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下册 老师和同学教案 沪教版
小学美术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第5课《老师和同学》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沪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课《老师和同学》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成人与儿童站立时的大体比例知识,学会用概括简练的线条写生人物动态。
过程与方法:在比较观察的过程中,学习寻找人物比例关系的方法以及简练概括人物的写生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写生活动中增进对教师和同学的了解,发现表现人物线条的美,感受师生之间的情意。
2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在造型方面较低年级有了一定的发展,他们在绘画方面有了初步的写实倾向。
就生活了四年的同学和老师来说,已经彼此熟悉,这节课会勾起他们互相画对方的兴趣。
3重点难点重点:站立人物的比例难点:用概括简练的线条表现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引导与观察1、出示主题为师生情的速写作品,揭示课题2、引导学生以头为单位用铅笔量出老师和学生的身高比例。
3、出示人体比例图,让学生了解成人与小孩的身高比例。
活动2【讲授】示范与操作1、教师示范:①竖构图,在画纸上定出天线和地线,两线之间按成人和儿童的不同比例要求平均分成7份或6份。
注意辅助线用笔轻而虚。
②在画纸上定出头、躯干、下肢的位置。
③从纸的上端起笔,一般从头开始,描画大体的动态,整张纸画满,注意不要画得头大身体短。
④抓住外貌特征,表现发型、五官等。
⑤仔细分析人物身上的线条疏密,线条流畅。
画衣褶时不能乱画线条,绘画主要的,省略次要的。
2、欣赏优秀作业,思考写生站立人物的要求。
3、欣赏各种各样的站立姿势和动态的表现。
活动3【练习】尝试与作业1、用简练概括的线条照片写生老师或同学,注意人物的比例、动态和特征。
2、写生时要仔细观察,全神贯注,动作迅速,注意线条流畅。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4【活动】欣赏与1、挑选优秀作业全班展示。
2、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3、评价内容:①能否把握人物比例关系。
②动态表现是否生动自然。
③线条是否概括简练。
4、拓展:多种形式表现站立的人物,可以为人物添画简单的背景;可以是有主题的多人组合作品;也可以用其他材料进行制作表现,如彩泥。
(沪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老师和同学》说课稿设计1
(沪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老师和同学》说课稿设计1一、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1.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为《老师和同学》。
通过该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到老师和同学在生活中的相处方式、彼此的关系以及彼此的作用。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1.了解到老师和同学在生活中的关系和相互作用;2.掌握并练习描绘人物形象的基本技巧;3.增强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重难点1. 教学内容1.讲解老师和同学在生活中的相处方式、彼此的关系以及彼此的作用;2.让学生进行人物形象造型及线条训练;3.细分为表情、举止、神态等方面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充分掌握人物形象的描绘方法。
2. 教学重难点1.学生对于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以及对于这种关系的表达;2.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造型及线条的理解,以及这种抽象性的表达方式,如何能够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而有效传达信息;3.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描绘,不仅要考虑到造型,还要考虑到深层次(如:表情、举止、神态等)的表达。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老师和同学在生活中的相处方式、彼此的关系以及彼此的作用,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合作必要性;2.演示法:老师先铅笔画基本线条轮廓,引导学生跟着画,然后讲解和纠正,完成人物造型初步训练;3.练习法:学生根据上节课学到的基本绘画法进行练习,巩固先前的人物形象造型。
2. 教学手段1.课件:通过幻灯片或其他多媒体方式,讲述老师和同学在生活中的相处方式、彼此的关系以及彼此的作用;2.图片:通过展示人物形象精美的插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绘图用具:包括铅笔、彩笔、橡皮擦和白纸等,让学生进行人物形象的绘制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与时间安排1. 教学过程时间内容10分钟导入:通过老师和同学的故事或幻灯片等多种方式,引起学生与老师以及同学之间关系的兴趣和好奇心15分钟讲课:老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娓娓道来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联系、作用和相处方式。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老师和同学|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老师和同学|沪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老师和同学的形象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让学生学会用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老师和同学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老师和同学的敬爱之情,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
教学内容1. 课题:老师和同学2.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绘老师和同学的外貌特征,表达对他们的情感。
3.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生动地表现人物形象,传达出对他们的敬意和喜爱。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示范画、画纸、画笔、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老师和同学们的日常生活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他们的外貌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讲解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线条的使用、色彩的搭配等,并通过示范画展示如何运用这些技巧。
3.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动手画一幅老师和同学的作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共同评价,选出最佳作品进行表扬。
板书设计1. 课题:老师和同学2.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表达对他们的情感。
3.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生动地表现人物形象。
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画一幅自己和老师的合影,要求能够表现出老师和蔼可亲的形象,表达出自己对老师的敬意和喜爱。
2. 作业要求:使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尽量做到形象生动,富有情感。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是否能够用艺术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老师和同学的情感。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品,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是否需要增加示范画的数量,是否需要更加详细的讲解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结语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更能够加深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情,培养出对校园生活的热爱。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 老师和同学--画画我的同学|沪教版
教案标题: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老师和同学--画画我的同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物绘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掌握人物比例、动态、表情的描绘方法。
(2)学会观察人物的特点,抓住人物的形象特征进行创作。
(3)培养学生对人物绘画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学会描绘人物的基本方法。
(2)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和个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尊重和欣赏每个人的独特性。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人物绘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人物比例、动态、表情的描绘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
3.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评价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与学生互动,谈论同学们的喜好、特点等,激发学生对人物绘画的兴趣。
(2)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人物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提出观察人物的方法。
2. 讲授新课(1)教师讲解人物绘画的基本知识,如人物比例、动态、表情等。
(2)教师示范如何观察人物,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创作。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和个性。
3. 实践环节(1)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同学作为绘画对象,进行观察和描绘。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绘画过程给予指导和鼓励。
(3)学生完成绘画作品后,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观察和描绘其他同学,提高绘画能力。
(3)教师推荐一些人物绘画的书籍和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沪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老师和同学》教案设计1
教案标题:《老师和同学》年级:四年级科目:美术教材版本:沪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老师和同学的形象特点,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热爱老师、热爱同学、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1. 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1. 人物形象的刻画。
2. 色彩的搭配。
教学准备:1. 教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洗笔桶、投影仪、电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洗笔桶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在学校里度过快乐的时光,这其中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同学们的陪伴。
今天我们就来画一幅《老师和同学》的画作,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二、新课学习(15分钟)1. 出示课题:《老师和同学》2. 讲解人物形象特点:a. 老师的形象:和蔼可亲、知识渊博、辛勤付出b. 同学的形象:活泼可爱、团结友爱、勤奋好学3. 讲解绘画方法:a. 先用铅笔画出人物的大致轮廓b. 再用线条描绘出人物的细节c. 最后用色彩填充人物的形象4. 示范绘画过程三、学生练习(2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老师和同学》的画作。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展示评价(5分钟)1. 学生将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评选出优秀作品。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人物形象特点和绘画方法。
二、深入讲解(15分钟)1. 讲解人物表情的刻画:a. 老师的表情:亲切、耐心、专注b. 同学的表情:开心、好奇、认真2. 讲解人物动作的表现:a. 老师的动作:站立、讲课、辅导b. 同学的动作:坐姿、举手、讨论3. 示范绘画过程三、学生练习(2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老师和同学》的画作。
四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老师和同学-沪教版
四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老师和同学——沪教版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通过观察和描绘身边的人和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同时,通过学习绘画技巧,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对美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人物画,具体内容为描绘老师和同学的形象。
学生需要观察并描绘自己熟悉的老师和同学,通过绘画表现出他们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是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包括人物的五官比例、身体比例和动态表现。
教学难点是人物的性格表现和情感表达,如何通过绘画传达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包括黑板、粉笔、教学图片等。
学具包括绘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人物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人物画的特点和技巧。
- 学生分享自己对人物画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阶段:讲解与示范- 教师讲解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包括五官比例、身体比例和动态表现。
- 教师进行现场示范,展示如何描绘一个人物。
第三阶段:实践操作-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选择一个熟悉的老师和同学进行观察和描绘。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四阶段: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板书设计- 板书人物画——老师和同学- 板书内容:人物画的基本技巧、五官比例、身体比例、动态表现等。
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人进行人物画创作,要求运用本节课学到的技巧。
- 作业提交时间:下节课上课前。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描绘身边的人和事,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同时,通过学习绘画技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提高绘画水平。
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
这一部分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四年级下美术教案教师及同学沪教版
课题名称:第 13 课老师和同学
知识因素
认识人体大概比率
技术要求:
用线条表现站立的人物
教课目的
体验与发现:经过写生发现人有不一样的特点
实践与创建:用线表现画人的方法
赏识与评论:赏识并议论自己与他人的作品
教课要点
人物的动向
教课难点
人物的比率
教课过程
一.指引与察看
1 .小朋友在升旗仪式上是什么姿势?能做做看吗?成人和小朋友在个子上有什么差别?
2 .出示人体比率图,让学生认识察看大人与儿童的差别。
3 .教师出示各样图片让学生划分他人的大小、上下、胖瘦等特点。
二.认识与写生
1 .构图是使整个形象在纸上要有适合的地点,不要太大或太小。
2 .写生时要聚精会神,动作快速,注意线条从哪里到达哪里去。
3 .侧面的人可先画背的动向,再画头和浑身,正面的人可重新开始。
三.提示与指导
1 .作画时可依据对象决定画几个头高的比率。
2 .从纸的上端起笔〔示范〕,整张纸画满,头不要画太大,免得头大身体短。
3 .画衣服褶皱时不可以乱画线条,依据人体动向来找寻,主要的大褶皱画,次要的可省去。
第 1 页
4 .认真剖析人物身上的线条疏密。
四.赏识与议论
1 .展现作业,学生充足发布建议,要点放在比率方面,其次是线条表现。
2 .学生互评,教师总结,议论时尽量找出他人的闪光点。
第 2 页。
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第5课 老师和同学 》教学设计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5课老师和同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5课老师和同学》是沪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描绘老师和同学的形象,让学生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老师和同学的图片,供学生参考和描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于人物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人物的表情、姿态和服饰等方面的表现可能还不够准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人物的特点,帮助他们更好地描绘出人物的形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能够准确地描绘出老师和同学的形象。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能够准确地描绘出老师和同学的形象。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人物的特点,帮助他们更好地描绘出人物的形象。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教材中提供的老师和同学的图片,分析他们的表情、姿态和服饰等特点。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讲解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引导学生正确地描绘人物。
3.练习法:学生通过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沪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5课老师和同学》。
2.画具:铅笔、橡皮、炭笔、画纸等。
3.图片:老师和同学的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著名的画家和他们的作品,引导学生对人物画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教材中提供的老师和同学的图片,让学生观察他们的表情、姿态和服饰等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运用、明暗的处理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描绘人物的表情、姿态和服饰等,引导学生跟着示范进行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
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第5课 老师和同学 》说课稿
沪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5课老师和同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5课老师和同学》是沪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老师和同学的形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教师的各种姿态、学生的各种活动场景,以及相关的绘画技巧和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把握人物的基本形象,运用适当的绘画技巧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情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人物形象有一定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但他们仍然存在观察不细致、表现不够准确等问题。
此外,学生对老师和同学的形象可能存在固定的印象,需要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和思考,突破固有思维,展现个性化的表现。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和描绘出老师和同学的形象特点,运用适当的绘画技巧表现人物的情感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绘画活动,体验创作的乐趣,增进对美术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描绘出老师和同学的形象特点,运用适当的绘画技巧表现人物的情感和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突破固有思维,展现个性化的表现,以及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人物的情感和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观察、讨论、实践和评价等教学方法。
观察法用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和同学的形象特点;讨论法用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法用于让学生亲自动手绘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评价法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组老师和同学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特点和情感。
2.教师示范:教师选择一位同学或自己作为模特,进行绘画示范,边画边讲解绘画技巧和方法。
3.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和讨论的结果,选择一位老师和一位同学进行绘画创作。
沪教版(五四制)美术四下《5 老师和同学》教学设计3
沪教版(五四制)美术四下《5 老师和同学》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沪教版(五四制)美术四下《5 老师和同学》是一节绘画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老师的形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老师的形象特征、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线条、色彩和构图来表现老师的形象和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和构图。
但学生在表现老师形象时,可能会遇到难以抓住老师特点和表现老师气质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表现老师的形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和描绘出老师的形象特征,运用线条、色彩和构图表现老师的气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提高自己的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培养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学会用心去观察和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绘,表现老师的形象特征。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线条、色彩和构图,表现老师的气质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形象特征,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实践法:学生通过绘画实践,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表现老师的形象。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如老师的照片、绘画作品等。
2.学生准备:学生准备好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水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老师和同学》,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对老师和同学有什么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老师和同学的照片或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老师的形象特征,如外貌、表情、动作等。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
老师和同学-沪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老师和同学-沪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简单地描述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并理解这种关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主义,在集体活动中积极参与。
3.学生能够简单地使用颜色和线条表达自己对老师和同学之间关系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帮助学生了解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2.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色彩和线条表达自己对老师和同学之间关系的理解。
难点1.学生可能存在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教师适当引导。
2.学生对色彩和线条使用不熟练,需要教师进行细致的示范和引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做一个简单的游戏来引入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黑板上画两个人(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同学),然后让学生说出老师和同学在一起时会做什么,每个学生说一句,不停地累加。
最后,教师总结学生们的发言: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因为老师需要教导学生,而学生也需要老师的帮助。
2. 学习环节1.教师向学生讲解颜色和线条的表达力,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颜色和线条描述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
2.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线条含义和色彩代表的意思,并简要介绍一下,提供学生丰富的选择。
3.学生进行实地练习,通过使用颜色和线条表达自己对老师和同学之间关系的理解,学生之间互相观摩和学习。
3. 作品展示和讲解环节1.学生展示并讲解自己的作品。
2.教师进行点评和展示一些优秀的作品并加以表扬。
3.教师借助学生优秀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中使用的颜色和线条,并总结出表达老师和同学之间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通过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为主线,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了使用颜色和线条表达自己对老师和同学之间关系的技巧,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这不仅对学生的绘画能力有所提高,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们对老师和同学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更加积极向上地进取。
老师和同学(教案)沪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老师和同学》沪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良好品质。
2.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老师和同学的形象特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老师与同学的形象特征及关系2. 绘画技巧:线条、色彩、构图等3. 作品创作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老师与同学的形象特征,运用绘画技巧进行表现。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特征,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老师与同学的关系,绘画技巧等知识。
2. 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绘画技巧,创作作品。
4. 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讲解老师与同学的关系,强调尊师重道的重要性。
(2)介绍绘画技巧:线条、色彩、构图等。
3. 示范(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绘画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
4. 练习(2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5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继续创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评价:观察学生作品,了解学生对老师与同学形象特征的表现,以及绘画技巧的运用。
2.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和合作精神。
3. 教师自我评价: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沪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2. 绘画工具:铅笔、橡皮、水彩笔、颜料等。
(沪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老师和同学》教学设计设计1
(沪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老师和同学》教学设计设计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人物的基本比例和特征,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形象。
-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描绘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学生能够增进对集体的感情,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 人物比例与特征:介绍人物的基本比例和特征,如头身比例、面部表情等。
- 线条与色彩运用:讲解如何用线条表现人物的动态和表情,以及如何运用色彩表达人物的肤色和光影。
- 观察与表现: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发现他们的特点,并尝试用画笔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物的基本比例和特征的表现,线条和色彩的运用。
- 难点:人物动态和表情的生动表现,观察力与表现力的培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教材、人物画作品、多媒体设备。
- 学具: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纸、画夹。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物画作品,引起学生对人物画的兴趣。
2. 新授:讲解人物的基本比例和特征,演示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技巧。
3. 实践:学生观察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尝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他们的形象。
4. 指导: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板书设计- 《老师和同学》- 提纲:人物比例与特征、线条与色彩运用、观察与表现- 关键词:比例、特征、线条、色彩、观察、表现作业设计- 作业一:描绘一位老师的形象,注意表现其特征和动态。
- 作业二:描绘一位同学的形象,注意表现其表情和姿态。
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人物比例和特征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讲解和示范?-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帮助他们解决?- 学生的作品展示中,有哪些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在下一次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观察和表现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培养学生的人物画基本技巧,同时增进对集体的感情,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 老师和同学--熟悉的人物|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老师和同学--熟悉的人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人物画的基本知识,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
- 培养学生观察人物特征,描绘熟悉人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提高学生对人物画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 增进学生对熟悉人物的关爱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 观察和描绘熟悉人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人物画的构图和比例。
- 人物特征的表现和描绘。
教具与学具准备-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 照片或画像作为参考。
- 学生自带的熟悉人物照片。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著名的人物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 提问学生:“你们能认出这些人物吗?他们是怎样被画出来的?”引发学生对人物画的兴趣。
第二阶段:观察与讨论- 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同学和老师,注意他们的外貌特征和表情。
- 引导学生讨论:“你们觉得人物画最重要的是什么?怎样才能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总结人物画的重要元素。
第三阶段:示范与指导- 教师示范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如构图、比例、线条等。
- 引导学生注意人物的特征和表情,以及如何用画笔表现出来。
-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尝试自己描绘熟悉的人物。
第四阶段:创作与实践- 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熟悉人物照片,进行人物画的创作。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给予建议和鼓励。
-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学习。
板书设计- 在黑板上展示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 用图示和文字结合的方式,展示人物的特征和表情的描绘方法。
作业设计- 学生完成一幅以熟悉人物为主题的人物画作品。
- 学生用文字描述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课后反思- 教师回顾教学过程,总结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成果。
老师和同学(教案)沪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
老师和同学(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老师和同学在班级中的角色和责任;2.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友谊;3.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1.老师和同学在班级中的角色和责任;2.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创作技巧。
教学难点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准备1.教案和教材;2.然木、水彩笔、剪刀、彩纸等制作工具;3.课前准备一些老师和同学的图片。
教学过程导入1.准备一些老师和同学的图片;2.先让学生观察图片;3.让学生发现老师和同学在图片中的角色和特点。
学习1.通过教材,讲解老师和同学在班级中的角色和责任;2.讲解学生应该如何与老师和同学相处,建立友谊,互相帮助;3.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友情。
练习1.让学生自主选择绘画或手工制作;2.让学生设计自己所想要表达的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友情;3.辅导学生,在技巧和表现方面进行指导。
总结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2.共同评价,让学生从中吸收更多的经验和知识;3.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与老师和同学相处的方面。
教学反思本课程设计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友情,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艺术兴趣。
但是,课堂时间较为紧张,部分学生无法完成作品。
下次授课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授课时间,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品。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深刻理解老师和同学在班级中的角色和责任,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手工制作能力。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 老师和同学“高矮胖瘦”绘人物|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老师和同学“高矮胖瘦”绘人物——沪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人物“高矮胖瘦”的基本绘画技巧,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人物的形态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绘画实践,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增强审美意识和艺术创造力,同时通过描绘老师和同学,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学内容1. 人物特征介绍:介绍人物“高矮胖瘦”的特征及其在绘画中的表现方法。
2. 观察与讨论:组织学生观察身边的人物,讨论如何通过绘画表现人物的“高矮胖瘦”。
3. 绘画实践:学生动手绘制自己眼中的老师和同学,注意表现人物的“高矮胖瘦”特征。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老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通过绘画准确地表达人物的“高矮胖瘦”特征。
2. 难点: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来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形态特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科书、PPT、人物绘画示例作品。
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笔、橡皮。
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高矮胖瘦”的人物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授:讲解人物“高矮胖瘦”的绘画技巧,展示示例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绘制人物,老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老师给予评价和建议。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物绘画的要点。
板书设计1. 老师和同学“高矮胖瘦”绘人物2. 正文: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要点。
作业设计1. 个体作业:学生绘制一幅表现人物“高矮胖瘦”特征的画作。
2. 小组作业:学生分组,每组绘制一幅表现不同“高矮胖瘦”人物的画作。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人物“高矮胖瘦”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品,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 老师和同学|沪教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老师和同学|沪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人物画的基本知识,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
-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特色的老师和同学形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让学生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方法。
-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达人物的特点和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态度,提高审美情趣。
- 培养学生尊重老师、关爱同学的情感,增强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人物画的基本知识- 介绍人物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 讲解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比例等。
观察与想象-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老师、同学,捕捉他们的特点。
-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老师和同学形象。
创作与实践-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特色的老师和同学作品。
-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比例等。
- 观察与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特色的老师和同学形象。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捕捉人物的特点。
-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达人物的情感和个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 绘画工具: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画纸等。
- 观察对象:老师、同学的照片或实物。
- 辅助材料:人物画作品、绘画教程等。
教学过程导入-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老师、同学,讨论他们的特点。
- 展示人物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导入- 讲解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如线条、色彩、比例等。
- 引导学生观察、捕捉人物的特点,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老师和同学形象。
实践环节-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特色的老师和同学作品。
-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 师生共同评价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
板书设计- 老师和同学- 副人物画创作- 内容:人物画的基本知识、技巧、观察与想象、创作与实践作业设计- 创作一幅以老师和同学为主题的画作。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 老师和同学|沪教版
教案标题: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老师和同学|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2. 培养学生对人物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学会观察、发现和表现人物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1. 人物画的基本知识:介绍人物画的基本要素,如人物的比例、动态、表情等。
2. 人物画的技巧:教授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3.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物,捕捉人物的特点,进行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以及创作指导。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表现人物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示范法:示范人物画的创作过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观察和表现人物的特点。
4.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人物画的创作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人物画作品,激发学生对人物画的兴趣。
2. 讲授:讲解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人物的比例、动态、表情等。
3. 示范:示范人物画的创作过程,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4. 讨论与指导: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观察和表现人物的特点,进行创作指导。
5. 实践:让学生进行人物画的创作实践,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6.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创作过程。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是否具有人物的特点,以及线条、色彩等方面的运用。
3. 综合评价:结合过程评价和作品评价,给予学生综合评价。
七、教学资源1. 课本:沪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课本。
2. 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辅助讲解和示范。
3. 绘画材料:准备绘画所需的纸张、画笔、颜料等。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四年级美术下册 老师和同学教案 沪教版
老师和同学类别:绘画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成人与儿童直立时的大体比例知识;学会用基本形概括写生人物动态。
过程与方法:用比较的观察方法,以对象的头长作标准,找出上身、四肢等的比例,用基本形概括人物动态特征,运用写生的方法,仔细勾画细部,完成作业。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有情有景的写生交流,在活动中增进对老师或同学之间的了解和感情。
教学重点:直立人物的比例教学难点:人物大体比例与特征教学准备:学具:彩色纸、记号笔、钢笔等。
教具:相关画家速写作品、学生优秀作品、教师范画等。
作业内容:用线条写生站立的人物。
教学过程:一、引导与观察1.小朋友在升旗仪式会做什么姿势?能做做看吗?2.出示人体比例图,让学生观察了解成人与小孩的身高比例区别。
3.教师也可以出示各种图片让学生辨别体形的大小、高矮、胖瘦等特征。
环节设计意图:区别成人与儿童的比例二、尝试与体验1.写生时要全神贯注,动作迅速注意线条流畅。
2.侧面的人,确定好大体比例后,可先画背的动态,再画头和全身,正面的人可从头开始。
3.出示作品比较画面效果。
4、小结:整个形象在纸上要有合适的位置,不要太大或太小。
环节设计意图:能画出人站立的大致动态。
三、示范与操作1.教师示范:按照书本第十页过程示范或用点定位:(1)根据对象在画纸上定位头、躯干、下肢、各点的位置。
(2)从纸的上端起笔(示范),整张纸画满,注意不要出现头大身短的形象。
(3)仔细分析人物身上的线条疏密。
(4)安排画衣服褶纹时不能乱画线条,根据人体结构动态来寻找,主要画大的褶纹,次要的可省去。
2.学生作业。
环节设计意图:学习了解写生人物的方法与要求。
四、欣赏与评论1.展示作业,发表意见:①人物比例关系;②动态表现;③线条是否流畅,疏密是否得当。
2.学生互评、教师总评,评论时尽量找出学生的闪光点,指出不足。
环节设计意图:点评他人作品的优缺点五、板书设计老师和同学作画步骤:画出全身比例——画出基本比例——勾画细部——完成作品。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 老师和同学“高矮胖瘦”绘人物|沪教版
教案标题: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5课老师和同学“高矮胖瘦”绘人物|沪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物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学会观察人物的特点,把握人物的比例和结构。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 人物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观察人物的特点,把握人物的比例和结构。
教学难点:1. 人物绘画的细节处理。
2. 人物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人物绘画的参考图片和示范作品。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人物绘画的了解和兴趣。
2. 教师展示一些人物绘画的参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二、基本技巧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人物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运用、比例的把握等。
2. 教师示范人物绘画的过程,边示范边讲解。
三、观察与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同学和老师的特点,如高矮、胖瘦等。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四、实践与指导(15分钟)1. 学生根据观察和讨论的结果,进行人物绘画的实践。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绘画的细节处理。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人物绘画的重要性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布置相关的拓展练习,鼓励学生继续练习人物绘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人物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观察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和同学
类别:绘画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成人与儿童直立时的大体比例知识;学会用基本形概括写生人物动态。
过程与方法:
用比较的观察方法,以对象的头长作标准,找出上身、四肢等的比例,用基本形概括人物动态特征,运用写生的方法,仔细勾画细部,完成作业。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有情有景的写生交流,在活动中增进对老师或同学之间的了解和感情。
教学重点:
直立人物的比例
教学难点:
人物大体比例与特征
教学准备:
学具:彩色纸、记号笔、钢笔等。
教具:相关画家速写作品、学生优秀作品、教师范画等。
作业内容:
用线条写生站立的人物。
教学过程:
一、引导与观察
1.小朋友在升旗仪式会做什么姿势?能做做看吗?
2.出示人体比例图,让学生观察了解成人与小孩的身高比例区别。
3.教师也可以出示各种图片让学生辨别体形的大小、高矮、胖瘦等特征。
环节设计意图:区别成人与儿童的比例
二、尝试与体验
1.写生时要全神贯注,动作迅速注意线条流畅。
2.侧面的人,确定好大体比例后,可先画背的动态,再画头和全身,正面的人可从头开始。
3.出示作品比较画面效果。
4、小结:整个形象在纸上要有合适的位置,不要太大或太小。
环节设计意图:能画出人站立的大致动态。
三、示范与操作
1.教师示范:按照书本第十页过程示范或用点定位:
(1)根据对象在画纸上定位头、躯干、下肢、各点的位置。
(2)从纸的上端起笔(示范),整张纸画满,注意不要出现头大身短的形象。
(3)仔细分析人物身上的线条疏密。
(4)安排画衣服褶纹时不能乱画线条,根据人体结构动态来寻找,主要画大的褶纹,次要的可省去。
2.学生作业。
环节设计意图:学习了解写生人物的方法与要求。
四、欣赏与评论
1.展示作业,发表意见:
①人物比例关系;
②动态表现;
③线条是否流畅,疏密是否得当。
2.学生互评、教师总评,评论时尽量找出学生的闪光点,指出不足。
环节设计意图:点评他人作品的优缺点
五、板书设计
老师和同学
作画步骤:画出全身比例——画出基本比例——
勾画细部——完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