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态环境下马铃薯还原糖含量分析
马铃薯蛋白质、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测定与比较
马铃薯蛋白质、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测定与比较马铃薯蛋白质、维生素C 、还原糖含量测定与比较摘 要:通过试验测得马铃薯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 、还原糖的含量,并对实验误差进行了分析,试验方法进行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简单比较,了解了马铃薯是营养丰富的食物。
关键词:马铃薯、蛋白质、还原糖、维生素C1.前言:马铃薯传入我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主要在我国的东北、内蒙、华北和云贵等气候较凉的地区种植,而现在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
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
马铃薯品种多样,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价格低廉,因此深受广大人民喜爱。
马铃薯在国民经经济发展中也有重要意义。
它既是粮食又是蔬菜,还是轻工业、食品工业和医药制造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之一。
在农业生产中马铃薯还有重要的轮作意义。
马铃薯纯的可消化蛋白质率高。
1 9 7 2 年加拿大的K a ld y 研究表明: 蛋白质含量以大豆最高, 其次为玉米及马铃薯。
马铃薯含有维生素种类多, 含量较为丰富。
马铃薯块茎内含糖量较高, 一般为13.9%—21.9% , 其中淀粉约占85%左右[1]。
此试验测定了一种马铃薯蛋白质、维生素C 、还原糖的含量。
初步了解了马铃薯的一些性状及含量特性。
2.马铃薯蛋白质含量测定---------G-250法2.1.试验材料马铃薯2.2.试验方法a .取新鲜马铃薯2g 放入研钵中,加入2ml 水匀浆,再用6ml 水分次洗涤研钵。
b .放置大约20minc .用离心机(4000rpm )离心20min 。
取上清液定容至10ml 。
d .吸取提取液0.1ml (重复一次)加入5ml G-250,放置2min ,在595nm 处比色,以H 2O 做空白对照。
2.3.试验结果与分析2.3.1.公式:样品蛋白含量=A ×离心后体积样品重结果:样品蛋白含量=804×102.00=4020ug g ⁄2.3.2.结果比较与分析不同马铃薯蛋白质试验测定方法,不同马铃薯品种,马铃薯生产地等条件不同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马铃薯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其块茎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包括还原糖。
还原糖是一类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等,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因此,测定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测定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的方法较多,包括显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便快捷、准确可靠的方法——硫酸铜法。
硫酸铜法是一种经典的还原糖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将样品中的还原糖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氧化铜沉淀,再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消耗掉余下的硫酸铜,从而计算出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
下面是硫酸铜法的详细步骤:
1. 取适量马铃薯块茎样品,洗净去皮切成小块。
2. 将样品加入蒸馏水中,研磨均匀后过滤,得到滤液。
3. 取20ml滤液,加入10ml 0.5%硫酸铜溶液,混合均匀。
4. 将混合液加热至沸腾,继续加热5分钟,使还原糖与硫酸铜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铜沉淀。
5. 关闭火源,冷却后加入10ml 20%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深蓝色为止。
6. 计算出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样品污染和氧化铜沉淀的损失。
此外,硫酸铜法只能测定块茎中的还原糖含量,不能测定总糖含量,也不能区分不同种类的还原糖。
总的来说,硫酸铜法是一种简单易行、准确可靠的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测定方法,适合于中小型实验室和家庭使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测定结果应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更准确地评估样品的营养价值和品质。
3_5_二硝基水杨酸_DNS_比色法测定马铃薯还原糖含量的研究
1 mg·mL-1 葡萄糖标准液:准确称取 1 g 的无 水葡萄糖,待溶解后定容至 1 000 mL。
DNS 显色液:准确称取无水的 3,5- 二硝基水杨 酸 6.5 g 溶解待用。无水氢氧化钠 40 g 溶解后移入 500 mL 容量瓶,冷却后定容。将水杨酸溶解液移 入 1 000 mL 容量瓶并加入 325 mL 的氢氧化钠,再 加入 15 mL 丙三醇溶解定容至 1 000 mL 贮存于棕 色试剂瓶中。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 1.2 试验方法 1.2.1 吸收光谱的测定
量瓶中加水约 25 mL,步骤同上。
1.2.4 显色时间的确定
准确吸取 1、2、4 mL 葡萄糖标准液分别加入
到 50 mL 的容量瓶中,各加 5 mL DNS,并在沸水
浴中煮 2、3、4、5、6、7、8、10、12、14、16、
18、20 min,步骤同上。
1.2.5 稳定时间的确定
任意选择一个马铃薯样品提取液,准确吸取葡
的比较 [J]. 中国马铃薯,2004, 6: 337- 33. [ 5 ] 罗志刚,曾满枝,凌晨,等. 3,5- 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烟
草中水溶性总糖. 中国烟草科学,2000, 2:34- 36. [ 6 ] 齐香君,苟金霞,韩戌环君,等. 3,5- 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
收稿日期:2005- 08- 12 作者简介:朱海霞(1979- ),女,东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从事马铃薯遗传育种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2004AA241133)资助 !通讯作者:E- mail: potato@mail.neau.edu.cn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马铃薯样品
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测定的一种方法
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测定的一种方法梅文泉,隋启君,佴 注,汪禄祥,刘家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云南 昆明 650223〕 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因其品种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含量在0104%~210%。
还原糖含量是决定马铃薯块茎是否适合加工的重要指标。
油炸马铃薯薯片或薯条要求成金黄色,但马铃薯块茎中较高的还原糖含量会使油炸马铃薯薯片或薯条颜色变为褐色,甚至变为黑色,严重影响其商业价值。
马铃薯块茎中理想的还原糖含量约为鲜重的012%以内,用于炸片的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不应超过0133%,用于炸薯条的不应超过015%〔1〕。
在同一品种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会随着其储藏温度、储藏时间长短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马铃薯块茎在10℃以下的低温储藏,其还原糖含量会明显增加。
因此,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的测定,对于评价马铃薯加工品质、保障加工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前马铃薯中还原糖的测定主要采用国家标准G B6194—86〔2〕或砷钼酸比色法〔3〕。
经笔者多次试验,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在015%以上时,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含量在012%~015%时,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得的结果误差较大;含量小于012%时,用国家标准方法不能检出。
用砷钼酸比色法可以测定马铃薯块茎中小于012%的还原糖含量,但这种方法需多种试剂,而且操作过程极为烦琐。
本方法参考有关文献〔4〕,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马铃薯块茎中的还原糖含量。
这种方法可测定马铃薯块茎中小于012%的低还原糖含量,而且测定范围宽、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单、快速,可以满足测定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的需要。
1 实验方法111 仪器飞利浦HR2839型组织捣碎机;7230G型可见分光光度计。
112 试剂(1)乙酸锌溶液:219g/L水溶液。
收稿日期:2003-02-12(2)亚铁氢化钾溶液:106g/L水溶液。
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方法随着人们对食品营养价值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食品成分分析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马铃薯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原料,在食品加工和营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中,还原糖是马铃薯中最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之一,其含量的测定对于马铃薯的生产和加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测定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的方法。
一、实验原理还原糖是一种能将铜离子还原成氧化铜的单糖或双糖,因而可以利用这一性质进行定量测定。
在本实验中,利用费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红色沉淀,通过比色法测定红色沉淀的光密度,计算出还原糖的含量。
二、实验步骤1、样品制备:将马铃薯块茎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中,用搅拌器搅拌均匀,过滤得到马铃薯汁液。
2、制备费林试剂:将0.5克费林试剂加入100毫升蒸馏水中,搅拌均匀。
3、测定还原糖含量:将10毫升马铃薯汁液加入试管中,加入2毫升费林试剂,用搅拌棒搅拌均匀,放置15分钟后,通过比色法测定红色沉淀的光密度。
4、标准曲线绘制:将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分别加入费林试剂中,通过比色法测定红色沉淀的光密度,绘制标准曲线。
5、计算还原糖含量: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马铃薯汁液中还原糖的含量。
三、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马铃薯汁液中还原糖的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较高,约为10%左右。
这一结果与已有文献的报道相符合。
四、实验优化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可以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化剂,避免样品氧化而影响实验结果。
五、实验应用本实验所使用的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成分分析、营养评价等领域。
通过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可以了解食品的糖分含量,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的食品选择。
六、结论本文介绍了一种测定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
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品种马铃薯还原糖_蛋白质_干物质含量研究
不同生态条件下不同品种马铃薯还原糖 、 蛋白质 、 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质含量研究
, R e s e a r c h o f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R e d u c i n S u a r P r o t e i n a n d g g M a t t e r o f F o u r P o t a t o V a r i e t i e s u n d e r D i f f e r e n t D r y E c o l o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g
12 1 2* 1 1 , , , i n u n u e i n L I U X i CHE N Y a n R E N X i a o D I NG H o n -p -y -y - g , j g 2 2 L I U Y a u, HAN G a n -w g , ,
( / 1. U n i t e d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f o r E x l o i t a t i o n o f E c o l o a n d B i o l o i c a l R e s o u r c e s i n W e s t e r n C h i n a K e p g y g y L a b o r a t o r f o r R e s t o r a t i o n a n d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D e r a d e d E c o s s t e m i n N o r t h w e s t e r n C h i n a o f t h e y g y , ; M i n i s t r o f E d u c a t i o n N i n x i a U n i v e r s i t Y i n c h u a n 7 5 0 0 2 1, C h i n a y g y , , ) 2. C o l l e e o f L i f e S c i e n c e N i n x i a U n i v e r s i t Y i n c h u a n 7 5 0 0 2 1, C h i n a g g y
马铃薯中还原糖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3H2O]9.4 g,以水共溶后定容至 1 000 mL。
蒸馏水,混匀,于 50 ℃恒温水浴中保温 20 min,不断搅
1 %标准葡萄糖(C6H12O6)溶液:准确称取 10.00 g 拌,使还原糖浸出,以 12 000 r/min 离心 10 min,上清液
烘干葡萄糖,溶解并加入 5 mL 盐酸,定容至 1 000 mL。 备用。
样品处理方法 2:马铃薯样品洗干净、擦干、去皮,
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测定马铃薯中还原糖 称取 100 g,加 100 mL 水,在组织捣碎机中捣碎,置烧
含量的方法较多,尤其是 3,5- 二硝基水杨酸(DNS)比 杯中,50 ℃水浴中提取 20 min,其间摇动数次。以
色法应用较多[10],本实验选用 6 种样品处理方式,分别 12 000 r/min 离心 10 min,上清液备用[12]。
计算方法:
表 1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标准曲线的测定结果 Table 1 The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standard curve of DNS
马铃薯是世界上唯一的粮菜兼用型作物, 中国已 成为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1],在各地均有栽培,分 布极广,马铃薯加工业即将进入高速增长期。用于加 工的马铃薯对其品质有较为具体的要求,其中还原糖 含量是影响加工品质的最主要因素[2],也是决定马铃薯 商业价值的重要指标。
首先,马铃薯块茎中过量的还原糖在油炸过程中 与氮化合物的 α- 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Maillard
2011 年 6 月
104 第 32 卷第 6 期
食品研究与开发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检测分析
马铃薯中还原糖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马铃薯,大辣椒样品分析实验报告
马铃薯,大辣椒样品分析摘要:用3种不同的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不同马铃薯品种块茎中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方法二的准确性和精密性均好于其余2种方法,且操作简便。
主要介绍了钼蓝比色法测定青椒中还原型雏生素C含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并对最大吸收波长和最佳显色条件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是在波长839nm处有强吸收,维生素C含量在0.004-0.024m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变异系数小于2.51%,回收率为97.2%。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用此法测得市售青椒样品中的还原型维生素C的含量为0.2390mg/g。
关键词:马铃薯;还原糖;比色法;3,5-二硝基水杨酸前言:测定维生素C有多种方法,包括采用I2或二氯靛酚(DPI)进行氧化还原滴定。
一般来说,滴定法是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技术,它通过滴定剂和被滴定物质的等当量反应,精确测定被测物质的含量。
DPI对于维生素C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是一种理想的氧剂。
传统的滴定法是手工滴定,根据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确定终点,通过测量滴定剂的消耗量,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
手工滴定有很多不足:手工控制误差较大,计算复杂,针对不同的反应需要特殊指示剂。
梅特勒-托利多的自动电位滴定仪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测量滴定反应中电位的变化确定终点,全自动操作、计算,测量快速,结果准确。
梅特勒-托利多的滴定仪配有记忆卡软件包,存储有成熟滴定方法,可方便快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并且稍作改动就能作为新的测定的实验方法。
1.实验材料与方法1.1实验材料1.1.1实验仪器:半微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研钵、离心管、离心机、刻度吸管、微量取样器、具塞试管,具塞刻度试管。
1.1.2 试剂:精密PH试纸1.1.3 材料:马铃薯、大辣椒1.2 试验方法:1.2.1 大辣椒vc含量的方法:(1)实验目的:学习掌握用钼蓝比色法测定植物材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微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2)实验原理:2,6—b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酸性条件下呈桃红色,用此变化鉴别滴定终点。
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方法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食物作物,块茎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和还原糖。
其中还原糖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测定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测定的精度和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还原糖是一种具有还原性的单糖或双糖,它们可以还原铜离子,使之由蓝色变为红色。
本实验采用费林试剂法测定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的含量。
该方法原理是将马铃薯块茎样品加入到费林试剂中,经过加热反应后,还原糖与费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通过测定沉淀的比色值,可以计算出还原糖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1.将马铃薯块茎样品取出适量,洗净切成小块。
2.将样品加入到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搅拌器搅拌均匀。
3.将样品加入到费林试剂中,加热反应20分钟。
4.冷却后,将样品过滤,取滤液。
5.将滤液加入到比色管中,比色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摇匀。
6.通过比色计测定比色管中的比色值。
7.根据比色值计算出还原糖的含量。
四、实验结果本实验共测定了5组样品的还原糖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样品编号t还原糖含量(mg/mL)1t0.232t0.183t0.214t0.195t0.20五、实验分析通过本实验的测定结果可以看出,马铃薯块茎中的还原糖含量并不是很高,平均值为0.202mg/mL。
但是,通过不同样品的测定结果可以看出,还原糖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这可能与不同品种的马铃薯、生长环境、采摘时间等因素有关。
此外,本实验采用的费林试剂法测定还原糖含量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它只能测定还原糖的总含量,而不能区分不同种类的还原糖。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要选择不同的测定方法。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采用费林试剂法测定马铃薯块茎中的还原糖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中的还原糖含量平均为0.202mg/mL。
但是,不同样品的还原糖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马铃薯还原测定实验报告
1. 了解还原糖的概念及其检测方法。
2. 掌握马铃薯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3. 分析马铃薯中还原糖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如葡萄糖、果糖等。
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本实验采用斐林试剂法测定马铃薯中还原糖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马铃薯、蒸馏水、斐林试剂、氢氧化钠、硫酸铜、移液管、烧杯、试管、酒精灯等。
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恒温箱、试管架、滴定管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斐林试剂:将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解于蒸馏水中,配制成斐林试剂。
2. 制备马铃薯提取液:称取一定量的马铃薯,用蒸馏水研磨成匀浆,过滤得到马铃薯提取液。
3. 测定还原糖含量:取两支试管,分别标记为A和B。
A管:向A管中加入1ml马铃薯提取液,再加入2ml斐林试剂,混合均匀,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沸腾,观察颜色变化。
B管:向B管中加入1ml蒸馏水,再加入2ml斐林试剂,混合均匀,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沸腾,观察颜色变化。
4. 比较A管和B管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A管产生砖红色沉淀,B管无明显变化。
2. 分析:A管中的马铃薯提取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B管中的蒸馏水不含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无明显变化。
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马铃薯中还原糖的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马铃薯中确实含有还原糖,这与马铃薯的口感有关。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马铃薯中还原糖的含量受到提取方法、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马铃薯提取液的制备对还原糖的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
提取方法不当可能导致还原糖含量测定不准确。
2. 实验过程中,温度对还原糖的测定结果也有一定影响。
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导致还原糖含量测定不准确。
3. 本实验仅对马铃薯中还原糖含量进行了测定,未对其他糖类成分进行测定。
在今后的实验中,可以进一步研究马铃薯中其他糖类成分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分析
(1)待测样品制备:a.称取新鲜马铃薯1g放入研钵中,加入2ml蒸馏水研磨成匀浆,转移到离心管中,再用6ml蒸馏水分次洗涤研钵,洗涤液收集于同一离心管中。b.放置大约20分钟。c.弃去沉淀,上清液转入10ml容量瓶,定容即可。(2)测定 吸取提取液0.1ml,加入5ml考马斯亮蓝G—250蛋白试剂,放置2分钟,在595nm下比色。(以水作空白试验)
1实验题目: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1.1实验原理:
考马斯亮蓝G-250在游离状态下呈红色,最大吸光值在488nm,当它和蛋白质结合后变为青色,其结合物在595nm波长下有最大光吸收。其光吸收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因此可用于蛋白质的测定。
1.2实验材料:
马铃薯
1.3仪器和试剂:
分析天平、台式天平、离心机、刻度试管、研钵、分光光度计,蛋白试剂考马斯亮蓝G-250、乙醇、磷酸(85%)。
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分析
摘 要:本试验对市售马铃薯的糖,蛋白质以及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同时综述了马铃薯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开发利用前景。
关键词:马铃薯;营养分析;适宜人群;资源利用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多年生草本,但作一年生或一年两季栽培。地下块茎呈圆、卵、椭圆等形,有芽眼,皮红、黄、白或紫色。地上茎呈菱形,有毛。奇数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花白、红或紫色。浆果球形,绿色或紫褐色。种子肾形,黄色。多用块茎繁殖。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出了粮菜兼用外,还可加工制成各种产品,广泛用于食品、饲料、医药、化工、纺织、涂料等工业中,是一种产量高、营养丰富、用途广、经济价值高、适应性强、宜粮、宜菜、宜饲、宜原料的好作物。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在我国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为2000万hm2,总产量3亿t;我国种植面积500万hm2,是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马铃薯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和蔬菜作物之一,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不同马铃薯品种贮藏期间还原糖及干物质的变化
渐下降。黄麻子、早大 白、春薯 5 号和秀美 4 个品
种的还 原糖含 量表 现 出在 1 2月 1 日的测定 中有 明 4 显的 回升现象 。其 它品种 均表 现 为在 1 0月 3 o测定 时达到 最高点 ,在 以后 的测定 中变 幅不 大 。
作 者 简介 :石琪 (9 1 .士 .农 擘项 士.东北农 业 太学助 17 一) 研 .从事马替 薯品质育种工作
在块茎贮藏初期,还原糖与于物质含量呈极显 著正相关 。经 过一 段时 间的贮藏 后 ,这 种相关 关 系
逐 渐发 生改变 。
4 讨
论
马铃薯块茎 的还 原糖 含量 随贮 藏 时间 的持 续而 发 生 变 化 。 初 期 表 现 为 明 显 的 上 升 趋 势 , 贮 在 窖
维普资讯
Hale Waihona Puke 中国马铃薯 ,第 1 6毪,第 1 . 02 期 20
马铃 薯 青 枯病 菌 的 P E IA检 测 E— L S
李广存 ,王秀 丽 ,杨 元军 ,李戌彤 ,毕玉平 yve r u ,王 ,S l P i 3 i o
(.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济南
毅
2 00 ; 2 天津农 科院蘸菜所 ,天津 3 0 8 ; 3 国际马特薯 中心驻京办 ) 5 10 . 0 3 4 .
艘 稿 日期 :2 0 —1 0 1 2—1 2
化。块 茎 还 原 糖 含 量 在 整 个 贮 藏 期 间 不 高 于 06 .%。其 中东农 3 3和诺 兰 两 个 品 种 在整 个 测 定 o
期 间的还原 糖 变化 幅度 较小 ,只在 1 0月 3 0日测 定 时表 现 出最 高 点 ,以后 的各 次测 定 中还 原 糖含量 逐
表 l 贮藏 期 间块 茎还原 糖含 量 ( ) %
马铃薯中还原糖测定方法
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和还原糖含量的测定张祥乐,蒋战强甘肃农业大学,兰州(730070)摘要:本试验测定了26个马铃薯品种(系)的淀粉、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了甘3好淀粉含量最高达26.06%,及适宜也做淀粉加工原料;AC 转甘2还原糖含量最低,为0.057%,适宜于加工于油炸薯片。
关键词:马铃薯,淀粉,还原糖。
1前言马铃薯是一种产量高,深受群众喜欢的粮菜兼作作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马铃薯无论是作为一种工业原料还是食品加工原料都有其重要的利用价值,它对商品价值也随消费方式和营养品质的改善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因此,对马铃薯品种的要求,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多种需求方式,向早熟、高产、优质和适合多种加工方式专用品种发展。
随着市场的日趋繁荣,马铃薯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对其品质的要求也越严格,其中大多是对淀粉、还原糖有特别的要求。
淀粉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最稳定的天然大分子物质之一,按其结构不同可大致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淀粉不仅是人类的食物来源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马铃薯淀粉的含量高低,是衡量马铃薯品质好坏的主要标准之一[6]。
加工食品油炸的专用马铃薯品种要求成品马铃薯块中还原糖的含量不能过高,因过高的还原糖会与游离的氨基反应是马铃薯的颜色变得焦黄甚至发褐。
这样会严重影响油炸马铃薯的商品价值[1]。
若作为蔬菜品种食用,还原糖过高会使菜的质地变柔口感不爽,冷贮也会导致块茎中的还原糖含量的大幅度提高,加工品质下降。
此外,还发现还原糖含量高的马铃薯易受病原菌的侵染引起软腐病[2]。
因此,还原糖的测定对检测马铃薯品质和育种工作都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
研究马铃薯品种资源中各个材料的品质状况,挖掘利用优质资源,成为当今我国马铃薯育种工作中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系)的淀粉、还原糖含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期为马铃薯育种工作者选择优质材料及生产上选用加工提供理论依据[3-5]。
2.材料与方法2.1试验材料参试材料共26份,包括大西洋、ac转甘2、大西洋m、浅眼面包、3-33、2-28、浅芽面包、Novally、3-44、杂2、陇薯3号、九号甘2、甘2白、甘农1号、夏百弟、大西洋2号、杂1实生、1-20、大西洋×甘1、2-296、甘3号、甘农2号、卡那贝克、D 6、ac转大西洋、克新。
生物化学实验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实验报告基础生物化学实验论文——马铃薯的成分分析课程名称: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班级:学号:姓名:摘要根据在基础生物化学实验的六堂课上,根据介绍相关的技术与方法对土豆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主要研究其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与VC含量,运用相应的数据统计方法,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对马铃薯进行初步的品质分析,作为本文的基础数据基础。
关键词:马铃薯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VC含量前言、洋山芋,属茄科马铃薯,又称地蛋、土豆是全球第三大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
与小麦、玉米、稻谷、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
人工栽培历史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年的秘年到5000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 鲁南部地区。
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美国等。
克兰、家。
年,中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2015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玉米外的又一主粮。
铃薯将成稻米、小麦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112005年月秘鲁常驻代表提出一项寻求将世界关注重重,上点转移到马铃薯对粮食安全以及增强发展中国此提议在家对于马铃薯种植的重要性的提议,年为国际2008,当年获得通过联合国宣布认定年,马铃薯的世界产量已经2010马铃薯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吨,188924183达到了亿万万吨。
中国马铃7500世界第一产量大国,将近.内蒙古和东北地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约占全国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区。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马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薯种植基地。
一、实验过程及各自分析1.1实验一马铃薯的VC含量分析以及分析结果一、实验过程(1)取新鲜的黄瓜约2g加入少量2%草酸溶液少许研碎,注入50ml容量瓶中,加2%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线,取滤液十毫升于三角瓶中,用已标定过得2,6-二氯酚靛酚钠盐溶液滴定至出现桃红色,15秒不褪色,再吸收2%草酸溶液10ml,用染料作空白滴定,记下用量。
马铃薯种质资源描述数据标准
马铃薯种质资源描述数据标准马铃薯属茄科(Solanceae)茄属(Solanum)的一年生草本块茎植物,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别名土豆、洋芋、山药蛋等,染色体基数n=12,包括二倍体(2n=24)、三倍体(2n=36)、四倍体(2n=48)、五倍体(2n=60)、六倍体(2n=72)等系列倍性的种,生产上应用最广泛、经济价值最高的是四倍体马铃薯亚种(S.tuberosum ssp.tuberosum)。
马铃薯种质资源包括野生资源、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品系、遗传材料等。
1基本信息马铃薯种质资源基本情况描述信息,包括全国统一编号、种质名称、学名、原产地、种质类型等。
1.1全国统一编号种质的唯一标识号,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全国统一编号。
1.2种质圃编号马铃薯种质在种质资源圃中的编号。
1.3引种号马铃薯种质从国外、省外引入时赋予的编号。
1.4采集号马铃薯种质在野外采集时赋予的编号。
1.5种质名称马铃薯种质的中文名称。
国外引进种质的外文名和国内种质的汉语拼音名。
1.6原产省内马铃薯种质的原产县、乡、村名称。
国内马铃薯种质原产省份名称;国外引进种质原产国家一级行政区的名称。
马铃薯种质原产国家名称、地区名称或国际组织名称。
1.7来源地国外引进马铃薯种质的来源国家名称、地区名称或国际组织名称;国内种质的来源省、县名称。
1.8海拔马铃薯种质原产地的海拔高度。
单位为m。
1.9经度马铃薯种质原产地的经度,单位为(。
)和(’)。
格式为DDDFF,其中。
DDD为度,FF为分。
1.10纬度马铃薯种质原产地的纬度,单位为(。
)和(’)。
格式为DI)FF,其中DD为度,FF、为分。
1.11保存单位马铃薯种质保存单位名称或种质资源圃依托单位的名称。
1.12保存单位编号马铃薯种质保存单位赋予的种质编号。
1.13系谱马铃薯选育品种(系)的亲缘关系。
1.14选育单位选育马铃薯品种(系)的单位名称或个人。
1.15育成年份马铃薯品种(系)培育成功的年份。
不同窖藏条件下马铃薯块茎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O01 l0 9)
摘
要 : 以克 新 1 为供 试材 料 ,研 究 了 4种 不 同窖 藏 条件 下马 铃 薯块 茎 中干物 质 、淀粉 、还原 糖 、v 、可溶 性 号 c
蛋 白含 量 的 变化 。结 果表 明 :在 4种 不 同窖 藏务 件 下 ,马铃 薯 块 茎 中干 物质 、淀粉 、还原 糖 、V 、 可溶 性 蛋 白含量 变 c 化 趋 势相 同 ,但 变化 幅度 不 同。窖 内平 均温 度越 高 ,湿度越 小 ,块 茎干 物质 、V 、可溶 性 蛋 白含 量 降低 幅度越 大 ,而 c
so g te mo h o t n r  ̄ rvt mi a ds lbepo eni etb r e r a e n eIs h o t n f tr e,h r tec ne t d yma e, i a e f o a nC n ou l rt i t u e sd c s da dt stec ne t nh e h e o
不 同窖藏条件下马铃薯块茎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周长艳 ,秦军红 ,王朝霞 ,等
・ 1・ 23
中图 分 类 号 :¥ 3 ;¥ 7 52 39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7 — 6 5 2 1) 4 0 1— 4 6 2 33 (0 0 0 — 2 3 0
不 同窖藏条件 下马铃薯块茎 营养物质含量 的变化
Ab ta t Ch n e fdy mat r sa c , e u igs g r vtm i n ou l r ti fp tt u e sso e n e sz c: a g so r t , t rh r d cn u a , i e a n C a d s lbe p oen o oao t b r tr d u d r
山体库与恒温库马铃薯贮藏比较试验
te d yma trc ne t sa c o tn n e u ig s g rc ne to o ao s so e nb t tr g s we omp rd f m h r t o tn. trh c ne t d r d cn u a o t n fp tt e tr d i oh so e r c e a a e a r e o
NI e u Biblioteka ULha( n gi l rl e h o g xe s nC ne, n . a s 3 5 0 C i ) Mie r u ua T c n l yE tn i e trMie G n u7 4 0 , h a lA c t o o l n
Ab e "Te ea ue a d h mii r a u e n c v -t rg n e p r tr o told so g , a whl, mp rtr n u dt we e me s rd i a e so e a d tm e au ec nr l tr e me n i y a e a e
中国 马铃 薯 ,第 2 4卷 ,第 4期 ,2 1 00
中图 分 类 号 :¥ 3 ;¥ 7 5 2 39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号 :17 — 6 5 2 1)4 00 — 3 6 2 3 3 (0 0 0 — 2 6 0
山体 库 与恒 温库 马 铃薯 贮 藏 比较试 验
牛 乐 华
经 多次分品 种进行 还原 糖含 量 、淀粉含 量和 干物质 含量 三项理 化指标 的测 定 ,测定 结果都 符合 马铃薯 种薯和 商品 薯 贮藏 标 准 。在马铃 薯加 工利 用 时 ,对 于 山体 库低 温长 时间存 贮的 马铃 薯根 据加 工利 用 目的 ,如 淀粉加 工 、食 品加 工必 须进行 升温 贮藏 ;山体库 与恒 温库在 3 条件 下 贮藏 的马铃 薯各 项指 标 变化 趋 势一致 ,符合 马铃 薯种 子和 商品 薯贮 藏标 准 ,在 ℃ 冷 凉地 区适合 山体 库推 广应 用。 关 键 词 : 山体 库 ;恒 温库 ;马铃 薯 ;贮 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种
陇薯 3 号 0.826 1.176 0.527 0.966 0.559 1.090 0.679 0.832 aA
90- 2- 10 0.477 1.096 0.284 0.391 0.270 0.752 0.591 0.552 bB
鄂 95P3- 3 0.477 0.783 0.396 0.375 0.153 0.590 0.431 0.458 cC
由表 3 可以看 出: 陇 薯 3 号 和L9810- 18 这 两 个品种在各试点的还原糖含量均>0.4%, 不适合食 品加工的要求, 故对这两个品种不作分析。90- 2- 10 在宁 夏固原、宁 夏西吉和宁 夏隆德的 还 原 糖 含 量<0.4%, 宁夏固原和宁夏西吉两个试点之间无显 著差异 , 与宁夏隆德 差异显著; 鄂95P3- 3 在宁夏 固 原 、 宁 夏 隆 德 和 宁 夏 西 吉 的 还 原 糖 含 量<0.4%, 宁夏西吉和宁夏隆德之间无显著差异, 与宁夏固原 有极 显著差异; 中 薯36 在宁夏 固原、宁 夏 西 吉 和
以表 1 各试验点所有供试品种的平均还原糖 含量为环境指数( x) , 每个供试品种在各个试验点 上相应的还原糖含量为依变数( y) 分别求其回归系 数、相关系数见表 4。
回归系数 b 说明了还原糖含量的稳定性。b=1 说
表 4 参试品种还原糖含量与回归系数
品种
均值( %)
陇薯 3 号 90- 2- 10 鄂 95P3- 3 中薯 36 L9810- 18 青 97- 1- 38
0.832 0.552 0.458 0.525 0.797 0.587
注: **表示差异极显著。
回归系数 b 1.279** 1.457** 0.959** 0.284 1.113** 0.906**
相关系数 r 0.927** 0.919** 0.914** 0.510 0.917** 0.933**
不同生态环境下马铃薯还原糖含量分析——张凤军, 张永成, 田 丰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3635( 2007) 01- 0015- 04
·15·
不同生态环境下马铃薯还原糖含量分析
张凤军 1, 张永成 2*, 田 丰 1
( 1. 青海大学, 青海 西宁 810016; 2.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青海 西宁 810016 )
由表 4 可以看出, 参试品种还原糖含量由低到 高为: 鄂 95P3- 3<中 薯 36<90- 2- 10<青 97- 1- 38<
L9810 - 18 < 陇 薯 3 号 。 变 化 范 围 为 : 0.458%  ̄ 0.832%。各品种间具体差异比较为: 鄂 95P3- 3 还 原糖含量 最低, 其次 是中薯 36, 这 两 个 品 种 间 无 显 著 差 异 , 但 与 90- 2- 10、 青 97- 1- 38、 L9810- 18、 陇 薯 3 号 都 达 到 极 显 著 差 异 。90- 2- 10 和 青 97- 1- 38 之间无显著差异, 但与 L9810- 18、陇薯 3 号 、 鄂 95P3 - 3 和 中 薯 36 都 达 到 极 显 著 差 异 。 L9810- 18 和陇薯 3 号这两个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 但 与 鄂 95P3- 3、 中 薯 36、90- 2- 10 和 青 97- 1- 38 都达到极显著差异。 2.1.3 品种和试点交互作用比较
1.1 参试材料 参试品种选用 2005 年国家马铃薯区域试 验西
北 组 试 验 品 种 , 分 别 为 青 97 - 1 - 38、 90 - 2 - 10、 L9810- 18、鄂 95P3- 3、中薯 36 和陇薯 3 号。 1.2 试验方法
试验为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因素分别为品种
收稿日期: 2006- 10- 20 基金项目: 青海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2006- N- 129) 作者简介: 张凤军( 1977- ) , 男 , 硕 士 研 究 生 , 研 究 方 向 为 马 铃薯遗传育种。 * 通讯作者: E- mail: yongchengzhangzy@tom.com
摘 要: 对马铃薯参试品种在西北地区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还原糖含量变化进行方差分析和稳定性分析, 结果表 明, 试点间、品种间以及试点和品种的互作间都存在着极显著差异, 6 个品种平均还原糖含量为 0.625%, 鄂 95P3- 3 最低, 为 0.458%, 陇薯 3 号最高, 为 0.832%; 7 个地点平均还原糖含量为 0.625%, 宁夏固原最低, 为 0.433%, 青 海海南最高, 为 0.913%。鄂 95P3- 3 和青 97- 1- 38 这两个品种的回归系数均<1, 是稳定性较好的品种。
关键词: 马铃薯; 还原糖含量; 生态环境; 方差分析; 稳定性分析
随着西方快餐和休闲食品的悄然兴起, 油炸薯 条、油炸薯片正被中国人所接受, 市场越来越好, 马铃薯油炸食品加工业( 主要是炸薯条、薯片) 也应 运迅速发展。这使得中国对马铃薯油炸食品加工的 原 料 薯 的 需 求 量 日 趋 增 加[1-2]。 油 炸 食 品 加 工 的 马 铃薯品种要求 块茎还原 糖含量低于 0.4%。如果还 原糖含量太高, 在加工炸薯条、薯片时, 还原糖在 高油温下与 α- 氨 基 酸 产 生 Maillard 反 应 , 容 易 使 产品色泽变黑, 味变苦[1-3]。
和地点。品种为 6 个, 地点为 7 个, 分别设在青海 省的西宁、海南州, 甘肃省的定西、天水, 宁夏的 固原、西吉、隆德 7 个试验点; 试验设重复 3 次, 小区面积 21 m2, 5 行区( 行距为 0.7 m, 株距0.3 m, 行长 6 m) , 每小区播种 100 株, 同一试验方案在7 个不同生态条件下同步进行。试验所用分析材料均 为各试验点田间统一收获的块茎。除西宁外, 其他 各点的试验材料均由各地在收获后及时寄到青海省 农林科学院窖内贮藏, 窖温保持在 4 ̄10℃, 等材料 全部到齐后, 在一周内测定完成。还原糖测定方法 采用 3, 5- 二硝基水杨酸( DNS) 比色法[5-6]。数据处理 采用 DPS( Data Processing System) 数据处理系统, 平 均数的多重比较采用新复极差法( SSR) [7]。
0.037178
10.0569**
1.60
误差
82
0.303133
0.003697
总变异
125
8.334600
( %)
平均 0.652 cC 0.913 aA 0.456 fE 0.566 dD 0.433 gF 0.834 bB 0.522 eD
F0.01 4.88 3.04 3.26 1.94
由表 2 的方差分析结果可知, 试点间还原糖差 异极显著, 是由于各试点所处的地理位置、海拔高 度、环境和生态条件不同所致, 故对马铃薯还原糖含 量及其它性状影响较大; 品种间差异极显著, 其主要 原因是各品种来自于不同的育种单位, 这些品种的遗 传基础不同, 各个性状的表现亦有所不同, 还原糖含 量的差异较大也是各品种本质区别的显著特征之一; 试点与品种的互作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说明品种对地 区有一定的适应性。进一步对试点间、品种间、试点 间与品种间互作间还原糖的含量进行多重比较分析。 2.1.1 地点间差异比较
表 2 参试品种在 7 个试点方差分析结果
变异来源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
F值
F0.05
区组间
2
0.029973
0.014986
4.05394*
3.11
试点
6
4.177450
0.696242
188.3394**
2.21
品种
5
2.708665
0.541733
146.5435**
2.33
试 点×品 种
30
1.115335
由表 3 可以看出, 7 个试点的还原糖含量顺序 为: 宁夏固原<宁夏西吉<甘肃天水<宁夏隆德<青 海西宁<甘肃定西<青海海南。变化范围为: 0.375%~0.913%。各试点间具体差异比较为: 除宁 夏隆德和甘肃天水这两个试点差异显著外, 其它 各试点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2.1.2 品种间差异比较
·16·
中国马铃薯, 第 2海南 宁夏西吉 宁夏隆德 宁夏固原 甘肃定西 甘肃天水
平均
青 97- 1- 38 0.633 0.745 0.430 0.577 0.372 0.877 0.474 0.587 bB
表 1 参试品种在不同地区的还原糖含量
中薯 36 0.650 0.579 0.391 0.475 0.592 0.592 0.398 0.525
cC
L9810- 18 0.847 1.098 0.706 0.613 0.650 1.101 0.561 0.797 aA
注: 表中数据为三次重复的平均值; 不同小写字母表示 5%水平上差异显著, 大写字母表示 1%水平上差异显著。
0.391 bC
0.475 b BC
0.243 cD
L9810- 18
0.847
b
B
1.098 aA
0.561 dD
1.101 aA
0.706 cC
注: 不同小写字母表示 5%水平上差异显著; 不同大写字母表示 1%水平上差异显著。
0.613 cd CD
0.650 cd CD
甘肃天水的还原糖含量 < 0.4%, 宁夏西吉和甘肃天 水之间无显著差异, 与宁夏固原有极显著差异; 青97- 1- 38 仅在宁夏固原的还原糖含量 < 0.4%, 并 与其它 6 个试点之间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2.2 参试品种还原糖含量稳定性分析
明稳定性中等, b<1 说明稳定性较好, b>1 说明不稳 定。
由表 4 可以看出: 除中薯 36 外, 其它各品种 的还原糖含量的相关系数 r 值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说明各品种的还原糖含量与环境指数间存在真实 的线 性 相 关 关 系 。 陇 薯 3 号 、90- 2- 10 和 L9810- 18 这三个品种的 回归系数 均>1, 均为不稳 定的品 种, 属于对优良环境条件下特殊适应性的品种。 特 别 是 90 - 2 - 10 在 青 海 海 南 的 还 原 糖 含 量 高 达 1.096%, 而 在 宁 夏 固 原 还 原 糖 含 量 只 有 0.270% 。 鄂 95P3- 3 和 青 97- 1- 38 这 两 个 品 种 的 回 归 系 数 均<1, 说明这两个品种的稳定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