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word教案 (公开课)2022年北师大版 (9)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word教案 (公开课)2022年北师大版 (9)](https://img.taocdn.com/s3/m/f0ae1df0b7360b4c2f3f644e.png)
1.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1.认识根本几何体特别是棱柱的认识.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几何体的某些性质.3.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4.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5.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团队协作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性质.从面、顶点、棱等方面描述;会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难点: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教法及学法指导: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认识现实背景中的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是重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是难点.通过学习去感受发现丰富的图形世界,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常见的几何体.为表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数学素养的提高,确立本节应用“引导发现-探究归纳〞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课件演示和学案研究,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小组讨论、主动探究,最后自己得出结论,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前准备:各种各样的实物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师:同学们,祝贺你们步入了一个新的学习起点,感受初中数学的多姿多彩!小学时我们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你们还探究过一些几何体的体积,你们还记得是那些几何体吗?生: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师: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你会找到许许多多的图形,它们美化了我们生活的空间. 观察屏幕上的图片,你发现它们都是由哪些你熟悉的图形构成的?〔出示课件:图片〕生:观察图片、认真找寻,争先恐后地答复以下问题.生1:长方体.生2:棱柱.生3:圆柱等.师:现在,我就带着大家走进小明的简易书房,看一看哪些物体的形状与你在小学学过的几何体类似?〔板书课题: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设计意图:回忆生活中的几何体,既为后续研究特点提供了根底;同时,接近生活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入本课研究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归纳总结.二、交流讨论,探索新知师:〔出示图片:小明简易书房的一角〕在小明的书房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你在小学学过的几何体类似?生:与长方体类似的有:文具盒、书、书桌退等.与正方体类似的有:魔方.与圆锥类似的有:书架上的帽子.与圆柱类似的有:书桌上的茶杯.师:哪个同学还有补充?生:与球体类似的是:足球.师:非常好!你能找出图中与笔筒类似的物体吗?生:与笔筒类似的物体是书架上的笔筒.师:数学上,我们把与上图中笔筒形状类似的几何体称为棱柱.那么,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就有哪几种了?它们各自又有什么特点呢?生:积极思考,踊跃答复以下问题.师:引导学生分别从有无顶点、棱的条数、面的个数和组成的面是平的还是曲的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对几何体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完成下表,并以课件形式展示.常见的几何体:柱、锥、〔台〕、球.分类名称图形主要特征柱棱柱〔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侧面、底面都是平面,有多个侧面,两个底面,并且底面互相平行.圆柱侧面是曲面、底面是平面,只有一个侧面、两个底面,并且底面互相平行.锥棱锥〔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侧面、底面都是平面,有多个侧面,只有一个底面。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37338dcb4daa58da1114a46.png)
学科
初中数学
教学课例名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
称
本课是初中数学的第一课,是整个七年级数学乃至
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几何学习基础,对于提升 教材分析
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重要作
用。
知识目标:
1.认识基本几何体;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性质。
活动 1:展示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
球的模型,让学生说出这几种几何体的名称。
活动 2: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第 2 页的导游图,2 分
钟后,回答从中发现了哪些几何体。
活动 3:分别展示圆柱、圆锥、长方体、正方体、
棱柱、球,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分组讨论,10 分钟﹚
教师引导:从围成的面数,面是平面还是曲面等方 面描述。
几何图形?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鼓分,哪些是平面图形?哪些是立体图
形?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导入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1.能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简单的几何图形。
2.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锥、
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二.师生合作,探求新知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认识简单的几何图 形,课程的实践性较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 主要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
展示建筑物的照片,展示课本第 1 页的图片,让学 生仔细观察 2 分钟后,回答问题:图中有哪些你熟悉的 课例研究综 几何图形? 述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 点,引导学生去区分,哪些是平面图形?哪些是立体图 形?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导入新课。
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课件.ppt
![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3701038b910ef12d2af9e7fc.png)
ko
14
球 体
ko
15
圆柱
ko
16
棱柱
四棱柱
四棱柱
(正方体) (长方体)
四棱柱
ko
三棱柱
五棱柱
17
圆柱
柱 体
棱柱
ko
18
圆锥
ko
19
棱锥
ko
20
ko
21
棱锥 锥 体
圆锥
ko
22
常见的立体图形
圆柱
圆锥
正方体
长方体
四棱柱
三棱柱 ko
球
23
ko
24
ko
25
ko
26
ko
27
ko
28
常见的平面图形
五边形
圆
八边形
三角形
梯形
ko
29
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
几 体、圆柱、圆锥、棱柱、棱锥 何 图 形 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
形、圆等
ko
30
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点、线、面
体——由面围成 面——由线组成 线——由点组成
你能指出它们的面是什么 吗?是平的还是曲的?面 和面相交形成是什么图形? 线和线相交形成的是什么 图形?
/?wskm=news&act=show&i d=56 数 学:
/t_ja_319760.html
/?wskm=news&act=show&i d=56
几何图形
ko
1
生活中的平面几何图形
• 引言 • 任务 • 资源 • 过程 • 评价 • 结论
ko
2
引言:
•
首先播放一些在我们身边经常接触的为几何图形的物
中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与教学反思
![中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与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ae4361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f.png)
中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与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是教师们进行授课的必要准备,中班数学以《认识几何图形》为例的教案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班《认识几何图形》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认识几何图形》教案设计篇一活动目标使幼儿初步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培养幼儿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说出图形教学难点:说出图形特点活动准备1、在周围环境中布置色彩鲜艳的几何图形。
2、在场地上画一个大大的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可容纳全班幼儿)。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手指操稳定幼儿情绪二、基本部分:1、引导幼儿在室内找。
如正方形的玻璃窗、圆形的钟面、三角形的搁架等。
2、启发幼儿在自己身上找。
如圆圆的扣子,衣服上的几何形图案,放在口袋里的正方形的小手绢等。
3、启发幼儿动脑想一想,说一说在日常生活总还有那些物品是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
4、鼓励幼儿在活动区找一找。
三、结束部分:游戏《找朋友》四、方法:幼儿在场地上自由地边拍手跳边念《找朋友》的儿歌:“找找找,找朋友,我要找个好朋友。
找到谁,谁就是我的好朋友。
”念完后,老师接着说:“找图形,圆形是你的好朋友。
”然后小朋友就赶快跳到圆形里面。
游戏反复进行。
老师可以分别说找正方形或三角形,幼儿跳到相应的图形里。
五、活动延伸:请幼儿用火柴棒、细电线拼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认识几何图形》教案设计篇二活动目标:1、区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对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1、课件2、各种图形的卡片若干,人手都有。
活动过程:一、律动:小花猫发高烧二、复习认识的图形1、小花猫今天过生日,老师带你们去给他过生日,你们愿意吗?去小花猫家的路和我们的不一样,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出示课件)2、都有什么图形,谁能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正方形是什么样的?幼儿根据经验自由讲述。
教师小结:正方形特征,四条边相等,四个角一样大。
《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
![《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https://img.taocdn.com/s3/m/0059279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2.png)
《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汇报人:日期:contents •引言•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几何图形的特性和应用•几何图形的组合和变形•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实例分享•总结与展望目录引言01 CATALOGUE介绍课程的设计初衷和目的,强调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课程背景说明该课程在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定位课程简介掌握几何图形的概念、性质和分类,理解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思维和创新能力。
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树立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意识。
03课程目标0201生活中的几何图形02CATALOGUE常见的圆形物品,带有刻度和时针、分针等。
钟表通常为圆形,用于盛放食物。
餐盘汽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车轮均为圆形,转动时能减少摩擦和能量损失。
车轮各种面值的硬币也是圆形的,方便流通和携带。
硬币圆形的物品方形的物品书本的边缘一般为方形,翻阅时更加方便。
书本桌子电视砖块常见的方形物品,用于摆放物品和用餐等。
电视屏幕一般为方形,观看时更加舒适。
建筑用砖,一般为方形,用于砌墙等建筑工作。
三角形的物品很多房子的屋顶采用三角形设计,能够更好地承受重力。
房顶很多国家的国旗上有三角形的设计元素。
旗帜雨伞的顶部采用三角形设计,能够更好地排水。
雨伞三明治一般为三角形,方便手持和食用。
三明治很多房间里的镜子为椭圆形,能够更好地适应人体轮廓。
椭圆形的镜子心形气球常用于装饰和礼品赠送。
心形的气球五角星的花环常用于节日和庆典装饰。
五角星的花环其他形状的物品几何图形的特性和应用03CATALOGUE定义圆形是由一条曲线和圆心所围成的封闭图形。
面积计算公式πr²,其中r为半径。
特性圆形的特点是其没有棱角,且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如钟表、车轮、餐具等。
周长计算公式2πr,其中r为半径。
圆形的特性方形的特性定义:方形是由四条边和四个角所组成的封闭图形。
小学数学《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PPT教学课件
![小学数学《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f8c5b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4.png)
2.下列图形为圆柱的是 ( D )
3. 下列几何体中属于棱锥的是 ( B )
A. ①⑤① B. ① C. ①⑤⑥ D. ⑤⑥ 4. 下列图形中,属于立体图形的是 ( C )
A.
B.
C.
D.
5.下列有六个面的几何体的个数是( B ) ①长方体;②圆柱;③四棱柱;④正方形;⑤三棱柱.
立体图形 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
柱体 球体 锥体
圆柱 棱柱
圆锥 棱锥
多边形 圆 线段 角 …
三棱柱 四棱柱 五棱柱
…
三棱锥 四棱锥 五棱锥
…
观察与思考
观察下列几何体,分别由哪些面围成?哪些面是平的, 哪些面是曲的?
立方体 长方体
圆柱体 圆锥体
球体
六
六
一两
一一
一
个
个
个个
个个
个
平
平
曲平
曲平
曲
面
面
面面
面面
面
观察与思考
(2) 圆锥与圆柱的区别是什么?
常见立体图形的分类
柱体
常见立体图形
球体
锥体
圆柱 棱柱
三棱柱 四棱柱
五棱柱 …
圆锥 棱锥
三棱锥 四棱锥
五棱锥 …
平面图形
说一说下面这些几何图形又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找一找:下面各图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
常见几何图形的分类
圆柱 棱柱
圆锥 棱锥
多边形 圆 线段 角 …
三棱柱 四棱柱 五棱柱
幼儿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画画课上认识几何图形
![幼儿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画画课上认识几何图形](https://img.taocdn.com/s3/m/2282c50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0.png)
一、教学目标1、目标:通过幼儿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使幼儿能够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能够正确认识它们的名字、颜色以及大小。
2、重点:让幼儿初步了解常见的几何图形并能够通过画画的形式认识它们,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3、难点:让幼儿能够正确认识常见几何图形的颜色、名字以及大小。
二、教学内容1、教学重点:让孩子们通过画画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
2、教学步骤:1)提前预备好所需要的画具和几何图形卡片,选择一些易懂且有趣的图形,例如: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利用课前5分钟带领孩子浏览几种几何图形的图片或卡片,让孩子认识这些几何图形。
3)然后带领孩子使用所准备好的画具,自由绘制几何图形。
4)老师可以在孩子的绘画过程中帮助他们提供一些指导,例如:让孩子归纳和分辨几何图形的各项特征等等。
5)在下课之前,综合性地指导孩子们认识几何图形的颜色、大小以及基本形状。
三、教学方法1、激励孩子趣味性的学习:我们知道,孩子们喜欢玩耍和绘画,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凭借孩子们的这种爱好,激励他们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
2、启发孩子观察力和思考力:利用孩子们绘画的过程,鼓励他们观察和思考几何图形的特征,从而帮助孩子们完成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
3、通过多样化的思路,寻求成功的机会:在实施幼儿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中,我们会发现孩子们使用绘画笔来作画的时候,会产生各种想法和思路,进而从而帮助教师不断地根据孩子的思路和观点引导孩子完成作画任务。
四、教学反思实施幼儿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我们要注意以下事项:1、注意随时观察孩子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2、在绘画过程中,不要给孩子过多的指示,让他们自由地进行创作。
3、注重集体效应,让孩子们在相互学习和创作过程中得到成长和提高。
四、总述在实施幼儿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的过程中,我们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通过有趣的绘画来启发孩子们对于几何图形的认识。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教导和帮助,孩子们会从中得到不止是认识各种几何图形这样简单的知识,同时也会懂得集体合作与创意发挥的重要性。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7ea6fe348d7c1c709a14511.png)
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2.体会点、线、面是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过程与方法进一步经历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想方法.【重点】从实物背景中得到几何图形的特征.【难点】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几何图形的抽象认识.【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立体图形的实物.新课讲授导入一:从北京天坛主体建筑物的外观上看,它是由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几何体构成的吗?[设计意图]主题图是北京天坛的照片,它可以看作是由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位置的几何体组成的.用此图导入可以比较好地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去认识几何图形的特征.导入二:物体的构成包含多种元素,几何图形也是如此.以长方体为例,我们来分析一下几何图形的构(1)观察长方体模型,如图所示,它有几个面?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几条线?棱与棱相交形成了几个顶点?(2)拿出三棱柱模型让学生思考以上问题.(3)你能说出构成几何图形的元素包含哪些吗?学生思考交流,师生共同总结:几何图形的构成元素包括点、线、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地观察、思考,体会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从构成元素的角度把握几何体的特征,从而引入点、线、面的概念.[过渡语]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它们的形状、大小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反映着它们本身的性质和彼此的关联,这正是人们需要探究清楚的问题.活动1观察与思考——认识几何图形1.观察图片,思考下列问题:(1)如果用一个“形状”来描述地球或月球,你会用什么图形来概括?预设:圆、椭圆等.(2)如果用一个“形状”来描述上图中的学具,你会用什么图形来概括?预设: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设计意图]本问题不要求学生给出比较准确的答案,主要通过情境问题帮助学生体验从几何图形的角度观察生活中的物体.2.几何图形对于各种物体,如果不考虑它们的颜色、材料和质量等,而只关注它们的形状(如方的、圆的等)、大小(如长度、面积、体积等)和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垂直、平行、相交等),就得到几何图形.图形的形状、大小和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几何研究的主要内容.活动2做一做——深化对几何图形的认识1.出示教材第63页问题及图片,让学生自主尝试连线.[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体会实物与几何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2.如图所示,请你把每个平面图形的名称写在它的下面.[处理方式](1)让学生自主填写.(2)思考:几何图形包括哪两种?总结:几何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几何体)和平面图形.像正方体、长方体、棱柱、圆柱、圆锥、球等,它们都是立体图形.像线段、直线、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六边形、圆等,它们都是平面图形.活动3几何体的基本要素观察以下几何体:1.几何体的面:可以看到,几何体都是由面围成的.如:长方体有六个面,这些面都是平的;圆柱有三个面,两个底面是平的,一个侧面是曲的;球有一个面,是曲的.2.几何体的线:(1)长方体中,面与面交接(相交)的地方形成线.这样的线有几条?是直的还是曲的?(12条直线)(2)在圆柱中,两个底面与侧面交接(相交)的地方形成线.这样的线有几条?是直的还是曲的?(2条曲线)3.几何体的点:在长方体中,线与线交接(相交)的地方形成点.这样的点有几个?(8个)总结:包围着几何体的是面,面与面相交形成线,线与线相交形成点.点、线、面是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知识拓展]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图形,但它们相互联系,立体图形上的某部分就是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组成的.课堂小结几何图形检测反馈1.下面各组图形都是平面图形的是()A.三角形、圆、球、圆锥B.点、线、面、体C.角、三角形、长方形、圆D.点、相交线、线段、正方体解析:A中球和圆锥是立体图形;B中体是立体图形;D中正方体是立体图形.故选C.2.如图所示,把梯形绕虚线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几何体,与它相似的物体是()A.课桌B.灯泡C.篮球D.水桶解析:一个直角梯形绕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后成为圆台.答案合适的为D.故选D.3.下列四种说法:①平面上的线都是直线;②曲面上的线都是曲线;③两条直线相交只能得到一个交点;④两个平面相交只能得到一条交线.其中不正确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解析:解答本题时注意:不可认为曲面上的线都是曲线,如圆柱的母线就是曲面上的直线,故②错误;平面上也有曲线,故①错误;③④正确.故选C.板书设计2.1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活动1观察与思考——认识几何图形活动2做一做——深化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活动3几何体的基本要素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64页练习第1,2题.【选做题】教材第65页习题A组第2题.2.1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1.进一步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2.体会点、线、面是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进一步经历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想方法.【重点】从实物背景中得到几何图形的特征.【难点】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几何图形的抽象认识.【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立体图形的实物.导入一:从北京天坛主体建筑物的外观上看,它是由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几何体构成的吗?[设计意图]主题图是北京天坛的照片,它可以看作是由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位置的几何体组成的.用此图导入可以比较好地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去认识几何图形的特征.导入二:物体的构成包含多种元素,几何图形也是如此.以长方体为例,我们来分析一下几何图形的构成元素.(1)观察长方体模型,如图所示,它有几个面?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几条线?棱与棱相交形成了几个顶点?(2)拿出三棱柱模型让学生思考以上问题.(3)你能说出构成几何图形的元素包含哪些吗?学生思考交流,师生共同总结:几何图形的构成元素包括点、线、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地观察、思考,体会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从构成元素的角度把握几何体的特征,从而引入点、线、面的概念.[过渡语]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它们的形状、大小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反映着它们本身的性质和彼此的关联,这正是人们需要探究清楚的问题.活动1观察与思考——认识几何图形1.观察图片,思考下列问题:(1)如果用一个“形状”来描述地球或月球,你会用什么图形来概括?预设:圆、椭圆等.(2)如果用一个“形状”来描述上图中的学具,你会用什么图形来概括?预设: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设计意图]本问题不要求学生给出比较准确的答案,主要通过情境问题帮助学生体验从几何图形的角度观察生活中的物体.2.几何图形对于各种物体,如果不考虑它们的颜色、材料和质量等,而只关注它们的形状(如方的、圆的等)、大小(如长度、面积、体积等)和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垂直、平行、相交等),就得到几何图形.图形的形状、大小和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几何研究的主要内容.活动2做一做——深化对几何图形的认识1.出示教材第63页问题及图片,让学生自主尝试连线.[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体会实物与几何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2.如图所示,请你把每个平面图形的名称写在它的下面.[处理方式](1)让学生自主填写.(2)思考:几何图形包括哪两种?总结:几何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几何体)和平面图形.像正方体、长方体、棱柱、圆柱、圆锥、球等,它们都是立体图形.像线段、直线、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六边形、圆等,它们都是平面图形.活动3几何体的基本要素观察以下几何体:1.几何体的面:可以看到,几何体都是由面围成的.如:长方体有六个面,这些面都是平的;圆柱有三个面,两个底面是平的,一个侧面是曲的;球有一个面,是曲的.2.几何体的线:(1)长方体中,面与面交接(相交)的地方形成线.这样的线有几条?是直的还是曲的?(12条直线)(2)在圆柱中,两个底面与侧面交接(相交)的地方形成线.这样的线有几条?是直的还是曲的?(2条曲线)3.几何体的点:在长方体中,线与线交接(相交)的地方形成点.这样的点有几个?(8个)总结:包围着几何体的是面,面与面相交形成线,线与线相交形成点.点、线、面是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知识拓展]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图形,但它们相互联系,立体图形上的某部分就是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组成的.几何图形1.下面各组图形都是平面图形的是()A.三角形、圆、球、圆锥B.点、线、面、体C.角、三角形、长方形、圆D.点、相交线、线段、正方体解析:A中球和圆锥是立体图形;B中体是立体图形;D中正方体是立体图形.故选C.2.如图所示,把梯形绕虚线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几何体,与它相似的物体是()A.课桌B.灯泡C.篮球D.水桶解析:一个直角梯形绕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后成为圆台.答案合适的为D.故选D.3.下列四种说法:①平面上的线都是直线;②曲面上的线都是曲线;③两条直线相交只能得到一个交点;④两个平面相交只能得到一条交线.其中不正确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解析:解答本题时注意:不可认为曲面上的线都是曲线,如圆柱的母线就是曲面上的直线,故②错误;平面上也有曲线,故①错误;③④正确.故选C.2.1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活动1观察与思考——认识几何图形活动2做一做——深化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活动3几何体的基本要素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64页练习第1,2题.【选做题】教材第65页习题A组第2题.《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教学反思数学与生活也密切相关。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77840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c.png)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1一、设计思路:人们生活的空间存在着大量的图形,图形是人们理解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绝妙工具,立体图形的学习将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的空间,同时也给他们带来无穷的直觉源泉。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学习立体图形的核心目标。
而“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是空间观念的重要方面。
同时,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背景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开始,通过观察、操作、想像、讨论、交流、推理等大量数学活动,逐步形成自己对空间与图形的认识,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的发展。
二、课程目标: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3、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加深对常见几何体特征的认识。
4、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5、通过实例,使学生领悟到数学________于实践,反过来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原理。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三、教材分析: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认识常见几何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在主动探究中,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
四、重点难点:1、“非数学语言”到“数学语言”的转化。
2、体会点、线、面是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
学生分组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三棱柱、四棱锥、螺帽、球体各多个。
教师准备相应实物体各1个,投影片。
五、学前准备: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言:首先,能认识你们这些新朋友,我感到很荣幸。
很高兴今后能和同学们一起愉快合作,遨游数学王国、领略其风采,探索其奥秘。
同学们,让我们乘上时间的快车,架起理想的风帆,远航吧!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回顾一下以前数学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吧!说明:用亲切的语言导入新课,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处于平等地位,让学生觉得教师和蔼可亲,从而形成老师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好朋友的意识,为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奠定了感情基础。
教学设计示例-中学数学《生活中的立体几何》
![教学设计示例-中学数学《生活中的立体几何》](https://img.taocdn.com/s3/m/23df6b240242a8956aece4d5.png)
【制作提示】
添加教学重点,指完成该教学点的主要环节,可以参照资源库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中所列的素材,可以点击添加要注明的内容,也可以直接选择资源添加到该栏目中。
教学难点
在观察中体验数学概念的抽象过程.
【制作提示】
添加教学难点,难点突破的方法,结合实际教学条件和环境,完成教学难点的分析,可以参考资源库中相应的教材分析和教法建议的内容。
1.认识五种立体图形.
学生分四人一组,根据图形模型,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探索,归纳图形的主要特征与区别,共同完成下列问题.
(l)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类似的地方?
(2)区别在哪里?
【制作提示】
圆柱和棱柱有什么区别
(3)填写下表:
2.认识多面体.
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下面两组图形,完成以下问题:
(l)有何共同特点?
(六)课后作业
请你自己制作一个底面大小和高都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分别装满沙子后再倒出来,测量两个容器所盛沙子的体积,你能发现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重复几次,你的结果一致吗?
【制作提示】
扩展资料
链接:阅《数教路》后的一点感想
提供学生动手制作的样本
把你们的作品举起来!看谁做得最像,大家评一评.
我看同学们意犹未尽,还没玩够,没关系,下课之后还可以接着玩,也可用黄泥巴做大一点,干了之后涂上颜料,请美术老师指点指点,好不好?
(五)自我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1.同桌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
3.教师点评:这节课同学们有这么多收获,而且学得比较轻松愉快,邓老师真是很高兴.看来几何知识并不神秘,只要你留心观察,勤于动手动脑,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形等着你们去发现.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优秀教案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57a731cc22bcd127ff0c7e.png)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认识基本的几何体,通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别。
(2)情感及态度目标: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法与学法(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自主探求,亲自感受。
在学习中,只有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内在动机,才能使他们以强烈的求知欲和饱满的热情来学习新知识。
(2)谈话法启发教学。
谈话法启发学生自己概括,使学生的思维由形体形象到抽象概括,同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有利于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比较学习法。
利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各种几何图形的共性和各自的特点,加深学生的图形的认识,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几何知识。
(4)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认识,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三、教学过程引入:组织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讨论各种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本阶段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各抒已见,多给学生鼓励,表达他们各自不同的观点,老师适时地进行启发和点拔,引出圆柱、棱柱、圆锥、球体、棱锥等概念。
新知探讨:1、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实物,从实物中抽象出立体图形并组织学生观察,说出各图形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得到柱体的特点,学会命名圆柱、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等。
2、组织学生观察,说出各图形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得到锥体的特点,得出圆锥、三梭锥、四梭锥、五梭锥、六梭锥等,介绍多面体的概念3、球体4、欧拉公式课堂练习:1、把下列图形与对应的图形名称用线连接起来。
2、圣诞树上有不同形状的饰物,你能找出它们吗?并能说出它们是什么几何体吗?3、游戏:老师准备一个“魔术袋”,袋中装有圆柱、棱柱、圆锥、棱锥、球体5个常见的几何体。
邀请一些同学为大家揭开“魔术袋”的谜底,先让他们从袋中将物体一一摸出,并说出它们的形状。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d24603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d.png)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这一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了解和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等。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小学阶段的一些基本数学知识,如算术、几何初步知识等,但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空间想象力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逐步建立起几何图形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认识点、线、面、角等基本几何概念,了解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法来研究几何图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认识和理解基本的几何概念和几何图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让学生建立几何图形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几何图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几何图形,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知和理解。
4.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实例,如钥匙、文具、玩具等。
2.课件准备:制作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方便学生观察和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实例,如钥匙、文具、玩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初步感受几何图形的存在。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2课时)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2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73ad30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0.png)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一节第2课时.本节课以生活中的物体──空间图形──点、线、面为序,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由形象思维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自己的主动思考,体会点、线、面是构成图形的基本要素,并研究空间图形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继续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二、学情分析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点、线、面已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事物:平静的水面、球的表面、蜈蚣风筝、汽车雨刷等,再提升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感知到平面图形可通过旋转形成立体图形.但由于部分学生认知的局限性,在由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的认识阶段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应有充分的应对预案.三、教学目标1.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了解有关点、线、面及某些基本图形的一些简单性质.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让学生积累有关的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4.进一步丰富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他们对空间与图形的好奇心,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大量的实例中逐步丰富对点、线、面、体的认识.教学难点: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认识.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由网络热字“囧”引入.问题1同学们知道这个“囧”字念(读音)什么?由哪些笔画组成?问题2富有魅力的几何图形是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的呢?(出示黑板、足球、水桶、立交桥等图片组)【注意事项】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用其他汉字来引入.当切入到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时,要准备比较丰富的图片.先从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再分析组成这些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必要时,借助模型或动画演示.【设计意图】切合热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汉字的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折等过渡到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二)观察探究抽象归纳1.探究活动一师:观察图片上的物体,说一说它们可以看作哪个图形(或几何体),这些图形(或几何体)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生1:黑板可以看作一个长方形,它是由四条线组成的.生2:足球可以看作一个球体,它是由一个曲面构成的.生3:水桶是由一个曲的侧面和一个圆形的底面组成的.生4:立交桥里有直的路线,也有曲的路线.师:你是怎样看待“线路”的?生:从近处看,直的路线由两条直的线和一个平面组成,曲的路线是由两条曲的线和一个平面组成.从远处看,直的路线就是一条直线,曲的路线就一条曲的线,上面的车就是一个点.师:说的很好!师:同学们请拿出你们收集的图片.找一找,在这些图片中都有哪些基本的图形呢?(学生分组展示讨论与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师:你们认为精美图片是由哪些基本元素组成的?生:图片是由平面、曲面、直线、曲线、点组成的.师:实际上构成几何图形的最基本的元素就是点、线、面.2.探究活动二师:这些基本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生1:面与面相交成线.生2:线与线相交于点.师:同学们观察很仔细,表述也很准确,现在观察我们的正方体和圆柱体,找一找,它们各由什么样的面组成的,这些面都是平的吗?(学生操作正方体和圆柱体得出结论)生:正方体是由六个平面围成的.圆柱体是由一个曲的面和两个平面围成的.师:由此大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体是由面围成的.师:圆柱体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有几条线?它们是直的还是曲的线?生:两个底面分别和侧面交于两条不同的曲线.师:不错,最后让我们来观察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几条线?生:8个顶点,经过每个顶点有3条棱.师:在此通过上述的观察与实践,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生:面与面相交于线,线与线相交于点.生:正方体的棱是相邻的几个平面的公共部分;正方体的顶点是相邻的几条线的公共部分:线是面的一部分,点是线的一部分.生:也就是说面是由线组成的,线是由点组成的.【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从正反两个方面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通过交流、研讨以及自主寻找点线面体的实例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动画演示,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三)合作交流理解新知3.探究活动三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这里有3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高速的小汽车移动成线,运动中出租车的玻璃刷运动成面,直角三角形面动成体的过程),你们看了有什么想法和体会?(学生观看,分组讨论,提出猜想,合作交流)生1:第一幅图中,快速移动的点看起来像一条直线.生2:第二幅图中,运动中的雨刷形成一个平面.生3:运动着的直角三角形形成了一个锥体.师:能不能用最简练的语言叙述这些结论呢?(学生分组讨论,小组推举出人员,可以进行补充)生:通过上例,我们可以说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这种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吗?生1:快速挥动火把形成一条火龙.生2:快速舞动一把亮闪闪的大刀,看到一片刀光.生3:沿长方形的一边旋转得到一个圆柱体.师: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精彩,各举实例说明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关于这一点,老师做了一个动画,请看大屏幕.【设计意图】通过演示、交流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四)随堂练习,巩固质疑1.(连线题)下列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得到哪些立体图形?2. 各个花瓶的表面可以看作由哪个平面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而得到?用线连一连.(五)师生交流,归纳小结1.自由发言谈本节课的困惑、收获和体会.2.布置作业:习题1.2的第1,2,3题.六、教学反思1.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根据课标的要求,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空间几何体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换等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思维.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比如展示“面与面、线与线”相交的情况,再比如通过“汽车上的雨刷”来帮助学生认识“线动成面”等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问题.从学生的活动来看,课堂设计中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学生合作交流的契机,达到了实效与多能.我们知道,最好的教学是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本节课中涉及到的基本知识还可以考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感知.比如“书”是一个长方体,是怎样由面运动构成的.再比如“圆柱”是一个柱体,又是怎样由面运动构成的,即有意识地区分“面动成体”有旋转和叠加等不同方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简单的直觉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幼儿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活动中认识几何图形
![幼儿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活动中认识几何图形](https://img.taocdn.com/s3/m/c2c624c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8.png)
幼儿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活动中认识几何图形认识几何图形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幼儿阶段,通过认识几何图形,幼儿可以培养几何形状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并提高空间认识能力。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种适合幼儿园的《认识几何图形》教案,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几何图形。
1.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图形。
(2)掌握不同几何图形的特点和区分方法。
(3)能够从实物中提取并辨认几何图形。
(4)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用不同几何图形拼图。
2.教学重点掌握不同几何图形的特点和区分方法。
3.教学难点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用不同几何图形拼图。
4.教学准备(1)教具:拼图、幼儿画纸、颜料、毛笔、实物模型等。
(2)教材:《认识几何图形》(3)教学环境:清洁、舒适、宽敞明亮的教室,课堂布置要简洁、明亮、干净,能够吸引幼儿的视觉和认知。
5.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通过唱一首与几何图形相关的歌曲来激发幼儿的兴趣。
例如:《欢乐的小三角》、《找找几何图形》等。
(2)认识不同几何图形在认识几何图形这一环节中,可以用动画、卡通图片等多种资源帮助幼儿理解不同几何图形。
可以利用课堂互动,让幼儿尝试说出不同图形的名称,并帮助他们发现几何形状的特点和区分方法。
可以动手制作不同几何图形,或者以实物为模板进行模仿创作等活动来加深幼儿的认识。
(3)几何图形拼图在几何图形拼图环节中,教师可以在白板上展示拼图模板,并在拼图的过程中观察幼儿的判断和操作过程,指导他们如何正确搭配拼图,并向幼儿解释每个几何形状的特点。
幼儿要按照指挥先完成基本的几何形状,然后挑战更难的形状拼图。
在过程中可以为幼儿提供不同难度和不同形式的拼图,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幼儿自由活动在活动结束时,可以为幼儿提供绘画、造型等自由活动,鼓励幼儿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意构思,并通过教师的反馈来帮助幼儿在交流中提高表达能力。
6.教学效果通过本次《认识几何图形》的教学,幼儿对于不同几何形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不同几何图形的特点和区分方法,并且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用不同几何图形拼图。
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教学设计和反思
![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教学设计和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2c0cf6d04a1b0717fd5ddc5.png)
根据立体图形的特点,分为柱体、椎体、球体三种。
还可以按照是否含有曲面分为含曲面和不含曲面两种。
个别学生也可能根据有无顶点,分为两类。
六、布置作业,将课堂延伸
今天,除了完成书面作业,还有两个实践作业。
1、用利用牙签和橡皮泥,分别做一个你喜欢的棱柱和棱锥。
加深对棱柱、棱锥特点的理解; 2、在自己家里找一找学习的几何体,说出它们的名称。
的方法来落实知识点并不断地制造思维兴奋点,让学生脑、嘴、手动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 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小结方法,练习语言表达,并通过小组讨论、组际竞赛等多种方式
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2.学法方面: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自主性,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习中主要是起一 个组织、引导、督促的作用。
填补了空白,把这个世界装点的更加多姿多彩。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立体图形,那么,你知道他们都是数学中的哪种几何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 的立体图形。
板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二、探索立体图形
1、对过去学习过的几何体进行复习
师:你知道这是哪里吗?
生:鸟巢。
师:鸟巢的外型像我们数学中的哪种几何体?
通过大自然的博大胸怀,使学生感受生命的伟大,在背景音乐的辅助下,使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使数学课堂充满诗 意。
另外,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让学生欣赏世界著名建筑,从而使学生感受数学对于现实的影响意义,激发学生学 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法和学法的设计: 本节课主要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共同探究几何体的特征。
1.教法方面: 根据课标的要求,我将以电子白板为教学平台,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串和活动系列,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2.1 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 教案
![2.1 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e5c59ada38376baf1faede.png)
《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教案教学目标1、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图形的过程,在具体情景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语言表达它们的某些特征.2、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了解观察探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数学中的分类思想.3、通过了解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使学生体验和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以及常见几何体的识别与分类.教学难点常见几何体的分类以及用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依次展示三张图片(如下图)要求学生从图片中寻找出所熟悉的几何体.东方明珠电视塔外滩金融街金字塔二、探究新知.1、学生回答.(1)在小明的书房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你在小学学过的几何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和球)类似?(2)书房中哪些物品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3)请在房中找出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品?2、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1)画一画,请学生用笔画出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球等.(2)认识棱柱与笔筒形状类似的几何体称为棱柱.以六棱柱为例认识棱柱的顶点、侧棱、侧面、底面.棱柱的侧棱、底面、侧面有何特点?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平行四边形.棱柱的分类:人们通常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它们底面图形的形状分别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需要说明的是:棱柱又分为直棱柱、斜棱柱.(本书讨论的都是直棱柱.)直棱柱斜棱柱(3)说一说棱柱与圆柱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根据这些几何体的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3、再认常见几何体.下面物体可以近似地看成由一些常见几何体组合而成,你能找出其中常见的几何体吗?你还能举出其他组合几何体的例子吗?三、小结.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3、知道几何体的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
里整体这比
事教学目标
■知迎与扌磴11
1•进一步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
,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征
2•体会点、线、面是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
进一步经历几何图形的抽象过程
教学过程
7新课导入
导入一:
从北京天坛主体建筑物的外观上看,它是由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几何体构成的吗
[设计意图]主题图是北京天坛的照片,它可以看作是由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位置的几何体组成的•用此图导入可以比较好地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去认识几何图形的特征•
导入二:
物体的构成包含多种元素,几何图形也是如此•以长方体为例,我们来分析一下几何图形的构
成元素•
(1) 观察长方体图片,如图所示,它有几个面?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几条线?棱与棱相交形成了几个顶点?
(2) 拿出三棱柱图片让学生思考以上问题•
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
点】
【难
从实物背景中得到几何图形的特征•
在小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几何图形的抽象认识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3) 你能说出构成几何图形的元素包含哪些吗?
学生思考交流,师生共同总结:几何图形的构成元素包括点、线、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地观察、思考,体会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从构成元素的角度把握几何体的特征,从而引入点、线、面的概念•
W新知构建
1•观察图片,思考下列问题:
地感、月球学具
ScA 天坛
(1) 如果用一个“形状”来描述地球或月球,你会用什么图形来概括?
预设:圆、椭圆等•
(2) 如果用一个“形状”来描述上图中的学具,你会用什么图形来概括?
预设: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
[设计意图]本问题不要求学生给出比较准确的答案,主要通过情境问题帮助学生体验
从几何图形的角度观察生活中的物体•
2•几何图形
对于各种物体,如果不考虑它们的颜色、材料和质量等,而只关注它们的形状(如方的、圆的等)、大小(如长度、面积、体积等)和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垂直、平行、相交等),就得到几何图形•
图形的形状、大小和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几何研究的主要内容
活动2做一做一一深化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1•出示教材第63页问题及图片,让学生自主尝试连线•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体会实物与几何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
2•如图所示,请你把每个平面图形的名称写在它的下面
[处理方式](1)让学生自主填写.(2)思考:几何图形包括哪两种?
总结:几何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几何体)和平面图形像正方体、长方体、棱柱、圆柱、圆锥、球等,它们都是立体图形•像线段、直线、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六边形、圆等,它们都是平面图形•
活动3几何体的基本要素
观察以下几何体:
1•几何体的面:可以看到,几何体都是由面围成的•如:长方体有六个面,这些面都是平的;圆柱有三个面,两个底面是平的,一个侧面是曲的;球有一个面,是曲的•
2•几何体的线:
(1)长方体中,面与面交接(相交)的地方形成线•这样的线有几条?是直的还是曲的?(12条
直线)
(2)在圆柱中,两个底面与侧面交接(相交)的地方形成线•这样的线有几条?是直的还是曲的?(2条曲线)
3•几何体的点:在长方体中,线与线交接(相交)的地方形成点•这样的点有几个?(8个)总结:包围着几何体的是面,面与面相交形成线,线与线相交形成点•点、线、面是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
[知识拓展]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图形,但它们相互联系,立体图形上的某部分就是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组成的•
1•下面各组图形都是平面图形的是()
A. 三角形、圆、球、圆锥
B. 点、线、面、体
C角、三角形、长方形、圆
D.点、相交线、线段、正方体
解析:A中球和圆锥是立体图形;B中体是立体图形;D中正方体是立体图形•故选C.
2•如图所示,把梯形绕虚线旋转一周形成一个几何体,与它相似的物体是()
A・课桌B・灯泡
C篮球D・水桶
解析:一个直角梯形绕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后成为圆台.答案合适的为D・故选D.
3. 下列四种说法:①平面上的线都是直线;②曲面上的线都是曲线:③ 两条直线相交只能得到一个交点;④两个平面相交只能得到一条交线•其中不正确的有()
A・4个B・3个C・2个D・1个
解析:解答本题时注意:不可认为曲面上的线都是曲线,如圆柱的母线就是曲面上的直线
,
故②错误;平面上也有曲线,故①错误;③④ 正确.故选C・
J5板书设计
2・1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
活动1 观察与思考一一认识几何图形
活动2做一做一一深化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活动3几何体的基本要素
匡L教星反思—
成功之处
认识几何体和认识几何图形不是一个难点,难点是从几何图形中抽象出几何体.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本课时在教学的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了步步诱导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
思考过程中,从点、线、面三个层次加深了对几何体的认识
♦不足之处
1. 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依赖教材的素材,没有对课内的教材进行适度拓展•
2. 讲课时间太长,没有给孩子预留足够的时间去做课下作业,以及课后练习。
3. 没有展示具体的实际空间的物体,让学生空间几何模型不是很好建立,最好让学生课
下做一些柱体,椎体,球体,通过自主动手来观察实际图形,提高孩子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在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知识点加上PPT的动态示意图的操作过程能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知识点的含义和内容。
5. 需要把握住讲课的重点与难点,让重点和难点在课堂的中的成分所占的比重更多。
6. 在学生回答问题出错的时候及时的纠正,及时的讲解,出现一个两个的错误有可能代表整个班级大部分人的态度。
7. 应该从小学学过的平面的基础上更好的衍生,做好小学和中学知识点之间的链接。
8. 在讲课后期孩子们做题的预留时间有点过短,应该让孩子们多思考。
让学生有表入里,由浅入深。
9 让数学问题更加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加以更好的引导。
10.让学生引起思考,还要深入的思考,只有多思考,多动脑才能更好的学习,更好的深入让学生上课自发的说什么样子的是平面图形,什么样子的是立体图形
11 注意定义的理解过程,记核心,记重点,不需要死记硬背。
12 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让学生齐答,注重个体的回答,用个体代替齐答,能带动全班进行思考。
13. 注重数学思想的教学,注重核心素养教学,让孩子潜移默化的改变数学思路。
14. 在授课的时候要注重孩子对课本基础知识点的把握,让孩子从题海转移到课本上来,
解放孩子的双手,开发孩子的动脑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