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测定

合集下载

8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定性鉴定及含量

8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定性鉴定及含量

实验原理
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测定: 标准维生素B12的 E1cm 361nm 207
1%
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本品维生素B12的灭菌水溶 液,含维生素B12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实验步骤
1.
参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简介和
使用操作部分,熟悉其性能和操作方法。 接通电源,打开仪器,预热20min。
实验步骤

2. 取维生素B12注射液1支(1mL:0.5mg),全部转入
25mL容量瓶,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置于1cm石英比色皿中以蒸馏水作参比溶液, 在波长230nm~580nm的范围内,每间隔20nm测定一次 吸光度,并记录每次测量的吸光度A值,

在最大吸收峰278nm、361nm、550nm附近,每间隔2nm 测量一次,然后绘制A—λ吸收曲线图,确定最大吸收峰 位置,并计算吸光度之比值,进行定性鉴定。
吸收池中用245nm波长的单色光测其吸光度为0.551,
试求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已知 (245nm)标= 560。
实验步骤
3.
依据在361nm处测得的吸光度值,计算
试样中维生素B12的质量浓度。
思考题

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维生素B12含量及定性鉴 定的原理是什么?

2. 称取0.0500g维生素C,溶于0.01mol/L H2SO4溶液中, 然后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吸取该溶 液2.00mL,准确稀释至100.0mL。取此溶液在1cm厚的
2018/12/11
实验原理
维生素B12是含有Co的有机化合物,为深红色
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其注射液在278±1nm、 361±1nm、550±1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实践四、维生素B12的含量测定

实践四、维生素B12的含量测定
含量。
笃学求真 懿德善能
三、实验原理
结构特点:含钴的卟啉类化合物 临床用途:控制恶性贫血 性状:红色晶体物质
在361nm有最大吸收。 可以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 定含量。
笃学求真 懿德善能
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验原理
吸光系数法
1、配制待测溶液,计算配制浓度的百分浓度Cx;
2、以溶剂作为空白参比,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Ax;
3
笃学求真 懿德善能
数据处理
E = 1% 1cm(样)
Ax Cxl
=
Ax 0.0025 1
%

EE1111cc%%mm( (样 标) )100%=
E1% 1cm(样) 207
=
Ax
100%
0.0025 207
笃学求真 懿德善能
笃学求真 懿德善能
3、计算待测溶液的吸收系数
E = 1% 1cm(样品)
Ax Cx
4、计算含量
w%
E1% 1cm(样品)
E1% 1cm(标准)
已知E11c%m(标)=207
笃学求真 懿德善能
四、实践步骤
• 1、维生素B12样品溶液的配制:
准备0.5mg/ml 注射液
取5.00ml
定容至100ml
C样

0.5mg/ml 5.00ml 100.00ml
=0.0025g/100ml
• 2、以纯化水为参比,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 3、计算样品含量
笃学求真 懿德善能
四、实践步骤
• 3、计算样品含量
E = 1% 1cm(样)
Ax Cxl
=
Ax 0.0025 1
%

EE1111cc%%mm( (样 标) )100%=

维生素B12含量的测定(实训案例)

维生素B12含量的测定(实训案例)

维生素B12含量的测定(实训案例)以维生素B12注射液中B12含量的测定为例介绍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12含量的方法。

2.1.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原理维生素B12在紫外区278nm、361nm与55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在361nm 波长处的吸收峰干扰因素少,通常以361nm作为测定波长,测定待测溶液的吸光度,用吸光度计算含量。

2.2仪器与试剂752N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0mL容量瓶,5mL吸量管;0.1g/L维生素B12水溶液,维生素B12注射液(市售品)。

3.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测定步骤准确吸取0.50mL维生素B12注射液于1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得到样品稀释液。

然后将样品稀释液置于1cm石英比色皿中,以蒸馏水作为空白,在361nm波长条件下测定吸光度,按C63H88CoN14O14P的吸收系数为207计算维生素B12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4.结果记录与计算4.1数据记录将所测数据填入下表。

6-2数据记录表4.2.结果计算注射液含量按下式计算。

样品中的维生素B12计算公式:式中 V---样品中维生素B12的含量,mg/mLB12A-----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比色皿的矫正值(吸光度);AD-----供试样品的稀释倍数;注射液的标示量),mg/mLW-----样品质量(VB12---吸收系数为207五、注意事项1. 测定过程需避光操作。

2. 在每次测定前,首先应做吸收池配套性试验。

即将同样厚度的4个比色皿都装相同溶液,在所选波长处测定各比色皿的透光率,其最大误差∆T应不大于0.5%。

3. 维生素B12在pH小于3或大于8的强酸或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pH值4.5~5.0弱酸条件下相对稳定,测定时可用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调节。

4. 为使比色皿中测定溶液与原溶液的浓度一致,需用原溶液荡洗比色皿2~3次。

5. 比色皿内所盛溶液以超过皿高的2/3为宜。

过满溶液可能溢出,使仪器受损。

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定性鉴别及定量分析

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定性鉴别及定量分析

实验十六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定性鉴别及定量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定性鉴别的方法和吸光系数法的定量方法;2.熟悉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3.了解含量测定、标示量的百分含量及稀释度等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B12是一类含钴的卟啉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生理作用,可用于治疗恶性贫血等疾病。

维生素B12不是单一的一种化合物,共有七种。

通常所说的维生素B12是指其中的氰钴素,为深红色吸湿性结晶,制成注射液其标示含量有每毫升含维生素B1250、100或500μg等规格。

维生素B12的水溶液在278n m±1nm、361nm±1nm与550nm±1nm三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药典规定,在361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与278nm波长处的吸光度的比值应为1.70~1.88。

361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与550nm波长处的吸光度比值在3.15~3.45范围内,这为定性鉴别E值(207)为测定注射液的依据。

药典规定,以361nm±1nm处吸收峰的百分吸光系数%11cm实际含量的依据。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1.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石英吸收池、容量瓶、吸量管。

2.试样维生素B12注射液。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试样溶液制备精密吸取维生素B12注射液样品(100μg/mL)3.0mL,置于10mL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得试样溶液。

2.测定将试样稀释液装入1cm石英吸收池中,以蒸馏水为空白,在278nm、361nm波长处与550nm 波长处分别测定吸光度。

五、数据处理1.定性鉴别根据测得的278nm、361nm与550nm波长处的吸光度数据,计算该两两波长处的吸光度比值,并与药典规定的幅度值比较,进行维生素B 12的鉴别。

2.吸光系数法将361nm 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A 值与48.21相乘,即得试样稀释液中每毫升含维生素B 12的微克数。

按照百分吸光系数的定义,每100mL 含1g 维生素B 12的溶液(1%)在361nm 处的吸光度应为207。

实验八维生素B12注射液检验

实验八维生素B12注射液检验

实验八 维生素B 12注射液检验(吸收系数法和标准曲线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维生素B 12注射液的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别及含量测定2、掌握吸收系数法定量测定的计算公式。

二、主要仪器与试药维生素B 12注射液、维生素B 12对照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石英比色皿、10ml 容量瓶(4个)、5ml 吸量管三、实验准备1. 0.1mg/ml 维生素B 12贮备液: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维生素B 1210mg ,置100ml 量瓶中,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四、实验内容实验原理:维生素B 12分子结构中有共轭体系,具有紫外吸收,故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鉴别和测定含量。

实验方法:精密量取本品适量,加水稀释至维生素B 12浓度约为25 μg/mL ,作为供试液,照分光光度法,在278nm ,361nm ,550nm 处测定吸光度。

1. 鉴别:规定A 361/ A 278 应为1.70-1.88, A 361/ A 550应为3.15-3.45 。

2. 含量测定吸收系数法:利用上述361nm 处测定得到的吸收度,按其吸收系数E 1%1cm =207 计算含量及标示量百分含量。

标准曲线法:精密量取1.0、2.0、3.0、4.0ml 0.1mg/ml 维生素B 12贮备液,分别置于10ml 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以溶剂为空白,在361nm 处分别测定吸收度(A )。

以浓度C 为横坐标,以吸收度A 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将样品在361nm 处测定得到的吸收度代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即得。

五、计算公式本品为注射剂,采用紫外吸收系数法测定含量,其计算公式为: 按标准曲线法定量计算: %稀释倍数标示量%标示量标示量实测100C 100C ×××==E A C%稀释倍数标示量%标示量供标示量实测100C C ××==C C(C 供由A 供代入线性回归方程求得)六、思考题1. 如果取注射液水2ml 稀释30倍,在361nm 处测定A 值为0.698,试计算注射液每1ml 含 B 12多少?如果每1ml 标示量为1mg ,则计算标示量%2. 维生素B 原料药和维生素B 注射液所用的含量测定方法有何不同?3. 吸收系数法与标准曲线法的区别?。

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含量测定维生素B12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它参与脂肪代谢、细胞DNA合成以及神经系统功能的维持等重要生理功能。

因此,维生素B12在医药、保健品和食品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维生素B12注射液是治疗缺乏维生素B12症状的一种有效途径,适用于恶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神经系统疾病等疾病的治疗。

维生素B12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羟基钴胺素,其品质的好坏对治疗效果十分关键。

因此,对于维生素B12注射液中羟基钴胺素含量的准确测定显得尤为重要。

1.实验仪器和试剂(1)分光光度计(2)枸磺酸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3)硫酸氢钠溶液(4)含有维生素B12的标准品(5)无水氢氧化钠(6)乙醇2.实验方法(1)标准曲线法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含有维生素B12的标准品溶液,分别为 2、4、6、8 和 10μg/mL。

取相应浓度的标准品溶液 1.0 mL,加入混合溶液 3.0 mL,用 0.1 mol/L 硫酸氢钠溶液调节溶液 pH 值至 4.2 左右。

最后,用 0.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 10 mL,并用分光光度计在 361 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绘制标准曲线,横坐标为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溶液浓度,纵坐标为对应的吸光度值。

利用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维生素B12的含量。

(2)内标法计算维生素B12含量的公式为:维生素B12含量=(样品吸光度-双内标吸光度)/标准曲线斜率。

3.实验注意事项(1)所有试剂应使用纯化和高质量的试剂。

(2)稀释过程要求温度稳定不变,否则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3)为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对于同一种方法应进行多次实验并取平均值。

总之,维生素B12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含量准确测定对于治疗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

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实验基质环境和检测仪器的精准性,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维生素B12的定性定量检测

维生素B12的定性定量检测

维生素B 12的定性定量检测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基本操作;2. 掌握吸收曲线的绘制;3. 掌握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鉴别及定量检测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维生素B 12的水溶液在278土1nm 、3611土1nm 、550土1nm 三个波长处有较强吸收峰,壁纸根据其吸收光谱的形装和吸收峰的吸光度比值,可对维生素B 12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吸光系数法,测量其在最大吸收波长的吸光度值,可计算样品中维生素B 12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 1、溶液配制用加样器移取维生素B 12注射液500μl ,转移至1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吸光度、透射比及吸收曲线的绘制用1cm 比色皿,以蒸馏水作为参比溶液,测定所配置的维生素B 12溶液在下列各个波长处的吸光度、透射比;在坐标纸上以测定的吸光度为纵坐标,波长为1、定性鉴别根据中国药典规定,维生素B 12的水溶液在3611土1nm 、550土1nm 波长的吸光的比值在3.15~3.45之间,表明样品为维生素B 12,即为合格药品。

EE %1nm 550cm 1%1)nm 361cm 1)((=AA nm 550nm 360)()(=136.0467.0=3.432、定量检测根据浓度25μg/ml 维生素B 12的注射液在3611土1nm 、550土1nm 波长的吸光的比值,按照下列计算的维生素B 12注射液含量,结果在90.0~110.0之间,表明维生素B 12注射液含量合格;其中207维生素B 12为在波长的吸收系数,20为稀释因子。

维生素B 12含量=)标示量(ml /g 20207Anm361⨯x100%=100)/(5.020207467.0x ml mg ⨯=90.2五、实验体会1.实验得到的数据偏小,可能是实验过程中存在着误差。

误差可能存在于读数、维生素B12溶液移取过程、比色皿上有污渍水迹及其润洗、分光光度计的操作中。

紫外吸收光度法鉴别和测定维生素B12 注射液

紫外吸收光度法鉴别和测定维生素B12 注射液

紫外吸收光度法鉴别和测定维生素B12 注射液
【实验内容】
1. 对照品溶液和样品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维生素B12 对照品适量,加水溶解稀释成25μg/mL 的溶液。

精密吸取维生素B12 注射液0.5 ml 于1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待测
样品溶液(按标示含量稀释成25μg/ml 的溶液)。

2. 吸收光谱的绘制与注射液的鉴别
取对照品溶液进行光谱扫描(250 ~ 600 nm),得到维生素B12 的吸收曲线,寻找吸收峰,
扫描后可得到在278nm,361 nm 和550 nm 波长处出现的3 个吸收峰,然后在以上3 个吸
收峰处测量维生素B12 注射液的吸光度,并计算A361/A278 和A361/A550 的比值。

3. 维生素B12 的定量测定
根据吸收曲线选择最大吸收波长(在361 nm 或附近)作为测量波长,测量维生素B12
【注意事项】
1. 注意石英比色皿的操作使用;
峰位置波长略有差异。

这是因为不同的仪器由于其性能的差异,导致吸光度和波长等参数不同,因此必须对仪器进行定期的校正。

3.比较用吸光系数和校正曲线定量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吸光系数法可根据测量得到的吸光度直接计算浓度,简便易行,但仪器性能差异会导致结果误差较大,因此必须对仪器的吸光度和波长进行校正后方能采用此法,且浓度要在复合Beer定律的线性范围内。

校正曲线法是配制一系列标准溶液作为基础进行测量,即使有偏离Beer定律线性关系,也可以应用于测定。

因为是在相同条件下测量,有标准溶液的校正,可抵消仪器性能、操作等所带来的系统误差,与前一种方法相比,虽然操作步骤要繁琐些,但准确、可靠,是测定最常用的方法。

实验四 维生素B12注射液检验(吸收系数法和标准曲线法)实验五 药用辅料苯甲酸钠的质量分析

实验四 维生素B12注射液检验(吸收系数法和标准曲线法)实验五 药用辅料苯甲酸钠的质量分析
A A供




C供 C (mg/mL)
实验五 药用辅料苯甲酸钠的质量分析 一、实验目的
掌握苯甲酸类药物三氯化铁鉴别反应的实验 原理。 掌握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含量的基本原 理。 掌握双相滴定法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技巧。
二、实验内容
(一)鉴别 1.与FeCl3反应 (1)原理: 苯甲酸的碱性或中性溶液可与三氯化铁 反应,生成赭色的碱式苯甲酸铁盐沉淀。 (2)方法: 0.5g本品 10mL 滴加 ↓赭色 HCl ↓白色 (约半勺) FeCl3 水 (苯甲酸)
S=0.221mol· mL-1
[ H ]= K a c 6.2 105 0.221 3.70 103 pH 2.43
2.方法:
取针剂一支 (规格0.5mg/mL) 水 25.00mL,得20μg·mL-1
→测A278 ,A361, A550(以蒸馏水为空白) →计算A361/ A278, A361/ A550
二、实验内容
(二)含量测定 1.吸光系数法: 测得A361 ,E1%1cm=207 → C、标示量%
标示量% C实测 C 标示量 A 稀释倍数 E 100 100 % C 标示量
2.分解产物反应
(1)原理: 苯甲酸盐加热分解,生成苯甲酸升华物。
(2)方法: 0.5g本品
(约半勺)
干燥
滴加 ↓白色 并试管内壁凝 浓H2SO4 △ (苯甲酸) 结白色升华物
二、实验内容
(二)含量测定 1.原理:
COONa
Kb=1.61×10-10 < 10-8 不能直接用 HCl准确滴定,且滴定产物为苯甲酸, 不溶于水,影响终点观察。
A=E1%1cm ·L · C
25

实训四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含量

实训四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含量

实训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含量【实训目的】
1. 能按要求完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的操作,正确处理和判定测定结果,正确书写检验原始记录和报告书。

2.能合理解释测定的原理和过程,会处理操作中出现的异常现象或问题。

【仪器和试药】
1.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石英吸收池、移液管、容量瓶、烧杯、分析天平。

2.供试品和试药维生素B12注射液。

【检验依据】
维生素B12注射液(药典二部900页)。

本品含维生素B12(C63H88C O N14O14P)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实训内容】
精密量取维生素B12注射液适量,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约含25μg的溶液,摇匀。

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第二章第二节),在361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记录A 值,重复测定3次。

平行测定2份供试品,取其平均值,即得。

表10-9 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实训考核评价表测试项目分项测试指标技术要求分值得分
紫外法测定含量移液管的使用⑴能正确使用移液管
1
0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⑵能正确、规范地配制供试品溶

1
0 测试条件的检定
⑶能正确选择光源,正确选择和
校正吸收池
1
5
⑷能正确检定供试液测定波长
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计的使用
⑸能正确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
度计
2
⑹能正确、规范地测定吸光度
1
0 记录与结果处理⑺随时记录并符合要求,正确处1
理检测数据与判定结果 5
检验报告书检验报告书⑻能按照规范要求填写报告书
1 0。

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定性鉴别及含量测定2

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定性鉴别及含量测定2

实验十一 维生素B 12注射液的定性鉴别及含量测定实验者:李丽贝 合作者:倪佳琴一、实验目的1.1掌握722G 型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1.2熟悉定性鉴别及定量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维生素B 12注射液为含钴的有机药物,为粉红色至红色的澄明液体,用于治疗贫血等疾病。

维生素B 12在278±1mm 、361±1mm 与550±1mm 波长处最大吸收,根据其吸收光谱的形状和最大吸收波长下吸光度比值,可进行定性鉴定。

测量最大吸收波长下吸光度,可算出供试品浓度。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 722G 型分光光度计,玻璃洗手池,容量瓶(10ml ),吸量管(1ml ) 试剂 维生素B 12注射液(1ml :0.5mg )四 、操作步骤4.1定性鉴别 根据中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溶液,在361±1nm 与550±1nm 处测得的吸光光度比值应为3.15~3.45,即为合格。

4.2定量分析 精密量取本品适量,加水定量稀释成1ml 含维生素B 1225ug 的溶液,在361±1nm 处测得吸光度,维生素B 12的吸光系数(E 1%1cm )按207计算,即得可求得样品的含量五、实验结果1.(1)定性鉴别(吸光度比值)结果=3.357(规定为3.15~3.45)1% E 1cm 1% E 1cm 361nm 361nm = A 361nm A 550nm(2)定量分析(吸光系数法)A/E1%1cm x1/100x稀释因子标示量%= x100% =90.821标示量(g/ml)(规定为90.0~110.0)六、实验体会这个实验要求我们能正确使用分光光度计,所以还得提前捉摸一下,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与实际不符合的情况,应该是由于我们的操作失误,又因为数据与数据之间相差很小,所以更加需要细心,在老师的帮助下,顺利的得到了较为准确的数据,体会到自己仍应该更用心地去学习。

项目: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测定

项目: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测定
,置1000ml量瓶中,用0.005mol/L硫酸液溶解并稀释至 1000ml,用配对的1cm石英池,以0.005mol/L硫酸液为空 白,在235、257、313、350nm分别测定吸光度,然后换 算成 E11c%m,测得值应符合表1中1规3 定的允差范围。
(通则0401) P56
13
三、实验实施
1
2 3 34
在给定波长±2nm处 测样品吸光度,选择 实际最大吸收波长
34
测定波长是多少?
三、实验实施
(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4.确定测定波长
测定时除另有规定者外,应在规定的吸收峰±2nm处,再测几点的
吸光度,以核对供试品的吸收峰位置是否正确,并以吸光度最大的波长
作为测定波长,除另有规定外吸光度最大波长应在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波
W样(V样):
品的吸光度后应减去空白读数,或由仪器自动扣除空白读数 后再计算含量。
37
(通则0401)
37
三、实验实施
(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5.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值的测定
供试品溶液的浓度,除各品种项下已有注明者外,供试品溶液的吸 光度以在0.3~0.7之间为宜,吸光度读书在此范围误差较小,并应结合
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测定
一、 任务依据
【中国药典】2015版 二部 P1236
维生素B12注射液
本品为维生素B12的灭菌水溶液。含维生素B12( C63H88CoN14O14P)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含量测定】避光操作。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用水定
量稀释成每1mL中约含维生素B12 25μg的溶液,照紫 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2401),在361nm的波长处

药物分析《VB12含量测定药物分析》课件

药物分析《VB12含量测定药物分析》课件
同前法测定
回归方程
吸光度
4
例:回归方程; A = 0.5427 C + 0.2635
3
2
1
C样
0
0
0.2
0.4
0.6
0.8
浓度
注意事项
1. 遵守平行原则 —— 配制标准溶液、空白及仪器操作; 包括加入试剂的量、顺序、时间等。
2. 注意比色池(比色皿)的配对性; 3. 做好容量瓶的标记,以免混淆; 4. 测定系列浓度吸收度时,要从稀至浓顺序。
标准梯度浓度溶液的配制:
12345
3.0 ml

4.0 ml 5.0 ml 6.0 ml 7.0 ml




DW
Next
VB12
50 ml
0.5 cm
标准品
空白
3号
Next
DW
从 500~600nm 每 隔 10 nm 测 一 次 , 550nm±10nm每隔1nm测一次,绘A -λ图,求
下次实验
防腐药苯甲酸钠含量测定 (双相滴定法)
λ max
吸光度
吸收曲线的绘制(A-λ曲线)
0.6 0.5 0.4 0.3 0.2 0.1
0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波长 ( )
从500~600 nrn每隔10 nm测一次, 550nm±10nm处 每隔1nm测一次,绘制A -λ图,求出λ max
标准曲线的绘制(A—C曲线)
1~ 5
0.5 cm
空白
DW
Next
在λmax 处,以蒸馏水为空白依次测上述
5种不同浓度的标准液的A值,绘A-C曲线
VB12标准曲线 (A—C曲线)

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定性鉴定及含量

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定性鉴定及含量
2. 按药典方法,取维生素B12注射液1支(1mL),倒入 25mL容量瓶,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混匀,置于 1cm石英吸收池中以蒸馏水作参比溶液,在波长 230nm~580nm的范围内,每间隔20nm测定一次吸光 度,在最大吸收峰278nm、361nm、550nm附近,每间 隔2nm测量一次,然后绘制A—λ吸收曲线图,确定最 大吸收峰位置,并计算吸光度之比值,进行定性鉴定。
系数k可以用摩尔吸光系数ε或比吸光系数 所E11c%m
代替。
实验原理
维生素B12是含有Co的有机化合物,为深红色 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其注射液在278±1nm、 361±1nm、550±1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实验原理
通过对最大吸收峰处吸光度比值的计算,可对 其进行实性鉴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 规定维生素B12的定性鉴定标准为:
实验步骤
3. 依据在361nm处测得的吸光度值,计算 试样中维生素B12的质量浓度。
思考题
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维生素B12含量及定性鉴 定的原理是什么?
2. 称取0.0500g维生素C,溶于0.01mol/L H2SO4溶液中, 然后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吸取该溶 液2.00mL,准确稀释至100.0mL。取此溶液在1cm厚的 吸收池中用245nm波长的单色光测其吸光度为0.551, 试求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已知 (245nm)标= 560。
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定性鉴 定及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及正确 使用方法。
掌握吸收曲线的绘制方法。 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物质的定性
鉴定和含量测定。
实验原理
紫外分光光度法仍然是基于Lambert—Beer 定律

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定性鉴定及含量

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定性鉴定及含量

气味鉴定
02
03
折射率鉴定
通过嗅觉判断维生素B12注射液 是否有异常气味,如霉味、酸败 味等。
测定维生素B12注射液的折射率, 与标准值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纯 度。
化学性质鉴定
酸碱度鉴定
测定维生素B12注射液的酸碱度(pH值),以检查其 是否符合规定范围。
紫外可见光谱鉴定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测定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吸收光 谱,与标准品进行比较,以确定其成分和含量。
结果准确性评估
通过对比标准品和其他已知值,对实验结果进行准 确性评估。
结果可靠性评估
对实验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如重复性、再现性等, 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04 含量测定结果的分析与解 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数据清洗
去除异常值、缺失值,确保数据准确性。
统计分析方法
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如t检验、方差分析等,对 数据进行处理。
荧光法
荧光法是一种基于荧光物质与维生素B12相互作用所产生 的荧光特性的测定方法。通过测量荧光信号的强度,可以 间接测定样品中维生素B12的含量。
荧光法的原理是利用荧光物质与维生素B12结合后产生的 荧光信号,该荧光信号的强度与维生素B12的浓度成正比 。通过测量荧光信号的强度,可以得出样品中维生素B12 的含量。
遵循标准的实验操作规程, 确保实验步骤的准确性和 一致性。
实验环境控制
保持实验室内适宜的温度、 湿度和清洁度,以减少环 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和数据, 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实验结果的质量控制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回归分析、统计检验 等,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测定

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测定

1 ml
ml
二、 任务分解
3. 制定计划
(1)填写所需溶液、药品及仪器
表1 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测定所需药品
药品名称
规格
数量
用途及可用量
维生素B12注射液 2ml:0.5mg/2盒
2盒
药品,1人

纯化水
500ml,1人 仪器清洗、溶剂
二、 任务分解
3. 制定计划
(1)填写所需溶液、药品及仪器
表2 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测定所需仪器
7.记录与计算 1.计算供试品的百分含量% 2.计算平均百分含量%
标示量%= 平均百分含量%
8.结果与判定 1.将测得的含量与药典规定值比较,得出 结论。 2.相对偏差均应在±0.5%以内。
相对偏差= 结论:
三、实验实施
(一).使用前仪器的校正和检定
1.波长准确度 1.1 波长准确度的允差范围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准确 度允许误差,紫外区为±1nm,500nm处±2nm。
表1 分光光度法允差范围
波长 235 257 313 350
吸收强度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吸收系数 E 1 % 1cm
124.5 144.0 48.6 106.6
允差范围 123.0~126.0 142.8~146.2
47.0~50.3 105.5~108.5
(通则0401) P56
三、实验实施
三、实验实施
(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2. 吸收池(比色皿)的配对检查
比色皿的配对(测透光率 )
进入透光率测量界面
透光率相差应在0.3%以下, 否则必须加以校正值
三、实验实施
(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VB12

VB12

三、测试操作 1.把各被测试样,依次倒入比色皿内,其中 一只存放参比(空白)试样。试样高 度一般为 比色皿高度的2/3—3/4。然后依次(一般参 比放在靠身第一只)平稳地 放入比色架中,并 用夹子把比色皿固定于比色架右边,以防止 比色皿在操作中摇 动,影响测量精度。 2。把比色架,轻轻地放人试样室,使比色 架底部的定位孔与定位滑板上 的定位钉,接通电源后,预热三十分 钟。 2.把光门杆推到底,使光电管不见光。 3. 用波长选择钮选定测试波长。 4.用光电管选择杆选择测试波长所对应的 光电管,625nm以下,选用蓝 敏管(GD-5), 即选择杆推人, 625nm以上,选用红敏管 (GD-6);即选择杆拉出。
5.选用钨灯光源时,为减少杂散光影响, 可选用主机上的滤光片。当测试 波长小于 400nm时,可拉出一档,当测试波长大于 590nm时,可拉出二档,这样 可得到较满 意的数据。在一般测试中,可将该拉手推 人。 6.选择适当的比色皿.仪器附件中,备 有在紫外波段使用的lcm石英比色皿(已配 套),一般在350nm以下,选用石英比色 皿。 7.按CE按0%按MODE,即可在显示T值后, 进行测试操作。
四、实验内容
1. 鉴别 取维生素B12注射液样品,按 照其标示含量,精密吸取一定量, 用蒸馏水准确稀释K倍,使稀释液每 毫升含量约为25µg。置lcm石英池中, 以蒸馏水为空白,分别在 (278±1)nm、(361±1)nm与 (550±1)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由测出数值求:
(1)E1cm1%361和E1cm1%278值 (2) )E1cm1%361和E1cm1%550值 与药典规定值比较,得出结论。 (药典规定:吸收度361nm与吸收度 278nm的比值应为1.70~1.88;吸收 度361nm与吸收度550nm的比值应为 3.15~3.45)。

VB12注射液的鉴别及含量测定

VB12注射液的鉴别及含量测定

VB 12注射液的鉴别及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掌握维生素B 12注射液的鉴别和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3、熟悉绘制吸收曲线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原理
1、鉴别
利用VB 12注射液在361±1nm 、550±1nm 处的特征吸收峰,进行定性鉴别:A 361/A 550=3.15~3.45。

2、含量测定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用吸光系数法来测定。

对某一确定的物质,在一定波长下,其吸光系数为一定值(可从手册中查得,如VB 12,1%
1,361cm nm E =207),测得溶液吸光度A 后,即可用下式计算浓度:207
100/%
11样

)(A l E A mL g C cm =⨯= 将单位换算成(μg/mL ):31.48100
102076
⨯=⨯=样样A A C 标示百分含量:标示量%=48.31100n A ⨯⨯⨯样标示量
三、实验步骤
1、精密移取VB 12注射液1.00ml 于25ml 容量瓶,以蒸馏水定容;
2、用上述稀释液在250 ~ 600nm 扫描,记录特征峰的波长,详见操作说明;
3、以E 361/E 550的比值做定性鉴别;
4、以最大吸收峰处(361nm )的吸光度计算VB 12的含量及标示百分含量。

注:VB 12标示百分含量在90.0% ~ 110.0%内均为合格(本实验VB 12标示量:500μg/ml )。

四、数据处理要求
五、思考题
p98 2,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含量

实验四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分析、定星分析的原理。

2、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12含量的原理。

3、掌握UV—7502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原理与操作。

二、原理分子中的电子发生跃迁需要的能量约在1~20eV之间,其对应的吸收光的波长范围大部分处于紫外和可见光区域,通常将分子在这一区域的吸收光谱称为电子光谱或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

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就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

分光光度分析就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基础是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即物质在一定浓度的吸光度与它的吸收介质的厚度呈正比。

在紫外可见光的范围内,对于一个特定的波长,吸收的程度正比于试样中该成分的浓度,因此测量光谱可以进行定性分析,而且根据吸收与已知浓度的标样的比较,还能进行定量分析。

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以及数据处理及记录系统组成。

图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基本结构图2.透光率和吸光度如图2所示:入射光强度I0,吸收光强度I a,透过光强度I t, 反射光强度为I r I0═ I a + I t + I r被测溶液和参比的吸收池同样材料和厚度,反射光强度影响相互抵消,上式简化为I0═ I a + I t透光率愈大,溶液对光的吸收愈少;反之,透光率愈小,溶液对光的吸收愈多透光率的负对数称为吸光度,用符号A 表示。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维生素B12含量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维生素B12含量测定
扰因素少,药典规定以361±1nm处吸收峰的比吸光系
数E值(207)为测定注射液实际含量的依据。
三、仪器组成
紫外 - 可见光度计仪器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和检测器 四部分组成。
1、光源
对光源基本要求:足够光强、稳定、 连续辐射且强度随波长变化小。
(1) 钨及碘钨灯: 340~2500 nm ,多 用在可见光区;
3、吸收池 (Cell , Container) :
用于盛放样品。可用石英或玻璃两 种材料制作,前者适于紫外区和可见光 区;后者只适于可见光区。有些透明有 机玻璃亦可用作吸收池。
4、检测器: 硒光电池 光电二极管 光电倍增管
四、实验仪器与试剂
1、仪器: UV-2501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Simazu
定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液层的厚度成正比。
许多有机化合物在紫外具有特征的吸收光谱, 从而可以用来进行有机物的鉴定及结构分析(鉴定 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此外,还可对同分异构体 进行鉴别。对具有π健电子及共轭双键的化合物特 别灵敏,且在紫外光区具有强烈吸收。该法在有机 物分析中可进行:
(1)纯度检查; (2)未知样品的鉴定; (3)分子结构的推测; (4)互变异构的判别; (5)定量测定。
实验室内不准来回跑动。 不准随意搬动仪器。 在测量状态下,不得将手伸入测量室内,以防紫外线灼伤! 不准私自调整实验室空调的设定温度及风速。 同学操作时请注意爱护仪器,如有人为损坏需照价赔偿。
八、思考题:
为什么同浓度溶液,每次测量后读数会发生 细微变化?
紫外分光光度法与可见分光光度法有些什么 区别?
(2) 氢灯和氘灯: 160~375nm ,多用 在紫外区。
2、单色器 (Mnochromato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测定》项目教学设计方案
《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测定》
项目教学案例: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测定
一项目任务: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测定
1 适用专业:中专药剂、检验专业
2 适用岗位: QC人员
3 学习时间:2课时
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在基础化学相关章节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溶液的浓度及其计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注射液含量计算等理论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掌握了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收值等实验方法。

但是他们对化学知识在职业岗位中的意义及应用方法缺乏正确的认识。

我们选择该课题作为载体,通过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将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的思维习惯,以提高他们综合运用化学知识与技能完成实际工作的能力。

采用以具体工作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以职场实际操作为依据,满足相应职业资格要求,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今后检验工作的方法、程序及要领,毕业后到企业工作能尽快进入岗位角色。

三项目教学目标:
根据学以致用的现代化学教育理念,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形成的改革方向,结合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本课程的特点和优势,特制订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查阅所需检验药品的质量标准;
2)按照操作规程准确地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3)能够熟练地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物质溶液的浓度并进行含量测定的结果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注重对学生专业实作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操作;2)能运用理论知识解释操作过程;
3)使学生掌握工作思路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与协作工作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学会自觉地以医药行业标准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
2)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科学、严谨的的工作作风,树立质量第一的原则;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教学中以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此项目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是能力形成的载体,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对象,学生通过项目获得知识,提高技能,因此项目的选取与确定是关键。

由于学生缺乏综合运用化学知识与技能完成实际工作的能力,对具体的项目往往不知如何下手,因此工作项目的分解也成为难点。

重点:(1)将工作项目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
(2)分组完成各项工作。

难点:工作项目的分解。

3根据工作项目,分解工作任务( 10分钟)
将工作项目分解为必须完成的、具体的工作任务,这是开展项目教学的前提。

教师首先要提出明确的工作项目,组织并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将工作项目进行分解,分解成相应的具体工作任务:
(1)如何查阅药品质量标准(中国药典2005年二部),找到维生素B12注射液的质量标准内容;
(2)根据维生素B12注射液的质量标准内容和检验任务分析实验步骤、实验所用试药、所用仪器;
(3)进行试药及仪器的准备工作并进行所需检验药品的核对.按请验单领取所需检验药品,核对品名、批号、规格;
(4)准确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
(5)测定吸收值;
(6)数据记录并计算并进行结果判断;
(7)检验原始记录的记录(见学案);
(8)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并清理实验台面及仪器清洗
4学生分组,收集相关信息(15分钟)
要完成以上7项具体的工作任务,需要应用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郎伯-比尔定律、制剂含量计算等知识和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物质溶液的浓度等实验技能。

为了使学生人人参与、实现有效地自主和合作学习,将学生按上、中、下三个层次搭配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约4-6人,选出组长;各小组围绕工作项目
搜集相关信息。

对于基础一般或较差的班级,教师需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指导。

5制订工作计划(10分钟)
如何将搜集到的知识和技能信息转化为完成工作任务的程序和步骤,是顺利完成工作项目的保证。

为此,开展工作前必须指导学生根据工作任务的目标和要求,利用搜集到的信息,制订具体而明确的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程序、组内分工和组员合作方式,并与教师交流以得到认可。

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各小组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指导、示范。

6实施工作计划(30分钟)
各小组按照拟定的方案、步骤和程序实施工作计划,这是项目的实施阶段,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为此,特别强调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合作和互助。

7项目教学评价及总结(15分钟)
1)各小组完成工作后,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检验原始记录,在小组之间进行展示,并交叉检测。

2)以各组组长为主,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对各小组的工作方案、过程及结果进行讨论,找出成功与不足之处,注意要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评价,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成效进行组间互评,再通过结对的方式,由成功的小组帮助不足的小组进行适当的“补救”。

3)各小组成员根据本小组完成工作的情况、自己的参与程度及所起作用对学习成效开展自评和组内互评,教师则对学生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评
价。

各小组长根据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及教师评价三方面情况计算每位学生本次学习的成绩。

8成果应用
根据评价,让学生将《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测定》进行系统整理,在课后练习写出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测定的标准检验操作规程(SOP)
附学案:
检验原始记录
检验记录编号成检字第号年月日
检品批号检品名称
生产厂家
检验目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检验依据
仪器型号溶剂
波长范围及选用波长空白吸收值
吸收池配对情况
供试品溶液配制方法:
检验数据及图谱:
计算过程:
结论: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