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表空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填挖方体积计算方法介绍
01
02
路基 横断面
03
模块四
路基横断面组成分析
路基横断面设计
路基填挖方 体积计算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路基横断面设计成果
➢ 路基填挖方体积是指路基两桩号间的土石方工程数量。其计算 方法可采用平均断面法、棱台体积为挖方且面积大小相近,则可假定两断面之 间为一棱柱体,其体积可按下式计算:
➢ 棱台体积法 当相邻断面面积相差较大,则两断面之间的形状与棱台更为接近。 其体积计算公式为:
➢ 填挖方体积计算注意事项: • 计算时应将填方体积、挖方体积分别进行计算; • 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的计算,一般可采用列表法进行; • 一般每页“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应做本页小计,每公里应作本公
里合计,以便复核和统计; • 计算路基土石方数量时,应扣除大、中桥及隧道所占路线长度的体积;
➢列表法
➢列表法
桥头引道的土石方,可视需要全部或部分列入桥梁工程项目中,但不 要遗漏或重复,小桥涵所占体积一般可不扣除。
➢列表法计算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介绍 列表法是在“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上,将断面桩号、填挖面积、 土石成分等资料依次填入表中相应栏内,算出相邻断面的距离、平均 断面面积并填入表内,据此再算得断面间的体积,填入表中相应栏内。
路基土石方调配土石方数量的计算及调配
路基土石方调配土石方数量的计算及调配路基土石方调配第一节调配的原则二、取土、弃土及纵向利用,一般可根据经济运距确定,有条件时也可考虑扩宽断面取土,减少远运和少占农田。
在特别工点或土方工程较集中地段,还应结合当地的农田建设、河渠的改移、隧道、站场、桥梁、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及干扰等具体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尽可能减少施工方数。
三、取土场取土后应注意环境保护,根据协议情况能绿化的尽量绿化(种草、种树)。
四、弃土场弃土可选在低洼处,在不影响排水的情况下将弃土摊平,有条件生长草木的应种草或小树。
五、路基土石方调配采用的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及运输方法等应根据地形条件、施工方法,合理采用相应的机械施工或人力施工。
六、合理地使用利用方。
尽可能减少施工方数,充分利用弃方,并要避免不切实际的长距离隔山、隔沟、河调配。
七、路基土石方调配段落的划分,以概算编制的施工段落为单元,中桥、隧道和车站的起讫点划分为小段落,必要的应结合标段进行划分。
第二节各设计阶段对土石方调配的精度在设计中,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是将站场与区间正线分开列算。
在调配时应注意两专业之间的相互配合,合理的利用区间和站场之间的弃方量,以减少施工方。
一、调配前的准备(一)概算基础资料(工经提供)(二)施工方法(工经提供)(三)纵断面图及平面图(1∶50000)(四)路基土石方计算表(含特设路基)(五)土石方数量总表(九)予留复线位置及其他建筑区域资料二、施工运输方法及运距(一)人力施工在没有条件利用机械施工时(如既有线改建上不了机械等)采用人力施工,人力施工的方法一般有人力挑抬、手推车、人挖轻轨斗车运、人挖翻斗车运、人挖自卸汽车运输等。
采用人力施工,当运距在300m以内时,宜选用手推车和小型机动翻斗车运输,仅在既有线改建工程工程零碎及运输距离短(在50m以内)时才采用人力挑抬运输。
人力施工运输距离的计算见下表。
(表3-4-1、表3-4-2、表3-4-3、表3-4-4)人力挑抬坡度折算系数表3-4-1轻轨斗(平)车坡度折算系数表3-4-3铲运机、推土机坡度折算系数表3-4-4注:土石方的运输部分均按水平距离考虑。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
0
0
23 36
土16
0
0
39 59
0
0
61 94
0
64 96
0
67 101
1
0
72 108
17 0
0
32 76
17 0
0
15 48
31 1
0
0 45
50 6
0
0 68
29
0
65 142
4
0
68 108
235 57 602 685 1329 监理工程师:
S3-2-24-69 第69页共87页
借方数量 弃方数量 总 数 量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米公里) 备
3 13 20 20 13 20 11 20 12 20 20 20 31 20 32 20 34 20 36 20 25 20 16 20 15 20 25 20 47 20 36 460
Ⅵ % 数量 16 17
填方 数量
立方 米 18
10
3
2
10
2
44
10
0
115
0 116
1
52
10
6
9
10 11
67 101 67 101 67 101
73 108 72 108 72 108
49 76 32 76 32 76
32 48 15 48 15 48
31 46
0
45
0
45
50 74
0
68
0
68
94 142 65 142 65 142
72 108 68 108 68 108
467 945 467 945 业主代表: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作者:未知来源:本站原创时间:2006-8-22 点击数:593 【字体:小大】路基土石方是公路工程的一项主要工程量,在公路设计和路线方案比较中,路基土石方数量的多少是评价公路测设质量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
在编制公路施工组织计划和工程概预算时,还需要确定分段和全线路基土石方数量。
地面形状是很复杂的,填、挖方不是简单的几何体,所以其计算只能是近似的,计算的精确度取决于中桩间距、测绘横断面时采点的密度和计算公式与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等。
计算时一般应按工程的要求,在保证使用精度的前提下力求简化。
一、横断面面积计算路基的填挖断面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原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包围的面积,高于地面线者为填,低于地面线者为挖,两者应分别计算。
通常采用积距法和坐标法。
1.积距法:如图4-5将断面按单位横宽划分为若干个梯形和三角形,每个小条块的面积近似按每个小条块中心高度与单位宽度的乘积:Ai=b hi则横断面面积:A =b h1+b h2 +b h3 +… +b hn =b∑ hi当 b = 1m 时,则 A 在数值上就等于各小条块平均高度之和∑ hi 。
2.坐标法:如图4-6已知断面图上各转折点坐标(xi,yi), 则断面面积为:A = [∑(xi yi+1-xi+1yi ) ] 1/2坐标法的计算精度较高,适宜用计算机计算。
二、土石方数量计算路基土石方计算工作量较大,加之路基填挖变化的不规则性,要精确计算土石方体积是十分困难的。
在工程上通常采用近似计算。
即假定相邻断面间为一棱柱体,则其体积为:V=(A1+A2)式中:V —体积,即土石方数量(m3);A1、A2 —分别为相邻两断面的面积(m2);L —相邻断面之间的距离(m)。
此种方法称为平均断面法,如图4-7。
用平均断面法计算土石方体积简便、实用,是公路上常采用的方法。
但其精度较差,只有当A1、A2相差不大时才较准确。
当A1、A2相差较大时,则按棱台体公式计算更为接近,其公式如下:V= (A1+A2) L (1+ )式中:m = A1 / A2 ,其中A1 <A2 。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摘要:本文旨在介绍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的相关知识,包括计算土石方时的常用方法和调配土石方的注意事项。
通过合理的土石方计算和调配,能够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成本的控制。
关键词: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调配;成本控制一、引言路基工程中的土石方数量计算和调配是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合理计算和调配土石方的数量,能够确保道路的设计和施工的质量,避免因土石方的不足或过剩而引发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有效控制工程成本。
二、土石方数量计算方法1. 体积法计算体积法是计算土石方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主要通过测量土石方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使用公式计算出土石方的体积。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然后通过计算公式进行土石方数量的计算。
2. TST法计算TST法是另一种常用的计算土石方数量的方法,即交点计数法。
它利用交点计数仪在样方上进行交点的计数,通过计算交点的数量来确定土石方的体积。
这种方法比较简便快捷,适用于较大范围的土石方计算。
3. 测区法计算测区法是根据采用的样方数量和测区的大小来计算土石方的数量。
在施工现场,可以将工地划分为若干个测区,然后在每个测区内进行土石方的测量和计算。
通过累加每个测区得到的土石方数量,即可得到整个工地的土石方数量。
三、土石方调配的注意事项1. 合理调配原则在进行土石方调配时,需要遵循合理调配的原则。
首先,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调配范围和计算工程所需的土石方数量。
其次,根据土石方的质量和特性,选择合适的调配方式,包括挖填平衡、余方处理、借方补充等。
最后,确定土石方调配的时间和工程进度,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 保证土石方品质调配土石方时,需要注意保证土石方的品质。
在挖掘和填筑过程中,应注意松土和压实等工序的规范操作,确保土石方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同时,要注意对于不同类型的土石方进行分类和调配,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土石方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3. 控制成本土石方调配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控制工程成本。
路基土石方调运表计算表模板
填方(压实 清淤
方)
回填
序 号
路段桩号
中心桩号 总量
土
Ⅱ
Ⅲ
软石
坚石/次坚 石
总量
土
1 K10+760 K10+900 K10+830 0 2 K10+900 K11+120 K11+010 33027 3 ZK10+730 ZK10+870 ZK10+800 2339
19815 11561
90399 151890 26173 130874 18828
10594 6869 8364
1#土石方 9 K14+317 K14+440 K14+378 0
劳务队
10 K14+307~K14+454 改路
723
72
145
434
40322
72
10448
3600
2标路基土石方调配表
本桩利用 (压实方)
0 90343
0
2760
93103
22560
调土方
调土方 土方
自营土石 方劳务队
序 号
路段桩号
中心桩号 总量
挖方(天然方)
土
Ⅱ
Ⅲ
软石
填方(压实 方)坚石/次坚 石来自总量清淤 回填
土
15 K25+930 K26+026 K25+978 37957
15184 22773
0
2标路基土石方调配表
本桩利用 (压实方)
6 K20+877 K21+400 K21+138 17783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1、桩号:由《路基设计表》抄入(填入第1栏)2、横断面面积:即路基的填挖断面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原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包围的面积,高于地面线者为填,低于地面线者为挖,两者应分别计算。
通常采用积距法和坐标法。
(挖方:填入第2栏填方:土方填入第3栏;石方填入第4栏)3、平均面积:相邻桩号间挖填方面积的平均值(挖方:填入第5栏填方:土方填入第6栏;石方填入第7栏)4、距离:相邻桩号间里程之差(填入第9栏)5、挖方分类及数量:(1)总数量(第9栏)=平均面积(第5栏)×距离(第8栏)(2)土、石方数量:根据地质调查情况,按各类土、石所占总量比例计算(分别填入第10~21栏)6、填方数量:填土数量(第22栏)=填土平均面积(第6栏)×距离(第8栏)填石数量(第23栏)=填石平均面积(第7栏)×距离(第8栏)7、利用方数量及运距:(1)本桩利用:本路段挖方直接用于本路段填方土方(第24栏)=(第11栏)+(第13栏)+(第15栏)或=(第22栏)(取两式中较小值)石方(第25栏)=(第17栏)+(第19栏)+(第21栏)或=(第23栏)(取两式中较小值)注:本桩利用中可以石作填土,石方数就填入本桩利用的”土”一栏(第24栏),并加以括号区别。
(2)填缺:本桩利用完后,所欠缺的填方土填缺(第26栏)=土填方(第22栏)-本桩利用土方(第24栏)石填缺(第27栏)=石填方(第23栏)-本桩利用石方(第25栏)(3)挖余:本桩利用完后,所剩余的挖方土挖余(第28栏)=土挖方总量[(第11栏)+(第13栏)+(第15栏)]-土填方量(第22栏)石挖余(第29栏)=石挖方总量[(第17栏)+(第19栏)+(第21栏)]-石填方量(第23栏)(4)远运利用纵向调配示意:根据填缺、挖余分布情况,结合路线纵坡和自然条件,本着技术经济少占用农田的原则,具体拟定调配方案。
工程路基公里土石方数量计算表
利用方数量及调配 (立方米) 挖余 土 22 石 23
借方数量 (立方米) 土 24 石 25
弃方数量 (立方米) 土 26 石 27
总数量 (立方米、公 里) 土 28 石 29
备注
30
合
计
0
路 基 公 里 土 石 方 数 量 表
挖方分类及数量(立方米) 石 III 数量 1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 12 IV 数量 13 % 14 V 数量 15 % 16 VI 数量 17 立方米 18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填方 数量 土 19 利用方数量及调配 (立方米) 本桩利用 石 20 填缺 21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REF!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REF!
桩号
横断面面积 (平方米) 挖 填 3
挖方分类及数量(立方 距离 (米) 土 总数量 % 4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5 6 0.00 10 0.00 10 0.00 10 0.00 10 0.00 10 0.00 10 0.00 10 0.00 10 0.00 10 0.00 10 0.00 10 0.00 10 0.00 10 0.00 10 0.00 10 0.00 10 0.00 10 0.00 10 0.00 10 0.00 10 0.00 10 0.00 10 0.00 10 0.00 10 0.00 0.00 I 数量 7 % 8 0.00 70 0.00 70 0.00 70 0.00 70 0.00 70 0.00 70 0.00 70 0.00 70 0.00 70 0.00 70 0.00 70 0.00 70 0.00 70 0.00 70 0.00 70 0.00 70 0.00 70 0.00 70 0.00 70 0.00 70 0.00 70 0.00 70 0.00 70 0.00 70 0.00 0.00 II 数量 9 % 10 0.00 20 0.00 20 0.00 20 0.00 20 0.00 20 0.00 20 0.00 20 0.00 20 0.00 20 0.00 20 0.00 20 0.00 20 0.00 20 0.00 20 0.00 20 0.00 20 0.00 20 0.00 20 0.00 20 0.00 20 0.00 20 0.00 20 0.00 20 0.00 20 0.00 0.00 III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
横断面面积 距
(平方米) 离 总
(米 数
挖
填
)量
2
3
4
5
0.00 0.93 10.35 19.76
25.31 7.67 6.66 17.44 18.49
19.34 8.23 17.01 11.17 10.16 10.61 28.88 22.88 21.89 38.32
15.79 22.51 12.98 53.55 14.34 6.07
60
0
10
0
60 21 10 21
60 21 10
9
60 40 10 40
60 52 10 52
60 45 10 45
60 60 10
1
60 38 10
2
60
2
10
2
818
816
0
0
9
1
113 0
301 4
158 30
383 10
355 6
665 7
679 4
204 8
61
1
330 0
143 0
241 0
利用方数量及调配(立方米)
本桩利用 土石 19 20
填缺 21
挖余 土石 22 23
纵向利用 调配示意
图 24
借方数量 弃方数量 总 数 量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米公里) 备
注 土 石土 石 土 石 25 26 27 28 29 30 31
20 50 60 25 10 25
20 56 60 28 10 28
2 276 252 281 201 194 388 513 445 597
9 11 8930
3 50 99 25 108 103 197 268 43 50 132 57 96 144 70 38 223 188 55 9 8 77 111 100 55 37 58 152 104 177 176 114 3 3130
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
一般情况下.横断面的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取小数后一位,土石方的体积以立方米为单位,取至整数。
一、横断面面积计算路基填挖的断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围成的面积,一般常用的计算方法如下。
1.积距法积距法的原理是把断面面积垂直分割成宽度相等的若干条块,由于每一条块的宽度相等所以在计算面积时,只需量取每一条块的平均高度,然后乘以宽度,即可得出每一条块的面积.如图1-4-13。
由此可见,积距法求面积就是在实际操作中转化为量取hi的累加值,这种操作可以用分规按顺序连续量取每一条块的平均高度hi;分规最后的累计高就是∑hi,将条块宽度乘以累计高度∑hi,即为填或挖的面积。
积距法也可以用厘米格纸拆成窄条作为量尺,每量一次hi ,在窄条上画好标记,从开始到最后标记的累计距离就是∑hi,然后乘以条块宽度b,即为所求面积。
2.坐标法如图1-4-14建立坐标系,给定多边形各顶点的坐标,由解析几何可得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式中:x,y——分别为设计线和地面线围成面积的各顶点的坐标,m。
坐标法精度较高,方法较繁,适用计算机计算。
3.几何图形法当横断面的地面线较规则且横断面面积较大,可将路基横断面分为几个规则的几何图形,分别计算各图形面积后相加得到总面积。
3.混合法在一个较大的横断面中,几何图形法和积距法共用,以加快计算速度。
在横断面面积计算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填方和挖方的面积应分别计算。
(2)填方或挖方中的土石也应分别计算,因为其工程造价不同。
(3)有些情况下横断面上的某一部分面积可能既是挖方面积,又要算做填方面积(不良地质换填),例如,遇既要挖除,又要回填其他材料。
二、填挖方体积计算1.平均断面法2.棱台法目前一般仍采用平均断面法计算填挖方体积。
三、路基土石方的调配在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就某一断面的土石方而言,会发生三种情况。
一是挖去多余的土,形成路基,或者本桩有填有挖,利用了本桩的土后,还有多余,需要调走(挖余);二是借其他地方的土,形成路基,或者本桩有填有挖,利用了本桩的土后,还不够,需要借土(填缺);三是本桩有填有挖,利用本桩的土填挖平衡(本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