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制度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制度一、项目管理的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土地整治项目的规模与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制定与实施一套科学有效的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制度变得尤为重要。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制度的建设不仅可以规范项目管理行为,确保项目的高效推进和顺利实施,还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1.法律合规原则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科学决策原则项目管理应基于充分的科学论证和风险评估,确保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目标导向原则项目管理应以项目实施的目标为导向,通过有效的计划与执行,实现项目的目标要求。
4.信息共享原则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应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5.风险管理原则项目管理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进行及时评估和管理,实现项目的可控性与稳定性。
6.绩效评估原则项目管理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及时评估项目的实施效果与经济效益。
三、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与职责划分1.项目管理委员会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委员会是项目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项目规划和决策,对项目的进展与成果进行监督与评估。
2.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管理办公室是土地整治项目的执行机构,负责具体的项目管理与协调工作。
其职责包括项目计划制定、资源调配、进度控制、风险管理、绩效评估等。
3.项目组项目组是具体的项目实施团队,由各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
项目组成员负责根据项目计划完成各自的任务,并及时向项目管理办公室汇报工作进展。
四、项目管理的程序与实施步骤1.项目立项项目立项是项目管理的起点,包括项目的背景调研、可行性研究、项目构想和项目目标的确定等。
同时,应编制项目建议书,提交给项目管理委员会进行审议和批准。
2.项目规划项目规划是对项目目标、资源、进度、风险等进行全面细致的设计和安排。
项目规划需要制定项目的执行计划、组织结构和分工、资源调配计划等。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制度及流程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制度及流程土地整治项目可是个大事儿呢,这里面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可老有意思啦。
一、管理制度方面。
1. 人员管理。
咱就说在土地整治项目里工作的小伙伴们吧。
不管是项目经理还是普通的工作人员,那都得有明确的职责呀。
项目经理就像一个大家长,要统筹全局,从项目的规划开始就得心里有数。
工作人员呢,就得听指挥,各自把自己手头的活儿干好。
比如说测量土地的就得认真仔细,要是量错了,那后面的工作可就全乱套了。
而且大家还得互相配合,不能各干各的。
就像打篮球一样,得有团队精神。
而且呀,对人员的培训也不能少。
新的技术、新的理念都得让大家知道,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高质量完成。
2. 资金管理。
钱的事儿那可马虎不得。
土地整治项目的资金来源一般都是有规定的,可能是政府拨款,也可能有一部分社会投资。
不管是哪来的钱,都得有专门的账本。
每一笔支出都得清清楚楚,就像咱自己记账一样,今天买了个文具花了几块钱都得记下来。
而且在花钱的时候呀,要经过层层审批。
不能说谁想花就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比如说要采购一批设备,得先打报告,说明为啥要买,多少钱,有没有更便宜的选择等等。
要是有人乱花钱,那可不行,必须得有相应的惩罚措施,这样才能保证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3. 质量管理。
质量那可是土地整治项目的生命啊。
从一开始的土地勘测,就得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要是勘测的数据都是错的,那后面的规划、施工啥的就全都错啦。
在施工过程中呢,就得按照标准来。
比如说填土的时候,填多厚,用什么样的土,这些都有规定。
而且要有专门的质量检查人员,他们就像质检员一样,时不时地就去检查检查。
要是发现质量问题,那就得及时整改。
可不能凑合,要是凑合着把项目完成了,以后这块土地在使用的时候出了问题,那可就麻烦大了。
二、流程方面。
1. 项目申报。
土地整治项目可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首先得有个申报的过程。
这个时候呢,就得有人或者有单位把这个项目的想法提出来。
比如说某个村发现自己村里有块地荒着怪可惜的,就想把它整治一下,那这个村就得把这个想法整理成一个申报材料。
关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问题及建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指对城乡土地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和合理整理,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高效利用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同时也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一、问题分析:1. 土地资源利用不均衡:城市周边农村的土地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而城市中心地区土地资源有限,利用率较高。
2. 土地使用安全存在隐患:一些开发商违规占地、非法拆迁等问题,导致土地使用权的不安全,影响土地整理项目的进行。
3. 土地整理效果不明显:一些土地整理项目虽然经过投资和开发,但整理后的土地利用效果并不显著,导致资源浪费。
二、建议和解决方案:1. 健全土地资源调节机制: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要建立统一的土地资源调节机制,通过土地流转、转盘等方式,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同时要加大农村土地利用率的提高力度,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2.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通过加强土地使用权的保护和监管,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对违规占地、拆迁等行为进行惩处,维护土地使用安全。
3. 加强土地整理规划和设计:在土地整理项目中,要加强规划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确保整理后的土地利用效果明显。
4. 加强项目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结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在推进城乡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高效利用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制定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通过健全土地资源调节机制、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土地整理规划和设计以及加强项目管理和监督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的问题,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整理效果。
关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问题及建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指对未开发的土地进行整理并且开发成为利用价值的项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愈发受到重视,土地整理开发项目也日益增多。
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及时加以解决和改进。
本文将探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一些建议。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土地征用程序不够合法公正。
在土地整理开发的过程中,土地征用是不可避免的一环。
在一些地方,土地征用程序不够规范,导致部分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引发社会矛盾。
我们应当加强土地征用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减少因土地征用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常见的问题之二是土地开发过程中环境影响未得到充分重视。
随着土地开发的推进,经常会导致周边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我们有责任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我们在土地整理开发过程中应当加强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并严格控制开发活动对环境的破坏,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常见的问题之三是项目开发效益不够明显。
在一些地方,土地整理开发项目投入大,但效益不明显,导致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我们应当在项目立项的时候就对项目开发的效益做出明确的评估,并严格把控开发成本,加强项目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的开发效益。
我们还应当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加强土地整理开发项目的社会参与,促进社会资源的共享。
在土地整理开发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应当更多地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促进土地整理开发项目更加科学和合理地实施。
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在推进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解决和改进的问题还很多。
我们要加强土地征用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保护好周边的生态环境,加强项目的管理和监督,加大社会力量的参与度,共同推动土地整理开发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浅谈如何做好土地开发整理的项目管理
浅谈如何做好土地开发整理的项目管理作者:周浩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3期摘要: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很好的途径,因此做好土地开发整理的项目管理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文就如何做好土地开发整理的项目管理工作谈谈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一、引言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很多的方面,比如行政与管理、工程与技术、经济与法律等等。
它是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限途径,也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个立足点,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之一。
实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还可以推动土地开发整理向规范化操作、产业化经营方面发展。
土地开发整理内容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
土地整理是指采取诸如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的耕地面积,同时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质量,改善土地的利用环境和条件;土地复垦主要是指对因生产建设破坏的土地,采取相关的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土地开发主要是指对未利用的但是非常适合进行土地开发的相关的活动。
土地开发整理根据对象的不同又分为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站在全局的高度,提出了一项重大的举措,它的要求就是要大力加强农用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
它是一项造福农民,功在千秋的宏大工程,是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促进农村的重大的决策,对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土地整理项目管理现行模式目前土地整理项目管理的一般模式是:“前期→实施→验收→移交→归档”这五个过程。
项目工程建设管理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组织机构、项目施工、项目五制(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公告制)、项目设计变更、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项目审计、项目竣工验收、项目移交、项目档案管理等。
土地整治项目的规章制度
土地整治项目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土地整治项目的管理和运行,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制订本规章。
第二条土地整治项目指政府或企业组织进行的土地整治工作,包括土地开发、保护、整治等内容。
第三条本规章适用于土地整治项目的所有管理单位和人员。
第四条土地整治项目依法合规经过规划、审批、实施和验收等程序,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
第五条土地整治项目应当遵循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原则,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障安全的要求。
第二章项目立项第六条土地整治项目应当根据国家土地资源规划和相关规划要求,经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后方可实施。
第七条土地整治项目立项应当按照程序,明确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建设规模、投资额、工期等具体要求。
第八条土地整治项目的立项单位应当组建专门的项目组织机构,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
第九条土地整治项目的立项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交相关审批文件和资料,接受相关部门的审查和审批。
第十条土地整治项目的立项单位应当向社会公众进行信息公开,接受各方监督和评价。
第三章项目实施第十一条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应当按照项目管理方案和控制指标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第十二条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单位应当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人员、物资、机具等的准备。
第十三条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单位应当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第十四条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施工标准和质量要求进行施工工作。
第十五条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单位应当定期向有关部门报送施工进度和质量检测报告。
第十六条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单位应当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纠纷,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第四章项目验收第十七条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工程竣工验收。
第十八条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单位应当及时整理和提交验收资料,接受相关部门的验收评定。
第十九条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单位应当做好验收工作记录和报告,接受验收结果的监督和检查。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规章制度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土地整治政策,规范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依法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土地整治项目管理规章制度适用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单位和从事土地整治工作的相关人员。
第三条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应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注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精细施工、规范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应当遵循科学决策、依法治理、公开透明、协调推进的原则,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良好效果。
第五条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应当依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确保项目利益最大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项目立项管理第六条土地整治项目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进行立项管理,相关部门应当认真审查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社会效益,并出具严格审核意见。
第七条土地整治项目的立项文件应当包括项目名称、建设规模、建设内容、资金来源、建设地点、工期要求、项目责任单位等内容,明确项目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
第八条土地整治项目的立项文件应当依法向社会公示,接受公众监督,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第九条土地整治项目的立项文件应当报批上级主管部门,取得相应的批复文件后方可实施,未取得批复擅自开工的项目,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条土地整治项目的立项文件应当建立档案并归档保存,确保项目资料的完整性和可查性。
第三章项目实施管理第十一条土地整治项目应当按照批复的内容和规定进行实施,不得擅自更改项目内容、调整建设规模和改变用途。
第十二条土地整治项目应当按照项目管理责任单位的统一指挥、协调和监督进行组织实施,明确分工,建立健全项目管理领导小组。
第十三条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当加强施工监理,保障施工质量,确保项目的安全、环保和可持续性。
第十四条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当加强资金监管,确保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防止挪用、侵占和浪费。
第十五条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当加强进度控制,确保项目的按时按质完成,如遇不可抗力导致进度延误的,应当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并提出整改方案。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制度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促进项目顺利实施,提高项目效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项目管理制度。
二、项目管理组织机构1. 项目领导小组:由项目负责人领导,成员包括项目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重要干系人,负责决定项目的重大事项。
2. 项目管理办公室:具体实施项目管理,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
3. 项目团队:由项目各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协助项目管理办公室开展各项具体工作。
三、项目管理职责1. 项目领导小组(1)决定项目总体规划和方案;(2)审定项目投资预算;(3)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2. 项目管理办公室(1)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工作;(2)制定和完善项目管理制度;(3)协调项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4)组织项目进展会议,汇报项目进展情况。
3. 项目团队(1)负责具体项目实施中的工作;(2)按照项目计划完成各项任务;(3)及时向项目管理办公室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四、项目管理流程1. 项目立项(1)明确项目目标和任务;(2)制定项目计划;(3)评估项目可行性。
2. 项目策划(1)编制项目详细规划;(2)制定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3)编制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3. 项目实施(1)按照项目计划,组织实施项目;(2)定期进行进展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3)确保项目质量达到预期要求。
4. 项目验收(1)制定验收标准;(2)进行项目实地验收;(3)出具验收报告。
5. 项目收尾(1)整理项目档案;(2)总结项目经验;(3)提出项目改进建议。
五、项目管理制度落实1. 管理资料归档(1)各类项目管理资料按照规定归档;(2)建立项目管理资料档案库。
2. 项目经费管理(1)项目经费支出均需经过审批;(2)严格控制项目经费支出。
3. 项目风险管理(1)对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2)制定应对方案,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4. 项目人员管理(1)合理安排项目团队工作;(2)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奖励优秀人员。
实施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制度
实施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制度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制度的实施是为了更好地规划、管理和开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益。
该制度的实施意义重大,能够促进土地利用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制订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制度的目的和原则。
目的:实施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原则:1.科学合理性原则,即制度设计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确保制度具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公平公正原则,即制度应公平、公正地对待各方利益相关者,做到公开透明、平等公正,防止滥用权力和不公平行为。
3.预防原则,即制度应具备预防和纠正错误的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止制度的滥用、失效和不合理之处。
4.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制度设计应考虑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不仅关注当前利益,还要考虑长远发展。
二、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程序。
1.项目立项:明确项目的目标与任务,并进行可行性研究,评估项目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2.规划设计:进行土地规划、空间布局和功能区划,明确各类用地的位置、用途和规模,制定详细的规划设计方案。
3.批准程序: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和规定,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和审批,获取项目的批准文件和证书。
4.实施管理:对项目进行监督、指导和管理,确保项目按照规划设计方案和合同约定进行实施。
6.进度管理:确立项目的工期和目标,制定和落实项目施工计划,进行项目进度跟踪和监测,及时调整措施,确保项目进度的合理性和可控性。
7.质量管理:制定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项目的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进行质量监督和检查,确保项目的质量可控和符合要求。
8.安全管理:建立健全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进行安全评估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9.环境保护: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项目施工不对环境造成损害。
土地整治工程管理制度
土地整治工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土地整治工程管理行为,提高工程质量,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环境和生态,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地区土地整治工程管理及相关活动,包括土地整治方案的制定、施工管理、验收及后期监测等环节。
三、管理原则1. 法律遵守:遵守国家土地整治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工程管理标准。
2. 切实保障:保障土地整治工程的质量、安全、环保和创新。
3. 诚信原则:诚实守信,做到公正、透明。
4. 经济合理:建设合理、组合方式,保证土地整治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管理机构1. 土地整治工程管理部门:负责整个土地整治工程管理和监督。
2. 工程施工单位:负责具体工程施工及相关管理。
五、管理流程1.项目立项:明确项目需求,制定土地整治方案,获得相关审批。
2.设计编制:编制土地整治工程设计方案及相关工程施工计划。
3.施工管理: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计划进行施工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4.验收验收:将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提交至相关部门验收合格。
5.监测维护:定期对整治工程进行监测和维护,保障工程的正常运行。
六、管理要求1. 项目管理:严格按照项目立项程序执行,确保项目需求清晰、合理。
2. 设计方案:制定土地整治工程设计方案,保证设计方案合理、科学。
3. 施工管理:组织实施土地整治施工计划,保证施工过程合规、安全。
4. 质量验收:确保土地整治工程验收合格,不得弄虚作假。
5. 监测维护:定期对整治工程进行监测和维护,保证工程持续有效。
七、违规处理对于违反土地整治工程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按照相关法规予以处理,包括警告、罚款、暂停资格等处罚措施。
八、附则本制度由土地整治工程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并适时更新。
关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问题及建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一项重要的城市规划工作,旨在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品质。
然而,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诸多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加以解决和改进。
本文就此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以期能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帮助。
第一,项目规划缺乏前瞻性。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规划应该考虑到城市的长远发展规划,建立起完整、全面的城市规划体系,并在项目实施中注重前瞻性。
当前,一些城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缺乏前瞻性,未能考虑到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和趋势,导致项目实施后新兴问题不断。
建议在项目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未来市场需求、交通发展、人口增长等因素,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项目投融资难度大。
土地整理开发项目的实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其中土地收储成本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同时,项目实施的收益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加大了投资风险。
因此,项目投融资难度大是制约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实施的主要因素之一。
建议在资金筹措方面,可以尝试引入社会资本,或者利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降低项目的融资成本。
第三,项目土地收储难度大。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需要大量土地资源,如何收储土地成为项目实施的首要任务之一。
但是,在市场环境下,土地收储难度大大增加,有时还会发生土地闲置等问题。
建议在土地收储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改善土地收储的环境,提高市场透明度和公正性。
第四,项目实施成本高。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是一项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工程项目,特别是对于一些贫穷落后的地区,项目实施成本更是高昂。
为了降低项目成本和提高效率,建议在项目实施中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和工程管理措施,通过整合专业人才和资源,统一标准、规范操作,降低工程成本。
综上所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加以解决和改进。
政府可以加强管理和监督,为项目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而市场参与者也应该增强项目管理和创新能力,推进技术革新和成本控制。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和庞大的工程,涉及到土地规划、土地整理、土地开发等多个领域。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解决。
本文将从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一、存在的问题1.规划不够科学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规划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规划不够科学、不够精准的问题。
有些项目规划缺乏前瞻性,没有充分考虑到项目周边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导致后期不断出现规划调整、项目变更等问题,增加了项目的成本和周期。
2.资金管理不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直接关系到项目的进展和成败。
但是在一些项目中,资金管理不善,存在着挥霍浪费、财务不透明、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导致项目陷入困境,最终搁浅。
3.沟通协调不畅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需要各方的密切配合和协同努力。
然而实际情况中,由于各方利益不同、沟通协调不畅,经常出现项目进度受阻、问题处理不及时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项目的推进和效果。
4.环境保护不到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往往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环境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但是在一些项目当中,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导致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给后续的工作和社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5.风险评估不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然而在实践中,很多项目缺乏对风险的全面评估,导致项目遇到突发事件时无法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从而使项目进度受挫、造成重大损失。
二、建议1.科学规划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初期阶段,要充分利用各种调查和数据,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规划要兼顾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最大化效益。
谈如何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
谈如何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作者:郑悦宙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26期摘要:随着我国土地开发整理产业的发展,现代工程管理理念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实践中。
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推进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规范化管理,最大限度提高工程建设的成果质量,促进土地整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土地整理从业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文从项目实施的信息管理、合同管理、建设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组织协调六个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思考和阐述。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管理控制一、项目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对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储存、传递与应用等一系列的总称。
其目的是通过有组织的信息流通,使决策者能及时、准确地获得相应的信息。
针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投资周期长,信息量繁杂等特点,为确保上级部门临时检查或现场管理人员处理日常事务时能迅速、准确的调出相关资料档案,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采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工程建设前期,应收集关于项目的批文、施工及监理合同、监理规划及细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信息资料。
施工阶段,应收集建设单位、承建单位、监理单位提供或反馈的信息。
建设单位在施工中要按合同规定提供相应条件,并不时表达对工程各方面的意见和看法,下达指令;承建单位须经常向有关单位发出文件,传达内容,如工程进度计划、工程材料及设备质量证明文件等;监理单位应提供包括监理日记和月报、隐蔽工程验收资料、工程质量报验单、工程计量单和工程款支付证书、监理总结等。
工程竣工阶段,需要大量对竣工验收有关的信息资料。
这些信息一部分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一部分是在竣工验收期间整理分析形成。
其次,要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按加工整理的深浅可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为简单整理和过滤;第二类是对信息进行分析,概括综合能产生辅助决策的信息;第三类是通过应用数学模型统计推断可以产生决策的信息。
依据收集到的信息所做的决策有四个方面:依据进度控制信息,提出对施工进度状况的意见;依据质量控制信息,提出对工程质量情况的意见;依据投资控制信息,提出对工程结算的意见;依据合同管理信息,提出对索赔的处理意见。
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高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加强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管理活动,并规定了其组织管理、项目立项、设计施工、监督检查、资金管理等相关事项。
第三条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管理以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前提,依法合规开展工作,确保项目的合法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第四条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管理应坚持“科学规划、合理选址、统一管理、分类实施、持续监管、综合评估”的原则,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管理。
第五条项目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确保项目按照计划有序进行,保障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第六条本制度由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管理部门、项目承建单位、设计施工单位和监督机构共同遵守,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理。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七条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应设立专门机构负责项目的管理工作,并制定详细的管理办法和流程,明确工作职责和权利义务。
第八条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对土地整治工程项目进行统一规划和策划,组织项目的立项评审、设计施工、监督检查等相关工作。
第九条项目承建单位应严格按照管理部门的要求,完成项目的设计施工任务,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第十条设计施工单位应遵循相关规定,保证项目设计合理、施工规范,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第十一条监督机构应加强对项目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项目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第三章项目立项第十二条项目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项目的需求和目标,制定项目规划和方案,并进行立项评审。
第十三条项目立项评审应进行科学论证,确保项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查明项目的实施条件和风险因素。
第十四条项目立项评审应对项目的必要性、经济效益、社会影响、环保要求等方面进行评估,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第十五条项目管理部门应对通过评审的项目进行立项备案,并向有关部门报批,取得相应的土地使用证和建设许可证。
浅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相关管理措施
浅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相关管理措施引言近几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将推进土地开发整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经济发展和加快城市化建设的大计中,在不断总结土地开发整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树立了宏观开发的理念,走科学有序开发的新路子,土地开发整理的进度明显加快,质量显著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招投标资格审查难土地整理工程招投标时,真正具有整理经验和实力的专业队伍很少。
并且,有资质的单位通过公开招投标而中标,在进入实施后,业主才发现,这些中标的资质单位均被挂靠,并且存在中标后转包、发包现象,但我们没有强大的、可操作性强的制约查处手段。
(二)权属管理标准缺乏统一性,部门职能缺乏明晰性在权属管理中,土地登记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土地物权变动的安全,做好土地登记,能够更好的展开开发整理工作,减少后期问题的出现。
但是,由于体制上的落后,我国的土地登记显得十分的不科学,首先是登记部门不够明确,登记权限掌握在几个部门当中,其次是在管理上缺乏统一的标准,很多地方和部门有不同的登记程序和登记办法,使得在一些问题上容易出现矛盾和冲突,更使得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如果不能理顺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各项关系,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将会使正常的秩序被扰乱。
(三)资料组织不齐全主要表现为:涉及规划设计调整的项目,不能提供完整的经批准的原项目规划设计和调整后的项目规划设计成果、批准文件以及相关的图件、文字等资料;没有完整的项目财务预决算资料以及基本农田划定等工作开展情况资料,遗漏项目工程管护措施资料;没有项目实施前(中、后)土地利用影像资料;项目监理资料不全等。
(四)合同的管理不够严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合同管理不够严肃,出现质量不合格,延误工期的问题时,并未按照合同规定的条目,给予应当的惩罚和处分。
(五)监理单位的工作不到位监理单位对自己的监理责任不认真,不负责,导致施工部门不能合理分工,施工人员之间相互推脱责任,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完成受到了严重影响。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一、工程质量承诺合格率100%,优良品率大于70%,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
为此,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推行ISO9001(2000版)和TQC标准化管理。
具体目标:1.试验检测资料齐全、规范。
二、分部、分项工程一次检验合格率100%,优良率70%以上。
质量方针是:让本工程的服务超越顾客的期望。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科学管理,精心施工,有的放矢,目标明确,确保工程质量。
二、质量保证体系与措施建立并维持本项目质量体系并使其文件化,质量体系应符合我公司ISO9001(2000版)贯标要求,符合我公司企业标准。
项目部全体职工树立起“质量第一”和“让围海的服务超越顾客的期望”的思想,特别是项目部的各级领导的质量意识尤为重要。
将公司和项目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始终贯穿到质量管理工作中,横向展开到各个有关部门,纵向分解到每个作业点,做到纵向衔接,横向协调。
实现质量管理业务标准化、管理流程程序化。
明确项目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职能、职责、权限,并把各部门工作体系之间的关系在整个项目部范围中联接起来。
建立一套灵敏、高效的质量信息管理系统,规定质量信息反馈、传递、处理的程序和方式,保证整个项目部信息网络全面,信息传递及时、准确。
由资深质量员担任专职质量员,建立综合的质量管理小组,以组织、计划、协调综合各部门的质量管理活动。
同时要健全和完善相应的质量检查体系。
通过项目上的质量管理活动来带动其他方面的管理工作,从而提高整个项目部的管理水平。
加强全员质量教育,提高操作人员质量意识,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进行自检、互检,使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在牢固的群众基础之上,确保物料、工程各细小环节均无漏洞。
三、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者的质量管理体系,纵向上要有利于第一责任人的统一指挥和分级领导,横向上要有利于各个职能部门的分工合作,强化各级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把质量工作贯彻到每一项工作当中。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制度范文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制度范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制度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行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范。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范适用于国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范主要包括项目概况、项目管理机构、项目管理职责和项目管理程序等内容。
第二章项目概况第四条项目概况是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基本情况和目标。
第五条项目概况必须包括以下内容:(一)项目的名称、所在地及规划面积;(二)项目的主要情况介绍,包括项目的背景与目的、规划目标和范围等;(三)项目的建设内容和要求,包括项目的土地用途、建设规模和用地要求等;(四)项目的经济效益预测和社会效益评估,包括项目的投资规模、预期收益和社会影响等;(五)项目的实施方案,包括项目的总体设计、分期实施和预计工期等;(六)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评估,包括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安全管理要求等;(七)项目的融资来源和资金使用计划,包括项目的资金筹措方式和资金使用方向等。
第三章项目管理机构第六条项目管理机构是指负责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
第七条项目管理机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二)有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三)有规范的管理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
第四章项目管理职责第八条项目管理机构负责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工作。
第九条项目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一)负责项目的组织和实施,包括项目的策划、设计、施工和验收等;(二)负责项目的进度控制和质量检查,包括项目的工期管控、施工质量检验和不合格品处理等;(三)负责项目的费用管理和资金监管,包括项目的投资预算、费用清单和资金使用等;(四)负责项目的安全施工和环境管理,包括项目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等;(五)负责项目的合同管理和征地补偿,包括项目的合同签订、履约和征地补偿等;(六)负责项目的竣工验收和项目档案归档,包括项目的竣工验收和档案管理等。
谈如何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
谈如何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摘要:近年来,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管理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但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为加强项目实施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资金安全有效运行,现就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措施进行探讨关键词:规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前言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个立足点,是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实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确立合理的开发经营模式是实现开发整理目标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根本手段,是推动土地开发整理规范化操作、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笔者根据多年来地区土地开发整理的实践和对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调查,认为解决当前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出现诸多矛盾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要对土地开发整理实施全程的项目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开发整理出的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实现开发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现状分析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一种以行政职能为主的土地开发整理运作模式,即以行政权力推动为主,参与主体是政府部门或其委托的有关机构。
在土地开发整理开始采取政府投入、实施、管理于一体的运作模式,对于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具有积极意义[1]。
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非农建设用地量的激增与有限的土地资源已成为一对难以克服的矛盾。
由于种种原因,现行管理模式已不能调和这种矛盾。
因此,有必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体制的改革,以适应我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与发展。
我国现行的土地开发整理管理模式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项目规划设计变更频繁,变更审批滞后一方面,现在实施的项目规划设计是“十个项目九个变”,项目规划设计变更频繁的问题普遍存在。
由于有的项目前期工作做得不实不细,规划设计存在先天不足;有的项目规划设计单位与项目区群众欠缺乏沟通,规划设计方案不被群众接受;还有的项目擅自改变原规划设计方案对个别单项工程的技术要求,如把排灌沟的梯形断面改为矩形断面;更有甚者因群众不支持,而擅自改变项目区范围或者把项目资金挪作他用。
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规定
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规定一、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的原则一)权益、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二)公布、公平、公平的原则三)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的原则项目实施中,一方面要坚持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保证项目实施的合法性,另一方面,由于项目实施的季节性较强,因而在实施中能够简化一些程序,提高项目实施的效率,以适应项目季节性的特点。
二、项目实施的组织1、按照方法规定,国土资源部统一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治理;县级以上地点国土资源治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项目实施监督治理。
2、项目实施组织主体项目实施组织主体为项目承担单位,负责组织项目实施的一切工作,并对项目建设履行项目法人责任,对投资方负责。
三、项目实施预备1、组织预备2、项目承担单位的预备工作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实施进行现场全程治理,并做好下列实施预备工作:1)组织招标、设备和材料采购等咨询服务;2)组织工程招投标,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托付工程监理;3)编制项目年度实施方案、项目建设进度打算和用款打算;4)组织编制施工设计图;5)建立工程工期、质量和资金使用治理等相关制度。
3、开工申请项目承担单位完成上述项目实施预备后,对项目实施情形进行总结,提出项目开工申请报告,经项目所在县级国土资源治理部门审核同意后,项目开始施工。
申报开工申请报告应具备以下条件:1)项目组织治理机构差不多确立,制度健全,治理人员到位;2)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完备并通过分局核准;3)项目施工监理单位差不多选定;4)项目施工单位已通过招投标方式选定,施工承包合同差不多签订;5)土地整理权属调整方案差不多明确,地点组织和谐差不多畅通。
4、项目公告项目开工前,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在项目区设立固定公告牌,并通过相关乡镇、村宣传栏、广播、电视等形式,公布项目差不多情形公告,同意群众和社会监督。
当涉及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的,应在有关乡镇、村公布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公告。
当项目区涉及拆迁补偿的,应在有关乡镇、村公布项目区拆迁补偿公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如何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
发表时间:2018-12-25T11:34:42.35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作者:孙龙[导读] 近年来,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管理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国土资源局辽宁盘锦 124200
摘要:近年来,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管理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但在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为加强项目实施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资金安全有效运行,现就加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规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
前言
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个立足点,是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实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确立合理的开发经营模式是实现开发整理目标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根本手段,是推动土地开发整理规范化操作、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笔者根据多年来地区土地开发整理的实践和对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调查,认为解决当前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出现诸多矛盾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要对土地开发整理实施全程的项目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开发整理出的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实现开发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一种以行政职能为主的土地开发整理运作模式,即以行政权力推动为主,参与主体是政府部门或其委托的有关机构。
在土地开发整理开始采取政府投入、实施、管理于一体的运作模式,对于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具有积极意义[1]。
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非农建设用地量的激增与有限的土地资源已成为一对难以克服的矛盾。
由于种种原因,现行管理模式已不能调和这种矛盾。
因此,有必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体制的改革,以适应我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与发展。
我国现行的土地开发整理管理模式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项目规划设计变更频繁,变更审批滞后
一方面,现在实施的项目规划设计是“十个项目九个变”,项目规划设计变更频繁的问题普遍存在。
由于有的项目前期工作做得不实不细,规划设计存在先天不足;有的项目规划设计单位与项目区群众欠缺乏沟通,规划设计方案不被群众接受;还有的项目擅自改变原规划设计方案对个别单项工程的技术要求,如把排灌沟的梯形断面改为矩形断面;更有甚者因群众不支持,而擅自改变项目区范围或者把项目资金挪作他用。
另一方面,项目规划设计变更审批严重滞后。
少数项目即使拿出规划设计变更批准文件,批准时间已经是在项目竣工之后,变更纯属“先斩后奏”;绝大多数涉及规划设计变更的项目,到项目初验或者正式验收时,都拿不出有关变更的批准文件,有的甚至连向有权批准规划设计变更机关的请示都没有[2]。
1.2对土地权属调整工作重视不够,权属管理存在纠纷隐患
一般来说,项目区只涉及一个村民小组的情况很少,往往会涉及多个权属单位,因此大多数项目都会涉及土地权属调整。
土地权属管理贯穿于土地开发整理的全过程,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的成败。
若土地权属调整处理不好,必然会影响项目顺利实施,留下纠纷隐患,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然而,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项目验收时没有《土地权属调整情况报告》,只有《项目竣工报告》对项目区土地权属的管理情况作了简单描述,致使验收人员无法完全了解[3]。
2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的策略
2.1不断提高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是依法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也可以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落实责任,明确任务,既要重视项目的前期申报,又要重视做好项目的实施管理工作。
项目承担单位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熟悉项目的设计文件、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初步设计中所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2.2强管理,尊重民意,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加强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管理,项目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规划设计进行施工,一般不准变更。
对确需变更的,要坚持实事求是、从严控制、保证质量、方便生产的原则,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的要求,认真编制有关变更材料,履行报批手续。
对重大、较大规划设计的变更,要主动请项目所在乡、村干部群众参与,并征得村委会和村民代表的书面同意,书面意见作为报批变更设计的必备材料[4]。
加强项目合同管理和施工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管。
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要建立完善项目实施报告制度和联席工作制度,明确要求项目监理单位定期报告项目施工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情况,定期召集项目实施各方(包括乡镇和村委会),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切实加强项目监理合同和施工合同执行情况以及乙方内部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切实履行职责;对发现的问题,要责令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及时整改。
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在质量监督中的作用,经常深入项目区对工程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鼓励村委会组成村民监督小组,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督。
强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预算管理,加大预算约束力度严格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约束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
资金使用应把握投资方向、突出重点。
投资应优先用于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确定的重点区域、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基本农田保护区的项目和粮食主产区的项目。
国土资源部门要按规定的编制办法、程序和时限组织项目投资估算、概(预)算的编制、审核、报送。
同时,应加强项目预算执行的管理,项目预算一经下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要按照批复的项目预算、施工合同和工程进度拨付项目资金;严格项目资金竣工决算,规范项目的绩效考评和追踪问效。
2.3实行代建制
通过市场的方式,在责权明晰的前提下,由代建单位代为履行项目法人职能,由项目法人负责控制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操作起来比较方便。
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较快地处理遇到的一些问题,不仅能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建设任务,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效益,而且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投资管理水平。
例如: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工程量的调整和变更,变更单由项目法人签署后通过监理公司直接通知施工单位,而目前的管理方法是行政式的,需逐级上报,层层签字,一张单子多至7、8个人签字,少则3、4个人,时间需要1—2个星期,甚至更长。
这种管理方式效益很低,往往会耽误工期。
因此,实行项目法人制是很有必要的,由项目法人对该项目负完全责任,由项目法人全权处理项目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结论
总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管理是项目进入建设阶段后对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所进行的控制,是落实土地开发整理的过程,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土地开发整理政策,项目规划设计,技术文件,相关的技术标准与规范来进行实施管理,以确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及时保质的完成。
参考文献:
[1]丁学智,赵亚伟. 规范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01):5-6.
[2]高世昌,王长江. 中国土地开发整理监管工作回顾与展望[J]. 资源与产业,2009,11(04):51-54.
[3]宋才发. 土地开发整理制度的法律规范研究[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27(01):1-7.
[4]刘喜韬,柳瑞禹,曹海欣.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标准研究[J]. 中国土地,2002(04):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