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难点突破---比喻论证
申论作文比喻论证
![申论作文比喻论证](https://img.taocdn.com/s3/m/53d51f4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e.png)
申论作文比喻论证一、题目:高速公路在现代社会,高速公路可以被看作是国家的经济动脉,是连接各地、促进交流和发展的重要通道。
和申论作文类似,高速公路需要具备快速、便捷、安全、畅通四个特点,共同构建起一幅繁荣发展的现代国家画卷。
首先,高速公路追求快速。
申论作文的要求也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确定中心论点和观点,并展开逻辑推理和论证。
高速公路采用直线、大桥等设计,减少了曲线和坡度,使车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行驶,提高了运输效率。
申论作文也要有紧凑的结构,提炼出核心观点,以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和抓住文章的主旨。
其次,高速公路注重便捷。
申论作文的写作风格也倾向于简明扼要,直指问题的本质,给读者提供清晰明了的信息。
高速公路沿途设置了出入口和服务区,方便车辆的进出和沿途通行,同时还提供了一系列服务设施,如加油站、餐馆等,方便司机和乘客的休息和补给。
申论作文同样需要提供充足的论据和证据,并进行扩展论证,使读者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高速公路注重安全。
申论作文的逻辑严密、层次清晰,旨在引导读者对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避免误导和偏见。
高速公路设置了护栏、标线、交通信号等设施,提供了良好的交通秩序和行车环境,保障了司乘人员的安全。
申论作文同样要遵循正确的逻辑,确保文章的结构合理、思路清晰,避免出现逻辑错误和草率的论断。
最后,高速公路追求畅通。
申论作文的观点和论据要有条理、有序地展开,使文章的逻辑和论证过程顺畅流畅。
高速公路采用宽敞平整的路面、大桥和隧道,保证了车流的顺畅,减少了拥堵和堵塞。
申论作文同样需要合理组织论点和论据,进行充分的扩展和分析,确保读者能够在阅读中获得畅快淋漓的思考和阅读体验。
综上所述,申论作文和高速公路均具备快速、便捷、安全、畅通的特点。
通过比喻论证,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出申论作文的写作特色和要求,进一步提高作文的质量和表达的效果。
高考议论文写作学会比喻论证
![高考议论文写作学会比喻论证](https://img.taocdn.com/s3/m/2320e0f80975f46527d3e1cf.png)
高考议论文写作学会比喻论证高考议论文写作学会比喻论证高考语文冲刺高考议论文写作学会比喻论证【比喻论证】1 、比喻论证法。
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
2 、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
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像、是、如等)。
3 、比喻论证的几种方法:比喻描绘,比喻评价,比喻说理。
一、【注意问题】(1)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
议论文比喻论证训练指导(2)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
可以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春蚕,说明他们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却不能将他们比喻成能使别人干净起来,可他们自己却像越来越脏的抹布、扫帚,这样运用比喻法,叫引喻失义,应当注意。
(3)因为比喻的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
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几个比喻,应把它和例证法、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
2、满分作文精彩文段、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把批评看做波浪,路程便惊险无比;把批评看做吹动帆布的风,人生才充满力量。
白岩松初入央视时,因为普通话不够标准流利而饱受冷眼与批评,但他把那些有意无意的指责视作敦促自己进步的鼓点,不断激励自己,反复训练,终于在人才荟萃的央视站稳了脚跟。
选自满分作文《直面批评》、他人指正,吾必改之。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错误是不可避免的,百密必有一疏。
所以别人或好意或恶语的指正均是一把刻刀,为你人生的美玉添姿增彩。
今日他人之对我抛砖,乃是他日我成才之奠基。
马云谈笑别人对他的指正、批评甚至诽谤。
正是他有过必改,善听人言的品质,使阿里巴巴蒸蒸日上。
选自满分作文《有过即改,善莫大焉》……像那海边沙滩上的贝壳,经历了痛彻心扉的砥砺化为一颗耀眼的珍珠。
人生亦是如此,必会经历几重苦难几层波浪,而那诤言,则是让你含在嘴里苦涩的海水粗砺的沙石,虽是疼痛,却足够帮你扬起风帆,消除谬误,奋力前行。
议论文——比喻论证
![议论文——比喻论证](https://img.taocdn.com/s3/m/a92d9b88240c844769eaeea1.png)
议论文——比喻论证一、概念: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又叫喻证法。
在论证过程中,为了增强说理的效果,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就可以运用此法或通过虚构的寓言、神话讲道理,或摘取自然现象、生活现象打比方。
如荀子的《劝学》一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形象点明了学习的巨大作用。
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使人易于理解,使文章富有文采。
比喻论证法可以在文章中任何需要的地方使用。
可以描绘,可以说理,还可以评价。
一般说,比喻论证不宜作为一篇文章论证的主要方法,因此要适量。
比喻说理:高考满分作文《双赢,你我共辉煌》:即使自己是一枝娇艳美丽的牡丹,也应明白,一枝独放不是春天,春天应是万紫千红的世界。
即使自己是一颗傲然挺立的孤松,也应明白,一株独秀不算英雄,成行成排的树林才是遮风挡沙的坚固长城。
即使自己是一支整装待发的帆船,也应明白,一船独行不算风景,千帆竞发才能显示大海的壮阔。
比喻描绘,更富文采:我无法想象“剖肝沥胆”的屈原以一副怎样的面貌在汨罗江畔绝望的挺立和孤傲的苦吟。
《离骚》名垂千古,有人说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与超越,我想屈原更是以一种青鸟折翅的悲伤徘徊在绝望里,通身的长袍翻飞在逆风中,以一种不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超越了偏激与豪迈,纵身跃下了汨罗江!比喻评价:学会联想与想象,用精彩的比喻去评介人物。
如:昭君昂首上殿的那一刻,注定一朵曼陀萝花灿然开放了。
只是一朵普通的花,并非金雕银塑,可它的光芒,却足以使所有金银黯然失色。
――辽宁高考满分作文《那一缕不泯的自豪》二、如何进行比喻论证:1、首先要明确本体,即要证明的观点。
2、其次寻找一个或多个道理相通的喻体。
一般用自然、生活中的常识或公理做喻体。
3、抓住比喻和被比喻事物之间的共同点进行论证。
一般是先写几个比喻句,之后分析其中蕴含的道理,引出本体——中心论点。
4 、注意:用来比喻的事物要有公理性,要浅显易懂,否则就不能很好地论证深奥的道理。
议论文论证有力之比喻论证[技巧]
![议论文论证有力之比喻论证[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0cbd84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9.png)
比喻论证更精彩汪茂吾比喻论证,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打比方来论证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
与其他论证方法不同的是,这种论证方法可以更生动形象地阐述道理,使抽象、枯燥的道理变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接受,使文章耐读有味。
荀子的《劝学》一文,就使用了大量的比喻论证来阐述道理。
如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比喻人经过学习可以变得聪明,行为合乎规范;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比喻办事要凭借有利条件;用“积土成山”和“积水成渊”比喻学习要善于积累;用蚓和蟹设喻,论证学习必须做到持之以恒。
一篇精彩的议论文往往离不开比喻论证。
【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
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
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3年•广东卷)【满分展台】感恩,我心中那朵永不凋谢的花一考生落叶为了表达对滋养它的大树的感恩,在空中慢慢地盘旋,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乐章;白云为了表达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在蔚蓝的天空飘荡,描绘出一幅感人的画面。
①有人说,感恩像翅膀,拥有它,我们才能在生命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可我觉得,感恩更像生命中那一朵朵不谢的花。
因为感恩,所以我们的生命变得五彩斑斓。
②感恩像荷花。
③当我们惊叹于荷花艳丽的时候,我们是否静下心来欣赏其中的美。
当我们明白父母给我们的爱是那样无私的时候,我们是否真正学会了感恩这至亲的亲人。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可以没有朋友,没有同学,甚至没有兄弟姐妹,但是,我们不能没有父母。
是父母赋予我们血肉之躯,养育我们长大,又教会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做一个有用的人。
父爱是山,伟大坚实而又广博,他教会我们学会了坚强,记住了宽容,懂得了自制。
高考作文比喻论证技巧
![高考作文比喻论证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5c5097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9.png)
高考作文比喻论证技巧高考作文,那可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要想在这场战斗中脱颖而出,各种技巧就像是我们手中的武器。
今天,咱就来好好聊聊比喻论证这个“神器”。
比喻论证,说起来好像挺玄乎,但其实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打比方。
比如说,你想形容一个人特别固执,你不说他固执,而是说他“像块顽石,任谁也改变不了他的想法”,这就是比喻论证。
是不是一下子就觉得形象多了?我记得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去爬山。
那山啊,高耸入云,看着就让人心里犯怵。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信心满满,步子迈得那叫一个大。
可没一会儿,就有人开始气喘吁吁,喊着爬不动了。
这时候,队伍里有个小伙伴说:“咱们这爬山啊,就像高考,一开始都觉得自己能一飞冲天,可越往上爬,困难越多,这时候就得咬咬牙坚持住。
”嘿,你还别说,这么一比喻,原本想要放弃的人好像一下子又有了动力。
就像这个爬山的例子,比喻论证的妙处就在于它能把抽象的、复杂的道理,用形象、简单的事物给说清楚。
高考作文里,如果能巧妙地运用比喻论证,那绝对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比如说,你要写“坚持就是胜利”这个主题。
你要是干巴巴地说“我们要坚持,只有坚持才能成功”,这多没劲儿啊。
但你要是说“坚持就像一场马拉松,途中会有无数的疲惫和挫折,但只要咬着牙跑下去,终点的胜利就在等着你”,这感觉是不是就完全不一样了?一下子就让人明白了坚持的过程和重要性。
再比如说,写“梦想的力量”。
别直接说“梦想很有力量,能让人奋进”。
你可以这样写:“梦想就像一盏明灯,在黑暗中为我们照亮前行的路;梦想又像一阵春风,吹走我们心头的阴霾,带来希望和勇气。
”这样一写,梦想的那种鼓舞人心的力量是不是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了?还有啊,比喻论证还能让你的文章更有文采。
用得好的话,那简直就是给作文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
比如说,形容时间过得快,你可以说“时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腾而去,一去不返”。
形容心情沉重,你可以说“心情如同铅块一般,沉甸甸地坠着”。
议论文写作训练--论证方法及论证效果
![议论文写作训练--论证方法及论证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60d7584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4.png)
议论文写作训练--论证方法及论证效果议论文写作训练--论证方法及论证效果一、考点要求分析综合:分析作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二、常见论证方法1、比喻论证:运用一些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打比方的一种论证方法。
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的喻证法运用得是很经典的。
他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混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的几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
2、2、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这种论证方法通过客体事物与主体事物相同特点的比较,把客体事物的性质类推到主体事物上,由此揭示出主体事物具有客体事物同样的性质,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
要使用同类对象进行类比,不能相对或相反。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中,以尼采不是太阳,也没有无尽的光和热,类推到中国也不是太阳,也没有无尽的光和热,不可能一味的给予,除非中国像尼采那样疯掉。
由此可见,客体事物在论证中起着印证主体事物所具有的某些性质,进而证明论点的作用。
3、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是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不可强求统一,但这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确有高下优劣之分。
醉生梦死,花天酒地,是生活方式,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也是生活方式;无所事事,浑浑噩噩,是生活方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也是生活方式;未老先衰,坐吃山空,是生活方式,老而弥坚,与时俱进,也是生活方式。
无疑,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是积极的,高尚的,令人敬佩的,也是值得效仿的。
——《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此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突出了“李政道的生活方式,是积极的,高尚的,令人敬佩的,也是值得效仿的。
议论文阅读与写作之二:比喻论证
![议论文阅读与写作之二:比喻论证](https://img.taocdn.com/s3/m/e315172590c69ec3d5bb75cd.png)
议论文阅读与写作之二:比喻论证“议论文”阅读[妙文览胜]例文一: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毕淑敏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这是一个真理。
每一个养过蚕的人和没有养过蚕的人,都知道这件事。
蚕丝是一寸一寸吐出来的,在吐的时候,蚕昂着头,很快乐专注的样子。
蚕并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的努力劳动,才将自己的身体束缚得紧紧的。
直到被人一股脑儿丢进开水锅里,煮死,然后那些美丽的丝,成了没有生命的嫁衣。
这是蚕的悲剧。
当我们说到悲剧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持了一种观望的态度。
也许,是“剧”这个词,将我们引入歧途。
以为他人是演员。
而我们只是包厢里遥远的安全的看客。
其实,作茧自缚的情况,绝不如想象的那样罕见,它们广泛地存在于我们周围,空气中到处都飘荡着纷飞的乱丝。
钱的丝飞舞着。
很多人在选择以钱为生命指标的时候,看到的是钱所带来的便利和荣耀的光环。
钱是单纯的,但攫取钱的手段却不是那样单纯。
把一样物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它的危险,不在于这桩物品的本身,而在于你是怎样获取它并消费它。
或许可以说,收入钱的能力还比较容易掌握,支出它的能力则和人的综合素质有极大的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些人是不配享有大量的金钱的。
如同一个头脑不健全的人,如果碰巧有了很大的蛮力,那么,无论是对于他本人还是对于他人,都不是一件幸事。
在一个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飞速增长的时代,钱是温柔绚丽的,钱也是飘浮迷茫的,钱的乱丝令没有能力驾驭它的人窒息,直至被它绞杀。
爱的丝也如四月的柳絮一般飞舞着,迷乱着我们的眼,雪一般覆盖着视线。
这句话严格说起来,是有语病的。
真正的爱,不是诱惑,是温暖。
只会使我们更勇敢和智慧,但的确有很多人被爱包围着,时有狂躁。
那就是爱的没有节制了。
没有节制的爱,如同没有节制的水和火一样,甚至包括氧气,同样是灾难性的。
水火无情,大家都是知道的。
但是谈到氧气,那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围棋高手下棋的时候,吸氧之后,妙招叠出,让人疑心气袋之中是否藏有古今棋谱?记得我学习医科的时候,教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议论文写作指导之-比喻论证
![议论文写作指导之-比喻论证](https://img.taocdn.com/s3/m/d726e796cc22bcd126ff0ce0.png)
写说理文,得明理,还得确有所见。 比如,学习很重要,似乎谁都懂,但《劝 学》中的连串喻证,却能永远给人新鲜透 辟之感,这就得归因于荀子对平常事物深 入地体察。可见高明的说理无不源于平时 对各类事物点滴的观察、思考。
示例:昭君――(联想)――曼佗罗花 人――鼠标(要像鼠标那样点击自己的良心) (提示:从身边的事物取材) 人――黑板擦(要像黑板擦那样擦出人生的污点) 人――小草(平凡之中焕发着生命的坚毅) (提示:善用大自然这个无尽的宝藏) 人――梅花(在严寒之中尽展飒爽英姿) 人――青松(在大雪之下挺立不屈的品格) 人――火炬(要像火炬那样照亮曾经黑暗的世界)
比喻论证
用打比方的方法去讲道理
读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 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 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 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 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 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 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 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 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 假于物也。
“生命”话题
生命如画,有浓墨泼洒,也有淡笔轻描;生命如歌, 有轻吟浅唱,也有黄钟大吕。君不见李太白、杜工部之 一生,浓墨泼洒,铸就生命之伟大;裴多菲、雪莱之一 生,淡笔轻描终写尽生命之真谛。君不见轻音浅唱之陶 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高歌猛进之谭嗣同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生命是山,我们无法预估它的长度,我们却可追求 它的高度。生命是路,它是由一块块不起眼的沙石组成 的,而不是铺金布银,平平淡淡中尽显生命之完美。生 命是一叶扁舟,航行于茫茫沧海之中,只有经历暴风雨 的洗礼,才会迎来明天海上初升的太阳。
议论文写作之比喻论证片段写作训练
![议论文写作之比喻论证片段写作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381a125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6.png)
议论文写作之比喻论证片段写作训练【学习目标】1、明确作文高考评分标准2、明确比喻论证的三种方法:比喻描绘、比喻评价,比喻说理。
3、比喻论证片段训练五、【优秀喻证段落】喻证文段一:中心:赞奉献精神人们赞美春蚕,因为它吃的是叶,吐出的是丝,终身闪耀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
人们赞美老牛,因为它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索取甚少,奉献的甚多,终身劳而不辍,死而后已。
人们热爱太阳,是因为它把无穷的光和热无私奉献给了万世万物。
人们歌唱母亲、老师,怀念雷锋、焦裕禄,把解放军称为最可爱的人,原因只有一个:他们都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只有奉献的人生,才是伟大、幸福和快乐的人生。
喻证文段三:中心:“自由”谈——自由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自由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不受约束的绝对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词中就生动的诠释了自由的相对性。
鹰在天空翱翔,鱼在水里畅游,是何等的自由自在。
如果反过来,把鹰置于水中,把鱼放在天空,那么,它们非但得不到自由,而且连生存都不可能。
它们的自由都受着空间环境的制约呀。
风筝只能在长线的牵制下,才能在空中自由飘动,翩翩起舞,倘若它抱怨长线对它的制约,并一味把长线扯断,那么挣断线的风筝,不仅没有得到的自由,反而要一头栽进泥潭,再也不能飞了。
大至一颗颗行星,一旦脱离了它们的必须遵循的运行轨道,将很快变成一颗流星,在与其它星体碰撞及大气的摩擦中化为乌有。
任何事物的自由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便是大自然的法则。
人类也是如此。
社会愈向前发展,生产水平愈高。
技术愈进步,人们的自由就愈大愈多。
但同时,管理也愈科学,纪律法规也愈多愈严。
没有路的时候,人们可以到处走,但走起来却很费劲。
修路架桥,驶车乘马,走起来自由多了,但跟着就出现了维护交通安全的法则。
“红灯停,绿灯行”,“车马行人一律靠右边行走”,否则就予以处罚。
有了航海的船舶,人们在海上就自由多了。
但航海必须沿着一定的航线行驶,否则就要触礁沉船,葬身海底。
高考语文难点突破系列之论述类文本(论证题)必备知识
![高考语文难点突破系列之论述类文本(论证题)必备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e93c6ce7375a417876f8f8d.png)
高考语文难点突破系列之论述类文本(论证题)必备知识
一、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即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和主张;论据即证明论点的事实或道理;论证即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及方法。
二、论证方式
并列式。
即文章主体部分的各个层次,呈现的是平行并列关系。
对比式。
即文章主体部分的各个层次,在内容上呈现对比关系。
递进式。
即文章主体部分的各个层次,在内容上形成递进关系——后者较前者,或者范围更大,或者程度更深,或者情况更甚。
三段式。
即文章主体部分的各个层次,在内容上呈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部分结构,即为三段式论证方式。
三、论证方法: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等。
四、立论与驳论立论是从正面阐发自己的观点和主张,驳论是批驳错误的观点和主张。
从课本议论文中学习比喻论证
![从课本议论文中学习比喻论证](https://img.taocdn.com/s3/m/97b814db08a1284ac8504389.png)
跟课本议论文学比喻论证文/郭青松【片段一】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名师点睛】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
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
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决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
”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
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这是对学习者更大的鼓励。
在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
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
论断句中的“日”日字,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已”字,紧密呼应,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习,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片段二】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
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
……你看,快乐的引诱,不仅像电兔子和方糖,使我们忍受了人生,而且彷佛钓钩上的鱼饵,竟使我们甘心去死。
这样说来,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因为它终抱着快乐的希望;现在的账,我们预支了将来去付。
为了快活,我们甚至于愿意慢死。
……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
……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
……病是教人学会休息的女教师。
议论文比喻论证 (1)
![议论文比喻论证 (1)](https://img.taocdn.com/s3/m/069ec21a2f60ddccdb38a00c.png)
高中议论文比喻论证作文训练指导【比喻论证】1.比喻论证法: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
2.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
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二者的词语叫“喻词”(像、是、如等)。
3.比喻论证的几种方法:比喻描绘,比喻评价,比喻说理。
一、【注意问题】1.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
议论文比喻论证训练指导2.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
可以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春蚕,说明他们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却不能将他们比喻成能使别人干净起来,可他们自己却像越来越脏的抹布、扫帚,这样运用比喻法,叫“引喻失义”,应当注意。
3.因为比喻的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
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几个比喻,应把它和例证法、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
二、【学会比喻描绘】1.取身边自然景物作喻体,俯拾之间,即成精彩。
如作者为了论证“平凡却自豪”的观点进行了精彩的比喻。
示例:我特别平凡 , 又平凡得特别 . 我是无数颗星中的一颗 , 可我为自己今天的光芒而自豪 ; 我是大地上的一株花蕾 , 虽然并不芳香耀眼 , 可我为将要到来的开放而自豪 . 我平凡 , 却平凡得有价值 ; 我平凡 , 却平凡得有尊严 ! 《那一缕不泯的自豪》2.屈原投江这一段,为文者何止千万,唯有运用了比喻的形象描绘才可回味无穷。
示例:我无法想象“剖肝沥胆效英才”的屈原以一副怎样的面貌在汨罗江畔绝望的挺立和孤傲的苦吟。
《离骚》名垂千古,有人说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与超越,我想屈原更是以一种青鸟折翅的悲伤徘徊在绝望里,通身的长袍翻飞在朔风中,以一种不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超越了偏激与豪迈,纵身跃下了汨罗江!《折翅的青鸟》3.要写“跑的体验”却从他物的比喻入手,形象的描绘中一步一步靠近主题。
在议论文中如何运用比喻论证
![在议论文中如何运用比喻论证](https://img.taocdn.com/s3/m/31ec737249649b6649d74709.png)
以看出学生运用了很多不同的喻体,但是由于语言苍 白无力,让比喻论证显得毫无生机。自然界的风霜雨 雪、梅兰竹菊、鹰象虎豹、花鸟鱼虫、天水石沙等 十五数不胜数,在运用时要注意词语表达的美感(文 学气息、时尚气息)。例如,雁不说雁,说孤鸿;石 头不说石头,说顽石;海不说海,说沧海,这些表达 无形之中增添了语言的文采。
二、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事物 比喻论证方法,难就难在选择。选择首先需要联 想与想象,自然景物、艺术作品、成语都可以是想象 的起点。所选事物的特性与要解说概念的内在精神气 质要契合。选择的事物要尽量做到脱俗但又不能太冷 僻,俗中求新奇,不能有逻辑错误。 学生习作存在的问题: ①生命,如黎明的花朵,明媚而又灿烂,犹如 色彩斑斓的宝石,纯净而又闪耀,像是春日融雪的阳 光,美好而又温暖,又如同夜空中划过的流星,一瞬 即逝,不再重来。 ②爱情是宝石,像玛瑙般热情,又似南极石般 冰冷,像金刚石般坚硬,又似云母般脆弱。明净如石 英,浑厚似翡翠。闪耀如钻石,毒似朱砂,爱情是矛 盾的。 可以看出第一个同学选择的宝石过于世俗,第二 个同学选择的南极石过于生僻。所以这两段文字读起 来或缺少新意,或不好理解。 找到了合适的事物,还是难以写成比喻论证的片 段,这时就要分析所要写的概念与事物在哪些方面有 相似点。比如说文明与灯塔,文明的指导性,犹如灯 塔在航海上的引领作用。起点预示着事物的开始也意 味着结束,就像是原点。 2.打造语言 ①造词 上面展示的两篇反面比喻论证的文章片段,可
②造境 事物前可以多加一些修饰的词语,或者设计情 境,就能把所要说的概念说清楚。 怎样把比喻论证的造境说清楚呢?请看下面学生 的习作: 所谓“静气”,似一枝梅吐露芬芳至零落成泥 碾作尘,留下残香。静气,如薄暮盛放的野花,或清 风雨露下的草木,这属于自然风物沉静的幽美。而人 观此景,内心平静无悲喜,超脱旷达,便拥有一份静 气。为人处世,总少不了静气,若再付诸行动,定终 有作为。 写静气,有的学生想到用梅花,但是如果写 的梅花状态不和静气相似,那就不是成功的比喻论 证。“似一枝梅吐露芬芳至零落成泥碾作尘,留下残 香。”零落成泥碾作尘却仍然带着香气,就把梅花身 上含有的静气写得淋漓尽致,写得非常生动。 ③说理 《劝学》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把深奥的道理说得 浅显易懂,形象生动,让人易于接受。所以比喻论证 不仅可以把概念说明白,还可以把道理论证清楚,使 文章逻辑性强,充满思辨性。 习作《起点》中,有下列片段: 真正的起点就是对过去的终结。人是主观性极强 的动物,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开始,人们更加凭自 己的主观情感行事。往往主观情感又联系在某个人或 某群人身上。他们执着,无法逃离,最终无法终结, 无法重新开始,无法重新出发。 第一句与后面三句没有任何逻辑关系,这是因为真 正的起点就是对过去的终结,没有有效地展开论述,此 处只要加入比喻论证即可让文章变得生动有逻辑。 可修改为: 真正的起点就是对过去的终结。但人们总是留恋 过去,不敢面对新的开始。留恋星空的灿烂将会错过 黎明的光亮,徘徊在离别的车站就会错过下次重逢的 喜悦。 结 语: 比喻论证比其他论证方法难度大,运用恰当,可 以让文章变得更加生动活泼。高中学生可以从课本中 汲取营养,《劝学》《拿来主义》等都是比喻论证的 典范。
写作指导----议论文写作技巧之「用好比喻」
![写作指导----议论文写作技巧之「用好比喻」](https://img.taocdn.com/s3/m/b2cb937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9.png)
写作指导----议论文写作技巧之「用好比喻」一、语段示范【语段一】青史如镜,鉴照峥嵘岁月;初心如炬,辉映复兴之路。
一百年来,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华号一直在高歌猛进,扬帆远行。
其间航行过激流险滩,也经历过大风大浪,但并没有后退,也没有偏航。
这一点,让人欣喜和骄傲。
如今,大船依然在前进,吾辈青年应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助推中华号继续斩波劈浪,行稳致远!【语段二】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每天前进一点点,终会有所成就;努力去做事情,功夫不会白费。
虽然你现在还只是一株稚嫩的幼苗,然而只要坚韧不拔,终会成为参天大树;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虽然你现在只是一只雏鹰,然而只要心存高远,终会占有蓝天。
人生亦是如此,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样的境况,只要你以勤奋为。
【语段三】我特别平凡,又平凡得特别。
我是无数颗星中的一颗,可我为自己今天的光芒而自豪;我是大地上的一株花蕾,虽然并不芳香耀眼,可我为将要到来的开放而自豪。
我平凡,却平凡得有价值;我平凡,却平凡得有尊严!【语段四】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智慧即是一间寂寞空屋,不盘花簇锦亦不金碧辉煌,只如蝉蜕一般在灰色的雨幕中微微闪耀着一星光华,于漫漫长夜中点燃了一豆灯火。
二、规律总结1.比喻论证是用比喻来阐明事理的论证方法,又叫喻证法。
议论文旨在说理,而道理常常是抽象的,深奥的,运用喻证法,借助形象化的容易理解的事物来说明抽象而深奥的事理,就能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平易生动,从而加强对论点的说明和论证。
2.用比喻作标题,统摄全文;用比喻作题记,揭示文意;用比喻来起兴,引出论点;用比喻助说理,阐发观点;用寓言助说理,阐释己见;用比喻作论点,增强意蕴;用比喻作总结,深化文意。
3.比喻论证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
应把它和例证法、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
三、比喻本质1.联想和想象(从身边的事物取材)人:鼠标(要像鼠标那样点击自己的良心)人:黑板擦(要像黑板擦那样擦除人生的污点)人:小草(平凡之中焕发着生命的坚毅)人:梅花(在严寒之中尽展飒爽英姿)人:青松(在大雪之下挺立不屈的品格)人:火炬(要像火炬那样照亮曾经黑暗的世界)小草:平凡之中焕发着生命的坚毅;梅花:在严寒之中尽展飒爽英姿;青松:在大雪之下挺立不屈的品格;火炬:照亮曾经黑暗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难点突破---比喻论证
议论文难点突破---比喻论证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议论文的语言也要有文采。
在议论文写作中,不少同学之所以语言枯燥无味,缺乏文采,原因之一就是不会使用恰当的比喻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抽象、深奥的道理的论证方法。
用得恰当,不仅使语言变得灵动,而且使议论生动形象,说理深入浅出。
那么,如何运用比喻论证来使你的议论生动形象呢?
(一)、用比喻来形象地引出观点。
议论文引出论点的方式有许多,如讲述故事、引用诗词名句、开门见山等,但用比喻来引出观点却能让读者一开始就感受到文笔的灵动和智慧的非凡。
如:
1、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溶在爱人的酒杯中,苦涩里也终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感情是一把双刃的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轻轻挥下也觉伤痕累累。
朋友,铁血的男儿也有情,沙场的将士也有泪。
感情支配着心灵,左右着灵魂。
可是,小心啊,切勿让其变幻了你评判的目光。
(浙江考生《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这里,运用比喻句来诠释感情,形象地引出了莫让感情变幻了你评判的目光的观点,较好地扣住了文题。
2、生命是什么?是云,悠悠的,或起或落的云;是山,傲然挺立,高耸云天;是河,奔流到海,不舍昼夜……生命像段旅程,每一个人在里面则是疲于奔命的旅人,有着大段的春天、冬天。
你有你的目标,但却不敢断定下一个目的地是什么,是出人意料,还是情理之中?(河南考生《生命的奇迹》)
篇首设问,引人思考,运用比喻组成排比句式,给以形象地回答之后,再用比喻加以分析,从而自然地引出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话题,为结尾得出生命的奇迹,看似平常意外,其实都是在情理之中的结论做好铺垫。
(二)、用比喻来诠释自己的观点。
文章的观点提出之后,需要对观点进行诠释,加以分析论证,这样才能有说服力。
这时如果能够运用恰当的比喻,就能使严肃的话题变得轻松,抽象的说理变得形象。
请看下面两例:
1、时钟一下一下走过,每一步都有齿轮的动,每一步都写下长与短的补合。
爱因斯坦这科学之坛的巨匠,在太长的生命路途中,写下波尔的名字。
也许是面红耳赤的唇枪舌战,也许是互不相让的据理力争。
竞争中,两位科学家的长长短短补出了伟大的友谊,补出了人类世界的科学,补出了永远闪烁明光的智慧。
双赢是合作的双手种下的果实,这果实属于双方,这果实又岂限于双方?牛顿与伽利略,开普勒与第谷,一对对智慧的星辰在相互映照下,照彻了整个的人类原本蒙昧、无知的夜。
前进的齿轮,一次次长与短的咬合,推进着文明的脚步。
(山东考生《齿轮》)
齿轮参差咬合,长短互补,共同依存。
这里以齿轮为喻,对话题双赢的智慧的内涵作了深刻的理解和思辨性的解说,生动形象。
此外,用人们熟知的果实来比喻双赢,也贴切合理。
2、自私利己,愚者之见;打造双赢,智者之举。
双赢,那是信心的基点,那是力量的源泉,那是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双赢,使你我共辉煌。
(2005年高考山东考生《双赢,你我共辉煌》)
这里,连续运用了基点、源泉、探照灯、金钥匙等喻体来作比,形象地说明了双赢的重要性,诠释了文题主旨。
(三)、用比喻来分析事例评价人物。
议论文要用事实作论据,在列举人物事例之后,也需要对其作进一步的分析评价,这样才能使叙议有机结合。
如果在分析评价时能用到比喻论证,无疑会使议论的文采大增。
1、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书山题海的重压、挑灯夜战的疲惫、陷入迷茫的困苦……每一项困难都是通向成功的阻碍,若没有坚定的信念,必胜的决心,我们如何能越过这一道道艰难险阻?如果人生是一支杠杆,那么信念就是杠杆上的支点,只有找到支点,才能成就强有力的人生;如果人生是一条征途,那么信念就是征途上的明灯,只有点亮明灯,才能避免误入歧途。
(陈瑜《点燃信念的明灯》)
这段文字先列举了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阻碍的事例,然后进一步用两个比喻句形象地分析了信念在越过艰难险阻中的重要作用,这样不仅增添了行文的气势,而且使简单的事例富有深刻的内涵。
2、一盏昏暗的油灯,照亮了司马迁紧锁的额头,激昂了许久的心绪从跌宕的血液里渗出,化为指尖笔触下一个个绚目的字眼,坚实地填补着那单纯的理想,一只蝼蚁不知年有春秋,石上苔衣不知日有夜昼。
而他,忍辱负重的司马迁却走完了整座山林。
春花开了秋月清,冬阳落了夏虫鸣。
而波光潋滟的《史记》却宛如一道盛宴,穿透了流水般的岁月,孕育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学巨匠。
(吴迪《挣脱死亡的绝唱》)
这里,在叙例时,用比喻的手法,对人物作了细腻而形象的评价,语言形象,颇具个性色彩。
(四)、用比喻来归结全文,意蕴深长。
议论文的结尾一般是总结全文,归结论点,得出结论。
用平实的语言来结尾,易于照应文题,突出论点;用文学性的语言来结尾往往使人读来饶有兴味。
结尾之语如用比喻,更显生动形象,意蕴深长。
请看下面两个结尾段是如何用到比喻的:
1、意料之外,犹如一朵妖媚的鲜花,在情理的枝头上,袅袅婷婷,悄然绽放。
(河北考生《意外花开在情理枝头》)
结尾这个比喻句的使用巧妙新鲜,点题自然,首尾圆合。
2、望尽人类千载悠悠的历史,凡成大事者,皆为意气风发、慷慨激越之人。
让我们以舍我其谁的意气为帆,以献身理想的意气为指引,以勇于探索、勇于挑战的意气为浆,驾起人生的巨轮,向着成功的彼岸远航!(湖南考生《谈意气》)
这里,将在前文论证的观点糅合在一个比喻句中,用这种句式来归结自己对意气的独特感受,具体形象,生动有力,意蕴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