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结合微课程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运用想象,再现画面
1、刚刚通过重点字词的赏析,泰山在我们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体的轮廓,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自己的语言,将你感受到的诗歌中的画面整合描绘下来。
2、说一说自己在描写的时候,需要运用到哪一种思维能力——想象
3、指出学生描写的不足指之处或者好的一面——对诗人杜甫的形象心情想象缺失4、诗人远望泰山时是什么心情?——惊叹仰慕(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诗人近望泰山时又是什么心情?——赞美热爱
诗人细望泰山时又是什么心情?——心情激荡澎湃
最后一句诗人又抒发了什么情感?——豪情壮志
我们通过想象,感受到了诗人初望泰山时的惊叹之情,遥望泰山时的赞美之情,希望泰山时澎湃的激动之情,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壮志雄心。
所以我们又掌握了一种赏析诗歌之美的方法——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六、诗人xx
另一个是诗人杜甫年轻时的理想: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表达了他的人生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意思是说如果自己得到重用的话,可以辅佐皇帝实现超过尧舜的业迹,使已经败坏的社会风俗再恢复到上古那样淳朴敦厚。
结合这两点,我们再来感受诗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情怀,就能理解这里的双重含义了。而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这也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他的这种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壮志豪情激励了无数有志的年轻人,在座的同学也可以从中获取到向上的力量。
5、为什么要大声诵读诗歌?——是为感受诗歌的音律美。诗歌最初就是和音乐结合,配乐而唱的,所以诗歌美就美在其音乐美。
大声诵读是感悟诗歌之美的第一步: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四、赏析字词——赏形象xx
1、赏析字词,说一说从诗人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一座怎样的泰山。
“xx”写出了山的xx
“未了”写出了山横亘在齐鲁大地上,延绵不绝,望不到边,极言山的宽阔。

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感受诗歌的xx
1、通过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律xx。
2、通过推敲字词,感受诗歌的形象xx。
3、通过想象联想,感受诗歌的意境xx。
4、通过知人论世,感受诗人的精神xx。
教学重点:
对《望岳》重点字词进行赏析,感受诗人笔下泰山的形象,以及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教学难点:
对诗人当时心情的感受和领悟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是诗人贾岛在抒发自己的苦吟精神。
xx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杜甫也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原来这些生动形象的字都是诗人苦苦追求而来的,这种字斟句酌的炼字精神是我们在写作道路上最该学习的,同时也是我们赏析诗歌之美的切入口,去感受诗歌炼字的生动形象美。
鉴赏诗歌的第二步:推敲字词,品味形象——感受诗歌的炼字美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古诗吗?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在一切艺术里,诗的艺术占着最高的等级。诗是中国文学发展出现最早的文学体裁,中国素有“诗国”之称,在中国几千年文化的传承里,诗歌一直是其中最熠熠生辉的一颗明珠,而唐诗又代表着我国诗歌的巅峰水平。今天我们以《望岳》为例,来初步探寻诗歌之美,并初步掌握诗歌的一些赏析方法。
在这中间,我们初步掌握的鉴赏诗歌之美的几种方法。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1、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感受诗歌的音律美。
2、推敲字词,品味形象——感受诗歌的炼字美。
3、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4、知人论世,解读诗情——感受诗歌的精神美。
1、最后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究竟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只是为登上xx顶峰吗?
这首诗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更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2、那么同学们你初读这首诗时能感悟到这种情怀吗?
为什么没有呢?因为我们对杜甫还不是很了解。在微课程视频里,老师给过同学们两个资料。
一个是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这一首诗写于诗人的读书和漫游时期,诗人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可以说过着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这时候的诗人还未经历困厄,是意气风发豪情壮志的。
王安石到此才确定用“绿”字来取代“到”、“过”、“入”、“满”等字眼。第二天,诗人回到钟山的寓所,就立即把这首诗抄录在自己的稿本上。
诗人想用一个动词来表现江南春天的景象,但他最终选择了一个形容词,将形容词作动词用,这就是“形容词动用”。“绿”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
3、最后,我们总结下,刚刚感悟诗歌最后两句真正的内涵,我们借用了什么?
对,背景资料。
这也是解读诗歌的方法之一:知人论世,感知诗人——感受诗人的精神美。
七、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共同学习了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作品《望岳》,感受到了诗人笔下泰山的壮美、神秀、巍峨挺拔,体会了诗人望泰山时的心情,惊叹赞美仰慕,并由此激荡出凌云壮志。
也许下面这个故事能给同学们一些启示。
一年初春时节,诗人王安石从扬州到了瓜州渡口,归心似箭,想早日返回金陵钟山的寓所,路上诗人眺望峰峦重叠,绵延不断,王安石有感而发,随口吟出一首绝句:
《泊船xx》
xxxx一水间,xx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xx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他一路上反复吟诵着,思考着,总觉得第三句中的“到”字太平庸,也不够贴切。后来改为“过”字,读了几遍,又嫌不好;又改为“入”字——“春风又入江南岸”,咦,这象什么话?不好!他自言自语着,然后又改为“满”字——“春风又满江南岸”,唉,越改越不像话了,诗人又抛弃了“满”字,跑了十多里路,想了又想,改了又改,却总是找不到一个妥贴的字眼。最后,他忽然想到在船上望见的绿色的山、绿色的水、绿色的田野和草木……绿,不正是江南春天的象征吗?何不用一个“绿”字呢?于是诗人大声吟诵道:“春风又绿江南岸”——好一个“绿”字!
二、回顾
通过微课程,前我们已经通过微课程了解了诗歌背景、诗人杜甫,弄清了疑难字词以及每句诗歌的意思,明确了诗歌主旨,老师还布置了四项作业,现在老师就一项项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完成情况。
三、诵读诗歌
1、请学生读。
2、请学生点评,说说读的怎么样.。
3、请学生讨论说说读诗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老师点评:除了断句、节奏、轻重音外,还可以通过控制我们语速的快慢、语气的强弱和声音的大小来表现诗歌情感。
“钟”聚集,大自然把所有的神奇和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极言泰山的秀美,也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美景的惊叹喜爱之情
“割”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光线本来是无法用刀割断的,但诗人却言泰山像一把刀,将光线割断,一面阳光普照,一面昏暗,极言山之高大。
“决眦”是诗人因极目远望而产生的主观感受,更是突出了泰山之源自文库。
2、从同学们对字词的赏析中,我们虽然未登过泰山,但是却形象的感受到了泰山的苍翠、宽阔、秀美以及高大。我想问在同学们学习过景物描写吗?知道哪些景物描写的方法呢?比如动静结合,由远到近,由近到远,或者由整体到局部,有时候我们花了大量的笔墨去描写我们曾经看到的景物,却似乎总抓不住景物的特点,无法描写出她们的神韵,为什么诗人简略几笔却勾勒的这么生动形象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