徽省美术馆等各类省一级文化设施,园区北接合肥市著名风景区——天鹅湖,与合肥市新的政务行政中心隔湖相望,南临合肥市奥体中心,此地段现为合肥市上佳的文化、旅游、休闲之地。
潜山天柱山地质博物馆介绍
潜山天柱山地质博物馆介绍
潜山天柱山地质博物馆位于安徽省潜山市天柱山风景区内,是一座集地质科普、地质文化、地质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该博物馆于2018年建成,占地面积达到了5000平方米,展示了潜山地区丰富的地质资源和独特的地质景观。
博物馆内设置了五个主题展馆,分别是“天柱山地质特征展”、“天柱山岩石文化展”、“潜山地质历史展”、“潜山地质矿产展”和“地球科学展”。
这些展馆通过逐层展示潜山地区的地质历史、地质构造、矿产资源等方面的信息,使游客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潜山地质背景和独特的地质景观。
此外,博物馆还设置了交互式科普展示区、VR体验区、3D影院等科普教育和娱乐设施,为游客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体验和参观方式。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穿越时空,了解地球的演化历程,亲身体验地质科学。
潜山天柱山地质博物馆不仅是地方文化的代表,更是一座地质科普的重要场所。
通过这座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促进地质科学的普及,提高人们对于地球科学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对自然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安徽地质博物游记400字
安徽地质博物游记400字【第一篇】安徽地质博物游记近日有幸前往安徽省的地质博物馆参观,这座博物馆位于合肥市庐阳区,以其丰富的藏品和精美的展品吸引了众多游客。
进入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展览厅,展厅内布满了各种形态的矿石标本,通过展示这些标本,让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地球的构成和形成过程。
从这些矿石标本的形状和颜色上,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地球内部的多样性和它们所蕴含的丰富元素。
走过展览区,我来到了地球演变展览区。
这个展区以地质历史为主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模型,将地球的演化过程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在这里,我仿佛回到了几亿年前的地球,亲眼见证了大陆漂移的奇观和地壳运动引发的地震火山的可怕场景。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地球的活力和变化。
继续向前,我来到了地质灾害展览区。
这里通过模型和图片展示了多种地质灾害的情景,如地震、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在这个展区,我了解到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和防范措施,让我对生活在地质灾害地区的人们充满了敬意和同情。
随后,我来到了化石展览区。
这里展示了各种古代生物的化石标本,让我仿佛穿越到了恐龙时代。
通过这些化石,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生物的多样性和地质变迁对生物进化的影响,感叹自然界的神奇和伟大。
最后,我来到了地质资源展览区。
这里通过展示各种矿产资源的样本和解说,让我对安徽省的丰富矿产资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感受到了地质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参观完安徽地质博物馆,我不禁对地质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这次参观,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地球的构成和演变过程,也增长了对地质学的知识和理解。
我相信,这次参观将对我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带来积极而有益的影响。
【第二篇】安徽地质博物游记在参观安徽地质博物馆的过程中,我被馆内的展品所吸引,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地质学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博物馆的教育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区域设置了多个互动展示,可以根据游客的需求进行答题和学习。
通过互动展示,我对地球的形成、地壳运动等地质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观后感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观后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来到了安徽省地质博物馆。
这是一个庄严肃穆的地方,散发着知识的氛围。
进入博物馆的大门,我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地质的世界。
一、前厅走进博物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明亮的前厅。
橱窗里陈列着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矿石和化石。
这些珍贵的宝藏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我几乎忍不住要冲进去一探究竟。
但是,我知道,还有更多精彩的展览等待着我。
二、展厅一:地层演变我来到了第一个展厅,展厅里沉浸在一片幽暗之中。
灯光映照下,展出的地层剖面模型展示了地质演化的过程。
我凝视着那些层层叠叠的岩石,仿佛看到了亿万年的岁月在面前展开。
这让我对地质学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加深了我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三、展厅二:矿物宝石来到展厅二,我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展厅里展示了各种珍贵的矿物宝石,它们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我被它们的美丽所吸引,对每一种宝石的产地和特点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也明白了矿物宝石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性。
四、展厅三:化石遗迹进入展厅三,我仿佛置身于远古的世界。
展厅里展示了各种化石遗迹,它们是地球上生命演化的见证。
我看到了古代恐龙的骨架,可以想象出它们在地球上的独特存在。
同时,展厅还展示了一些古代动植物的化石,这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不朽和生态的变迁。
五、展厅四:地质灾害来到展厅四,我看到了各种地质灾害的图片和模型。
这些图片和模型生动地展示了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破坏和伤害。
我触摸着模型,想象着灾害发生时的场景,更加意识到了地质灾害的防范重要性,也更加感慨大自然的力量与脆弱。
六、结束语在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参观活动中,我对地质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大自然有了更加敬畏和热爱之情。
通过观看展品,我感受到了地球的宝藏和生命的奇迹,同时也明白了保护环境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这次参观使我受益匪浅,也使我对地质学充满了兴趣和向往。
我相信,地质博物馆将继续为更多的人传递地球科学的魅力,成为知识普及和科学教育的重要场所。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观后感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观后感我这次有幸参观了位于安徽省的地质博物馆,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博物馆内陈列了大量关于地质学的展品,通过这些展示,我对地球的形成、演变以及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被博物馆外壁的建筑设计所吸引。
博物馆的设计融入了当地的山水特色,独特的建筑风格令人印象深刻。
步入博物馆的大门,我立即感受到严谨和庄重的氛围。
接待大厅宽敞明亮,展示的石头雕塑和地图让我对这次参观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期待。
进入展厅后,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块庞大的岩石标本。
标本上清晰地展示着各种岩石层的颜色和纹理,仿佛带我踏入了千年的地质变革之中。
在解说牌上,我看到了这块岩石的来源和形成过程。
原来,这是来自太平洋海底的一块玄武岩,通过火山喷发和地壳构造变动最终被抬升到地表。
随着探索的深入,我进入了一个展示地震和地热活动的区域。
这里有模拟的地震机器,通过实地模拟了地震发生时的震动和声音效果。
我感觉到地板在晃动,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地震现场之中。
在一个模拟的地热场景中,我看到地下深处喷发出的岩浆,浓烟滚滚,火光四溅,让我对地球内部的火山活动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除了以上展示,博物馆还介绍了地球岩石的分类、化石的形成过程以及矿产资源等内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实物展示和多媒体互动展示方式,使得枯燥的地质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我看到了恐龙化石的重建模型,体验了挖掘化石的过程,通过观察标本和实物,我对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参观完全馆后,我深深感受到地质学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地质学不仅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演变历程,还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路。
地质学是解答我们对地球的种种疑问的钥匙,它让我对自然界的奥妙充满了好奇。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地质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地球的起源和演化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博物馆的陈列设计和展示方式都非常出色,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地质学的魅力。
我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观博物馆,增长知识,开拓眼界。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观后感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观后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怀揣着满心的好奇与期待,走进了安徽省地质博物馆。
这一趟参观,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仿佛经历了一场奇妙的地质探险之旅。
刚到博物馆门口,我就被那独特的建筑外观所吸引。
它的造型别致,充满了现代感,又似乎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地质密码,在召唤着我去揭开它的面纱。
走进博物馆的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具巨大的恐龙骨架化石。
哇塞!那庞大的身躯,尖锐的牙齿,仿佛在诉说着远古时代的辉煌。
我站在它的脚下,显得如此渺小,不禁感叹着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顺着参观路线,我来到了矿物岩石展厅。
这里简直就是一个五彩斑斓的石头世界!各种各样的矿石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有晶莹剔透的水晶,那纯净的质地就像仙女落下的泪珠;还有散发着神秘紫色光芒的紫水晶,宛如梦幻中的宝物;而那金光闪闪的金矿,更是让人忍不住幻想如果能拥有一块该有多好。
我凑近一块孔雀石仔细观察,它那独特的纹理就像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一幅抽象画,绿色与蓝色相互交织,美不胜收。
在古生物厅,我仿佛穿越到了远古时代。
那些栩栩如生的化石仿佛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三叶虫的化石让我惊叹不已,它们小小的身躯却承载着数亿年的历史。
还有鱼龙的化石,那修长的身形,仿佛还在海洋中自由穿梭。
看着这些化石,我不禁想象着远古生物们的生活场景,它们在漫长的岁月中是如何生存、繁衍、进化的。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地质环境展厅。
这里展示了安徽独特的地质地貌,有雄伟壮观的黄山,秀丽多姿的九华山,还有那波澜壮阔的长江。
通过模型和多媒体展示,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些美丽景观的形成过程。
原来,黄山的奇峰怪石是由于地壳运动和风化侵蚀的共同作用;九华山的佛教文化与地质景观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魅力;而长江则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冲刷和塑造着两岸的土地。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地震的展示区。
通过模拟地震的体验装置,我亲身感受到了地震的威力。
那种地动山摇的感觉让人心惊胆战,也让我更加明白了防震减灾的重要性。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中的恐龙厅作文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中的恐龙厅作文作文一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恐龙厅,那可真是太神奇啦!
一走进恐龙厅,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巨大的恐龙世界。
那里有好多大大的恐龙骨架,有的站着,有的躺着。
我看到了一只霸王龙,它的牙齿尖尖的,看起来超级凶猛。
听说它可是恐龙中的霸主呢!还有一只三角龙,它的头上有三个大大的角,就像三把锋利的剑,一定能把敌人吓跑。
在恐龙厅里,还有很多关于恐龙的介绍。
我知道了恐龙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它们有的吃草,有的吃肉。
有一只恐龙妈妈还生下了恐龙蛋,想象一下小恐龙从蛋里孵出来的样子,是不是很有趣?
我在恐龙厅里玩得可开心啦,感觉自己好像穿越到了恐龙时代。
小朋友们,如果你们也喜欢恐龙,一定要来这里看看哟!
作文二
嘿,小伙伴们!我要跟你们说一说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恐龙厅,那地方简直棒极了!
一进去,哇塞,全是恐龙!有一只超大的马门溪龙,它的脖子长得不得了,像长颈鹿一样。
我就在想,它吃树叶的时候是不是一抬头就能吃到最高的叶子啦。
还有一只剑龙,它的背上有好多尖尖的骨板,就像背着一把把小宝剑。
我猜呀,要是有敌人来欺负它,它一转身,那些骨板就能把敌人吓一跳。
在那里,我还看到了恐龙化石,就好像它们还在那里生活一样。
我仿佛听到了它们的叫声,看到它们在奔跑。
真希望我能真正见到活的恐龙呀,不过那只能在梦里啦。
小伙伴们,快来恐龙厅一起感受恐龙的魅力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现地球奥秘认识人类家园---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简介
2012年10月10日,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并免费对外开放。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新馆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美丽的天鹅湖畔。
其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 陈列面积16500平方米;新馆设有:序厅、地球厅、生命演化厅、恐龙厅、矿物岩石厅、资源与环境厅六个常设展厅,附设中庭休闲区、4D科普影院、多功能学术报告厅、临时展厅及室外景观区。
序厅位于南楼东一层入口处,面积480平方米,层高6.6米,此区域是各类参观人员集中分散的场所,空间高大开阔。
序厅进门中间位置摆放的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天然水晶球,其直径达1.61米,重达5.7吨。
右手边是汉白玉浮雕墙,描绘的是地球生命进化简图;左手边是服务台,提供咨询引导服务。
地球厅位于北楼东一层,面积约1000平方米,大厅前半部分层高10米,后半部分层高2.6米(包括二层休息区)。
地球厅以“地球——生命的摇篮”为主题,突出表现地球形成、构造、演化的过程,进而揭示地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生命起源和演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大厅进门以一个曲面LED地球(直径达4米,目前国内最大)动态的介绍地球的演化历史,并且四周以展板的形式辅以图片文字说明。
后半部分主要是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以场景的形式模拟火山喷发、风化运动、冰山运动等地球的内外动力作用,并以多媒体结合图片及文字说明的形式重点介绍了安徽大别山的造山运动和中国实时地震带分布图。
生命演化厅位于北楼西一层,面积约1800平方米,以生命演化为主题,地质时代为主线,采用实体化石标本、模型标本、图文展板、复原场景景观和互动多媒体等展示形式,按生命演化的各个阶段分别介绍地球上的生命起源、发展和演化的进程。
精选的651件化石珍品是本厅的展示亮点(其中蓝田生物群、巢湖鱼龙及带毛恐龙等化石尤其珍贵),不仅选择了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化石,而且在陈展中注意保持主要古生物化石群的完整性。
恐龙厅位于北楼西二层、西三层回廊、西四层回廊,布展面积4326平方米,大厅中央二——四为中空部分,层高近18米。
以“恐龙的世界”为主题,利用现代的空间美学元素将恐龙知识介绍、标本展示、生态景观复原和互动多媒体等有机结合分专题展示恐龙起源、进化、发展、灭绝的历史。
二层是恐龙基础知识、大型恐龙骨架和生态复原展区,大厅中央展示了有代表性的9具恐龙骨架;三层是恐龙专题知识展区,设置安徽寻龙、恐龙食性、恐龙生殖、恐龙飞向蓝天、恐龙近亲、恐龙灭绝事件等专题;四层是恐龙互动展区,设置恐龙大合影、恐龙复活大猜想、魔幻小屋、与恐龙赛跑、恐龙小乐队、画出我心中的恐龙等13种互动展项。
矿物岩石厅位于南楼西一层,面积935平方米,层高6米。
展厅分为矿物学基本知识展区、常见矿物展区、宝玉石展区、观赏石展区等几个部分。
展厅是以“精美的石头”为主题,以矿物岩石学基础知识的介绍为起点,从美学角度出发,让观众欣赏自然界中各种精美的矿物和岩石。
资源与环境厅位于南楼西二层,面积约1695平方米,该厅为跃层式分三个展示层面。
资源环境厅以“富饶美丽的安徽”为主题,重点围绕安徽省的国土资源和地质环境进行展示,突出展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及测绘成果等安徽国土资源情况,以及安徽地质环境包括地质遗迹、地质公园、地质灾害的情况。
使用先进的现代化手段建立安徽省矿产、土地等资源的电子演示大沙盘(长约12.5米,宽约9.5米),集中展示安徽省地质、地貌以及矿产等。
附设中庭休闲区位于南北楼之间的公共区域,以断裂的岩层中裸露出的化石为设计理念,简洁的墙面石材装饰和精美的化石标本形成完美结合。
分为地面一层和地下一层,主要功能为休息等候和餐饮休闲。
多功能学术报告厅位于南楼西侧一层,面积529平方米,设置约273个座位,具有学术报告、会议、影院、小型演出等多项功能。
临时展厅位置位于南楼负一层,面积约1780平方米,展厅可根据实际展出需要进行分隔、组合,既可以和国内外同行做展览交流,接纳各类巡展,也可以配合各级政府和组织对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做一些专题展览,目前馆内馆藏标本4万余件,汇集了省内主要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及奇石和宝玉石精品等,有皖南恐龙蛋、恐龙骨骼、恐龙足印化石,巢湖鱼龙化石以及有史料记载、降落在我省的两块天外来客——石陨石、铁陨石等。
为了提高科普展示效果,我馆以实物、图片、文字、场景,结合现代科技手段,系统展示地球结构、海陆变迁、化石奥秘、生物演变、岩石矿物、宝藏能源。
该馆先后被授予“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普基地”、“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基地”、“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安徽省青少年科普活动基地”。
徐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