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在大众媒介上呈现人际传播和人际关系,丰富了 大众传播的制作手段和节目样式。
本章思考题:
1、试给传播分类。
2、举例说明什么是人内传播? 3、什么是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有哪些特点? 4、谈谈自我表达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5、如何进行良好的人际传播?
人内传播活动
1.一个事件发生了,刺激了A先生的眼、耳朵或其 他感觉器官,产生了神经搏动 2.神经搏动到达A先生的大脑产生“感觉”等 3. A先生按照自己惯用的表达方式把感觉变成字句 4.他“选择”或者抽象出某些字句,通过声波和光 波,A先生对B先生讲话 5.B先生受到刺激产生了神经搏动 6.神经搏动到达B先生的大脑,产生“感觉”等并 作出反应 7.这个反应又刺激了A先生或其他人——这样,传 播过程就按照这样的环节继续进行下去…… 返回
返回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布鲁默认为,人是拥有
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 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 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 够对自己采取行动。 在人内传播的过程中,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 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加工,
志、感情、意见、态度、考虑以及地位、身份 等等向他人加以表达的活动”。 (一)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自我表达的媒体
(二)体态的传播功能 日本学者船津卫认为,在传播和自我表达活动中,体态 至少有以下五种功能: 1、强调语言 2、补充语言 3、代替语言 4、控制语言 5、表达超语言的意义 (三)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外观形象。外观既包括身高、体形、 脸型、发型等身体特征,也包括通过服饰、饰物、随身携带 品的使用等形成的氛围特征。这些外观形象是自我表达的重 要手段,它所传达的信息形成人际传播中的第一印象。
(四)自我表达与社会价值规范
自我表达是以他人为对象和在特定的社会、
文化环境里进行的,如果不顾及他人和社会价值
与规范,一味以自我为中心,那么这种表达不但
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相反会招致误解和造成个人
的社会孤立。
六、人际传播应注意的主要事项
1、掌握尽可能多的符号及其意义,熟练进行 编码、解码 2、注意生活经验的不同 3、注意传播情境的制约
人际传播是一种符号互动。
二、人际传播的形式和使用的符号
1、面对面 口语、类语言、身体语言、人际距离、穿着、 实物符号等 2、借助听觉媒介如电话 口语、类语言等 3、借助视觉媒介如书信、网络的即时交流工具等 书面语、绘画语言等
有效率的人际传播,应当综合运用各种媒介和符号。
三、人际传播的特点
1、直接性,多渠道,方法灵活 2、随意性强,非制度化 3、保密性、可控性强, 4、互动性强,反馈及时
5、信息的意义丰富复杂
四、人际传播的动机/功能 1、人际传播的首要动机和目的是获取信息 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人际关系) 3、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4、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情感沟通) 附:人际传播动机/功能的相关理论
五、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所谓自我表达是指传播者“将自己的心情、意
六、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
1、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等其他传播形式共同构成了 社会信息的交互网络。大众传播是人际传播的规模 化延伸,人际传播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补充。并不能 简单判定谁的效力更大,只能说两者各有所长。
2、大众传播主要传递基本信息,而人际传播的劝服 能力更强。 3、人际传播是大众传播获取信息和反馈信息的重要 手段。
米德的 “ 主我与客我 ” 理论
主我(I)作为意愿和行为的主体;客我(me) 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是自我意 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米德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 和“客我”的辩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 的。“主我”是形式(由行为反应表现出来),“客我” 是内容(体现了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客我” 可以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 来改变“客我”.两者的互动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 介质(信息)不断形成新的自我。
秘密区域 他人不了解
未知区域
隐私,或者尚未公之 潜质、潜能 于众的东西
返回
人际传播的符号互动过程
讯息
个 人 生 活 经 验
编码 解释者 解码 讯息
解码 解释者 编码
人际传播情境
个 人 生 活 经 验
返回
自 我 表 达 的 媒 体
返回
1.感觉——即人通过眼、耳等感官对事物的个别信息属性如颜
色等作出的反映,是人内传播的出发点。 2.知觉——即感觉的集合,是对事物整体的感性信息进行综 合把握的过程。 3.表象——记忆中保存的感觉和知觉信息在头脑中的再现。
4.概念——对同类事物的共同的、一般属性的认识。
5.判断——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进行定性的思维活动。 6.推理——从已知的事物属性和关系中推导出未知的属性和关 系的思维活动。
人内传播的特点
1、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的信息处理过程,
但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它的两端都与外部过
程保持着衔接关系。 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 它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 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3、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
应, 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 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威尔伯· 施拉姆
第一节 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 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 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人内传 播实际上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在和外在 表现,它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一、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
人内传播举例
二、 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或要素:
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加以组合。经过这个过程的他人期待已不
是原来意义上的他人期待,它所形成的自我也不是原来意义 上的自我,而是一个新的行为主体。 返回
内省式思考—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
内省式思考(reflective thinking)是指短期的、 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 在内省过程中,人的头脑中会出现他人的形象, 个人会分析和推测别人是如何考虑的,别人对这 个问题会采取什么态度等等,只有在与他人的联 系上才能形成个人自己的态度轮廓,考虑自己应 该怎么做。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重新构筑自我与 他人关系的过程,因此,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也是 一个社会过程。
第十一章:
人内传播
与
人际传播
传播的类型
非人类传播 传播 人类传播 社会传播 非社会传播:自我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
“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
人、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
究人怎样受到影响,怎样互相影响,……要
研究传播学,应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
系。”
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互动性 三大人内传播理论
1、米德的 “ 主我与客我 ” 理论
2、布鲁默的 “ 自我互动 ” 理论
3、内省式思考 —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
第二节 人际传播 一、概念理解 人际传播(personal communication) 是在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 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传播 媒介的信息交流活动。
返回
1、库利的“镜中我”概念
库利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
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
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
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 一般来说,这种以
“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
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是多方面的,
个人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
就越客观、越准确。
2、罗洛夫认为,人际传播是一种社会交 换,社会交换的主要是六种资源:
物品 金钱 服务 信息 地位 爱
人Leabharlann Baidu传播
3、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 尊重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3、约哈里之窗
自己了解 开放区域
他人了解 自己不了解
盲目区域
个人资料,如名字、 缺乏自知之明的那一 相貌、身份、职业等 部分
本章思考题:
1、试给传播分类。
2、举例说明什么是人内传播? 3、什么是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有哪些特点? 4、谈谈自我表达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5、如何进行良好的人际传播?
人内传播活动
1.一个事件发生了,刺激了A先生的眼、耳朵或其 他感觉器官,产生了神经搏动 2.神经搏动到达A先生的大脑产生“感觉”等 3. A先生按照自己惯用的表达方式把感觉变成字句 4.他“选择”或者抽象出某些字句,通过声波和光 波,A先生对B先生讲话 5.B先生受到刺激产生了神经搏动 6.神经搏动到达B先生的大脑,产生“感觉”等并 作出反应 7.这个反应又刺激了A先生或其他人——这样,传 播过程就按照这样的环节继续进行下去…… 返回
返回
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布鲁默认为,人是拥有
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 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人能够 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 够对自己采取行动。 在人内传播的过程中,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 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加工,
志、感情、意见、态度、考虑以及地位、身份 等等向他人加以表达的活动”。 (一)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自我表达的媒体
(二)体态的传播功能 日本学者船津卫认为,在传播和自我表达活动中,体态 至少有以下五种功能: 1、强调语言 2、补充语言 3、代替语言 4、控制语言 5、表达超语言的意义 (三)外观形象与自我表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外观形象。外观既包括身高、体形、 脸型、发型等身体特征,也包括通过服饰、饰物、随身携带 品的使用等形成的氛围特征。这些外观形象是自我表达的重 要手段,它所传达的信息形成人际传播中的第一印象。
(四)自我表达与社会价值规范
自我表达是以他人为对象和在特定的社会、
文化环境里进行的,如果不顾及他人和社会价值
与规范,一味以自我为中心,那么这种表达不但
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相反会招致误解和造成个人
的社会孤立。
六、人际传播应注意的主要事项
1、掌握尽可能多的符号及其意义,熟练进行 编码、解码 2、注意生活经验的不同 3、注意传播情境的制约
人际传播是一种符号互动。
二、人际传播的形式和使用的符号
1、面对面 口语、类语言、身体语言、人际距离、穿着、 实物符号等 2、借助听觉媒介如电话 口语、类语言等 3、借助视觉媒介如书信、网络的即时交流工具等 书面语、绘画语言等
有效率的人际传播,应当综合运用各种媒介和符号。
三、人际传播的特点
1、直接性,多渠道,方法灵活 2、随意性强,非制度化 3、保密性、可控性强, 4、互动性强,反馈及时
5、信息的意义丰富复杂
四、人际传播的动机/功能 1、人际传播的首要动机和目的是获取信息 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人际关系) 3、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4、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情感沟通) 附:人际传播动机/功能的相关理论
五、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所谓自我表达是指传播者“将自己的心情、意
六、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
1、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等其他传播形式共同构成了 社会信息的交互网络。大众传播是人际传播的规模 化延伸,人际传播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补充。并不能 简单判定谁的效力更大,只能说两者各有所长。
2、大众传播主要传递基本信息,而人际传播的劝服 能力更强。 3、人际传播是大众传播获取信息和反馈信息的重要 手段。
米德的 “ 主我与客我 ” 理论
主我(I)作为意愿和行为的主体;客我(me) 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是自我意 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 米德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 和“客我”的辩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 的。“主我”是形式(由行为反应表现出来),“客我” 是内容(体现了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客我” 可以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 来改变“客我”.两者的互动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 介质(信息)不断形成新的自我。
秘密区域 他人不了解
未知区域
隐私,或者尚未公之 潜质、潜能 于众的东西
返回
人际传播的符号互动过程
讯息
个 人 生 活 经 验
编码 解释者 解码 讯息
解码 解释者 编码
人际传播情境
个 人 生 活 经 验
返回
自 我 表 达 的 媒 体
返回
1.感觉——即人通过眼、耳等感官对事物的个别信息属性如颜
色等作出的反映,是人内传播的出发点。 2.知觉——即感觉的集合,是对事物整体的感性信息进行综 合把握的过程。 3.表象——记忆中保存的感觉和知觉信息在头脑中的再现。
4.概念——对同类事物的共同的、一般属性的认识。
5.判断——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进行定性的思维活动。 6.推理——从已知的事物属性和关系中推导出未知的属性和关 系的思维活动。
人内传播的特点
1、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的信息处理过程,
但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它的两端都与外部过
程保持着衔接关系。 2、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 它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 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3、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
应, 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 4、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威尔伯· 施拉姆
第一节 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 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 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人内传 播实际上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在和外在 表现,它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一、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
人内传播举例
二、 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或要素:
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加以组合。经过这个过程的他人期待已不
是原来意义上的他人期待,它所形成的自我也不是原来意义 上的自我,而是一个新的行为主体。 返回
内省式思考—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
内省式思考(reflective thinking)是指短期的、 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 在内省过程中,人的头脑中会出现他人的形象, 个人会分析和推测别人是如何考虑的,别人对这 个问题会采取什么态度等等,只有在与他人的联 系上才能形成个人自己的态度轮廓,考虑自己应 该怎么做。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重新构筑自我与 他人关系的过程,因此,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也是 一个社会过程。
第十一章:
人内传播
与
人际传播
传播的类型
非人类传播 传播 人类传播 社会传播 非社会传播:自我传播
人际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
“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
人、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
究人怎样受到影响,怎样互相影响,……要
研究传播学,应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
系。”
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互动性 三大人内传播理论
1、米德的 “ 主我与客我 ” 理论
2、布鲁默的 “ 自我互动 ” 理论
3、内省式思考 —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
第二节 人际传播 一、概念理解 人际传播(personal communication) 是在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 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传播 媒介的信息交流活动。
返回
1、库利的“镜中我”概念
库利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
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
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
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 一般来说,这种以
“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
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是多方面的,
个人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
就越客观、越准确。
2、罗洛夫认为,人际传播是一种社会交 换,社会交换的主要是六种资源:
物品 金钱 服务 信息 地位 爱
人Leabharlann Baidu传播
3、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 尊重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3、约哈里之窗
自己了解 开放区域
他人了解 自己不了解
盲目区域
个人资料,如名字、 缺乏自知之明的那一 相貌、身份、职业等 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