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血管系统的生理病理变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课件》

《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课件》

心脏病 血管病 血液病
冠心病、心肌病、心房纤颤等 高血压、动脉硬化、深静脉血栓等 贫血、血栓性疾病、血液肿瘤等
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的诊断方法和治疗 原则
诊断方法
心预、心脏康复等
心脏病的病理生理特征和常见类型
心室肥厚
心脏肌肉过度增长,影响 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
按照医生嘱咐用药、掌握用药剂量和时间
心血管系统疾病与饮食、运动、生活方 式的关系
1
饮食
低盐、低脂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和胆
运动
2
固醇水平
适度运动可提高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环
3
生活方式
戒烟少酒、减压、充足睡眠有益于心 血管健康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后和复发预防措施
预后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复发预防
坚持药物治疗、定期复查、健康生活方式
病理生理特征
血压持续升高、心脏负荷增加
治疗方案
降压药物、健康饮食、锻炼等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管理方法
1 饮食
低脂低盐饮食、多摄入 水果和蔬菜
2 运动
3 压力管理
有氧运动、坚持适量运动
减压方式、保持心理健康
心血管系统的药物治疗原则和 用药技巧
1 药物治疗原则
根据疾病类型、个体差异,合理选择药物
2 用药技巧
病理生理特征
2
心肌肥大、心功能减弱、心律失常等
3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心脏移植、健康生活方式 等
心房纤颤的病因、病理生理特征和治疗 方案
病因
心脏病、高血压、过度饮酒等
病理生理特征
心脏不规律的快速抽动
治疗方案
抗凝血药物、心脏消融术、心脏起搏器等
高血压病的病因、病理生理特征和治疗 方案

老年人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特点(共7张PPT)

老年人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特点(共7张PPT)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一 、心脏传导系统老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 人心室内传导系统和心脏纤维 支架间发生纤维化、钙化等退 行性变,可导致心脏传导阻滞。
老年人生理结构与机能
3
作者:徐晓峰
第3页,共7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老年人生理结构与机能
二、 心肌的老化
一 、心脏传导系统老化 随年龄增加心内膜、瓣膜、瓣环逐渐逐渐发生淀粉样变性和脂肪沉积,使瓣膜变形、变硬,造成关闭不全。 老年人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特点
心 肌 纤 维 随 年 龄 增 加 逐 老年人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特点
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达8346万,约每两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患有高血压,为什么老年人高血压如此多见? 随年龄增加心内膜、瓣膜、瓣环逐渐逐渐发生淀粉样变性和脂肪沉积,使瓣膜变形、变硬,造成关闭不全。
渐 发 生 脂 褐 质 沉 积 , 使 心 肌 老年人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心室内传导系统和心脏纤维支架间发生纤维化、钙化等退行性变,可导致心脏传导阻滞。 心肌纤维随年龄增加逐渐发生脂褐质沉积,使心肌呈棕色萎缩,同时心肌ATP酶活性下降,使得心肌收缩力下降。
呈棕色萎缩,同时心肌ATP 一 、心脏传导系统老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心室内传导系统和心脏纤维支架间发生纤维化、钙化等退行性变,可导致心脏传导阻滞。 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达8346万,约每两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患有高血压,为什么老年人高血压如此多见?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老年人生理结构与机能
老年人心血管结构和功能特点
1
作者:徐晓峰
第1页,共7页。
教育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老年人生理结构与机能

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从生理到病理详解

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从生理到病理详解
心血管系统疾病课件—— 从生理到病理详解
探索心血管系统的奥秘,从生理到病理逐层剖析。发现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 能、主要部位与结构,以及多种类型的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系统概述
了解心血管系统的重要性和功能,并了解它是如何与其他系统密切相连以维持整个身体的健康。
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
探索心血管系统的基本生理功能,包括输送氧气和养分、维持血压稳定、调节体温和维持酸碱平衡。
心血管系统主要部位与结构
心脏
探索心脏的不同部位和功能,了解它是如何泵血并 保持循环系统运作的。
血管
了解血管的类型和结构,如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并了解它们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心血管疾病的类型
动脉硬化
了解动脉硬化的原因、风险 因素和潜在的后果,并探索 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高血压
了解高血压的症状、原因和 影响,并探索控制血压的方 法。
冠心病
了解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常 见症状和治疗选择,并了解 如何预防心脏。
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深入探究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血管损伤、炎症反应和血液凝块形成等因素。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1
健康的饮食习惯
了解各种食物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并学习如何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
2
定期运动
探索运动对心血管健康的益处,并了解何种运动对心脏最有益。
3
管控风险因素
了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并学习如何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降低患病风险。
结论和展望
总结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重要知识点,并展望未来医学研究对心血管健康的进 一步贡献。

《老年病理生理》ppt课件

《老年病理生理》ppt课件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020/6/6
53
2020/6/6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科
54
变小
❖脑、脊髓细胞数减少,神经细胞减少可达20-
30%,突触数量减少
❖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脑血流量减少、脑能量储备降低
2020/6/6
8
2020/6/6
老年人的特点
心血管系统
心输出量减少40%~50%;心室收缩速度 减慢
室上性早搏增多;心脏顺应性减退 血管弹性减弱;外周阻力增大 收缩压升高;反射性调节能力降低 血流速度减慢;脏器血流减少
面临许多财政压力,如教育、房屋、 基础设施不完善
政策通常不稳定、社会结构改变过快
缺乏一支高素质的老年医学专业队伍
2020/6/6
45
发展方向
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卫生工作计划、 政策
探索以老年人医疗保健为重点的社区卫生 服务模式
在社区内开展老年健康促进活动
加强老年常见病的防治研究
加紧培训和建设老年医学队伍
9
老年人的特点
呼吸系统
肺活量减少50%-60% 肺泡面积减少;肺容量减少 肺血管硬化;肺血流量减少
2020/6/6
10
老年人的特点
消化系统
胃粘膜萎缩;唾液分泌减少 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 胃排空速度减慢;胃肠血流量
减少 胆石症增多;胆汁排出不畅
2020/6/6
11
老年人的特点
泌尿系统
2020/6/6
22
老年病的发病机制
老化:人体从出生到成熟期后,随着年龄的增 长,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进行性、衰退 性变化,称为老化。
2020/6/6
23
老年病的发病机制

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老年冠心病PPT课件

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老年冠心病PPT课件

2019/12/5
56
缓解期的治疗
• 一般治疗:
避免诱发因素;进食不应过饱;禁绝烟酒;适当体力活动, 一般不需卧床休息
• 药物治疗:
硝酸酯制剂 、 β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单用、 联合或交替应用
• 血管再通术:
介入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冠脉搭桥术
2019/12/5
57
β受体阻滞 剂(B)
硝酸酯 (C)
地尔硫卓类钙 拮抗剂
介入或手术 治疗
心率 加快
心肌收缩 力加强
心肌张 力增加
冠脉 痉挛
冠脉狭 窄固定
循环血 量减少
心肌耗氧
2019/12/5
冠脉供血
58
2019/12/5
59
2019/12/5
60
图1.右下肢动脉血栓形成
图2.下肢静脉曲张
2019/12/5
图3.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61
2019/12/5
机械功能改变:
心脏舒张及收 缩功能减低
电学改变:
窦房结固有心率降低, 运动时最快心率随增 龄减少
12
(二)血管老化
2019/12/5
13
血管 The blood vessels
主要作用: 运送血液的管道,储存血液,维持血容量。
2019/12/5
14
血管增龄性改变
1、生理性动脉硬化
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大 脉搏波传导速度(PVW)加快
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心肌需血量增加,超过了冠 状动脉的供血能力时,就会引起心肌急剧的、暂 时的缺血缺氧而导致心绞痛
2019/12/5
35
典型疼痛特点
• 部位 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

心血管系统疾病(病理生理学课件)

心血管系统疾病(病理生理学课件)

底部及周边部可见肉芽 组织,少量泡沫细胞和 淋巴细胞浸润
粥瘤处中膜SMC受压萎 缩,弹性纤维破坏,该 处中膜变薄
主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局部隆起形 成粥肿。粥肿浅层可见泡沫细胞,深 部可见脂质沉着。表面内膜结缔组织 增生,并呈玻璃样变,即纤维帽
动脉粥样硬化
继发性病变
成因
后果
斑块内出血 斑块内新生毛细血管破裂 动脉管腔阻塞程度加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肌梗死
病理变化--贫血性梗死
心肌纤维凝固性坏死、核固 缩,胞浆均质红染,大量收 缩带形成
心肌有片块状暗红 色坏死区,境界不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肌梗死--病理变化
梗死发生早期,心肌细胞 间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
梗死发生3周后,梗死灶 机化,逐渐形成瘢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绞痛 (angina pectoris, AP)
由于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缺氧所造成的一种常见 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心前区疼痛或压迫感,可放射至心 前区域左上肢,持续数分钟,用硝酸酯制剂或稍休息后症 状可缓解 心绞痛的发生机制:代谢不全的酸性产物或多肽类物质 的堆积,刺激心脏局部的神经末梢,产生痛觉。心绞痛是 心肌缺血所引起的反射性症状
病因:风湿病的发生与咽喉部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
菌感染有关
发病机理:多种学说,先多倾向于抗原抗体交叉
反应学说。C抗原--与结缔组织的糖蛋白发生交叉反应, M蛋白--与心脏、关节等发生交叉反应
风湿病
病因:与咽喉部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
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依据: 1)发病前有溶链菌感染史。 2)发病时95%血中抗溶血素“o” 高,>500单位。 3)与链球菌感染地区分布一致。 4)抗菌素预防治疗有效。

(老年医学课件)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疾病总论

(老年医学课件)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疾病总论

血管老化和老年人的血压改变
㈦老年人的肺动脉扩张性↓ →肺血 管床血流阻力↑ ㈧高龄体液激素变化:血管紧张素 ↓ 、血管紧张素胺↑ 、心房钠尿 肽↑等。
心脏老化的ECG变化
心脏老化的ECG变化
⑴P波振幅降低,肢体导联P波甚至 看不出;胸导联P波可见切迹,其中 V1导联多呈左房负荷型,与心房内 传导阻滞有关;
电生理的改变及其机制
心脏传导系统的其他部分也发生随龄 改变;His束电图检查显示老龄心脏 中快速发生的冲动从心房经房室结 传入心室的能力↓
血管老化和老年人的血压改变
㈠年龄↑ →血管中的弹力纤维逐渐变 的僵直、脆弱甚至发生断裂→动脉 的弹性减弱
血管老化和老年人的血压改变
㈡老年人血管中胶质蛋白绝对值↑ , 胶质蛋白纤维相互交连而形成越来 越大的纤维束→血管的扩张性↓
⑵P-R间期轻度延长;
心脏老化的ECG变化
⑶QRS电轴左偏(左室增厚所致), 振幅降低;时间延长,可有切迹;
⑷Q-T间期随增龄而延长; ⑸T波低平;TⅠⅡ几乎直立,TⅢ呈 多形性(直立、平坦、双相、倒 置);部分人V4~6导联ST段轻度压低。
心脏老化的超声心动图改变
❖老年人心脏每搏心排出量↓ ; ❖二尖瓣前叶活动明显↓ :可能与瓣
(心率 x 搏出量)
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
(搏出量/心室舒张ex,CI)
(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老龄心脏泵功能改变
❖心排血量↓ ; ❖心排血量是在自主神经与体液因素
共同调控下由心率、心肌收缩性、 前负荷、后负荷及冠脉供血等多种 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
心脏老化的形态改变
㈡老龄心脏重量变化的特点
Kitzman发现按体表面积计算平 均心脏重量,在各年龄组男性均高 于女性;但女性随年龄增长心脏重 量增加;男性则未观察到此现象。

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PPT课件

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PPT课件

• 老年高血压的定义及概况 • 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 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 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 • 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
中国成人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高血压
﹤120
≥140
﹤ 80
80- 89 ≥90 90-99 100-109
60 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 60 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
小动脉透明样变性 小动脉透明样变性 动脉壁增厚 动脉壁增厚
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减少
胶原纤维增加
中层出现钙化 大动脉弹性减低缓冲能力↓
周围血管阻力增大 使周围血管阻力增大
左心室收缩力传至大动脉系统 舒张期大动脉不能足够弹性回缩 舒张期大动脉不能足够弹性回缩 左心室收缩力传至大动脉系统 ↓ ↓ ↓ ↓ 收缩压明显升高 收缩压明显升高 舒张压正常或降低 舒张压正常或轻度增高
(一)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二)呼吸困难
• 老年人心脏储备功能较差,不但心脏本身的疾病如 冠状动脉缺血,退行性瓣膜损害或心律异常等均可 能导致呼吸困难。 • 老年人呼吸困难有时在急诊情况下不易判定是心源 性或是肺源性所致的呼吸困难,测定脑钠肽有助于 区别。
(三)晕厥或意识障碍
• 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快速型心房 颤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衰竭均有可 能导致晕厥。 • 就诊时如仍有心律失常,则较易确认,如心律失常 发作已消失,则易漏诊误诊,临床医生应警惕。
(四)血压
• 老年人压力感受器随增龄有所下降,且自主神经功 能不全,突然改变体位,主要是从卧位转为站立时 或站立过久,易发生低血压晕厥。 • 老年人患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者较多,由于动脉壁硬 化,顺应性下降,故收缩期血压上升特别显著。

心血管系统疾病(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件)

心血管系统疾病(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件)

镜下:斑块内出血,形成血肿, 致管腔进一步狭窄
斑块复合病变(3):血栓形成(大体标本)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血栓形成,使管腔完全阻塞
1. 主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形成,破裂可引起大出血;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 3. 颈动脉及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萎缩、脑梗死、脑出血; 4. 肾动脉粥样硬化——肾组织梗死, AS性固缩肾; 5. 四肢动脉粥样硬化——间歇性跛行、萎缩、干性坏疽;
继发性高血压 (症状性高血压):较少见是指患有某些疾病时出现的血压升 高,如肾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这种血压升高是某种疾病的表现之一。
危险因素
2、超重肥胖、高盐 饮食及饮酒
3、社会心理因素
4、体力活动
第一节 高血压的概述
原发性高血压: (一) 良性高血压又称缓进型高血压,多见于中老年,约占原发性高 血压的95%,病程长,进程缓慢,可达十余年或数十年。 (二)恶性高血压又称急进型高血压,多见于青少年,血压显著升高, 常超过230/130mmHg,病变进展迅速,预后差。
大体观:内膜面见灰白、淡黄 色斑块,向内膜表面隆起。切 面可见黄色颗粒状的小米粥样 物
光镜下: 纤维帽、泡沫细;
坏死崩解产物、胆固醇结晶、 肉芽组织
① 斑块内出血——加重缺血 ② 斑块破裂——栓塞 ③ 血栓形成——加重缺血、栓塞 ④ 钙化——管壁变硬、变脆 ⑤ 动脉瘤——破裂大出血
大体:斑块内出血,形成血肿, 致管腔进一步狭窄
概念:冠状动脉持续缺血而导致的心肌坏死。 1、病变部位及病理 (1)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2)透壁性心肌梗死
(1)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病变累及心室壁心腔侧1/3的心肌,并波 及肉柱及乳头肌,严重者引起环状梗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概念: AS是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 的动脉疾病
主要累及部位: 弹力型动脉 弹力肌型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示意图(一)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示意图(二)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示意图(三)
2.病变特征:血中脂质在动脉中沉积,引起内膜
灶性纤维性增厚及其深部成分的坏 死、崩解,形成 粥样物,并使动脉变硬。
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壁
AS病变 正常动脉壁与AS病变动脉壁的比较
脂质斑纹期
A
纤维斑块期
B
C
粥样斑块期
D
AS斑块透射电镜照片(x 6000)
The morphology of AS plaque(TEM, x6000)
3.动脉粥样硬化与衰老的关系
老年人血脂的变化: 甘油三酯 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6)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AS病变主要累及的部位
Predominant sites for the localization of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from DeBakey et al 1985.
小结
1.老年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形态改变
动脉内膜增厚
动脉弹性 降低;
狭窄,供 氧不足。
传导系统 心律失常; 窦房结变性,脂肪组 窦性心动
最大心律、固 织浸入,起搏细胞减 过缓;
有心律降低

传导障碍
静脉、毛 弹性降低; 细血管及 淋巴器官、淋
淋巴 巴结萎缩与纤 维化
静脉血栓 ;缺氧、 免疫力降

四、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 生理功能变化
(一)心脏
二、正常心血管系统的 结构及功能(回顾)
心脏的解剖结构
心脏瓣膜的解剖结构
小血管及毛细血管的结构
向上
肌肉的泵作用
三、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 形态结构变化
变化 大体改变 部位
构成改变
功能改变
心肌
萎缩或增大; 重量可不变;
棕色。
纤维样变; 淀粉样物质沉积;
脂褐素增加。
收缩功能下降 舒张功能下降
70岁 79 155 62 75 17
80岁 74 146 59 72 15
2.收缩功能降低 •能量合成减少 •心肌钙离子摄取与释放
•心脏收缩能力
•左室射血时间 •射血前期
3.舒张功能受损 心肌顺应性
(顺应性: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
•峰充盈率 •峰充盈时间 •心室充盈压
4.泵血功能下降
2.老年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功能改变 (心脏、动脉)
3.老年心血管系统的主要病理变化 (动脉粥样硬化)
思考题
1.老年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形态和生理功能变化是什么?
2.结合本节课内容思考,为什么临床上给老年人输液 的速度不宜过快?
1.大 叶 性 ( 肺 泡性 )肺炎 为肺实 质炎症 ,通常 累及肺 大叶的 全部或 大部, 并不累 及支气 管。病 原体现 在肺泡 引起炎 症,继 之导致 部分或 整个肺 段、肺 叶发生 炎症改 变,致 病 菌 多 为 肺 炎 链球菌 。本病 多见于 青壮年 ,临床 起病急 ,主要 症状为 寒颤高 热、咳 嗽、胸 痛、呼 吸困难 和咳铁 锈色痰 。
2.小 叶 性 ( 支 气管) 肺炎 指 病原体 经支气 管入侵 ,引起 细支气 管、终 末细支 气管和 肺泡的 炎症。 病原体 有肺炎 链球菌 、葡萄 球菌、 病毒、 肺炎支 原体以 及军团 菌等。 常 继 发 于 支 气 管炎、 支气管 扩张、 上呼吸 道病毒 感染以 及长期 卧床的 危重病 人。
3.间 质 性 肺 炎 以肺间 质炎症 为主, 病变累 及支气 管壁及 其周围 组织, 有肺泡 壁增生 及间质 水肿。 可由细 菌、支 原体、 衣原体 、病毒 或卡氏 肺囊虫 等引起 。 病因 学分类 1.细 菌 性 肺 炎 如肺炎 链球菌 (即肺 炎球菌 )、金 黄色葡 萄球菌 、甲型 溶血性 链球菌 、肺炎 克雷白 杆菌、 流感嗜 血杆菌 、铜绿 假单胞 菌、埃 希大肠 杆菌、 绿脓杆 菌等。 2.非 典 型 病 原 体所致 的肺炎 如军团 菌、支 原体和 衣原体 等。
老年心血管系统的生理病理变化
一、概述
(一)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
国外: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在老年人 各种疾病中居首位; 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1/3
国内:心血管疾病是导致病人死亡的 主要原因
(二)老年人常患的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高血压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病 肺原性心脏病 主动脉瘤 主动脉扩张
心脏泵血 功能的评定
心输出量(心率 x 搏出量)
射血分数
(搏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百分比)
心脏作功量(动能、势能)
心指数(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老年人心脏泵血功能的变化
心脏功能 正常成人 老年人
静息心输出量 5L/min
降低
射血分数 55%-65% 不变或降低
心脏作功量 6.23kg.m/min 降低
心指数
3-3.5L/min.m2 2L/min.m2
3.毛细血管代谢率下降
毛细血管老化 功能性毛细血管数目
机体供氧不足
肌肉易疲劳 动静脉氧 差增大
老年性缺氧
4.脉压降低
静脉壁张力降低;弹性减退; 静脉血管扩大;静脉压降低。
五、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 病理变化
(一)危险因素
(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心内 膜与 心瓣 膜
不均匀增厚; 钙化斑
弹力纤维增生;胶 原纤维增生(心内 膜);瓣膜弹性减

二尖瓣关闭不 全;主动脉瓣
关闭不全
心肌脂肪样变
心肌肥厚
心脏瓣膜增厚挛缩
变化部 大体改变 位
构成改变
功能改 变
动脉血管
动脉硬化;
主动脉管腔增 大;中小动脉
狭窄
弹力纤维变性、断裂 ;胶原纤维增生、钙
化、变脆;
1.窦房结功能减退
主要表现: 最大心率 固有心率 心律失常
传导系统
年龄和心率的关系
心率
30岁 40岁 50岁 60岁
内在心率
100 95 90 84
最大心率
190 162 174 164
静息心率
76 72 68 66
最大心率与内在心率之差 90 87 84 80
内在心率与静息心率之差 24 23 22 18
4.主要动脉的病变
(1)主动脉粥样硬化
(多见于主动脉后壁和分支开口处,腹主动脉最重, 主动脉弹性降低,收缩压升高)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3)脑动脉粥样硬化
(颈内动脉起始部、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和Willis环)
(4)肾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开口处及主干近侧端)
(5)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主要是下肢动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