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计形式及适用条件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设计形式及适用条件探讨
摘要结合笔者的工程设计实践经验,提出目前建筑主要采用的基础设计形式,针对目前基础选型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基础形式必须结合建筑上部结构形式和地基地质情况选用,同时提出各种建筑基础形式的具体适用条件,为其基础类型的具体选取应用而提供借鉴。
关键词基础选型;独立基础;桩基础;深基础
目前,在基础选型上,根据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桩基础以及满堂基础。桩基础主要有预制桩、灌注桩。满堂基础主要是筏板基础、桩—筏基础以及箱型基础。在这几类基础形式中,浅基础工期最短,桩基础其次,深基础工期最长。现将深入探讨各种基础形式特点,以及其适用条件。
1 基础选型条件
1)基础形式应根据勘察部门提交的关于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土层物理力学性能作为依据等来选取。2)对于地基承载力较低或者地基沉降变形较大的场地,如:软弱地基等应对其进行地基处理。不应当仅从增加基础刚度来考虑,为此地基处理与基础选型应综合起来考虑。3)基础选型应当根据建筑结构类型、上部结构荷载以及建筑场地条件,把建筑上部结构、基础以及地基作为一个整体而综合选取基础形式。同时所选取的基础形式应确保其与建筑上部结构相适应,同时与地基相吻合,三者不能孤立设计,应相辅相成。4)基础选型应当避免新建建筑物的基础与邻近建筑物的基础相干扰,同时要考虑到建筑材料、施工工期等因素,对基础选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从而选取既经济合理又技术先进的基础。
2 浅基础设计形式
2.1 条形基础
当建筑物采用砖墙承重时,墙下基础常连续设置,形成通长的条形基础,其基础长度远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形状犹如连续带形,因此也称带形基础。条形基础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布置在一条轴线上且与两条以上轴线相交,有时也和独立基础相连,但截面尺寸与配筋不尽相同;另外条形基础的横向配筋为主要受力钢筋,受力钢筋布置在下面,纵向配筋为次要受力钢筋或者采用分布钢筋即可。根据上部结构条形基础可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
墙下条形基础主要适用于多层混合结构的承重墙下,低层或小型建筑常用砖、混凝土等刚性条形基础。如上部为钢筋混凝土墙,或地基较差但是荷载又较大时,则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而当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或排架结构,荷载较大或荷载分布不均匀,而地基
承载力又偏低,为能有效地增加基底面积或增强整体刚度,以减少不均匀沉降,这时适用于采取柱下条形基础,把各柱下基础用基础梁相互连接成一体,形成井格基础。选用柱下条形基础应控制在柱距不宜过大的条件下,柱距最大为7 m,否则条基刚度将降低,而不利于调整不均匀沉降。
2.2 独立基础
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单层排架结构承重时,而且其柱距较大时,基础常采用方行、圆柱形和多边形等形式的独立式基础,这类基础称为独立基础。若柱子为预制时,则采用杯形式的独立基础形式。独立基础作为独立的块状形式,常采用断面形式有踏步形、锥形、杯形。对于多层框架结构或厂房排架柱下基础,当其地基承载力较高,如不低于80 kPa、同时荷载和柱网分布较均匀时,适宜选取独立基础形式,尤其是对于民用建筑中的内框架柱,较为适宜采用独立基础,在满足上部结构承载力以及沉降变形的前提下,其经济效益较为明显。独立基础其材料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等。另外,在独立基础的纵横两方向应设置拉梁以增强基础间的拉接。当柱为预制时,则将基础作成杯口形,然后将柱子插入,并嵌固在杯口内,故称杯口基础。
3 深基础设计形式
3.1 桩基础
当建造比较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时,若地基的软弱土层较厚,采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则适宜采用桩基础。桩基础由基桩和联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受力作用组成。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桩基的作用是将荷载通过桩传给埋藏较深的坚硬土层,或通过桩周围的摩擦力传给地基。按照施工方法可分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灌注桩。当浅层地基上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建筑沉降变形的要求,而又不适宜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时,就要考虑以下部坚实土层或岩层作为持力层的深基础,这时桩基应用最为广泛。尤其在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
3.2 筏板基础
又叫板型基础,即满堂基础,这类基础是把柱下独立基础或者条形基础全部用联系梁联系起来,下面再整体浇注底板,即由底板、梁等整体组成。筏板基础分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类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梁上平及下平两种形式。一般说来地基承载力不均匀或者地基软弱的时候用筏板型基础。其由于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弱,通过采用混凝土底板,可有效地承受建筑物荷载,形成筏基,其基础的整体性刚度好,能有效地抵抗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而且筏板型基础埋深比较浅,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础。
如果当上部建筑物为荷载大、对地基不均匀沉降要求严格的高层建筑、重型建筑以及软弱土地基上多层建筑;则为有效地增提高基础刚度,可把地下室的底
板、顶板和墙整体浇成箱子状的基础,称为箱形基础。箱形基础尤其是适用于当伐形基础埋深较大,并设有地下室时,为了增加基础的刚度,将地下室的底板、顶板和墙整体浇筑成箱形基础;这时箱形的内部空间构成地下室,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尤其适用于多用于高层建筑。
3.3 桩—筏基础
当受地质或施工条件限制,单桩的承载力不高,而不得不满堂布桩或局部满堂布桩才足以支承整个建筑物的荷载时,经常通过整块钢筋混凝土板把柱、剪力墙的集中荷载有效地分配到桩上。沿袭浅基础的分类习惯把此块钢筋混凝土板称为筏,因此这类基础为桩—筏基础,这时的筏板可做成常见的梁板式结构,也可以做成平板式结构,主要是视乎荷载而定。
从设计的观点来分析,应当把桩—筏基础与桩—柱或者桩—墙的基础形式区分开来。例如:有时会把柱下或者剪力墙下的承台之间拉梁省去,而采取整块现浇混凝土板来代替,这时混凝土板只能传递水平荷载,而不能传递竖向荷载,其仅仅起着增强建筑物基础横向整体稳定性的作用,这类板的设计计算不同于桩—筏基础,因此不能混为一谈。桩—筏基础主要适用于软土地基上的筒体结构、框剪结构,以便借助高层建筑结构的巨大刚度来弥补基础刚度的不足,但是若为端承桩基,则可应用于框架结构中。
4 结论
结合笔者的工程设计实践经验,提出目前建筑主要采用的基础设计形式,以及提出各种建筑基础形式的具体适用条件,同时笔者指出对建筑基础进行选型时,必须根据场地地基地质条件,同时考虑建筑上部结构,采取综合考虑而选取基础形式。
参考文献
[1]秦继英.工程基础选型之要义[J].创新科技,2003,07.
[2]韩凤兰.对多层建筑基础选型浅析[J].民营科技,2008,07.
[3]孙利辉.高层建筑基础的设计选型与应用[J].价值工程,2011,03.
[4]张宏伟.砖混外套框架增层结构的基础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07.
[5]陈懿媛.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工程基础选型实例[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