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经典)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
《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初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
诗的大意是:空旷的山中刚下过一场雨,天气清凉,傍晚时分让人感受到阵阵秋意。
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洒落下来,清澈的泉水从石头上潺潺流过。
竹林里传来喧笑声,原来是一群洗衣的女子归来了,莲叶晃动,原来是渔船顺流而下。
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
《山居秋暝》一、重点字易读错:浣女(hu àn )易写错:孙:子字旁的第三笔变为“提”。
多音字:更⎩⎪⎨⎪⎧g ēng(更夫)g èng(更加) 泊⎩⎪⎨⎪⎧b ó(停泊)p ō(湖泊)二、重点词①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②浣女:洗衣物的女子。
③随意:任凭。
④歇:尽。
⑤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三、重点句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首联)“新”字既点出了新近下雨之意,又表现出下雨后清新如洗的感觉,下句的“晚来秋”呼应诗题,表现出山居秋暝独有的特色。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颔联)一静一动,描绘出山间傍晚的美好景色.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颈联)以动衬静,用洗衣女子的欢歌笑语以及渔舟归来荷叶晃动的场景,衬托出月夜山村的清幽宁静。
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尾联)由写景转为抒情。
四、主题概括《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诗歌描绘了初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
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美好景色的喜爱以及归隐山林的心愿。
五、易考点《山居秋暝》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这首诗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初晴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诗中“动静结合”的诗句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以动衬静”的诗句是:五、全诗鉴赏1、开头一个“空”字,点明山间的空旷、寂静。
空山之中,一场秋雨刚过,空气洁净而又新鲜,让人感到清爽宁静,心旷神怡。
2、明月、青松、清泉、山石、翠竹、浣女、荷叶、渔舟,动静结合,构成一幅宁静和谐、清新活泼的画面。
部编版世界近代现代史第七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必背知识点及考点梳理
部编版世界近代现代史第七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必背知识点及考点梳理考点一、战后的国际关系一、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1、背景:①西欧各国的衰落,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
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军事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垄断了原子弹,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
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还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政治上,战后相当长时间操纵联合国。
③苏联军事力量的增强和政治影响的扩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是抗击德军的主要力量,在战争中苏联扩展了疆土,解放了东欧大片领土。
战后,苏联的影响大增,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及评价——(1)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所谓的雅尔塔体系。
(2)内容: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会议确定的有关内容。
雅尔塔体系在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其主要内容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等。
(3)评价:雅尔塔体系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实质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它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开始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
(美苏两极格局特点渣油泵ZYB-7.5/2.0是两大阵营阵线对峙,斗争表现形式是冷战,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经济上的割据)3、联合国的成立——成立:1945年春天,中、美、英、苏等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
10月联合国成立,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等。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部编版人教版九上历史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必背知识点梳理(4页)
部编版人教版九上历史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必背知识点梳理(4页)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一、纺织技术的革新1.原因(1)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2)国内外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刺激了棉纺织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发明。
2.进程(1)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2)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1.核心发明:18世纪中期,瓦特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
2.蒸汽机应用的领域: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后来,化工、冶金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
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3.蒸汽机广泛应用的意义: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4.工厂制度的确立:瓦特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
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三、火车与铁路1.进程(1)19世纪初,已经有人开始修建“铁路”来运输货物。
(2)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载人行驶,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二、《共产党宣言》1.出版时间、地点:1848年、伦敦。
2.起草人:马克思、恩格斯。
3.宣言内容(1)《共产党宣言》指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2)《共产党宣言》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
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
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作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一、内容概览本单元的内容主要聚焦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经典故事,通过一系列的课文、古诗、习作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文章首先会概述本单元的主要课文及其主题,包括经典故事的介绍。
会概括本单元的古诗内容,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古诗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文章还将对本单元的习作部分进行概述,帮助学生理解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和目标。
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概览,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方向。
文章将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梳理和解析。
1. 简述本单元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七单元是五年级语文上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的学习对学生而言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性。
本单元的内容涵盖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文章,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库,也提高了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面,激发爱国情感和文化自豪感。
本单元的学习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
课文中的精彩描写、生动的叙述和富有哲理的思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和表达技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积累词汇和句型,还能学会如何运用语言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未来的学习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更重要的是,本单元的学习还涉及一些文学名著的节选,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品的阅读和学习,学生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学的独特魅力,增强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这种兴趣的培养将对学生未来的阅读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七单元的学习不仅关乎语文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关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文化底蕴的积淀。
2. 引出本文的目的,帮助学生对第七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复习。
本文旨在帮助五年级学生对第七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复习。
在五年级上册的语文课程中,第七单元涵盖了诸多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是对之前学习内容的总结,也是为后续学习打基础的关键时刻。
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素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核心考点清单第七单元人文主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语文要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1 古诗三首(1)背诵《出塞》(边塞诗)、《凉州词》(边塞诗)、《夏日绝句》(怀古诗),掌握注释、诗句意思、中心思想。
(2)掌握多音字:将{ji àng (将士 将领)ji āng (将来 将军) 塞{s è(堵塞 阻塞)s āi (塞住 瓶塞儿) s ài(边塞 塞外)(3)重点句理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意: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绝不会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意:如果醉倒在战场上,请你不要笑话,从古至今外出征战的将士又有几人能回?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诗意: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4)《出塞》的作者是唐代的王昌龄,诗人借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自己希望边关能够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能够实现的心情。
《凉州词》的作者是唐代的王翰,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上出征前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将士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视死如归、英勇豪迈的气概。
《夏日绝句》的作者是宋代的李清照,该诗借古讽今,借赞颂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讽刺了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行径,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词语听写:崛起 模范 严肃 光耀门楣(光宗耀祖,为家族争光)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默默 清晰 坚定 抱负 胸怀 赞叹 疑惑不解 表情 难以忘怀 热闹非凡 果真 指望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指望 惩处 肇事(闹事,引起事故) 训斥 劝慰 体会 分量 响亮 屈辱(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了三件事:一是修身课上,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让魏校长震撼和赞赏。
二是初到奉天,伯父告诚周恩来由于中华不振,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不能随便去,周恩来对此疑惑不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含练习)
Unit7 知识梳理【重点短语】1. as big as 与……一样大2.one of the oldest countries 最古老的国家之一3.feel free to do sth. 随意地做某事4.as far as I know 据我所知5.man-made objects 人造物体6.part of... ...... 的组成部分7.the highest mountain 最高的山脉8.in the world 在世界上9.any other mountain 其它任何一座山10.of all the salt lakes 在所有的咸水湖中11.run along 跨越……12. freezing weather 冰冻的天气13. take in air 呼吸空气14. the first people to do sth. 第一个做某事的人15.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ies 面临危险16. give up doing sth. 放弃做某事17. achieve one’ s dream 实现某人的梦想18. the forces of nature 自然界的力量19. reach the top 到达顶峰20. even though 虽然;尽管21. at birth 在出生的时候22. be awake 醒着23. run over with excitement 兴奋地跑过去24. walk into sb. 撞到某人25. fall over 摔倒26. take care of 照顾;照料27. every two years 每两年28. cut down the forests 砍伐林木29. endangered animals 濒危动物30. fewer and fewer pandas 大熊猫越来越少31. be in danger 处于危险之中32. the importance of saving these animals 拯救这些动物的重要性【重点句型】1.It is also very hard to take in air as you get near the top. 当你接近山顶时,连呼吸都会困难。
(完整版)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7上unit7知识点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Grammar:基数词1.询问价格1)How much is +单数商品?How much are + 复数商品?It’s + 钱They’re + 钱2)What’s the price of + 商品?It’s + 钱price表示价格高低时,用high,low不用expensive,cheap。
The price of the shoes is high.这双鞋的价格很高。
①这件红色的裙子多少钱?100元。
How much is the red skirt? It is 88 yuan.What is the price of the skirt? It is eighty-eight yuan.②这条蓝裤子多少钱?30美元。
How much are these trousers? It is 100 yuan.What is the price of these trousers? It is one hundred yuan. 3)英美等西方国家的货币单位像dollar(美元)、cent(美分)、pound(英镑)、penny(便士)、shilling(先令)等有单复数变化。
我国的货币单位元(yuan)、角(jiao)、分(fen)单复数一样。
△表示货币等度量衡单位的词在句中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
100 dollars is quite a lot of money for him. 100美元对他来说是相当多的钱。
4)how many/how much询问数量how many + 可数名词,how much + 不可数名词你有多少苹果?How many apples do you have?你想要多少水?How much water do you want?2. socks短袜, shoes鞋, shorts短裤,trousers裤子,glasses眼镜,scissors剪刀等都是成双成对的物品,一般以复数形式出现,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世界秩序的演变-知识梳理(中外历史纲要下)【新教材适用】
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世界秩序的演变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2、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3、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重点、难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和影响。
正确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十月革命的背景及历史意义、苏联模式。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异同,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3、中国、印尼、印度、埃及、埃塞俄比亚、墨西哥民族民主运动。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塞俄比亚抗意胜利。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影响。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与评价。
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知识点一帝国主义与大战的酝酿1、帝国主义阶段(1)原因: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2)政策:它们竞相奉行殖民扩张、建立庞大帝国的帝国主义政策,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2、大战的酝酿(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2)主要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德俄矛盾、俄奥矛盾。
(3)两大军事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成“协约国”。
(4)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
3、爆发: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4、一战的性质:这场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特别提醒】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萨拉热窝事件是其导火线。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
知识点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三条战线:英法军队与德军对阵西线,德奥联军与俄军在东线厮杀,奥军与俄军及塞尔维亚军队在南线争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知识汇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知识汇总
一、词语解释
1. 教师(jiào shī)
教课授业的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人。
2. 仍然(réng rán)
表示事情一直没有改变。
二、课文摘录
1.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是由太阳和月亮两个天上的神祗引发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习俗有吃月饼、赏月、祭月等。
三、人物相关
1. 仓公(cāng gōng)
古代传说中著名的屠夫。
2. 吴刚(wú gāng)
传说中一位勇敢的人,被月宫的仙女带到月亮上。
四、相关成语
1. 狼狈为奸(láng bèi wéi jiān)
指坏人勾结在一起干坏事。
2. 独具匠心(dú jù jiàng xīn)
形容独特的创意和精细的工艺。
五、写作技巧
在写作中,要注重语言的准确和生动,尽量选择形象生动的词句,让读者产生共鸣。
六、学习方法
在学习语文知识时,要多加练习,掌握好基本的语言运用技巧,提高自己的写
作水平。
七、思考题
1.你认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怎样帮助仓公的?
2.你觉得传统节日对人们有什么影响?
以上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知识汇总,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知识点
第七单元知识梳理一、易读错的字手风琴(qín)演奏(zòu)虫鸣(mínɡ)旋(xuán)转麻(má)烦竹笋(sǔn)呢(ní)喃雾蒙(ménɡ)蒙凝(nínɡ)神静气舒畅(chànɡ)瞬(shùn)间翅(chì)膀二、重点词语演奏手风琴轻柔感受激动打击乐器雨滴敲打虫鸣美妙歌唱音乐家歌手歌曲温柔合奏乐曲充满喜欢音乐会滴答所有河流轻快合唱高远沉思麻雀蚂蚁搬家尽然精神趣味鲜美画册无穷朝着雾蒙蒙鼻子总是抖动露水湿气呼吸猎人翅膀茫然沉重父亲童年轻声生怕惊动三、多音字呢 ní呢喃 ne 好呢晃huànɡ晃动 huǎnɡ明晃晃扎zhā扎针 zhá挣扎旋xuán(回旋)xuàn(旋风)四、形近字演奏接受滴水敲打鸣叫淋湿猎人匆匆蚂蚁栽树画册凑齐爱心采摘打鼓母鸡明显猪肉勿动马路载重珊瑚五、近义词美妙—奇妙雄伟—宏伟轻快—轻松热闹—喧闹温柔—温和激动—兴奋快乐—欢乐高远—辽远沉思—深思遐想—畅想勇猛—英勇敬佩—佩服井然有序—井井有条超凡脱俗—超尘脱俗喜欢—喜爱兀立—直立惊动—惊扰舒畅—舒服惊愕—惊讶猜测—推测立刻—立即汇集—聚集幽深—幽静一瞬间—一刹那摆动—晃动六、反义词温柔—暴躁热闹—冷清快乐—悲伤广阔—狭窄雄健—柔弱勇猛—懦弱敬佩—鄙视井然有序—杂乱无章喜欢—讨厌沉重—轻松高兴—伤心聪明—愚蠢高明—低劣黎明—黄昏潮湿—干燥朦胧—清楚七、词语积累【形容词搭配】(美妙)的声音(雄伟)的乐曲(热闹)的音乐会(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沙沙)的竹叶声(舒畅)地呼吸(深深)地呼吸(惊愕)地问(幽深)的树林(雾蒙蒙)的树林(浓浓)的草木气息(快活)的时刻(淙淙)地流向(潺潺)地流向(雾蒙蒙)的树林(快活)的时刻(朦胧)的月光【量词搭配】一(片)树林一(丛)竹子一(株)棕榈一(本)画册一(部)书一(只)鸟一(棵)树【动词搭配】(舒畅)地呼吸(淙淙)地流(惊愕)地问【ABB 式词语】雾蒙蒙热腾腾【AABB 式词语】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叽叽喳喳蹦蹦跳跳【ABAC式的词语】无穷无尽【形容突然明白】恍然大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如梦初醒【表示时间短】一瞬间转眼间一会儿眨眼间一刹那顷刻间【描写大海的词语】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惊涛骇浪波浪滔天波涛汹涌【拟声词】呢喃叽叽喳喳叮叮咚咚乒乒乓乓咕咚咕咚八、句子积累1. 比喻句: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小学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基础知识必记
小学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基础知识必记
一、字词
1.字:文字的最小单位,能够独立表达意义的符号。
2.词: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的意义完整的语言单位。
二、声母韵母
1.声母:拼音第一个字母,无声母时写-表示。
2.韵母:声母之后的字母称为韵母,韵母决定了字的读音。
三、生字
1.生字:生字是生词中的一个字,需要通过练习掌握其写法与读音。
2.认读:通过观察上下文和语境,推测生字的意思并正确读出来。
四、诗词
1.古诗:古代的诗歌形式,通过特定的形式和句式表达思想感情。
2.诗词鉴赏:理解诗词中的意境,领会其中的情感寓意。
五、阅读理解
1.阅读:理解文章内容,获取信息。
2.理解:对文章中隐含和明确的意思进行理解和思考。
六、作文
1.作文:根据题目和要求进行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2.语言表达:运用词语句子正确、地道、通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七、课文
1.课文:教材中的篇章,通过朗读和理解,掌握知识点和表达技巧。
2.朗读:正确地、流畅地表达出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八、默写
1.默写:在不看书本的情况下,写出课文或生字的正确内容。
2.提高方法:通过反复练习和复习,加深对语文知识的记忆。
以上是小学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基础知识必记要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掌握,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以下是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所涉及的字词,包括生字、生词、组词、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以及词语解释:一、生字与生词生字:●塑(sù):塑料、塑像●饼(bǐng):饼干、烙饼●谱(pǔ):乐谱、谱写●吉(jí):吉祥、吉利●祥(xiáng):祥和、祥瑞●企(qǐ):企盼、企业●盼(pàn):盼望、期盼●寇(kòu):日寇、贼寇●蕉(jiāo):香蕉、芭蕉●革(gé):皮革、改革●凝(níng):凝视、凝重●贵(guì):华贵、贵重●武(wǔ):英武、武术●概(gài):气概、大概●伤(shāng):伤感、伤害●茫(máng):苍茫、茫然●碑(bēi):石碑、墓碑●抑(yì):抑制、抑扬顿挫●扬(yáng):飞扬、表扬●顿(dùn):顿时、停顿●挫(cuò):挫折、挫败●幽(yōu):幽静、幽雅●静(jìng):安静、宁静●断(duàn):断裂、判断●续(xù):连续、陆续●茅(máo):茅屋、茅草●烛(zhú):烛光、蜡烛●盲(máng):盲目、盲人●纯(chún):纯熟、纯洁●键(jiàn):琴键、关键生词:●塑料:一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可塑性和绝缘性。
●饼干:一种小点心,通常由面粉、糖、油脂等制成,形状扁平。
●乐谱:记载音乐作品的符号和节奏的书面材料。
●吉祥:吉利、幸运的意思,常用于祝福或祝愿。
●企盼:盼望、希望的意思,表示强烈的期待。
●日寇:指日本侵略者,常用于描述抗日战争时期的敌人。
●皮革:经过鞣制处理的动物皮,用于制作鞋、包等物品。
●华贵:华丽而贵重,形容人或物品的气派和尊贵。
●英武:英俊威武,形容人的外貌和气质。
●气概:指人的精神和气质,通常指豪迈、英勇的品质。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基础知识必记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基础知识必记
1. 生字词:住在、田野、牛奶、工具、晚报、晚上、音乐、害怕、骑自行车、音乐会、忘带、糖果、吵闹、小路、听见、看病、短信、森林、下班。
2. 成语:学问渊博、展开活动、日记本、声音清脆、独自思考、认真对待、相互帮助、做出选择。
3. 课文中的故事内容理解:小洁家住在田野里的一栋小房子里,她没上学时,喜欢读
晚报,听音乐。
到了学校,她学到了很多知识,课后会做开展活动,写日记本。
一天
放学后,她发现自己落在教室里忘带了钱包,她很害怕。
她和小洪一起骑自行车去学
校找,找到后还顺路去好朋友家,晚上回家时经过森林,听见很多声音,她有点吵闹,但最后还好,顺利回到家。
回到家后顺便看了一下晚报,还吃了一颗糖果。
4. 课文中的人物角色:小洁、小洪、小朋友、小样、小刚、小芳、小风、姥姥。
5. 学会运用一些词语和句式:住在、听见、看见、没有、忘记、吃了、大声、小声、
悄悄地、喜欢、害怕。
6. 知识点:家庭成员的称谓(姥姥)、农田的生活、在校学习的内容、学会独立思考、学会选择和判断、关心他人的成长。
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笔记
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笔记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笔记,供您参考:
1. 单元概述: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和认识,包括地球的结构、地球的运动、天气和气候等方面的知识。
2. 重点知识:
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等部分组成。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主要形式,它们分别引起了昼
夜和四季的变化。
天气和气候: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发生的天气现象,而气候则是指一个地区
长期的气象特征。
3. 难点知识: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及其对地球运动的影响。
如何区分天气和气候,以及如何描述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
4. 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的结构和运动。
通过阅读图表和数据,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变化规律。
通过讨论和交流,加深对地球探索和认识的理解。
5. 学习建议:
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多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关注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了解身边的环境。
6. 总结:本单元介绍了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和认识,包括地球的结构、地球的运动、天气和气候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本单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园。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知识梳理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知识梳理
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的知识梳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字词,包括生字、词语的拼写和解释等。
2. 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包括《猫》、《母鸡》、《白鹅》等课文。
3. 学习本单元的语法知识,包括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关联词的用法等。
4. 了解本单元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等。
5. 掌握本单元的写作技巧,包括如何写动物、如何描写人物等。
6. 练习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如何与人交流、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7. 学习本单元的阅读方法,包括如何阅读一篇文章、如何理解文章的主旨等。
以上是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的知识梳理,学生需要认真学习,掌握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1.how much 的用法①对价格提问:How much +be(is/are)+主语(单数/复数)?某物多少钱?例如:1.—How much___(be)the sweater?—___8 dollars。
2。
-How much___(be)the shorts?—___12 dollars.②How much+be+主语?的同义句:—What’s the price of+主语?—It's 12 dollars。
例如:How much are the socks?=What’s the price of the socks?③How much还可以对不可数名词的数量提问:How much+不可数名词+其他?例如:How much milk do we need?我们需要多少牛奶?注:How many对可数名词的数量提问:How many+可数名词复数+其他?例如:How many bananas do we need?我们需要多少个香蕉?2.Can I help you?的同义句:What can I help you?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May I help you?3.need的用法:need+名词例如:I need a pen。
Need to do sth 例如:You need to finish the job on time.4.Look的用法:①可以单独使用,表动作。
Look!What is he doing?②短语:Look like看起来像。
He looks like his father.③看一看have a look at。
.. Let me have a look at the map。
have a look Please come and have a look。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复习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复习
一、课文回顾
本单元的课文共包括《小星星和小树》、《琪琪狗来了》、《风筝篇》、《种树篇》四篇文章。
在这些文章中,孩子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关爱小动物、爱护自然、团结合作等正能量的教育内容。
二、重点词语
1.响:发出声音。
2.撒:向外散开,播撒等。
3.盖:用东西覆盖在上面。
4.融化:固体变成液体。
5.冷冰冰:很冷的样子。
6.热乎乎:很热的样子。
7.宽广:宽阔而广大。
8.耕地:翻耕土地。
三、重点句子
1.星星在夜空中闪闪发光。
2.树叶被风吹得“啪啦啪啦”响。
3.一只绿色的风筝在风中飞舞。
4.他用力拉着绳子,让风筝飞得更高。
5.现在每个人都喊:“大家快来植树吧!”
四、知识点梳理
1.文章主题:每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是在讲什么事情或者描述什么人
物?
2.生词理解:通过上下文,可以理解生词的含义是什么?
3.诗词鉴赏:识记一首诗句,体会其中蕴含的美好意境。
4.填表裁片:按照要求填表或者将句子补充完整。
5.短文填空:填写合适的词语使短文通顺。
上面是对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知识点做了一个简要的复习总结,希朥能帮到你。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知识点
第七单元知识点一、易错音单chán于剖pōu开岗gǎng位蓦mò地混hùn乱湍tuān急晕yūn倒挑tiāo山工战役yì蕴yùn藏沉甸甸diàn猝cù然而至势不可当dāng 船舷xián 船桅wéi机械xiè多音字:弹:dàn(枪弹弹药)tán (弹琴)晕:yūn(头晕晕倒)yùn(晕车日晕)单:dān(简单) chán(单于)shàn(姓单)将:jiāng(将来)jiàng(大将)二、重点字词梳理芙蓉楼洛阳玉壶大雁砚台乾坤英伦剖腹剖开窟窿混乱维持秩序嘶吼卑微岗位主宰调遣践行战役屡次摧毁晕倒耽误顽强泰山宽敞忠于职守相提并论井然有序惊恐万状势不可当惊慌失措猝然而至失魂落魄小心翼翼镇定自若临危不惧彬彬有礼焦躁不安心急如焚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的样子。
文中指船长小心驾驶“诺曼底号”。
惊慌失措:害怕、慌张,举止失去常态,不知怎么办好。
文中用来形容惊慌的人群。
惊恐万状: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猝然而至:形容事情突然、出乎意料地到来。
镇定自若:指面对情况紧急或灾难时冷静的表现。
三、课文内容回顾1.《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送别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写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中诗人用冰心和玉壶来比喻自己,表明诗人洁身自好的品格。
《塞下曲》是唐朝诗人卢纶写的边塞诗。
前两句写敌军溃逃,后两句写将军追敌。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是对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了战斗的艰苦和将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3.《墨梅》是元朝诗人王冕的题画诗。
其中“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赞美了墨梅的淡雅高洁,实际上是借梅花来表达自己洁身自好、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平明:天刚亮。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主要是学习分数乘法,以下是这一单元的知识点梳理:
1.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
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注意约分。
3.分数乘法的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在分数乘法中,可以先约分
再计算,也可以先通分再计算。
4.分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数乘法可以用来解决一些实
际问题,例如计算人数、物品数量等。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和提高。
同时,学生也需要多思考、多总结,加深对分数乘法的理解。
初一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
初一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在初一上册的学习中,第七单元的知识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多个重要的概念和技能。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详细梳理一下这一单元的关键知识点。
一、数学方面1、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 1 的整式方程。
其一般形式为 ax + b = 0(a ≠ 0)。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通常包括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和系数化为 1。
例如,对于方程 2(x 3) + 3(2x 1) = 5 ,首先去括号得到 2x 6 + 6x 3 = 5 ,然后移项将含有 x 的项移到左边,常数项移到右边,得到 2x + 6x = 5+ 6 + 3 ,合并同类项得到 8x = 14 ,最后系数化为 1 得到 x = 14/8= 7/4 。
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
比如行程问题,涉及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即路程=速度×时间;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销售问题,利润=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等。
通过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就能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二、语文方面1、文言文阅读本单元可能会涉及一些简单的文言文篇章。
学习文言文要注重实词、虚词的理解和积累,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
例如“之”“乎”“者”“也”等虚词的用法,以及“倒装句”“省略句”等句式的特点。
同时,要学会通过注释和上下文来理解文意,培养文言文的语感。
2、写作技巧在写作方面,可能会学习如何描写人物、叙述事件。
要注意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生动鲜活;在叙述事件时,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清楚,有详有略,突出重点。
三、英语方面1、一般过去时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其构成通常是主语+动词的过去式+其他。
动词的过去式分为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规则变化如直接加 ed (work worked ),以 e 结尾加 d (like liked ),重读闭音节双写末尾字母加 ed (stop stopped )等;不规则变化需要特殊记忆,如 go went ,have had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知识小结
一、易读错的字
竖(shù)着挪(nuó)动头痛(tòng)
草籽(zǐ)仿佛(fú)商(shāng)店
编织(zhī)终(zhōng)于匆(cōng)忙
抽(chōu)丝编(biān)织消(xiāo)失二、易写错的字
泉:是上下结构,是“白+ 水”,不是“白+ 小”。
商:下面是“八+ 口”,不是“古”。
店:半包围结构,注意撇要写得长一些。
三、会写词语
耳朵扇子遇到兔子后来不安整个头痛最后决定商店围巾星期抽丝编织终于完成青蛙草籽野鸭毛虫泉水应该卖泥塘搬走倒是破开花纹四、多音字
dào(倒车)shàn(扇子)倒扇
dǎo(倒下)shān(扇动)
shì(似的)sǎ(撒种)似撒
sì(似乎)sā(撒手)
五、形近字
兔(兔子)决(决心)卖(买卖)
免(免费)诀(口诀)买(买家)
六、近义词
耷拉—低垂散步—漫步寂寞—孤独
决定—打算吆喝—叫卖舒服—舒适
七、反义词
耷拉—高昂经常—偶尔寂寞—充实
简单—复杂舒服—难受周围—中心
尽情—拘束笨出—灵巧清醒—糊涂
八、词语搭配
1. 量词搭配:一(只)河马
一(家)商店一(间)小木屋
一(个)招牌一(头)牛
一(条)蜈蚣一(块)牌子
一(根)竹子一(只)野鸭
2. 形容词搭配:
(伤心)的事情(大大)的泪珠
(长长)的围巾(绿茵茵)的小草
(慢慢)地散步(自言自语)地说
(新奇)的目光(笨手笨脚)的小毛虫
九、词语归类
1.“AA 地”式的词语:
静静地远远地淡淡地悄悄地
默默地缓缓地慢慢地
2.ABB 式的词语:
绿茵茵绿油油黑沉沉黄灿灿
红彤彤白花花紫盈盈
3.AAB 式的词语:
打打滚踢踢球跑跑步做做操
洗洗手读读书看看报
十、句子积累
1. 比喻句:
(1)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2)它愉快地舞动了一下双翅,如绒毛一般,从叶子上飘然而起。
2. 设问句:蜘蛛决定开一家商店。
卖什么呢?就卖口罩吧,因
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十一、考点提示
1. 《大象的耳朵》中大象耳朵的作用和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常以
问答题的形式考查。
2. 《蜘蛛开店》中蜘蛛开店的过程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进行考查;
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常以问答题的形式考查。
3. 《青蛙卖泥塘》中青蛙改造泥塘的过程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
查。
4. 《小毛虫》中小毛虫抽丝剥茧变成蝴蝶的过程
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