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征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课件 (共31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课件 (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4bfd398caaedd3382c4d331.png)
议一议 图中的两个情景有什么共同点呢?
减少声音 的分散,增 大声音的响 度
你能举个生活中利用这个原理的工具吗?
听诊器
2.2.3 音色
音色:又叫音品,它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 不同的发声体即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仍然可
以区分出来就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举例:“不见其人,却辨其声” 模仿秀
❖音色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及 发声方式等,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
听它振动发出的声,
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用同样的力度再次拨动,并注意
观察。
控制变量法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
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控制变量法
❖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 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 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 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 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 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 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 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
❖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
❖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2.2 声音的特性
❖2.2.1 音调 概念: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也就是我
们平时所说的声音的粗细。
举例:简谱中的1.2.3.4.5.6.7 女高音、男中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 课件 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 课件 14页](https://img.taocdn.com/s3/m/afd4312c7fd5360cba1adbd6.png)
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 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叫噪音。
一、乐音的特性 请听下面两段音乐,说出有什么不同?
——声音大小(音量)不同 物理学将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音量的大小)称为响度。
敲鼓时怎样才能改变声音的响 度?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 振幅 有关,振幅越大,响度 越大。
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叫音品)是不同的,音色(音品) 反映了声音的品质。 我们根据声音的音色可以分辨不同人的讲话声与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 音的特 性 课件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 音的特 性 课件 共14页
乐音的特性 ➢强弱(响度) ➢高低(音调) ➢音色 响度、音调、音色称为声音的三要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 音的特 性 课件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 音的特 性 课件 共14页
(1)挑选西瓜时,用手指在西瓜上弹几下,如果声音清脆,就知道是生 瓜;如果声音较沉闷,就是熟瓜.
(2)医生常用叩诊术来检查胸腹内器官是否正常(如图1一2所示),脏器不 正常与正常的叩诊声音是不同的.
(3)有趣的是300多年前,一个奥地利人用敲击酒桶的方法来判断桶中酒 的多少(如图1一3所示).
上述实例中都是根据声音的哪一个共同特征来判断的?(A ) A. 音调 B.响度 B. 音色 C.声速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 音的特 性 课件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 音的特 性 课件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 音的特 性 课件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 音的特 性 课件 共1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2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2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218e5e2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1.png)
第 2 节声音的特征【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认识声音的特征,包含:音调、响度和音色.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次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资料构造有关.3.不一样发声体发作声音的音色不一样.过程与方法1.经过做“音调与频次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认识、学惯用科学研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2.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试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说具体问题.3.培育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初步地评估和听取反应建议的意识.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进而更为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要点难点】要点: 1. 让学生在研究中领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2.经过实验研究音调、响度和什么要素有关.难点:音调解响度的差别.【教课准备】1.分组研究实验器械:钢尺、橡皮筋、固定橡皮筋的底座( 间距可调 ) 、硬塑料片、齿的疏密显然不一样的两把木梳.2.演示实验器械:自制“水瓶琴”、木尺、铁架台、细线悬吊的乒乓球、固有频次不同的音叉两个、音叉锤、示波器、话筒.3.部分学生备的乐器:口琴、小提琴两把、长笛、手风琴、萨克斯管等.4.多媒体显示屏及反应练习.┃教课过程设计┃教师活动设计企图导入新课复习声音是如何产生和流传的.创建情境,( 学生举手回答.)让学生对声音的敲击“水瓶琴”发出音调不一样和响度不一样的声音,由此引作声音有不不一样特征产生研同的性质特点,进而导入新课.究的兴趣 .进行新课一、音调指引学生从声音的产生认识到声音的性质特点应与发声体的振动状况有关,并根据已有的经验对音调的高低会与振动的什么要素有关做出猜想.( 学生回忆所听到过的高低不一样的声音及发声体相应的振动状况.猜想:音调的高低可能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鼓舞学生沟通研究实验的方案和结果,指引全班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估.指引学生归纳实验研究结果,判断实验结果能否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教师归纳:物理学顶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次来描绘物体振动的快慢.音调的高低决定于振动的频次.频次越高,音调越高;频次越低,音调越低.提出问题:蝴蝶飞来飞去,靠的是翅膀的振动,蚊子也是,可为何我们能听到蚊子的嗡嗡声,却听不见蝴蝶的声音呢?( 学生沟通、猜想.)给出蝴蝶和蚊子的翅膀每秒振动的次数,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2可以正确解答上述问题.( 学生自学并踊跃思虑,互相沟通,议论、作答.)指引学生沟通:阅读教材第33 页还可以认识到什么?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认识多少?( 学生踊跃举手回答,报告自学成就.显现自己的科学修养.)二、响度指引学生剖析前阶段的研究实验中,能否也发现了能说明响度大小与什么要素有关的一些现象和事实?沟通实验现象和判断结果.( 学生疏组议论、再实验,并举手作答,其余学生评估.)对学生实验认真、察看认真的科学态度赐予赏识.演示教材 2.2 - 3 实验,指引学生察看、比较两种状况下音叉发声的响度和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归纳研究结果.判断研究结果能否证明了先前的猜想.( 学生察看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踊跃举手作答.)教师归纳:物理学顶用振幅来描绘物体振动的幅度.响度的大小决定于物体振动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三、音色试试依据已有经验和知识对问题的结果提出猜想 .试试设计科学研究的方法;选择所需的器械.领会经过察看和实查采集数据、整理信息.培育学生交流合作和初步的评估能力.培育学生的剖析、归纳能力.用学生熟知页,的现象提出问题,教育学生察看生活、服务生活.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剖析、解说自然现象.培育归纳、归纳能力.检查学平生常采集资料、对技术应用的关注状况.实时赐予鼓励,益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培育学生从组织学生做游戏.请几位同学分别用不乐器演奏 C 调的“1”和“ 3”,现象和实验中归其余同学闭上眼睛,只用耳朵听,看可否鉴别出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纳科学规律的能音. ( 夸学生辨別得正确. )力.( 学生踊跃参加游戏,判断每次发声的乐器是什么乐器,集体回答.)形式多样,提出问题:你是如何鉴别不一样的发声体的.调换学生参加学( 学生举手回答. )习活动.教师归纳:不一样发声体的音色不一样.音色是鉴别不一样发声体的依照.鼓进一步激发励学生列举自己熟知的凭音色鉴别不一样发声体的案例.学生学习物理的( 学生议论,踊跃举手作答. )兴趣 .用示波器分别显示音叉发出的不一样音调、不一样响度的声音信号波形以及不一样乐器用同样的音量都发 C 调的“ 1”的声音信号波形.指导学生察看比较波形的不一样特点.学生用示波器察看学生( 男女各一 ) 说“我喜爱物理”的声音信号波形.( 踊跃参加活动,认真察看、比较波形的不一样.)讲堂小结学生小结.讲堂练习反应.组织学生演奏、赏识乐曲《欢喜颂》.能加强学生对声音特征的理解和感觉,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部署作业┃教课小结┃【板书设计】第 2 节声音的特征含义决定要素有关知识点单位:赫兹 (Hz)人的听觉频次范围:20~ 20000Hz超声波与次声波.音调声音的高低发声体振动的频次响度声音的大小发声体振动的振幅,还与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声音的特点发声体自己的资料、构造音色是鉴别不一样发声体的依照 .。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声音的特性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声音的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b0a7f2e3aa00b52acfc7ca88.png)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
2.知道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会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发生现象,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二、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2)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2、难点音调和响度的区分。
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三、教学准备师:收录机、乐器(电子琴、小鼓等)、钢尺、发音齿轮、音叉、示波器、乒乓球、收音机及喇叭生:自带器具(如梳子、塑料硬片、钢尺、塑料尺等)、音叉四、教学步骤(一)引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音调:(3)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实验,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
注意使钢尺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分析和论证: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的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钢尺伸出桌面边缘的长度长时,钢尺振动的慢,发出声音的音调低;钢尺伸出桌面边缘的长度短时,钢尺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高。
3.教师演示:齿轮发声实验用硬纸片敲打齿数不同的齿轮,使硬纸片振动发声。
让学生注意观察,硬片接触不同齿数的齿轮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何不同,哪个高?哪个低?引导学生分析:硬纸片接触齿数多的齿轮时,振动快,发出的音调高;接触齿数少的齿轮时,硬纸片振动慢,发出的音调低。
4.学习频率的概念并总结: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决定着音调的高低。
“物理学中把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用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dc55603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a.png)
春天里,经常会看到蝴蝶在花丛中飞行,如果其中某只蝴蝶的翅膀在5s内 振动了30次,则其振动的频率是___6____Hz,人类_不___能_____(选填“能”或“不 能”)听到这种声音。
解析:蝴蝶的翅膀在5s内振动了30次,则其振 动的频率为:30次/5s=6Hz。人类的听觉频率 范围是20~20000Hz,6Hz不在人类的听觉频率 范围内,所以人类不能听到蝴蝶振翅的声音。
新课引入
为什么用力鼓掌比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大?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 需要研究声音的特性。
知识点 1 音调
1. 音调
3 35
6
.
1
.
165Biblioteka 565好 一朵 美 丽 的 茉 莉
花
.
简谱中的1、1 、3、4、5、6…… 表示的就是音调。
帕瓦罗蒂是世界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日常生活中的声音有高有
著名三大男高音 之一,被誉为”
限是150000Hz
1. 超声波和次声波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也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3. 在相同条件下,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 4. 发生地震、海啸、火 喷发、台风时会伴有次声波产生,很多动物都能听 到这些声音,例如狗、大象等;有些动物可以发出超声波,例如海豚、蝙 蝠等;有些动物可以发出次声波,例如大象。
现象:用较大力敲击音叉时,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大,乒乓球被弹开 的幅度大;用较小力敲击音叉时,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小,乒乓球被 弹开的幅度小
新知新知探探究究 实验结论
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发声体振动的幅度越大, 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发声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声音的响度 越小。
在该实验中,我们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使音叉振动幅度不同,然后通过 音叉弹开乒乓球的距离来间接反映音叉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方法是放大 法,放大法是转换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共39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共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ba57ffed630b1c58eeb526.png)
【解析】 A.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振动的幅度相同,故响度相同, 正确;B.相同时间内,甲、乙、丁振动的次数相同,频率相同,所以它们的音调 相同,正确;C.相同时间内,丙图振动的次数最少,频率最小,所以丙的音调最 低,错误;D.甲、丁波形的形状相同,说明它们的音色相同,可能是同一个音叉 的声音波形图,正确。选 C。
【点悟】 此题考查了同学们对乐音三要素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综合题。 【易错警示】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和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音调是指 声音的高低,它和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材料和结构影响音色。
【变式训练】 [2017·云南]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 音调 ;根据乐器发 声的 音色 ,可以听出是什么乐器在演奏。(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解析】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琴弦绷得越紧,振动频率越高, 音调越高,弹奏前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声的音调;不同乐器、不同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
A.音色变了 B.音调变了 C.是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D.后排同学听到的与前排同学听到的相同
【解析】 吹吸管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吸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不断地剪 短,空气柱越短,吸管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其材料没有变,所以音色是不变的, 故 A 错误,B 正确;据 A 分析可知,此时的发声是空气柱的振动,不是声带的振 动,故 C 错误;后排同学距离老师比较远,故听到声音的响度会变小,而前排同 学听到的声音相对较大,故 D 错误;故选 B。
当课 堂时 测作 评业
1.(对应例 1)[2017·福建福州模拟]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用相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知识点精细梳理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知识点精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30dabd3f26fff705cd170ae3.png)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知识点精细梳理2.2声音的特性知识点1 声音的三要素1.音调:音调就是声音的高低.音调是由声源的频率高低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管乐器的音调由发音部分的气体体积大小决定,体积越小,音调越高.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190Hz,我们把频率高于2019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2.响度:响度就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由声源的振动幅度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在声学中,人们通常用分贝(dB)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大小.人的理想声音环境是15~4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噪声应不超过50dB;为保证正常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参考资料]:我们是怎样听到他人的声音的?物体振动时,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
首先,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媒介,即传播物质,假如声源处与人耳处之间是真空,则人耳听不到声音(宇航员在太空中就不可能直接交谈);其次,人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每秒20次到20190次,所以当发声体的振动频率低于每秒20次或高于20190次时,人耳也听不到此声音;第三,人耳能否听到声音还与声音的响度有关,若发声体振幅太小,或距离人耳太远,人耳也不能听到声音.(1)人耳要听到声音,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发声体振动,发出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响度足够的声音;2.具有能传播声音的介质;3.人耳具有正常的听觉.(2)人耳听到声音的具体过程如下:发声体振动引起周围的介质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以发声体为中心由近及远向外传播,形成声波.声波传播到人耳处,引起人耳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形成听觉,这样人就能听到声音了.。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征人教版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征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7388dee45c3b3567ec8bb5.png)
4. 日常所说的“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
里的高、低是指( A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征人教版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征人教版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征人教版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征人教版
0Hz
20Hz
2000Hz
人耳听到声的频率范围:
20 ~20000Hz
人类听到的声叫声音。 频率高于
频率低于20Hz的 声称为次声波.
20000Hz的声 称为超声波.
次声波、声音、超声波统称为声。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征人教版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征人教版
思考:我们根据声音的什么特性进 行听声辨物?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征人教版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征人教版
小结:声音的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概念
决定 因素
声音的 高低
频率
声音的 大小
振幅 由发声体的材 料、结构决定
关系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征人教版
音调、响度、音色没有必然 的联系,音调高响度不一大, 响度大的音调不一定高。
跟发声体的响度、还跟_人__距__离__发__声__体__的__远__近_ 有关。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征人教版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征人教版
思考: 蚊子叫和黄牛叫,谁 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谁发出声音的响度大 ? PK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7d04e82f111f18582d05a1b.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第一部分: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二、重、难点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1.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3.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
4.不同的发声体具有不同的音色.第二部分:相关中考题及解析1、(2008•长沙)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和铁棒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男女同学说话时的音调都是相同的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A、声音在铁棒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符合题意。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符合题意。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不符合题意D、在一般情况下,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的频率高于男生,声音其音调较男同学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09•佛山)下列有关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琴弦的振动产生声音B.能区分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响度不同C.同一根琴弦拧得越紧,音调越高D.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解析: A、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琴弦是由弦的振动发出的声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因为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所以不同物质发声的音色不同;不同物质发声的音色不同,所以可以通过音色区分小提琴和二胡,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琴弦越紧振动的越快,所以音调越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征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70c2b9f84868762caaed588.png)
甲 音叉
乙 钢琴
丙 长笛
通过波形判断声音的三大特征
• 相同时间内振动次数相同,即音调相 同。 • 振幅不同,即响度不同。 • 大振动波形相同,小振动的波形各不 相同。波形各不相同,说明音色不 同.
• 例4、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 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 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 )
你能举个生活中利用这个原理的工具 吗? 听诊器
D
例 2: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 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中国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在奥 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独唱
思考
一只蜜蜂从你耳旁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 所发出的声音。可是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 你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
提示:蝴蝶翅膀的振动频
率 小于10HZ,而蚊子的 翅膀振动频 率为500—— 600HZ。
超声波—— 频率高于20 000Hz的声音。
已经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
次 声 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超 声
20Hz 20 000Hz
次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已经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小资料
课本34页
20Hz
15Hz 60Hz
人
狗 猫 1000Hz
20 000Hz 50 000Hz 65 000Hz 蝙蝠 海豚 120 000Hz 150 000Hz
知识互动 探究发现
有什 么区 别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35张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f73e3c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4.png)
.
课后作业
15.某种昆虫在飞行时,5s内翅膀振动2000次, 频率是 400 Hz,人类 能 (选填“能”或“不能”) 听到这种昆虫发出的声音。
课后作业
三、综合能力题 16.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请回答: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 明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 (2)塑料小球(可用乒乓球代替)在实验中起什 么作用? 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动,便于观察 . (3)加大力度敲击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又可 得出什么结论?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
(4)探究过程常采用下列主要步骤:A.分析归 纳得出结论;B.设计和进行实验;C.提出问题 与猜想。这些探究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CBA (只填代号)。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9日星期六2022/4/92022/4/92022/4/9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92022/4/92022/4/94/9/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92022/4/9April 9,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课后作业
(2)他又发现用细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音调 不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声音,由此 他联想:医生用手叩击患者腹部时,听其发声判断 病人腹部是否有积水,其依据是 A .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声音的音色 D.都可以.
课后作业
18.(2014秋•南通期中)探究声音的特征:
课前预习
1.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乐音有三个特征:
_音__调___、_响__度__、__音__色___。
人教版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二节声音的特性教案
![人教版声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二节声音的特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244d6067ec102de2bd89c8.png)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各与什么有关;3.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声音特性有关的现象。
【要点梳理】要点一、音调的高低——频率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频率:(1)物理意义:频率是描述物体的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3)单位:赫兹(Hz)3.探究影响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因素:(1)提出问题:发声体振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和假设: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3)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按紧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再次拨动。
(4)结论:钢尺伸出的越短,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4.超声波和次声波一般人的听力范围:20Hz—20190Hz,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振动频率高于20190Hz的叫超声波。
要点诠释:1、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自然活动,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有些次声波对人体健康有害。
2、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与人类不同,它们有些能听到超声波或次声波。
要点二、声音的强弱——响度1.响度: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2.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3.影响响度的因素:(1)振幅;(2)人耳离发声体的距离。
要点诠释:1、实验证明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例如,用力地敲鼓,鼓面振幅变大,声音的响度增大。
2、声音在介质中传播能量会衰减,传播距离越远,声音的能量减小得越多,响度越小。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声音的音调并不改变,也就是说介质不会改变声音的频率,不能说距离远了,听不清楚了,是因为音调变低了。
要点三、音色1.声音的特色叫音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也能分辨它们。
主要是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
2.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决定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f27e5aacf84b9d529ea7a25.png)
声音的特性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
音调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3.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 。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距声源越近 ,响度越大.4.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征 ,它与声源的材料、结构有关。
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5.人的听觉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 Hz 到20000 Hz 之间。
高于20000Hz 叫超声波 ,低于20Hz 叫次声波 。
,考查声音特性考题出现频率很高。
在声音特性三个主要知识点中,考查音调和音色较多,主要关注点是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有关、与物体的结构有关,同一物体,当其结构发生变化时,其振动频率也相应跟着变化,也就是说音调也会发生变化(如乐器的演奏、瓶中水量多少等);对于音色,音色是不同物体所独有的特征,相同材料和结构的两个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会相同,就像人的指纹一样,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音色,所以辨别不同物体声音靠的是音色,在中考考题中此类问题出现的频率很高。
至于响度也会出现在考题中,但相比前两个考点,响度出现的概率稍低。
对于音调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人耳所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20Hz ~20000Hz;二、超过20000Hz 叫超声波(蝙蝠发出的声波);三、低于20Hz 叫次声波(地震波);四、不同动物听觉范围不同。
1.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和音调有关词语有:歇斯底里、尖叫、男高音、女高音、声音低沉等等。
在中考题中,利用生活中的一些活动、现象、诗词与声现象知识点结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的题目,出现的较多,属于高频考点,在复习中应多搜集这类问题。
2.声音的响度:响度也就是声音的大小,响度是由物体振动振幅决定的,物体振动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也就是说声音越大。
和响度有关的描述词语,常见的有:声音洪亮、高声、大声、声如洪钟、低声(响度)细语(音调)等。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征(共16张PPT)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征(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adb7a3d312b3169a451a475.png)
再看看音叉的波形,声音越来越小的时候,波 形有什么变化?
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3.音色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音色不同
科学世界
• 1、乐器可以分为几种主要的类型 • 2、每周型的乐器怎样发出声音 • 3、如何改变不同类型乐器的音调
课堂练习
电子乐器可以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要模
动手试一试: 怎么改变尺子发出的声的高低?
比较尺子震动快慢和发出的声音的高低
1.音调
音调:声音的高低
音调高低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物体震动的快慢 怎样描述物体震动的快慢?
频率
定义: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振动快慢 单位:赫兹 Hz
2.响度
尺子音调不变,怎么让尺子发出的声音更大? 响度:声音的强弱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仿得逼真,其关键是要求电子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与
所要模仿乐器发出的声音哪一项特征尽可能的一致?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答案:D
课堂练习
在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一男青年歌手正在放 声歌唱,另一女青年歌手轻声为他伴唱,谁的音 调高?谁的响度大?
答案:女歌手的音调高,男歌手的响度大。
课堂练习
3.蜜蜂载着花蜜飞行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 300 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 450 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 蜜蜂是飞出采花,还是采了蜜飞回家,养蜂人主要是根据什么 特征来判断的( )
八年级 上册 (人教版)
第二章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设计思路: 通过两段音频文件引出声音
的三个特性,并通过实验讨论影 响声音特性的原因,最后通过波 形图观察不同声音的波形的特点。
用后反思: 多媒体课件固然有他的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Hz~20000 Hz 次声波与超声波
响度 音色
声音的 强弱
(大小)
声音的 特色
发声体振动 的幅度
发声体本身 的材料、结
构
响度大: 震耳欲聋 响度小: 轻声耳语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 关,还与距离的远近 有关。
结论: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合作释疑
1.频率不同的声音,波形有什么不同? p33.2-2实验观察音调波形图,提高对声音的音调认识。
通过屏幕上的波形我们可以看到:频率大的波形更加密集;频率 小的波形比较稀疏。
2.响度不同的声音,声音的波形有何不同? 响度大的声音,波形振幅大。
展示提升
1.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 在2秒内做了700次振动,频率是 350 HZ
3、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动
5~6次,蜜蜂每秒振动300~400次,当它们都 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B ) A、能感到蝴蝶从体身后飞过 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 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身后飞过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 断的
D、轻声细语”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小
巩固测评
1. “不敢高声语,空惊天上人”,这里的“高”形容的是
声的( A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2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 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包含不少物理知识,
其中,诗人判断是“猿声”的主要依据的是(C )
A 声音的响度 B 声音的音调 C 声音的音色 D 声音的速度
4.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把声音的强 弱(大小)叫做响度 。
播放《青藏高原》歌曲 问题: 我们刚才听到了两位歌手的声音,哪一位 唱得高?
音调 :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按课文P32图2.2-1方案进行: 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改变钢尺伸出的长度……
次数
1 2
钢尺伸出长度
伸出长度1/5 伸出长度1/2
分辨不同发声
体发出的声音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 的重要特征 的依据。
课后作业: p37 3、4 题及基础训练
振动快慢
快 慢
音调
高低
Hale Waihona Puke 比较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钢尺伸出的长度越短 ,物体 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___高__;钢尺伸出的长度越 长 ,钢尺 振动得就越慢,音调就 _低___。
音调和频率关系: 频率大则音调高;频率小则音调低。
响度: 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大小(强弱)叫做响度。
1.实验 (1)教师按P342.2-3要求演示
②老师在讲台上大声讲课时,前面的同学感觉老师的声 音“震耳欲聋“,而后面的同学却没有这种感觉。这是 为何呢?
这两个现象这说明响度与人距离发声体 有关。
结论: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振幅越小,响度越小。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人们距离发声体越远,声音的响度越小.
1.请同学听听声音,辨别是哪种乐器发声的。
次数 乒乓球弹开幅度 音叉振动幅度(振幅) 响度 1 2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 大 ;振幅越小,响度越 小。
2.组内探讨:①夏日的晚上山水公园里特别热闹,尤其 是那些跳广场舞的人们特别引人注目,她们在巨大的音 乐声中舞动着。当同学们步行逐渐走向山水公园时你听
到的音乐声会越来越 。
前置性作业
1,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理学中用频率 来 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2.频率的单位是赫兹 ,简称赫 ,符号为 Hz 。物体在1 s 的时间里如果振动50次,频率就是 50 Hz。 3.人的听觉范围:一般为 20-20000 HZ,频率高于 20000 HZ 的声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 20 Hz的声叫做次声波。
3. 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的振__动__而发
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 了改变声音的 音调 ;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空__气____传播到 我们耳中的。
小结
音调
含义
声音的 高低
决定因素
发声体振动 的频率
听感表现
音调高: 清脆、尖细 音调低: 粗犷、低沉
相关问题
2. 我们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实验中,当钢尺 伸出桌面的长度增加时,钢尺的振动将变 __慢____(填“慢”或“快”),所以听到的音调 将变__低___(填“低”或“高”)。保持钢尺伸出 桌沿的长度不变,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时,钢 尺的振动幅度变___大___(填“大”或“小”), 所以听到的响度变____大____(填“大”或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