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内环境控制
室内温湿度管理制度
![室内温湿度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a99336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4.png)
室内温湿度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保护室内设施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室内场所的温湿度管理。
第三章温湿度管理责任第三条公司负责设立温湿度管理工作小组,明确温湿度管理的责任,实施温湿度管理制度。
第四条温湿度管理工作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1. 负责制定温湿度管理方案;2. 负责监测室内温湿度情况;3. 负责及时调整室内温湿度;4. 对室内温湿度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
第四章温湿度管理措施第五条为了保证室内温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办公设备的正常运行,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1. 安装空调系统,保持室内温度在适宜范围内;2. 安装除湿设备或加湿设备,保持室内湿度在适宜范围内;3. 定期清洁维护空调和除湿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4. 在必要时进行室内温湿度调整。
第六条在日常管理中,公司将加强对员工的温湿度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温湿度管理意识和能力。
第五章温湿度监测和记录第七条公司将通过空调系统和湿度检测仪器对室内温湿度进行监测,定期对室内温湿度进行记录和分析。
第八条对于室内温湿度异常情况,温湿度管理工作小组将及时采取对应措施,并将记录和分析结果上报公司领导。
第六章罚则和奖励第九条对于未能按照本制度履行温湿度管理职责的单位或个人,公司将视情况采取警告、罚款等处罚措施。
第十条对于在温湿度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或个人,公司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章附则第十一条本制度自颁布日起生效。
第十二条温湿度管理工作小组有权对本制度进行解释和修订。
以上就是本公司的室内温湿度管理制度,希望各部门和员工扎实落实,共同维护良好的室内环境。
室内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
![室内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d6e4e5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c.png)
室内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性越来越重视。
室内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就是为了实现室内环境的优化与控制,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本文将介绍室内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其应用。
设计原则在设计室内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1. 室内环境参数监测:系统应该能够实时监测室内温度、湿度、噪音、光照等参数,并将监测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2. 舒适度指标评估:系统应该能够根据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对室内环境的舒适度进行评估,如PMV评估方法等,以便了解环境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
3. 智能控制策略:系统应该能够根据监测数据和舒适度评估结果,自动调节温度、湿度、通风和照明等控制设备,以维持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重要组成部分室内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由以下几个重要组成部分组成:1. 传感器:用于监测室内环境参数,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噪音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传感器应具备高精度和稳定性,同时能够与监测系统无线连接。
2. 控制器:负责处理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控制执行器实现温度、湿度、通风、照明等设备的自动调节。
3. 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接收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评估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并向控制器提供相应的控制指令。
4. 执行器: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实现对温度、湿度、通风、照明等设备的控制调节。
例如,通过调节空调系统、加湿器、通风系统、灯具等来优化室内环境。
应用室内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住宅、办公室、商业建筑等。
下面将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办公室:室内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时间和需求,自动调节灯光亮度、温度和通风等设备,提供一个舒适的办公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2. 医疗机构:在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中,室内环境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园艺设施内温度环境调控方法
![园艺设施内温度环境调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0d3075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8.png)
园艺设施内温度环境调控方法1. 温室通风:温室设施内部温度过高时,通过合理调节温室通风口的开启程度、设置风口位置以及使用风机等设备,实现温室内外空气的交换,从而降低温室内的温度。
详细描述:温室通风是一种常见的调节温室温度的方法。
可以通过设置风口位置和调整风口开度,让外部新鲜空气进入温室,同时将温室内过热的空气排出。
还可以使用风机来增加风流量和调节通风效果。
通过合理调整通风量,可以控制温室内的温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2. 遮阳网的使用:在温室顶部或墙壁上设置遮阳网,可以有效降低温室内的温度。
遮阳网可以阻挡太阳直射光的进入,减少温室内的光照和热量,从而降低温室的温度。
详细描述:遮阳网是一种常见的遮阳调温设施,在温室顶部或墙壁上安装。
它可以有效减少太阳直射光的进入,阻挡光照和热量的传递,从而降低温室内的温度。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遮阳网的遮光率,以实现温室内的光照和温度控制。
3. 雾化降温:通过给温室内喷洒微细的水雾,通过蒸发吸热的原理,降低温室内的温度。
详细描述:雾化降温是一种利用水的蒸发吸热原理来降低温室内温度的方法。
可以通过在温室内部喷洒细小的水雾,在雾化的过程中,水颗粒会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从而降低空气温度。
雾化也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提供较为适宜的生长环境。
4. 冷暖气设备:通过安装空调或暖气设备,调节温室内的温度,确保植物在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内。
详细描述:冷暖气设备是温室内温度调控的重要设备之一。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空调或暖气设备,通过加热或制冷来调节温室内的温度。
使用冷暖气设备可以在季节转换或气候变化时,为植物提供合适的生长温度,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5. 移动遮荫设备:通过设置遮荫网或其他遮挡物,调节温室内的光照和温度。
详细描述:移动遮荫设备常用于温室内的光照和温度调节。
可以根据温室内植物的需求或气候条件的变化,移动遮荫网的位置和开闭,调整温室内的光照和温度。
通过合理利用遮荫设备,可以保持温室内的光照和温度在合适范围内,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保持室内温度恒定的技巧
![保持室内温度恒定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3895a1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3.png)
保持室内温度恒定的技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室温的舒适度对于居住环境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和季节交替,室内温度的波动常常会给我们带来不适。
为了保持室内温度的恒定,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实用的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措施,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标。
1. 合理使用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是我们控制室内温度的主要工具之一。
为了保持室内温度恒定,我们需要合理使用空调系统。
首先,我们可以设置合适的温度。
通常情况下,室内温度在22-24摄氏度是舒适的范围。
其次,我们可以合理调节风速和风向,以确保温度的均匀分布。
此外,定时开关空调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开关时间,避免长时间不必要地耗电。
2. 加强室内保温保温措施是维持室内温度恒定的重要步骤之一。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检查和修补窗户和门的密封性能来防止冷空气的渗透。
其次,我们可以采用窗帘和地毯等软装饰来增加室内的保温效果。
此外,我们还可以考虑使用隔热墙壁材料和双层玻璃窗等专业设备,进一步提高室内的保温性能。
3. 控制室内通风通风是调节室内温度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温暖的季节,我们可以通过打开窗户或使用电风扇等方式来促进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
在冷天,我们可以适当关闭窗户,以减少室内外温度交换,保持室内的温暖。
此外,我们还可以合理安装通风设备,如新风系统和排气扇,以调节室内空气质量和温度。
4. 合理利用阳光和遮阳阳光是一个免费的取暖资源。
在白天,我们可以打开窗帘,充分利用阳光的热量来提高室内温度。
在晚上,我们可以合理使用窗帘和遮阳板来避免外界冷空气的侵入。
此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在窗户上安装遮阳膜或百叶窗等设备,以进一步控制室内的光照和温度。
5. 恒温设备的使用除了上述措施外,我们还可以考虑使用一些恒温设备来帮助我们保持室内温度的恒定。
例如,我们可以安装恒温器或智能恒温控制系统,通过调整供暖和制冷系统的运行,使室内温度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此外,一些具有节能功能的恒温设备也可以帮助我们降低能源消耗,达到节约的效果。
室内温度调控技术
![室内温度调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50ed85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d6.png)
室内温度调控技术室内温度调控技术在现代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在家中、写字楼、购物中心还是汽车、火车、飞机等室内空间中,我们都希望能够提供一个舒适的温度环境。
因此,室内温度调控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为我们带来了更好的生活体验。
一、恒温控制系统恒温控制系统是室内温度调控技术中的重要一环。
其作用是通过对室内温度的实时监测,通过自动调整空调、暖气、通风设备等运行状态,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性。
这一系统采用了先进的传感器和智能算法,能够根据不同时间段、不同季节的温度需求,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使室内始终保持舒适的温度。
二、智能温控设备智能温控设备是室内温度调控技术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这类设备不仅能够与恒温控制系统进行互联互通,还具备了更多的智能化功能。
例如,通过手机APP、语音控制等方式,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对室内温度的监测和调节,方便用户在离开家时关闭空调或暖气,或在接近家的时候提前将温度调至舒适状态。
智能温控设备不仅提高了温度调控的便捷性,还能够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三、空气净化与湿度控制除了温度调控,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和湿度对于人们的舒适度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为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净化空气的技术被广泛应用。
空气净化器采用了多种过滤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室内的细颗粒物、臭味、甲醛等有害物质,为人们提供清新的室内环境。
同时,湿度的调节也是室内温度调控的重要一环。
通过湿度传感器和加湿器、除湿器等设备的配合使用,可以使室内湿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对人们的不适。
四、节能与环保室内温度调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是节能与环保。
随着能源消耗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对于温度调控技术的节能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一些先进的温度调控设备已经具备了能耗监测和调整的功能,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段和使用需求,合理分配能源,降低不必要的能耗。
同时,一些新型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也使得设备的制造和运行更加环保,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总结室内温度调控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为我们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体验。
装修中的室内环境温度控制
![装修中的室内环境温度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cfc4115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a2.png)
装修中的室内环境温度控制在装修过程中,室内环境温度是一个需要仔细控制的重要因素。
正确的温度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保证工作质量和工人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装修中控制室内环境温度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一、合理选择施工时间和季节在选择施工时间时,应尽量避免夏季高温和冬季严寒的季节。
这是因为在高温和严寒的环境下,无论是施工材料的质量还是工人的工作效率都会受到影响。
因此,最好选择春季和秋季这两个温度相对宜人的季节进行装修。
二、良好的通风系统在装修过程中,良好的通风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通风可以帮助排除室内的污浊空气和甲醛等有害物质,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
可以安装通风设备,如风扇或空调系统,以提供足够的空气流动。
同时,在室内设置排风口或开启窗户也是有效的通风方法。
三、合理选择施工材料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也是控制室内环境温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保温材料,应选择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材料,以减少室内与外界温度的传导。
同时,需要注意选择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材料,减少有害气体的释放。
四、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在装修时,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也可以有效地控制室内环境温度。
比如,先进行地面和墙壁的保温施工,然后再进行地板和天花板的装修,这样可以减少热量和寒冷的传导。
五、合理使用辅助设备在装修过程中,可以合理使用辅助设备来控制室内环境温度。
例如,可以使用空调设备或移动加热器来调节室内温度。
在工作人员休息时,可以将设备设置为合适的温度,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
六、注意工人的体感温度在装修施工中,需要特别关注工人的体感温度。
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工人的体感温度,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总结:在装修中控制室内环境温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通过合理选择施工时间和季节、良好的通风系统、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合理使用辅助设备以及关注工人的体感温度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室内环境温度,提高装修的效率和质量,为工人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实验室内外环境的影响
![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实验室内外环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36c412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1.png)
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实验室内外环境的影响在进行科学实验时,实验室内外环境的因素对实验结果往往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科学家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实验室内外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从实验室温度、湿度和洁净度等方面探讨如何控制实验室内外环境的影响。
一、温度控制温度是实验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和控制的因素之一。
在进行许多实验时,精确的温度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物质的相变和生物体的活动等方面都有直接影响。
为了控制实验室内温度的影响,实验室通常采用恒温设备如恒温水浴、恒温箱等来维持稳定的温度。
此外,实验期间要尽量避免外部温度对实验造成干扰,实验室门窗应保持关闭,避免额外的风力和热量进入实验室。
二、湿度控制湿度是指空气中水分含量的多少。
在某些实验中,湿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例如,在某些材料的制备过程中,湿度的变化会影响实验结果的结晶质量和形态。
为了控制实验室内湿度的影响,实验室通常会配备湿度控制设备如除湿机、加湿器等。
这些设备可调节实验室内湿度的水分含量,以确保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此外,实验中使用的试剂和设备也需要储存在干燥的环境下,以防止湿气的影响。
三、洁净度控制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室的洁净度对实验结果及实验者的安全非常重要。
实验室内的微尘、细菌和化学物质等可能会干扰实验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保持实验室的洁净度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控制实验室内的洁净度,实验室通常会进行常规的清洁和卫生维护工作。
这包括定期清扫实验室各个区域,清洁实验用具和设备,定期更换实验室内的过滤器,以及合理储存和处理化学药品等。
此外,在一些特殊实验中,科学家们还会采取更严格的洁净度控制措施。
例如,在某些微电子器件制备实验中,实验室通常会配备洁净工作台、洁净手套和无尘室等设备来确保实验过程的洁净度。
结论实验过程中合理控制实验室内外环境的影响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洁净度等因素,科学家们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因素对实验的干扰,从而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物业环境管理中的室内温湿度管理
![物业环境管理中的室内温湿度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e3402c5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0.png)
物业环境管理中的室内温湿度管理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提高,使得物业管理在社区和办公场所越来越重要。
其中,室内温湿度管理作为物业环境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人们的健康和舒适度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物业环境管理中的室内温湿度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管理。
一、室内温湿度管理的重要性在室内环境中,温湿度是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理的室内温湿度可以提高人们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同时对健康也有着重要影响。
首先,室内温度适宜可以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会使人感到不适,影响情绪和工作效率。
适宜的室内温度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
其次,室内湿度的合理管理对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也非常重要。
降低湿度可以减少细菌和霉菌的滋生,对呼吸道疾病和过敏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反,如果湿度过低,会导致空气干燥,对肌肤和呼吸道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室内温湿度管理在物业环境管理中不可忽视,其重要性体现在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促进身心健康和预防疾病方面。
二、室内温湿度管理的有效途径为了有效管理室内温湿度,物业管理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监测温湿度物业管理人员应定期使用专业的温湿度监测设备对室内环境进行监测。
通过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及时了解室内温湿度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2. 合理调节空调和加湿设备根据室内温湿度监测结果,物业管理人员可以适当调节空调和加湿设备的运行模式,以维持室内温湿度的合适范围。
例如,在湿度过高时,可以采取通风和除湿措施,而在湿度过低时,则可以通过加湿设备来提高湿度。
3. 增加室内植物植物具有调节室内湿度的能力,通过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室内的湿度。
物业管理人员可以在室内布置一些适合室内生长的绿植,如吊兰、常春藤等,以提高室内湿度。
4. 加强维护和保养定期维护和保养空调和加湿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物业管理人员应及时更换过滤网、清洗管道等,以保证设备的高效运行,从而提供稳定的室内温湿度环境。
室内质量控制及质控规则
![室内质量控制及质控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3b61bc9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0.png)
室内质量控制及质控规则概述室内质量控制是指为了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
建立科学合理的室内质控规则对于提高室内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室内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用的质控规则。
室内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们的健康和舒适感有着直接影响。
不良的室内环境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过敏、疲劳等健康问题。
恶劣的室内质量也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建立合理的室内质量控制措施,保证良好的室内环境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常用的质控规则1. 室内通风良好的室内通风是保持室内环境空气新鲜和洁净的关键。
室内通风应充分考虑外界空气质量,避免在污染源较高的情况下开窗通风。
合理调整通风设备,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
2.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建立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定期监测室内的空气质量指标,如二氧化碳、甲醛、PM2.5等。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3. 室内装修和材料选择在室内装修和材料选择时,应优先选择无毒、无污染的材料。
避免使用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的装饰材料,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4. 室内噪音控制过高的噪音会对人们的健康和工作效率造成负面影响。
在室内设计和装修中要考虑噪音控制措施,使用隔音材料,合理安排设备和家具的布局,以减少室内噪音。
5. 室内温湿度控制室内的温湿度对于人们的健康和舒适感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调节室内温湿度,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
6. 室内照明设计合理的室内照明设计可以提供充足的光线,改善室内空间的舒适性。
选择合适的灯具和灯光设计,避免刺眼的强光和反光,减轻眼部疲劳。
室内质量控制和质控规则对于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通风、空气监测、装修材料选择、噪音控制、温湿度控制和照明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基于PID算法的温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
![基于PID算法的温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100af29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a.png)
技术Special TechnologyI G I T C W 专题74DIGITCW2020.080 引言PID 算法是一种采样控制算法,通过对控制量的计算得出准确可行的计算机控制语言,由于该算法具有计算结果进准度高,计算过程中不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应用起来简单快捷,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中。
温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可用于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根据控制算法的设置,为温室制造出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温湿度环境。
传统温室内温湿度控制系统由于控制精准度低、控制不稳定等问题,已无法满足植物养殖的需求[1]。
所以运用PID 算法设计温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提高系统对温室温湿度控制的精准度。
1 温室内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1.1 系统硬件设计系统的硬件结构设计由微处理器、传感器以及电源电路等设备构成。
微处理器是系统的控制板块,同时也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该设备是负责执行系统的控制指令[2]。
为了保证系统对温室温湿度智能高效控制功能,此次选用14位SLZ 系列单片机SLZ2016-558微处理器,该设备采用先进的PPC 结构,绝大多数系统控制指令可以在15秒钟内完成,具有较高的运行速度,该设备具有内外多种中断工作模式,有利于系统中断程序的设计和低电压检测功能的实现[3]。
由于该微处理器具有低功耗特点,增加了系统的工作时间,在设备安装时,设备工作电压要控制在2.6~4.3V 范围内,保证微处理器平稳顺利运行。
硬件设计上选用了温度和湿度两种传感器。
在温室内外各安装一套温湿度传感器,并将传感器的传输方式设置为模拟量传输,其具体性能指标设置为:温度传感器型号为TL-W ,测量范围0~60℃,输出为Rs600,误差为0.01;湿度传感器型号为TL-N ,测量范围0~95%RH ,输出为Rs500,误差为0.01。
为了保证电源电压稳定,系统在运行时一般采用4.5V 电压供电,并且分别在系统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安装经线性稳压电源LMIII9GT-3.0V 和LMIII9GT-1.5V ,将系统的供电电压降低到3.0V 和1.5V 。
室内温湿度管理制度范文
![室内温湿度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4921fe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0.png)
室内温湿度管理制度范文室内温湿度管理制度范一、引言室内温湿度管理对于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员工的健康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室内温湿度处于合适的范围内,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防止湿度导致建筑结构和设备的损坏。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的办公场所和生产车间。
二、管理职责1. 总经理:负责制定和执行室内温湿度管理制度,并组织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
2. 设备维护人员:负责监测和调整空调系统,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3. 安全保卫人员:负责巡查室内温湿度,并及时向设备维护人员报告异常情况。
三、温湿度标准1. 室内温度标准:公司办公场所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2℃至26℃之间。
2. 室内湿度标准:公司办公场所的室内湿度应保持在40%至60%之间。
四、温湿度监测与调整1. 温湿度监测:设备维护人员应定期对办公场所进行温湿度的监测,记录监测结果并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温湿度不符合标准的异常情况。
2. 温湿度调整:设备维护人员应根据监测结果,合理调整空调系统的工作状态,以保持室内温湿度在标准范围内。
3. 设备维护: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维护和清洁,确保其正常运行并提高能效。
五、员工行为规范1. 关闭门窗:员工离开办公室或会议室时,应关闭门窗,以防止室内温湿度过高或过低。
2. 协调使用空调:在办公室内,员工应相互协调使用空调,避免个别员工频繁调整温度和湿度设置。
3. 合理使用加湿器和除湿器:在湿度异常高或低的情况下,员工可以适量使用加湿器或除湿器,但需经过设备维护人员的批准。
六、处理异常情况1. 温度异常:若室内温度超过设定的标准范围,设备维护人员应立即检查空调系统,并尽快修复故障。
2. 湿度异常:若室内湿度超过设定的标准范围,设备维护人员应检查空调系统的除湿功能,清理排水管道,并适当调整湿度设置。
3. 风暴天气:在风暴天气下,员工应关闭窗户和门,以防止雨水进入室内,导致湿度过高。
七、培训与宣传1. 培训: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关于室内温湿度管理的培训,包括相关标准、监测方法、调整措施和异常情况处理等内容。
计量室温湿度控制标准
![计量室温湿度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95049f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d.png)
计量室温湿度控制标准
室温和湿度是室内环境中重要的控制参数,对于某些场合,需要根据特定的要求对室温和湿度进行准确的测量和控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室温湿度控制标准:
1. ASHRAE标准55:美国暖通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AE)
制定的室内热舒适性标准,对于室温和湿度的要求进行了规定。
例如,对于一般商业办公室的室温要求,标准55建议将室温
控制在20-24℃的范围内。
2. GB/T 18883:中国国家标准化组织发布的《室内空气质量
标准》中规定了室温和湿度的相关要求。
例如,对于办公室的室内环境,要求室温保持在18-28℃的范围内,相对湿度保持
在30%-70%的范围内。
3. ISO 7726: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工作场所环境-
气象学测量》中对于室温和湿度的测量方法和要求进行了规定。
该标准提供了测量室内温湿度的具体方法和设备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场合可能有不同的室温湿度控制标准,具体的标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执行。
此外,室温湿度的控制还应结合具体的空调系统、建筑节能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以达到舒适和节能的平衡。
温室技术参数及要求
![温室技术参数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d028e5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f.png)
温室技术参数及要求温室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设施,可提供温度、湿度、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条件,为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温室技术参数和要求的设定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和减少资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温室技术参数和要求的详细介绍:1.温室气候参数要求:温度:温室内温度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不同作物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温室内温度应适宜作物生长,一般控制在15-30摄氏度之间。
湿度:湿度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病虫害的影响较大。
温室内湿度一般控制在60-80%之间。
光照: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不同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同。
温室内光照要充足,可以通过合理的布置灯具来增加光照强度。
二氧化碳浓度: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对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也有重要影响。
一般温室内CO2浓度应保持在500-1500ppm之间。
2.温室结构要求:温室的结构要求主要包括温室框架的材料、温室覆盖材料以及温室通风系统等。
温室框架的材料:温室的框架材料通常采用钢结构、铝合金或者塑料等材料,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承受外部自然环境的压力。
温室覆盖材料:温室的覆盖材料可以选择玻璃、聚乙烯膜、聚碳酸酯板等材料。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透光性和保温性能,选择适合的覆盖材料有助于创造良好的温室环境。
温室通风系统:温室内的通风系统对于控制温室内环境至关重要。
通风系统应包括可开启的门窗和顶棚通风设备,以便通过自然或人工方式调节温室内的温湿度。
3.温室设备要求:温室内的设备可以通过机械、自动化和智能化来提高设施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生产效益。
温室设备主要包括温室的灌溉系统、肥料供给系统、温室控制系统以及照明系统等。
这些设备的选用和使用要符合实际作物的生长需求,并且能够实现对温室环境参数的精确控制和监测。
灌溉系统:温室内的灌溉系统可以通过滴灌、喷灌或者微喷灌等方式进行,以满足植物的水分需求。
肥料供给系统:温室内的肥料供给系统可以通过喷雾灌溉、滴灌等方式进行,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如何有效调节室内温湿度
![如何有效调节室内温湿度](https://img.taocdn.com/s3/m/2b6ae73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a.png)
如何有效调节室内温湿度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非常重要。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都会给我们带来不适和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调节室内的温湿度,创造一个舒适和健康的居住环境。
一、合理使用空调和加湿器/除湿器空调是调节室内温度的主要设备,而加湿器和除湿器则是调节室内湿度的利器。
在使用空调时,我们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设定,避免过低或过高的温度。
同时,空调的使用时间也应该适度,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以免造成室内温湿度的不平衡。
对于加湿器和除湿器的使用,我们需要根据室内湿度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如果室内湿度过低,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湿度,但要注意保持适度,避免湿度过高引发细菌滋生和霉菌产生。
如果室内湿度过高,可以使用除湿器降低湿度,但同样要注意不要过度除湿,以免引起干燥和不适感。
二、合理通风通风是调节室内温湿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开窗通风可以有效地将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同时引入新鲜的空气。
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和方式进行通风,如早晨和傍晚时分开窗通风,或者利用室内外温差较大的时候进行交叉通风。
在通风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窗户的开启程度,以及使用窗帘、百叶窗等遮挡物来控制室内的光线和热量。
这样不仅可以调节室内温湿度,还可以节约能源和降低空调的使用频率。
三、合理布置家具和装饰家具和装饰物的布置也会对室内温湿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些大型的家具和装饰物会阻挡空气的流动,导致室内的湿度不易调节。
因此,在布置家具和装饰物时,我们应该注意不要堵塞通风口和空调出风口,保持空气的流通。
另外,一些植物也可以起到调节室内温湿度的作用。
一些常见的室内植物如吊兰、常春藤等具有良好的湿度调节能力,可以增加室内的湿度并净化空气。
但需要注意的是,室内植物的养护需要适度,过多的浇水会导致室内湿度过高,影响居住环境。
四、合理控制室内活动室内活动也会对室内温湿度产生影响。
建筑物的室内温湿度控制
![建筑物的室内温湿度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235307b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1.png)
建筑物的室内温湿度控制室内温湿度对于建筑物的环境舒适度和使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建筑物的设计和运行中,合理控制室内温湿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室内温湿度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措施。
一、室内温湿度控制的重要性合适的室内温湿度对居住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导致人们感觉不适,甚至出现身体不适症状。
而湿度过高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影响空气质量,增加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因此,室内温湿度控制是保障人们健康和舒适的基本要求。
另外,室内温湿度对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也有重要的影响。
高湿度环境容易引发建筑物结构腐蚀、霉菌滋生等问题,加速建筑物的老化和损坏。
而低湿度环境则会引起木质结构的干缩、裂缝等情况。
因此,室内温湿度控制是保护建筑物结构、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
二、室内温湿度控制的实施措施1. 恰当的空调系统设计和维护空调系统是室内温湿度控制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在建筑物设计阶段,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面积、人员密度等因素合理选型空调设备,并合理布局。
同时,定期进行空调系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出现故障影响温湿度控制效果。
2. 有效的通风系统通风是调节室内空气湿度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设置通风设备,如新风系统和排风系统,实现室内外空气的交换,排除室内湿气和异味,保持适宜的空气湿度。
此外,注意通风设备的维护和清洁,确保其正常运行。
3. 湿度控制装置的运用除了空调和通风系统,湿度控制装置也可以辅助实现室内温湿度的控制。
例如,在局部潮湿的区域,可以使用除湿机或者湿度调节器进行湿度控制。
对于过于干燥的环境,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湿度。
通过这些装置的运用,可以有针对性地调节室内湿度,保持舒适环境。
4. 综合管理和监控建筑物室内温湿度控制还需要进行综合的管理和监控。
例如,建立温湿度监测系统,定期对室内环境进行检测和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同时,规范建筑物使用方的行为,如控制开窗时间和频率、合理使用空调等,以减少不必要的温湿度波动。
环境设计规范要求对室内温湿度的要求
![环境设计规范要求对室内温湿度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f5bf95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3.png)
环境设计规范要求对室内温湿度的要求室内温湿度是环境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合理的室内温湿度能够提供舒适的居住与工作环境,并且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
为了满足室内温湿度的要求,设计规范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1. 根据不同空间的功能和使用要求,设定合适的温度范围。
室内温度的舒适范围通常为20℃-25℃,但具体的温度设置还应考虑到活动强度、工作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
例如,在冬季供暖期间,办公区域的温度宜保持在22℃-24℃,而工厂车间的温度则可适当降低。
2. 控制室内湿度的范围,以避免干燥或潮湿。
一般来说,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被认为是舒适的。
在湿度过低的情况下,容易产生静电、干燥的皮肤等问题;而湿度过高则容易导致细菌滋生、霉菌繁殖等健康问题。
因此,在设计中应考虑到通风、加湿或除湿等设备的设置,以控制室内湿度在舒适范围内。
3. 提供合适的空气质量,确保室内环境的健康与舒适。
除了控制温湿度外,通风系统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室内应配备适当数量的通风设备,以实现空气流通和新鲜空气的供应。
此外,还应考虑到室内空气污染源的排除,例如化学品、甲醛等有害物质的释放。
4. 合理设计室内建筑结构,以提高室内温湿度的控制效果。
建筑材料选择与室内环境的关系密切,例如选择吸湿性好的材料可以防止湿气过高,而使用隔热材料能够减少能量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室内温湿度是环境设计中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
符合规范要求的室内温湿度设计,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空间需求和气候条件,合理调节和控制室内温湿度,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并提高室内环境质量。
实验室高温室的环境要求
![实验室高温室的环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40d282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7.png)
实验室高温室的环境要求实验室高温室的环境要求摘要:实验室高温室是一种特殊的实验设备,通常用于对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质进行研究和测试。
为了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高温室的环境要求非常严格。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高温室的环境要求,并讨论其重要性。
1. 温度控制要求:实验室高温室的主要任务是提供高温环境。
因此,对温度的控制要求非常高。
高温室应能够稳定地控制温度,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
温度控制的精度取决于具体的实验要求,通常在±1°C至±5°C的范围内。
此外,高温室还应具备快速升温和降温的能力,以满足不同实验的需要。
2. 温度均匀性要求:高温室中,温度的均匀性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温度不均匀,不同部位的材料受热程度不同,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产生误差。
因此,高温室应能够保持温度在整个空间内的均匀分布,即使在最高温度时也不能有太大的差异。
3. 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实验室高温室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稳定性要求高温室在长时间运行中能够保持温度控制的精度和温度均匀性。
可靠性要求高温室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或停机情况,以确保实验能够按计划进行。
4. 安全性要求:高温环境对人体和设备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高温室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能。
首先,高温室的外壳应具备良好的绝热性能,以防止外界温度对实验室内温度的干扰。
其次,高温室应具备安全控制装置,如过温保护、漏电保护等,以确保实验过程中不发生意外。
此外,高温室内应设有适当的警示标识和应急设备,以确保人员在高温室内能够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应对突发情况。
5. 环境卫生要求:高温室应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有害物质等应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处理,以防止对实验人员和设备造成污染或伤害。
同样,高温室内的杂物、灰尘等应保持清洁,以防止对实验过程产生干扰。
高温室是一项高度复杂的实验设备,其环境要求的严格性与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直接相关。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室内温湿度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室内温湿度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7d7d52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e.png)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室内温湿度规范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物的室内温湿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合理的室内温湿度规范要求能够保证建筑物内的人们在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本文将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物室内温湿度规范要求,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室内温湿度的重要性室内温湿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舒适感和健康状况。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给人们带来不适,而过高的湿度则容易引发霉菌和细菌滋生。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合理的室内温湿度规范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二、温度规范要求1. 办公区:根据工作场所的不同需求,温度规范要求也会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室内的舒适温度范围为20-24摄氏度。
在办公区域,温度应保持在这个范围内,并具备一定的调节能力,以适应不同人们的需求。
2. 会议室和讲堂:会议室和讲堂通常会容纳较多的人群,因此在温度的调控上需要更加细致。
建筑设计中的温度规范要求会议室和讲堂的温度在22-26摄氏度之间,以确保人们在长时间的活动中不会感到燥热或过于寒冷。
3. 公共区域:对于建筑物的公共区域,温度要求应该与办公区类似,保持在20-24摄氏度。
然而,考虑到人流量较大和通风条件的限制,公共区域在设计上需要更加注重冷热交替的适应能力。
三、湿度规范要求1. 办公区:在办公区域,建筑设计中的室内湿度规范要求一般为40-60%。
这个范围既能够满足人们的舒适感,又不会造成电子设备受潮而损坏。
2. 实验室和医疗场所:一些特殊的建筑物,如实验室和医疗场所,对湿度的要求更为严格。
在这些场所,湿度规范要求一般控制在40-50%的范围内,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医疗设备的正常运作。
3. 其他公共场所:对于其他公共场所,湿度规范要求一般保持在40-60%之间。
这个范围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群的需求,并减少空气中的干燥或潮湿对人们健康的不利影响。
四、解决方案为了满足建筑物室内温湿度的规范要求,建议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 智能恒温控制系统:通过安装智能恒温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室内温度的精确控制,并根据人们的需求进行自动调节。
暖气设备调控方案
![暖气设备调控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f3779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2.png)
暖气设备调控方案冬季是供暖季节,对于北方的朋友来说,暖气设备是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
如何调控暖气设备,让室内温度保持在舒适的范围内,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下面介绍一些暖气设备调控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温度控制在调控暖气设备时,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温度控制。
一般来说,室温应该控制在18-22℃之间最为宜。
因为室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人的健康。
具体的温度控制方案有以下几种:1.1 自动温控现在很多家用暖气设备都自带自动温控功能,通过设置温度,自动控制室内温度。
这种方式最为普遍和方便,只需设定温度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自动温控方式下使用电量较大,如果想节约能源可以选择手动温控方式。
1.2 手动温控手动温控一般是通过温度调节阀来实现。
这种方式相对自动温控来说手动操作较为繁琐,但是电量消耗较小,更加节约能源。
如果家中暖气设备不支持自动温控,可以选择手动温控方式。
2. 时间控制时间控制也是调控暖气设备的重要方案之一。
定时开启和关闭暖气设备,无论从舒适度还是节能角度来说都比没有时间控制方案更佳。
下面介绍两种时间控制方案:2.1 定时开启如果白天居家较少,可以选择在白天时间暂停供暖,定时开启暖气设备。
这样既能保证居家舒适,同时也能节约不少能源,达到节能的目的。
当然,如果白天需要居家,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整,不过建议定时关机的时间不要过长,避免室内温度过低影响健康。
2.2 定时关闭在晚上就寝时,可以选择定时关闭暖气设备。
因为夜间睡眠时对室温的需求较低,关机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
不过建议在室内温度达到适宜温度后再关闭暖气设备,避免影响睡眠和健康。
3. 室内环境控制除了温度控制和时间控制,还有室内环境控制方案。
通过控制室内环境,可以改善室内温度和湿度,提高居家舒适度。
具体方案如下:3.1 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是改善室内环境的重要方法之一。
开窗通风可以清新室内空气,同时提高室内湿度,达到改善室内环境的目的。
不过在冬季最好不要采用开窗通风的方案,因为室外温度较低,开窗通风会使室内温度迅速下降,影响温度控制的效果。
温室大棚原理
![温室大棚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a10a79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9.png)
温室大棚原理
温室大棚是一种用于种植作物的设施,它能够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从而促进作物生长和增加产量。
温室大棚原理主要包括温室效应、光合作用和温室内环境控制等方面。
首先,温室效应是温室大棚原理的基础之一。
温室大棚利用透明的材料,如玻
璃或塑料薄膜,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使温室内部的温度升高。
这种温室效应能够阻止热量向外散失,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保持温室内部的温度相对稳定。
这种温室效应有助于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温暖气候,特别是在寒冷的季节或地区。
其次,光合作用是温室大棚原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
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
在温室大棚内,光合作用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因为温室内的光照条件比室外更加稳定和充足。
这意味着植物在温室大棚内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增加养分吸收和生长速度。
最后,温室内环境控制是温室大棚原理中的关键环节。
温室大棚通过控制温度、湿度、通风和灌溉等因素,创造出最适宜作物生长的环境。
温室内环境控制可以通过自然通风、人工通风、加热设备、遮阳网等手段来实现。
这些控制手段能够调节温室内部的气候条件,使之适合不同类型的作物生长,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总的来说,温室大棚原理包括温室效应、光合作用和温室内环境控制等方面。
通过这些原理的应用,温室大棚能够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从而在不利的自然条件下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温室大棚的原理不仅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农业种植选择,有助于满足人们对各种作物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流风机
环流风机主要用于提高温室内温度、湿度和Co2浓度的 均匀性,为作物的生长提供一个稳定而适宜的气候环境。 在现代温室栽培中,冬季为了保温,夏季湿帘降温都使温室的 环境相对封闭。室内的相对湿度可达80%以上,而作物叶面的相 对湿度更是高达90%以上。过高的空气湿度能抑制作物的蒸腾作 用,影响作物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同时,加热设备和Co2增施 设备很难保证室内各处的均匀性,所以,合理地使用环流风机可 以调节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及Co2的均匀分布,从而保证室内作 物生长的一致性
• 一、通风原理 • 概念:
• 所谓通风就是把室内污浊空气直接或经净化后排至室外,把新鲜 空气经适当处理后(如净化、降温、加热等)补充进来,从而保 持室内空气环境符合卫生标准和满足工艺的需要。
• ①自然通风 在温通过调节窗户的开度来调节通风 量。 • ②机械通风 依靠风机产生的压力强迫空气在设施内流动。
(二)园艺设施光照境的调节与控制: 1、改进园艺设施结构 3、改进管理措施 2、选择适当的设施覆盖材料 4、人工补光
长日照处理:长日照处理采用补光处理,如菊花电照处 理可延长秋菊开花期至冬季三大节日期间开花,实现反季 节栽培,增加淡季菊花供应,提高效益。而草莓电照栽培, 可阻止休眠或打破休眠,提早上市。补光强度、方法依作 物种类而异。一般长日照处理用照度几十勒克斯即有效, 光源多以每平方米5~10W的白炽灯。 照明方法有以下几种:从日落到日出终夜照明,日落后 4~8h连续照明;黑夜中插入连续照明2~5h;黑夜中 2~5h中间间歇明暗反复操作,即在1内点灯数分钟至20h, 如此反复点灭,与连续长日处理效果相同。
• 通过通风窗利用风压和热压产生 的通风,称为自然通风。 • 自然通风开关窗的机械设备:卷 膜开窗系统和齿条开窗系统。
• 1.卷膜开窗系统 • 2.齿条开窗系统
1.卷膜开窗系统
• 应用:塑料温室的侧墙开窗和屋顶卷膜开窗。
• 卷膜开窗是将覆盖膜卷在钢管上,通过转动钢管,将覆盖 膜卷起或放下。 • 一般卷膜钢管长度在60米左右。
设施内环境调控
马学强 青岛农业大学
南橘北枳
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南橘北枳,成语,出自《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意思是 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环境变 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
。 设施园艺:指露地不适于园艺作物生长的季节或地区,利 用温室等特定设施,人为创造适于作物生长的环境,根据 人们的需要,有计划地生产安全、优质、高产、高效的蔬 菜、花卉、水果等园艺产品的一种环境调控农业
热水采暖(圆翼型热浸镀锌散热管)
它是以热水为热媒的采暖系统,主要由提供热源的锅炉、输送管道、 循环水泵、散热器以及各种控制配件和调节阀门等组成。该系统由于供热 热媒的热性较大,温度调节可达到较高稳定性和均匀性,与热风和其它采 暖相比,虽一次性投资较多,但热损失较小,运行费用低,一般适合于冬 季室外温度在-10℃以下且加温季节时间长的地区。在我国北方地区和长 江流域对面积较大的温室群供暖,大都采用热水采暖系统。该散热管由于 经过热浸镀锌表面处理,而且钢制绕片韧性好,不易断裂,其使用寿命可 长达15年以上,是目前温室中最常用的散热器之一。
设施内的环境因子: 光、温、水、气、土壤 及营养元素等
光环境
光照强度 光质
光照时数 光分布
• 3、中日照花卉:该类花卉的孕蕾开花对日照要 求不严,黑夜长短对形成花芽无明显的影响。如 香石竹、仙客来、矮牵牛、天竺葵、石竹等。
• 利用花卉开花需要光照时间长短的特性,可以人 为地控制花期,使花卉提早或延迟开花,以达到 全年供应商品盆花。
• 覆盖材料光波透过率中另一重要波长域是紫外线, 紫茄子温室栽培若无紫外线就着色不好,月季花 的着色与紫外线也有关系,同时温室草莓、甜瓜 栽培放蜂传粉的话,用除去紫外线的薄膜覆盖会 影响蜜蜂传粉,但能抑制蚜虫的发生,并促进茎 叶的伸长。
温室内温度控制
一、降温控制 二、升温控制
一、降温控制
目前温室内常用的降温方法有:通风降 温、遮阳降温、湿帘-风机降温、微雾降温、 屋顶喷淋降温、屋面喷白等几种。 其中通风降温又可分为自然通风降温和 强制通风降温 遮阳降温可分为内遮阳降温和外遮阳降 温。
遮阳网
二、温室升温系统
根据植物学原理,植物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所发生的一切生物化 学作用,都必须在一定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 温室采暖就是选择适当的供热设备以满足温室采暖负荷要求,保 证冬季室内作物最适宜的生长温度。 目前用于温室的采暖方式主要有热风炉采暖、热水采暖,其它如 电热采暖、蒸汽采暖、辐射采暖等极少使用,若用户需要可另行 设计
• 通风率:在单位时间内每单位温室地面面积所交换的 空气容积(单位:m3/m2.min)。 • 对于适度遮荫温室,当室内最大太阳辐射强度在 50000Lx左右时,每平方米地面面积的基本通风量达到 2.5m3/min,即可大体上满足温室的降温需求。
• V1=2.5L· B • 式中:
• • • • V1—基本通风量,m3/min; 2.5—每平方米地面面积的基本通风量,m3/m2min; L—温室长度,m; B—温室宽度,m。
• 分手动和机动两种,传动方式有软轴传动和直接传 动两种。一般屋顶卷膜用机械传动或用软轴传动, 侧墙卷膜用手动或机械直接传动方式。
2018年8月18
第四章 温室通风换气
36
卷膜开窗
齿条开窗
39
四、强制通风设施
• 目前温室内安装的换气扇是9FJ系列轴流式节能通风机。 • 风机数目: • 必须满足在25.4帕空气静压下所需要的通风量, • 还取决于风机的大小,其大小的选择应保证温室排气侧相邻风机的间距不大 于7.62米; • 风机排风口之间的净距或其与邻近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不小于风机直径的1.5倍。 • 设计时最好将风机布置在下风侧或温室端墙。如果必须将风机布置在上风侧, 设计通风量至少应增加10%,风机电机功率必须大于0.55kw。 • 当设计风机数量在3台以下时,其中一台应为双速调节风机,以便满足不同通 风量的需求。 • 一般吸气口的面积约为3倍的排风口面积。
热风炉
热风炉按燃料不同可分为燃煤、燃油、燃汽三种热风炉,与热 水加温系统相比,热风加温运行费用较高,但其一次性投资少, 安装方便,尤其适合于冬季采暖时间短的地区和小面积单栋温室, 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使用较为普通。该机采用进口名牌燃烧器, 配有全自动控温系统和严格的保护功能,可以设立温度自动起动 和关机,燃烧全自动运行,安全可靠;燃烧效率高有利于环保, 可以配合风管送风使热风传输距离长,采暖区域温度更为均匀。
• 光照处理与红光和远红光关系很大,通常利用白炽灯就富含这 两种光波。温室利用自然光的场合,由于覆盖材料的不同,各 种光波域的透过率也不相同。最近以聚丙烯树酯为原料的薄膜 中混入能遮断红光和远红光的色素制成的转光膜,可调节室内 600~700nm的红光和700~800nm的红远光的光量子比,控制茎节 的伸长。
• 由湿帘箱、循环水系统、 轴流风机和控制系统四 部分组成,湿帘由箱体、 湿帘、布水管和集水器 组成。 • 目前湿帘采用的材料有: 白杨木细刨花、瓦楞纸、 聚氯乙烯等。
细雾风降温
47
• 遮荫降温就是利用不透光或透光率低的材料遮住阳光, 阻止多余的太阳辐射能量进入温室,保证作物能够正 常生长,又降低了温室内的空气温度。 • 1、室外遮荫降温系统 • 2、室内遮荫系统。另外,室内遮荫系统一般还与室 内保温幕系统共设,夏天使用遮阳网,降低室温,到 冬季将遮阳网换成保温幕,夜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