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2内能导学案解析版
九年级13.2 内能 导学案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编制:杨昌仲审核:班级:姓名:时间:课题:第二节内能目标:理解内能和内能改变的方法及其实质,了解热量及其单位,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养成合作学习习惯。
学习过程:一、自学、展示:(一)内能: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与分子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2、单位:J3、大小:物体具有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和有关.对于同种物质, 质量相同时, 温度越高, 内能。
温度相同时, 质量越大, 内能。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二)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和。
1、热传递; 例如: 烧开水。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热量,内能,温度;低温物体热量,内能,温度2、做功; 例如: 不停地弯折铁丝,铁丝的弯折处变热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能转化为能。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温度;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温度。
注: 这两种方法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三)、热传递现象(1)定义:使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物体温度,高温物体温度。
这个过程,叫热传递(2)热传递的条件:;终止条件:温度相同传递的是 ;传递的方向:内能由向传递;热传递实质: 。
(四)、热量:1、定义:在热传递的过程中,叫做热量。
2、单位:,符号。
二、师生合作学习1、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机械能与有关,内能与有关,内能和机械能(是或不是)同一种能。
2、内能的改变:(1)演示“压缩空气引火实验”实验并观察等。
该实验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演示“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实验”实验并观察等。
该实验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三、检测、展示、评价。
1、如图所示,对于下列实验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去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小B.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空气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大C.给瓶内打气,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来时,瓶内空气的内能减小D.厚玻璃管中的空气被压缩时,管内空气的内能减小2、下列生活场景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锯木头锯条发热B.用冰袋给发烧病人降温C.放进冰箱的水果温度降低D.阳光照射使石凳温度升高3、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没有内能B.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其内能就越多4、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C.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D.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高5、下列现象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跟其他几个不同的是()A.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降低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四、小结:内能、改变内能的方法和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热量五、收获和疑惑:。
13.2内能导学案第二课时(个案)

13.2内能第二课时【学习人】【班级】【学习日期】学习目标:1、理解热传递的条件和实质,并能举出生活简单的实例。
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一、温故互查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____能与分子________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________(“一切”或“有些”)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
2、影响内能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探究设问导读问题1:探究如何改变物体内能:阅读课本P8-9完成下列问题1、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途中容器中的水温约为20℃,热奶约为90℃,经过10分钟后,再测量一下容器中水的温度和奶瓶中热奶的温度均为40℃。
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低温物体(水)温度________,高温物体(牛奶)温度________。
能量从_______传递到________;传递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传递结果是:___________。
2、注意:①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发生热传递时,才会有热量。
②热量不能说“具有”或“含有”,只能说“吸收”或“放出”。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如:晶体融化,水沸腾的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问题2、做功改变物体内能1、课本P8图13.2-4:用力搓手,有什么感觉?滑滑梯时臀部有什么感觉?打气时打气筒筒壁为什么发热?2、观察课本图13.2-5甲的演示实验回答:a、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b、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c、实验结论是什么?3、观察课本图13.2-5乙的演示实验回答a、当瓶塞跳出时,观察到瓶内、瓶口有什么变化?b、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是什么?c、实验结论是什么?小结: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_________(“增加”“减少”或“不变”)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__________(“增加”“减少”或“不变”)总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热传递、做功热传递和做功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九年级物理全册132内能导学案人教版

展示提升小组展示交流活动一内容
7.知识点2:物体内能的改变
学生活动二:改变内能的方法
小组讨论:如何使一块冰熔化?怎样使一根铁丝的内能增大?
归纳 ⑴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____和_____,且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热传递的实质是________;做功的实质_________。
10.如右图所示,在气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种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是一个温度计.若活塞与气 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将看到的现象:(1)活塞将向运动;(2)温度计的示数将,因为 .
11.如右图所示,在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然后在向密闭的瓶内打气,当塞子跳起时,瓶内会出现雾,这是因为瓶内的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成小 水珠.
2.下面四句话里“热”字表示什么物理量(选填“温度”“内能”或“热量”)
①天气真热②摩擦生热
③物体放热④电炉很热
3.如右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 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烧起来,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增大.
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内能为零B.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
3)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动能越_____,内能越________。
4)物体的温度低时,分子的热运动______(停止吗?),所以一切物体________。
讨论: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归纳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内能。
13.2内能导学案 (2)

教学课题内能主备人訾刚课型新授课时安排 1 总课时数 2 上课日期二次备课审批人签字二次备课审批时间学习目标1.会根据分子动理论和机械能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
2.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4.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5.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学习重点内能、热量的概念的建立和理解,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学习难点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教学准备学习过程一、温故互查:1.举几个扩散现象的例子。
2.扩散现象说明:。
3.分子之间既有__________________,又有。
设计理由:本部分内容是上一节课的重点内容,起到复习的作用。
而与内能相关的机械能部分则放到了学习探究部分中,通过类比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内能的概念。
操作方法:学生自主独立完成。
二、新课导入:装着开水的热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出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三、学习探究:知识点1:内能(1)运动的物体具有_______,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它有动能吗?(2)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的产生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力,弹性势能的产生是由于弹簧的弹力。
分子之间有间隙,且引力和斥力都存在,它们之间有势能吗?(3)动能和势能之和叫做,分子也具有动能和势能,我们叫做内能。
(4)机械能与物体的有关,而内能与和有关,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5)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有作用力,所以一切物质都有内能;分子的热运动与有关,所以物质的内能和有关。
温度升高内能,温度降低内能。
(6)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_______能、_______能,同时还具有_______能,子弹落地后,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_______能。
知识点2:内能的改变(1)讨论:若将一个温度高的物体和一个温度低的物体接触,会发生什么现象?分析:如果两者相互接触,热会从的物体传递给的物体,高温物体温度会,低温物体温度会。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3.2内能》导学案

《13.2内能》详细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3)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3)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3)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学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教学器材:多媒体电脑、课件、铁丝、钳子、布、火柴、压缩空气引火仪、铅笔、图钉、砂纸导学过程:课前预习:1、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人们为了不让菜窖里的菜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凝固时会热,使菜窖里的气温不致太。
2、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3、校门口新搬来了一个烤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地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温馨提示:请注意食品卫生!)4、南极洲的冰川内能(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古人钻木取火是通过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5、许多同学喜欢吃烤肉串,用炭火烤肉串的过程是利用的方式增加肉的内能的,但科学表明,经常吃烧烤食品有害健康。
新课导入:思考:装着开水的热水瓶有时会把瓶盖弹起来,推动瓶盖的能量来自哪里?,我们怎么称呼这种能量?导学一、内能(阅读课本P7前两段内容,并回答下面所提出的问题)比较1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而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运动的分子也具有能。
比较2:弹簧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发生形变,从而使弹簧具有弹性势能;而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也存在引力或斥力,因此分子间还存在能。
人教版九年级 13.2 《内能》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 13.2 《内能》导学案
一、基础知识回顾
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内容,能量是什么?举例说明能量的转化。
二、新知探究
1. 内能的概念
•定义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什么?
2. 内能与物质状态
•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内能的大小是否相同?
•解释为什么相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内能的大小不同?
3. 温度的概念
•温度的定义是什么?
•温度的单位是什么?
•什么是绝对零度?
4. 内能变化的计算
•系统从A状态变为B状态,内能的变化就是什么?
•内能变化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内能变化的计算公式中,质量的单位是什么?
三、学以致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相关概念和计算。
请你从我们学到的知识中回答以下问题。
1.当你进入一个装有热水的房间时,房间内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
2.冰块在接触到空气之后会慢慢融化,这是因为什么?
3.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100g,温度升高100°C,求内能变化量。
四、拓展思考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量的转化是无处不在的。
请你思考以下问题。
1.提出一个现实生活中能量转化的例子,并解释其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2.为什么在冬季我们会觉得穿多一点衣服就会更暖和?
五、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内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温度的定义和单位。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思考拓展问题,我们进一步理解了能量转化的过程和原理。
请同学们在课后复习时,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对内能的理解。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2 内能(第1课时 初步认识内能)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节内能第1课时初步认识内能课外拓展: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1818年12月24—1889年10月11日),出生于曼彻斯特近郊的沙弗特,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英国物理学家.由于他在热学、热力学和电学方面的贡献,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奖章(Copley Medal).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能量或功的单位命名为“焦耳”,简称“焦”;并用焦耳姓氏的第一个字母“J”来标记热量以及“功”的物理量.焦耳在研究热的本质时,发现了热和功之间的转化关系,并由此得到了能量守恒定律,最终发展出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中,能量的单位——焦耳,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小组问题探讨:1.内能与机械能有关吗?2.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具有内能?内能的概念备课笔记特别提醒:内能的绝对量不能测量,内能的改变量可以测量.一般只研究内能的改变量.知识拓展:内能的影响因素备课笔记特别提醒:1.由于物体内能与诸多因素有关,有些因素用宏观手段是无法测量的,所以要计算出某一个物体所具有的内能是不可能的,不同物质构成的质量相同的物体之间的内能大小也往往无法比较.事实上,对我们生活、生产实践有意义的只是同一物体在不同情况下内能的改变量.2.内能也叫做热能,这是一种通俗说法.3.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课外拓展:绝对零度(absolute zero)是热力学的最低温度,绝对零度是零下273.15℃.物体的温度实际上就是原子在物体内部运动.当我们感到一个物体比较热的时候,就意味着它的原子在快速运动:当我们感到一个物体比较冷的时候,则意味着其内部的原子运动速度较慢.绝对零度表示那样一种温度,在此温度下,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和原子均停止运动.物体分子没有动能,但势能不为0,故此时物体内能不为0.在绝对零度下,原子和分子拥有量子理论允许的最小能量.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备课笔记备课笔记。
13.2《 内能》辅导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3.2《内能》辅导导学案一、知识概述1. 内能的概念物体由于分子、原子的运动和排列方式不同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内能。
2. 内能的转化内能可以通过传热方式进行转化,主要有三种方式:•热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碰撞传递。
•热对流:热量通过流体的对流运动传递。
•热辐射: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不需要物质介质。
3. 内能与温度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直接关系,内能增大,温度也增大;内能减小,温度也减小。
这是因为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的表征。
二、探究活动活动一:探究物体的内能变化实验材料:电热棒、温度计、烧杯、导线、电源。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并将电热棒放入烧杯中。
2.通过导线将电热棒与电源连接,调节电源的电压。
3.同时测量电热棒和烧杯内水的温度。
实验数据记录:电热棒电压(V)电热棒温度(℃)烧杯内水温度(℃)2.030254.045306.060358.0754010.09045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对于相同的电热棒电压,电热棒的温度越高,烧杯内水的温度也越高。
这表明电热棒的内能越大,传递给烧杯内水的热量也越多。
活动二:探究热传导对物体内能的影响实验材料:金属棒、绝缘支架、烧杯、温度计。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并将金属棒固定在绝缘支架上。
2.将金属棒的一端加热,同时测量金属棒沿长度方向的不同位置的温度。
实验数据记录:金属棒位置(cm)温度(℃)0100580106015402020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发现,金属棒的一端加热后,沿长度方向温度逐渐降低。
这说明热能从高温区域传导到低温区域,金属棒的内能由高到低逐渐减小。
活动三:探究热辐射对物体内能的影响实验材料:黑色纸片、白色纸片、阳光。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并将黑色纸片和白色纸片放置在阳光下。
2.分别观察黑色纸片和白色纸片的变化。
实验观察:在阳光下,黑色纸片很快变热,而白色纸片变热的速度较慢。
实验解析:在阳光下,黑色纸片吸收了较多的光能,使得纸片的内能增加,变得热。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13.2内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13.2内能学生完成质量进行评估。
四、学习小结:(一)内能1. 内能定义: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之和2. 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二)改变内能的方式1. 做功2. 热传递:(三)热量1.定义: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2.单位:焦耳符号: J3. 热量、温度、内能的区别。
五、达标检测:1、内能是物体内部和的总和。
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
3、叫做热量。
4、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和。
5、白天,太阳能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高,水的内能________(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这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
6、下面是某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错误的是()A、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B、扩散现象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物体的内能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7、关于温度、热传递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多X k B 1 . c o m B.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能量少C.能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D.能量总是从能量多的物体传递到能量少的物体8、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酒精灯加热杯里的水 B.人晒太阳觉得暖和C.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D.用打气筒打气,筒壁会发热9、物体温度降低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变慢 B.物体的内能减小C.物体运动的动能不变D.物体运动的动能减小10、两个物体紧靠在一起,而没有发生热传递,那么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A.热量B.温度C.比热 D.质量1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物体都的内能 B.抛有空中的球只具有机械能,不具有内能C.0℃的冰不具有内能D.一个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12、关于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和物体含有热量一定多B.质量比较大物体含有的热量比较多C.热量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含热量少的物体D.热量总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大B.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C.物体的内能变小,温度一定降低D.物体的内能变小,温度可能降低14、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的热量越多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C.物体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D.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15、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体积将减小,比较这块0℃的冰和熔化成的0℃的水所具有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具有相同的内能B. 0℃的水具有的内能多C.0℃的冰具有的内能多 D.无法判断16、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A、太空中的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B、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有灼热的感觉C、冬天手冷时,搓搓手就暖和了D、夏天,广场上的石凳因太阳照射而发烫17、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些物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有些物体分子则是静止不动的B、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一定是由于吸收了热量C、物体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时,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D、巨大的冰山没有内能1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B.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物体的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D.当物体的温度为0℃时,分子就停止运动了,内能就为零课后反思:。
13.2《内能》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13.2《内能》导学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 引言本文档是针对九年级物理教材中的第13章第2节《内能》所编写的导学案。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将了解内能的概念、性质和变化规律,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内能相关的问题。
2. 学习目标在学习本节内容后,学生应能够: - 理解内能的概念; - 掌握内能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内能相关的问题。
3. 内容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内能的概念、性质和变化规律。
首先,通过实验现象引出内能的概念,进而介绍了内能与温度、物质量、物质种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其次,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了内能的变化规律,包括内能的增加与减少、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等。
最后,通过问题的引导,引发学生思考和进一步探讨内能的相关问题。
4. 学习重点本节内容的学习重点主要包括: - 内能的概念与性质; - 内能与温度、物质量、物质种类等因素的关系; - 内能的变化规律。
5. 学习步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节内容,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1. 导入: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内能的概念; 2. 概念讲解:介绍内能的定义、性质和与温度、物质量、物质种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3. 变化规律:通过具体例子讲解内能的变化规律; 4. 深化学习: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内能相关的问题; 5. 总结:对本节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相关习题训练。
6. 学习反馈与总结学习完本节内容后,学生应根据导学案所给的学习步骤进行学习,完成相关的训练和问题思考,并进行学习反馈和总结。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辅导和指导,巩固学生对内能的理解和掌握。
7. 扩展学习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学生对内能的理解,建议学生进行扩展学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阅读相关物理书籍,了解更多关于内能的知识; -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内能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 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内能的变化规律;- 参加物理竞赛或讲座,扩展物理知识和视野。
13.2内能导学案 -

课题13.2内能授课时间周月日科目物理课型新授年级初三备课时间2013年8月18日主备祁瑞钦领导签字备课组长签字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2.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
3.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学习重点: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课前借助于课本或资料完成。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的分子具有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它们的动能越。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能。
3.物质内部分子热运动的能与分子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能。
4.铁水具有,冰块也具有,一切物体,不论都具有内能。
同一物体,在相同物态下,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内能越,物体温度越低时,内能越。
5.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高温物体温度,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在热传递时,高温物体,低温物体;热量的单位是。
6.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和。
【课堂学习】一、合作复习(要求:学生3分钟交流互纠“课前准备”,教师3分钟点拨释疑。
)二、课堂导学:(学生利用约15分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复习导入】回顾动能和势能的知识,再根据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和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知识,与动能和势能作类比,你想到了什么?——引出课题。
(一)内能:【小组交流】哪些物体具有内能?内能和机械能有什么区别?结论:内能是,机械能是,机械能与整个物体情况有关,而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和分子间的情况有关。
一切物体都具有能。
【探究】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在冷水和热水中分别滴入一滴蓝墨水,观察的现象是。
结论:。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如何改变一根铁丝的内能呢?小组做实验然后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备注1.热传递:【自学】使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高温物体温度,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在热传递时,高温物体,低温物体。
在热传递过程中,叫做热量。
九年级物理全册13.2内能(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物理全册13.2内能(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物理全册13.2内能(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物理全册13.2内能(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3。
2内能(第1课时)学习目标:1。
知道什么是内能,理解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2。
知道内能与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3。
知道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式,知道什么是热量及热量的单位.4。
知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
能区分内能、热量和热的含义。
一、学前准备1。
什么是动能?什么是重力势能?什么叫弹性势能?答:2.物体的运动会使物体具有能量,构成物体的分子的运动会使物体具有能量吗?答:二、预习导航(一)预习指导内能的理解3。
飞在空中的足球,离开地面,具有重力势,也因在运动所以也具有动能。
根据分子动理论的三个基本观点,类比物体的机械能,试分析一下物体的分子具有哪些能,这些能又跟什么因素有关?答:预习疑惑:4。
住在南极的企鹅小萌对另一企鹅小瓜说:“我们这里年平均气温是—25℃,这里的冰山肯定没有内能了。
”如果你是小瓜,你应该怎样更正小萌对内能的理解?答:预习疑惑:(二)预习检测5.物体的内能是指( )A。
物体中个别分子运动所具有的能B.物体做机械运动所具有有能C.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D。
物体内部分子定向移动所具有的能6.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就越多B。
物体的体积越大,具有的内能越多C。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3.2《内能》导学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3.2《内能》导学案1. 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内能。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内能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习目标•了解内能的概念。
•掌握内能的计算方法。
•理解内能在物理世界中的作用。
3. 知识讲解3.1 内能的概念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
我们可以把内能看作是物体内微观粒子运动的总和。
3.2 内能的计算内能的计算涉及两个因素:温度和物质的质量。
•对于固体和液体,内能的变化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E = mcΔT其中,ΔE表示内能的变化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c是物质的比热容,ΔT 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对于气体,内能的变化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E = nCvΔT其中,ΔE表示内能的变化量,n表示物质的摩尔数,Cv是摩尔内能,ΔT 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3.3 内能的作用内能在物理世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引起物体的温度变化、物态变化和化学反应。
内能的变化还可以用来计算热量的传递和工作的做功。
4. 实例分析问题一:一块质量为200g的铝块被加热,温度从20°C升高到80°C。
已知铝的比热容为0.9 J/g·°C,求内能的变化量。
解答:根据内能的计算公式:ΔE = mcΔT代入已知量:m = 200g,c = 0.9 J/g·°C,ΔT = 60°C计算得到:ΔE = 200g * 0.9 J/g·°C * 60°C = 10800 J所以,这块铝块的内能变化量为10800 J。
问题二: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加热,温度从300K升高到600K。
已知气体的摩尔内能为12.5 J/mol·K,求气体的内能变化量。
解答:根据内能的计算公式:ΔE = nCvΔT代入已知量:n表示物质的摩尔数,Cv表示摩尔内能,ΔT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假设气体的摩尔数为n mol,ΔT = 300K。
13.2内能导学案

13.2内能【学习人】【班级】【学习日期】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知道内能的概念和决定因素,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一切物体都有内能34、理解改变内能的方式之一:热传递的条件和实质,并能举出生活简单的实例。
一、温故互查:以二人小组叙述下列知识点(互相讲、听、检查)1、物质是由________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温度越高,分子运动___________。
2、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力和_______力。
3、物体由于__________具有的能叫动能,物体由于__________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物体由于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___________。
4、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____有关;弹性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二、学习探究:设问导读问题1:内能的概念:阅读课本P7-8第一段完成下列问题1、运动的足球、篮球和乒乓球等物体都具有动能,而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无规则运动,所以运动的分子也具有__________能。
2、受到地球吸引的石块、杠铃、吊车等物体如果被举高了,他就储存了(重力)势能,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弹性)势能。
而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隙,也存在相互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因此分子也具有________能。
由以上得出:所有分子都具有__________,同时分子之间也存在___________。
3、结论:①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____能与分子________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②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________(“一切”或“有些”)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表示。
问题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1、温度:同一个物体,在相同物态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____,内能越_____。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_2 内能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

内能【温馨寄语】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2、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等效的方式。
3、理解热量的概念。
【重、难点】重点:内能的概念以及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难点:热量的理解。
【学法指导】自学阅读、仔细观察、动手实验、讨论交流一、学案自学:(相信自己的能力!)1、内能的概念: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的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叫____________。
分子间由于有像弹簧形变时的相互__________而具有的势能叫做___________。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也常叫做热能。
2、内能的单位和影响因素:内能的单位是_______,各种形式的能量单位都是_______。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__________和分子之间的_________情况有关,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_______;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______。
温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内能也_______。
3、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和,在改变内能方面,二者是的。
4、热量的含义:在热传递过程中,_______________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_____。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______热量,低温物体_______热量。
5、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_______;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_______。
【针对练习】1、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0o C的冰块内能为零B.温度低的物体一定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小C.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大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2、下例事例分别是用什么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飞船返回舱和大气剧烈摩擦,把烧烛层“烧”得通红。
②通过炼钢炉加热,使铁熔化。
③在古代,人类学会了钻木取火。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备课13.2内能(导学案)【学生版+解析】

第2节内能(导学案)【学习目标】1. 会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 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 知道热量的概念和单位。
4.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实例。
【学习重点】1. 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
2.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学习难点】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 内能的概念:分子由于不停地做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叫做;分子之间由于存在类似弹簧形变时的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势能叫做。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与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2. 内能的影响因素:物体的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情况有关。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温度降低时,内能。
此外,物体的内能还与物体的质量、等因素都有关。
3. 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热量,内能;低温物体热量,内能。
4.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
(均选填“增大”或“减小”)【合作探究】探究一、内能1. 分子具有动能与势能(1)分子动能【想一想】运动的物体(如篮球、车辆等)具有能;物体内的分子在做热运动,是否也具有能量?【结论】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叫作能。
(2)分子势能【想一想】一根被压缩的弹簧各部分互相排斥,被拉伸的弹簧各部分互相吸引,具有能。
分子间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是否也具有能量?【结论】分子间也具有势能,叫作。
2. 内能(1)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与分子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内能的单位是(J)。
(3)飞在空中的足球,具有重力势能;足球在空中飞行,还具有动能。
空中运动的足球除了整体具有机械能外,同时还具有内能。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而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肃州区第九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13.2 内能导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2节《内能》【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内能的概念。
2、知道热传递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及生活实例。
【学习重点】热传递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学习难点】热传递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自主预习】一、内能: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总和。
2、产生原因:分子动能: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势能: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
3、温度对内能的影响: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
4、特点: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1、热传递:(1)产生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差。
(2)实质:内能的转移。
(3)过程: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2、热量:(1)定义: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热量。
(2)单位:J 。
3、做功:(1)现象: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
(2)实质: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
【合作探究】★学生活动一:认识内能机械能回顾: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高处的物体因受重力而具有的能重力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因有弹力而具有的能弹性势能。
提出问题:2、物体内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着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那么分子之间的能量有什么特点呢?小结: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J 。
★学生活动二: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结合分子动理论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1、内能可以是零吗?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而分子又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所以分子内能不可能为零!2、一辆汽车把一罐天然气从A地运送到B地,在路上 60km/h行驶起来后,罐内天然气的内能是否增加?不变。
内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之总和,体现在微观层面。
物体的机械能是在宏观层面,两者没有直接关系。
所以,物体机械能增加,内能不一定增加。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2内能导学案

课题:13.2内能年级:九年级物理使用时间:主备人:林增梅审核人:李晓尹治静学习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知道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式;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及热量的单位;重点: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式;难点:温度、热量、内能的联系与区别;学习过程第一部分学习探究主问题1.内能第一步:自学探究自学要求:自学课本第7页,理解相关概念并独立完成下面内容:1、__________ ____叫做动能,运动物体的_____越大,______越大,动能就越大。
一切_________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物质是由________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的运动。
综合以上知识,猜想:分子应该________(填“具有”或“没有”)动能。
2、______ ________叫做重力势能,_______ _______叫做弹性势能。
分子之间既有_____力又有____力,从能量的角度分析: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具有_______能,类似地,互相吸引或排斥的分子由于运动会经常偏离其平衡位置,猜想:分子应该______(填“具有”或“没有”)势能。
3、物体内部所有分子_________的动能与________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_______,内能就越_____。
第二步:互学探究1、为什么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会减少?2、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主问题2.物体内能的改变第一步:互学探究先自学课本第8-9页,再小组讨论完成下面问题。
1、讨论: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是热量?发生热传递的两个物体的内能是如何变化的?2、实验:P9 13.2-5讨论: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怎样;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怎样?3、改变内能的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课堂小结第三部分达标检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在地面上的冰块没有内能B.空中飞行的飞机比地面上静止的火车的内能多C.动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D.自然界中任何状态下处于任何位置的物体都有内能2.在下列常见的生活事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气筒壁会发热B.冬天写作业时手冷,用嘴向手呵呵气C.喝很热的茶水时,先向水面上吹吹气D. 阳光下,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温升高3.一条锯条的温度升高了,说明()A.一定对锯条做了功B. 锯条一定吸收了热量C.可能对锯条做了功,也可能是锯条吸收了热量D. 以上说法都不对4.一滴红墨水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了则正确的是( )A.0℃的水就不会有这种现象B.这叫扩散只发生在液体中C.这叫扩散,它说明分子在永不停地运动D.温度越低扩散进行得越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 第2节《内能》导学案【学习目标】 1 .理解什么是内能 2. 知道内能与温度之间的关系3. 掌握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重点】:内能以及改变内能的方法。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内能与温度的关系【自主预习】1 .内能的概念:分子由于不停地做 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叫做分子动能.分子之间由于存在类似弹簧形变时 的相互 作用力 而具有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 热运动的动能 与 分子势能 的总和 叫做物体的内能.2.内能的单位和影响因素: 内能的单位是 焦耳(J ),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物体的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 热运动 和分子之间的 相互作用 情况有关.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 内能 增加;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 焦耳.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 放出 热量,内能 减少;低温物体 吸收 热量,内能 增加.【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阅读课文 P7页1.2.3自然段:内能,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的物体具有 —动能,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也具有动能;弹性势能 ,分子间也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间也有势能—,物体 内所有分子,其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
3. 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4. 物体的温度低时,分子的热运动 __不会停止一__ (停止吗?),所以一切物体___都有内能___。
讨论: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3.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在热传递过程中,4.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则物体本身的内能会 减少.2.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有作用力具有 ,分子动能越_大 —,内能越—大 _______ 。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一定、不一定)会引起物体温度的变化? 不一定探究活动二:改变内能的方法1.小组讨论:怎样使一根铁丝的内能增大?⑵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 放出 热量,温度 降低 ,内能 减少 ;低温物体 吸收内能和热量的关系:(1 )物体内能的变化(一定、不一定)伴随着吸收或放出热量? (2)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一定、不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热量和温度的关系:小结:⑴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 热传递—和_做功—,且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热传递的实质是— 内能的转移.;做功的实质— 内能和机械能的转化执八量,温度 升高,内能 增加 。
(热传递的条件:存在 温度差 )而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 内能变化 的量度。
2 .演示实验:(课本P9)图13.2-5甲: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发生的现象 硝化棉燃烧原因:活塞压缩空气,对空气做功,空气的能能增大没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 说明: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3 .演示实验:(课本P9)图13.2-5乙: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减少。
在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 水的上方有水蒸气。
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观察瓶内的变化 瓶内出现 白 雾”,原因 当瓶内气压增大,把瓶塞冲起来时,瓶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雾状的小水滴 。
说明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小结:⑶ 对物体做功,内能 增大,温度升高 ,实质是 机械能能转化为 内 能;物体对外,内能减少 ,温度 降低,实质是 内能能转化为机械能。
探究活动三:群策群力,辨析温度、热量、内能三个物理量: 2、讨论达成共识: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1 )物体温度的变化(会、不会)弓I 起内能的变化? (2)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不可能)改变?可能。
如晶体的熔化。
不一定,也可能做功不一定,还可能吸放热同时做功,内能不探究活动四:学生阅读(P9):科学世界 地球的温室效应 1.什么是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或减弱地表向外传递热,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2.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现在工业大量燃烧煤和石油,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精讲点拨】 1.内能是物体的内能,而不是单个分子的内能,一切物体无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2.机械能与内能的区别: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如物体质量、高度、速度,是宏观物体做机 械运动所具有的能量;而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如:物体温度、质 量、状态等,与物体微观结构有关。
【归纳整理】九物»内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式能的总和叫®W 的内_______2影咱内能多少的因素 质量,温度,体积(状态)、物质种类。
生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硼念:物体间(或物体fi 两部分)因存在温滾差「而传递 a 的现魏. hjfe 传递/药体吸fe ,内能增iiitl *物休放療.内能卿。
— 首 *③实质:ffi 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I ®捣量:表示传递内能的多少,税込 ①对物体做功,内能増加;对?MH 功,内能«少.2•做功 / --------------------------------------------奠质:辆»的内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当堂练习】【答案】B【解析】A 选项中,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内能 ,故A 错误; B 选项中,搓手取暖,是利用做功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 ,故B 正确;C 选项中,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故C 错误;内能的瞬物体内能的改变1.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 ,正确的是?()A.0 C 的冰没有内能B.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其内能就越多D 选项中,机械能与内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能量形式,没有必然联系,故D 错误。
2.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B.一块0 C的冰熔化成0 C的水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变大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D.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答案】B解析】 A 选项中,发生热传递时,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故 A 错误;B 选项中,一块0 C的冰熔化成0 C的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B正确;C 选项中,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活塞压缩汽缸内物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错误;D 选项中,夏天在室内洒水,水汽化吸收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不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故D 错误。
3.下列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锯木头时的锯条温度升高B.加入冰块的饮料温度降低C.倒入热牛奶的杯子温度升高D.放入冷水中的热鸡蛋温度降低答案】A解析】锯木头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故A符合题意;B、C、D都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4.甲、乙两杯水温度各为40 C、80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C.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答案】C解析】外界对水做功也能使水升温,故 A 错;同样是水,内能的大小还与质量有关,而题中并无两杯水质量的条件,故无法判断谁的内能更大,B错;乙杯中的水温度降低,质量不变,内能减小,故C正确。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就越剧烈,故D 错;5.如图,礼花筒利用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将彩带喷向空中,产生喜庆效果。
则高压空气膨胀过程中? ( )A.对外做功内能增加B.分子热运动加剧C.向外界传递热量D.内能转化为机械能9.我们感到冷时,有时会搓手,有时会对着手哈气,前者是通过 的方式取暖,后者是通过 的方【答案】D【解析】礼花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对外做功,其自身的内能是减小的,故A 错误;由于礼花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对外做功,其自身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所以分子热运动变慢,故 B 错误;礼花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对外做 功,而不是向外界传递热量,故C 错误;礼花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对 外做功,其自身的内能减小,转化为机械能,故D 正确。
6.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答案】A【解析】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热水袋的温度高于手的温度,所以能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手的温度 升高,A 正确;用锯条锯木板、两手相互摩擦、用手反复弯折铁丝都是用做功的方式提高物体的温度 错误。
故选A 。
7.下列事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答案】做功增大【解析】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对鞭炮做功,在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鞭炮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达到 火药的着火点,内能迅速增大,短时间内不能释放,就会发生爆炸。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C.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B 、C 、D A.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会发热 B.两手互相摩擦,手心变热 C.水壶中水沸腾后,壶盖被水蒸气顶起 D.流星与空气摩擦生热发光【答案】C【解析】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 A 不符合题意;两手相互搓一搓,手心变热是摩擦生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内能增加 ,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 不符合题意; 水沸腾后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故C 正确;流星与空气摩擦,温度升高,发光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 不符合题意。
8.过春节的时候,同学们喜欢燃放鞭炮。
有一种鞭炮,不用火点燃,只要稍用力将它甩向地面,鞭炮就可以爆响。
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的方式,使它的内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
式取暖,两种方式都能增加物体的内能。
【答案】做功热传递【解析】搓手时俩手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对着手哈气,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10.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透明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下压,压缩空气,使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观察到硝化棉。
上述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发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答案】做功燃烧不相同【解析】当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时,活塞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就会增加,空气的温度就会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硝化棉就燃烧起来;发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人的内能的。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有什么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