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9世纪后半叶日本对华政策渐变的思想根源

合集下载

探中日宪政近代化成败的原因

探中日宪政近代化成败的原因

探中日宪政近代化成败的原因内容摘要:十九世纪末期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现代化发展的道路,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迅速壮大,西方的宪政思想和制度带领着日本踏上了一个新的起点。

与此同时也让晚清时期的清政府看到了希望,清政府看到日本的成就,寄希望于通过新政实现宪政,摆脱统治危机,挽回人民和西方实行宪政的国家的支持,但结果却令人失望,清政府的新政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其陷入了泥潭,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日本的成功与清政府的失败这二者的差异在背景、领导者与支持者以及改革的内容和成效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原因。

关键字:工业革命经济形态社会现状地域原因人才储备贯彻程度十八世纪中后期的工业革命架起了世界通向工业文明的桥梁,工业革命是生产领域一场了不起的革命,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由于资产阶级的扩张性,使得早期工业革命的成果给当时相对隔绝的世界带去曙光的同时更多的是灾难。

许多封闭落后的封建国家难以应对工业革命国家的刀枪火炮加廉价商品的攻击,再加上封建官僚主义的腐化堕落,任由鸦片泛滥,国中金银大量外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封建统治开始动摇,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由于难以抵抗资本主义的掠夺,开始解体,国家主权也开始遭到破坏,封建统治者虚骄自大的心开始被打击。

此时的清王朝统治者在安稳与享乐中失去乐祖先开疆拓土、戎马生涯的斗志,他们没有选择反抗,相反他们选择了在保守中退后,验证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样一个事实。

而日本却走上了另外一条向西方学习的道路。

面对资本主义的入侵,同时也面临着现代化的机遇,同属于封建国家的中国和日本选择了相似的近代化道路,都想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来挽救民族危机实现国家富强,然而结果却大相径庭,令人费解的是,在古代盛极一时有着几千年历史并且还一直自以为是“天朝上国”的中国一败涂地,而一个落后贫穷的小小岛国日本却取得了改革胜利,在近代化道路上迅速迈进,成为了亚洲国家近代化的一个神话,这样的结局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其原因。

论19世纪后半叶日本对华政策渐变的思想根源

论19世纪后半叶日本对华政策渐变的思想根源

论19世纪后半叶日本对华政策渐变的思想根源渠长根内容提要 19世纪后半叶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

西方势力的强力渗入打破了幕府的锁国政策,对国家发展和民族生存形成了巨大压力;幕府的倒台与明治政权的建立,集中实现了社会变革的价值;而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宗藩体制的渐次解体,则为日本的变革与崛起提供了双重动力———中华民族的全面危机激发了日本发愤图强的意志和决心,清王朝的腐朽堕落激起了日本步西方后尘走对外扩张之路的野心和行为。

在这个历史转折时期,日本对华态度和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改变了传统的亲和膜拜理念,加入了疏离、贬抑的色彩,继而采取窥视、试探的手法,最后孤注一掷地发动了甲午战争,向中国的权力和权威挑战。

导致这种渐变的原因是复杂的,日本社会各界从不同的立场出发,以不同的方式炮制出了一系列的针对中国的扩张思想主张,并最终付诸实施,是极其重要的方面。

这些扩张思想来自于日本社会的不同层面和领域,对明治政府的决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它们通过酝酿、传播,或包容于政治家、学者、文学艺术家及其他社会权威人物的言论作品里,或流布于国民教育、战争动员、道德评判、社会规范之中,或潜藏在民间人士的野史絮语中,甚至广泛地渗透于国民的心理意识、风俗习惯里。

它们间处杂陈,相与为进,共同写实了侵略中国基调下的近代中日国家关系。

关键词 日本 19世纪后半叶 对华政策 思想根源 19世纪后半叶日本渐改传统的对华政策,从一种状态走向一种极端,其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渐次加深的过程;也不是无端的、随意的,有一个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激发、诱导的历史背景。

其中,越来越明朗、系统、坚定化的离华、反华、侵华思想是极其重要的精神性因素。

19世纪后半叶日本对华政策的渐变19世纪后半叶时值日本江户幕府末期和明治天皇政府的确立和鼎盛时期。

众所周知,19世纪上半叶之前的中国一直处于东方文化的中心地位,引领着整个东方世界尤其是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发展方向,成为该地区公认的权威和顶礼膜拜的对象。

鸦片战争后中日两国发展迥异的思想特质论文【最新版】

鸦片战争后中日两国发展迥异的思想特质论文【最新版】

鸦片战争后中日两国发展迥异的思想特质论文摘要: 鸦片战争之后中日两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受列强压迫的国家,而日本却逐渐兴起,成为亚洲列强,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文章旨在分析其中的思想原因。

关键词: 鸦片战争中国日本发展迥异思想原因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即鸦片战争。

中国战败,清政府割地赔款,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革命任务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鸦片战争客观地给中国带来了些许进步的元素,如: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大门,带来了欧洲的现代文明和技术,等等。

但是,这没有改变中国被侵略、被压迫的命运,中国由此进入极其黑暗的时代。

反观日本,以中国的鸦片战争为“天赐之鉴”,开始积极准备与西方列强的预期接触,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加强海防、主张改革内政等。

这为日本后期的明治维新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那么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为何在鸦片战争之后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呢?其思想原因是什么?本文旨在从思想方面论证两国鸦片战争后发展迥异的必然性。

一、儒学对中日两国的影响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的主要指导思想为历朝历代所继承,清朝也采用了这一统治思想。

“尊孔尚儒,提倡儒学,以中国传统的儒学统一人民的思想和行为是清朝统治者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举措”。

[6]儒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在客观上有利于保留古代文化,有利于继续发扬传统,在伦理道德方面要求人们遵从礼乐等级制度,要求人们维护父子之亲、君臣之义,等等,对于维护太平盛世起到一定作用。

但是儒学日趋僵化,不具备近代学术的许多基本属性,使清末改革思想推迟出现,自身也过早衰亡。

其反作用也逐渐显露出来,特别是在封建社会走向尽头的清朝,其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儒学使清朝形成了因循守旧、依傍前人的思想作风,阻碍了创新思维的发展。

中日近代化成败之政治原因探究

中日近代化成败之政治原因探究

中日近代化成败之政治原因探究摘要: 中日两国在相同的背景下, 被迫踏上了近代化的征程, 走过了一段极为相似的道路, 即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然而, 在近代化的进程中, 中国失败了而日本却成功了。

这绝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 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政治、经济、文化、国民素质和国际环境因素。

本文仅从政治方面给出一点思考。

19 世纪中叶, 中国和日本先后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被迫打开国门, 开港通商, 由此踏上了艰难的近代化历程。

两国的近代化历程大致走过了一段极为相似的道路,即从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入手, 再到变革经济和政治制度, 但结果与成效却截然相反。

造成这样的结局并不是一种偶然, 究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多种原因。

现在就从政治方面加以简单探讨。

一、政治因素1、政权结构不同中国的中央集权官僚制是典型的政治全面控制社会的体制,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道德生活以及其他社会领域都纳入这下高度板结的宝塔体系中,归根结底又纳入最高权威人物(集团)手中,任何游离于这个体系之外的因素都被视为异端而被消灭。

同时权力的集中也有利于统治阶级动员全国力量来镇压来自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

而各地方作为中央的一个行省,官员都由中央任命,大都是皇权的代表,秉承皇帝的旨意行事。

此外还设提督学政,提刑按察使司,设布政使,按察使分管民政,财政和人事以达到相互制衡的日的。

权力有限,都要受到最高统治者的约束,不可能也没有自由从根本上为改善统治而进行变革。

在这样的务件下,任何改革或变革想取得胜利就必须得到最就统治者的支持, 否则就会被强大的封建势力所扼杀。

而统治者必然会对有利于巩固其统治的改革和变革加以支持, 反之则万般阻挠。

戊戌变法正是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帝身上, 而真正握有实权的皇太后从变法一开始就加紧部署策划, 准备政变。

因此, 得不到最高统治者支持的改革派不可避免地被联合起来的封建反动势力所绞杀。

而日本实行的是幕藩制,分布于全国的200多个藩国对幕府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各藩的大名是世袭的封建领主,在经济上是领地的所有者,并因此有权向领地的农民征收封建年贡。

历史学年论文范文:试论日本侵华的历史根源

历史学年论文范文:试论日本侵华的历史根源

历史学年论文范文:试论日本侵华的历史根源学年论文就是高等院校要求学生每学年完成的一篇学术论文,这是一种初级形态的学术论文。

其目的在于指导学生初步学会对一学年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

每学年写一篇,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将来写毕业论文打基础。

撰写学年论文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历史学年论文相关范文:试论日本侵华的历史根源。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试论日本侵华的历史根源全文如下:[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其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结合的产物,日本侵华也不例外。

本文就"日本侵华这一历史事件的必然性何在"这一问题,来寻找和探讨日本侵华的历史根源。

就时间而言,它始于亚洲的大门被欧美列强打开之后;就其发展程度而言,它又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步伐相一致;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又可划分为政治根源、经济根源、人口根源和思想根源等几个方面。

本文就是以其具体内容为载体,其他方面容入其中来论述的。

【论文关键词】日本侵华政治根源经济根源人口根源思想根源[RESUME OF THESIS] As Marxist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tells us, the happening of any historical affair is a result of the inevitability and the contingency, so is Japanese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What‘s the inevitability of Japanese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is the content of this academic thesis. That’s to say,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and inquire into those historical source for Japanese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With regard to the time, it began with the door of Asia open by the big powers from Europe and America. As to the expand extent, it also marched in step with the developing of Japanese capitalism. As far as the specific substance is concerned, it lied in the political source, economic source, population‘s source and thought’s source, etc. This thesis mainly discusses the specific substance of thehistorical source.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includes the time and the expand extent.[KEY WORDS] Japanese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 Political Source, Economical Source, Population‘s Source, Thought’s Source中国和日本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中日两国人民有着数千年的友好交往,但到了近代,当中国逐步衰落后,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日本帝国主义却成了侵略中国的元凶之一。

中日问题的根源及解决思路微析

中日问题的根源及解决思路微析

中日问题的根源及解决思路微析从初中就开始学习中日关系,却对中日问题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知,时至今日,以钓鱼岛为主的中日之间的问题甚嚣尘上,中日之间的政治形式也越演越烈。

特此,粗略地将中日问题的根源整理并提出解决的思路。

首先,中日之间的历史是怎么样的呢?剖析根源必须要先了解中日的历史。

实际上中日之间的交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甲午战争之前,中日友好相处,互相敬重学习,可是就在日本明治维新后,中日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本认为他们已经超过了中国,他们加入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行列中,导致引发了一系列的中日问题。

在甲午战争前,日本吞并中国属国的琉璃国,改其为冲绳县。

1894年甲午战争是第一次中日战争,之后签订了割地赔款《马关条约》,1900年日本加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行列中,签署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日本不断对中国发动战争,“二十一条”、“三一八惨案”、“九一八事变”、“济南惨案”、攻占东北三省、“华北事变”等等,在此期间中国采取的是不抵抗政策,导致中国备受欺凌。

1937年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也开始统一战线全国性抗战。

在这场战争中,主战场是在中国,两国军队鏖战8年,直到1945年,以中国胜利结束。

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日本侵华史中,日本方面做了很多令人切齿的事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比如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光政策、令人发指的细菌战,化学战、不择手段的经济掠夺、垄断农业工业交通业、抓捕中国劳工、慰安妇等等。

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右翼分子不仅未作深刻反省,相反不断为军国主义招魂,为侵略行径翻案。

近来又相继发生了历史教科书和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事件,这不能不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和对过去那场民族惨祸的痛切回顾。

我认为日本中日关系之所以会出现目前这种困难局面,有许多原因值得我们去探讨。

其中我觉得日本该负主要责任。

首先就是日本对待历史遗留问题的态度。

二战期间日本对华战争的背景与结果

二战期间日本对华战争的背景与结果

二战期间日本对华战争的背景与结果二战期间,日本对华战争是当时亚洲地区最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冲突之一。

这场战争的背景复杂而深远,涉及到政治、经济、历史和地缘战略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角度探讨日本对华战争的背景以及战争结果。

一、政治背景日本对华战争的政治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日本开始实施现代化改革,追赶西方列强。

然而,由于资源短缺和人口压力,日本迅速意识到需要通过扩张领土来满足其需求。

于是,日本开始寻求在亚洲地区的势力范围扩大。

在20世纪初,日本开始逐渐扩张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取得了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控制权,这进一步加剧了日本对华扩张的动力。

此后,日本对华政策逐渐演变成为对中国全面控制的野心。

二、经济背景日本对华战争的经济背景主要体现在对中国资源的渴求。

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尤其是石油、煤炭和铁矿石等重要资源的储量巨大。

日本正是因为对这些资源的需求,才决定通过战争手段来获取。

此外,中国作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对于日本的商品出口也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希望通过控制中国,进一步扩大其在亚洲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并实现对亚洲市场的垄断。

三、历史背景日本对华战争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甲午战争。

这场战争中,日本击败了中国,夺取了台湾,并获得了对中国的更多影响力。

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的衰落和日本的崛起,为日本对华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此外,中国内部的政治动荡也为日本对华战争提供了机会。

中国的分裂和削弱使得日本能够在中国内部找到合作伙伴,并加强对中国的控制。

四、地缘战略背景日本对华战争的地缘战略背景主要体现在其对亚洲地区的控制欲望。

日本希望通过控制中国,建立一个统一的亚洲帝国,以对抗西方列强的影响力。

此外,日本还希望通过对中国的控制,进一步扩大其在亚洲地区的势力范围,并对周边国家施加影响。

五、战争结果日本对华战争的结果是灾难性的。

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伤害,无数无辜的生命被夺去。

日本对华政策制定的文化因素

日本对华政策制定的文化因素

日本对华政策制定的文化因素(教师教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2100340)对于日本社会出现的右翼“历史观”的逆流,我们在辨明历史真相的同时,当以一个中国人的良知,尊重客观历史事实,用全面辨证的视角,还历史本来面目,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因此,当我们真正去看待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不能单纯看作为政治经济问题了,它也是个文化课题。

中国学者胡令远在《文明的共振与发展——中日文化关系研究》中提到,“文化虽然往往被赋予亚位,但却具A性性质”。

再者,日本与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沉重的民族恩怨,探寻这其中的文化因素是有必要并且相当重要的,通过分析我们也能深入了解日本对华政策制定的社会基础与精神实质。

十八至十九世纪是日本民族世界观发生决定性变化的时期。

欧美列强涌入,瓦解了以大清帝国为中心的华夷秩序,摧毁了大清帝国在东亚的强国形象,以传统儒学华夷观为代表的东亚文化受到欧美文化的强烈冲击。

不久,日本也遭到了“黑船来袭”的威胁。

此时的日本在思索,它先是进行了一些试探性的行动:从传统的民族主义立场出发,提出“尊王攘夷”的鲜明口号,全国上下奋勇抗击列强侵略。

然而,此后从抵御西方以求自保到欲加入西方阵营参与对中国等的侵略、瓜分,日本对策的转变是十分巨大的。

可以得见:日本的决策并不是简单的见风使舵,而是很有考量的。

它对利益形势的分析背后也有民族的文化因素,这是恒久的,现今的日本对华态度也都还能从中找到依据。

首先,日本从短暂的“抵御西方”到“抛开传统、脱亚入欧”,源于其文化的功利性、相对性。

“功利性”是指,日本的“脱亚入欧”论是充满民族利己主义的,它对强势文明的趋同与对“弱势文化”摒弃是经常交替的,而这种交替又是在转而欺凌原弱势文化的过程中完成自己向强势文化的转型,这种多元文化取舍是非常自私自利、野蛮粗鲁的。

在急于摆脱与东亚为伍的境况下,日本变本加厉地攻击中国,试图踩着东亚邻国,一举摧毁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夷秩序,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亚洲秩序,攀上世界强国的地位。

近代中国与日本发展歧路的分析

近代中国与日本发展歧路的分析

近代中国与日本发展歧路的分析中文摘要: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了民主共和,但革命后的中国依然一盘散沙,帝国主义的侵略有增无减,传统封建势力根深蒂固,富国强兵的梦想依然遥遥无期。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克思列宁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并不顺利。

但可喜的是,我们找到了改革开放,也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双重超越”之路。

关键字:近代中日差异背景发展道路和平崛起正文: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列强向全世界发起了又一次有力的扩张。

这一次扩张不同以往。

扩张者不仅能够获得短暂军事胜利,还能够彻底征服最强大的帝国,并在经济上彻底控制对手。

在这样的历史大势中,曾经被地理障碍和众多的人口所保护的中国和日本——远东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不得不面对军事和经济的双重威胁。

中日几乎同时感受到了西方的强大威胁,但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两国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历史无情地将中国抛在了后面,中国虽地大物博,但到了21世纪依然身处第三世界;日本虽是小国,却能积极对外扩张,对内提高经济水平,虽然一度在原子弹的威力下战败,到如今却依然是发达国家、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两国的差异如何解释?具体原因我认为要从近代化历史背景、发起阶级、内容以及对外经济关系四个方面来进行比较。

1、背景:双方发起近代化的背景比较相似。

内因均是封建体制的日趋没落,国内旧有的上层建筑不适于经济生产力的发展,农民与地主的矛盾激烈。

外因均是迫于西方列强的入侵(资本主义对海外市场的需求),一开始处在被动状态。

中国近代化开端为1840年鸦片战争,日本的话,一般认为是1868年明治维新。

2、发起阶级:双方的发起阶级区别较大。

中国:最初为中国地主阶级开明派,代表林则徐、魏源,举措是介绍西方的历法、地理社会等自然社会科学著作;随后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慈禧、李鸿章、张之洞,主张“中体西用”,介绍西方的科技和军事技术,陆续创办了早期的官办民族工业如安庆内军械厂、江南制造总局;再后来是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戊戌变法”;再后来为孙文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日本近代对外扩张思想脉路探析

日本近代对外扩张思想脉路探析

日本近代对外扩张思想脉路探析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日本经历了一系列对外扩张行动,逐渐成为亚洲一个重要的帝国主义国家。

日本所谋求的对外扩张不仅是出于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考虑,更是与其近代化和现代国家建设息息相关。

在这一过程中,日本对外扩张的思想脉路经历了多方面的演变和变化,从最初的闭关自守到后来的主张殖民扩张,展现出了日本近代对外扩张思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19世纪初期,日本一直处于闭关自守的状态。

自17世纪以来,日本一直实行着对外的严格封闭政策,几乎与外界隔绝。

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强权政治的侵袭,日本的封闭政策逐渐变得不堪一击。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率领的黑船舰队来到了日本,以武力与威胁迫使日本开放港口,打破了日本长期的封闭状态。

这一事件对日本冲击极大,使得日本国内产生了重大的变革思潮。

在这一时期,日本国内逐渐形成了对外扩张的观念,开始逐渐思考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日本对外扩张思想的转变与其国内的现代化和国家建设息息相关。

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改革开放,力图实现现代国家的跃升。

日本对外扩张的思想脉路开始转向了获取资源、市场和殖民地。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日本对外扩张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获取资源和市场,保障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

日本也开始试图在亚洲地区扩张自己的殖民地,争夺地区控制权。

这一转变源于日本国内对外扩张的需求,也反映了日本对外扩张思想脉路的深刻变化。

日本近代对外扩张思想的脉路转变还与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在亚洲的殖民扩张达到了巅峰,亚洲各国之间的争夺也日益激烈。

这使得日本感受到了来自外部的威胁和挑战,迫使日本逐渐形成了侵略他国、争夺殖民地的对外扩张思想。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日本在巴黎和会上取得了东方形势的重要利益,使得日本对外扩张的思想更加得到了滋养和加强。

这一时期的国际政治环境对于日本对外扩张思想的脉路转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对华政策的意识形态原因

日本对华政策的意识形态原因

狭隘民族主义日本对华政策的第一个意识形态影响因素是其日渐抬头的狭隘民族主义。

这一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就是极力宣扬大和民族的优越性,蔑视甚或仇视亚洲其他民族;片面强调日本利益至上,罔顾邻国民族感情,回避、歪曲、美化侵略历史,逃避战争罪责,而且颠倒是非地谬言邻国推行反日教育。

狭隘民族主义表现之一是种族歧视和极端排外情绪。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高级独立调查员杜杜·迪埃内指出,百年来,阿伊努族和日本部落民族“在就业、婚姻等方面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这种状况现在也没有任何改变。

”他在深入调查后认为,日本的种族歧视“根深蒂固”,而令他“震惊和不安”的是,日本政府缺乏实际行动,未能遏制住国内的排外情绪。

他还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为例,批评了多名日本官员加剧和激发国内仇视外族和少数族裔的情绪。

表现之二就是否定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思潮逐渐抬头,并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市场。

1990年代以来,在一些政要和极右势力的眼中,远东军事法庭审判是阻碍日本实现政治大国和“正常化国家”抱负的“枷锁”,因此变本加厉地攻击和否定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将否定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思潮发展到政治、思想、学术、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

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日本对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观点决定了其战后狭隘民族主义的史观主流,以及保守右倾化的政治走向”。

右翼势力编纂的美化侵略历史的新版教科书,也突出表现了其狭隘的民族主义、民族保守主义、天皇主义。

神道国家意识影响日本对华政策的第二个意识形态因素是其所谓的“神道国家意识”。

日本以神道教为国家宗教的,神道教严格说不是一种宗教,而是一种国家支配的意识形态。

神道国家意识是伴随着日本国家定位与文化转型而逐步确立起来的。

正如有学者分析的那样,“日俄战争的胜利,激发了日本文化的超越意识,他们认为,‘唐化’不行,‘欧化’也不行,在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军国主义大旗下,日本文化‘神道化’了,形成了一种‘神道天下观’的文化。

军国主义阴魂不散的深刻思想根源——明治维新后日本侵华思想的发

军国主义阴魂不散的深刻思想根源——明治维新后日本侵华思想的发

日本发 生, 甚至 产 生效仿 西方 列 强侵
犯 中 国 的“ 凌 弱” 念 头 。 为 此 , 佐 藤 信 渊 建 议 日本 应 在 增 强 海 防 、 抵 御 西 方 列 强 的 同 时 , 拟 定 日本 称 雄 世 界 的 帝 国 主 义 计 划 。 他 最 早 提 出 了 系 统 而 周 密 的 入 侵 和 占领 中 国 进 而 统 一 世 界 的
告示” 中,就宣称,将“ 大力充实兵备, 耀 国威于海 外” 。在“ 天 皇谕告 ” 中进一
步 宣 称 日本 要 “ 开 拓 万 里 波 涛 , 布 国 威 于 海外 ” 。 通 过 明 治 维 新 激 发 了 日本
设 想。佐 藤在 《 海 防策》 ( 1 8 0 8 年)
中 论 逋 道 :“ 大 清 国 既 强大 又 绵 密 , 万 一 出 现 狡 猾 之 国君 , 生 兼 并 之 志 , 其 患 莫大。 ” 他 在 《 宇 内混 同秘 策》
日本 军 国 主 义 体 制 形 成 之 初 , 就 现 实 , 使 得 日本 一 部 分 知 识 分 子 自 觉 或 不 自 觉 地 思 考 日本 的 命 运 和 未 来 。 他 们基于西方 的海防压力, 主张“ 严 修 武备 ” 加 以应 对 。 同 时 , 在 狭 隘 民族 主 义 意识 驱使 下 竭力 鼓 吹“ 海 外雄 飞 ” , 称 霸 世 界 。 为 了 防 止 清 王 朝 的 悲 剧 在
6 I 学 术 前 沿l 2 _ 0 1 5. 0 7下
的 幕 末 教 育 家 、 军 事 思 想 家 , 成 为
从 “ 征服 支那论”到 “ 得 失 互 偿 明 治 维 新 的 精 神 领 袖 及 扩 张 思 想 奠 基 论 " :军 国 主 义 侵 略 扩 张 的 理 论 者 。清 王朝 在鸦 片 战争 中惨败 的残 酷 依据 演 进

近代日中两国的社会变革一成一败的原因

近代日中两国的社会变革一成一败的原因

近代日中两国的社会变革一成一败的原因19 世纪中叶,日中两国都是封建落后的国家,同样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侵略的威胁。

但到近代,这两个国家的发展命运竟是这样的不同:日本迅速地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则逐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总的说来,决定两国不同发展命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从1853 年培里叩关算起,到1868 年戊辰战争结束,经过短短15 年的时间,封建专制的幕府统治就被推翻了。

这就为日本资本主义的顺利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独立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而中国从1840 年鸦片战争算起,经历了72 年的漫长岁月,才在1911 年的辛亥革命中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比日本晚了40 多年。

在这个期间,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步履维艰,始终无法改变国家的落后状态。

近代时期日中两国的社会变革一成一败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在不同时期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也不尽相同。

就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19 世纪中叶在日中两国封建社会的内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中国的先进地区——江南和东南沿海一带同日本比较发达的畿内地区相比,其经济的发展是处于较高水平的。

但就全国而言,在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因素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发展等方面,中国是落后于日本的。

这对日本实现向近代社会变革是一个相对有利的条件。

但更主要的还在于这两个国家的封建生产方式的坚固程度和内部结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社会变革时期它所形成的阻力也是完全不同的。

19 世纪中叶,在日本占统治地位的是幕藩领主的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则是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这两种土地所有制虽然都是封建性的,但前者禁止土地买卖,土地是“硬化了的私有财产”;后者却允许土地的自由买卖,土地具有很大的流动性。

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领主制很容易解体,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的幕藩领主阶级的统治也会随之而发生动摇。

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因素

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因素

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因素近代以来,日本一直是中国这个古老文明国家的邻国,在两国因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的关系而形成了诸多的联系。

不过,在日本的近代化进程中,中国因素却被深刻地刻入了其中。

通过考察日本近代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在此过程中所曾扮演过的重要角色。

一、日本在19世纪末的处境在19世纪末日本的处境非常的艰难。

经历了几世纪的鎖国政策(即国门紧闭政策),日本的社会经济发展被迫停滞不前,技术的发明创新也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这也导致了日本在面对西方列强入侵的时候无法抵制,与此同时,日本的贸易状况也处于十分危险的状态。

由于日本国内的经济体制和生产制度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贸易需求,这样的局面也加剧了日本在国际贸易市场的劣势。

二、中国影响日本的近代化当时,中国处于同样的境地。

尽管中国的民族经济已经开始发展,但由于封闭的政策和过于依赖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的发展。

与日本不同,中国一直未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因此,在19世纪末,日本开始主动探寻中国的改革模式。

在今天人们眼里,中国似乎与日本有着截然不同的身份,但在近代的历史中,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比较紧密,这种联系也可以视为一个重要的因素促成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1.学习中国的新思想在中国进行的自强运动和科技革新中,日本发现了一些新的思想和模式。

这些模式中的一些可以被奉为稀世珍宝,即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它对于当时亟需改革的日本来说,是一种配套独立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此之前,日本政府一直采取的是屈服于西方列强的态势,在西方列强面前表现出的脆弱和无力。

所以,中国拥有独立的关税自主权对于日本在摆脱西方列强的封锁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借鉴中国的改革模式在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大规模地进行现代化改革。

日本在推进现代化进程时,借鉴了很多成熟的改革实践,其中一个被应用得最为广泛的就是中国的西学东渐和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清朝末年发起的一次科技、工程和军事上的现代化运动。

近代日本国际秩序观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近代日本国际秩序观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近代日本国际秩序观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近代以来,日本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国际秩序观念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本文将从近代日本国际秩序观的成因出发,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并探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一、近代日本国际秩序观的成因近代日本的国际秩序观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成因包括国际环境的变化、国内政治和经济发展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国际环境的变化是近代日本国际秩序观发展的重要因素。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兴起,欧洲列强和美国开始对亚洲进行殖民扩张,并在东亚地区建立势力范围。

日本在这一时期感到了外部压力的增加,从而开始重新思考其对外政策和国际秩序观。

国内政治和经济发展也对近代日本国际秩序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治维新以来,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加快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随着国力的增强,日本开始寻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秩序观念。

历史文化传统也是近代日本国际秩序观的重要成因之一。

日本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国家的地位和尊严,重视对外关系,这种传统意识在近代日本的国际秩序观中得到了延续和发展,成为塑造其国际行为的重要因素。

近代以来,日本的国际秩序观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日本的国际秩序观直接影响了其对华政策。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通过对华政策在华东地区积极扩张势力,加强对中国的控制和影响。

其国际秩序观使其更加关注对中国的控制,以确保自身在这一地区的利益,从而对中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日本的国际秩序观也促使其在中国展开一系列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近代以来,日本通过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等方式,积极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推动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日本的国际秩序观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发展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日本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国家利益和地区秩序的稳定,这种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发展模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政治制度和国家发展模式的变革提供了参考。

近代日本国际秩序观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近代日本国际秩序观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近代日本国际秩序观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近代日本国际秩序观的成因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西方国家的侵略、国内政治体制的变迁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国家的侵略是近代日本国际秩序观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日本开放港口、割让领土,给日本造成了巨大的国家屈辱感。

这种屈辱感深刻地影响了日本国内的思想和意识形态,激发了日本追求国际地位和力量的愿望。

为了摆脱被西方列强欺凌的困境,日本开始转向强盛国家的发展模式,推动国家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从而走上了帝国主义的道路。

国内政治体制的变迁也是近代日本国际秩序观形成的重要因素。

明治维新后,日本废除了幕府政权,建立了天皇制,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这种政治体制的变迁不仅为日本提供了强大的集中力量的工具,还为实现对外扩张提供了合法性的认可。

日本的现代国家建设和社会变革令其成为亚洲地区的强国,并对外宣扬其独特的文化和制度,试图向其他亚洲国家输出自己的模式。

日本对中国的影响也是近代日本国际秩序观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在19世纪中叶以后遭遇了一系列的外国侵略和内部动荡,国家经济和政治的衰落令其变得脆弱不堪。

与此日本的现代化和近代化进程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和推动,使得日本相对于中国取得了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这种对比令中国精英阶层产生了对日本的嫉妒和焦虑,进一步激发了中国民族主义情绪的崛起。

中国的精英阶层积极学习和借鉴日本的经验与模式,试图通过中国现代化来摆脱外国列强的侵略和控制。

近代日本国际秩序观的成因主要包括西方国家的侵略、国内政治体制的变迁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这种国际秩序观的形成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日本的对外政策和国际地位,也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析“五·九”国耻后日本对华政策变动原因

浅析“五·九”国耻后日本对华政策变动原因

浅析“五·九”国耻后日本对华政策变动原因摘要:“一战”爆发后,日本政府采取高压政策迫使中国北洋政府接受二十一条要求,但在交涉结束后即刻改变其对华政策,这显然是中国人民反日斗争日趋高涨的结果。

为尽快消除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本政府采纳了元老派的“经济提携”政策,并把鼓动袁世凯恢复帝制和改善中日两国经济贸易的正常化作为日本对华政策的两项主要目标。

关键词:元老抵制日货经济提携贸易正常化After brief analysis “five · nine” national humiliation Japanese policy towards China change reasonZhang GenshengAbstract:“After a war” the eruption,Japanese Government adopts the coercive policyto force Chinese Beiyang Government to accept 21 requests,but had finished after the negotiation instantly changes its policy towards China,this is obviously a result which the Chinese people counter date struggle surges upward day by day.For as soon as possible eliminated Chinese people s counter date mood,Japanese Government accepts a Yuan old fashioned person “the economy to lead by the hand” thepolicy,and agitated Yuan Shikai to restore the monarchy and improves the China and Japan economical trade the normalization to take the Japanese policy towards China two essential targets.Keywords:The senior statesman Resisting Japanese goods Economy leads by the hand Trade normalization【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7-0018-0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提供了天赐良机,用日本元老井上馨的话说就是“大正新时代的天佑”。

从思想文化看历史上日本历次侵略中国的原因

从思想文化看历史上日本历次侵略中国的原因

从思想文化看历史上日本历次侵略中国的原因王硕1,南北豪2,邢恩源3(1.河南工程学院外语学院,郑州,451191,2,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院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33 .河南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郑州,451191)摘要:中日之间有两千多年的接触和来往,和平共处是主旋律,然而也发生在了六次(有说五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其中侵略战争有三次。

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际体系下中日关系在综合国力作用下呈现不同的趋势。

日本侵略中国、炫耀国威、构建“共荣”的思想文化趋势早在16世纪中叶就开始酝酿。

本文着重从战争发生之前的国际体系和日本对周边国家的外交思想、共处文化和扩张心理分析这三次侵略战争的原因,以资对现在中日关系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日本侵略;思想文化;国际体系;战争原因一、中日关系概述近代以前,科学技术不发达,国与国之间的接触相对较少,所谓的国际体系相对就比较简单。

在古代,中国与周边的国家关系,也即当时东亚地区的国际体系,是以中国为主导的“朝贡体系”。

当时的朝贡体系,属于“同心圆”式[1]。

山东师范大学李云泉教授曾指出,在这种同心圆等级结构中,天下事以中国为中心,外国根据道德水平高低,分成夷和藩,处在天朝帝国的周围。

A位于同心圆的第一层,代表地方政府、少数民族土官等,属于中国的内政;B则位于同心圆的第二层,代表典型而实质的朝贡关系国,如朝鲜、琉球、安南等;C则位于同心圆的第三层一般性的朝贡关系国,如日本、暹罗、爪哇、满剌加等;D位于同心圆的最外层,代表名义上的朝贡关系国,如今天西亚等地的国家,甚至西洋国家等;一直没有交集的国家,则在更远的外层。

可以看出,朝鲜在古代处于B的层次,属于“典型而实质的朝贡关系”,而日本与中国在古代则属于“一般性的朝贡国家”,也即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中国文化,并曾接受过明朝皇帝所授予的封号,定期或不定期来华朝贡的国家。

关系不同,宗主国所要承担的权利义务职责也不同。

二、历史上的中日战争中日之间有文字记载的大规模的战争有六次[2],也有说五次[3]的,主要有:1、中(唐)日白江口之战(公元659~662年);2、中(元)日的两次战争(公元1274、公元1281年);3、中(明)日朝鲜壬辰战争(公元1592~1595年);4、中(清)日甲午战争(公元1894~1895年);5、中日全面战争(公元1928~1945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19世纪后半叶日本对华政策渐变的思想根源渠长根内容提要 19世纪后半叶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

西方势力的强力渗入打破了幕府的锁国政策,对国家发展和民族生存形成了巨大压力;幕府的倒台与明治政权的建立,集中实现了社会变革的价值;而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宗藩体制的渐次解体,则为日本的变革与崛起提供了双重动力———中华民族的全面危机激发了日本发愤图强的意志和决心,清王朝的腐朽堕落激起了日本步西方后尘走对外扩张之路的野心和行为。

在这个历史转折时期,日本对华态度和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改变了传统的亲和膜拜理念,加入了疏离、贬抑的色彩,继而采取窥视、试探的手法,最后孤注一掷地发动了甲午战争,向中国的权力和权威挑战。

导致这种渐变的原因是复杂的,日本社会各界从不同的立场出发,以不同的方式炮制出了一系列的针对中国的扩张思想主张,并最终付诸实施,是极其重要的方面。

这些扩张思想来自于日本社会的不同层面和领域,对明治政府的决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它们通过酝酿、传播,或包容于政治家、学者、文学艺术家及其他社会权威人物的言论作品里,或流布于国民教育、战争动员、道德评判、社会规范之中,或潜藏在民间人士的野史絮语中,甚至广泛地渗透于国民的心理意识、风俗习惯里。

它们间处杂陈,相与为进,共同写实了侵略中国基调下的近代中日国家关系。

关键词 日本 19世纪后半叶 对华政策 思想根源 19世纪后半叶日本渐改传统的对华政策,从一种状态走向一种极端,其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渐次加深的过程;也不是无端的、随意的,有一个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激发、诱导的历史背景。

其中,越来越明朗、系统、坚定化的离华、反华、侵华思想是极其重要的精神性因素。

19世纪后半叶日本对华政策的渐变19世纪后半叶时值日本江户幕府末期和明治天皇政府的确立和鼎盛时期。

众所周知,19世纪上半叶之前的中国一直处于东方文化的中心地位,引领着整个东方世界尤其是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发展方向,成为该地区公认的权威和顶礼膜拜的对象。

地理上孤悬汪洋、独处一隅,疏离于中国中心而处边缘的日本,源于文化的后起和荒陋,对繁盛的中国恭诚遥望,崇尚有加,主动交通,从中国汲取了大量的文化涵养。

因此,在一个相当长时期的东亚政治格局里,中国始终处于上势主导地位,日本处于下势依附地位;而且,在中国的传统国际视野里,日本的地位和影响是极其微弱的,甚至比朝鲜、越南、印度、阿拉伯等其他亚洲国家都要逊色得多。

但是,自从中日发生邦交以来,两国基本能够和平相处、友好交往,形成了友好敦睦的历史传统(除却13世纪忽761必烈东伐和16世纪丰臣秀吉私欲膨胀至极而致短暂的脱轨之外)。

总的来看,在19世纪之前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日本是在充满对中国的敬畏和尊奉的心理定势下,谦恭地与中国进行沟通的。

历史进入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世界的全球扩张深入到东亚地区,野蛮如洪水般的资本潮流冲击着亚洲,也逐渐打破了东亚地区的常态。

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天朝上国的权威被撕裂,坚固的宗藩体制摇摇欲坠,东亚地区地动山摇。

此时,海中的日本也未能幸免于西方的蹂躏,继中国之后也成为了资本扩张的又一个牺牲品。

但是,就是在这个民不安、国自危的历史转折时期,相似的命运没有勾起日本与中国患难与共的深度默契和一致对外的坚定信念,相反,日本对中国的敬重态度反而开始发生细微的变化。

这种变化随着中、西拼杀力度和深度的增加而发展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急速,从疏远、孤立中国走向轻视、蔑视中国,到19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日本对中国已经彻底从友好的邻国、敦睦的邦交走向了对立。

日本逐步改变对华态度和政策的过程是明晰的。

从主体的角度看,它是从一部分了解中国的武士、知识分子开始,逐步影响到越来越宽泛的精英阶层的;从空间区域的角度看,它是从一些面对中国的大名、领主藩地逐步扩展到越来越多的地方执政范围里的;从转变的强度上看,它是从个体的、散乱的思想认识慢慢汇聚、上升为群体的、多层次的对华理念,最后演变成国家的对华政治决策和邦交理论的。

首先,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惨败暴露了清朝政府的腐败真相,令日本看到了中国的另一面。

并无任何明显征兆的鸦片战争的突然爆发给日本的民间武士、知识分子和地方执政者以至幕府以极大的震动,甚至于相当大的打击,而中国的最终败绩更让他们如感晴天霹雳。

日本社会的精英们急切地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弄清楚其中的原委。

大批介绍鸦片战争的书籍被引入,日本的知识分子自己也开始著书立说,各抒己见。

当然此时的这些活动主要还是出于对中国的关切。

毕竟积久以来在日本人的心目中,中国一直就是一个极其强盛和辉煌的国度。

只是由于后来江户幕府颁布了“锁国令”,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日本对中国的接触和了解越来越少,且多是间接的,主要借助于固有的文化典籍和朝鲜半岛中介,总好像是隔着一层面纱。

1862年,幕府派商船“千岁丸”号前往上海,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的事情。

此行目的有二:一是尝试与中国展开贸易,二是对中国进行实地考察。

随船前去的人员有两类———幕府官员和各地派遣的武士,著名的有高杉晋作、中牟田仓之助、名仓予何人等。

他们在上海共计逗留了59天,贸易活动进展不大,但对中国社会的考察却取得了巨大成果。

回国之后,他们撰写发表了大量的报告、日记、随笔、游记等考察作品,如《游清五录》、《长崎到唐国上海航海日记》、《清国上海见闻录》、《支那见闻录》等。

上海之行的中国印象出乎其意料之外,他们不仅看到了殖民地贸易的发展给中国沿海租界地区带来的空前而畸形的繁荣,还看到了鸦片的泛滥、官场的腐败,以及殖民者的傲慢无礼与清政府官员的奴颜面目,而上海的市政混乱、人心惶惶和麇集的难民,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的病态。

“清国当今,岂止心腹之病,病像已露于面容,显于四体,一指一肤,无有不痛之处。

以上海一地而推查十八行省,大概可知矣。

”①“嗟乎,殷鉴不远,就在一衣带水之外,可不令人危惧也!”②———中国已不是一般日本人心目中想像的“天朝上邦”、圣人君子国了,而是蕴藏着大量严重社会问题并且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衰落中的国家。

其次,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引发了日本观察中国、把握中国、交通中国的心理的偏移,进而产生了对华国交的新思维。

由于是在彼此隔绝很长时间后的第一次直接接触,因此,此次“千岁丸”号成员们关于中国社会的观察体验以及其他有关书面、口头的信息交流和传播,在日本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反应,使得幕末日本对中国的认识和看法在较短的时间里就开始发生剧烈的变化,尽管其所见所闻未必就是全面的。

一些政治目光敏锐的人甚至对在列强面前步步退让的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感到了失望和绝望,进而表现出对中国的不尊861江海学刊2006.6以至鄙视,尤其是对中国政治腐败与军事衰弱的直接体验,刺激其中的一些人产生了中国不堪一击,必要时可以牺牲之的欲望和念头———“按兵之要在精而不在众。

然而今之清人,徒以其兵多将广为傲,却不知其已露微弱之耻也。

今次我等到上海其兵营中所观,士兵皆敝衣、垢面、跣足、光头、无刀,人人如乞丐般颓然,无一人而见有英武之气。

如斯之士兵,则我国之一人,可抵其五人也。

若率一万骑之士兵征讨彼等,直可纵横全清国矣!”③“千岁丸”号的中国之行只不过是一次集中的认识中国的行动,进而成为其后思考中国问题的一个引信和焦点罢了,其实,早在此前就已经有一些日本人在旁观侧思中国的遭遇了。

如1852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咸丰皇帝热河“蒙尘”的消息传达日本后,当时的强藩之一萨摩藩主岛津斋彬就对群臣说:“万没想到,清国竟至惰弱如此,真乃柔弱之国也……恐早已病入膏肓,无可救治也。

”④“想支那之将来,势必安于孤立退婴之旧习,其前途令人不胜寒心。

”⑤总的看来,发生在“千岁丸”号中国行前后的幕末日本对华认识的变化,基本上还仅限于日本社会一部分阶层的一部分人中,并未在全社会广泛传播,也未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但是,它业已为日本新的世界秩序观的提出和新的对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最低限度的思想基础。

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变化起始于对中国腐败衰朽的哀叹和对中国军力的蔑视,延伸至外交政策的批判,进一步发展到在文化上对中国的轻侮。

关于是继续“锁国”还是“开国”,是“提携亚洲”还是“征服亚洲”,是视中国为外交伙伴还是竞争敌手的大讨论的展开,就是这种转变轨迹的真实写照。

等到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文明开化日深,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引进日多,这种争论和变化就有了鲜明的结论和基本的取向,向中国文化一边倒的传统终于转变成了向欧美一边倒的新风潮。

明治前期设计出的清晰的大陆政策,特别是1894年悍然挑战中国,发动甲午战争,标志着日本的离华、反华、仇华态度和政策完全确立了。

19世纪后半叶日本改变传统对华政策之思想渊源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加入西方列强的行列共同欺侮中国,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凭借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优势,在后来的历次侵略中国的行动中日本获利最丰,成为中国人民最为穷凶极恶的敌人,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

从19世纪中期开始,并以甲午战争为界限,日本逐步转变对华态度和政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前所述,西方势力的强力渗入打破了幕府的锁国政策,形成了日本国家发展和民族生存的巨大压力;幕府的倒台与明治政权的建立,集中实现了社会变革的价值;而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宗藩体制的渐次解体则为日本的变革与崛起提供了双重动力———中华民族的全面危机激起了日本发愤图强的意志和决心,清王朝的腐朽堕落激起了日本步西方后尘,走对外扩张之路的野心和行为。

在所有这些内外因素之中,有一种潜在的精神性因素发展得越来越鲜明,越来越真切———向中国扩张、侵略中国的思想。

可以说,侵略中国的思想主张,不仅引导、支撑了19世纪后半叶及其以后日本对华的新态度、新政策,而且长期指导、落实了日本的这种态度和政策。

日本侵华思想发源于日本社会的不同层面和领域,首先对明治时代的对华政策发生了积极的影响,直到昭和时代挑起侵华战争并最终毁败于自衅,甚至还继续暗藏潜伏于直至今天的日本社会里。

在近代日本不断扩大对外侵略的过程中,占领中国、主宰东亚以至霸占亚洲、分割世界的侵华思想花样繁多、形态各异,成为对外侵略战争的战略指导和精神支柱,既是号召民众、发动战争的旗帜、动力,又是扩大侵略的借口和根据,它不仅驱使本国民众奔赴战场,甚至让一部分被侵略的中国人也为之蒙蔽,成了近现代中国备受日本侵害的最深厚、最隐蔽的历史根源。

日本侵略中国的思想,如果从16世纪末丰臣秀吉侵略朝鲜、征服中国的战争计起,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丰臣秀吉多次坦露过吞并中国的远大“蓝图”。

他在1583年说:“……鲧之三韩、琉961论19世纪后半叶日本对华政策渐变的思想根源球,远邦异域,款塞来享。

今也欲大明,盖非吾所欲,天所授也。

”⑥1587年5月,他在征讨九州的军中说:“在我生存之年誓将唐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