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雷达使用与操作2
地质雷达检测原理及应用
1.5 地质雷达探测系统的组成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 SIR-20主机、电缆、400M 天线、电池和充电器、打标 器、测距轮
1.6 地质雷达天线分类
空气耦合天线:主要用于道 路路面检测(具有快速便捷 的特点,但受到的干扰较 大);
地面耦合天线:主要用于地 质构造检测,检测深度较深 (地面耦合天线能够减少天 线与地面间其他因素的干扰, 检测效果较为准确)
2.2 现场检测工作 2.2.1 仪器设备启动与参数设置 ① 连接主机与电源和天线 ② 打开主机电脑,进入采集软件 ③ 采集方式:时间模式time(也称为连续测量、自由测量)、距离模式
distance(也称为测距轮控制测量、距离测量)、点测模式point ④ 采集关键参数 (1)频率:发射天线的中心频率越高,则分辨率越高,
与探空雷达一样,探地雷达利用超高频电磁波的反射来探测目标体,根 据接收到的反射波的旅行时间、幅度与波形资料,推断地下介质的结构与分 布。
1.2 地质雷达的工作频段
1~100MHz, 低频,地质探测1-30米 100~1000MHz,中频,构造结构探测,2米 1000~5000MHz,高频, 浅表结构体探测, 50厘米
反射信号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上、下层介质的电性差异,电性差越大,反射 信号越强
(7世界中粒子呈无序排列的 状态,当外界电磁波穿透该 物质时,微观世界中的粒子 就会成定向排列状态,此时 会形成一个电容板,对外界 穿过的电磁波形成一定的阻 碍作用,而每种物质粒子的 排列规律不同,形成电容板 时阻碍外界电磁波穿过的能 力不同,因此各种物质的介 电常数也不同
(9)在“表格”窗口中点“剖面”选项,设置起始里程,如果里程向右减小,选中 “区域减量”。
三、地质雷达典型缺陷图形判定
如何利用地质雷达进行地下岩层探测和地质勘察
如何利用地质雷达进行地下岩层探测和地质勘察地质雷达是一种重要的地下探测工具,它能够通过发送高频电磁波并接收返回的信号来测量地下岩层的性质和结构。
利用地质雷达进行地质勘察,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地下岩层的分布、厚度、边界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裂隙、孔隙等特征。
本文将介绍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以及操作技巧,并探讨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地质雷达进行地下岩层探测和地质勘察。
首先,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波在地下的传播特性。
当地质雷达向地下发送高频电磁波时,部分电磁波会被地下物体反射回来并被地质雷达接收。
通过分析接收到的信号,我们可以了解地下岩层的特征。
地质雷达的探测深度一般在数十米至数百米之间,而探测分辨率较高,可以达到数厘米至数十厘米。
地质雷达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地质勘探、勘察调查、隧道工程、地质灾害预警等方面。
例如在油田勘探中,地质雷达可以帮助勘探人员了解油层的分布和厚度,从而有助于确定油井的位置和钻探方案。
在隧道工程中,地质雷达可以探测地下岩层中的断层和裂隙,帮助隧道设计人员制定合理的地质处理措施。
在地质灾害预警方面,地质雷达可以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地表下沉等变化,提供重要的预警信息,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要想最大程度地利用地质雷达进行地下岩层探测和地质勘察,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地质雷达仪器。
市场上有多种型号、品牌的地质雷达仪器可供选择,不同的仪器具有不同的性能指标。
一般来说,仪器的探测深度、分辨率、采样频率等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此外,仪器的重量、体积、易用性以及数据处理软件的功能也需要考虑。
在使用地质雷达进行实地勘探时,操作技巧也非常关键。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时间进行探测。
例如在地质勘探中,可以选择地下岩层性质变化较为明显的区域,以提高探测效果。
在操作仪器时,需要注意避免干扰源,如金属物体、电力线等。
另外,要合理设置采样参数,如采样点间距、采样时间等,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操作人员也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熟练掌握地质雷达的使用方法,以提高探测的效果和精度。
地质雷达操作规程
地质雷达操作规程1、规程说明本规程适用于探地雷达的所有试验检测过程。
2、参数设定1)将电池装到主机上,选择与检测任务相适应的天线,将光纤分别与主机和天线连接。
2)打开主机,选择与主机所接天线相对应的天线频率。
3)扫描速度:根据测试需求进行设定。
4)时窗设置:根据探测深度进行设定(双时程),900M天线时窗一般设为30~40ns,400M天线时窗一般设为60~80ns,100M天线时窗一般设为500ns 左右。
5)采样点数:此参数一般使用默认设置。
6)信号位置:一般把第一组较大的波形调至单道波形显示区的第2格。
7)增益调节:对采样的波形信号进行放大或缩小,一般调节增益至满格的60%左右,禁止将波形信号调节至饱和,以避免信号失真。
8)滤波设置:在采集过程中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过滤,去除干扰信号。
9)介电常数:根据所探测的物体通过介质对照表选择相应的介电常数。
10)保存参数:把所调节好的参数进行保存,方便下次在相同环境或介质下测量时节约调节参数的时间。
11)调入参数:把调节好的参数进行调入。
12)连续测量:采集数据时,主机和天线一直进行数据采集(适用于初支、二衬、路面测试)。
13)人工点测:采集数据时,进行人工触发,点击一次采集一道信号,适用于超前地质预报数据的采集。
14)实时处理;一般不设置为默认参数。
15)保存设置:根据需求把采集的数据保存至相应的存储器中。
3、数据采集:仪器参数设置完成后进行数据的现场采集。
4、保存采集的数据,并进行下一循环的数据采集。
5、数据采集完成并保存后,关闭主机电源,将光纤和主机与天线分离。
6、在仪器的使用过程中,若发现有任何异常的地方,应立即停止使用。
待查明原因后再进行测试。
7、地持雷达未经校验合格或超过校验周期,均不得使用。
地质雷达探测仪操用规程
地质雷达探测仪操用规程SIR-3000一、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SIR-3000型地质雷达探测仪。
二、操作步骤1、根据探测位置厚度选择适当的天线(可供选择的天线型号:100MHz、900MHz)。
400MHz、2、根据不同的探测位置选用不同的数据线。
然后将数据线带孔端与天线联接、带针端与主机联接~将主机线孔盖与数据线线孔盖相互扣上~拧紧。
3、检查电池电量~将主机朝面端电池盖打开~把电池放入电池盒内~盖上电池盖。
4、按主机上电源开关~开机。
5、将天线贴紧被测物~对参数进行设置。
6、探测完成后~先关机~再将数据线拆下。
把天线、数据线、主机放入相应的仪器箱中。
7、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地质雷达使用注意事项一、电池方面1、SIR-3000仪器电板装入后,仪器即处于待机或工作状态,因此仪器如长时间(一周)不用或处于运输过程中,应把仪器电池取出。
2、电池充电时要求220V交流稳压电源,详见《电池使用注意事项》,保护充电器和电池电瓶。
3、电池或者电瓶,要做定期维护。
建议每个月做充电放电。
二、各意部件1、先连接系统各个部件,主机+电缆+天线+标记杆+测距轮,再接通电源开机;先关机再拆设备附件。
2、更换设备部件(如电缆、天线、打标器、测距轮等等)要求无电操作。
即关闭主机电源后再拆,或者连接安装。
3、发现仪器信号不好或怀疑仪器工作不正常,先关闭主机电源再检查电缆两端接头(电缆与主机的接头、电缆与天线的接头是否连接正确),检查完毕确认无误再接通电源开机。
4、电缆连接防止虚接。
联机时注意电缆接口方向,电缆接头应与面板垂直,拧紧,与主机端旋转至红线处。
天线端旋转至三个小卡槽露出,同时注意固定电缆。
电缆与天线应用环行扣连接。
三、数据线1、数据线应绕圈收放,不能折叠。
2、在工地现场注意保护仪器,避免人为损坏。
数据线应避免长期在地面磨损。
3、雷达数据线为同轴电缆,不能被重车压。
数据线不能受到重物压损,如发生意外,首先观察外表有无破损,再用万用表进行测量。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质雷达应用规范要求
地质勘察工程中的地质雷达应用规范要求地质雷达是一种用于勘察地质结构和探测地下障碍物的工具,它可以提供有关地下情况的重要信息。
在地质勘察工程中,地质雷达的应用非常重要,但是在使用地质雷达时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讨论地质勘察工程中地质雷达的应用规范要求。
1. 设备校准在使用地质雷达之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校准。
校准过程中需要检查雷达的射频能量、传输和接收机的频率响应、脉冲宽度、幅度和延迟等参数。
校准后,必须记录校准结果并确保其有效性。
2. 数据收集和处理在进行地质雷达勘察时,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非常重要。
数据收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确保雷达设备和传感器的正确设置和放置;- 确保传感器与土壤或岩石表面的良好接触;- 采集数据时需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距离,并保持传感器的垂直性;- 检查数据质量,如信号强度、背景噪声、传输和接收延迟等参数。
3. 数据解释和分析收集到的地质雷达数据需要进行解释和分析,以获取有关地下结构的信息。
在进行数据解释和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结合场地实际情况和勘察要求,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算法;- 地质雷达数据解释和分析的结果需要与其他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和验证;- 根据解释和分析的结果,绘制清晰、准确的地质雷达剖面图和地下地质剖面图。
4. 数据存储和报告地质雷达的勘察结果需要进行有效的数据存储和报告。
在数据存储和报告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对收集到的地质雷达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建立规范的数据存储库;- 根据勘察需求和要求,编写清晰、准确的数据报告;- 数据报告应包括地质雷达勘察的目的、方法、数据处理过程、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报告中的数据和图像需要具备可读性和准确性,必要时可以使用适当的标注和说明。
5. 安全操作在进行地质雷达勘察时,安全操作是至关重要的。
勘察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和操作指南,确保勘察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完好。
必要时,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遵循现场安全要求。
地质雷达操作规程
地质雷达操作规程一、引言地质雷达是一种应用于地质勘探领域的雷达技术,通过测量雷达回波信号来获取地下目标的信息,广泛应用于地质工程、资源勘查等领域。
为了确保地质雷达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准确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设备检查与准备1.首先检查地质雷达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异常;2.检查设备各个部件的连接是否牢固;3.检查电源线、信号线等是否损坏;4.确保设备的电源和信号线接入正确;5.检查设备的电源开关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三、测量前准备1.对于冰冻地面,需将地面冰层清除干净;2.对于泥泞地面,需清除地面上的泥泞和积水;3.检查地面上是否有金属物体,如有需要移除;4.根据测量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和参数设置。
四、地理雷达操作步骤1.打开地质雷达电源开关,并选择合适的工作模式;2.连接电脑或数据采集器,确保数据采集设备正常连接;3.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天线和探头;4.按照设备操作手册,正确设置测量参数,包括测量范围、采样率等;5.将天线和探头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并确保安装稳固;6.如有需要,使用标定物进行仪器标定;7.若地质雷达需要移动,应谨慎操作,避免撞击或损坏设备;8.开始进行地质雷达测量。
五、测量过程操作规范1.操作人员应熟悉并掌握地质雷达仪器的操作流程;2.操作人员应避免穿戴金属物品,以避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3.操作人员应远离雷达天线范围内的辐射,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4.在测量过程中,应保持设备的稳定,并避免不必要的震动;5.在测量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必要的参数信息,并标注在测量数据中;6.如遇突发情况或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止测量,并进行相应处理;7.测量结束后,应将设备电源关闭,并仔细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
六、记录与数据处理1.在测量过程中,应准确记录测量时间、位置、参数等信息;2.测量结束后,及时保存测量数据,并备份到可靠的存储设备;3.使用专业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和结果;4.对于数据异常或不准确的情况,应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和校正。
地质雷达操作规程
地质雷达法检测操作规程1、地质雷达法合用范围地质雷达法可用于地层划分、岩溶和不均匀体的探测、工程质量的检测,如检测衬砌厚度、衬砌暗地里的回填密实度和衬砌内部钢架、钢筋等分布,地下管线探查及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等。
2、地质雷达主机技术指标:(1)系统增益不低于150dB;(2)信噪比不低于60dB;(3)采样间隔普通不大于0.5ns、A/D模数转换不低于16位;(4)计时误差小于1ns;(5)具有点测与连续测量功能,连续测量时,扫描速率大于64次/秒;(6)具有可选的信号叠加、实时滤波、时窗、增益、点测与连续测量、手动与自动位置标记功能;(7)具有现场数据处理功能,实时检测与显示功能,具有多种可选方式和现场数据处理能力。
3、地质雷达应符合下列要求:(1)探测体的厚度大于天线有效波长的1/4,探测体的宽度或者相邻被探测体可以分辨的最小间距大于探测天线有效波第一聂菲儿带半径。
(2)测线经过的表面相对平缓、无障碍、易于天线挪移。
(3)避开高电导屏蔽层或者大范围的金属构件。
4、地质雷达天线可采用不同频率的天线组合,技术指标为:(1)具有屏蔽功能;(2)最大探测深度应大于2m;(3)垂直分辨率应高于2cm。
5、现场检测(1)测线布置1、隧道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应以纵向布线为主,横向布线为辅。
纵向布线的位置应在隧道的拱顶、摆布拱腰、摆布边墙和隧道底部各布置一条;横向布线可按检测内容和要求布设线距。
普通情况线距8~12m;采用点测时每断面不少于6点。
检测中发现不合格地段应加密测线或者测点。
2、隧道竣工验收时质量检测应纵向布线,必要时可横向布线。
纵向布线的位置应在隧道拱顶、摆布拱腰和摆布边墙各布一条;横向布线线距8~12m;采用点测时每断面不少于5个点。
需确定回填空洞规模和范围时,应加密测线和测点。
3、三线隧道应在隧道拱顶部位增加2条测线。
4、测线每5~10m应有一历程标记。
(2)介质参数的标定:检测前应对衬砌混凝土的介电常数或者电磁波速做现场标定,且每座隧道不少于一处,每处实测不少于3次,取平均值为该隧道的介电常数或者电磁波速。
地质雷达数据处理解释系统使用说明书
地质雷达数据处理解释系统使用说明书
嘿,朋友!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这个地质雷达数据处理解释系统咋用。
你想想啊,这就好比你有了一个超级厉害的工具包,里面装满了各
种神奇的玩意儿,能帮你解开地下世界的秘密。
首先,你得把采集到的数据导进去,就像给这个系统喂饱饭一样。
比如说,你在野外辛苦采集了一堆地质雷达的数据,这就是系统的“粮食”呀!
然后呢,系统就开始大显身手啦!它会像个聪明的侦探一样,对这
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比如说,它能找出那些隐藏在数据里的异常点,就好像在一堆乱石中找到那颗闪闪发光的宝石一样。
“哎呀,这系统真能这么厉害?”你可能会问。
嘿,那当然啦!它的
本事可大着呢!它能把那些复杂的数据转化成直观的图像,让你一眼
就能看出地下的情况。
这就好比把一本深奥的天书变成了通俗易懂的
漫画。
在使用的过程中,你可得细心点儿,就像呵护宝贝一样对待它。
要
是不小心弄错了什么,那可就麻烦啦!
你看,这个地质雷达数据处理解释系统就是我们探索地下世界的得
力助手,有了它,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地下的奥秘。
所以啊,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个系统,让它为我们的地质研究、工程建设等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别小瞧它,它可是个厉害的角色呢!
我的观点就是:地质雷达数据处理解释系统是非常实用且强大的,我们要熟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让它为我们的工作和研究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成果。
地质雷达使用管理制度
地质雷达使用管理制度一、引言地质雷达是一种用于地质勘探和工程检测的高科技仪器,具有快速、高效、非破坏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隧道、桥梁、地下管线、地质灾害等领域。
为了规范地质雷达的使用,保障勘探和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和实施地质雷达使用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地质雷达的使用流程和管理要求,确保地质雷达的有效、安全、便捷使用,提高勘探和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地质雷达进行勘探和检测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公司、勘察设计院、施工单位等。
三、地质雷达的管理1. 购置与备案(1)地质雷达的购置应当具备相应资质和品牌认证,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2)地质雷达的购置应当在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中备案,包括设备型号、编号、生产厂家、购置时间等信息。
2. 日常检查与维护(1)地质雷达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2)地质雷达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当及时报修,并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维修。
3. 操作人员管理(1)地质雷达的操作人员应当具备相关技术和经验,并经过培训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2)地质雷达的操作人员应当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四、地质雷达的使用流程1. 勘探和检测前准备(1)确定勘探和检测的区域和目标,制定勘探和检测方案。
(2)检查地质雷达设备和相关配件,确保设备完好。
2. 地质雷达的设置与调试(1)选择适当的雷达探头和频段,根据勘探和检测的要求设置好地质雷达设备。
(2)对地质雷达设备进行调试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3. 数据采集和处理(1)按照勘探和检测方案进行数据采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勘探和检测结果。
4. 数据报告和归档(1)编制勘探和检测报告,包括勘探和检测的区域、目标、数据采集情况、处理结果、评价和建议等内容。
探地雷达操作规程2016.09.08
作
规
程
一:现场准备
1、被检测段衬砌上需有里程标号。每五米一个标。(标注里程标号);2、清理出被抽检段中路面存在的障碍物,保证检测数据的连续性、完整性;3、进行仰拱检测时,需将隧底中线或线路中线的石子或浮土清理干净,保持面上干燥不能有积水,如个别地段有积水需清理并铺上彩条布。以防泥浆粘于天线底部;4、现场需要熟悉施工的技术人员及调度员在场,以便核对里程及指挥车辆,同时需要2~3名工人配合等;5、需提供工程概况资料及检测段的隧道设计的围岩类型、衬砌厚度、钢筋间距、仰拱及仰拱填充厚度等设计资料。
地质雷达探测仪安全操作规程
仪器名称
地质雷达探测仪(IDS)
主要用途
探测目标介质的空间位置、结构、形态和埋藏深度。
性能指标
1、天线:80MHz天线、600MHz天线。
2、系统增益160dB
3、天线连接电缆(1m、5m、15m)
4、模/数转换32位
5、信噪比160dB
6、采样间隔0.002ns
环境要求
常温
二:数据采集
1、启动采参数;6、采集雷达数据;7、查看雷达数据并进行处理。三:保养、维护及安全须知
1、不得对设备系统进行打开和/或拆装一类的操作;2、所有电缆的连接,必须在关机状态下进行,在任何情况下,如需做任何连接改动,必须事先确认数据采集主机和计算机是否处于关机状态;3、当系统出于开机状态时,无论是在数据采集、后处理阶段或待机状态时,天线只许与被测表面相接触。请勿将天线直接对着人体;4、定期检查电缆,在连接时要查验电缆是否连接坚固,外表皮是否完好无损。
地质雷达操作规程
地质雷达操作规程
《地质雷达操作规程》
一、设备准备
1. 检查地质雷达设备是否完好,包括天线、控制器和电源等部分;
2. 确保电池或电源充足,以确保设备能正常工作;
3. 检查设备连接线是否完好,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连接。
二、操作前准备
1. 选择合适的地质雷达天线,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频率和天线类型;
2. 根据测量目标,调整合适的扫描范围和扫描速度;
3. 准备工作人员,确保他们具备相关的培训和操作经验;
4. 确保工作区域安全,并与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沟通和通知。
三、实地操作
1. 将地质雷达设备放置在平整的地面上,确保设备稳定不会移动;
2. 根据测量目标和任务要求,调整设备参数,包括频率、扫描范围和扫描速度等;
3. 开始进行地质雷达扫描,密切关注扫描数据,并及时调整设备参数;
4. 定期检查设备状态,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四、数据处理和分析
1. 将采集到的地质雷达数据导入相关的数据处理软件中,并进
行处理;
2. 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识别目标物体和地下结构;
3. 根据分析结果,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五、注意事项
1. 在操作地质雷达设备时,要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2. 在工作过程中,注意保护设备,避免碰撞和损坏;
3. 在操作过程中,密切关注设备状态,及时发现并排除设备故障;
4. 在实地操作中,要与相关人员配合,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经过以上操作规程的执行,地质雷达设备的使用效果将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精度。
岩土工程中地质雷达成像技术的应用与解释方法
岩土工程中地质雷达成像技术的应用与解释方法地质雷达成像技术是岩土工程中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地质勘察方法。
通过利用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地质雷达可以获取地下结构和地质体的信息,为岩土工程中的工程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岩土工程中地质雷达成像技术的应用领域和解释方法。
一、地质雷达成像技术的应用领域1. 地基稳定性评估地质雷达成像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地下土层的总体情况和各层的分布情况,对地基稳定性进行评估。
通过地质雷达成像技术可以检测地下水位、土层厚度和土层连续性等地质参数,为地基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并预测地下土层的变异和不均匀性,从而避免地基沉陷、塌陷等安全隐患。
2. 岩土体结构检测地质雷达成像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岩土体中的裂缝、空洞、夹层和断层等结构。
通过地质雷达成像技术可以获取岩土体内部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征以及各层之间的关系,帮助工程师了解岩土体的力学性质和稳定性。
同时,地质雷达成像技术还能够检测隐蔽的地下构造,如地下管线和埋藏的物体,以确保施工安全。
3. 地下水资源勘察地质雷达成像技术可以用于地下水资源的勘察和评估。
通过地质雷达成像技术可以准确掌握地下水层的位于深度和延伸范围,识别地下水层与接近地表的水体之间的界面,提供水文地质的数据支持。
基于地质雷达成像技术的地下水勘察可以大大减少勘察周期和勘察成本,提高勘察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地质雷达成像技术的解释方法1. 波形分析地质雷达回波的波形特征是解释地下结构的关键依据。
通过分析回波的幅度、时间和频率特征,可以识别地下结构中的变化和异常。
幅度衰减可以反映介质的衰减特性,时间延迟可以提供反射层的深度信息,频率变化可以揭示地下结构的细节特征。
对地质雷达回波波形进行综合分析,可以获得准确的地质结构信息。
2. 构造解释地质雷达成像结果是二维或三维的剖面图像,需要基于地质知识对图像进行构造解释。
根据地质雷达成像结果的反射层、弧状回波、坡度和连续性等特征,可以判断地下结构的性质。
隧道地质雷达操作方法
隧道地质雷达操作方法
隧道地质雷达是一种用于检测地下隧道地质结构的仪器。
以下是一般的操作方法:
1. 首先,确定需要检测的隧道区域,并确保该区域没有其他人员或障碍物。
2. 选择合适的地质雷达仪器,最常用的是地质雷达传感器和控制器。
3. 将地质雷达传感器安装在隧道的表面或侧面,通常是通过支架或固定装置进行安装。
4. 连接控制器和传感器,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根据仪器的说明书进行正确的电源连接和设置。
5. 开始扫描隧道地质结构。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手动操作控制器或使用遥控器来控制地质雷达的扫描。
6. 在扫描过程中,地质雷达会发送电磁波或声波信号,并接收地下结构反射回来的信号。
7. 接收到的信号会被地质雷达的控制器处理和分析,生成隧道地质结构的图像或数据。
8. 根据图像或数据进行地质结构的分析和解释,例如确定地下隧道的深度、岩层、裂缝等情况。
9.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多次扫描和分析,以获取更准确和全面的地质信息。
10. 扫描完成后,及时将仪器拆卸,并注意清洁和储存。
地质雷达操作规程
地质雷达操作规程1. 前言地质雷达是一种用于勘探地下物质和构造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地质、水文、工程等领域。
为了保证地质雷达的正确操作和数据采集,制定本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2. 设备准备在进行地质雷达勘探之前,需要准备以下设备: - 地质雷达主机 - 天线 - 电缆 -数据存储设备(如移动硬盘或U盘) - 电池或电源适配器3. 操作步骤3.1 设置主机参数•将地质雷达主机连接电源,并确认电源稳定。
•打开地质雷达主机,进入设置界面。
•根据具体勘探需求,设置采样频率、采样点数、工作时间等参数。
3.2 连接天线•将天线与电缆连接好,并确保连接牢固。
•将天线连接到地质雷达主机的天线接口上。
•调整天线的位置和方向,保证信号接收效果最佳。
3.3 数据采集•定位需要勘探的地点,并选择合适的扫描路径。
•按下主机上的开始按钮,开始进行数据采集。
•在勘探过程中,需保持主机和天线的稳定,避免震动和干扰。
3.4 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采集完成后,将地质雷达主机连接到电脑上。
•打开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并导入采集到的数据。
•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滤波、叠加和解译算法进行处理。
•分析处理后的数据,提取地下物质和构造的信息,并进行解释和评估。
4. 数据质量控制为了保证地质雷达采集的数据质量,应进行以下控制: - 在采集过程中,保持地质雷达主机和天线的稳定,避免人为震动和干扰。
- 在采集前,根据地质情况和采集需求,选择合适的采样频率和采样点数。
-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滤波和解译参数,提高数据质量。
5. 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地质雷达时,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在操作过程中,避免接触高压部件和电源线,以避免电击事故发生。
•在户外操作时,应注意防护措施,如戴好安全帽、穿戴防护服等。
•在雷电天气下,应停止操作,避免雷击事故。
6. 故障排除在操作地质雷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故障,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如下: - 主机无法打开:检查电源是否接通,电池是否放置正确,如有需要,尝试更换电源适配器。
K2中文操作手册
INGEGNERIA DEI SISTEMI S.p.A.Rev.2.3Protocol: MN/2004/005雷达数据采集软件K2用户手册2006年12月目录1. 概览 (1)1.1如何使用本手册 (1)2. K2系统硬件的配置 (2)2.1DAD控制单元 (2)2.2笔记本电脑 (3)2.3连接DAD控制单元与笔记本电脑 (4)3. K2系统的软件设置 (6)3.1软件安装与设置 (6)4. K2采集软件的使用 (9)4.1启动K2采集软件 (9)4.2选择驱动 (10)4.3增益标定 (13)4.3.1 高级设置菜单 (19)4.4选择测区 (21)4.5设置采集参数 (23)4.6数据采集 (27)4.7查看模式操作 (30)5. 错误信息及报警 (34)5.1错误信息 (34)6. 在线帮助 (35)6.1如何安装“S YMANTEC PCA NYWHERE”软件 (35)6.1.1 使用电话连接养护 (36)6.2使用W EBEX S UPPORT C ENTER远程协助 (37)6.2.1 如何使用Webex服务 (37)1.概览1.1如何使用本手册此K2采集软件使用手册被细分为以下几部分: ∙Chap.1:概览∙Chap.2:K2系统的硬件配置∙Chap.3:K2 采集软件操作程序∙Chap.4:K2 采集软件的设置∙Chap.5:错误信息及报警∙Chap.6:在线帮助2. K2系统硬件的配置K2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DAD 控制单元 ∙ 笔记本电脑 ∙ 网络电缆 ∙ 电池电缆 ∙ 电池包2.1 DAD 控制单元DAD 控制单元直接与天线相连,把采集的雷达数据数字化的控制单元。
DAD 控制单元有以下接口:∙ Lan Port 与笔记本电脑连接 ∙ Battery Port 与电池连接∙ Wheel port 连接测量轮位置传感器 ∙ Ant.1 - Ant.2 与雷达天线连接Fig.2-1 DAD 控制单元,电池接口和网线接口Fig.2-2 DAD控制单元,测量轮及雷达天线接口2.2笔记本电脑K2采集软件被安装在一个笔记本电脑中。
地质雷达操作手册
第一篇SIR—3000操作探讨1。
GSSI简介便携式透地雷达美国GSSI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生产地质雷达的厂家,它的产品遍布全球,目前超过1800套,占全球销量80%以上,在中国200余套,占中国市场份额的75%以上。
创始于1969年的美国地球物理探测公司(GSSI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专业研制探地雷达的公司,其前身为美国宇航局.随着60年代末期美国宇航局专门为阿波罗计划所研制的专用仪器,成功地探测到月球表面尘埃之后,世界上第一台进入民用的商用探地雷达得以在美国推出,它就是美国GSSI公司生产的SIR系列探地雷达的前身。
它用电磁波为地质勘察服务,为勘察方法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注释:不要使用Windex或其它脱氨的玻璃清洁器来清洁显示屏,因为这会损坏涂层.只需使用一个清洁的、轻微潮湿的布来轻柔地擦洗屏幕。
位于该部件前部的电池槽接收10.8伏的锂离子可充电电池。
完全充电电池的测量时间近似为3小时。
电池是可以再充电的,方法是采用任选的电池充电器来充电,或通过简单地把电池留在该部件内,把该部件与标准交流源连接起来,然后把系统放在备用模式下进行。
给一个电池再充电的时间近似为4 到5小时。
务必保持电池槽遮盖在该部件上,在使用中保证没有灰尘或污垢进入该部件内部。
2.探测原理H=vf3.硬件连接在该部件的背部,SIR—3000有六个连接器和一个用于记忆卡的槽。
顶排五个连接器从左到右依次是:交流电源,串行输入/输出(RS232),以太网,USB—B,USB-A.注:如果你没有使用测量轮的话,用户标记对记录所通过的距离是有帮助的.对记录诸如圆柱,树,凹坑等障碍物的位置来说,用户标记也是有帮助的。
3。
启动和屏幕显示第一个是TerraSIRch。
用TerraSIRch模式可以对所有数据采集参数进行完全控制.QuickStart 引导是对每个其他模式都有用的.按TerraSIRch按钮.过一会儿,你将看到屏幕被分成了三个窗口,并且有一个条运行穿过屏幕底部,该条带有上面六个功能键的命令.按Mark 按钮将改变你要求的单位,从英制的到米制的。
隧道地质雷达操作方法
隧道地质雷达操作方法隧道地质雷达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地下勘探仪器,它通过发送和接收电磁波来检测地下的地质结构和隧道周围的地质条件。
隧道地质雷达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在使用隧道地质雷达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将雷达设备放置在平稳的地面上,并连接好电源线和数据传输线。
然后,打开雷达设备的电源开关,等待设备启动。
接下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探测天线,并将其连接到雷达设备上。
最后,调整设备的设置,包括频率、增益、采样率等参数,以适应具体的探测需求。
步骤二:场地勘测在使用隧道地质雷达之前,需要对待勘测区域进行场地勘测。
这包括选择勘测区域、确定岩性、了解地质构造等工作。
根据勘测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雷达工作模式和相应的探测参数。
步骤三:雷达扫描在进行雷达扫描之前,需要将雷达设备设置好,并和探测天线放置在待勘测区域的合适位置。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扫描方式,包括直线扫描、网格扫描等。
在扫描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移动雷达设备和探测天线,确保整个勘测区域都能够被扫描到。
步骤四:数据采集与分析在雷达扫描结束后,设备会自动采集到大量的地下数据。
这些数据需要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首先,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出到计算机中。
然后,使用相关的地质雷达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的地质信息。
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射线追踪等。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绘制相应的剖面图和三维图,以便更好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
步骤五:结果解读与报告撰写在完成数据分析后,需要对结果进行解读和总结。
根据地质雷达的扫描结果,结合实际勘测情况,对地下地质条件进行评估和研究。
根据结果编写相应的报告,包括隧道地质雷达勘测的目的、方法、结果、分析和建议等内容,以便后续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隧道地质雷达时,操作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安全要求进行操作。
地质调查行业中的地质雷达勘探技术使用技巧
地质调查行业中的地质雷达勘探技术使用技巧地质雷达勘探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高效地质调查技术,其在地质调查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地质雷达勘探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技巧。
一、地质雷达勘探技术的基本原理地质雷达勘探技术是利用电磁波与地下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地下信息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向地下发送高频电磁波,然后接收地下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信号,通过分析信号的强度、时间和频率等特征来确定地下物质的性质和分布。
二、选择适当的频率和天线在使用地质雷达勘探技术之前,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勘探目的和地质背景选择适当的频率和天线。
不同的频率和天线对地下介质的穿透能力和分辨率有不同的影响。
对于需要较高的分辨率和浅层勘探的情况,通常选择高频率的地质雷达和短距离的天线;对于需要较好的穿透能力和深部勘探的情况,通常选择低频率的地质雷达和长距离的天线。
三、数据采集和处理技巧在进行地质雷达勘探时,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以下是一些使用技巧:1. 采集时保持稳定:在采集数据时应尽量保持雷达的稳定,避免晃动以及不必要的震动,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采集时密集布点:为了获取较为真实、完整的地下信息,应将采集点尽量密集布置,特别是在需要较高分辨率的勘探情况下。
3. 合理选择采集方向:根据具体勘探的目标和需求,合理选择雷达数据的采集方向,以获取最优质的数据。
4. 数据处理:在数据采集完成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去噪、纠偏、反褶积等,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解释性。
四、应用技巧地质雷达勘探技术在地质调查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应用技巧:1. 地下管线勘探:地质雷达勘探技术可用于地下管线勘探,可以帮助准确定位地下管线的位置、深度和走向,提高勘探效率和安全性。
2. 地下水资源勘探:地质雷达勘探技术可以用于地下水资源的勘探,通过分析地下水对电磁波的响应,可以识别地下水的含量、分布和运动方向。
OKO-2地质雷达操作流程
OKO-2地质雷达操作流程一、数据采集1、连接主机及天线、电池等,点击运行雷达,快捷键为Ctrl+S,如无法连接天线,请检查主机与天线之间的数据电缆连接,或调整笔记本IP地址,详细方法为设置IP地址后,在主软件中打开选项中的端口选择,点击以太网右边的锤子图标,使主机IP地址与雷达IP地址前三位相同。
2、参数调整:其他参数默认,只需点击移动,使首波处于采集界面最上方,晃动天线,或用手和其他物体在天线与检测物表面之间晃动,以确定被检测面波形位置。
(如新安装软件,则需重新设置,如下图:具体方法为:连接天线后,点击参数按钮,推荐按以下参数设置样本数量511信号数量20000叠加2介电常数*1060~70时间比例根据实际测深填写,约为每纳秒5CM左右文件序列标号默认为0,无需修改滚屏速度1-4可选,可根据个人习惯选择,4为最快增益无需调整扫描模式连续或测距高级选项只需将连续保存选中3、准备工作做好后,开始采集,首先使天线贴近被检测面,点击记录,设置文件名并做好现场记录,天线移动的同时按下空格做标记,之后每隔固定距离按下空格做标记,采集结束时按下空格做标记。
注意:采集时天线移动尽量匀速,如因特殊情况必须暂停或停止时,可打标记录,如长时间停止,建议停止此文件,在停止点重新建立文件。
(如采用测距模式则无需打标和匀速)二、数据处理1、打开文件,适当调整对比度及增益,可适当加带通滤波,可根据个人习惯变换显示颜色表2、观察图像,发现异常反射时记录此反射所处位置(根据采集时做的标记来确定),可到现场找到此位置重复检测并询问现场人员此处的实际情况,如多次检测后图像反射仍然异常,可判断此处存在病害或异常情况。
3、打开信号窗口,将横线调至地面负波走向正波第一次经过零点的位置,按PP,使最地面波位归零,如检测中有需要剪切掉的部分可在有效检测数据处点击左键,在信号窗口对话框内点击编辑,选择剪裁左部,可将多余无用数据文件剪切掉,同理剪切尾部及下部多余无用数据文件,也可以在需要剪切的部位头尾处点击左键观察信号窗口内的信号道,点击编辑里的删除信号中删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雷达仪的操作与保养0.0前言:作为近十余年来发展起来的地球物理高新技术方法,地质雷达以其分辨率高、定位准确、快速经济、灵活方便、剖面直观、实时图象显示等优点,备受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青睐。
现已成功地应用于岩土工程勘察、工程质量无损检测、水文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研究、生态环境检测、城市地下管网普查、文物及考古探测等众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探测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并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在工程探测领域应用不断被拓宽。
就目前市场上而言,地质雷达厂家主要有加拿大ERROR,美国SIR系列,瑞典MALA,国产青岛中科院光电所等等,其设备主要部件都是操作平台,仪器主机,以及配套雷达三大块。
目前国内各种地质雷达使用研发已相当成熟,不同厂家的仪器性能不断改善和优化。
相信在以后工程实践中,地质雷达会应用越来越光,且越来越适应各类不同的现场条件。
我公司引进的是瑞典MALA公司生产的RAMAC/GPR地质雷达,现主要介绍该仪器的使用及其小知识。
首先仪器硬件部分,仪器操作平台为IBM笔记本电脑,分采集软件GROUND VISION和分析处理软件REFLAXW软件;雷达主机为同步采集系统和高频模块;雷达的发射和采集天线为集成天线,目前购置了1.2GHZ 屏蔽天线,500MHZ屏蔽天线,100MHZ屏蔽天线,50MHZ非屏蔽天线共四种。
通过在不同的工作领域合理调配不同的天线,再辅以不同的辅助设备,(比如隧道中的脚架,提升车,公路上的拖车,水上物探上的木船,或者防水密闭管等等),使工作更便捷,应用效果更准确。
雷达的基本操作应当说比较傻瓜型,使用起来应该说比较容易上手,在实践中应当遵循《城市工程地球物理规范》等国家,行业标准,以及仪器本身操作指南,使测试工作安排,测线布置,采样方式,测试精度,测试效果,以及测试成果等等满足工程技术要求。
1.0 基础篇一、软件安装1、计算机开机时,首先进入 BIOS 设置(如IBM 按F1 进入,其它参阅计算机使用手册)将并口设置为 ECP 方式,端口地址设为0378。
2、如果是 Windows XP 或2000 操作系统,应在控制面板中进入设备管理器,在并口属性中的端口设置栏:筛选源方案选择“使用指派给此端口的任何中断”,并选择“使用即插即拔设备”;在资源栏:输入/输出范围选“0378-037F”3、使用软件安装光盘,点击“setup”进行安装,按照安装提示进行安装即可。
二、雷达操作使用1、先将电池装到主机和天线上,将光纤分别与主机和天线相连,将并口数据线与主机和计算机相连。
2、打开主机和天线上的电源开关。
3、运行 Groundvision 软件4、当软件的 F5 为红点时,表明系统已经连接好,按F5 进入参数选择界面。
5、选择文件要保存的子目录,取文件名。
选择使用的天线,触发方式,点击”setting”进行参数设置。
6、设置采样频率、样点数、迭加次数、采样间距等参数。
7、按“OK”,再按“Start measurement”进行数据采集。
8、数据采集完成后,按 F6 或ESC 键结束数据采集,退出”Groundvision”软件9、关闭主机和天线的电源开关,关闭计算机,将光纤和数据线取下。
三、雷达的保养1、雷达使用前,要对电池进行充电,充至充电器的指示灯为绿色即可。
2、电池不要充电时间过长或完全用完再充电,随用随充即可。
3、雷达使用时要注意保护光纤和光纤接口,用完后及时将光纤套和接口帽套上,以免进入灰尘,影响数据传输。
4、雷达使用完后,要及时将电池取下。
5、将电子单元与天线连接时或安装电池时,一定不要让接口处有水。
6、雷达超过半年不用时,要将电池充满电,并将系统连接起来在室内采集一个小时。
7、雷达在现场使用完毕后,要注意清点配件是否齐全,以保证下次能顺利使用。
以上就是雷达使用的简单流程:值得注意的是对仪器的保护,应当说作为精密仪器,特别注意他的正确操作使用,由于传输信号线为光缆材料,很容易折断,这点尤为重要。
其次,开机步骤应该是先天线按钮,后主机按钮,然后是电脑采集按钮,关机循序应当是先电脑,后主机最后天线。
否则会引起仪器元件损耗。
再有不同频率天线对应不同的采集频率,采集频率应当大于天线频率,当然也不能过高,一般为10倍,如下表,过高会导致同步模块烧掉。
另外一点是仪器保养,外业工作千万不能在雨天进行,不能过含水区域。
否则会使电子元件短路,不小心受潮应当及时烘干,切不可有污渍,要经常用凡士林或干净面纸对仪器表面擦拭,接口处要用空气球吹掉灰尘。
这条同任何其他精密仪器一样。
仪器率定:应当每半年对仪器进行率定,特别是仪器的步长滑轮,应当对的步长刻度进行校正。
在操作 CUII 和天线的过程中都要十分小心,避免对设备的生硬操作和冲撞。
在运输过程中,CUII 和天线都应被适当的安放在运输容器中。
为保护光纤,要及时清理灰尘和脏物。
测量结束后,请检查仪器并包在运输箱中。
如果可能,应给电池充电,如果电池要闲置存放较长时间,应偶尔给它们充电。
下面列出了一些常见故障和我们建议您采取的行动。
如果按照这些建议仍然不能解决,请和鑫衡运公司联系。
2.0 提高篇作为一个技术人员,首先应当对本身所要探求的目标体应当有认识,不能地质环境对应着不同的岩土参数,有些可以应用地质雷达识别出来,有些则不能,需要辅以其他物探方法或者用其他手段解决问题。
第二是对本身所拥有的地质雷达的效能有把握,到底能够解决多深的问题,能够探测多大的目标体,误差是多少,什么原因造成效果不好。
这是技术人员需要思考问题。
Ground vision 操作:用户界面GroundVision 的用户界面与其它Windows 软件一样,它支持多种文件和相同文件的多种显示方式。
文件打印也和其它Windows 软件一样。
1.2.1 主窗口它也称为应用窗口,该窗口包括应用菜单,信息窗口,工具栏,状态栏和雷达程序窗口。
主窗口可以缩小,放大或变成任何尺寸。
1.2.2 状态栏状态栏由用户管理,主窗口决定状态栏尺寸。
用户可以操纵雷达剖面和道显示窗口,并可以改变窗口尺寸。
状态栏可以显示不同窗口,并显示哪个窗口是激活的。
1.2.3 菜单菜单内容随文件是否打开而变化,所有不能使用的选项是灰色的。
1.2.4 工具栏工具栏都使用按钮,每个按钮都是菜单命令的快捷键,即每个按钮对应一个菜单选项。
如果一个按钮是灰色的,则其菜单是不可用的。
在菜单的选项中选择用户工具栏,用户可以自己定义工具栏。
1.2.5 雷达剖面雷达剖面是采集的雷达数据的图像。
如果图像大于窗口尺寸,可以用滚动条来滚动垂直或水平图像。
在剖面的某一道上点击左键,可以在道显示区显示该道;点击右键显示弹出菜单,它包括剖面的一些命令。
当鼠标在剖面内移动时,剖面信息菜单将显示实际道数,采样点数,深度/时间和位置/时间。
1.2.6 道显示道显示用来显示用户确定的某一道,当滚动道显示窗口时,它显示剖面左侧的道。
道显示用键盘的T键来开/关。
使用鼠标可以把水平方向定义成任何尺寸。
在菜单的window 下选择道窗口并移动鼠标,点击左键确定尺寸。
1.3 文件格式用Ground Vision 采集时会产生两个文件,一个是数据文件(.rd3), 另一个是道头文件(.rad)。
数据文件是16 位二进制文件,它包含采样值。
道头文件是文本文件,它包含采集的参数信息。
不要编辑和保存道头文件,否则会在文件信息中产生错误。
从DOS 程序GPR.EXE 获得的RAMAC/GPR 数据文件可以用Ground Vision 出图,滤波和打印。
如果文件是复制来的或从其它计算机或光盘得来的,必须将数据文件和道头文件一起考贝。
当保存滤波设置,调色盘,GPS 和标记时,Ground Vision 会产生其它文件类型。
以下为文件类型列表:.RD3 16 位二进制数据文件.RAD 道头文件.COR 从GPS 得到的坐标文件.MKN 标记文件(有1 到9 九种颜色码和名称).MRK 由X3M Corder 产生的标记文件.FIL 保存的滤波参数.PAL 保存的调色盘设置本章介绍最必要的采集,视图和打印雷达图像的步骤。
以下为五个最基本的步骤,详细描述见第三章。
2.1 开机首先,确认硬件已正确连接,电源已打开。
工具栏的Start F5 变为红色,表明电源已打开,与控制单元的通讯已正常工作。
如果该钮没有变成红色,按自动测试键F9,5 秒钟内F5 会变成红色,否则ECP 通讯,光纤和电缆连接或电源的某一个会出现错误。
2.2 采集要进行单道采集,在菜单的File 下(CTRL N)选择New Single channel measurement或Start F5 键。
在New Profile 对话窗中选定文件名,路径,天线和触发方式。
按Startmeasurement (Ctrl M) 开始采集。
按Stop (F6)或在菜单Measurement 下选择Stop 停止采集,当采集停止时,雷达剖面向前滚动,并显示剖面的开始部分。
Ground vison 两大必杀技:鼠标右键1 调色板:雷达图本身本省类似于地震映像为波列图,适合专业人士看图,对于报告最后,需要采用不同调色板可以突出要表达的信息。
如图:PALETTE2 滤波:MALA的一个好处是采集系统自带简单处理功能,这个功能很很强,很实用。
对于浅部测试:常用直流滤波,自动增益和巴斯滤波;对于深部探测则需增加底部放大和道均衡,但并不是固定每次都要用,还是根据现场测试效果。
此外,在SCALE中,需要调整幅度和深度,因为仪器默认是初至在30点,传播速度100 us,实际测试中,不同介质介电常数对于不同电磁波速度,应当有所变化,这个在后面实例中有介绍。
介质电导率S/m 相对介电常数速度(m/µs)空气0 1 300干沥青0.01-0.1 2-4 212-150 湿沥青0.001-0.1 6-12 122-86干粘土0.1-1 2-6 212-122 湿粘土0.1-1 5-40 134-47干煤0.001-0.01 3.5 160湿煤0.001-0.1 8 106 干混凝土0.001-0.01 4-40 150-47 湿混凝土0.01-0.1 10-20 95-67淡水106--0.01 81 33淡水冰104--103-4 150干花岗岩108--106-5 134湿花岗岩0.001-0.01 7 113干灰岩108--106-7 113湿灰岩0.01-0.1 8 106永久冻土105--0.01 4-8 150-106干结晶盐104--0.01 4-7 150-113干沙107--0.001 2-6 212-122湿沙0.001-0.01 10-30 95-54干砂岩106--105-2-5 212-134湿砂岩104--0.01 5-10 134-95海水100 81 33海水冰0.01-0.1 4-8 150-106 干页岩0.001-0.01 4-9 150-100 饱和页岩0.001-0.1 9-16 100-75硬雪106--105-6-12 122-86粘性干土0.01-0.1 4-10 150-95 粘性湿土0.001-1 10-30 95-54干壤土104--103-4-10 150-95湿壤土0.01-0.1 10-30 95-54干沙土104--0.01 4-10 150-95湿沙土0.01-0.1 10-30 95-54REALAXW 操作:用户界面作为一个分析软件,应当说广泛应用于地震,地质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