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数据分析能力在当今社会十分重要,无论是在职场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数据的运用与分析。
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进行探讨。
一、创建良好学习氛围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时,教师首先要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
通过引入相关的实例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据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真实的数据情境,如超市销售额统计、天气预报数据等,让学生感受到数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例如,在数学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有关数据统计的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所给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材料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教师应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材料。
可以利用教材、课外读物、网络等多种渠道,收集与数据分析相关的案例和资料,让学生进行分析、解读和总结。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现代科技工具,如电子表格、统计软件等,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激发学生利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关注学生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不仅仅是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更应该关注他们的思维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解决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数据背后的规律和意义。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判断思维和推理能力。
五、注重实际应用和跨学科融合数据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领域,教师可以将数据分析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使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数据分析的能力。
例如,将数据分析应用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并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据分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培养其跨学科的思维和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海沧中心小学林秋专数据分析是有组织、有目的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使之成为信息的过程。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把隐藏在一大批看来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的信息集中、萃取和提炼出来,以找出所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据分析就是在探究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最终发现和解决探究问题的过程。
那么,该如何使学生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提高数据分析等能力呢?1、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统计全过程,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也就是说分析数据能帮助我们做什么。
2、让学生学会分类,分类是整理数据的开始,但孩子们调查了一大堆数据后,看起来很杂乱,很自然的想法是把他们分类整理。
让孩子们产生分类整理的想法,讨论分类方法,经历分类过程对学生统计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
3、设计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到需要收集数据。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把统计往往等同于数的运算,所以没有强调背景,只是给你一堆数,比如说:给你5个数,让你算出这5个数的平均数,学生就奇怪了,我为什么要求这5个数的平均数呢,求这5个数的平均数有什么好的作用?而现在的教学要设置一个情境让学生感觉到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收集数据。
案例:组织学生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情况,老师在同学把数据调查出来进行了分析以后问同学:看到这些身高的数据,想一想它们能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生1:我可以了解到我们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我可以知道我自己的身高在班内处于什么情况。
生2:我们班有8岁的有9岁的,我今年8岁,看到9岁同学的身高我可以先预测一下我到9岁时的身高大概多高。
生3:学校可以根据我们班的身高情况确定我们课桌椅的高度。
这个情境重视数据分析以后让学生讨论,我们收集的数据到底能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这也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的策略之一。
4、收集和积累统计应用的例子。
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自觉积累统计应用的例子,不管是教材中的例子也好,还是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能看到统计能帮人们做不少事情。
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这一社会热点.此外,此题题干用必要的文字描述和两个关键统计图的形式呈现了“福建省各设区市常住人口分布〞和“福建省区域面积分布〞等重要信息,数据真实有效,学生根据这些统计的信息,完成四个小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画条形统计图,中位数,运算〔估算〕等核心知识,表达了统计的应用价值,有利于鼓励学生日常养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收集数据的必要性和数据的作用。
要使学生接受统计特有的观念,就要让学生经历产生和开展统计思想的全过程,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统计意识。
如在二年级下册“统计——学习复式统计表〞一课教学中,老师一开始以孩子们自己的身体创设了有趣的情境。
教师首先出示一张本班一个很胖的孩子的照片,让孩子们猜一猜照片中的小朋友的大概多重,接着又出示了本班一个很瘦孩子的照片,让孩子们猜一猜他大概多重并说明猜想的理由。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立刻就让学生进入了自己所熟悉的、有亲身经历的情景中,孩子们热情高涨地都在猜想照片中小朋友的体重,并结合自己的体重给出了理由。
三、鼓励学生思考,使学生在真实活动中获得数据分析的“某商场一年四季衬衫和羽绒服销售情况统计图〞,统计图上分别罗列了衣服的销售情况和月份,只是没有说明具体是哪种衣服,然后让学生完成作业,根据销售情况说说随着季节的变化两种衣服的销售情况有何变化,哪种衣服在什么季节销售最为火爆,很多学生会冒然答题,不联系生活实际,答案就有可能背离题意。
这时需要学生积极动脑,联系实际得出,衬衫的销售夏季是旺季,冬是淡季;而羽绒服那么正好相反!从而轻松判断出哪种衣服!四、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实践,强化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意识如何培养小学生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我个人认为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实践。
首先要让学生自己投入到具体的实践中去,结合现实生活活动中的案例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意识,体会数据中所蕴涵着信息。
从实践中得到检测,并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引导。
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
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
1. 培养观察力和记录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一些任务,让学生记录日常的温度、湿度、风力等环境数据,并让他们观察并记录身边的人、事、物的数量以及变化。
2. 引导小学生理解数据:通过各种形式的数据呈现(如图片、图表、视频等),让学生了解到数据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天气预报、金融股市等。
教学生认识到数据的价值和作用,增加数据对学生的吸引力。
3. 通过图表帮助小学生理解数据: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的图表类型,如柱状图、饼图、折线图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和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异。
这有助于学生分析数据,掌握数据之间的关系。
4. 手工制作数据图表: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制图工具,教学生制作图表,并让学生自己计算数据的平均值、中位数、众数等基本统计量。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据的意义和重要性。
5. 游戏学习:教师可以设计数据分析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据的分析方法。
如猜数字、猜价格、找规律等游戏,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兴趣和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数据分析观念是统计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什么是数据分析观念呢?在课标当中,对于数据分析观念,有这样的描述: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说明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统计时需要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分析,这样就能解决日常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从而感受统计的实际价值,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为使学生树立数据分析的观念,教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投入到数据分析的全过程,掌握数据分析的过程。
使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学习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方法,同时还将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提高自己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分析的过程,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统计学的一个核心就是数据分析。
不论是统计还是概率,都要基于数据,基于对数据的分析;在进行预测的同时,为了使预测更合理,也需要收集更多的数据。
比如你是一个球迷,在一场比赛中会推测所喜爱的球队是否会赢,如果仅凭主观喜好去判断,那么你就不具备数据分析观念,并且判断往往是不合理的。
但是,如果在判断之前,先收集一定的数据(双方队员的技术统计、双方球队历次比赛成绩等),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再对球队输赢作出推测就会比较可靠,那么就说明你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观念。
我们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这些联系,还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从统计的角度思考有关问题,也就是遇到问题时能想到用统计的知识分析数据的能力。
让学生经历数据分析的过程,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从而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二、鼓励学生尽可能地从数据中提取信息,体会数据蕴含着信息1、鼓励学生用多种手段整理和描述信息分类是整理数据的开始,但孩子们调查了一大堆数据后,看起来很杂乱,很自然的想法是把他们分类整理。
最新谈如何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走进生活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托起升起的太阳】统计与实际生活联系很紧密,我们在统计教学中,应该努力创设学生身边真实际事例创设情境,学生就对数据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顺理成章的投入到统计学习之中。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亲身经历分析数据提取信息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步培养统计中的数据分析观念,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体会到统计是有用的,数据是有信息的,也就是说统计能够帮助人们做出决策,能够帮助人们了解一些情况。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1、在活动中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统计观念主要指:能从统计角度思考与数据有关的问题;能从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决策;能对数据的来源、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由数据得到的结果提出合理的质疑。
它绝非等同于计算、作图等简单技能,不能单纯看作是知识点的学习,而是一种需要在亲自经历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感觉,是逐步形成的。
例如,体育课上10 名男同学100 米跑的成绩:13 秒 2 1 秒13 秒15 秒12 秒17 秒16 秒15 秒17 秒16 秒。
(1)如果在这项比赛中,希望有一半的男同学可以参加,选择哪个成绩作为标准?(2)如果希望确定一个较高的标准,选择哪个成绩作为标准?(答案不唯一)(3)如果要确定一个标准,你如何确定?为什么?课后让学生自己调查本班同学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情况统计,根据调查你会发现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有何建议?统计与学生的生活很紧密,我们的教学就是使学生产生对数据的亲切感,愿意去分析数据提取信息,遇到问题时愿意去收集数据来帮助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观念。
2、要不断诱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修正自己想法的过程中掌握数据分析方法。
数据分析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
数据分析的过程不应只是计算和画图,应该把重点放在怎样分析数据上。
因此,教师要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让学生感悟到我们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来做统计的。
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实践
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实践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据分析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呢?本文将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一些培养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具体方法。
第一,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生活中处处都是数据,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
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同学们的身高、体重等数据,来分析身高和体重的关系。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课堂之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数据,来分析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第二,通过游戏和实验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游戏和实验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活动,老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实验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数字,让他们自己设计一个游戏规则,并通过分析数据来找出最佳的游戏策略。
又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比如测量水杯中的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让学生自己收集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来总结规律。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可以在游戏和实验中体验到数据分析的乐趣,又可以培养数据分析的能力。
通过数学课程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重要途径。
老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收集数据、绘制图表、进行统计分析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学生午餐喜好的调查问卷,让学生收集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来找出学生们最喜欢的午餐食物。
又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学生上学方式的调查问卷,让学生通过数据分析来找出上学方式的变化规律。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在数学课上学到数据分析的方法,还可以将数据分析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增强学习的实践性。
第四,通过科普知识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在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过程中,科普知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
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
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的能力
数据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数据和问题。
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的能力。
例如,如果要比较两个班的平均成绩,我们可以使用柱状图或折线图来展示数据;如果要了解一个城市的人口变化趋势,我们可以使用折线图或堆积柱状图来展示数据。
我们要教学生在选择分析方法时,要考虑数据的类型、问题的性质以及展示数据的目的等因素。
三、让学生体验随机性,了解数据分析的不确定性
数据分析中的随机性是指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数据样本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我们要让学生体验随机性,了解数据分析的不确定性。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一次抛硬币的实验,记录正反面的结果,然后重复多次实验,比较不同次实验的结果。
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可以感受到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
同时,我们也要让学生了解,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减少随机性带来的影响。
四、将数据分析观念贯穿于各学科教学中
数据分析观念是跨学科的,可以贯穿于各学科教学中。
例如,在自然科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来探究自然现象;在社会科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来了解社会问题。
因此,我们要将数据分析观念贯穿于各学科教学中,让学生在各个学科中都能够应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第一,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收集数据收集数据能为我们解决哪些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有些老师认为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因此教学起来没有给与必要的重视,因此学生自然也就对这部分的学习有所放松。
因此必须要转变观念,让学生明白数据的统计分析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明白数据分析决策的依据。
第二,要让学生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统计全过程,一定要让学生体验调查,实验,查阅资料,测量的作用。
收集完资料后,要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分析从而使学生掌握一整套的数据处理方法。
比如前面提到的问题,我们可以从班级中挑选几个有一定基础的篮球爱好者,让每个人都投20次或者10次,然后计算它们的平均数和方差然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第三,让学生体会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作用以及样本与总体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这些刻画数据的量的不同之处和侧重点。
典型的例子如小李去找工作,看到招聘广告上写着该公司月平均工资3000元,而工作一月后发现实际领到工资只有1500元,问学生这是怎么回事,等大家讨论一段时间老师在继续出示工资单:公司三月份工资单,经理10000元,副经理8500元,一般员工有7人1500元,清洁工一人1000元。
引出“大部分员工只有1500元,平均工资怎么会3000元呢”问题讨论,引发学生对“月工资水平”的认识冲突。
引导观察平均数在这组数据中平均数明显偏离中心,而大多数员工工资在1500元的位置,从而自然的引出众数概念,也体会众数的统计意义.。
第四,要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让学生学绘画统计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各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在教学中更应该搜集一些媒体发布的统计图表,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获取有用的信息。
最后我们一定要完整的把握课标,这部分内容的核心是数据分析,要鼓励学生体会数据中丰富的信息,要让学生掌握方法而不能变成简单的计算和画图。
当然必要的画图技巧一定要让学生掌握。
如何发展初中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如何发展初中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第一,就是让学生去经历这个数据分析的过程,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第二,鼓励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根据问题的背景能选择合适的方法。
例如,体育课上11 名男同学100 米跑的成绩:13 秒2 17 秒13 秒5 15 秒8 12 秒17 秒1 16 秒7 15 秒6 17 秒16 秒6 16 秒7 。
平均数:15 秒6 ,中位数:16 秒6(1)如果选择参加一项比赛,希望有一半的男同学可以参加,选择哪个成绩作为标准?(2)如果希望确定一个较高的标准,选择哪个成绩作为标准?(答案不唯一)(3)如果要确定一个标准,你如何确定?为什么?第三,通过数据分析,让学生感受数据的随机性。
史宁中说:“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教学重点是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难点在于,如何创设恰当的活动,体现随机性以及数据获得、分析、处理进而作出决策的全过程。
”在标准解读中,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价值。
第一,它们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最应培养的数学素养,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 教育价值) ;第二,核心概念往往是一类课程内容的核心或聚焦点,它有利于我们把握课程内容的线索和层次,抓住教学中的关键;第三,核心概念本质上体现的是数学的基本思想;第四,这些核心概念都是数学课程的目标点,也应该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并通过教师的教学予以落实。
列举教学中的一个案例,体现了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数据分析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
要使学生形成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的全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运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运用合适的统计图表、统计量等来展示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对自己的结果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等。
下面结合统计教学实践谈谈在对学生统计观念培养中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选择有效的生活实例,培养统计观念在许多低段的统计课例中,我们经常看到用一些虚拟的场景来引入统计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据分析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据分析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数据分析观念是指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推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可以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据分析观念的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培养学生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能力数据收集和整理是进行数据分析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学生应该学会运用各种方法收集和整理所需的数据。
他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数据,并将数据整理成表格、图表等形式。
培养学生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据,并准确地进行分析和推断。
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释能力数据分析是指运用数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
学生应该学会对数据进行计算、比较、归纳和推断,并从中找出规律和结论。
他们应该能够运用数学概念和方法对数据进行解释,并能够合理地使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和表达自己的分析结果。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数据分析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生应该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推断来解决问题。
他们应该能够提出问题、收集和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案,并能够验证和验证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并提高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数据应用能力数据分析是将数据的结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过程。
学生应该学会将数据的结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能够合理地解释和说明自己的应用结果。
他们应该能够从数据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能够合理地运用这些信息来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
通过培养学生的数据应用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数据沟通能力数据分析是一个需要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
学生应该学会用适当的语言和方式向他人表达并解释自己的数据分析结果。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对于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数据分析观念的方法:2.培养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学生需要培养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从日常生活中收集数据,并思考数据之间的关系。
例如,他们可以观察食堂的用餐时间和食物种类的关系,或者是身高和体重的关系。
这样的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数据处理和分析技能的培养:学生需要学习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处理和分析数据,例如电子表格软件、统计软件等。
学校可以提供相应的培训或课程,让学生学习如何收集、整理、清洗和分析数据。
4.项目驱动的学习:通过给学生实际的数据分析项目,让他们亲身体验和应用数据分析的过程和技巧。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学校的学生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或者通过分析社交媒体数据了解用户行为和市场趋势。
5.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数据分析不仅仅是数学或统计学科的内容,它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
学校可以组织跨学科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将数据分析与其他学科结合,例如在科学实验中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或者在历史研究中分析统计数据。
6.实践中学习:学生需要有机会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数据分析。
学校可以与企业、研究机构或社会组织合作,安排学生参与数据分析项目。
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数据分析的流程和技巧,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7.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数据分析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协作和合作。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团队进行数据分析项目,让学生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分工合作和沟通交流。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8.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数据分析的知识和技能。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在线课程或研讨会,或参与相关的比赛和竞赛来深入学习数据分析。
学校可以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激发学生对数据分析的兴趣和热情。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需要从强调数据的重要性开始,培养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提供适当的培训和项目实践机会,并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2013-04-22 11:13:31)转载▼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数据分析观念是统计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都离不开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探究。
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小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以数学的眼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生数据观念的培养,就是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实现的,最终以问题的解决为目的。
教学中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培养。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主动积极地参与数据分析活动。
数据分析必须面对一堆数据,别说是小孩,就是大人,都有可能感觉枯燥乏味。
因此,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比如选择合适的素材。
在素材的选择上,我们可以考虑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借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是以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作为引入的。
老师问同学们平时喜欢看什么样的动画片,同学们的可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老师让学生初略统计出最喜欢看的几部,然后做一个统计图或者统计表。
或者调查班级同学身高,体重情况等,这些素材都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二、鼓励学生思考,使学生在修正自己想法的过程中掌握数据分析方法。
数据分析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
教师要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通过数据分析,学生从中提取相关信息,根据不同的背景,选择不同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比如,我们还可以出示一幅“某商场一年四季衬衫和羽绒服销售情况统计图”统计图上分别罗列了衣服的销售情况和月份,只是没有表明具体是哪种衣服,然后让学生完成作业,根据销售情况说说随着季节的变化两种衣服的销售情况有何变化,那种衣服在什么季节销售最为火爆,很多学生会冒然答题,不联系生活实际,这样很有可能全军覆没。
这时需要学生积极动脑,联系实际得出,衬衫的销售夏季是旺季,冬是淡季;而羽绒服则正好相反!从而轻松判断出事那种衣服!三、加强分类与比较能力的训练。
分类与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数据分析观念。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数据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数据分析来了解社会的变化和趋势,并作出更好的决策。
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掌握数据分析的能力变得至关重要。
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数据分析的培养应该从核心素养入手。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它们包括文化素养、信息素养、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六个方面。
数据分析作为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小学阶段得到重视,培养小学生数据分析的观念和能力。
首先,小学生应该逐渐建立分析思维的意识。
分析思维是综合运用信息素材和逻辑思辨能力构建的思考模式,它是数据分析的基础。
小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思考和提出问题来逐渐建立分析思维的意识。
在学习中,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常见的分析模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
其次,小学生应该学会如何搜集和整理数据。
搜集和整理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提。
小学生应该学会如何收集有关数据,例如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网络搜索等方式来收集数据。
同时,在搜集数据的过程中,小学生还应该了解如何采用科学的方法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此外,在整理数据方面,小学生应该学会如何确定数据的分类和统计方式,以便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更好地处理数据。
最后,小学生应该学会如何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
数据分析和统计是数据素养的关键方面。
在学习中,小学生可以使用一些基本的数据处理工具,例如表格、图表等,以便更好地可视化数据。
同时,在数据分析和统计方面,小学生还应该逐渐学会从数据中发现规律和趋势,并运用分析结果进行决策。
综上所述,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应从核心素养入手,逐步建立分析思维的意识、学会如何搜集和整理数据以及学会如何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
这不仅有助于小学生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适应,更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生活实例,提升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素养的独特魅力
生活实例,提升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素养的独特魅力数据分析观念素养是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比对等工作的能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具备数据分析观念素养,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加理性、有意义的决策。
下面,就结合一些生活实例,介绍如何提升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素养的独特魅力。
一、购物节省金钱小学生也会随着年龄增长渐渐产生购物需求。
为了不浪费家长的钱财,我们可以带领孩子通过比较商品价格、寻找优惠活动等方式,购物时尽可能节省开支。
例如,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比较不同商品在不同商家的价格,并询问孩子对于性价比的看法。
此外,我们还可以带孩子到线下超市参加活动,提醒孩子分析活动策划,找到优惠商品,降低购物成本。
二、运动锻炼体育锻炼不仅有益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例如,当孩子练习游泳时,让他们记录每次训练的时间和成绩,并分析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之处;当孩子练习打篮球时,可以帮助他们统计不同技术所得分数的比例,分析哪些技术需要加强。
在锻炼过程中,让孩子学会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分析数据,可以提高孩子的数据分析观念素养。
三、健康饮食健康饮食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带领孩子一起做饭,让孩子了解每种食材的营养成分,从而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体质合理搭配食物。
同时,在孩子进食时可以帮助他们记录每种食物的热量和所含的营养成分,帮助孩子分析自己的饮食结构是否合理。
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教育孩子如何采集数据、如何优化饮食结构,提升孩子的数据分析技能。
四、环保减少浪费环保节约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能够很好地发挥减少浪费的作用。
例如,我们可以带领孩子进行回收垃圾、分门别类。
通过分析垃圾的种类和数量,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习如何进行环保和节约,而且还能够学习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
这无疑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数据分析技能。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细节可以让小学生学习如何进行数据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摘要:数据分析观念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阐述了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及其重要性,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策略,主要包括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数据分析的兴趣;立足于生活实际,指导学生参与数据搜集活动;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引领学生进行数据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数据分析观念;策略引言小学阶段的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以及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活动,也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重要科目。
数据分析观念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然而当前小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现状不容乐观。
因此,务必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措施。
1.数据分析观念的内涵及重要性数据分析观念是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被认为是小学生重要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1]。
观念是指一种思维方式,代表人们的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和观点。
数据分析观念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的有关数据的认识与看法,代表学生对统计与概率的思维方式。
课程标准中将数据分析观念定义为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进行调查,收集一些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以此体会数据中所涉及的关键信息。
同时,了解同种类型的数据需要有多种多样的分析法,且需要根据现实问题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分析方法。
此外,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体验随机性,感悟不同的数据且发现数据间的规律[2]。
因此,可以将数据分析观念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数据概念的理解,且具有一定的数据搜集与分析的能力,能够正确认识统计与概率的观念。
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数据意识和观念。
在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有用的信息。
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统计与概率,具备有一定的数据意识,有助于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教学参考】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教学参考】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是指:让学生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整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再做出判断,同时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认识到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实际问题的背景采用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概率的随机性。
因此,统计教学的核心是数据分析。
本人认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创设数据分析情景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可创设如下情境。
如在教学平均数时让学生探索新知:首先出示课件: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身高1.2M以下的儿童实行免费乘车。
然后让学生学习小组交流讨论:1.2M这个数据可能是如何得到的?再继续出示我国6岁儿童身高统计图,让学生感受集中趋势,与“1.2M”联系起来,进一步认识平均数的代表性。
最后教师再出示调查结果,解释免费线确定的合理性,更进一步感受平均数的意义及价值。
继续交流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平均数?这样,将平均数至于现实情境中,以学生熟知的素材入手,通过交流数据的得出和解释免票线规定的合理性,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感受平均数的价值。
二、让学生经历真实数据统计分析的全过程。
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应使学生不断经历数据统计分析的全过程:调查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从中获取信息,做出判断和决策,进行交流、评价与改进,观念的建立是人们不断地亲身经历而获得的。
这样,在让学生亲身经历计算平均数的基础上,紧扣“数据分析”展开教学,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的灵敏性:平均数易受某些极端数据的影响,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主动思考,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
三、积累数据分析应用的例子,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广泛收集信息,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在媒体中,如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书籍、互联网等许多方面都会给我们提供各种数据,培养学生从数据统计分析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结合生活事例感受数据统计分析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在亲身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对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
养
在二十一世纪中信息技术已经是人们生活的基础,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环境中,面对大量散乱的数据,如何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以供参考作出合理的决策,这是每人都应当具备的素质。
而统计正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处理、分析,为人们作出恰当的选择和判断、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数据分析观念,了解随机现象”。
因此,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是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
第一、能对数据的来源、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由数据得到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质疑。
在信息时代里,生活中充斥着各种数据及其对其形象化处理的统计图表,除了能读懂并有意识地从各种渠道获得数据外,还必须理智地对待新闻媒介、广告等公布的数据,了解数据可能带来的误导,初步形成对数据处理过程进行评价的意识,既能从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还要保持理智的心态,对数据的来源、收集数据的方法、数据的呈现方式、由此得出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质疑,是每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
第二、认识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有关的问题。
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首先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从统计角度思考有关问题,当遇到问题时能想到去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
比如你是一个球迷,在一场比赛中会推测所喜爱的球队是否会赢,如果仅凭主观喜好去判断,那么你就不具备数据分析观念,并且判断往往是不合理的。
但是,如果在判断之前,先收集一定的数据(双方队员的技术统计、双方球队历次比赛成绩等),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再对球队输赢作出推测就会比较可靠,那么就说明你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观念。
具备以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将来一旦遇到了与数据有关的问题,即使你忘记了具体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但只要你有了这个意识,就会去请教专业人员,在他们的帮助下就能作出比较合理的决策。
第三、能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
学生具备了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还要亲身经历收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并能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
运用数据作出的判断,不像逻辑推理那样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只能使在一定范围内作出的决策比较合理。
常见的统计活动如运动方面,跑步后的脉搏跳动会比静止时快多少,球队比赛输赢预测等;学习方面,男女生学习数学是否有差异,差异在哪个年级最明显,各科学习状况调查;学校周围道路交通(运输量、车辆数、堵塞情况、交通事故等)状况的调查,本地资源与环境的调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