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解剖
(医学课件)眼眶解剖

依据眼眶解剖知识,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和入路,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对病人的意义
01
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
了解眼眶解剖结构和相关疾病的关系,有助于病人正确认识自身疾病
,增加治疗依从性。
02
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通过眼眶解剖知识的指导和运用,能够提高病人的诊疗效果和生活质
量。
03
增强病人的信心
眼眶解剖的研究前景
眼眶解剖与眼科学的相关性研究
随着眼科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研究的深入,对眼眶解剖与眼科疾病的相关性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如对眼 眶肿瘤、炎症、外伤等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以及对眼眶与颅内沟通等复杂病变的认识等。
3D打印在眼眶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该技术可以制作出逼真的眼眶模型,有助于医学生 和医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眼眶解剖结构,提高教学效果和医疗质量。
形成良好的视觉
眼眶的形状和大小直接影响眼球的位置和视线方向,从而 影响视觉质量和清晰度。
眼眶内的泪液分泌和循环有助于保持眼球湿润,维持正常 的视觉功能。
与其他结构协同作用
眼眶与眼部肌肉、神经和血管等结构紧密联系,协同作用影 响眼球的运动、感觉和营养供应。
眼眶还与颅脑相邻,其内含有的视神经和颅内血管等结构与 大脑功能密切相关。
03
眼眶的疾病诊断与治疗
常见的眼眶疾病
感染性炎症
包括眼眶蜂窝织炎、眼眶脓肿等。
非感染性炎症
包括眼眶血管炎、泪腺炎、泪囊炎等。
肿瘤
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如眼眶海绵状血 管瘤、眼眶皮样囊肿等。
骨折
眼眶骨折可导致眼球内陷、复视等症状 。
眼与眼眶解剖与常见病变影像诊断

• MRI:平扫即能显示增粗的眼上静脉和扩大的海 绵窦。
颈动脉海绵窦瘘
R
L
CT AX 增强
左眼眼球突出,眼上 静脉增粗。
外伤致颈动脉海绵窦瘘:增 强显示增粗的左眼上静脉和 增大的海绵窦明显强化。
球内肿物,可见钙化斑
R
L
CT 平扫 AX
双侧视网膜母细胞瘤
R
CT 平扫 AX
L
R
L
T2WI
AX
T1WI
R
L
AX 增强(FAT)
泪腺肿瘤(Tumor of the lacrimal gland)
• 原发眶内肌锥外最常见原发肿瘤。 • 泪腺窝区肿块。 • 混合瘤(50%)最常见,泪腺癌(30%)。 • 良性混合瘤多见于中年男性,病程长,病
视神经管 颞骨 泪骨
鼻甲中隔 眶下孔
上颌骨
额骨
眉弓 眶上切迹
眶上裂
眶下裂
鼻骨 中鼻甲
颧骨
下鼻甲
梨状孔
下颌支
颏孔
眶上 缘
泪腺窝 眶上裂
蝶骨眶面
眶下裂 眶下沟
颧骨
眶上切迹
筛后孔 视神经管 筛骨眶板 泪囊窝
泪后嵴 上颌骨眶面
上颌骨 眶下孔
眶上裂:眶外壁与眶上壁的分界,
是蝶骨大小翼之间狭长、三角形裂隙, 是眼眶与中颅窝的主要通道, 第Ⅲ、Ⅳ、Ⅵ脑神经及第Ⅴ脑神经的眼支、眼上静 脉、脑膜中动脉的眶支和交感神经穿过
眼眶蜂窝织炎
• 眶内软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 • 上面部静脉吻合多,邻近感染累及。 • 起病急,局部炎症症状+全身感染症状。 • 严重者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
眼眶的解剖PPT课件

起点:恰在Zinn环之上
长度:肌肉部分长40mm
制止韧带:肌肉与腱膜移行部然后又转向上方符着
于眶外结节以上10mm的眶外壁内面,起悬吊作用
腱膜:长14-20mm,内、外角长,中央短。
止点:中央部分向睑板走行,在睑板上缘3-4mm处
分为前后两部。前部穿过轮匝肌,止于皮下组织和真皮;
后部纤维止于睑板前面下半部。
筋膜 眼球筋膜、肌间膜、骨膜 间隙 中央间隙、周围间隙、巩膜表间隙
骨膜下间隙
.
36
.
37
神经
视神经:长-眼内1mm,眶内2.5mm管内610mm,颅内10mm
4mm
宽-眼内 1.5mm,眶内 3.5-
运动神经 动眼(含副交感支),滑车,外展
感觉神经 眼神经:睫状神经,额神经,泪腺神 经(副交感支)
植物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睫状神经节
.
38
.
39
.
40
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及睫状神经节
.
41
感觉神经及睫状神经节
.
42
感 觉 神 经 及 睫 状 神 经 节
.
43
睫状神经节
.
44
血管
动脉 眼动脉 视网膜中央 泪腺-回返支 睫状后动脉-睫状后短 肌支-睫状前 筛前后 眶上 眶下动脉
内上方 下斜肌 眶缘后 1 mm 黄斑外下方
鼻泪管外1.5mm
泪动脉
40.6 8 9.2
眼动脉上肌支 41.8 5.8 10.6 眼动脉上肌支 40 20 10.8
眼动脉下肌支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无腱 9.6 和眶下动脉
.
19
.
20
(医学课件)眼眶解剖

眼外肌和神经研究
眼外肌是控制眼球运动的重要结构,而神经则支配着这些肌肉和眼球的感觉。研究这些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理解眼球 运动的生理和病理机制。
眼眶周围组织结构研究
眼眶周围的组织结构复杂,包括脂肪、结缔组织、血管和淋巴结等。对这些组织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了解这些组织在眼部 疾病中的作用。
炎性眼眶病变
包括眼眶蜂窝织炎、眼眶脓肿、眼内炎等,以感染和炎症为 主要特点,视力影响较轻。
非炎性眼眶病变
包括眼眶肿瘤、眼眶骨折、眼肌病变等,以形态和功能异常 为主要特点,视力影响较重。
眼眶病变的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包括眼部疼痛 、肿胀、视力下降等症状以及发病 时间、进展情况等。
眼部检查
眼眶解剖研究的应用前景
临床手术
深入了解眼眶解剖有助于设计更精确的手 术方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例如,在青光眼手术中,需要精确判断并 切除房水引流通道上的组织;在视网膜脱 落手术中,需要了解视网膜的固定方式和 手术入路等。
VS
生物医学研究
通过对眼眶解剖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 解眼部疾病的发病机制,为新药研发和治 疗方法提供理论支持。例如,通过对眼外 肌的研究,可以为治疗斜视等肌肉病变提 供思路;通过对眼眶脂肪的研究,可以更 深入地了解眼睑松弛等脂肪病变的发病机 制。
眼眶骨折案例分析
总结词
眼眶骨折是常见的眼部外伤,通常由外部打击或眼部受到挤压引起,常见于交通事故、运动损伤等
详细描述
眼眶骨折可导致眶腔塌陷、眼睑水肿、眼球内陷、眼外肌嵌顿等,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恢复眼眶形态和保 护视功能
(医学课件)眼眶解剖

眼外肌的作用
眼外肌是眼球运动的辅助装置,它们可以调节眼球的位置和 运动,从而保护眼球免受外界力量的损伤。
对视觉的调节作用
眼眶的骨性结构对光线的折射作用
眼眶的骨性结构可以改变光线的折射方向,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 晰的图像。
04
眼眶疾病的分类与诊断
炎症性眼眶病
眼眶蜂窝织炎
眼眶内软组织的急性炎症感染,严重时可危及生 命。
眼眶炎性假瘤
一种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可导致眼球突出、移位 、眼外肌运动障碍等。
眼眶炎
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表现为眼睑水肿、 结膜充血、疼痛等。
肿瘤性眼眶病
眼眶肿瘤
01
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肿瘤如海绵状血管瘤、皮样囊肿等,
病理学检查
对于性质不明的病变,可通过病理活检进 行确诊。
05
眼眶手术及注意事项
眼眶手术的种类
眼眶骨折修复术
用于修复眼眶内壁、下壁、外侧壁 等部位骨折,恢复眼球正常位置。
眼眶内肿瘤摘除术
用于摘除眼眶内良性或恶性肿瘤, 保留眼球及视力。
眼外肌手术
矫正斜视、眼球震颤等眼外肌病变 ,提高视力。
眼眶减压术
眼眶手术的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
进行详细检查,包括眼球位置、 视力、眼球突出度等,制定手术 方案。
术中注意
手术过程中要避免损伤重要的血 管和神经,根据病变情况选择合 适的手术方式。
术后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避免 过度用力眨眼或揉眼,以免影响 手术效果。同时要按照医生建议 进行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 出现的问题。
(医学课件)眼眶解剖

2023-11-04•眼眶的概述•眼眶的解剖结构•眼眶的生理功能目录•眼眶疾病与诊断•眼眶疾病的治疗•眼眶解剖的临床应用01眼眶的概述它容纳了眼球、视神经、眼肌和泪腺等组织。
眼眶由上方的额骨、前方的蝶骨、外侧的颧骨和下方的上颌骨等组成。
这些骨头形成了眼眶的四个壁,即上壁、下壁、内侧壁和外侧壁。
眼眶的作用维持眼球位置稳定眼眶通过提供足够的空间来维持眼球的正常位置,防止眼球脱出。
支持眼球运动眼眶内有肌肉和神经,可支持眼球的转动和调节焦距。
提供眼球必要的保护眼眶能保护眼球免受外界冲击和损伤。
02眼眶的解剖结构眼眶的表面结构眶骨眼眶是一个由多块骨头组成的骨性结构,包括额骨、筛骨、蝶骨、上颌骨、颧骨和腭骨等。
这些骨头形成眼眶的外部轮廓。
眼睑眼睑是覆盖在眼眶入口的软组织,分为上眼睑和下眼睑。
它们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保持眼球湿润。
眼眶的内容物眼肌眼肌是控制眼球运动的横纹肌,包括六条外直肌、四条内直肌和两条上下斜肌。
泪器泪器包括泪腺和泪道,负责产生和排出眼泪。
眼球眼球是位于眼眶正中央的球形器官,负责接收光线并转化为神经脉冲,传递给大脑以产生视觉。
眼眶的血管和神经血管眼眶内有丰富的血管,为眼部和眼眶内的组织提供营养。
神经眼眶内的神经包括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眼球运动。
03眼眶的生理功能眼眶的骨性结构为眼球提供了保护,避免眼球受到外界冲击或压迫。
眼眶内的脂肪和结缔组织能够减缓外界冲击,进一步保护眼球。
眼眶的骨性结构还能防止眼球过度突出或凹陷,以维持眼球的正常位置。
保护眼球调节眼球压力眼眶内的泪液循环和房水循环共同维持眼球的正常压力。
当眼球压力升高时,房水通过小梁网进入脉络膜上腔,再通过巩膜表面的血管排出,以降低眼球压力。
当眼球压力降低时,泪液通过泪道进入鼻腔,再通过血液循环回到眼眶,以维持眼球压力的稳定。
维持眼球位置眼外肌包括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和斜肌等,它们通过收缩和松弛来控制眼球的运动。
(医学课件)眼眶解剖

(五)眶壁的孔与裂
12
眶上裂为眶与颅中窝最大的交通要道,内有许多神经、血管通过,从眶上
裂内侧部的总腱环内通过的神经和血管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上、下支、鼻睫神 经、睫状神经节的交感根、展神经及眼下静脉,从眶上裂内侧部总腱环之上通过 的神经、血管有滑车神经、额神经、泪腺神经、眼上静脉及泪腺动脉的返支。总 腱环之下通常无神经、血管通过,偶尔眼下静脉可由此通过。眶上裂外侧段被硬 脑膜封闭,无神经、血管通过。外伤伤或肿瘤累及眶上裂时会损伤由此通过的神 经、血管,出现眶上裂综合症:眼痛、眼球运动障碍以及眼眶血液回流障碍。
上牙槽中管,管内有
同名血管、神经通过。
眶下壁即上颌窦
的顶,因此眶与上颌
窦关系密切,上颌窦
炎症常会引起眶内炎
性病变,上颌窦肿瘤
也易侵及眶腔,引起
眼球突出等眶内病变
症状。
8
眶外侧壁呈三角
形,后部微凸,中部
平坦,前部距眶缘1cm
处稍凹陷。此壁面向
前内方。外侧壁的后
2/3 由 蝶 骨 大 翼 的 眶 面
眶 orbit
1
眶 orbit 为 一
对四面锥体形的骨性
腔,位于面上部鼻根
两侧,左右对称,底
朝前外,尖向后内,
容纳眼球及其附属结
构。眶有上、下、内
侧和外侧四壁,由额
骨、上颌骨、颧骨、
腭骨、泪骨、筛骨和
蝶骨七块骨构成。
2
眶上壁又称眶
顶,大致呈三角形, 由额骨眶部和蝶骨小 翼构成。眶上壁在后 部较平坦,前部则明 显凹陷,凹陷最显著 处与眼球的赤道部相 当。
部肿瘤也易于累及鼻腔。
6
眶下壁大致呈三
眼眶解剖特点PPT课件

3
全身性疾病在眼眶的表现
如甲状腺相关眼病、结节病等,可累及眼眶多个 结构。
外伤性损伤对眼眶结构影响
眶壁骨折
可导致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和 移位,引起眼球内陷、复视等
症状。
眶内出血
外伤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可引 起眶内压升高和视力下降。
眼球损伤
外伤可直接损伤眼球,导致角 膜擦伤、前房积血、晶状体脱 位等。
视神经损伤
04
CATALOGUE
眼部血管和神经分布
动脉供应及静脉回流途径
眼动脉
是颈内动脉的分支,经视神经管 入眶,分为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 状后动脉。
静脉回流途径
眼部静脉血液经眼静脉回流至海 绵窦,再汇入颈内静脉。
眼部神经支配及功能
01
02
03
04
视神经
传导视觉冲动,维持正常视力 。
动眼神经
支配提上睑肌、上直肌、内直 肌等,负责眼球向上、向内运
动及上睑提起。
滑车神经
支配上斜肌,使眼球向外下方 运动。
展神经
支配外直肌,使眼球向外运动 。
自主神经系统在眼部表现
交感神经系统
使瞳孔扩大、眼睑平滑肌收缩等。
副交感神经系统
使瞳孔缩小、眼睑平滑肌舒张等。
05
CATALOGUE
眼眶疾病相关解剖特点
常见眼眶肿瘤发生部位及生长方式
良性肿瘤
多起源于眶内软组织,如泪腺混合瘤、皮样囊肿等,生长缓慢, 可压迫眼球和视神经。
与颅脑的关系
通过视神经孔与颅中窝 相通,眶上裂与颅中窝
的颞叶相连。
与副鼻窦的关系
额窦位于额骨内,筛窦 位于筛骨内,均与眼眶
相邻。
与鼻腔的关系
通过鼻泪管与鼻腔相通 ,下鼻甲后端距眶内壁
眼眶组织解剖

2、泪道
• (4)鼻泪管:位于 骨性鼻泪管内,上接 泪囊,向下后稍外走 行,开于下鼻道,全 长约18mm。鼻泪管下 端的开口处有一半月 形瓣膜称Hasner瓣, 有阀门作用。
2、泪道
• 泪液排出到结膜囊后,经眼睑瞬目运动 分布于眼球的前表面,并汇聚于内眦处 的泪湖,依赖于眼轮匝肌的“泪液泵” 作用,由接触眼表面的泪点和泪小管进 入泪囊、鼻泪管到鼻腔。正常状态下泪 液每分钟分泌0.9-2.2μl,如超过100倍 ,即使泪道正常亦会出现泪溢。当眼部 遭到外来有害物质刺激时,则反射性地 分泌大量泪液,以冲洗和稀释有害物质
(二)眼睑(eye lids)
• 前唇钝圆,有2-3行排列 整齐的睫毛,毛囊周围 有皮脂(Zeis腺)及变 态汗腺(Moll腺)开口 于毛囊。后唇呈直角, 与眼球表面紧密接触。 两唇间有一条灰色线乃 皮肤与结膜的交界处。 。灰线与后唇之间有一 排细孔,为睑板腺的开 口。上下睑缘的内侧端 各有一乳头突起,其上 有一小孔称泪点。
(二)眼睑(eye lids)
• ④睑板层:由致密结缔组织形成的半月 状结构,二端借内、外眦韧带固定于眼 眶内外侧眶缘上,睑板内有若干于睑缘 呈垂直排列的睑板腺(Meibomian腺), 是全身最大的皮脂腺,开口于腺缘,分 泌类脂腺,参与泪膜的构成并对眼表面 起润滑作用。⑤结膜层:紧贴睑板后面 的透明黏膜称为睑结膜。
(三)结膜(conjunctiva)
• 结膜血管来自眼睑动脉弓及睫状前动脉 。睑动脉弓穿过睑板分布于睑结膜、穹 隆结膜和距角结膜缘4mm以外的球结膜, 充血时称结膜充血。睫状前动脉在角膜 缘3-5mm处分出细小的巩膜上支组成角膜 缘周围血管网并分布于球结膜,充血时 称睫状充血。两种不同充血对眼部病变 部位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眼眶影像解剖 ppt课件

眼部神经血管
(一)神经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 展神经及眼神经(泪腺神经、额神经和 鼻睫神经) (二)眼部循环
1动脉 2静脉 3海绵窦
泪器解剖
(1)泪腺:分为眶部和睑部 (2)泪囊:位于泪骨和上颌骨额突构成 的泪囊窝
(3)鼻泪管:沟通眼眶和下鼻道
眼眶影像解剖(The anatomy imaging of orbit)
付琳
眼眶为四边锥体形骨性深腔,开口向前、 向外、尖向后、向内,由额骨、筛骨、 蝶骨、腭骨、泪骨、上颌骨和颧骨7块骨 构成。
眶壁解剖结构
1、眶顶壁 呈三角形,额骨的眶板及蝶骨小翼 构成,厚薄不均,脑回压迹可菲薄,甚至一部 分可以被吸收。含有以下解剖结构:1泪腺窝: 位于额骨颧突之后,容纳泪腺。2滑车小凹: 眶内上角,距眶缘约4mm,邻近突出部为滑车 棘,滑车软骨或韧带常见钙化。3眶上切迹 (眶上孔):位于眶上缘内中1/3交界处,常 见韧带骨化而形成眶上孔,有眶上神经血管经 过。眶上切迹内侧10mm处可另有一沟,为滑 车上神经和额神经经过所致。
2.眶内壁 呈长方形,由上颌骨额突、泪 骨、筛骨纸板、蝶骨体(仅有一小部分) 四块骨从前向后连接。前部为泪囊窝, 向下借鼻泪管与鼻腔相通。筛骨纸板构 成眶内壁的大部分,是眶壁中最薄的部 分,厚度仅为0.2~0.4mm,骨壁薄如纸。 筛骨纸板与额骨眶板交界处有筛前孔和 筛后孔。
3、眶下壁(底壁) 大致呈三角形,是 眶壁中最短的一壁,由上颌骨眶面、颧 骨眶面和腭骨眶突构成,最薄处仅为 0.5~1mm。在眶下壁眶下裂处可见眶下 沟,向前形成眶下管,开口于眶下孔, 有眶下血管和神经通过。
眶骨缝
蝶额缝、颧筛缝、蝶颧缝、颧颌缝、肋 颌缝、筛颌缝、泪颌缝、泪筛缝及额颌 缝等
《眼眶解剖》课件

当我们悲伤时,眼睛会变得红
当我们好奇时,眼睛会睁大,
微眯起,眼角会出现小细纹,
肿,有时会有眼泪流出,表达
眉毛会稍稍抬起,透露出对新
勾勒出幸福的轮廓。
出内心的痛苦。
事物的渴望与兴趣。
结束语
通过本课件,希望您对眼眶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保护好您的眼睛,享受健康的视觉感知!
️
眼眶正面被眶隔和眶壁完整地包围,形成一个
稳定的环境,保护眼睛免受外界伤害。
视觉感知
视网膜
视神经
视பைடு நூலகம்皮层
视网膜是眼球内的感光组织,
视神经是连接眼睛和大脑的主
视觉皮层位于大脑后部,是负
包含视觉神经元,负责将光信
要神经,负责将视觉信息从眼
责对传入的视觉信息进行分析
号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给大
睛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和解读。
和解释的关键区域。
脑。
常见眼眶疾病
白内障
白内障是眼结构异常导致眼内晶状体透明度丧失,影响视力,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组以眼内压增高为主要特征的眼部疾病,长期高眼压可导致视神经损伤,会逐渐
导致视力丧失。
结膜炎
结膜炎是眼结膜发生炎症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眼红、疼痛、痒和分泌物增多等。
眼眶保护
1
佩戴护目镜
在进行作业或运动时,佩戴护目镜可
定期眼科检查
2
以有效防止外部物体对眼睛的伤害。
3
保持卫生
定期眼科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和治疗眼
部问题,保护和维护眼睛的健康。
保持眼部的良好卫生习惯,如勤洗
手、避免揉眼等,有助于预防眼睛感
染和疾病。
眼睛与表情
开心的眼睛
脑血管解剖学习笔记第42期:眼眶解剖

脑⾎管解剖学习笔记第42期:眼眶解剖引⾔眼动脉的解剖,以及眶区的危险吻合,与眼眶及其内容物的解剖,以及眼动脉的胚胎发育等密切相关。
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下眼眶及眼外肌、神经等的解剖。
⼀、概述每个眶腔为近似四⾯体的锥形,它的底部是眶腔开⼝,沿着后内侧⾛⾏的轴线,逐渐缩窄为眶尖部。
成⼈两个眼眶内侧壁相隔⼤约25mm,⼏乎是平⾏的。
内侧壁和外侧壁的⾓度约45度。
眼球位于眼眶的前部,⼤约占整个眶腔容积的五分之⼀,其他被眼球外肌⾁,⾎管和神经,以及眶内脂肪和结缔组织所占据。
⼆、⾻性结构(⼀)眼眶壁眶壁由七块⾻组成,它们是额⾻、颧⾻、蝶⾻、泪⾻、筛⾻、腭⾻和上颌⾻。
眼眶有顶壁、底壁、内侧壁和外侧壁。
右侧眼眶⾻性结构前⾯观⽰意图(Schuenke 2016)。
右侧眼眶⾻性结构前⾯观(Schuenke 2016)。
右侧眼眶⾻性结构外侧⾯观⽰意图(Schuenke 2016)。
右侧眼眶⾻性结构外侧⾯观(Schuenke 2016)。
右侧眼眶⾻性结构内侧⾯观⽰意图(Schuenke 2016)。
右侧眼眶⾻性结构内侧⾯观(Schuenke 2016)。
眼眶⾻性结构及神经⾎管⾛⾏。
(⼆)视神经管蝶⾻⼩翼与蝶⾻体以薄⽽扁平的前根和粗⼤三⾓形的后根(即视柱)相连接,之间形成的孔隙就是视神经管。
视神经管连接眼眶和颅中窝,其内⾛⾏视神经、视神经鞘和眼动脉。
右侧视神经管的前⾯观(Rhoton,2002)。
视神经管内有视神经和眼动脉穿过,开⼝于眶尖的上内⾓。
视神经管位于⼩翼与体部的交界处。
眶上裂与视神经管之间由视柱分开。
右侧视神经管的颅内观(Rhoton,2002)。
视神经管的颅内端呈椭圆形,其内外径略⼤于上下径。
视神经管位于前床突和视柱的内侧,其内缘由蝶⾻体构成,上缘为⼩翼的前⽀,外缘为视柱,也称为⼩翼的后根,下缘由右侧视神经管的颅内观(Rhoton,2002)。
视神经管的颅内端呈椭圆形,其内外径略⼤于上下径。
视神经管位于前床突和视柱的内侧,其内缘由蝶⾻体构成,上缘为⼩翼的前⽀,外缘为视柱,也称为⼩翼的后根,下缘由视神经管、眶上裂和眶下裂内⾛⾏的神经⾎管⽰意图(Standring,2016)。
眶内解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眼眶的解剖结构,包括眶壁、眶内容物和眶周组织。
2. 熟悉眶内间隙的分布和特点。
3. 掌握眼眶手术的入路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眼眶是位于颅面部的一对空腔,内含眼球及其附属结构。
眼眶的解剖结构复杂,包括眶壁、眶内容物和眶周组织。
了解眼眶的解剖结构对于眼科和神经外科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尸体头颅、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镊、解剖针、显微镜等。
2. 实验步骤:(1)将尸体头颅固定在解剖架上。
(2)沿眶缘切开皮肤,暴露眶周组织。
(3)用解剖剪剪开眶周肌肉,暴露眶壁。
(4)观察眶壁的结构,包括上壁、下壁、内侧壁和外侧壁。
(5)用解剖刀小心地切开眶壁,暴露眶内容物,包括眼球、眼肌、泪腺等。
(6)观察眶内间隙的分布和特点,如骨膜下间隙、肌锥外间隙、肌锥内间隙等。
(7)用解剖针和显微镜观察眼眶手术的入路和注意事项。
四、实验结果1. 眶壁:眼眶由上壁、下壁、内侧壁和外侧壁组成。
上壁主要由额骨和蝶骨构成,下壁主要由上颌骨构成,内侧壁主要由筛骨构成,外侧壁主要由颧骨和蝶骨构成。
2. 眶内容物:眼眶内含眼球、眼肌、泪腺等。
眼球位于眶内中央,周围有四条眼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和外直肌)附着,负责眼球运动。
泪腺位于眼眶外侧,负责分泌泪液。
3. 眶内间隙:眼眶内存在多个间隙,包括骨膜下间隙、肌锥外间隙、肌锥内间隙等。
这些间隙具有不同的解剖特点和临床意义。
4. 眼眶手术入路:眼眶手术的入路有多种,如经鼻入路、经眼睑入路、经额下入路等。
每种入路都有其特点和注意事项。
五、实验讨论1. 眼眶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眼眶手术的难度。
在进行眼眶手术时,应充分了解眼眶的解剖结构,遵循正确的手术入路和注意事项。
2. 眶内间隙的解剖特点对于眼眶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肌锥外间隙的病变可能导致复视,因此在手术时应注意保护眼外肌。
3. 眼眶手术的入路和注意事项因手术类型而异。
例如,经鼻入路适用于眶内和眶下病变的治疗,但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鼻腔、上颌窦和筛窦等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外肌(extraocular muscles)
• 包括四条直肌和两条斜肌。除下斜肌外均 起自总腱环
四条直肌:
直肌止点距角膜缘的距 离分别为:
内直肌5.5mm 下直肌6.5mm 外直肌6.9mm 上直肌7.7mm
上、下斜肌
• 神经支配:
– 重要结构
• 视神经孔和视神经管:管内有视神经.眼动脉及交感 神经纤维通过。
• 眶上裂:眼眶与颅内最大的通路。经此裂通过的有 第III、Ⅳ、Ⅵ颅神经和第V颅神经眼支、眼上静脉和 部分交感神经纤维。眶上裂综合症
• 眶尖综合症:眶上裂综合症伴有视神经损害 • 眶下裂:有第Ⅴ颅神经的上额支、眶下神经、眶下
眼外肌的作用
主要作用 • 内直肌 内转 • 外直肌 外转 • 上直肌 上转 • 下直肌 下转 • 上斜肌 内旋 • 下斜肌 外旋
次要作用
内转和内旋 内转或外旋 下转和外转 上转和外转
眼外肌的作用
眼眶(Orbit)
• 呈四棱锥体形,底向前,尖向后,通于颅内 • 由额骨、蝶骨、颧骨、上颌骨、腭骨、筛骨
与泪骨组成 • 成人眶深40—50mm,因此球后麻醉的针深
不能超过40mm • 容积25—28ml,与眼球容积之比约为4.5:1 • 眶内容包括:眼球、眼外肌、泪腺、血管和
神经,各组织间有脂肪填充,并由筋膜连系
动脉及眶下静脉通过 • 眶上切迹,有眶上神经和眶上动脉通过 • 眶下孔:眶下神经和眶下动脉由此通过
• 睫状神经节(ciliary ganglion) 位于视神经 孔前约10mm,外直肌之下、视神经的外下 方。其节前纤维包括:
•长根:感觉根,来自 鼻睫状神经,支配全 眼球的感觉
•短根:运动根,支配 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 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