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音乐兴趣小组教案
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bdd8ca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c.png)
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计划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也是一种表达情感和交流思想的媒介。
为了增进同学之间的音乐交流,培养大家对音乐的兴趣与欣赏能力,本校计划组建一个音乐兴趣小组,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才华和共同进步的平台。
本文将介绍该音乐兴趣小组的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标音乐兴趣小组的活动旨在培养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技能,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希望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创造力,开拓他们的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欣赏和表现的能力。
二、活动内容1. 音乐欣赏会定期举办音乐欣赏会,播放各种风格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通过欣赏比较,培养同学们的音乐鉴赏能力,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2. 乐器学习交流组织专业音乐老师来校,定期为同学们进行乐器技术和演奏技巧的讲座和指导。
同学们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学习各种乐器,例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
此外,还可以安排同学们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乐器学习心得和经验。
3. 音乐比赛和演出举办音乐比赛和演出活动,为同学们提供展示自己才华和舞台表演的机会。
比赛可以包括独唱、合唱、乐器演奏等多个类别。
在演出中,同学们可以结合舞台表演、音乐创作等形式,展现音乐的魅力。
4. 音乐讲座和工作坊邀请音乐界的专业人士来校,举办音乐讲座和工作坊。
通过专家的分享和指导,让同学们了解音乐产业的发展动态,学习音乐创作与演唱的技巧,拓展自己的音乐视野。
5. 音乐社交活动组织音乐社交活动,如音乐茶话会、合唱团、乐团等。
同学们可以在这些活动中结识志同道合的音乐爱好者,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音乐水平。
三、活动安排为了方便同学们的参与,音乐兴趣小组将安排以下活动:- 音乐欣赏会:每月举办一次。
- 乐器学习交流:每周组织一次乐器学习交流活动。
- 音乐比赛和演出:每学期举办一次音乐比赛和一次大型音乐演出。
- 音乐讲座和工作坊:每学期邀请两次专业人士来校进行讲座和工作坊。
音乐兴趣小组教学计划
![音乐兴趣小组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61ab5a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11.png)
音乐兴趣小组教学计划音乐兴趣小组教学计划1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部分音乐爱好者的兴趣。
我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先将本学期音乐兴趣小组的活动的形式开展。
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培养智力因素(歌曲、乐谱、节奏等)与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性格、意志等)相结合为原则,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这半年的实验教学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注重音乐审美体验我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都比较注意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这个基础理念,这一理念常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在课堂中巧妙地把音乐基础知识有机地渗透到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并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对音乐律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
首先,我从自身的点滴做起,一方面,上课时注意歌声美、琴声美、语言美、教态美、服饰美等,让学生从教师身上体会美的想力,从而使学生喜爱教师,进而喜欢上音乐课。
另一方面,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音乐创造等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情感的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给学生适当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及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我每节课至少要留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表现自己,鼓励学生在他人面前自信地表演,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每节课还设计一些值得研究、可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回答。
注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并且从不用教师的思维定势去约束学生,应尊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及理解,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音乐兴趣小组教案
![音乐兴趣小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f645a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c.png)
音乐兴趣小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
2.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课:音乐的基本知识介绍教学要点:音乐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音符、节奏、音阶、和弦等基本音乐符号和概念常见的音乐形式和体裁2. 第二节课:唱歌技巧训练教学要点: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发声器官的运用和保护音准、音色、节奏等方面的训练3. 第三节课:乐理知识进阶教学要点:调式、和声、曲式等高级音乐概念简谱、五线谱的识谱和谱写能力音乐欣赏和分析方法4. 第四节课:民族音乐欣赏教学要点:我国各民族的音乐特点和代表作品民族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方法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和传承意义5. 第五节课:音乐创作实践教学要点:歌曲、器乐等音乐作品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利用音乐软件进行音乐制作和编曲学生自主创作并进行展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基本音乐概念。
2. 实践法:分组练习、集体演唱、乐器演奏等,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3. 欣赏法:聆听、分析、讨论优秀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 创作法: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团队合作精神等。
2. 技能测试:通过唱歌、演奏、创作等方式,评估学生的音乐技能和创作水平。
3. 课堂作业:完成音乐欣赏笔记、乐理练习、创作作品等。
4. 期末展示:学生自主选择一种形式,进行音乐作品的展示。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音乐教材,如《音乐课程标准》等。
2. 音响设备:音响、话筒、乐器等。
3. 网络资源:音乐网站、教学软件等。
4. 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笛子等。
5. 音乐制作软件:如GarageBand、FL Studio 等。
六、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音响、投影仪等设备,有利于开展音乐教学活动。
培养音乐兴趣组歌教案
![培养音乐兴趣组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078da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d.png)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放松和情感的共鸣。
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审美情趣、人文素养以及形成完善人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成为了每一位音乐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
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个小经验——培养音乐兴趣组歌教案。
一、组歌教学的意义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组歌。
组歌就是几个人或者更多人一起唱的歌曲。
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感人的歌词,这些都是组歌的特点,也是组歌教学的重点。
组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以及挖掘他们的音乐潜能,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认识音乐。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首歌如果是由一个人演唱,可能会很单调。
但是如果是由多人一起演唱,就会更加丰富。
这样多个人一起演唱的形式,能够产生一种集体感,让学生更加融入到音乐中来。
其实,也就是因为组歌带给学生的是集体感和认同感,才会更容易吸引学生,并且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组歌可以体现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和社交能力,这也是组歌教育的重要意义所在。
音乐让我们变得更有艺术气息,但组歌能够让我们理解到,音乐不仅仅是个人表现,更是集体力量的体现。
二、如何制定组歌教学方案虽然组歌教学的意义是很重大的,但是,要真正实现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目的,组歌教学的方案是不可忽略的。
下面介绍一下我个人的培养音乐兴趣组歌教案。
1.选择适宜的歌曲:要选择适合学生演唱的歌曲,这样才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有成就感,而且相对比较容易学会。
在选择时最好是因素综合考虑,比如选一些热门的歌曲,因为学生们可能已经听说过并且对它们感兴趣。
2.注重场景的设计:在组歌教学中,场景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
唱歌不仅是唇齿之间的口型,也与其他肢体动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给学生设计一些简单易懂且可以操作的动作,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益于积极参与和配合。
3.强化表现力:组歌教学不仅是单纯的唱歌,也需要强化学生的表现力。
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具体的技巧,需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表情、肢体语言等方面,为学生打造真正的艺术形象。
初中音乐兴趣小组舞蹈教案
![初中音乐兴趣小组舞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fb0fb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b.png)
初中音乐兴趣小组舞蹈教案年级:八年级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舞蹈的基本知识,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 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舞蹈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教学难点:1. 舞蹈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舞蹈的创编和表演。
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舞蹈教室2. 教学设备:音响、舞蹈镜、把杆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提醒学生注意舞蹈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教师向学生介绍舞蹈的基本知识,包括舞蹈的起源、分类和特点。
二、基本动作训练(15分钟)1. 教师示范舞蹈的基本动作,如立、坐、蹲、跳等,并引导学生跟随音乐做动作。
2. 教师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点评,指导学生纠正错误,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三、技巧训练(15分钟)1. 教师示范舞蹈的技巧,如旋转、翻滚、跃起等,并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练习。
2. 教师针对学生的技巧进行点评,指导学生纠正错误,提高技巧的熟练度。
四、舞蹈练习(20分钟)1. 教师选取一首适合学生的舞蹈音乐,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舞蹈练习。
2. 教师针对学生的舞蹈进行点评,指导学生纠正错误,提高舞蹈的整体表现力。
五、创编与表演(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舞蹈创编,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学生分组进行舞蹈表演,展示自己的创编成果。
3.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的舞蹈比赛或演出,展示自己的舞蹈才华。
2. 学生可以加入学校的舞蹈社团,继续提高自己的舞蹈素养和技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基本动作训练、技巧训练、舞蹈练习、创编与表演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舞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舞蹈素养和审美能力。
初中声乐小组教案模板
![初中声乐小组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d47f85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6.png)
初中声乐小组教案模板年级学科:初中音乐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2. 通过声乐练习,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教学重点:1. 声乐基本知识的讲解和技巧的训练。
2.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声乐技巧的掌握。
2. 团队协作的协调。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音响设备准备。
2. 声乐教材和乐谱。
3. 录音机、音响等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声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引起学生兴趣。
2. 学生自由讨论,分享对声乐的了解和感受。
二、基本技巧训练(15分钟)1. 呼吸控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呼吸练习,讲解呼吸的重要性。
2. 声音共鸣: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共鸣位置,进行声音练习。
3. 音准训练:教师用钢琴伴奏,学生跟随唱音阶,纠正音准问题。
三、小组练习(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简单的歌曲进行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歌唱技巧问题。
3. 各组展示练习成果,互相评价和借鉴。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声乐技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进行简单的声乐练习,巩固技巧。
二、进阶技巧训练(15分钟)1. 咬字清晰: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咬字方法,进行清晰发音练习。
2. 音色变化:教师指导学生掌握音色的变化,进行不同风格的歌曲演唱。
三、小组实践(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有一定难度的歌曲进行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歌唱技巧问题。
3. 各组展示练习成果,互相评价和借鉴。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声乐技巧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初中农村音乐兴趣班教案
![初中农村音乐兴趣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50385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5.png)
初中农村音乐兴趣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技能,如歌唱、演奏、舞蹈等。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4. 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同感。
二、教学对象初中农村音乐兴趣班的学生,年龄大约在13-15岁之间,学生音乐基础参差不齐,但都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音阶、节奏、音符、简谱等。
2. 歌唱教学: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培养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
3. 民族乐器教学:学习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如二胡、笛子、琵琶等。
4. 舞蹈教学:学习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培养学生的舞蹈素养。
5. 音乐欣赏:欣赏国内外优秀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技能。
3. 小组合作教学: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情感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安排每周一次课,每次课时长为2小时。
教学计划分为三个阶段:1. 基础阶段:主要进行音乐基础知识和歌唱技巧的学习,为期一个学期。
2. 提高阶段:学习民族乐器和舞蹈,为期一个学期。
3. 拓展阶段:进行音乐欣赏和演出实践,为期一个学期。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采用课堂表现、练习作业、演出表演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2. 学生音乐素养的评价:通过音乐知识测试、歌唱比赛、乐器演奏等方式进行评价。
3. 团队协作精神的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表演等方式进行评价。
4.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撰写学习心得,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
总之,本教案旨在通过农村音乐兴趣班的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收获快乐,丰富农村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音乐教案大家一起来
![音乐教案大家一起来](https://img.taocdn.com/s3/m/13904a3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38.png)
音乐教案大家一起来教案标题:音乐教案大家一起来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种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创造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音乐风格和种类的介绍:通过学习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了解古典、流行、民族等音乐风格和种类的特点。
2. 音乐欣赏和分析:学习如何欣赏音乐,分析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和声。
通过听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3. 音乐表达和创造:学习基本的音乐表达方式,如演唱、演奏等。
通过创作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首音乐作品进行合作演唱或演奏。
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不同音乐风格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提出“音乐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和生活的?”的问题。
2. 音乐风格和种类的介绍:老师介绍不同音乐风格和种类的特点,并播放相应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
3. 音乐欣赏和分析:选择一段音乐作品,指导学生分析其节奏、旋律和和声,并讨论不同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4. 音乐表达和创造:学生学习一首简单的歌曲,指导他们如何演唱或演奏,并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
5.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合作进行演唱或演奏。
老师提供指导和建议,同时鼓励学生展示个人特长和团队合作能力。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分享他们在音乐方面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估:1. 音乐欣赏和分析: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和歌曲的作文,展示他们的音乐理解和欣赏能力。
2. 音乐表达和创造:评估学生在合作演唱或演奏中的表现,包括音准、节奏、演唱技巧等方面。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音乐家或音乐团队来校开展音乐演出,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专业音乐表演。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和成果。
小学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小学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52f93c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9.png)
小学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小学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计划_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安排表(精选3篇)小学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计划_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安排表篇1 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社综合素质,满足部分音乐爱好者的兴趣.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先将本学期音乐兴趣小组的活动计划简介如下:一、音乐知识方面本学期将具体教给小组学生的有:音乐知识及音乐语言的基本要素、拍子音名、音的分组、二声部合唱以及简单的舞蹈。
二、音乐是凭借声波震动而存在的,在时间中展现,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
音乐语言的基本要素有节奏、旋律、节拍、音色、力度、速度、和声、曲试。
其中最重要的是节奏和旋律。
表示拍子的叫拍号。
上方的数字表示每小结几拍。
下放的数字表示已几分音符为一拍。
三、基本要求1、教师认真的准备好每一次活动,要求知识通俗易懂,并有一定的兴趣型。
2、学生不得旷课迟到,教师认真的做好每一次活动纪录。
学生认真完成辅导老师不止的作业。
四、活动时间:利用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进行训练五、活动内容:1、在各年段中选拔歌唱条件好的学生参加。
2、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体裁作品进行演唱教学。
3、训练学生计划节奏感,使学生体态、动作协调优美。
4、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高音乐表现力,促进创造性的发挥。
附学生名单:朱小婷、冯素素、陈晓雨、陈玉丽、陈玉娇、鲁豫、陈洋、曲腾飞、江伟、江丹尼、熊小甜、陈凯、李世东。
小学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计划_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安排表篇2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音乐课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要着重培养学生在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陶冶情操,启迪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选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二、教学任务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大家一起来教案音乐
![大家一起来教案音乐](https://img.taocdn.com/s3/m/58a686c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3.png)
大家一起来教案音乐教案标题:大家一起来教案音乐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互动和参与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学习,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表达能力。
通过团队合作、创造性思维和音乐欣赏,学生将能够全面发展他们的音乐技能和知识。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对不同音乐风格的理解。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和音乐资源。
2. 乐器(如鼓、小型键盘等)。
3. 音乐绘画工具和材料。
4. 音乐游戏和活动的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通过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音乐的喜好和体验。
活动1:音乐表演(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他们喜欢的歌曲或音乐片段。
2. 每个小组准备一段表演,可以是合唱、舞蹈或乐器演奏等形式。
3. 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排练,并准备展示给其他小组。
活动2:音乐创作(20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音乐创作方法,如编写歌词、制作简单的旋律等。
2. 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音乐创作,并在小组内分享和展示他们的作品。
3. 鼓励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并互相交流和合作改进。
活动3:音乐欣赏(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2. 播放代表不同音乐风格的音乐片段,并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3. 鼓励学生们尝试分析音乐的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并表达他们的想法和观点。
活动4:音乐游戏(15分钟):1. 设计一些音乐游戏,如音乐接力、音乐猜谜等,以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参与和互动。
2. 学生们可以分成小组进行游戏,通过竞争和合作来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总结(5分钟):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活动,鼓励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收获和体验。
小学竖笛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小学竖笛兴趣小组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8711b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7.png)
小学竖笛兴趣小组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竖笛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二、活动对象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三、活动时间每周一下午放学后,时长1小时四、活动地点学校音乐教室五、活动内容1. 竖笛基础知识讲解:介绍竖笛的起源、结构、演奏姿势等。
2. 竖笛演奏技巧学习:学习吹奏基本音阶、琶音、跳音等。
3. 团队合奏练习:选取适合集体演奏的曲目,进行团队合奏。
4. 个人表演展示: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竖笛才艺。
5. 音乐游戏:通过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竖笛演奏技巧。
2. 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合奏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集体演奏水平。
4. 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竖笛的基本演奏技巧。
3. 学生音乐素养得到提高,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
八、教学资源1. 竖笛教材:提供专业的竖笛教材,供学生学习。
2. 音响设备:播放教学音频,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竖笛。
3. 音乐教室:提供宽敞明亮的音乐教室,方便学生练习。
九、活动进度安排第一周:竖笛基础知识讲解,学习吹奏基本音阶。
第二周:学习竖笛演奏技巧,如琶音、跳音等。
第三周:团队合奏练习,选取适合的曲目进行集体演奏。
第四周:个人表演展示,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竖笛才艺。
第五周: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十、注意事项1. 注意学生的安全,避免在练习过程中发生意外。
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4. 定期举行音乐会,展示学生竖笛学习成果。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一课时:竖笛基础知识讲解,学习吹奏基本音阶。
2. 第二课时:学习竖笛演奏技巧,如琶音、跳音等。
3. 第三课时:团队合奏练习,选取适合的曲目进行集体演奏。
初中音乐活动小组教案
![初中音乐活动小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bb319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7a.png)
初中音乐活动小组教案一、教学背景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我国新课程改革纲要指出,音乐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音乐素养。
为此,我们特制定初中音乐活动小组教学计划,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音乐的魅力,培养音乐兴趣和爱好。
2.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集体荣誉感。
4.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音阶、节奏、和声等。
2. 音乐欣赏:古典、民乐、流行音乐等。
3. 音乐创作:作曲、编曲、即兴演奏等。
4. 音乐表演:合唱、独唱、舞蹈、戏剧等。
5. 音乐交流:分享音乐心得、讨论音乐作品等。
四、教学方法1.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音乐活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 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3.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激发学习兴趣。
4. 情境教学: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内涵。
5. 评价激励: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安排1. 每周一次音乐活动,每次活动时长为1课时。
2. 每个学期进行一次音乐比赛,展示学生成果。
3. 每学期末进行一次音乐知识测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
2. 音乐技能:评估学生在音乐知识、技能方面的进步。
3. 团队协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4. 音乐作品:欣赏学生的音乐创作和表演作品。
5. 学生满意度:调查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喜爱程度。
通过以上教学措施,我们相信初中音乐活动小组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发挥潜能的平台,让他们在音乐的世界里畅游,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健全的人格。
合唱音乐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合唱音乐兴趣小组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4d35c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02.png)
合唱音乐兴趣小组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
1. 帮助学生提高合唱技巧,培养音乐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生活。
二、活动内容。
1. 合唱基本功训练,包括声乐训练、音准训练、节奏训练等。
2. 合唱曲目学习,选择适合小组成员的合唱曲目,进行学习和排练。
3. 合唱比赛参与,鼓励小组成员参加各类合唱比赛,提升表现机会。
三、活动流程。
1. 活动前期准备,确定小组成员,制定合唱活动计划,安排合适的练习场地和时间。
2. 合唱基本功训练,进行声乐训练,包括发声、呼吸、发声技巧等。
进行音准训练,包括唱准音高、唱准音准等。
进行节奏训练,包括合唱节奏感训练、合唱节奏变化训练等。
3. 合唱曲目学习,选择适合小组成员的合唱曲目,进行学习和排练。
学习曲目的歌词、曲调、情感表达等内容,进行集体排练和个人练习。
4. 合唱比赛参与,鼓励小组成员参加各类合唱比赛,提升表现机会。
组织小组成员参加学校、社区、城市等各类合唱比赛,展现小组的合唱实力。
四、活动要求。
1. 小组成员要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包括音准、节奏等基本功训练。
2. 小组成员要有一定的合作意识,能够服从指挥,配合排练。
3. 小组成员要有一定的表现欲望,愿意参加各类合唱比赛,展现自己的合唱实力。
五、活动评估。
1. 对小组成员的基本功训练进行定期评估,包括声乐训练、音准训练、节奏训练等。
2. 对小组成员的合唱曲目学习进行定期评估,包括歌词、曲调、情感表达等内容。
3. 对小组成员的合唱比赛参与进行定期评估,包括比赛成绩、表现水平等。
六、活动总结。
合唱音乐兴趣小组活动是一个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
通过合唱基本功训练、合唱曲目学习和合唱比赛参与,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合唱技巧,培养音乐表达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生活。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为他们的音乐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声乐小组课程教案模板
![初中声乐小组课程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7beb10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15.png)
初中声乐小组课程教案模板课程名称:声乐小组课程年级:初中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声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通过演唱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声乐表现力和音乐感受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1. 声乐基础知识:呼吸控制、发声方法、音准、节奏等。
2. 声乐技巧:共鸣、咬字、音色、音域等。
3. 声乐作品:选取适合初中生演唱的歌曲,进行演唱和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简要介绍声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引发学生对声乐的兴趣。
2. 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放松和声音练习,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二、声乐基础知识学习(10分钟)1. 老师讲解呼吸控制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2. 学生进行呼吸练习,体会呼吸对声音的支持。
3. 老师讲解发声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姿势和发声技巧。
4. 学生进行发声练习,体会发声对声音的影响。
三、声乐技巧学习(10分钟)1. 老师讲解共鸣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共鸣方法。
2. 学生进行共鸣练习,体会共鸣对声音的增强效果。
3. 老师讲解咬字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咬字方法。
4. 学生进行咬字练习,体会咬字对声音的清晰度的影响。
四、声乐作品学习(10分钟)1. 老师选取一首适合初中生演唱的歌曲,进行演唱和分析。
2. 学生跟随老师学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和音色的掌握。
3.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演唱,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声乐的重要性和持之以恒的练习态度。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激发对声乐的热爱。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呼吸控制和发声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共鸣和咬字技巧,提高声音的表现力。
3. 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所学的声乐作品,展现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资源:1. 老师准备声乐教材和歌曲曲谱。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相关声乐练习材料。
教学建议:1. 老师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嗓音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小学竖笛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小学竖笛兴趣小组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28a10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a.png)
小学竖笛兴趣小组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竖笛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二、活动对象: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三、活动时间:每学期共计10次,每次活动时长1.5小时四、活动地点:学校音乐教室五、活动内容:1. 竖笛基础知识讲解:介绍竖笛的历史、构造、演奏姿势等。
2. 竖笛演奏技巧学习:学习吹奏方法、指法、节奏等。
3. 集体合奏练习:选取适合竖笛合奏的曲目,进行集体练习。
4. 竖笛比赛:组织学生进行竖笛比赛,提高学生积极性。
5. 欣赏优秀竖笛作品:让学生欣赏国内外优秀的竖笛演奏作品,提升审美能力。
六、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竖笛基础知识,学生认真听讲。
2. 示范法:教师示范竖笛演奏技巧,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独立练习竖笛演奏,教师个别指导。
4. 合奏法:学生集体合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竖笛比赛,提高学生竞争意识。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竖笛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3. 学生能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竖笛演奏水平。
4. 学生对音乐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八、教学资源:1. 竖笛教材:提供适合学生的竖笛教材,供学生学习。
2. 音响设备:播放优秀竖笛演奏作品,让学生欣赏。
3. 比赛场地:组织学生进行竖笛比赛所需的场地。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竖笛基础知识讲解与演奏姿势练习(第1-2次活动)2. 竖笛吹奏方法与指法学习(第3-4次活动)3. 集体合奏练习(第5-6次活动)4. 竖笛比赛(第7次活动)5. 欣赏优秀竖笛作品(第8-9次活动)6. 总结与展示(第10次活动)十、教学注意事项:1. 注意学生安全,避免在活动中受伤。
2.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自信心。
六、教学活动安排第1次活动:竖笛基础知识讲解与演奏姿势练习第2次活动:竖笛吹奏方法与指法学习第3次活动:集体合奏练习第4次活动:竖笛比赛第5次活动:欣赏优秀竖笛作品第6次活动:集体合奏练习第7次活动:竖笛比赛第8次活动:欣赏优秀竖笛作品第9次活动:集体合奏练习第10次活动:总结与展示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环境安全,避免学生在活动中受伤。
音乐兴趣小组教案
![音乐兴趣小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bf0b9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1.png)
音乐兴趣小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丰富课余生活。
3. 发掘和培养具有音乐天赋的学生,为学校音乐团队输送人才。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术语、音符、节奏、音阶等。
2. 乐器演奏技巧:钢琴、小提琴、吉他、萨克斯等。
3. 音乐欣赏:中外名曲、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4. 合唱、合奏训练:练耳、和声、协作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理论知识,传授乐器演奏技巧。
2. 实践法:分组练习、合唱、合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欣赏法:聆听、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 考核法:定期进行考核,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安排1. 每周一次课,每次课时长为1.5小时。
2. 课程设置:音乐基础知识讲解(0.5小时)、乐器演奏练习(0.5小时)、音乐欣赏(0.5小时)、合唱/合奏训练(0.5小时)。
3. 课程安排:第一节:音乐基础知识;第二节:乐器演奏;第三节:音乐欣赏;第四节:合唱/合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通过定期考核,检验学生在音乐知识、演奏技巧、合唱/合奏等方面的进步。
2.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3. 学生反馈: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反馈,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4.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表现、练习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音乐基础知识教程、乐器演奏教程、音乐欣赏教程等。
2. 乐器:钢琴、小提琴、吉他、萨克斯等。
3. 音响设备:音响、耳机、扩音器等。
4. 教学软件:音乐制作软件、音乐教学视频等。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环境安静、整洁,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2. 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乐器,避免受伤。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合唱/合奏效果。
音乐兴趣小组教案
![音乐兴趣小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72e48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8.png)
音乐兴趣小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丰富课余生活。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知识:乐理、节奏、音符等。
2. 音乐技巧:演唱、演奏、指挥等。
3. 音乐欣赏:分析、评价、欣赏各类音乐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实践法:分组演唱、演奏、指挥等实践活动。
3. 欣赏法:聆听、分析、评价音乐作品。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音乐基本知识讲解,学习乐理、节奏、音符等。
2. 第二课时:音乐技巧学习,分组进行演唱、演奏、指挥练习。
3. 第三课时:音乐欣赏,分析、评价、欣赏音乐作品。
4. 第四课时:总结前三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和练习。
5. 第五课时:组织一次小型音乐会,展示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音乐技巧的提升水平。
3.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4. 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音乐兴趣小组教材,包含乐理、节奏、音符等基础知识,以及演唱、演奏、指挥等技巧指导。
2. 音响设备:音响、耳机、麦克风等。
3. 乐器:钢琴、吉他、小提琴等。
4. 音乐作品:各类音乐CD、视频等。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学习乐理、节奏、音符等。
2. 第二步:教授音乐技巧,让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演奏、指挥等实践活动。
3. 第三步:进行音乐欣赏,分析、评价、欣赏各类音乐作品。
4. 第四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5. 第五步:举办小型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团队成果。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
最新音乐兴趣小组教案3篇(1)
![最新音乐兴趣小组教案3篇(1)](https://img.taocdn.com/s3/m/139d90d7bed5b9f3f80f1c5b.png)
一、三原色和三间色(必修课)一、三原色和三间色(必修课)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媒体使用:电脑课件、录像片、幻灯片、三色轮、色水、色彩方块、色圈等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难点: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合间色的调色本领。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2分钟)。
1·放录像思考问题:a.在缤纷的色彩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哪些?(师播放录像,生观察。
)b.看了录像,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色彩确实很多。
请同学回答,刚才看到的颜色有哪些?(红、黄、蓝、橙、绿、紫…,2.板书课题:画画离不开色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的色彩知识--《三原色与三间色》。
板书课题:《三原色与三间色》三,讲授新课:(10分钟)(一)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
1·认识三原色:a.出示定义。
问:在这么多颜色当中,怎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哪几种颜色是原色?请大家先记住这么一句话: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
b.观看电脑课件。
师:哪几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下面大家来看一组画面。
听听颜色自己的声音。
(师击键,播放设计制作好的电脑课件,一段拟人卡通画面)。
师:看了动画镜头,知道几种什么色在说话?(让学生回答,说出红、黄、蓝。
)师:这三种色都说了句什么?(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c.得出定义:我们知道,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
因为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
2·认识三间色:a.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
b.观察色轮,出示三色轮,思考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
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可能是什么色?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可能是什么色?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可能是什么色?(让学生尝试后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学唱歌曲《鲜花爱雨露》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合唱知识。
在学习中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走进教室教师出示合唱视频二、介绍本节内容。
三、学唱歌曲《鲜花爱雨露》四、指导练习通过听和唱在了解主旋律的同时,学习轮唱部分。
五、检查指导六、学唱总结内容:五线谱的学习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学习使学生掌握五线谱中C调的音阶。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激发音乐学习的兴趣。
重点:C调的音阶视唱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出示字母C及电子琴演示C调的音阶。
2、介绍本节内容二、新知1、出示五线谱课件,找到C的位置。
2、引导学生推出其它音的位置。
3、画一画音阶4、唱一唱音阶123456715、比赛填音阶练习,6、音阶在学习音乐中的作用。
三、活动评价内容:打击乐器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学习使学生对音乐中的打击乐器有一个新的了解。
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打击乐演奏的效果激发音乐的兴趣和学习音乐的热情,懂得音乐中打击乐器的重要性。
重点:打击乐器的了解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出示打击乐器音乐2、打击乐器图片欣赏。
介绍本节内容。
二、新知1、了解鼓类乐器,师出示小鼓和大鼓2、聆听与感受,示范鼓的演奏。
3、讲授鼓在音乐的用途4、学习简单的鼓的打击方法5、打击节奏练习。
三、总结教学内容:音乐的特点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学习使学生对音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能了解音乐的特点。
激发学习音乐的热情,懂得音乐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
重点:音乐的特点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出示一段电子琴音乐2、介绍本节内容二、新知1、从刚才的电子琴音乐中我们能够在了解音乐的特点2、聆听不同的音色利用电子琴不同的音色对比音乐的特点。
3、再听从低到高的旋律弹奏来体会音乐的高低之分。
4、在教师的示范中来体会音乐中声音的强弱关系。
5、说一说音乐还有哪些特点?三、总结内容:音乐的认识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学习使学生对音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从知识上情感上进行感受音乐的存大。
激发学习音乐的热情,懂得音乐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重点:音乐的发展和特点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出示一段音乐的音频2、介绍本节内容二、新知1、出示不同的音乐作品2、聆听与感受3、再听说一说,是哪个国家的音乐作品。
4、讲授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5、最后听谈一谈我们的体会。
从节奏上,旋律上来说一说。
三、总结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看见过蜗牛”[出示蜗牛图] 同学们见过黄鹂鸟吗?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黄鹂鸟的图片(出示图片课件),下面老师要给同学们讲一个发生在蜗牛和黄鹂鸟之间的故事:冬冬家门前有一棵葡萄树,春天葡萄树刚长出嫩绿的叶芽,一只蜗牛背着它那重重的壳就开始从树低下慢慢的往上爬,这时正好被站在树枝上的两只黄鹂鸟看见了,它们俩在那里嘻嘻哈哈的笑蜗牛,“蜗牛兄弟,葡萄成熟还早着呢,你这么急着就想吃葡萄了!哈哈……”蜗牛抬头看了看黄鹂鸟说:“这有什么好笑的呀,等我爬上葡萄架上的时候,葡萄不就成熟罗!”黄鹂鸟听了摇摇头飞走了。
二、学唱歌曲有位叔叔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歌曲,歌名叫《蜗牛与黄鹂鸟》让我们来听听。
1、再次听唱,要求同学们带上表情来听唱。
2、跟老师的钢琴唱,从学生的声音、音准、吐字、表情等方面出发,使学生能得到提高。
3、让同学们站起来声情并茂的演唱一次,同学们也可随着音乐做律动。
三、德育渗透师: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你能从蜗牛和黄鹂鸟身上分别学到一些什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注意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性。
)四、课堂小结:师:今天很高兴听到同学们美妙动听的歌声,看到你们精彩的表演和非常富有创意的绘画,同时,通过学唱歌曲使我们懂得了不能象黄鹂鸟那样自以为是、以自己的长处取笑别人的短处,和在生活中要学习蜗牛不畏艰难,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的顽强精神。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们多麽幸福》[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我们多麽幸福》[教学重点] 提高音准。
[教学难点] 学生在演唱歌曲时,投入自己的感情,尽情的歌唱美好的生活。
[教具、教学媒体使用]录音机、钢琴、教材。
[课型] 新授[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歌。
三总结上学期所学内容,概括本学期将要学习的内容。
四发声练习五. 学生齐读歌词。
1 提问学生:这首歌说了一件什麽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讲述歌曲的风格——稍快、活泼的3 本歌是几几拍的?四分之三拍的含义是什麽?4大体看一下歌曲的谱子,默打一下节奏,注意歌曲中的连音线。
5 听范唱6 加入歌词,演唱的时候注意三拍子的节奏——强弱弱。
7学唱歌曲。
七总结下课[教学内容]一、欣赏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二、歌曲的处理。
[教学目的]一、歌唱时常好歌曲的节奏,使圆舞曲的风格与歌曲的内容连结在一起,增强歌曲的艺术感染力。
二、欣赏歌曲时,要结合歌曲的历史背景,用心去感受,并能通过欣赏,说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学习在气息控制下的快速音阶连惯唱法。
[教学难点]在欣赏合唱曲时候,要注意情感的体验。
[教具、教学媒体使用]录音机、钢琴、教材[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歌三声乐训练四歌曲处理1 先有感情的朗诵一遍歌词。
2 把握歌曲的风格,唱出歌曲的欢乐情。
3 歌曲的和声部分正是歌曲的高潮,演唱时要加强气息的运用,使声音更有力度。
五欣赏1《歌唱二小放牛郎》——看谱齐唱2 初步欣赏改编的合唱曲,感受合唱曲的艺术魅力。
3 重点复听三四五段的合唱,感受其变化、发展的强烈情绪。
4 完整的复听全曲。
六总结下课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小雨点》教学目标通过演唱《小小雨点》,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学唱歌曲《小小雨点》1、听教师范唱(听还有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2、学生仔细聆听并回答3、教师演唱,请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编几个简单的动作加以表演。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5、集体演唱《小小雨点》6、提示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7、指名请学生演唱。
8、请学生给歌曲创编一些动作并加以表演9、集体演唱歌曲《小小雨点》三、结束教学教学内容:《我和小树来比赛》教学目标一、初步养成主动倾听音乐的习惯,并乐意与他人合作。
通过演唱《小小雨点》,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小小雨点》1、集体演唱歌曲《小小雨点》2、指名请学生进行歌表演。
二、歌曲《我和小树来比赛》1、教师导入2、初步熟悉旋律3、创设情景,教师可以把歌词改编成一个小故事,让学生进行表演可以请几组学生进行表演(把《我和小树来比赛》的旋律穿插在故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4、播放范唱《我和小树来比赛》5、出示歌词,跟老师按照歌曲节奏读歌词6、用听唱法学唱歌曲7、反复练习8、集体演唱歌曲9、请学生想一想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这一首歌曲。
11、指名请学生演唱。
三、总结。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大鹿》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鹿》。
2、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课导入:1.师:介绍小动物请个别学生看一下卡片上的动物名称,加以模仿。
小动物分别是:小狗、小猫、小鸭子、小猴子三、新歌教学1.听一遍录音2.朗读歌词,突出最后(1)跟老师读一遍,解决节奏(2)全体学生读,个别学生读,师生共同探讨用怎样的语气来突出歌曲的3.跟琴逐句唱歌词,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把它唱给大家4.师:“小白兔被谁救了?(生答大鹿)我们把大鹿救小兔的一句再来唱一唱。
”(由此突破难点,让学生容易掌握)5.录音范唱,学生仔细聆听,比一比谁的歌声更动听,然后在比较中知道小兔的话加快速度可以表现出它的五、课堂小结师:学习完了这首歌曲,大家都明白了大鹿是非常的有爱心,也很勇敢,我们小朋友以后也要以大鹿为榜样,互帮互助。
学生听音乐模仿大鹿、小兔、猎人的动作走出教室学唱《闪烁的小星》教学目标:能自觉的用自然的声音整齐的演唱。
教学过程:一、歌曲教学1.谈话揭题师:在宁静晴朗的夜空中,你会看到什么?在夜空中一闪一闪的小星星,又象什么?2.师示范表演《闪烁的小星》3. 师带读歌词,并指导歌表演动作,学生跟读,模仿动作4. 跟唱法进行唱歌教学5. 跟录音范唱。
二、总结,在《闪烁的小星》音乐声中结束课学唱:《闪亮闪亮的小星》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闪亮闪亮的小星》体验奇妙的星空景象,学会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教学重点:体验歌曲情绪,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用打击乐器伴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与生听音乐边唱《闪烁的小星》边做律动二、请学生说说星星的用处三、欣赏《闪亮闪亮的小星》提问:星星有什么用处?请用歌曲中的话来回答四、学唱《闪亮闪亮的小星》1、随着音乐的节奏拍拍手,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2、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3、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按节奏齐声朗读歌词4、学生分句填唱歌词,教师弹奏旋律5、学生听旋律轻唱歌曲6、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7、运用打击乐器表现歌曲分小组讨论创编不同的伴奏形式个别学生组合伴奏七、在《闪亮闪亮的小星》音乐声中结束教学内容:《月儿弯弯》教学目标:1. 学会歌曲《月儿弯弯》,并能以优美、舒缓的声音演唱2. 让学生了解自然世界,提高学生对表现星空、宇宙的音乐作品的兴趣教学重点唱好歌曲,感受歌曲中少年儿童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闪烁的小星》《闪亮闪亮的小星》二、猜谜导入有时落在山腰,有时落在树梢,有时象面圆镜,有时象把镰刀三、学唱《月儿弯弯》1. 初步感受,师播放歌曲,带领学生随音乐表演小船摇曳的动作2. 出示课题再次欣赏,要求说说与《闪烁的小星》《闪亮闪亮的小星》的不同(前者优美抒情后者轻快活泼)3. 朗读歌词,老师打节奏4. 分句学唱第一段,着重教唱附点节奏与十六音符的乐句5. 朗读第二段歌词,学生拍打拍6. 听唱法学唱第三段7. 出示地图,引导学生感受歌曲内涵8. 有表情的演唱一、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小海军》2、制作小军旗二、课时目标:学生能较好地演唱符点音符,学习用雄壮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学习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学生能正确地演唱符点音符,在活动中感受音乐形象。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组织教学1、学生听着音乐很神气的走入教室。
(录音播放《解放军进行曲》)2、师生谈话,多媒体导入带领学生颂读儿歌,“一、二、三——四!吹响小军号,队伍排整齐,我是快乐的小小兵,唱歌真神气!”(2~3遍)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参观我们的人民军队,和解放军叔叔比比谁更神气!3、初步欣赏,了解歌曲,感受歌曲情绪(二)、学习新歌1、学习歌词师:小朋友们,我们把刚才看到的海军叔叔的操练情况来编成一段顺口流利的儿歌,并且比一比谁最聪明,读的声音最响亮,最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