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考点及目标要求考试内容林则徐虎门销烟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强大,中国衰落。

英国为牟取暴利,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鸦片的大量输入,一是影响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二是腐蚀了清政府的统治机构,三是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道光帝派林则徐到某某禁烟。

时间:1939年6月人物:林则徐(民族英雄)。

事件:林则徐在某某虎门海滩下令销毁没收来的大批鸦片。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鸦片战争留给我们的警示: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了中国百年屈辱的历史,它用事实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它警示我们只有发愤努力,振兴中华,才能使我国自立于世界,国家的强大是我们赢得平安的保障。

联系现实说说毒品的危害:对青少年身心发展不利;对社会稳定造成危害。

青少年应如何做:①应该认识到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②树立远大的理想;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④向身边的人宣传毒品的危害;⑤与吸毒、贩毒行为作斗争。

⑥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鸦片战争的影响与《某某条原因:①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②直接原因: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林则徐禁烟,发动侵华战争。

约》经过: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某某海面,战争正式爆发。

1841年初,英军占领某某岛。

1842年8月,中英议和。

结果: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某某条约》,其主要内容有:①割某某岛给英国(中国领土主权受到严重破坏 )。

②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③开放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英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旧某某主义革命时期。

人教版历史八上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word教案

人教版历史八上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word教案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学习目标:1、了解虎门销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史实2、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3、简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课前作业一、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㈠鸦片战争(1840.6—1842.8)(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直接原因、导火线):(3)1842年8月,中国签订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内容:(4)影响(危害):㈡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⑴发动者:⑵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

为掩人耳目,又放火焚烧。

⑶影响(危害):㈢左宗堂收复新疆⑴19世纪60至70年代,和虎视眈眈地想争夺新疆。

1865年,阿古柏率军侵入新疆。

1871年,还直接出兵侵占了新疆的伊犁地区。

⑵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1876年,左宗棠率军分三路进入新疆。

他采取的策略,于1878年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后来,中俄两国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⑶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

(四)甲午中日战争(1894.7—1895.4)⑴日本发动战争目的(原因):。

⑵黄海大战:1894年9月,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

⑶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⑷1895年4月, 和日本首相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

主要内容:影响:。

⑸《马关条约》中更有利于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反映了列强侵略中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1900年6月,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指奥匈帝国)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单元教案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来分析它们对中国主权的破坏;分析中国近代社会屡遭侵略和战败的原因并总结从中吸取的教训和启发;通过教师创设情景及学生分组调查、搜集资料、参与互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锻炼其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并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列强对中国发动的5次侵华战争认识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通过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来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心。
单元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的掌握;对列强的侵略所造成中华民族生存危机的理解。
教学难点: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的理解。课时计划Biblioteka 本单元共5课。每课1课时。
单元课教案
单元课题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单元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本单元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理顺各事件之间的关系;能够结合地图,讲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三个条约的异同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以此了解近代史上影响中国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的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及其历史发展的进程;理解自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之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不屈的斗争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崛起的推动力。

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教案 新人教版.doc
事件的性质历史教训(或历史反思、启迪或认识)等,
结合以 上要素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复习、巩固;辅导、答疑。
在引导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与同期世界历史知识的横向联系与内在关联。
二、知识点拨。结合单元主题、大事及大事要素和事件之间的关系关联等进行知识点拨。
1.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范围(1840-1949)及标志性事件?社会性质?按不同标准的阶段划分?
综合分析、理解、归纳与概括问题能力的提高。梳理与复习方法的逐步掌握;
进一步反思历史,不忘国耻、奋发图强,从而树立正确历史情感。
再梳理 、复习、巩固。
作业的布置及课下再巩固。
组织下课。

30ˊ
10ˊ


教后记
1本课是八上复习的第一节课,引导学生掌握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的梳理很重要,如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及标志与重要阶段划分、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从多角度看分别是一部分什么历史(屈辱史即列强侵华史,同时是一部抗争史即中国人民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还是一部探索史即先进的中国人探索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和探索实现近代化的历史)、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等。
2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课下和课上相结合),同时读书与基础练习题相结合,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再此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梳理与内在关联的联系与分析,同时进行知识的巩固与训练提高。
3复习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适当联系同期国际时代背景和相关大事,尤其是同一领域的大事。如鸦片战争发生的同期国内国际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美国和俄国国内情况及大事(1861-1865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等)、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在19C中期反侵略反殖民斗争(如印度1857-1859章西女王领导的民族起义,中国1851-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19C末-20C初帝国主义共同联合侵略中国但同时其内部又矛盾重重(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复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教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考点要求:(1)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史实。

列举《某某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分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2)了解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运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帝国主义侵华和人民抗争的史实,分析列强侵华的原因。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构建知识框架,培养学生归纳能力;通过列表比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某某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其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复习掌据民族英雄们强烈的爱国情怀,感受他们优秀的民族品质。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史命感。

教学重点:四次侵华战争及所签定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教学难点:对不平等条约危害的理解教学方法:启发法、图表法、归纳法等学法:自主探究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1)导入:概述中国近代史的时间断限、主线社会、性质。

(2)授课: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西方列强的侵略1、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单元讲到的列强发动的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有哪些?2、历次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名称《某某条约》1842《马关条约》1895 《辛丑条约》1901主内容割地赔款通商攫取特权3、列强的侵华罪行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图片及文字材料感受列强在中国的暴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史命感。

二、中国人民的反抗教师导入: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怒,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来也没有停止过,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有哪些呢?引导学生回忆思考、阅读教材后,归纳总结如下:1、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林则徐虎门销烟(1)时间:1839、6(2)地点:某某虎门海滩(3)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课)备课人:王建辉一.复习目标1.记住“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史实;2.以四次侵华战争和三个重要条约为历史线索,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3.了解中国近代史上两次著名的农民运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复习重点与难点:1.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三个重要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三.学法指导:1.分组合作学习 2.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学案引导,当堂达标四.自主学习,知识梳理:第一部分知识:列强的侵略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与“三个重要条约”: 第一次侵华战争:鸦片战争1.时间是: 2.目的是:3.导火线是:4.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5.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主要影响有哪些?A .使中国开始从 逐步沦为 ;B .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知识连接一1.右图中的人物,因为禁烟而名留青史,他把“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 祸福避趋之”作为人生的座右铭,这一历史人物是( ) A .林则徐 B .道光帝C .琦善D .李鸿章(高密市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题)2.下列事件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的是( )A .虎门销烟B .火烧圆明园C .设立总理衙门D .设立使馆区3.1842年8月,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签订的地点是( ) A .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虎门 4.《南京条约》中规定向英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包括( )A .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B . 你认为鸦片给中国事业哪些危害?教案序号:6A.上海 B.广州 C.南京 D.厦门5.(2006年,山东潍坊中考试题)1997年,离家近百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最早割占香港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第二次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名称爆发时间目的主凶帮凶侵占我国领土最多国家第二次鸦片战争知识连接二:1.北京西郊宏伟华美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被侵略者放火烧毁是在()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2.1860年的一场大火,让圆明园几乎成了废墟,许多珍藏的国宝被外国侵略军抢走。

八年级历史《侵略与反抗》教案上册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侵略与反抗》教案上册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侵略与反抗》教案上册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过程及其影响。

(2)掌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主要战争的发生原因、过程及结果。

(3)认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人民的抗争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史料,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能力。

(2)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和平的情感。

(2)树立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

(3)认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二、教学内容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1. 英国对中国鸦片贸易的非法化及其原因。

2. 鸦片战争的爆发、过程及结果。

3.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1.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其原因。

2.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发生原因及结果。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1.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野心。

2. 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过程及结果。

3. 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第4课抗争中的探索1.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及其口号。

2. 辛亥革命的发生、过程及结果。

3.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5课军阀割据与国民革命1. 军阀割据的现象及其原因。

2.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及其目标。

3. 国民革命运动的结果及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过程及其影响。

(2)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主要战争的发生原因、过程及结果。

(3)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人民的抗争精神。

2. 教学难点:(1)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背景和原因。

(2)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战争的发生原因、过程及结果。

(2)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影响和人民的抗争精神。

八年级历史《侵略与反抗》教案上册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侵略与反抗》教案上册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过程。

(2)掌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主要战争的发生、经过和结果。

(3)认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史料,了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和方式。

(2)运用比较法,分析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反对侵略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和平、维护国家主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过程。

(2)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主要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3)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战争的原因和影响。

(2)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和方式。

2. 运用史料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3. 采用比较法,使学生认识到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过程。

(2)让学生分析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主要战争的发生、经过和结果。

3. 课堂讲解:(1)讲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原因和方式。

(2)讲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3)讲解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4. 课堂讨论:(2)让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课后作业:(2)让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为课后测验做好准备。

五、课后测验:1. 选择题:(1)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是()。

(2)下列哪个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2. 简答题:(1)简述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八上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精品教案-优质教学设计

八上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精品教案-优质教学设计
提示:思维导图应该包括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影响、战争失败原因。
【小组展示】第一小组代表结合思维导图带领同学们复习第1课内容。(形式不限)
【查漏补缺】同学和老师补充提问,查漏补缺。
【形成性评价】完成小卷上第1课的选择题。
【小组展示】第二小组结合思维导图带领同学们复习第2课主要内容。
【查漏补缺】同学和老师补充提问,查漏补缺。
八上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时间
课程目标
教师活动及方法
学生活动及方法
目标一
整体回顾
把握线索
目标二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目标三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目标四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
目标五
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
【情境导入】短视频《中国近代史》。
【形成性评价】完成小卷上第2课的选择题。
【小组展示】第三小组结合思维导图带领同学们复习第4课主要内容。
【查漏补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和老师补充提问,查漏补缺。
【形成性评价】完成小卷第4课的选择题。
【小组展示】第四小组结合思维导图带领同学们复习第5课主要内容。
【查漏补缺】同学和老师补充提问,查漏补缺。
【形成性评价】完成小卷第5课的选择题。
【内容回顾】背诵八上历史教材目录,识记主要历史事件名称。
【线索回顾】1.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及标志?
2.中国近代史的分期?
3.中国近代史的主要线索?
4.中国近代史的社会性质?
【名词解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目标导读】课件:第一单元课程目标
【时间回顾】完成导学案“学科养成”练习题

初中历史《侵略与反抗》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侵略与反抗》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侵略与反抗》教学设计课型:综合课授课人:1、知道19 世纪中期到20 世纪初,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时间、简要经过、结果及其影响)。

2、通过对战争结果的认识,理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及“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3、了解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的抗争活动,树立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四次战争、三大条约难点:梳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二、教学方法在确定了目标之后,我考虑到初中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多历史学科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

2、充分运用图文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史料、史论结合探究问题的思维与能力。

3、遵循由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自主学习、设疑引思的模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三、教学过程在确定了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后,按照本单元划分的两条主线,我和学生一起开始了这一单元的复习。

列强的侵略这条线是本单元考试的重点,在这一线索的复习中,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列强发动的侵华事件,对这一主线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然后针对考试的重点,我采用两个表格让学生对列强发动的四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和签订的三大条约进行了详细全面的比较,在这一过程中,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把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并在比较的过程中认识到随着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侵略中国的国家越来越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人民的负担越来越重,中国丧失的领土和主权越来越多,战争和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越陷越深。

在学生有了深入的比较和深刻的认识之后,我顺势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得出的认识来探究了这一单元的四个重要问题。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你认为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3、清政府在每次战争中战败的原因有哪些?4、请结合所学知识,梳理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初中鸦片战争的教案_

初中鸦片战争的教案_

初中鸦片战争的教案_人教课标版历史学科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教案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

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

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汲取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图片教师:图中的人在做什么由这样的事件引发了中国历史上重大的事件是什么学生:抽大烟(吸食鸦片);鸦片战争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完全正确。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鸦片战争。

讲授新课一、林则徐虎门销烟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第5页“自由阅读卡·从罂粟到毒品”,观看视频:鸦片贸易的危害,虎门销烟。

讨论回答问题:教师提问: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学生: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

教师: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学生讨论,教师总结: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教师: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到什么效果学生: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目标1、掌握近代史上列强的四次侵略战争及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的不屈反抗如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黄海大战中邓世昌英勇抗击日军等。

2、能够初步分析理解近代中国被侵略的原因,从中吸取历史教训;3、回顾中国古代的辉煌与灿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4、领会并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精神,认识中国人民的反抗对民族独立所起的重要作用;5、通过概括列强的侵华罪行等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概括能力;复习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老师引导启发等教学设计一、导入这节课我们复习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首先请大家看几幅幻灯片(教师播放幻灯片:地动仪、四大发明、科举制、华佗与麻沸散、祖冲之与圆周率、杜诗与水排等)。

学生看完幻灯片后,老师出示问题:看完了上述幻灯片你有何感想?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幻灯片展示):中国古代之辉煌、灿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巨大潜力的民族,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问题过渡:到了近代中国的命运怎样呢?请举出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学生思考和讨论,代表发言,老师总结幻灯片展示:被侵略、受欺凌、忍辱负重。

近代列强的侵略三、请学生进一步思考并概括列强的侵华罪行,小组展示,师生共同小结。

列强侵华罪行(幻灯片展示)1、两次洗劫北京: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反抗: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3、制造大屠杀: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年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4、割地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5、赔款《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6、开埠通商《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权。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课型:复习课教学模式:三段式教学模式教具:多媒体复习目标:【知识】1. 进一步认识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史实。

2. 认识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史。

【能力】讨论分析列强们侵华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复习,掌握民族英雄们强烈的爱国情怀,体会认同他们的优秀品质。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过程:(一)了解百年屈辱师展示:近代史历程,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开始和结束的标志。

思考:1840年之前中国是清朝统治,之后也是清朝统治,为什么1840年之前就属于中国古代史,而之后就属于中国近代史呢?(学生试回答,师归纳)(二)血海深仇师: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人民从此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让我们记住这血海深仇。

根据下列问题,小组归纳汇总认识:(三)血筑中华1、师:分小组介绍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

生1:林则徐虎门硝烟禁烟运动,把所有鸦片焚于大火之中,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是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生2:左宗棠为了表示收复新疆的决心,所到之处都抬着口棺材,誓与新疆共存亡,并最终收复新疆。

生3:黄海大战中邓世昌在致远舰中炮要沉时,毅然命令向敌舰撞去,当舰中鱼雷落入水中,面对救生圈和爱犬有生还的希望时,毅然选择了与将士共存亡,壮中国海军的声威。

真是“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2、师:除了刚才我们说得三位再加上关天培课本上共有四位民族英雄。

我们要学习他们哪些精神品质?生:爱国、坚贞不屈、誓死如归、大义凛然、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坚决反侵略。

3、请你说说两次农民运动的情况,两次农民运动有何异同?(天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生1:都反侵略。

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生2:性质目的不同。

天平天国运动是反封建的农民运动,目的是推翻清政府;而义和团运动是反帝爱国运动,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把矛头指向帝国主义。

过渡:中国人民的反抗,有没有改变中国屡次被侵略的命运?为什么?现在让我们沉思过去,总结失败的原因。

八年级历史《侵略与反抗》教案上册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侵略与反抗》教案上册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侵略与反抗》教案上册新人教版第一章:鸦片战争1.1 教学目标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掌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鸦片战争的起因:英国的鸦片贸易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鸦片战争的过程:英军的进攻和签订《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通过图片和地图展示鸦片战争的过程和战场。

组织学生讨论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领土割让、赔款等。

第二章:第二次鸦片战争2.1 教学目标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外国势力的干涉和中国的抵抗。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英法联军的进攻和签订《天津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加剧。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通过图片和地图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战场。

组织学生讨论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领土割让、赔款等。

第三章:甲午中日战争3.1 教学目标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理解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朝鲜半岛的争夺和中国的干涉。

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海战和陆战的具体情况。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北洋舰队的覆灭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通过图片和地图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和战场。

组织学生讨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领土割让、赔款等。

第四章:义和团运动4.1 教学目标了解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掌握义和团运动的过程和结果。

理解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义和团运动的起因:外国势力的干涉和民间信仰的兴起。

义和团运动的过程:反外国势力的斗争和清政府的镇压。

第一单元 复习侵略与反抗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

第一单元 复习侵略与反抗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教学流程】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二次备课情境引入1.中国近代是如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列举三大条约中列强所取得的侵略特权。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的耻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我们要从侵略中认识侵略者的野蛮和贪婪,从反抗中感悟中华民族的坚韧和不屈。

自主温故1根据课标要求让学生进行本单元知识的简单感知。

.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于什么事件?.三大条约中清政府赔款的数额分别是多少?所获取的侵略特权分别是什么?.你能列举几位本单元所出现的民族英雄?.你能说说在本单元中国有哪些领土被割让?.说说三大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表一: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侵华战争起止时间侵华国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第一部分,教师出示课标,要求学生根据课标进行尝试回顾。

然后教师根据课标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回顾情况。

第二部分,学生根据记忆,对照表格进行回顾,在会的地方做出标志,实在不会的,再查找课本。

学生进行自主温故时,教师进行巡视,掌握学生温故情况。

学生完成后,让学生互对探究的结论,同学之间进行互助学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俄、英支持阿古柏侵占新疆不平等条约签约时间赔款数额割地《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教师通过学生单选题的练习,考查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况,巩固自主获得的知识。

合作交流展示提高、阅读下列材料:年3月,闻一多先生写下《七子之歌》一诗:“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

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请回答⑴台湾是怎样被割占的?“酷炎的夏日”指的是什么?⑵诗中“郑氏”指的是谁?“郑氏”的主要功绩是分组后由组长主持进行探究,教师进行巡视。

在巡视中教师参与各组的讨论,解决学生讨论中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教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教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教案单元备课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西河中学一、二、()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第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

同时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1)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首先由导入框的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疑问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

在学生充分议论的情况下,教师加以归纳指出。

(2)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指导学生看自由阅读卡,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吸毒现象和我国政府的禁毒决心,让学生思考讨论。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归纳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造成哪几方面的危害;给中华民族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3)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只要讲清楚鸦片的危害,林则徐第生逐条分析理解,加深记忆,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和总结。

(二)第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教材要点分析:本课有三目: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花一文钱,不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的国家)、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重点是列强侵华罪行,难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正文的授课思路可采用一条线索三大板块的结构方式:...(“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许多权利,但他们贪婪的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无理提出“修约”的要求,遭拒绝后,在此发动侵略战争,以此逼迫清政府就范。

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单元 侵略和反抗教案

第一单元 侵略和反抗教案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日本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政策。

2.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主要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威海卫之战)。

3.掌握《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内容、危害。

4.了解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能力目标1.通过让学生讲述邓世昌等在黄海大战中的英雄事迹,从而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1.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战争。

在战斗中,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的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2.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3.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反映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

●教学重点1.黄海大战。

2.《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

●教学难点1.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2.《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学方法1.诗词对联导入法。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后人对这方面所作诗词对联甚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资源,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影像辅助法。

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那场战争的气氛,可以给学生放《甲午风云》影片,让学生去体会当时的情景。

3.分析法。

对《马关条约》的内容的危害,可以逐条进行分析,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的含义。

4.联系比较法。

指导学生阅读以徐骧为首的台湾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有关材料,抨击当今台湾“台独分子”的言论。

5.归纳法。

●教具准备1.投影仪。

2.录像带、VCD光盘《甲午风云》及相关设备。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同学们,我们来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初中历史《侵略与反抗复习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侵略与反抗复习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侵略与反抗复习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教版初中历史_⼋年级上册第⼀单元《侵略与反抗》教学设计知识与能⼒:1.了解鸦⽚战争、第⼆次鸦⽚战争、甲午中⽇战争、⼋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经过;知道上述战争期间列强犯下的侵华罪⾏。

2. 简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 掌握林则徐、邓世昌等民族英雄的抗争史实。

过程与⽅法:通过问题驱动教学,采⽤史料研习、图⽚解读的⽅式,引导学⽣⾃主学习、合作学习,由此掌握分析史料、运⽤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和⾃主和合作学习的⽅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从林则徐、邓世昌等民族英雄的抗争史实体会爱国情怀,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的爱国情怀油然⽽⽣,从⽽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重点:四次侵华战争的原因及影响,《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中国怎样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发动了哪⼏次侵华战争?【归纳】鸦⽚战争、第⼆次鸦⽚战争、甲午中⽇战争、⼋国联军侵华战争2. 近代西⽅列强通过发动鸦⽚战争、甲午中⽇战争、⼋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三个不平等条约?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归纳】鸦⽚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中⽇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了《⾟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讨论】结合《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请你分析为什么说《马关条约》的签订⼤⼤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归纳】从上⾯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更多领⼟的割让,使中国的领⼟主权遭到进⼀步破坏;更多的赔款,进⼀步增加了⼈民的负担,使清政府⾯临更深的财政危机;更多通商⼝岸的开放,使列强侵略势⼒从东南沿海深⼊到了内地;⽽允许开设⼯⼚,使列强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备课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西河中学王晓东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单元知识概述:这是本册教材中的第一个学习单元。

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剧,中华民族与外国列强的矛盾日趋激烈,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顽强抗争,这是鸦片战争后至 20 世纪初年近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条鲜明主线。

本学习主题就是突出了这一历史发展主线。

而在内容标准的选择上,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对历史知识点进行了取舍。

二、单元目标:(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5)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6)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三、课文要点分析及教学建议:(一)第 1 课“鸦片战争”:1.教材要点分析:本课有二目:一是林则徐虎门销烟、二是中英《南京条约》(时间、内容、影响)。

二个子目都是重点,难点是理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来分析)。

此外第一课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是:1840 年鸦片战争是中国绝代史的开端。

2.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本课所涉及的史实,学生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要注意利用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本课。

第一目学习主要了解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

同时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1)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首先由导入框的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疑问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

在学生充分议论的情况下,教师加以归纳指出。

(2)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指导学生看自由阅读卡,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吸毒现象和我国政府的禁毒决心,让学生思考讨论。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归纳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造成哪几方面的危害;给中华民族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3)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只要讲清楚鸦片的危害,林则徐为何禁烟即不言而喻。

教师提问:林则徐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学生回答后老师进一步提出:采取了严厉有效的措施,并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

需注意提醒学生,销烟是采用化学反应的方式方法进行,并非烧烟。

教师还可指出,当时外国人并不完全相信林则徐真要禁烟,他们想林则徐这次要发大财了。

但他们在仔细观察整个销烟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发现其紧张有序、滴水不漏的组织措施,根本使人无机可乘,他们的想法太天真了。

林则徐卓越的组织才能和高尚的人格精神让这些外国人心悦诚服,赞叹不已。

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第二目的学习主要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教师可让学生阅读课本,指导学生看鸦片战争示意图,讲述鸦片战争的两个阶段:一是攻广州、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二是占香港、进吴淞、到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城下之盟。

本目难点是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要引导学生逐条分析理解,加深记忆,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和总结。

(二)第 2 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教材要点分析:本课有三目: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花一文钱,不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的国家)、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重点是列强侵华罪行,难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2.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正文的授课思路可采用一条线索三大板块的结构方式:一条线索:即课文的标题“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侵华罪行”三大板块:由全课板书设计构成: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罪行①英法──火烧圆明园②沙俄──割占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c.第二次鸦片战争引发的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具体的授课方式如下:(1)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本课极为简略,教师可以从课题引入,即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由于《南京条约》的签订,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攫取了许多权利,但他们贪婪的欲望并没有得到满足,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无理提出“修约”的要求,遭拒绝后,在此发动侵略战争,以此逼迫清政府就范。

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2)在第二板块“列强罪行”中,可做如下处理:a.讲“火烧圆明园”,可利用课件“简介圆明园”让圆明园这精湛艺术的宝库在学生脑子里占据先人为主的位置,然后让学生再看被焚烧后圆明园的残迹,通过对比加深对侵略者罪行的痛恨。

最后让学生发表议论,谈谈感想,引导学生痛责思恨、激发爱国情绪。

b.对沙俄割地行径,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教学手段可利用一图一表,先“以表带图”(看表识图),后“以图代表”(采用地理方位的识记法)。

③第三板块,可采用连环提问法: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联系“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内容:清政府的腐败,一再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人民做出什么反应?(引出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农民政权抗击的目标是什么?结果怎么样?最后教师可把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间、侵略者、主要内容及结果做个小结,这样层层归纳,步步巩固,使学生了解,由于二次鸦片战争主权再丧失、领土被强占,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此外巩固两次鸦片战争的内容,对掌握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五大侵华战争知识的完整性做好铺垫。

(三)第 3 课“收复新疆”1.教材要点分析:本课有二目:阿古柏侵占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

重点是左宗棠收复新疆,难点是收复伊犁的重要性与付出代价的必要性。

还要注意课本第 12 页方框中的材料。

2.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1)学习“阿古柏侵占新疆”一目,可结合地理知识,提问“苏联瓦解产生几个国家?”再提问“浩罕国是由什么民族建立的?”让学生了解浩罕国的由来,又明确它的地理位置。

为后面的学习确立时空概念。

(2)结合《新疆地图》或课件,教师边演示边用简练的语言,叙述阿古柏侵略新疆的过程。

并让学生描述阿古柏如何残酷剥削和压迫新疆各族人民,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小字部分,指出沙俄、英国无视中国的主权,公然承认并支持阿古柏的伪政权,俄国还直接出兵占领新疆的伊犁地区。

其罪恶目的,是企图分裂中国领土。

(4)“左宗棠收复新疆”是本课的重点。

可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李鸿章和左宗棠的资料和主张,上课时让学生分成“李鸿章派”和“左宗棠派”就“海防”与“塞防”(指四北防务)孰重孰轻展开争论。

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加深学生对左宗棠主张收复新疆正确性的理解。

(5)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用一块土地,大量的赔款换取伊犁值不值得?”培养学生高瞻远瞩,用全局的眼光来分析问题。

(6)讲完上述内容后,可提问“结合以前学习的内容,你怎样评价左宗棠?”既可巩固旧知识,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又可以培养学生全面评价重要历史人物的能力。

(四)第 4 课“甲午中日战争”1.教材要点分析:本课有二目:黄海大战、《马关条约》。

二个子目都是重点。

难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条约的影响。

2.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1)黄海大战一目是本课的重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和战争的名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二是黄海大战的经过。

三是黄海大战的结果。

可以先课前准备好故事的学生进行演讲特别突出邓世昌的事迹。

老师在学生讲完后进行归纳和总结。

要求学生注意看有关的地图和图片材料。

(2)黄海大战后,李鸿章为保存自己派系的实力,命令北洋舰队“保船避战”,躲进威海卫军港,不准巡海迎敌。

这样,黄海制海权为日本舰队所控制,此后中国遭到日军海陆两路的夹击。

由老师简要讲述辽东半岛战役并着重讲清旅顺的陷落和旅顺屠城,指导学生看小字部分内容。

老师再讲清威海卫溃败的情况,指出威海卫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马关条约》一目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应依次讲明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马关条约》签定的时间(1895年)和双方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要求学生记忆。

二是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四点划在书上,并要求学生理解和记忆。

关于“三国干涉还辽”,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小字,教师不必讲解。

三是结合《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

(4)指导学生阅读以徐骧为首的台湾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有关材料,抨击当今台湾“台独”分子的言论。

(五)第 5 课“八国联军侵华”:1.教材要点分析:本课有二目: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辛丑条约》。

二个子目都是重点,难点是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2.教学建议:(1)学习“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一目时,强调义和团和部分清军取得廊坊狙击战的胜利,挫败了西摩尔联军进犯北京的计划,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粉碎了所谓“西方军队无敌”的神话。

义和团在阻止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本质。

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

课文中的小字叙述八国联军在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教师不必补充内容,可指导学生阅读,进一步认识侵略者的强盗面目。

另外,课文中《在八国联军炮火下燃烧的北京城》《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团员》插图及瓦德西的一段话,为学生了解八国联军的侵华暴行提供了形象资料,讲述时应注意使用,使学生有较直观的认识。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有关的音像资料,加深学生的印象)(2)“《辛丑条约》”一目是本课的又一重点。

教师应提醒学生,同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国家,除出兵中国的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之外,还有比利时、西班牙、荷兰三国,共十一国。

教师应讲明两个问题:﹤1﹥《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条约的主要内容,教材列举了四点,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归纳记忆。

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的地位。

指导学生看《辛丑条约签订的情况》插图,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但不作为要求。

﹤2﹥《辛丑条约》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是本课的难点。

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通过对条约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而后再指导学生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以深化学生对《辛丑条约》严重危害性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