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真题及答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初中物理《二力平衡》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举例:桌子上摆放的花瓶;篷上悬挂的吊灯;在平直道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虽然他们都收到了力的作用,但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种状态就叫做平衡状态。
从受力角度来说,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最简单的受力就是——二力平衡。
环节二:新课教学(一)二力平衡的概念分析桌子上的花瓶,吊灯都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总结二力平衡的概念。
(二)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连接好实验装置,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托盘里挂砝码,观察在什么情况下小车会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1)使两托盘里砝码质量不相等;(2)使两托盘里砝码质量相等;(3)保持两托盘里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在释放;然后让学生把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填在表格中。
实验一结论:小车受到大小不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结果小车不是平衡状态。
实验二结论:小车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结果小车仍然处于平衡状态。
实验三结论:小车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结果小车不再是平衡状态。
请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小组讨论,时间为三分钟,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生: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样的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环节三:巩固提高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本书重为1.5牛?它受到了哪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的关系怎样?环节四:小结作业总结本节内容。
作业:如果在已经作匀速成直线的小车上再加一对平衡力时,小车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板书设计】略【答辩题目解析】1.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有的学生说可以用轻质量的纸板代替小车做受力物体,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知识性问题】【参考答案】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还会受到摩擦阻力,虽然这个摩擦阻力与拉力相比可以忽略,但用纸板来代替小车会更大的减小误差,这样实验的结果会更加准确。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高中物理学科
1、……图 1 所示为某高中物理教科书的一个实验 (5 分) 正确答案:D.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2、……猫突然把桌布从鱼缸下拉出 (5 分)正确答案:B.鱼缸在桌布上和在桌面上的滑动时间相等3、…… P、 Q 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 (5 分)正确答案:B.Q 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4、……电吉他中电拾音器的基本结构 (5 分)正确答案:A.选用了铜制金属弦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初态 (5 分)正确答案:D. ②过程先吸热后放热6、……除中央亮纹的中心位置不变外 (5 分)正确答案:B.对应的衍射角变大7、……关于原子核 (5 分)正确答案:C.衰变成要经过 6 次β衰变与 8 次α衰变8、……空间某静电场的电势 (5 分)正确答案:B.10、…… OACO 为置水平面内光滑闭合金属导轨 ( 1 )指出此道试题检测了学生所学的哪些知识点。
( 4 分) ( 2 )给出正确解题过程。
( 6 分) ( 3 )针对学生解题过程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解决此类问题。
( 10 分)正确答案: ( 1)检测学生的知识点,三角函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安培力公式综合应用。
11、……下面为某实习教师在“力的合成”一课上的教学片段。
( 1 )简述平行四边形定则。
( 6 分) ( 2 ) 对教师教学行为的错误和不足之处进行评述。
( 12 分) ( 3 ) 设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教学片段或思路。
( 12 分)正确答案: ( 1 )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 2 )该教师虽然能够采用较为生动的导入方式进行导入,但是在教学环境的营造上,语言过于严苛,没有把握好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
①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器材对照 PPT 和教材机械式的进行实验,并未考虑学生是否真的明白这个实验的原理和意义,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高中物理学科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高中物理学科一、单项选择题(8)1、……图1所示为某高中物理教科书的一个实验(5分) 正确答案:D.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2、……猫突然把桌布从鱼缸下拉出(5分)正确答案:B.鱼缸在桌布上和在桌面上的滑动时间相等3、……P、Q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5分)正确答案:B.Q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4、……电吉他中电拾音器的基本结构(5分)正确答案:A.选用了铜制金属弦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初态(5分)正确答案:D.②过程先吸热后放热6、……除中央亮纹的中心位置不变外(5分)正确答案:B.对应的衍射角变大7、……关于原子核(5分)正确答案:C.衰变成要经过6次β衰变与8次α衰变8、……空间某静电场的电势(5分)正确答案:B.二、计算题(1)三、案例分析题(2)10、……OACO为置水平面内光滑闭合金属导轨(1)指出此道试题检测了学生所学的哪些知识点。
(4分)(2)给出正确解题过程。
(6分)(3)针对学生解题过程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解决此类问题。
(10分)正确答案:(1)检测学生的知识点,三角函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欧姆定律、安培力公式综合应用。
11、……下面为某实习教师在“力的合成”一课上的教学片段。
(1)简述平行四边形定则。
(6分)(2)对教师教学行为的错误和不足之处进行评述。
(12分)(3)设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教学片段或思路。
(12分)正确答案:(1)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2)该教师虽然能够采用较为生动的导入方式进行导入,但是在教学环境的营造上,语言过于严苛,没有把握好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
①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直接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器材对照PPT和教材机械式的进行实验,并未考虑学生是否真的明白这个实验的原理和意义,没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2017 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答案及解析
2017 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
解析:光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当孔、缝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比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光会发生衍射现象。
题干演示实验为光的衍射。
2.【答案】A。
解析: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为长度(单位为m)、质量(单位为kg)、时间(单位为s)、电流(单位为A)、热力学温度(单位为K)、物质的量(单位为mol)及光强(单位为cd)。
3.【答案】解析:C1与C2两电容器并联,再与C3串联。
C =C +C , 1=1+1经计12 1 2 C C C 算。
C AB = 3.75μF 。
AB 12 34.【答案】C。
解析:由题目中“其动能完全转换为光子的能量”,可知C正确。
由光学公式以及能量公式 E =eU , c =λf =λν,ε=hν, E =ε ,可推导hc h h eU c c eUλs =eU,p=λ=hc=c,=λ=hc= ,可知A、B、D 均错误。
hs seU eU5.【答案】D。
解析:如果从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此时t=0,弹簧形变最大,E p最大,T时4E p为零,T时,E p达到最大,3T时,开始反向运动回到平衡位置,E p为零,一个周期时,又回到2 4T开始计时的位置,故选项A、B 错误;如果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此时,t=0,E p为零,时,E p4T 达到最大,弹簧开始反向运动,2置,选项C 错误,D 正确。
时E p为零,3T4时,E p达到最大,一个周期结束时,回到平衡位6.【答案】C。
解析:因为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为P,则P=mg,则g=P。
m由重力提供万有引力有GMm=R2mg,则GM =PR2m。
依据题意可知,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为2R,1则v == ,T = 2= 4,则动能等于 1 mv 2 = 1 PR 。
重力不为零,等2 4于此时的万有引力,为GMm = 1P 。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1. 【单选题】如图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的一个实验,(江南博哥)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用于学习的物理知识是()。
A. 透镜成像原理及应用B. 液体中微粒的运动规律C. 微粒碰撞与动量守恒D. 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解析:该实验反映的是布朗运动,即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其实质是通过液体表面微粒的无规则运动间接反映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 【单选题】如图所示,猫突然把桌布从鱼缸下拉出,在此过程中鱼缸向前滑了一段距离但未滑出桌面。
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此过程中()。
A. 桌布对鱼缸没有摩擦力B. 鱼缸在桌布上和在桌面上的滑动时间相等C. 若增大拉力,鱼缸更容易滑出桌面D. 若增大拉力,桌布对鱼缸的摩擦力增大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解析:桌布与鱼缸之间有相对滑动且接触面不光滑,桌布对鱼缸有滑动摩擦力,A项错误。
由于鱼缸在桌面上和在桌布上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故受到的摩擦力相等,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大小相等;鱼缸在桌面上做减速运动,则由v=at可知,它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B项正确。
猫增大拉力时,桌布在桌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增大,则运动时间变短;因此鱼缸加速时间变短,位移变短,鱼缸更不可能滑出桌面,C项错误。
桌布对鱼缸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只与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有关,无论拉力如何变化,摩擦力都不变,D项错误。
3. 【单选题】 P、Q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P的最小速度和Q的最大速度相同。
在0~t2的时间内()。
A. 两辆汽车的平均速度相同B. Q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C. 两辆汽车的位移相同D. 合力对汽车P做正功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解析:v-t图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代表位移。
根据图像可知,两车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同,所以平均速度也不同,A、C两项错误。
2017年下教师资格证初级物理真题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图1所示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声音的特性”一节的演示实验。
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用于学习的相关知识是()。
A .响度B .音调C .音品D .音色2.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图2所示为某中学物理教科书介绍物理学家做实验的情境,该物理学家及他所做的这个实验为人类认识自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该实验情境表示的是()。
演示如图2.2-1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图2A.赫兹通过实验发现电磁波B.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电磁感应现象C.库仑通过实验发现库仑定律D.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电流的磁效应3.“嫦娥四号”是我国探月工程计划中的一颗人造卫星。
设该卫星离月球中心的距离为r,绕,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由上述信息可月周期为T,月球的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知()。
A.月球的质量为 月 B.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月C.卫星绕行的速度为 D.卫星绕行的加速度为g月4.空间某静电场的电势φ随x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φ对应的电场强度E随x变化关系的是()。
图35.以固定点电荷P为圆心作两个同心圆,如图4虚线所示。
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其在a、b、c三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高级中学)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高级中学)(总分:15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40.00)1.下图所示为高中物理某教科书描述的一个演示实验。
该实验用于学习的物理知识是( )。
A.衍射√B.干涉C.折射D.偏振解析:波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当孔、缝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相比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时,波会发生衍射现象。
题干所描述的演示实验为波的衍射。
2.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中,除了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外,还有( )。
A.电流、发光强度和物质的量√B.电压、电流和发光强度C.力、发光强度和电量D.力、电流和能量解析: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为长度(单位为m)、质量(单位为kg)、时间(单位为s)、电流(单位为A)、热力学温度(单位为K)、物质的量(单位为mol)及光强(单位为cd)。
A.2.0 μFB.3.75 μF√C.8.33μFD.20.0μF解析:4.一电子由静止经过电势差U加速之后,撞击金属靶发出光子,其动能完全转换为光子的能量。
若发出光子的最短波长为λs,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元电荷为e,则下列有关此最短波长光子叙述正确的是( )。
A.B.C.√D.解析:由题目中“其动能完全转换为光子的能量”,可知C项正确。
由光学公式以及能量公式E=eU,5.理想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系有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一维简谐运动。
则在一个周期内,弹性势能Ep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是( )。
A.B.C.D.√解析:如果从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此时t=0,弹簧形变最大6.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为P,它在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的圆形轨道上运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C.√D.重力为0解析:因为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为P,7.如图3所示,轻质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物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物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高中物理《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一、考题二、考题解析高中物理《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环节一:安培力概念引入多媒体播放介绍电动机的小短片,引入安培力。
短片内容:动画展示电动机的内部构造,以及实验探究直流电电动机中转子的转动方向受到电流方向的影响。
老师总结:电流方向改变之后,转子转动方向也会改变,这说明电流方向会影响磁场力的方向。
那么,这个力到底怎样产生并且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力——安培力。
环节二:安培力概念探究1.实验探究安培力的产生条件(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了解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2)各组学生分别进行实验,主要过程如下:①U型磁铁平放,磁感线为上下方向,将导体棒水平放到磁场中与磁感线垂直,闭合开关,观察受力情况(受力摆动)。
②U型磁铁平放,磁感线为上下方向,将导体棒倾斜放入磁场中,闭合开关,观察受力情况(受力摆动)。
③U型磁铁倒着放,磁场为水平方向,将导体棒水平放在磁场中,方向与磁感线共向,观察受力情况(不摆动)。
(3)小组代表讲述实验过程,描述实验现象,得出探究结论:安培力的产生条件是通电导体与磁场不平行。
2.安培力的方向确定教师提出问题:刚才实验的过程中,大家有没有记录安培力的方向呢?列表格归纳出不同情况下力的方向。
教师汇总并展示大家记录的方向,引导学生在其中找到规律。
教师提示学生结合规律,阅读教材,明确安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并尝试向大家讲解。
老师总结左手定则:拇指与四指垂直,磁感线指向手心,四指指向电流方向,拇指为受力方向。
3.安培力大小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论,阅读教材,明确安培力大小计算公式。
学生总结:电流、磁感应强度、导体的有效长度,他们都影响安培力。
在导体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垂直时,他们三个量的乘积,就是安培力的大小。
公式:F安=BIL环节三:安培力概念应用教师介绍地磁场情况,并假设在南北极附近有一根电线,求电线所受地磁场安培力大小。
2017年上教师资格证初级物理真题答案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 。
解析:U 形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容器中温度变化,即能够反映两个容器中热量的不同;两个电阻丝串联,则电流相同;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说明了焦耳定律。
2.【答案】A 。
解析: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20882Pb 比23290Th 少90-82=8个质子,232-208-8=16个中子。
3.【答案】C 。
解析: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求得2M a G r=,32r T GM π=,GM v r =轨道半径变大,则速度、线速度变小,周期变大;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根据2F MmG r =可知,距离增大,F 减小。
4.【答案】B 。
解析:开始时,A 、B 管内水银面等高,有A 0P =P ;B 管沿竖直方向缓慢下移后,设A 管水银下降高度为h ,B 管内水银末位置高度如图所示,A 、B 管内末位置水银高度差为h 1,则B 管内水银始末位置高度差为h+h 1,则B 管下降的高度H=2h+h 1,此时由于A 管内水银面下降,管内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则0<P A P ',此时1A 0P +P h P '=,由P=ρgh 带入计算有()A0P +2P g H h ρ'-=,计算得022A P P H h g ρ'-=+。
由于0<P A P ',所以1<H 2h 。
5.【答案】D 。
解析:金属杆PQ 匀速切割磁感线,产生恒定电动势E=BLV=0.3V ,选项B 错误。
原线圈电流I=E/r=0.3V/0.4Ω=0.75A ,选项A 错误。
由于恒定电流产生恒定磁场,副线圈无磁场变化,没有电流产生,故副线圈中电流I=0A ,电功率P=0W ,选项C 错误,D 正确。
6.【答案】C 。
解析:小球受到绳子的拉力和自身的重力,拉力不做功。
2017年下教师资格证初级物理真题答案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 。
解析:实验中教师通过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让学生观察尺子振动的快慢,并倾听音调的不同,从而得出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本题选B 。
2.【答案】A 。
解析:图中实验所用仪器为电磁波探测器——谐振环。
谐振环是把一根粗铜丝弯成环状,环的两端各连一个金属小球,球间距离可以调整。
赫兹把谐振环放在放电的莱顿瓶(一种早期的电容器)附近,反复调整谐振环的位置和小球的间距,在两个小球间会闪出电火花。
赫兹认为,这种电火花是莱顿瓶放电时发射出的电磁波,被谐振环接收后产生的。
故本题选A 。
3.【答案】C 。
解析:由黄金代换公式可知,GM=g 月R 2,所以月球的质量M = 月 2 ,A 项错误。
月球平均密度ρ= ,其中M = 月2 ,V=43 3,所以ρ=3 月4 ,B 项错误。
根据v=ωr ,ω=2πT ,可知卫星绕行的速度大小v=2rπT ,C 项正确。
根据 䁪 2=䁪t ,得a = 2;而GM=g 月R 2,得a = 2g 月,二者不相等,D 项错误。
4.【答案】B 。
解析:-ϕχ图像的斜率表示场强。
由题干图可知,0~2s 内,3~4s 内场强为0;2~3s 图像斜率为正,电场强度的大小4V 4V E==1m m ϕχ∆=∆;4~6s 斜率为负,电场强度的大小6V 3V E==2m m ϕχ∆=∆。
故本题选B 。
5.【答案】D 。
解析:在点电荷的电场中,场强大小2Q E k =。
由图可知,Q 在a 、b 、c 点时距P 的距离ra >rc >rb ,故Ea <Ec <Eb 。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带电粒子运动的加速度a= R 䁪,则aa<ac <ab 。
根据轨迹弯曲方向可知,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受静电斥力作用,离电荷越近的位置,电场力对粒子做的负功越多,粒子的速度越小,则va >vc >vb 。
故本题选D 。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答案:初中物理学科【已公布】
【导语】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已结束,特别整理了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答案之初中物理学科【已公布】,仅供参考。
⼀、单项选择题(8) 1、……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声⾳的特性”(5分) 正确答案:B.⾳调 2、……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5分) 正确答案:A.赫兹通过实验发现电磁波 3、……“嫦娥四号”是我国探⽉⼯程计划中的⼀颗⼈造卫星(5分) 正确答案:C.卫星的绕⾏速度为 4、……空间某静电场的电势(5分) 正确答案:B. 5、……可以固定点电荷P为圆⼼作两个同⼼圆(5分) 正确答案:选项缺失 6、……题⽬缺失(5分) 正确答案:题⽬缺失 7、……题⽬缺失(5分) 正确答案:题⽬缺失 8、……题⽬缺失(5分) 正确答案:题⽬缺失 ⼆、简答题(2) 暂缺 三、案例分析题(2) 11、……(1)什么是⽐热容(4分) 正确答案:(1)什么是⽐热容⼀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的温度乘积之⽐,叫做这种物质的⽐热容。
(2)指出学⽣解答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答案。
①质量;③受热均匀;④使⽔或者煤油受热均匀;⑤温度;煤油;煤油升⾼温度⽐⽔的⾼,表明⽔的⽐热容⽐煤油⼤。
(3)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设计教学⽚断。
师:同学们,先来回忆⼀下物质的⽐热容是怎么定义的呢?⽣:⼀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的温度乘积之⽐,叫做这种物质的⽐热容。
师:很好,那么我们要想⽐较⽔和煤油的⽐热容⼤⼩,根据,001.jpg可以有⼏种⽅法呢?⽣:保证质量相同,升⾼相同的温度,看谁吸收热量多,谁的⽐热容就⼤。
师:吸收热量多少怎么来判断呢?⽣:看加热时间,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热量越多。
师:没错,我们可以通过使⽔和煤油升⾼相同温度,看谁加热时间长,谁的⽐热容⼤,同样的,也可以加热相同时间来保证吸收热量相同,⽐较他们的温度变化,温度变化⼤的,⽐热容⼩。
为了观察⽅便,我们选择第⼆种⽅式来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初中物理学科一、单项选择题(8)1、……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声音的特性” (5分)正确答案:B.音调2、……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5分)正确答案:A.赫兹通过实验发现电磁波3、……“嫦娥四号”是我国探月工程计划中的一颗人造卫星(5分)正确答案:C.卫星的绕行速度为4、……空间某静电场的电势(5分)正确答案:B.5、……可以固定点电荷P为圆心作两个同心圆(5分)正确答案:选项缺失6、……题目缺失(5分)正确答案:题目缺失7、……题目缺失(5分)正确答案:题目缺失8、……题目缺失(5分)正确答案:题目缺失二、简答题(2)暂缺三、案例分析题(2)11、……(1)什么是比热容(4分)正确答案:(1)什么是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指出学生解答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答案。
①质量;③受热均匀;④使水或者煤油受热均匀;⑤温度;煤油;煤油升高温度比水的高,表明水的比热容比煤油大。
(3)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设计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物质的比热容是怎么定义的呢?生: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师:很好,那么我们要想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根据,可以有几种方法呢?生:保证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看谁吸收热量多,谁的比热容就大。
师:吸收热量多少怎么来判断呢?生:看加热时间,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热量越多。
师:没错,我们可以通过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看谁加热时间长,谁的比热容大,同样的,也可以加热相同时间来保证吸收热量相同,比较他们的温度变化,温度变化大的,比热容小。
为了观察方便,我们选择第二种方式来进行。
那在其中为什么要用搅拌器来缓慢搅拌呢?生:让物质受热均匀。
师:回答的很准确,为了让液体上下受热均匀,我们可以缓慢的用搅拌器进行搅拌。
同时呢,我在使用酒精灯加热烧杯时,石棉网的作用又是什么呢?生:使其受热均匀。
12、……下面是教师在初中物理“大气压强” (1)阐述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6分)(2)对上述课堂实录中老师存在的(12分)(3)设计一个教学方案(12分)正确答案:(1)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地球周围包裹着厚厚的大气层,这些空气同样受重力的作用,同时空气又具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换句话说,由于地球对空气的吸引作用,空气压在地面上,就要靠地面或地面上的其他物体来支持它,这些支持着大气的物体和地面,就要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就是大气压强。
(2)①教师角色的把握: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由“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该教师不能转变自己的角色,过分依赖教材,也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相悖的。
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师依然把教材当做圣经来对待,课程内容改革之后,教师要做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一味地让学生结合教材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发展,而且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具有科学性,在授课过程中也不注意物理思想方法的合理渗透。
③教学方式的选择:该教师看似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过多的使用多媒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重结论轻过程,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种纯灌输式的学习,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④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新课程下,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要定位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该教师未能达成教学目标,学生没有学会,也不会学,而且学的没有情趣。
所以,该教师追求的教学效果非常狭隘,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效果的定义过于简单。
⑤教学提问:该教师对于学生的问题简单的进行否定,评价也过于单一,没有充分起到激励和甄别的功能,没有对学生的疑问做出解答,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会的知识依然没有理解,会降低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3)教学片段如下: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液体内部处处都有压强,这是因为液体能够流动。
那空气也可以流动,是不是空气中也有压强呢?学生:可能有吧。
教师:这个大气其实是同样具有压强的。
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老师这儿有一杯牛奶和一个吸管,谁能过来试一下看能不能将牛奶喝到嘴里。
学生尝试之后回答。
学生1:老师,我发现吸不上来,吸管上面有个洞。
教师:那为什么有个洞就吸不上来呢?学生讨论并尝试解释。
教师:当我们喝牛奶时,用力一吸,使管内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减小,而外界大气压强不变,这样外界大气压强大于管内上方气体压强,于是液体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嘴中;而我们将吸管上挖一个洞时,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和外界的大气压强始终相等,不存在“压强差”,所以液体不会被压入嘴中。
大家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学生2:吸盘、拔火罐等。
教师:那同学们观看多媒体上的这个动画,也就是课本上的实验,同时思考铁皮罐有怎样的变化?学生讨论后小组派代表回答。
学生3:不盖盖子的时候不会发生变化,盖上盖子可能会变瘪。
教师播放动画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原因。
教师:那谁能试着说一下原因呢?学生:因为大气压强的存在。
教师:大家回答的很准确。
其实,如果盖上盖子,水蒸气无法对外扩散致使罐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强。
当用冷水浇罐子时,罐内热气遇冷重新液化为水,那么由于密封外界大气进不去,即此时外界压强大于里面压强。
这样罐子就会被外界大气压“挤”瘪。
而如果打开盖子,浇冷水的时候,因为外界空气可以进入罐内,铁皮罐就不会被“挤”瘪了。
大家理解了吗?学生:理解了。
四、教学设计题(2)13、……(1)简述光的折射规律(4分)(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作出光的折射规律示意图正确答案:(1)简述光的折射规律。
答: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同在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
(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作出光的折射规律示意图,并解释图9的光现象。
教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关于铅笔的魔术,大家注意观察一下这只铅笔发生了什么现象(教师演示“水折断铅笔”实验)学生:发现铅笔在水中被折断了。
教师:那铅笔是真的被水折断了吗,大家在看看刚才这只铅笔。
(教师把铅笔从水中拿出来)学生:铅笔没有被折断。
教师:那为什么铅笔在水中会出现“折断”现象,而在空气中却没有变化呢?学生:(陷入沉默)教师:其实这是因为光在水和空气中传播时发生了一种光现象。
为了观察这种光现象我们可以用激光笔发出光线通过水中,大家观察一下光会在水中显示什么现象。
为了使现象更加明显,我们在水中加上一些牛奶或肥皂水。
(教师演示用激光笔发出光线射入水中的实验)学生1: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了空气中。
学生2:还有一部分光在水中发生了偏折教师:大家观察的非常仔细,基本上发现了它的规律,为了能更加清晰地分析这个现象,大家试着在草稿纸上画出这个光路。
学生:(开始画出光路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光路图:教师:根据上一节我们学习的光反射的示意图,大家试着总结一下光折射的规律。
学生: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同在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教师:很不错,这就是光的折射规律。
那大家能利用这个规律给刚才老师表演的“水折断铅笔”的小魔术揭一下谜底吗?学生:当把铅笔放入水中后,铅笔分为了两端,一段在空气中,我们能直接看到,而另一段在水中,当水中铅笔反射的光出来时会先通过水,再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眼睛中,所以这部分光线会发生折射,我们看到的水中的铅笔仅仅是铅笔的虚像,所以从整体上看就感觉铅笔被折断了。
老师:大家解释的非常好,看来已经明白了光的折射规律。
14、……题目缺失正确答案:(1)题目缺失(2)《电荷在导体棒的定向移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认识物体的导电性能是不同的,建立起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电荷的定向移动的实验中,学生能够区分导体和绝缘体的以及初步了解导体导电和绝缘体不导电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向学生进行用电安全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够鉴别导体和绝缘体。
【难点】了解导体导电和绝缘体不导电的微观解释。
三、教学用具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橡胶棒;金属棒等。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电工在安装设备的时候,如果导线不够长,往往需要接一段。
而电工在接导线的时候时会把导线外面的皮扒掉,接好导线芯之后在缠上黑胶布。
师:电工为什么要扒掉导线外面的皮呢?生:因为直接接在一起并不起作用,只有导线里面的铜线连在一起才有效。
师:为什么接好导线之后还要缠上黑胶布呢?生:因为这样能防止漏电伤人。
为什么铜线接到一起才能导电,为什么缠上的黑胶布就能防止电伤人呢?这就是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导体和绝缘体。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情境引入新课,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思考进入新课,更有利于新课教学。
环节二:新课教学(一)演示实验——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
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是张开的,B的金属箔是闭合的。
(1)如下图所示,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观察A和B的金属箔张开有什么不同?生:用橡胶棒相连,A、B的张角没有变化。
【设计意图】用绝缘体连接,发现A、B的张角没有变化,则电荷不会在绝缘体中流动。
(2)如下图所示,再次使A带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连接在一起,观察A和B的张角有什么变化?和橡胶棒的现象一样吗?生:用金属棒相连两个验电器,现象与橡胶棒的不同,此时A的验电器的张角变小了,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
师:这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同桌两人为一组进行讨论,时间为3分钟生:这说明了验电器B也带电了,由于有一部分电荷通过金属棒从A移动到了B,电荷发生了移动。
教师总结:上面实验说明了,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在橡胶棒中没哟发生移动。
【设计意图】两个实验实现对比,现象更加直观。
(二)导体和绝缘体上面实验也说明了金属能够导电,有的物体容易导电,这样的物体叫做导体。
师:还能举出其他导体的例子吗?生: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相反有的物体不容易导电,这样的物体叫做绝缘体,例如:橡胶棒。
师:还能举出其他绝缘体的例子吗?生:玻璃、塑料、纸张等。
【设计意图】将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教师多媒体出示金属导电的模拟图,学生观察,教师引导指出:在金属中,有部分电子可以脱离电子核的束缚,在金属内部自由的移动,这样的电子是自由电子,金属导电靠的就是自由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