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本章内容的地位和功能本章所选择的金属元素钠、铝、铁、铜颇具代表性:两种主族,两种副族;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两种比较活泼的金属,一种不活泼金属;除钠外其余三种均为常见金属。

学生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以及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实例,已对它们有所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利用已有的经验对将要学习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也能够把刚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中金属的应用结合起来。

从知识编排上,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先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然后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金属(或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要了解物质世界,了解化学,需要从构成常见物质的元素知识着手。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学习《化学2》中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奠定基础;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深刻体认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内容结构与特点分析《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结构体系[1]如图1所示。

从图1所示的知识结构可以看出,新课程一改传统的元素化合物教学路线,即“结构——性质——用途”的教学路线,它没有利用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知识来研究元素化合物,而是强化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理论对物质性质研究的指导作用。

这使得新课程的内容呈现出与原有教材不同的特点。

1. 内容选择与呈现方式的变化原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编排上,金属知识呈现的内容比较分散,涉及碱金属(高一)和几种重要的金属(高二)两章,耗时长。

而新课程将原人教版高中化学中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融为一章,根据物质分类思想进行内容呈现。

新课程标准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标准规定为“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2]。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材分析-化学-教材分析-人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材分析-化学-教材分析-人教版

化学必修2模块教材分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化学2有三个一级主题: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对应的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包括四章,分别是第一章: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化学2》在化学1的基础上突出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强调化学变化与能量的关系,同时通过有机化合物的知识来进一步认识化学结构和反应的关系。

最终将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这一大背景相联系,更加显现化学的重要性。

化学2的主要特点是突出化学理论: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以元素知识为基础,将其应用于理论:化学反应反应与能量、有机化合物知识、化学与社会等。

化学2在整个化学教材中起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

承前是指化学1所学的元素知识在化学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中、在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中又遇到,化学2的学习是对前面知识的一种复习和拓展。

如在化学1中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中学习了Na、Al、Mg、Cu的性质,在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学习了Cl等元素。

在化学2的物质结构周期律中有碱金属当然主要是Na,有卤素,主要有Cl,而在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中Na、Al、Mg、Cu、Fe、Cl、Br、I等都有。

而启后是指通过对化学2的学习,为学习后面选修模块的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

化学2所学的知识在选修模块中都要继续学习。

如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对应了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与能量对应了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合物对应了有机化学基础,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对应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

下面分章讨论。

1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1 地位和功能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化学中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元素化合物等化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从理论进一步认识、理解。

同时,也作为理论指导,为学生继续学习化学打基础。

这部分知识作为化学2(必修)的内容,既是必修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选修化学的基础。

必修一2 .2 离子反应教材分析

必修一2 .2 离子反应教材分析

初 中 化 学
通过研究和分析可知,像盐酸、硫酸 这样的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H+和 酸根离子,即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 有H+,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同样,像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这样的 碱,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金属离子 和OH-,即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OH-, 所以,碱也有一些相似的性质 。
高中化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概念的学习,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1) 电解质的概念。 (2) 离子反应的概念及其发生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 教学难点:
(1) 从酸的定义出发,探究碱和盐的定义。 (2)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其发生条件的探究。
四、教学建议
1. 常见离子检验问题; 2. 离子共存问题; 3.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3. 教学注意点
(1) 注意与初中新课标的衔接。 (2) 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相关知识暂不
作要求。 (3) 酸碱盐的概念要注意阶段性。 (4)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仅限于初中学过的复分解反应。 (5)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不要过于强化,较复杂的离子
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暂不做要求。
1. 课时建议Biblioteka 本节由两个课时来完成: (1)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为第一课时; (2)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为第二课时。 本节没有介绍非电解质和强、弱电解质的概念,离子反应则侧
重于对概念和发生条件的认识。 重视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例如、通过引导学生参考酸的定
义,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以及对初中学过 的中和反应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 解。)

高中新版化学教材分析教案

高中新版化学教材分析教案

高中新版化学教材分析教案目的:通过分析高中新版化学教材,了解其特点和优势,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教材整体结构分析:1. 教材编写的背景和宗旨。

2. 教材的组织结构和内容安排。

3. 教材的章节设置和融合性。

二、教材知识点分析:1. 教材中涵盖的化学知识点和概念。

2. 教材中对化学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覆盖情况。

3. 教材中的知识点是否符合学科发展和实际应用需求。

三、教材示例分析:1. 教材中的案例和实例是否丰富多样。

2. 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和操作是否实用和具有启发性。

3. 教材中的练习题和案例是否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

四、教材书写风格分析:1. 教材的文字表达是否简洁易懂。

2. 教材的插图和示意图是否清晰生动。

3. 教材的语言风格是否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应用场景。

五、教材配套资源分析:1. 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和工具是否丰富多样。

2. 教材配套的课件和视频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理解深度。

3. 教材配套的实验教材和实践活动是否便于教师教学实施和学生操作。

活动设计:1. 分组讨论:围绕教材整体结构、知识点、示例、书写风格和配套资源进行讨论和交流。

2. 教材分析:各组分别就教材的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3. 资源分享:各组就各自分析的部分进行分享,交流观点和看法。

4. 总结评价:整合各组观点和意见,对教材的优劣势进行总结和评价。

总结反思:通过对高中新版化学教材的分析,了解其优势和特点,对教师如何利用教材进行有效教学提供参考和建议。

同时,也能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进行反思和提高。

人教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元素及其化合物教材分析》教学PPT

人教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元素及其化合物教材分析》教学PPT

★专家认为没有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试题:
1.下列各种物理性质中,对氯气来说不正确
的是
A.黄绿色的气体 B.密度比空气小
C.能溶于水
D.有刺激性气味
2.下列物质或方法可用于扑灭金属钠引起灭
火的
A.水 B.湿布 C.细砂 D.泡沫灭火器
3.实验室中钠应保存在
A.水中 B.CCl4中 C.煤油中 D.汽油中
。(填字母) ;但在
制备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

(6)以元素化合物间的转化、反应为线索, 综合考查考生化学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能力。
关注无机推断题的演变!
关注化工生产、生活、以及新 物质的衍变!
(2009 四川卷 27).(15 分)已知 A-O 分别代表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 示(反应条件略去)。A、B、H 分别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B 与冷水缓慢反应,与沸 水迅速反应,放出氢气。D 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 2:3,且能与水反 就应得到两种碱。C 为淡黄色固体化合物,O 能与 G 的水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体,可用作净水剂 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
气发生反应 C.浓H2SO4有强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
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
(2)题设情景新颖、鲜活,密切联系自然 和生产、生活实际。
试题大多引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化学事物创 设问题情景,提供的化学事物不一定是学生学过 的,有些是学生完全陌生的。试题用实验现象、 模型、图表、文字描述为考生提供学习元素化合 物的某些信息,要求考生从题设的情景中获取有 用的信息,联系、运用存贮的知识,通过分析、 综合和必要的推理、论证,解答问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 ②学生观察, ? 并总结现象:
? 开始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然后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讨论,
(4)问题讨论
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①为什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 变成红褐色 ? 分析并解释 : FeCl2 + 2NaOH == Fe(OH)2 ↓+ 2NaCl 4Fe(OH)2+O2+2H2O == 4 Fe(OH)3↓
(1) 现在知道了那个魔术的奥秘了吧?小白花上有 KSCN溶液,喷洒了 FeCl3溶液之后就会变成小红花 了。 设计意图:巩固课堂上的知识
(2) Fe3+ 离子的检验 在含有Fe2+、Fe3+的溶 液 中分别滴加几滴 KSCN溶液,溶液颜色变化 填空 滴加 KSCN 溶液 含有 Fe2+ 的溶液
含有 Fe3+ 的溶液
①拿出准备好的氢氧化钠,氯化铁,硫酸亚铁溶液。
②让学生分组讨论制备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的原 理。
③总结出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
Fe(OH)3: 可溶性铁盐 +可溶碱
Fe(OH)2: 可溶行亚铁盐 +可溶碱 ④学生进行制备 Fe(OH)3 的实验并观察 ,记录
实验现象 .
(2)学生操作实验:Fe(OH)3的制备
2.教学手段: 实验探究,分组讨论交流、多媒体辅助
四.教学程序
?
1.情景引入
?
2.铁的氧化物
?
3.实验探究
?
4.练习巩固
?
5.课后作业
1.魔术表演
将滤纸织成一朵小花,在小花 上喷洒黄色的 FeCl3溶液,小白花 立刻变成了小红花, FeCl3溶液为 什么这么神奇呢?这其中有什么秘 密呢?

化学必修一教材分析

化学必修一教材分析

化学必修一教材分析《化学1》教材的内容分析本册书共四个专题,十个单元。

一. 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是《化学1》的第一个专题,起到了初、高中化学学习的衔接作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编写以学生在初中化学中接触过的内容为素材,复习巩固,整理有关知识,如原子结构、物质分类和转化、分散系等,同时引出若干高中化学的核心概念,如胶体、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同时穿插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方法,让学生了解化学研究的基本范围和方法,体验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为学生后续阶段的化学学习和学科素养的提高打下基础。

在本专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而应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情景,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领悟电解质、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和乐趣。

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了解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情感学习目标:3、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绝大多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认识原子组成的符号,知道同位数的概念。

4、知道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

行简单计算。

4、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等基本概念。

3、知道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初步学会溶液配制的实验技能,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物质的量1、 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 n ,单位为摩尔(mol)2、 1 mol 粒子的数目是0.012 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6.02×1023个。

3、 1 mol 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 ,单位mol -1。

4、 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

5.、数学表达式 : AN Nn 摩尔质量1、定义:1mol 任何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分析
21
理解在实际中进一步除杂质的意义、 方法。注重实验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22
溶液的配制
实验方法和操作,概念作为基础基础
仪器及操作:容量瓶使用
溶液配制的方法和操作: 以固体(氯化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为例
思考与交流: 如果将5mL浓硫酸稀释为20mL的稀硫酸,得到的 稀硫酸与浓硫酸中所得H2SO4的物质的量相等吗?
6
新课程化学教材特点
新教材突出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尽可能 通过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知识。教材在内容的呈 现上,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从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 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做出假 设和猜想,设计方案,并通过观察、实验、阅读、 思考、讨论等活动,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从而实现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36
课程标准: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 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37
体系结构:
物质的分类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
25
概念的呈现注意:
1.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物质的量:
粒子数
直接呈现:物质的量 (物理量)
单位
n
=
N NA
表示 集合体 0.012 kg 12C
6.02×1023 摩尔
阿伏加德罗常数 6.02×1023/1mol
26
摩尔质量
直接给出事实:图文结合
实物图
1mol H2O
1mol Al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分析

中学化学课程体系
义务教育化学
丰富、发展 提高、深化
高中必修化学
主题部分的 提高、深化
高中选修化学
新的中学化学课程体系分为三个连续的、不断深化 发展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启蒙教育(义务教育化 学),第二阶段是共同的全面发展(必修模块), 第三阶段是个性化的深入和提高(选修模块)。这 三个阶段都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具 有一定的连续性;同时不同阶段课程的内容又是逐 渐深化的。我们应从这样的一个整体中去认识和理 解必修化学课程模块的地位和作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一、高中必修模块的地位和作用
• 必修化学课程模块为高中全体学生打下共同基础 的。 • 基础性首先体现在为全体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 素养打下基础,同时还要为选修课程和其他相关理 科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 • 必修化学课程模块的基础性不仅表现在知识与技能 和过程与方法方面,还表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 面,它在整个中学化学课程学习中处于承前启后的 地位,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后续课程的学习。
章引言
• 实事:人类发现和合成的化学物质已经 超过2000万种,发生的化学反应更多。 • 问题:如何认识和研究 • 方法:分类 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地位和功能
第一章从化学科学研究手段——化学实验 方面展开化学科学 第二章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 是连接初中《化学》、《科学》与高中化 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 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
化学反应的分类
分类标准
(1)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
类的多少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2)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 (离子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一、本章节内容的地位和功能新大百科全书关于“化学”的定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变化过程中相伴随的能量变化的科学。

化学变化及其能量变化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决定了本章学习的重要性。

1. 本章在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该部分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

本章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2. 化学反应中物质释放的化学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控制反应条件,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这一章知识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将会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3. 本章内容是在学习了“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之后,应用物质结构理论来指导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是对第一章内容知识的深化。

二、内容结构与特点分析结构主线:本章内容渐进、交叉和重叠、螺旋上升,将化学原理同生活经验、实例和实验探究的结合,使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能量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

本章内容按其知识结构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节和第二节,关于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的相互转化;侧重讨论化学能向热能或电能的转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化学键的变化和反应体系中能量的变化,以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化学电池,通过原电池和传统干电池(锌锰电池)初步认识化学电池的化学原理和结构,通过介绍新型电池(如锂电池)体现化学电池的改进和创新,初步形成科学技术的发展观。

化学必修1教材分析

化学必修1教材分析

05
教材评价与建议
优点评价
内容全面
化学必修1教材涵盖了化学基础知识的主要方面,包括元素周期表、 化学键、化学反应等,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构清晰
教材的章节设置合理,知识点排列有序,有助于学生逐步深入地理 解化学知识。
实验丰富
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实验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 究能力。
化学实验操作
实验安全与环保
强调实验安全意识、实验事故处 理和实验废弃物处理等,以及实
验操作中的环保措施。
实验技能训练
介绍常见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数据处理等技 能训练。
实验设计与探究
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和探究精神,通 过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和总结 实验结果等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思维。
化学基本原理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
阐述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因素和化学平衡的建立,以及平 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
酸碱反应
介绍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和酸碱滴定法等概念,以 及常见酸碱反应的特点和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
阐述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电子转移和氧化还原滴定法等,以及常 见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应用。
适用学校
该教材适用于普通高中Biblioteka 作为学校开 展化学必修课程的主要教材。
该教材也可适用于职业高中、中专等 学校的相关专业,作为基础化学课程 的教材。
适用地区
该教材适用于全国各地区的高中学校,作为化学必修课程的 统一教材。
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教师可根据实际情 况对该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04
该教材还配有丰富的插 图和表格,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教材编排思路
• • • • •
1、紧扣三维目标 2、单质-化合物-应用 3、STS(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4、结构-性质-用途 5、注重初高中化学课程内容衔接
10
思路1、三维目标
知识、技能、方法 (基础)
化学实验基础
基本概念和原理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无机化合物
过 程 与 方 法
基础理论 有机化合物 化学与社会
•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初中 •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 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 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高中 •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37
电解质----电离----酸、碱、盐
初中 电解质----电离----酸碱盐 弱电解质 的电离 选修
分类方法--物质的分类
交叉分类法
在初中基础上
在初中基础上深化
盐的分类
19
思路2、单质-化合物-应用
单质
化合物 应用
20
典型物质、反应及应用
(元素化合物) 金属及其化合物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无 机 物
化学1
相对集中 知识网络
设计思想:以分类方法为线索 课标 要求 内容处理:实验、概念原理为基础
内容选择:典型物质及应用
烃和卤代烃
芳香烃 卤代烃
烃的含氧衍生物
醇 酚 醛 羧酸 有机合成
油脂 糖类 蛋白质 核酸
生命中的基础 有机化学物质
结构 性质 应用 (典型物质)
结构 性质 应用 (类)
33
思路5、不同阶段化学课程内容衔接
义务教育
(内容主题)
科学探究
高中必修
高中选修
(模块主题)
认识化学科学 化学实验基础
(模块)
实验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 物质结构与性质
42
2、注意内容呈现的层次性 教材中内容的递进性和循环性
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
同一阶段 同一堂课
知识水平 能力水平
43
3、注意衔接初中的知识
例:氧化还原反应
得氧失氧(一种分类标准) 扩展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初中
化合价升降(新分类标准)
电子转移(本质)
44
4、注意探究的内容设计
内容选择 •可行性 •研究性 •科学性 •真实性
科学视野 稀土金属 思考与交流 实践活动
26
以资源为载体认识化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知识和应用
化学的价值(落实)
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合理开发 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 教材以资源问题为载体,构建高中化学必 修的最后一章内容。这章的设计,体现出 较强的综合性,从化学的价值和人与自然 的关系两条线索构建内容结构 。
7
体系结构框架
8
基 本 内 容 结 构 框 架
• 基本概念、知识(化学1:物质的量、离子 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 基本技能(实验、计算) • 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1:无机,化学2: 有机、应用) • 基础理论(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 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 化学与社会(综合)
目标取向
认知性 思维性 情感性 技能性
47
四、存在的问题
• • • • 1、图片过多,有点花哨 2、有些图片不科学 3、知识涉及的范围很广,知识量增多 4、导学案增加了学习任务
48
新旧教材图片对比分析
49
1、18g水取量不准 2、铝条颜色失真
50
铁粉和水蒸气的反应
51
氨与氯化氢的反应
52
谢谢大家
38
必修
பைடு நூலகம்
核外电子排布
初中
(举例)
高中必修
(表格显示简单 的排布规律)
39
高中选修
(排布规律)
40
三、教学建议 (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把握知识的阶段要求
•2、注意教学的层次性
•3、注意衔接初中的知识
•4、有效发挥科学探究作用
41
1、把握知识的阶段要求
必修课程重视打好共同基础,选修课 程重视不同要求学生的发展;教科书内 容和要求循序渐进,体现课标要求
高中必修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了 解 原 子 核 外 电 子的排布 •认 识 元 素 周 期 律 ,了解原子结构与 元素性质的关系。 。。。。
高中选修
物质结构与性质 (选修模块)
•了 解 核 外 电 子 的 运 动 状态了解构造原理,知 道核外电子分布,能用 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 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原 子 半 径 、 电 离 能 、 电负性
高中化学 必修教材分析
郭巧云 杨东燕 王东华 唐晋军
1
化学· 必修
2
一、必修化学的内容和体系结构
化学1 • 认识化学科学 化学2 • 物质结构基础
• 化学实验基础
• 化学反应与能量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3
一、体系和内容结构
学科知识
学科逻辑
融合 社会知识
学习逻辑
4
大纲教材体系结构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技术
34
身边的化学物质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与社会发展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物质结构基础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初中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核外电子构成的 •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 学反应中的作用 •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 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
了解
原子结构(原子核) 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知识基础作为 理论学习的支撑
29
元素周期律
元素性质
周期表:族
周期律:周期
突出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元素化合物知识规律化
30
元素----理论----元素
化学1 钠、铝、铁、铜 物质结构 硅、氮、硫、氯 元素周期律
结 构 性 质 应 用
----
碱金属
锂 钠 钾 铷
13
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称量、溶解、过滤、蒸发(复 习)、蒸馏、分液、萃取、向容量瓶转移溶液(新) 等
14
•从衔接初中的基础实验引入 •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方法
•体现三维目标
15
实验、技能、概念结合
(化学1第一章的处理)
第一章
课标中的要求:认识摩尔是 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 用于简单的化学计算 溶液配制:物质的量、物质 的量的单位—摩尔、物质的
35
初中

必修
化学反应中能量 变化的原因
选修
能量变化的量(反 应热) 化学键
化学反应伴随着 能量变化

化学能与其他能 可以相互转化
化学能转化为电 能的关健
相互转化的原理( 电能转化学能)
氧化还原反应
应 化学能可以充分 用 利用
生活中能量转化 的应用-电池
电池的应用及工 作原理
36
原电池原理
例:酸、碱、盐及物质的分类
•设计探究活动
过程环节 •思路 •方法 •形式 水平层次 •知识基础
•能力基础
•生活化
1、教材提供素材,教学中灵活应用 2、不同阶段、不同内容 3、探究的重点、方式不同 4、探究“点”适合、探究“量”适度
45
高中 化学1
46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
传授式 探究式 体验式 实践式
教学过程
情境-感知-理解-反思-拓展 问题-尝试-验证-发现-报告 经历-感悟-交流-认同-升华 参与-操作-习得-应用-创造
实验方法 分离、提纯 物质的检验 溶液配制
量浓度等作为基础
16
将实验与计量安排为一章,突出概念的工具性
2、以科学方法为线索认识物质和化学反应
化学1
第二章
物质
物质的分类 离子反应
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线索 搭建了“方法”的学习平
科学分类方法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17
树状分类法
复习、总结、归纳
18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原子结构 物质结构 分子结构 化学键 离子反应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反应热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变 原电池原理 化学平衡 电离平衡 电解质溶液
5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晶体的类型与性质的关系
化学反应的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
电解原理
6
化学与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三周期元素
钠、镁、铝、硅、磷、硫、氯
卤族
氟 氯
----
拓展、网络、规律
溴 碘

知识梳理
化学2
31
•以物质结构理论知识为指导认识 有机物性质和用途
•从化学键认识结构
•有机物的成键特点
32
• 有机化合物
初中
必修2
甲烷 乙烯 苯 乙醇 乙酸 基本营 养物质
选修5
脂肪烃
甲烷
燃 料 乙醇 重要营 养物质 应用
21
单质
化合物 物理性质
应用
单质
铝 铁


与 氧 气 反 应
与 水 酸 反 应
与 氢 氧 化 钠
材 料
共性到特性
( )
22
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
钠 铝 氧化钠 过氧化钠 氧化铝
分类
氢氧化物 氢氧化钠
氢氧化铝

碳酸氢钠 碳酸钠 硫酸铝钾 偏铝酸钠
活 泼 两 性 变 价
氧化亚铁 氢氧化亚铁 氯化亚铁 氧化铁 铁 氢氧化铁 氯化铁 四氧化三铁 根据性质差异分别介绍单质和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