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5年新规)
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一)
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一)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什么是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为了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提高建筑节能环保水平而制定的评价标准。
•该标准从建筑的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等方面对建筑进行评价,并提出具体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指标•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涵盖了建筑的各个方面,包括室内环境、能源和水资源利用、材料使用、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
•具体的评价指标包括:节能、水资源利用效率、室内环境质量、材料与资源、生态适应性等。
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优势•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可以引导建筑业在设计、施工和管理中注重节能环保。
•对于业主,选择评价合格的绿色建筑可以减少能耗成本、提高室内健康环境质量。
•对于社会,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可以减少污染、降低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如何评价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价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需要考虑具体的情况和需求。
•对于普通消费者和企业,可以选择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评价认证合格的建筑。
•对于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通过制定政策、补贴和奖励等方式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总结•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绿色建筑行业的重要标准之一。
•评价标准涵盖了建筑的多个方面,并且可以引导建筑业在设计、施工和管理中注重节能环保。
•对于普通消费者和企业来说,选择评价合格的绿色建筑可以减少能耗成本、提高室内健康环境质量。
•对于社会来说,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可以减少污染、降低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未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未来绿色建筑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未来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可能会更加严格,更关注建筑的生命周期,并强调建筑可持续性和人居环境的舒适性。
•完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推动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中国绿色建筑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指导标准,对保护环境、提高建筑节能环保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2015-7:《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DBDBXX-XXX-XXXX备案号XXXXX-XXXX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Assessment standard of green building for Tianjin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天津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Assessment standard of green building for TianjinDB—XXX—XXXXXXXXXX-XXXX主编单位: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市建筑设计院批准部门: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实施日期:XXXX年X月X日2015天津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3)3 基本规定 (4)3.1一般规定 (4)3.2评价与等级划分 (5)4 节地与室外环境 (10)4.1 控制项 (10)4.2 评分项 (12)5 节能与能源利用 (23)5.1 控制项 (23)5.2 评分项 (24)6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3)6.1 控制项 (33)6.2评分项 (36)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46)7.1 控制项 (46)7.2评分项 (47)8 室内环境质量 (57)8.1 控制项 (57)8.2 评分项 (60)9 施工管理 (69)9.1 控制项 (69)9.2 评分项 (70)10 运营管理 (78)10.1控制项 (78)10.2评分项 (80)11 提高与创新 (88)11.1一般规定 (88)11.2加分项 (88)本标准用词说明 (95)引用标准名录 (96)Contents1 总则 (1)2 术语 (3)3 基本规定 (4)3.1一般规定 (4)3.2评价与等级划分 (5)4 节地与室外环境 (10)4.1 控制项 (10)4.2 评分项 (12)5节能与能源利用 (23)5.1 控制项 (23)5.2 评分项 (24)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3)6.1 控制项 (33)6.2评分项 (36)7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46)7.1 控制项 (46)7.2评分项 (47)8 室内环境质量 (57)8.1 控制项 (57)8.2 评分项 (60)9 施工管理 (69)9.1 控制项 (69)9.2 评分项 (70)10运营管理 (78)10.1控制项 (78)10.2评分项 (80)11 提高与创新 (88)11.1一般规定 (88)11.2加分项 (88)本标准用词说明 (95)引用标准名录 (96)1 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对天津市绿色建筑的评价,推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规范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一、编制背景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
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
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导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绿色建筑的研究,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绿色建筑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体系,有的已着手研究编制可持续建筑标准。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的研究与理解也存在差异。
我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出发,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提法不同,内涵相通,具有某种一致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理念。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
我国各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
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
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十分迫切的任务。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反映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5版《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增加控制项 “4.1.2项 目规划设 计应符 合相关
的需 求 。截 至 2014年 底 ,全 省通 过 绿 色建 筑评 价 的 法定 规 划 的要 求 ”。在 前 期 绿 色 建 筑项 目评 价 中发
项目共 81个,累计面积1198万 ,覆盖保障性住房、 现,很多项 目在技术应 用方面效果很好,但 因未按
T109-2015《河南省绿色建筑评 价标准》(以下简 建筑等 级分 别为 一星级 、二 星级 、三 星级 。
称 “2015版省 绿标 ”)的修 编 工作 。2015版 省绿标 于
评 价 指标 体系 由6类 调 整至7类 ,把 2014版省 绿
2015年 1月27日发布 ,2015年 3月1日在 全 省实 施 。本 标 中各 类 评 价指 标 有关施 工 的内容 ,单 独 列为一 个
境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 衡判断方 法均可得 到相应分值 。不 同类型 的建筑
2016.4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4 9
建 筑 节 能
0
Building Energy Saving
(居 住 建 筑 和公 共 建 筑 ),处 于不 同气 候 分 区 的建 为了引导绿 色 建 筑 发 展 中,采 用建 筑保 温 与结 构 一
结 合 河 南 省气 候 条 件 和 建 筑 热 工分 区 ,对 不
建筑的全年供暖耗 电量和空气调节耗 电量之和)降 适宜河南省地域性 的条文,适 当降低分值。8.2.8条
低 的幅度,赋 以不 同的分值 ,在选择节能技术时更 “采取可调节遮阳措施 ,降低夏季太阳辐射得热”,
具 有 可操 作性 。同时条 文 上表 述 尽可能 与河 南 省现 2014版国标对该条文的分值是 12分,2015版省绿标
5节能与能源利用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15
5 节能与能源利用5.1 控制项5. 1. 1 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条文说明扩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第12 17 条要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等,在新建建筑节能工作中均按照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来执行,例如规划审查、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竣工验收等等。
对于既有建筑节能,条例也要求:居住建筑和本条例第26 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公共建筑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在尊重建筑所有权人意愿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扩建、改建,逐步实施节能改造。
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当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
对于公共建筑,此条主要应符合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中“建筑与建筑热工”章节的强制性条文3. 2.1、3. 2.7、3. 3.1、3. 3.2、3. 3. 7条、“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章节的强制性条文4. 2. 5、4. 2. 8、4. 2. 10、4. 2. 14、4. 2. 17、4. 2.14、4. 5. 2 、4. 5. 4 、4. 5. 6 条(另有第4. 1. 1 条不作考察,第4. 2. 2、4. 2. 3 条在本标准的第5. 1. 2 条中考察),主要指标包括体形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太阳得热系数、锅炉热效率、制冷机组性能系数或能效比、热计量、调控等。
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 对应条文具体内容如下:3. 2. 1 严寒和寒冷地区公共建筑体形系数应符合表 3. 2. 1 的规定。
表3. 2. 1 严寒和寒冷地区公共建筑体形系数限值单栋建筑面积A (旷)|建筑体形系数300<A 运800运0. 50A>800I运0. 403. 2. 7 甲类公共建筑的屋顶透光部分面积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20% 。
当不能满足本条的规定时,必须进行权衡判断。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2015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2015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是指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根据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资源利用效率,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2015年发布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绿色建筑设计标准2015强调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建筑的朝向、采光、通风等因素,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
同时,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过程中,也要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绿色建筑设计标准2015提出了环保材料的使用要求。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尽量选用可再生材料和环保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同时,对于已有的建筑物,也要提倡进行绿色改造,更新使用环保材料,提高建筑的能效。
另外,绿色建筑设计标准2015还强调了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到室内空气质量、采光和声环境等因素,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同时,要注意室内装饰材料的选择,避免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材料,保障居住者的健康。
总的来说,绿色建筑设计标准2015的发布,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促进了建筑行业向着更加环保、节能、健康的方向发展。
建筑设计师和施工方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要求,积极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社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在未来的建筑行业发展中,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将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引领建筑行业朝着更加环保、节能、健康的方向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希望建筑行业的各方能够共同努力,推动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贯彻执行,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5年1月起实施
龙源期刊网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5年1月起实施作者:
来源:《居业》2014年第06期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公告,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T50378-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原《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3T50378-2006同时废止。
该标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2006年的版本“要求更严、内容更广泛”。
该标准在修订过程中,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评价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和试评,借鉴了有关国外先进标准经验,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意见。
修订后的标准评价对象范围得到扩展,评价阶段更加明确,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合理,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完善,整体具有创新性。
旧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有六大指标。
每个指标下,满足一定的项数即可被评为一星级、二星级或三星级绿色建筑。
不过,在标准的试运行中,发现不少问题。
而新的标准则是采用打分的方式,总分达到45-50分是一星级,60分是二星级,80分是三星级。
评审专家认为重要的
就打8分、10分,有的虽然需要,但做起来容易,也不需要多少钱,就4分。
这样一来,不少过去被评为一星级的项目现在可能评不上,二星级可能降为一星级,三星级则降为二星级或者一星级。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5年新规)
11 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推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
1.0.3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1.0.4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2 术语2.0.1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热岛强度heat island intensity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2.0.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
2.0.4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
2.0.5再生水reclaimed water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饮用水。
2.0.6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2.0.7可再利用材料reusable material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
2.0.8可再循环材料recyclable material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
33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绿色建筑的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
北京市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准2015版 建筑设计前期解读
与公共 交通有 便捷联
系
无障碍
停车
公共 服务
保护原 有生态
雨水专 项规划
合理地 表与屋 面雨水
径流
合理种 植
6分:
9/17
9分:多, 开放
7分:多, B1投影小
4分:光 热性能、
镀膜玻璃、
夜景照明
质合有5分量声效减:标环隔震符准境声、速1背压启.差55风差窗mm、面;风处;漩风开压风迎、
6分:地 面遮阴绿
供暖供冷系统材
30
料设备
圆翼型、长翼型和813型灰铸铁散热器
31
水暖用内螺纹铸铁阀门
32 供暖供冷系统材 33 料设备 34
记忆合金原理的恒温控制阀 不具备数据远传通讯功能的热计量表 能效标识二级及以下的燃气采暖用壁挂炉
35
无安全接地的低温辐射电热膜
36
螺旋升降式铸铁水嘴
37
用水器具
非节水型用水器具(包括水嘴、便器系统、便器冲洗阀和淋 浴器)
• 建筑室内照明数量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 34的规定.
• 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等设计参数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规 定.
• 在室内设计温度、湿度条件下,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不得结露.
• 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污染物浓度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的有关规定.
38
6升水以上的大便器系统(不含6升)
39 用水器具
进水口低于水面(低进水)的卫生洁具水箱配件
40
聚醋酸乙烯乳液类(含EVA乳液)、聚乙烯醇及聚乙烯醇缩醛类 和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内外墙涂料
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15年
8 室内环境质量8.1 控制项8. 1. 1 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 中的低限要求。
【条文说明扩展】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 中的规定,汇总各类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室内允许噪声级的要求如表8-1。
住宅、办公、商业、医院建筑主要功能房间的噪声级限值,应分别与《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 中不同类型建筑涉及房间的要求一一对应:其余类型民用建筑,可参照相近功能类型的要求进行评价。
对于公共建筑如办公建筑中的大空间、开放办公空间等噪声级没有明确要求的空间类型,不做要求。
表8-1 室内允许噪声级2 适用于采用纯音气导和骨导昕阐测昕法的昕力测昕室,采用声场测昕法的昕力测昕室另有规定。
【具体评价方式】本条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的设计、运行评价。
设计评价查阅建筑设计平面图,审核基于环评报告室外噪声要求对室内的背景噪声影响(也包括室内噪声源影响〉的分析报告以及在图纸上的落实情况,及可能有的声环境专项设计报告。
运行评价在设计评价的基础上,还应审核典型时间、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检测报告。
8. 1. 2 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 中的低限要求。
【控制项】【条文说明扩展】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 中的规定,汇总各类建筑构件及相邻房间之间的隔声性能要求如表8一2、表8-3。
在《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一2010 中,除旅馆建筑外的其它各类建筑的外墙、门窗隔声标准只有一个级别,因此进行评价时将该级别视为低限标准(高要求标准按比低限标准高5d8 执行〉:对于商业建筑,《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 仅对部分类型的隔墙、楼板隔声性能有要求,对外墙、门和窗的空气声隔声性能无标准要求,故可仅按表中规定进行评价,对其他建筑构件不作规定(若无相应的构件,则不参评〉。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项
名类 称别
编号
标准条文
达标判定
4.5.1
每套住宅至少有1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当有4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有2个居住空间满足日 照标准的要求。
控
4.5.2
卧室、起居室(厅)、厨房设置外窗,窗地面积比不小于1/7。当一套住宅设有1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 一个卫生间设有外窗。
室制
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白天不大于45 dB
节
4.3.5 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节水率不低于8%。
水
4.3.6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
与
4.3.7 绿化用水、景观用水等非饮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
水 资 源 利
一 般 项
4.3.8 绿化灌溉采取微灌、渗灌、低压管灌等节水高效灌溉方式。
4.3.9
量
4.5.6 居住空间开窗能有良好的视野,且避免居住空间之间的视线干扰。
一 4.5.7 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符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规定。
般 4.5.8 设采暖和(或)空调系统(设备)的住宅,运行时用户可根据需要对室温进行调控。
项 4.5.9 采用可调节外遮阳,防止夏季太阳辐射透过窗户玻璃直接进入室内。
内 项 4.5.3 (A声级),夜间不大于35 dB(A声级)。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45dB,楼板的计权
环
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70dB。外窗和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
境
4.5.4 居住空间能自然通风,通风开口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20。
质
4.5.5 室内空气质量符合《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
新版201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判定表(GC中建绿建)V1.0
编制基础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表格使用备注:
1)需要填写或进行选择的格子为绿色。
在判定表中绿色格内可在下拉菜单选择"Y","o",以及"-""!"。
其中"Y"表示可得分项;"o"表示有可能得分项,选择"Y"和"o"会计算得分。
其中"-"表示不可得分项;"!"表示有可能得分项,选择"-"和"!"不会计算得分。
2)进行评价时,需在"判定表"/"项目性质"中选择“居住建筑”或“公共建筑”。
3)需根据备注提示,判断部分选项是否需要进行参评。
4)表格包含基础条款及得分,选择后可在首页显示总得分及星级情况。
绿色建筑标识咨询专家,绿色建筑技术分享 请关注 GC 北京中建绿建微信公众号:绿环建筑节能
绿建。
新版201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判定表(GC中建绿建)V1.0
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节地与室外环境 100 100 64控制项分值评判得分备注评分项(I 土地利用)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评分项(II 室外环境)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评分项(III 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评分项(IV 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节能与能源利用控制项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评分项(I 建筑与维护结构)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评分项(II 供暖、通风)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评判得分备注评分项(III 照明与电气)分值适用得分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5.2.16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008667控制项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评分项(I 节水系统)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II 节水器具与设备)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III非传统水源利用)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008058控制项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评分项(I 节材设计)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II 材料选用)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室内环境质量1008968控制项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评分项(I 室内声环境)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II 室内光环境与视野)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III 室内热湿环境)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IV 室内空气质量)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施工管理10010059控制项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评分项(I 环境保护)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II 资源节约)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III 过程管理)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运营管理10010070控制项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评分项(I 管理制度)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II 技术管理)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III 环境管理)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提高与创新166一般规定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加分项(I 性能提高)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II 创新)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编号项目性质参评与否条文要求分值适用得分评判得分备注。
住建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住建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住建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建部)发布的关于绿色建筑的评价和认证标准。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绿色建筑的整体评价指标:包括节能、节水、环境质量、建筑资源利用和创新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2. 节能评价:评估建筑的热工性能、采光性能、空调制冷系统效能等方面的能耗情况,推广使用节能建材和节能设备等。
3. 节水评价:评估建筑的供水系统、排水系统等方面的用水情况,提倡采用节水设施和水资源回收利用等。
4. 环境质量评价:评估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包括空气质量、照明质量、噪音等方面的要求,促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5. 建筑资源利用评价:评估建筑的材料利用率、建筑设计的可拆卸性和可再利用性等方面,推广使用绿色建材和资源循环利用。
6. 创新评价:评估建筑在设计、施工、运行等方面的创新性,鼓励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住建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布旨在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建筑的普及和应用,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
环境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为绿色建筑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指导和依据。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1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推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1.0.3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1.0.4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绿色建筑greenbuilding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0.2热岛强度heatislandintensity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2.0.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captureratioofannualrainfall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2.0.4可再生能源renewableenergy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2.0.5再生水reclaimedwater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饮用水..2.0.6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watersource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2.0.7可再利用材料reusablematerial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2.0.8可再循环材料recyclablematerial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3基本规定3.1一般规定3.1.1绿色建筑的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评价单栋建筑时;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评价..3.1.2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设计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3.1.3申请评价方应进行建筑全寿命期技术和经济分析;合理确定建筑规模;选用适当的建筑技术、设备和材料;对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阶段进行全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3.1.4评价机构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报告、文件进行审查;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等级..对申请运行评价的建筑;尚应进行现场考察..3.2评价与等级划分3.2.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7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评价指标体系还统一设置加分项..3.2.2设计评价时;不对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2类指标进行评价;但可预评相关条文..运行评价应包括7类指标..3.2.3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分值..3.2.4绿色建筑评价应按总得分确定等级..3.2.5评价指标体系7类指标的总分均为100分..7类指标各自的评分项得分Q 1、Q 2、Q 3、Q 4、Q 5、Q 6、Q 7按参评建筑该类指标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除以适用于该建筑的评分项总分值再乘以100分计算..3.2.6加分项的附加得分Q 8按本标准第11章的有关规定确定..3.2.7绿色建筑评价的总得分按下式进行计算;其中评价指标体系7类指标评分项的权重w 1~w 7按表3.2.7取值..ΣQ =w 1Q 1+w 2Q 2+w 3Q 3+w 4Q 4+w 5Q 5+w 6Q 6+w 7Q 7+Q 83.2.7表3.2.7绿色建筑各类评价指标的权重注:1、表中“——”表示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两类指标不参与设计评价..2、对于同时具有居住和公共功能的单体建筑;各类评价指标权重取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所对应权重的平均值..3.2.8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节地与 室外环境 w 1 节能与 能源利用 w 2 节水与水 资源利用 w 3 节材与材 料资源利用 w 4 室内环 境质量 w 5 施工 管理 w 6 运营 管理 w 7 设计评价居住建筑 0.21 0.24 0.20 0.17 0.18 —— ——公共建筑 0.16 0.28 0.18 0.19 0.19 —— —— 运行评价居住建筑0.17 0.19 0.16 0.14 0.14 0.10 0.10 公共建筑 0.130.23 0.14 0.15 0.15 0.10 0.10应满足本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2.9对多功能的综合性单体建筑;应按本标准全部评价条文逐条对适用的区域进行评价;确定各评价条文的得分..4节地与室外环境4.1控制项4.1.1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4.1.2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4.1.3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4.1.4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4.2评分项Ⅰ土地利用4.2.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评价总分值为19分..对居住建筑;根据其人均居住用地指标按表的规则评分;对公共建筑;根据其容积率按表的规则评分..表居住建筑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评分规则表公共建筑容积率评分规则4.2.2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评价总分值为9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居住建筑按下居住建筑人均居住用地指标A m2得分3层及以下4~6层7~12层13~18层19层及以上35<A≤41 23<A≤26 22<A≤24 20<A≤22 11<A≤13 15A≤35 A≤23 A≤22 A≤20 A≤11 19容积率R得分0.5≤R<0.8 50.8≤R<1.5 101.5≤R<3.5 15R≥3.5 19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住区绿地率:新区建设达到30%;旧区改建达到25%;得2分;2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按表的规则评分;最高得7分..表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评分规则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Ag得分新区建设旧区改建1.0m2≤Ag<1.3m20.7m2≤Ag<0.9m2 31.3m2≤Ag<1.5m20.9m2≤Ag<1.0m2 5Ag≥1.5m2Ag≥1.0m272公共建筑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绿地率:按表的规则评分;最高得7分;表公共建筑绿地率评分规则2绿地向社会公众开放;得2分..4.2.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评价总分值为6分;按表4.2.3的规则评分.. 表4.2.3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评分规则Ⅱ室外环境4.2.4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评价总分值为4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2;得2分;2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的规定;得2分..4.2.5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有关规定;评价分值为4分..4.2.6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在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小于5m/s ;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得2分;2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不大于5Pa ;得1分;2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得2分;25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 ;得1分..4.2.7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评价总分值为4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有乔木、构筑物遮荫措施的面积达到10%;得1分;达到20%;得2分;2超过70%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得2分.. Ⅲ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4.2.8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评价总分值为9分;并按下列规则绿地率Rg得分 30%≤Rg <35%2 35%≤Rg <40%5 Rg ≥40% 7建筑类型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指标 得分 居住建筑 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率R r5%≤R r <20%220%≤R r <35% 4R r ≥35% 6 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R p 1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R p 1≥0.53分别评分并累计:1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或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800m;得3分;2场地出入口步行距离800m范围内设有2条及以上线路的公共交通站点含公共汽车站和轨道交通站;得3分;3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得3分..4.2.9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评价分值为3分..合理设置停车场所;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自行车停车设施位置合理、方便出入;且有遮阳防雨措施;得3分;2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设施;并采取下列措施中至少2项;得3分:1采用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或停车楼等方式节约集约用地;2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提高停车场库使用效率;3合理设计地面停车位;不挤占步行空间及活动场所..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居住建筑:满足下列要求中3项;得3分;满足4项及以上;得6分:1场地出入口到达幼儿园的步行距离不大于300m;2场地出入口到达小学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3场地出入口到达商业服务设施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4相关设施集中设置并向周边居民开放;5场地1000m范围内设有5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设施..2公共建筑:满足下列要求中2项;得3分;满足3项及以上;得6分:12种及以上的公共建筑集中设置;或公共建筑兼容2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功能;2配套辅助设施设备共同使用、资源共享;3建筑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4室外活动场地错时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Ⅳ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评价分值为3分..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10hm2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评价总分值为9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达到30%;得3分;2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并采取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得3分;3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达到50%;得3分..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评价总分值为6分..其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55%;得3分;达到70%;得6分..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种植区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得3分;2居住建筑绿地配植乔木不少于3株/100m2;公共建筑采用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方式;得3分..5节能与能源利用5.1控制项5.1.1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5.1.2不应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系统的供暖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5.1.3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5.1.4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得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的现行值规定..5.2评分项Ⅰ建筑与围护结构5.2.1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进行优化设计;评价分值为6分..5.2.2外窗、玻璃幕墙的可开启部分能使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设玻璃幕墙且不设外窗的建筑;其玻璃幕墙透明部分可开启面积比例达到5%;得4分;达到10%;得6分..2设外窗且不设玻璃幕墙的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达到30%;得4分;达到35%;得6分..3设玻璃幕墙和外窗的建筑;对其玻璃幕墙透明部分和外窗分别按本条第1款和第2款进行评价;得分取两项得分的平均值..5.2.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评分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提高幅度达到5%;得5分;达到10%;得10分..2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降低幅度达到5%;得5分;达到10%;得10分..Ⅱ供暖、通风与空调5.2.4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以及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能效限定值的要求;评价分值为6分..对电机驱动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直燃型和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调机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燃煤、燃油和燃气锅炉;其能效指标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规定值的提高或降低幅度满足表5.2.4的要求;对房间空气调节器和家用燃气热水炉;其能效等级满足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节能评价值要求..表5.2.4冷、热源机组能效指标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提高或降低幅度5.2.5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等的有关规定;且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比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规定值低20%;评价分值为6分..5.2.6合理选择和优化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评价总分值为10分;根据系统能耗的降低幅度按表5.2.6的规则评分..表5.2.6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降低幅度评分规则5.2.7采取措施降低过渡季节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评价分值为6分..5.2.8采取措施降低部分负荷、部分空间使用下的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评价总分值为9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区分房间的朝向;细分供暖、空调区域;对系统进行分区控制;得3分;2合理选配空调冷、热源机组台数与容量;制定实施根据负荷变化调节制冷热量的控制策略;且空调冷源的部分负荷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得3分;3水系统、风系统采用变频技术;且采取相应的水力平衡措施;得3分..Ⅲ照明与电气5.2.9走廊、楼梯间、门厅、大堂、大空间、地下停车场等场所的照明系统采取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评价分值为5分..照明功率密度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的目标值规定;评价总分值为8分..主要功能房间满足要求;得4分;所有区域均满足要求;得8分..合理选用电梯和自动扶梯;并采取电梯群控、扶梯自动启停等节能控制措施;评价分值为3分..合理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评价总分值为5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三相配电变压器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 机组类型 能效指标 提高或降低幅度电机驱动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COP 高6%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直燃型 制冷、供热性能系数COP 高6%蒸汽型 单位制冷量蒸汽耗量低6%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调机组能效比EER 高6%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 高8%锅炉 燃煤 热效率 高3个百分点燃油燃气 热效率 高2个百分点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降低幅度De得分 5%≤De <10%3 10%≤De <15%7 De ≥15% 10评价值GB20052的节能评价值要求;得3分;2水泵、风机等设备;及其他电气装置满足相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节能评价值要求;得2分..Ⅳ能量综合利用排风能量回收系统设计合理并运行可靠;评价分值为3分..合理采用蓄冷蓄热系统;评价分值为3分..合理利用余热废热解决建筑的蒸汽、供暖或生活热水需求;评价分值为4分..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评价总分值为10分;按表的规则评分..表可再生能源利用评分规则可再生能源利用类型和指标得分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生活用20%≤R hw<30% 2热水比例R hw30%≤R hw<40% 340%≤R hw<50% 450%≤R hw<60% 560%≤R hw<70% 670%≤R hw<80% 780%≤R hw<90% 890%≤R hw<100% 9R hw=100% 1020%≤R ch<30% 4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空调用冷量和热量比例R ch30%≤R ch<40% 540%≤R ch<50% 650%≤R ch<60% 760%≤R ch<70% 870%≤R ch<80% 9R ch≥80% 10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电量比1.0%≤R e<1.5% 4例R e1.5%≤R e<2.0% 52.0%≤R e<2.5% 62.5%≤R e<3.0% 73.0%≤R e<3.5% 83.5%≤R e<4.0% 9R e≥4.0% 10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6.1控制项6.1.1应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6.1.2给排水系统设置应合理、完善、安全..6.1.3应采用节水器具..6.2评分项Ⅰ节水系统6.2.1建筑平均日用水量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中的节水用水定额的要求;评价总分值为10分;达到节水用水定额的上限值的要求;得4分;达到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平均值要求;得7分;达到下限值的要求;得10分..6.2.2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评价总分值为7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阀门、设备;使用耐腐蚀、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得1分;2室外埋地管道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得1分;3设计阶段根据水平衡测试的要求安装分级计量水表;运行阶段提供用水量计量情况和管网漏损检测、整改的报告;得5分.. 6.2.3给水系统无超压出流现象;评价总分值为8分..用水点供水压力不大于0.30MPa;得3分;不大于0.20MPa;且不小于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工作压力;得8分..6.2.4设置用水计量装置;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按使用用途;对厨房、卫生间、绿化、空调系统、游泳池、景观等用水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得2分;2按付费或管理单元;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得4分..6.2.5公用浴室采取节水措施;评价总分值为4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采用带恒温控制和温度显示功能的冷热水混合淋浴器;得2分;2设置用者付费的设施;得2分..Ⅱ节水器具与设备6.2.6使用较高用水效率等级的卫生器具;评价总分值为10分..用水效率等级达到三级;得5分;达到二级;得10分..6.2.7绿化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方式;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采用节水灌溉系统;得7分;在此基础上设置土壤湿度感应器、雨天关闭装置等节水控制措施;再得3分..2种植无需永久灌溉植物;得10分..6.2.8空调设备或系统采用节水冷却技术;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循环冷却水系统设置水处理措施;采取加大集水盘、设置平衡管或平衡水箱的方式;避免冷却水泵停泵时冷却水溢出;得6分..2运行时;冷却塔的蒸发耗水量占冷却水补水量的比例不低于80%;得10分;3采用无蒸发耗水量的冷却技术;得10分..6.2.9除卫生器具、绿化灌溉和冷却塔外的其他用水采用了节水技术或措施;评价总分值为5分..其他用水中采用了节水技术或措施的比例达到50%;得3分;达到80%;得5分.. Ⅲ非传统水源利用合理使用非传统水源;评价总分值为15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住宅、办公、商场、旅馆类建筑:根据其按下列公式计算的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或者其非传统水源利用措施;按表的规则评分..uR %100 tuWWWu =W R +Wr+Ws +Wo式中:Ru――非传统水源利用率;%;Wu――非传统水源设计使用量设计阶段或实际使用量运行阶段;m 3/a ; W R ――再生水设计利用量设计阶段或实际利用量运行阶段;m 3/a ; Wr――雨水设计利用量设计阶段或实际利用量运行阶段;m 3/a ; Ws――海水设计利用量设计阶段或实际利用量运行阶段;m 3/a ;Wo――其他非传统水源利用量设计阶段或实际利用量运行阶段;m 3/a Wt――设计用水总量设计阶段或实际用水总量运行阶段;m 3/a ..注:式中设计使用量为年用水量;由平均日用水量和用水时间计算得出..实际使用量应通过统计全年水表计量的情况计算得出..式中用水量计算不包含冷却水补水量和室外景观水体补水量.. 表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评分规则注:“●”为有市政再生水供应时的要求;“○”为无市政再生水供应时的要求..2其他类型建筑: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绿化灌溉、道路冲洗、洗车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的用水量占其总用水量的比例不低于80%;得7分;2冲厕采用非传统水源的用水量占其用水量的比例不低于50%;得8分..建筑 类型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非传统水源利用措施 得分 有市政再生水供应 无市政再生水供应 室内冲厕 室外绿化灌溉 道路浇洒 洗车用水住宅8.0% 4.0% —— ●○ ● ● 5分—— 8.0% —— ○ ○ ○ 7分30.0% 30.0% ●○ ●○ ●○ ●○ 15分 办公10.0% —— —— ● ● ● 5分—— 8.0% —— ○ —— —— 10分50.0% 10.0% ● ●○ ●○ ●○ 15分 商业3.0% —— —— ● ● ● 2分—— 2.5% —— ○ —— —— 10分50.0% 3.0% ● ●○ ●○ ●○ 15分 旅馆2.0% —— —— ● ● ● 2分建筑 类型非传统水源利用率非传统水源利用措施 得分有市政再生水供应 无市政再生水供应 室内冲厕室外绿化灌溉 道路浇洒洗车用水—— 1.0% —— ○ —— —— 10分12.0%2.0%● ●○ ●○ ●○ 15分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评价总分值为8分;根据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的量占总用水量的比例按表5.2.6的规则评分..表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的量占总用水量比例评分规则结合雨水利用设施进行景观水体设计;景观水体利用雨水的补水量大于其水体蒸发量的60%;且采用生态水处理技术保障水体水质;评价总分值为7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对进入景观水体的雨水采取控制面源污染的措施;得4分;2利用水生动、植物进行水体净化;得3分..冷却水补水使用非传统水源的量占总用水量得分比例Rnt10%≤Rnt<30% 430%≤Rnt<50% 6Rnt≥50% 87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7.1控制项7.1.1不得采用国家和地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7.1.2混凝土结构中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采用不低于400MPa级的热轧带肋钢筋..7.1.3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且无大量装饰性构件..7.2评分项Ⅰ节材设计7.2.1择优选用建筑形体;评价总分值为9分..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的建筑形体规则性评分;建筑形体不规则;得3分;建筑形体规则;得9分..7.2.2对地基基础、结构体系、结构构件进行优化设计;达到节材效果;评价分值为5分..7.2.3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住宅建筑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的户数比例达到30%;得6分;达到100%;得10分..2公共建筑公共部位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得6分;所有部位均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得10分..7.2.4公共建筑中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重复使用的隔断墙;评价总分值为5分;根据可重复使用隔断墙比例按表7.2.4的规则评分..表7.2.4可重复使用隔断墙比例评分规则7.2.5采用工业化生产的预制构件;评价总分值为5分;根据预制构件用量比例按表7.2.5的规则评分..表7.2.5预制构件用量比例评分规则7.2.6采用整体化定型设计的厨房、卫浴间;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采用整体化定型设计的厨房;得3分;2采用整体化定型设计的卫浴间;得3分..可重复使用隔断墙比例Rrp得分30%≤Rrp<50% 350%≤Rrp<80% 4Rrp≥80% 5预制构件用量比例Rpc得分15%≤Rpc<30% 330%≤Rpc<50% 4Rpc≥50% 5Ⅱ材料选用7.2.7选用本地生产的建筑材料;评价总分值为10分;根据施工现场500km 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按表7.2.7的规则评分..表7.2.7施工现场500km 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比例评分规则7.2.8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评价分值为10分..7.2.9建筑砂浆采用预拌砂浆;评价总分值为5分..建筑砂浆采用预拌砂浆的比例达到50%;得3分;达到100%;得5分..合理采用高强建筑结构材料;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混凝土结构:按下列规则评分:1根据400MPa 级及以上受力普通钢筋的比例;按表的规则评分;最高得10分..表400MPa 级及以上受力普通钢筋的比例评分规则2混凝土竖向承重结构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C50混凝土用量占竖向承重结构中混凝土总量的比例达到50%;得10分..2钢结构:Q345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占钢材总量的比例达到50%;得8分;达到70%;得10分..3混合结构:对其混凝土结构部分和钢结构部分;分别按本条第1款和第2款进行评价;得分取两项得分的平均值..合理采用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评价分值为5分..对混凝土结构;其中高耐久性混凝土用量占混凝土总量的比例达到50%;对钢结构;采用耐候结构钢或耐候型防腐涂料.. 采用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评价总分值为10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住宅建筑中的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用量比例达到6%;得8分;达到10%;得10分..2公共建筑中的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用量比例达到10%;得8分;达到15%;得10分..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评价总分值为5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采用一种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其占同类建材的用量比例达到30%;得3分;达到50%;得5分..2采用两种及以上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每一种用量比例均达到30%;得5分..合理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装饰装修建筑材料;评价总分值为5分;施工现场500km 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Rlm 得分 60%≤Rlm <70% 6 70%≤Rlm <90% 8 Rlm ≥90%10400MPa 级及以上受力普通钢筋的的比例Rsb 得分 30%≤Rsb <50% 4 50%≤Rsb <70% 6 70%≤Rsb <85% 8 Rsb ≥85%10。
2015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资料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DBJ41/T 109-2015备案号:J 11960-2015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Henan Province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2015-01-27发布2015-03-01实施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Henan Province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DBJ41/T 109-2015主编单位: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批准单位: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施行日期:2015年3月1日2015 郑州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41/T109-2015主编: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本:1/32印张:5 印数:4000册印刷:郑州金秋彩色印务有限公司豫内资郑审字[2015]0079号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通知豫建设标【2015】13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委),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市政建设环保局,各有关单位: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41/T109-2014)由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了修订,已通过评审,现予批准发布,编号为DBJ41/T 109-2015,自2015年3月1日起在我省施行。
原《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41/T 109-2014)及《河南省保障性住房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41/T 116-2012)同时作废。
此标准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技术解释由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〇一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前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3〕57号)、《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的相关要求,加快推进我省绿色建筑发展,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对本标准进行修订。
基本规定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15
3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绿色建筑得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
评价单栋建筑时,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得指标,应基于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得总体进行评价。
【说明】建筑单体与建筑群均可以参评绿色建筑。
当需要对某工程项目中得单栋建筑进行评价时,由于有些评价指标就是针对该工程项目设定得〈如住区得绿地率),或该工程项目中其她建筑也采用了相同得技术方案(如再生水利用〉,难以仅基于该单栋建筑进行评价,此时,应以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得总体为基准进行评价。
建筑群就是指由位置毗邻、功能相同、权属相同、技术体系相同或相近得两个及以上单体建筑组成得群体。
常见得建筑群有住宅建筑群、办公建筑群。
当对建筑群进行评价时,可先用本标准评分项与加分项对各单体建筑进行评价,得到各单体建筑得总得分,再按各单体建筑得建筑面积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建筑群得总得分,最后按建筑群得总得分确定建筑群得绿色建筑等级。
参评建筑本身不得为临时建筑(例如,多见于北方得冰雪建筑,近年来在南方出现得集装箱建筑〉,且应为完整得建筑,不得从中剔除部分区域。
无论评价对象为单栋建筑或建筑群,计算系统性、整体性指标时,要基于该指标所覆盖得范围或区域进行总体评价,计算区域得边界应选取合理、口径一致、能够完整围合。
常见得系统性、整体性指标主要有:人均居住用地、容积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
3、1、2 绿色建筑得评价分为设计评价与运行评价。
设计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说明】本标准2006年版要求评价应在建筑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但在随后发布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试行修订〉》(建科综[2008]61号)中,己明确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而且,经过多年得工作实践,证明了这种分阶段评价得可行性,以及对于我国推广绿色建筑得积极作用。
总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15
总则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2015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二0一五年七月前言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 (以下简称《标准》)已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自2015 年1 月1 日起实施。
为了适应当前绿色建筑快速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指导绿色建筑评价工作,在该标准修订过程中,住房城乡建设部委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标准》修订组专家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相关课题的承担单位,同时启动了原《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以下简称《技术细则》)的修订工作,并于2015 年2 月通过了专家审查。
《技术细则》依据新《标准》进行修订编制,并与其配合使用,为绿色建筑评价工作提供更为具体的技术指导。
《技术细则》章节编排也与《标准》基本对应。
《技术细则》第1 3 章,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基本原则、有关术语、评价对象、评价阶段、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文件要求等作了阐释;第4 ~11 章,对《标准》评价技术条文逐条给出【条文说明扩展】和【具体评价方式1【条文说明扩展】主要是对标准正文技术内容的细化以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原则上不重复《标准》条文说明内容。
E具体评价方式】主要是对评价工作要求的细化,包括适用的评价阶段,条文说明中所列各点评价方式的具体操作形式及相应的材料文件名称、内容和格式要求等,是对定性条文判定或评分原则、对定量条文计算方法或工具的补充说明,明确评价时的审查要点和注意事项等;附录给出了评价中方便查阅参考的《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及分值总览、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空调系统冷源机组能效指标等。
《技术细则》的编制工作还得到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与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建筑重点标准规范研究”、“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课题组专家的大力支持。
各地在《技术细则》的使用过程中,应及时总结经验,将意见建议反馈给我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010-********)或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标准规范处(士也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 号;邮编:100013;E-mail:gb50378@/doc/929511940.html,),以便修订完善。
即将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包含屋面评价
即将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包含屋面评价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根据规定,2015年后,我国所有的保障性住房和公共建筑都要达到绿色建筑标
乏循环利用、缺少环境保护与美化功能等问题,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专家朱志远表示,屋面作为一种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其造成的室内外温差传热耗热量,大于同面积外墙或地面的耗热量。
比如,在多层建筑的围护结构中,屋面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8%~10%,而在单层大跨度建筑中,屋面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25%~40%。
从此意义上讲,建筑屋面的节能潜力巨大,加之采用
绿色屋面系统技术对建筑造价影响不大,因此“绿色”效益显著。
绿色屋面技术趋于成熟
“绿化屋顶夏季室温平均比未绿化屋顶室温低2~4℃;冬季室温比未绿化屋顶室温平均高1~3℃。
”朱志远举例称,绿化屋面顶板全天热通量值变化极其微弱,对建
PVC、TP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1 总则
1.0.1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推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
1.0.3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1.0.4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 术语
2.0.1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热岛强度heat island intensity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2.0.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
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
2.0.4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
2.0.5再生水reclaimed water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饮用水。
2.0.6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2.0.7可再利用材料reusable material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
2.0.8可再循环材料recyclable material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
3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1.1绿色建筑的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
评价单栋建筑时,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评价。
3.1.2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
设计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3.1.3申请评价方应进行建筑全寿命期技术和经济分析,合理确定建筑规模,选用适当的建筑技术、设备和材料,对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阶段进行全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
3.1.4评价机构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报告、文件进行审查,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等级。
对申请运行评价的建筑,尚应进行现场考察。
3.2 评价与等级划分
3.2.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7类指标组成。
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
评价指标体系还统一设置加分项。
3.2.2设计评价时,不对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2类指标进行评价,但可预评相关条文。
运行评价应包括7类指标。
3.2.3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分值。
3.2.4绿色建筑评价应按总得分确定等级。
3.2.5评价指标体系7类指标的总分均为100分。
7类指标各自的评分项得分Q1、Q2、Q3、Q4、Q5、Q6、Q7按参评建筑该类指标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除以适用于该建筑的评分项总分值再乘以100分计算。
3.2.6加分项的附加得分Q8按本标准第11章的有关规定确定。
3.2.7绿色建筑评价的总得分按下式进行计算,其中评价指标体系7类指标评分项的权重w1~w7按表3.2.7取值。
ΣQ=w1Q1+w2Q2+w3Q3+w4Q4+w5Q5+w6Q6+w7Q7+Q8 (3.2.7)
表3.2.7 绿色建筑各类评价指标的权重节地与室外环境w1 节能与
能源利用
w2
节水与水
资源利用
w3
节材与材
料资源利
用
w4
室内环
境质量
w5
施工
管理
w6
运营
管理
w7
设计评价居住建
筑
0.21 0.24 0.20 0.17 0.18 ————
公共建筑0.16 0.28 0.18 0.19 0.19 ————
运行评价居住建
筑
0.17 0.19 0.16 0.14 0.14 0.10 0.10
公共建筑0.13 0.23 0.14 0.15 0.15 0.10 0.10
注:1、表中“——”表示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两类指标不参与设计评价。
2、对于同时具有居住和公共功能的单体建筑,各类评价指标权重取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所对应权重的平均值。
3.2.8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
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
应满足本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40分。
当绿色建筑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绿色建筑等级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3.2.9对多功能的综合性单体建筑,应按本标准全部评价条文逐条对适用的区域进行评价,确定各评价条文的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