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里的学问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弹簧里的学问_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弹簧里的学问_青岛版4、弹簧里的学问●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了解弹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使学生能够通过探究活动感知到物体的弹性和弹力,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专题,能够表达交流自己的体会,发现与见解,能够设计、制作与弹性,弹力有关的小玩具。
3.激发学生愿意研究生活中有关弹性的现象,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体验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的乐趣。
●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物体的弹性与弹力;难点:能够设计、制作与弹性与弹力有关的玩具。
● 教学具准备:师:各种弹簧、橡皮筋、弹簧拉力器、弹簧玩具生:玻璃球、圆珠笔●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玩具,想不想玩一下?(一名学生上台前打开玩具盒子)咦,怎么跳出来了呢?这是为什么呢?谁来解释一下?(有弹簧)2、(师出示弹簧)问:对于弹簧,你想知道哪些问题?生1:我想知道弹簧在什么情况下才有力量?生2:我想知道弹簧产生力量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呢?……3、谈话:看来弹簧真有许多的学问呢?那么弹簧到底有哪些问题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
并板书课题弹簧里的学问二、小组合作认识弹力1、师先介绍桌上的弹性材料:各种弹簧、橡皮筋、弹簧拉力器然后问:想玩吗?怎么玩?(拉、压等)那好,下面就按你说的方法玩一玩,看看有什么发现?并把你的发现记下来。
(学生体验探究然后汇报)2、师: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生1:我发现用力拉弹簧,它会变长,这时弹簧产生一种力量在拉我的手。
生2:我发现用力压弹簧,它会变短,这时弹簧产生一种力量在反抗,。
教学设计弹簧里的学问科学小学
“4 .弹簧里的学问【教学内容】青岛出版社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 4 课【教学目标】1. 认识到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物体发生变形时会产生弹力;了解弹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 能够通过探究活动感知物体的弹性和弹力;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专题;能够表达交流自己的体会、发现与见解;能够设计、制作与弹性、弹力有关的小玩具。
3.愿意去研究生活中有关弹性的现象,养成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体验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的乐趣。
【教材分析】弹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力,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周围。
这些在我们周围无处不在的力,每时每刻都在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关注。
他们能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的经验,对各种力的现象进行解释,但是他们还不能通过比较系统地、比较完整地探究各种力的现象来认识力。
本课探究弹力的一些特点,按照“游戏—问题—假设—体验—结论”的科学探究步骤,本课设置了三个活动:即“玩玩具,认识弹力”“体验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认识生活中的弹力”,课本中还设置了一个自由探究活动, 利用弹力,制作一个装置,使高处落下的鸡蛋摔不破”。
活动中学以致用,进行创作性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活动的自由度,从而进一步巩固实验探究的结论。
由于课上时间有限,这个自由活动可以放在课后进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对推力、拉力、摩擦力等有所了解,知道这些力有大小与方向并能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
生活中,弹力的现象比较常见,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这些力进行想象和解释,但他们还不能够通过系统完善的探究活动来认识弹性和弹力。
三年级学生喜欢动手实验,也喜欢交流,但客观的交流自己的发现是他们最欠缺的,这就需要教师备课时仔细设计好探究问题。
【课前准备】足球、夹子、橡皮筋、弹力球、圆珠笔弹簧、握力器、弹簧拉力器、实验表格、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探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一、播放动画,导入新课1.今天又到了我们的科学探究时间了,大家喜欢和我一起去探究吗?(学生回答)2.播放动画片播放一段有关弹簧的动画片。
4.弹簧里的学问-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4. 弹簧里的学问-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弹簧的基本原理和构造;2.掌握弹簧的分类和应用;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1.弹簧的原理;2.弹簧的分类和应用;3.弹簧的实验探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师生互动,了解学生已知弹簧的种类和用途;2.引导学生思考:弹簧为什么有弹性?可以拉伸和压缩吗?2. 主体活动1.弹簧的原理通过简单的电影、图片展示,在图表辅助下解释原理:弹簧的材料有两种,钢丝和铜线。
弹簧的弹性是由于钢丝或铜线被拉伸、扭曲和变形时,内部的原子之间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在外部形成弹性。
2.弹簧的分类和应用1.弹簧的分类:根据用途,分为拉簧和压簧。
2.弹簧的应用:汽车底盘悬挂系统、万能弹簧、时钟发条等。
3.弹簧的实验探究1.实验目的:探究弹簧的弹性变化规律。
2.实验材料:钢丝、铜线、弹簧、拉力计、扭力计、压力计等。
3.实验过程:•将弹簧连接到拉力计,逐渐往外拉开弹簧,观察拉力计上的示数。
•将弹簧绕在扭力计上,逐渐扭曲弹簧,观察扭力计上的示数。
•将弹簧压缩至一定程度,放在压力计上,观察压力计上的示数。
4.实验结果:•拉伸弹簧的时候,拉力计的示数随着力量的增加而增加。
•扭曲弹簧的时候,扭力计的示数随着角度的增加而增加。
•压缩弹簧的时候,压力计的示数随着压缩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5.实验结论:弹簧的弹性和形变程度、力量大小有关。
3. 结束环节1.小结:弹簧有弹性是因为它的材料被拉伸变形时内部的原子间距变化。
2.作业:收集家庭中使用弹簧的物品,写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四、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是否达成?2.能否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培养其探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是否设计了合理的实验探究环节?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到了弹簧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应用,并且能够用实验方法探究弹簧的弹性变化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小学科学17弹簧里的学问(教案)
小学科学17弹簧里的学问(教案)弹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是一种能够储存和释放能量的装置。
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弹簧的原理以及探索弹簧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个针对小学科学课堂授课的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弹簧里的学问”。
导入环节:1. 引入问题: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见过弹簧呢?你们知道弹簧是如何工作的吗?2. 展示实物:教师出示各种类型的弹簧,如拉簧、压簧、螺旋簧等,并给学生们一段观察时间。
3. 学生观察并描述: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弹簧,描述一下弹簧的特点和形状,并思考一下弹簧是如何工作的。
主体内容一:弹簧的特点和原理1. 教师简单解释:弹簧是一种能够存储和释放能量的装置,能够发挥弹性形变的特性。
2. 探究实验:教师出示一根弹簧,要求学生们用手轻轻将弹簧拉伸,并观察弹簧的变化。
然后放手弹回原状。
让学生们思考,弹簧是如何实现这种拉伸和恢复的。
主体内容二:弹簧的应用和作用1. 掌握知识:教师介绍弹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玩具弹簧、助跑道上使用的弹簧板、汽车避震装置等。
2. 观察实验:教师出示一些弹簧应用的实例,并提出问题,让学生们观察并思考弹簧在这些应用中的作用和原理是什么。
3. 小组合作探究:组织学生们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弹簧应用的实例进行深入研究。
具体步骤为:(1)选择一个弹簧应用实例;(2)观察和描述实例中弹簧的特点和作用;(3)团队合作,探究弹簧起到作用的原理。
主体内容三:弹簧的制作和实践1. 学习制作弹簧:教师向学生们展示如何用铁丝制作一个简单的弹簧,并提供相应的材料和工具,引导学生们尝试制作属于自己的弹簧。
2. 设计实践:鼓励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制作的弹簧进行实际应用设计。
比如,设计一个可以将小纸片弹射出去的弹射器,或者设计一个可以变高度的玩具。
总结:通过本次课堂教学,学生们对弹簧的特点、原理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观察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和弹簧制作与实践,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弹簧的学问教案
【课题】:弹簧里的学问【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教材分析】:《弹簧里的学问》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课。
弹簧等物体在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会产生要恢恢复状的力,这种力叫做弹力。
对于弹性与弹力,学生虽然平时有必然的感性熟悉,但对其中的道理并非很清楚。
因此,本课将研究弹性和弹力的一些特点。
我设计“弹簧做游戏,了解、发现弹簧的性质和特点;熟悉弹力,了解生活中的弹力;设计弹力玩具,进一步熟悉弹力和弹簧;课堂评价等”思路进行教学。
依照“游戏——问题——假设——体验——结论”的科学熟悉进程,引导学生探讨熟悉有关弹性与弹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孩子们科学探讨的兴趣。
【教学目标】:一、能够通过探讨活动感知到物体的弹性和弹力;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专题;能够表达自己的体会、发现和观点;能够设计、制作弹力小玩具。
二、愿意去研究生活中的有关弹性现象,产生乐于探讨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
三、熟悉到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转变,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了解弹力与咱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熟悉到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转变,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
难点:了解弹力与咱们生活的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在掌握本单元前,对力有所掌握,如推力、拉力、摩擦力,了解了力的大小与方向并能设计控制变量的简单的探讨实验。
弹簧等物体产生弹性、弹力的现象是学生常见的,他们可按照自己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这些力想象进行解释,但他们还不能够通过比较系统的、比较完善的探讨活动来熟悉弹性和弹力。
喜欢动手是三年级学生的特点,但在活动中对弹性和弹力有所感悟,在交流中斗胆地论述自己的发现、体会与收获这两方面是咱们学生最欠缺的,这就需要教师备课时仔细设计好探讨问题,讲课时进行耐心地引导和辅助以适当的鼓励性评价。
【课前准备】:课前和学生一路准备各类弹簧、橡皮筋、玻璃球、圆珠笔、弹簧拉力器等探讨材料,为学生开展探讨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准备,同时引导学生在课前对弹簧等物体进行必要的观察,激发学生们探讨的兴趣,为课堂探讨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三年级下册科学《弹簧里的学问》教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弹簧里的学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的基本特性,如弹性、伸缩性等。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弹簧的基本特性,能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弹簧现象。
难点:掌握弹簧的弹性原理,能设计简单的弹簧实验。
三、教学准备:1. 弹簧若干个,不同长度、直径的弹簧各一个。
2. 测力计、尺子、剪刀、胶带等实验器材。
3. 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弹簧,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探究弹簧的弹性:让学生用测力计测量不同弹簧的弹力,记录数据,进行分析。
3. 观察弹簧的伸缩性:让学生拉伸和压缩弹簧,观察其变化,探讨伸缩性与弹性的关系。
4. 学习弹簧的弹性原理:讲解弹簧的弹性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弹簧为何能恢复原状。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设计弹簧实验,验证弹簧的弹性原理。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思维导图。
2. 观察生活中的弹簧现象,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3. 家庭实验:制作一个简易的弹簧测力计,观察并记录不同物体的重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实验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准确性、观察细致程度以及实验报告的完整性。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思维导图的绘制、生活现象的观察以及家庭实验的报告。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如学生参与度、教学内容难易程度、教学方法等,以便于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八、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弹簧知识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弹簧的原理和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弹簧生产工厂,实地了解弹簧的制作过程。
3. 开展弹簧创意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将弹簧应用于生活中。
三年级下册科学《弹簧里的学问》教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弹簧里的学问》教案第一章:弹簧的介绍1.1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弹簧,如玩具弹簧、汽车弹簧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弹簧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1.2 学生分享对弹簧的了解,教师总结弹簧的定义和作用。
1.3 学生观察弹簧的形状和结构,教师讲解弹簧的工作原理。
第二章:弹簧的弹性2.1 教师演示弹簧的弹性,如拉伸弹簧后释放,观察其恢复原状的过程。
2.2 学生亲自尝试拉伸和压缩弹簧,感受其弹性。
2.3 教师提问:“为什么弹簧能恢复原状?弹簧的弹性与什么有关?”2.4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讲解弹簧弹性的相关知识。
第三章:弹簧的测量3.1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尺子测量弹簧的长度、直径等特征。
3.2 学生分组合作,测量不同弹簧的弹性,如拉伸或压缩一定长度后释放,观察其恢复原状的速度。
3.3 学生记录测量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探讨弹簧弹性与测量特征的关系。
第四章:弹簧的应用4.1 教师展示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弹簧,如汽车座椅调节、门锁等。
4.2 学生观察并提问:“弹簧在这些应用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3 学生分组讨论弹簧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原理,教师进行总结。
第五章:创意弹簧作品5.1 教师提出创意任务,如制作一个弹簧小猪佩奇或弹簧动起来等。
5.2 学生分组合作,利用弹簧、废旧材料等制作创意作品。
5.3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发现和体验。
5.4 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弹簧的特性和应用。
第六章:探究弹簧的弹性与负载的关系6.1 教师展示不同负载下的弹簧,如悬挂不同重量的物体。
6.2 学生观察并提问:“弹簧的弹性与负载有什么关系?”6.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改变悬挂在弹簧上的负载重量,观察并记录弹簧的形变程度。
6.4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弹簧弹性与负载关系的结论。
第七章:弹簧的伸长与压缩7.1 教师展示弹簧的伸长和压缩现象,如拉伸和压缩弹簧。
7.2 学生观察并提问:“弹簧的伸长和压缩有什么特点?”7.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力度下弹簧的伸长和压缩程度。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弹簧里的学问》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弹簧里的学问》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弹簧里的学问》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课。
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作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存在于我们周围。
这些在我们周围,无处不在的力每时每刻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关注。
弹簧等物体在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会产生要恢复原状的力,这种力叫做弹力。
对于弹性与弹力,学生虽然平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其中的道理并不很清楚。
因此,本课将研究弹性和弹力的一些特点。
通过设计利用弹簧做游戏,了解、发现弹簧的性质和特点;认识弹力,了解生活中的弹力;设计弹力玩具,进一步认识弹力和弹簧;课堂评价等思路进行教学。
按照“游戏——问题——假设——体验——结论”的科学认识过程,引导学生探究认识有关弹性与弹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孩子们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掌握本单元前,对力有所掌握,如推力、拉力、摩擦力,了解了力的大小与方向并能设计控制变量的简单的探究实验。
弹簧等物体产生弹性、弹力的现象是学生常见的,他们可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的经验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这些力想象进行解释,但他们还不能够通过比较系统的、比较完善的探究活动来认识弹性和弹力。
喜欢动手是三年级学生的特点,但在活动中对弹性和弹力有所感悟,在交流中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体会与收获这两方面是我们学生最欠缺的,这就需要教师备课时仔细设计好探究问题,授课时进行耐心地引导和辅助以恰当的激励性评价。
三、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探究活动感知到物体的弹性和弹力;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专题;能够表达交流自己的体会、发现与见解;能够设计、制作与弹性、弹力有关的小玩具。
2.愿意去研究生活中的有关弹性现象,养成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体验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的乐趣。
3.认识到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了解弹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课前和学生一起准备各种弹簧、橡皮筋、玻璃球、弹簧圆珠笔、弹簧拉力器、弹力球等探究材料,五、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
三年级科学《弹簧里的学问》优质教案
弹簧里的学问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明确弹力的定义。
2.了解弹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及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探究弹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2.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及流程图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3.对游戏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并能在组内或班内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力。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做出解释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弹力的含义,及弹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设计“探究弹力大小影响因素”的游戏。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按组准备弹簧测力计、弹簧、塑料小方块、橡皮筋、茶叶罐、钉子、螺母等。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弹簧测力计、弹簧、弹力球、橡皮筋等。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臂力器的图片。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么?大家都见过啊。
那同学们知道这是干什么的么?(锻炼我们的肌肉,测试力量的大小。
)同学们都知道臂力器的作用呢。
那臂力器里的什么部件可以锻炼我们的肌肉呢?(弹簧!)很好,那让我们感受一下弹簧吧!(二)活动过程:认识弹力那打开我们的文具盒,看看里面有弹簧么?(有,我们的铅笔盒里圆珠笔上有弹簧。
)我们身边有很多弹簧呢。
拿出我们带来的弹簧,我们感受一下!学生自己拿弹簧操作。
大家有什么感受啊?(我往里挤压弹簧,弹簧总是往外顶我的手。
)那么这种感觉是为什么呢?产生了什么呢?(产生了弹力!)这是弹力,跟我们之前学过的摩擦力都是力对不对啊?教师小结: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我们叫做弹力。
那么弹簧是怎么来测量我们的力量的呢?弹簧的弹力跟什么因素有关系呢?我们进行一下探究吧!(三)活动过程:弹力的影响因素同学们在探究之前我们先做一个小游戏吧。
游戏1:看谁弹得远.我们分为四人小组,拿着手里的弹簧,弹我们的塑料小方块,看谁弹得远好不好!学生自主操作。
这个游戏好不好玩啊?我们请我们的第一名说一下为什么他弹的最远呢?(我就是尽量把弹簧压缩的最短,弹出去的就远了。
三年级下册科学《弹簧里的学问》教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弹簧里的学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的基本特性,探究弹簧的弹性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弹簧的基本特性2. 弹簧的弹性与拉力之间的关系3. 弹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弹簧的弹性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弹簧的弹性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 弹簧测力计2. 弹簧3. 钩码4. 实验记录表格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弹簧,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见过弹簧吗?弹簧有什么特点?”2. 探究弹簧的弹性: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弹簧在受到拉力时的变化,让学生用量筒记录拉力的大小,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
3. 分析实验现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弹簧的弹性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4. 总结:教师总结弹簧的弹性与拉力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弹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拓展:教师出示一些含有弹簧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工作原理。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含有弹簧的物品,并简要描述其工作原理。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观察是否仔细,记录是否准确。
2. 评估学生在分析实验现象时的思维是否敏捷,是否能从实验数据中找出规律。
3. 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是否能积极发言,与同学进行有效交流。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思考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八、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弹簧制作小制作,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小学科学16弹簧里的学问(教案)
小学科学16弹簧里的学问(教案)【标题】弹簧里的学问——启发学生对弹簧的探索和应用(教案)【引言】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对于物体的特性和性质的认识是极其重要的。
本教案旨在通过探索和实践,引发学生对弹簧的兴趣,让他们了解弹簧的原理、构造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习目标】1. 了解弹簧的基本原理和构造;2. 探索弹簧的特性和性质;3. 体验弹簧的应用,并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4. 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弹簧模型(展示用);2. 多种不同材质和形状的弹簧;3. 弹簧刻画实验器材和材料,包括盒子、小球、刻度尺、计时器等;4. 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5. 实验记录表和问题提问纸。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弹簧模型,与学生一起观察、探索。
2. 探究(25分钟)- 第一步:弹簧有什么特殊的地方?(1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言,鼓励他们提出对弹簧的疑问和想法,教师逐一记录。
- 第二步:弹簧的形状和材质有什么不同?(15分钟)给每个小组一些不同形状和材质的弹簧,要求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
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并记录自己的发现,然后向整个班级分享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不同形状和材质的弹簧对应的特性和用途。
3. 实验(40分钟)- 第一步:探究剪切形变和压缩形变(20分钟)学生使用实验器材(刻度尺、盒子、小球等),进行弹簧的剪切形变和压缩形变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弹簧的变化,并让学生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学生们可以使用实验报告表记录实验数据、观察结果和自己的思考。
- 第二步:探究拉伸形变和弹性恢复(20分钟)学生使用实验器材(刻度尺、小球等),进行弹簧的拉伸形变和弹性恢复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弹簧的变化,并让学生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学生们可以使用实验报告表记录实验数据、观察结果和自己的思考。
4. 分析与讨论(30分钟)-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a. 弹簧的作用有哪些?b. 弹簧的构造和材质与其性能有何关系?c. 弹簧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a. 弹簧适合什么场合使用?b. 不同形状和材质的弹簧在实际应用中有何不同?c. 弹簧的特性和性质如何影响其应用效果?5. 拓展(15分钟)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案例,思考并提出新的弹簧应用场景,并进行小组分享。
三年级科学《弹簧里的学问》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科学《弹簧里的学问》教案及教学反思三年级科学《弹簧里的学问》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玩具,想不想一起玩一下?(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到讲台前打开玩具盒子)师:咦,怎么跳出来了呢?谁能解释一下?师:(翻转盒子)果真有个弹簧!课前布置大家收集各种各样的弹簧玩具,大家带来了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弹簧里的学问,板书课题:弹簧里的学问一位学生到讲台前打开玩具盒子(学生解释原因。
)用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要研究的内容上,同时为后面学生自己设计弹力玩具提供一个范本。
利用弹簧做游戏,有什么发现?师:各小组把收集到的各种弹簧玩具放在一起,玩一玩,看看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师: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师:弹簧有力量吗?弹簧在什么情况下有力量呢?师:当我们把弹簧压缩或拉长时,它就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弹力。
我们周围的物体,除了弹簧能产生弹力外,还有那些物体也能产生弹力?试着找一找。
师:很多物体都能产生弹力,弹力有没有大小呢?弹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师:你能想一个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吗?动手试一试吧!师:弹力的大小与用力的大小有关,那弹力有没有方向呢?他的方向朝哪呢?请大家体会一下。
了解生活中的弹力现象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弹力?引导学生交流时着重分析这些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怎样产生了弹力。
二、自由活动1、我们来设计利用弹力原理的玩具。
师:弹力可以帮助人们做很多的事情,大家想利用弹力,设计一个小玩具吗?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玩具?2、自我评价组织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与探究从“我的实验,我的发现,我的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小组内的评价。
学生玩弹簧,老师参与小组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交流游戏方式,让学生尽情体验游戏与活动所带来的快乐,并从中有所发现。
学生分组交流本组玩弹簧玩具或游戏的名称、玩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发现的.问题。
16《弹簧里的学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青岛版
16《弹簧里的学问》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青岛版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科学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3)班3.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4.教学时数:40分钟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与创新、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通过学习弹簧的性质和应用,学生将掌握弹簧的基本知识,了解弹簧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
此外,本节课还将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对科学的正确认识和积极态度。
三、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在三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简单机械有所了解,包括杠杆、滑轮等。
此外,学生还学习了观察和描述物体的性质,如重量、体积等。
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充满好奇,对实验和动手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在学习风格上,三年级的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喜欢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来学习。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实验操作能力。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可能对弹簧的弹性系数等概念感到困惑。
此外,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可能对弹簧的安装和调整不够准确,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缺乏沟通和协作能力,影响学习效果。
四、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
本节课将使用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教材中包含了弹簧的基本知识、弹簧的性质和应用等内容。
此外,教师还需准备相关的补充资料,如弹簧的图片、实物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弹簧的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簧里的学问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探究并感知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2.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专题。
3.能够表达交流自己的体会. 发现与见解。
4.能够设计.制作与弹性.弹力有关的小玩具。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去研究生活中的有关弹性现象。
2.养成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3.体验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的乐趣。
(三)知识与技能
1. 认识到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
2. 了解弹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探究及总结有关弹性与弹力的科学规律。
三、教学准备:弹簧拉力器、各种弹簧、橡皮筋、弹力球等有弹性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出示弹簧)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啊?(弹簧)你对弹簧有哪些了解呢?
2.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具有像弹簧一样的特点,大家愿意不愿意来研究它们中的学问呢?(板书课题: 4. 弹簧里的学问)
(二)探究活动
1. 提出问题谈话:你准备探究弹簧里的哪些疑问?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
(可能提出的问题:弹簧为什么有力量?弹簧在什么情况下有力量?弹簧的力量有大小和方向?)
2. 制定方案
(1)你们打算怎么去探究?
(2)各个小组讨论制定自己的探究方案。
(3)汇报交流(利用弹簧做游戏,去探究发现小弹簧里的大学问。
) 3.实施探究各小组选择问题研究,作好记录。
我的游戏记录
4.展示交流
各学习小组交流后汇报。
师小结:同学们利用这些简单的材料,发现了很多的秘密,如压缩或拉伸弹簧时,感到很费力,松开手,弹簧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它们会弹起物体•会把小球弹跑.落在地上会弹起来等等,这说明它们都可以产生一种要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量。
像弹簧这样,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弹力。
弹力的大小取决于形变的程度,在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形变消失, 弹力也消失。
弹力的方向与引起形变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5.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观察课本中的图片(可投影或制成课件或播放有关视频资料),结合生活中的物体,说说弹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师小结:正如同学们说的这样,弹性.弹力在测量•缓冲.复位.振动发声等功能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篮球、足球、排球等各种球类;气垫、床垫、地毯;自行车.摩托车的减震、车刹、车座;开关、自动伞、玩具枪的扳机、弓箭的弦、蹦蹦床等都用到了弹性和弹力。
(三)拓展创新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弹力,并且知道了弹力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1.请自己设计一个弹力玩具?比一比,哪个小组同学的设计创意新颖?
2.请设计一个装置,使高处落下的鸡蛋摔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