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终极必过版)(2020年10月整理).pdf
经济学原理复习要点 + 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练习题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3)一、名词解释 (3)二、问题 (3)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4)一、名词解释 (4)二、问题 (5)第三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7)一、名词解释 (7)二、问题 (7)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9)一、名词解释 (9)二、问题 (10)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 (12)一、名词解释 (12)二、问题 (12)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14)一、名词解释 (14)二、问题 (14)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16)一、名词解释 (16)二、问题 (16)第八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17)一、名词解释 (17)二、问题 (18)第九章应用:国际贸易 (19)一、名词解释 (19)二、问题 (19)第十章外部性 (20)一、名词解释 (20)二、问题 (20)第十一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21)一、名词解释 (21)二、问题 (21)第十二章生产成本 (22)一、名词解释 (22)二、问题 (22)第十三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25)一、名词解释 (25)二、问题 (26)第十四章垄断 (28)一、名词解释 (28)二、问题 (28)第十五章一国收入的衡量 (29)一、名词解释 (29)二、问题 (29)第十六章生活费用的衡量 (31)一、名词解释 (31)二、问题 (31)复习要点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32)一、主要内容 (32)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32)一、主要内容 (32)第三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32)一、主要内容 (32)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33)一、主要内容 (33)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 (33)一、主要内容 (33)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33)一、主要内容 (33)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33)一、主要内容 (33)第八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34)一、主要内容 (34)第九章应用:国际贸易 (34)一、主要内容 (34)第十章外部性 (34)一、主要内容 (34)第十一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34)一、主要内容 (34)第十二章生产成本 (35)一、主要内容 (35)第十三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35)一、主要内容 (35)第十四章垄断 (35)一、主要内容 (35)第十五章一国收入的衡量 (35)一、主要内容 (35)第十六章生活费用的衡量 (35)一、主要内容 (35)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名词解释[1]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考试题型:名词解释5个简答6个计算作业论述题(在18章)分析题一、名词解释:1、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人们对稀缺性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一门科学。
2、稀缺性:人的欲望和需求是无穷无尽的,而满足这些需要的经济资源(包括它们生产的产品)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这就是稀缺性。
3、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结合图来解释)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体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最大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4、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
5、帕累托最优(改进):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换句话说,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
●6、均衡价格:(结合图解释E点)一个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7、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8、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量所得到的效用的增加量。
9、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效用总和。
10、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与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11、需求价格:商品的需求价格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12、垄断: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13、市场失灵: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情况包括:不完全竞争、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以及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原理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
经济学原理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的基础,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考试中,对经济学原理知识点的掌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经济学原理的定义、经济学模型、供需关系和市场结构这四个方面总结考试必备的知识点。
经济学原理的定义经济学原理是指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总称,它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规律的一种理论知识。
经济学原理包括微观经济学原理和宏观经济学原理,前者研究个体的经济决策,后者研究整体经济运行规律。
经济学模型经济学模型是经济学原理的具体运用,在经济学中,我们需要选取一些变量,并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研究。
经济学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和规律,预测经济发展趋势,优化政策决策。
常见的经济学模型包括供需模型、收入-支出模型、产量-价格模型等。
供需关系供需关系是市场经济中的核心概念。
供给是指在市场上销售货物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需求是指市场上需要购买货物或服务的数量和价格。
供需关系的平衡点是指供给和需求的数量和价格达到一致的状态。
当供给量过多时,价格就会下降,需求就会上升;反之,当需求量过多时,价格就会上升,供给就会增加。
因此,供需关系的理解对于经济学考试很关键。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上的企业组织和市场竞争状态。
常见的市场结构有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
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市场价格和企业数量会发生变化,因此,了解市场结构对于理解市场运行规律和考试非常有帮助。
总之,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
了解经济学原理的定义、经济学模型、供需关系和市场结构等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运行规律,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023年自考《经济学原理》考试小抄汇总 掌握必过
2023年自考《经济学原理》考试小抄汇总掌握必过概述本文档汇总了2023年自考《经济学原理》考试的,旨在帮助考生进行备考,并提供一些必过的关键知识点。
请注意,使用仅作为备考辅助工具,正当的研究和理解仍然是获得高分的关键。
基本概念经济学基本概念: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包括经济、稀缺性、机会成本等。
市场基本概念:熟悉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如需求、供给、价格等。
生产要素:掌握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概念和作用。
经济模型需求和供给模型:理解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形成和作用,以及市场价格的均衡。
边际分析:掌握边际效应和边际成本等概念,了解边际分析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
市场结构垄断和垄断竞争:了解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和影响。
市场失灵:熟悉市场失灵的原因和类型,例如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
宏观经济学国民经济核算:了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各项指标,如GDP、CPI等。
经济增长:掌握经济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如劳动力、技术进步等。
货币与通货膨胀:熟悉货币的作用和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了解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如比较优势和关税等。
汇率和国际金融:掌握汇率体系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
政府经济学政府宏观调控:熟悉政府宏观调控的工具和手段,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
税收和社会保障:了解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和影响。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和趋势:熟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影响。
总结提醒多做题:通过做题巩固知识,提高应试能力。
重点复:把握重点和难点知识,注重理解和记忆。
定期复:制定合理的复计划,保持知识的持续记忆。
以上是2023年自考《经济学原理》考试的小抄汇总,希望能帮助考生进行备考,掌握必过的关键知识点。
祝您取得优异的成绩!。
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2)其产生的原因是:①生理或心理的原因。②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6、企业确定适度规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①技术因素
②市场供求
③管理因素
④产品相关性因素
7、消费者欲望分几个层次?
①满足生理需要的欲望
②满足安全需要的欲望
③满足归属和爱的需要的欲望
④满足尊重需要的欲望
⑤满足自我实现需要的欲望
8、消费者均衡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1)假设条件:
①消费嗜好是既定的。
②消费者收入是既定的,每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③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
(2)限制条件:
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的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每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13.自发需求派生需求17
自发需求 如果消费者对某一商品的需求独立于其他需求而产生,那么这种需求称为自发需求。
派生需求 如果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由于是为满足其他需求而产生的,则称为派生需求,引致需求或中间需求。
14.一级/二级价格歧视115
一级价格歧视 也称为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完全垄断厂商在销售其产品时,每个产品均以不同的价格出售以获得最大可能的收入。
9、什么是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原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增加。
(2)引起内在经济的原因:
①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
②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
③可以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
④方便生产资源和产品的购买和销售。
三、案例分析
1958年“大跃进”是一个不讲理性的年代,当时时髦的口号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于是一些地方把传统的两季稻改为三季稻。结果总产量反而减少了。在农业生产仍采用传统生产技术的情况下,土地、设备、水利资源、肥料等都是固定生产要素。两季稻改为三季稻并没有改变这些固定生产要素,只是增加了可变生产要素劳动与种子。两季稻是农民长期生产经验的总结,它行之有效,说明在传统农业技术条件下,固定生产要素已经得到了充分利用。改为三季稻之后,土地过度利用引起肥力下降,设备、肥料、水利资源等由两次使用改为三次使用,每次使用的数量都不足。这样,三季稻时的总产量就低于两季稻了。四川省把三季稻改为两季稻之后,全省粮食产量反而增加了。江苏省邗江县1980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两季稻每亩总产量达1007kg,而三季稻只有775kg。更不用说两季稻还节省了生产成本。群众总结的经验是“三三见九,不如二五一十”。
经济学原理复习
经济学原理复习经济学原理复习知识点1.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的稀缺资源经济学⼗⼤原理2.原理⼀:⼈们⾯临权衡取舍效率vs.平等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利益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3.原理⼆: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4.原理三:理性⼈考虑边际量理性⼈:系统⽽有⽬的地尽最⼤努⼒实现其⽬标的⼈边际变动:对现有⾏动计划的微⼩增量调整5.原理四:⼈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激励:引起⼀个⼈做出某种⾏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6.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的状况都变得更好7.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种好⽅法市场:⼤量买着和卖着市场经济: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和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来配置资源的经济8.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市场失灵:市场本⾝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外部性:⽣产或消费⼀个物品影响到旁观者的福利(⽐如:污染)市场势⼒:单个买着或卖着有能显著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垄断)政府可以改变市场结果以促进公平9.原理⼋:⼀国的⽣活⽔平取决于它⽣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决定⽣活⽔平最重要的因素:⽣产率,每⼀单位劳动投⼊所产⽣的物品与劳务的数量10.原理九:当政府发⾏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通货膨胀:物价总⽔平的上升11.原理⼗:社会⾯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短期内(1-2年),许多经济政策朝相反的⽅向推动通货膨胀与失业12.经济学家扮演两种⾓⾊:科学家:试图解释世界政策顾问:尝试改善世界两个模型13.循环流量图⽣产要素:经济体⽤来⽣产物品与劳务的资源,包括:劳动、⼟地、资本14.⽣产可能性边界(PPF):表⽰在可得到的⽣产要素与⽣产技术既定时,⼀个经济所能⽣产的两种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机会成本不变时直线,机会成本变化时曲线(为什么可能是曲线)15.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研究政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16.关于实证表述和规范表述17.出⼝品:在国内⽣产⽽在国外销售的产品出⼝:把国内⽣产的物品卖到国外去进⼝品:进⼝:18.贸易使每个⼈的状况都变好19.绝对优势:⽤⽐另⼀个⽣产者更少的投⼊⽣产某种物品的能⼒⽐较优势:⼀个⽣产者以低于另⼀个⽣产者的机会成本⽣产⼀种物品的能⼒20.市场和竞争市场是有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着与卖着著称的⼀个群体竞争市场是有许多买着和卖着,⼀只鱼每个⼈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在完全竞争市场⾥:可销售的物品是相同的买着与卖着数量众多,以⾄于没有任何⼀个买着好或者卖着可以影响市场价格,也就是说,每个⼈都是“价格接受者”21.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22.供给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种物品的价格上升,该物品的供给量增加的观点23.均衡:市场价格达到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平时的状态24.曲线移动与沿曲线移动供给变动:影响供给变动的⾮价格因素使供给曲线移动供给量的变动:沿着⼀条固定供给曲线的变动需求变动:影响需求变动的⾮价格因素使需求曲线移动需求量的变动:沿着⼀条固定供给曲线的变动25.弹性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某种决定因素的反应程度的指标26.需求价格弹性:27.计算变动百分⽐:28.拇指规则:通过某⼀点的需求曲线越平坦,需求价格弹性就越⼤通过某⼀点的需求曲线越陡峭,需求价格弹性就越⼩29.(⼀个极端例⼦:完全⽆弹性的需求,需求曲线垂直,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弹性为0)缺乏弹性的需求:需求价格弹性⼩于1,曲线相对陡峭,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较⼩单位弹性需求: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曲线中等斜率,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为中等富有弹性的需求:需求价格弹性⼤于1,曲线相对平坦,消费者对价格相对敏感(另⼀个极端例⼦:完全有弹性的需求,需求价格弹性⽆穷⼤,曲线⽔平,消费者对价格⾮常敏感)30.线性需求曲线斜率为常数,但它的弹性不是常数31.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以价格上升为例)收益=P*Q如果需求价格弹性>1,需求量减少使收益减少的幅度⼤于价格上升使收益增加的幅度,总收益减少如果需求价格弹性<1,与之相反,总收益增加32.供给价格弹性衡量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33.拇指规则(与需求价格弹性相同)34.价格控制价格上限:出售⼀种物品或服务的法定最⾼价格价格下限:税收:政府眼球买着或买着每买进或卖出⼀单位物品所⽀付⼀定数量的货币35.价格上限如何影响市场结果价格上限⾼于均衡价格时,⽆影响;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造成短缺价格下限对市场的影响价格下限低于均衡价格时,没有影响;⾼于均衡价格时,造成过剩(失业)35.税收归宿:税收负担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分配的⽅式⽆论向买着还是卖着征税,最后的市场价格,均衡数量以及税收归宿都是相同的36.弹性与税收归宿:弹性较⼩的市场参与者承担更多的税负37.⽀付意愿:⼀个买者对⼀个物品的⽀付意愿是他愿意为这种物品⽀付的最⾼量消费者剩余:买着愿意为⼀种物品⽀付的量减去其维持实际⽀付的量消费者剩余=⽀付意愿—市场价格成本:卖者为了⽣产⼀种物品⽽必须放弃的每种东西的价值(也是机会成本)⽣产者剩余(PS):卖者出售⼀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其⽣产成本PS=价格—成本(效率)总剩余=买着的评价—卖者的成本38.39.⽆谓损失:市场扭曲(例如税收)引起的总剩余减少40.⽆谓损失与需求(供给)弹性:对于缺乏弹性的消费者(⽣产者),消费者(⽣产者)很难离开市场,税收只降低⼀点交易量,⽆谓损失很⼩;反之⽆谓损失较⼤41.⽆谓损失与税收规模:当税率低时,提⾼或降低税率不回带来太⼤的损失或好处;当税率⾼时,提⾼税率损失⾮常⼤,⽽降低税率的好处也⾮常明显税收⼩时,增税使税收收⼊增加;税收⼤时增税反⽽使税收收⼊减少42.出⼝进⼝征收关税43.外部性:⼀个⼈的⾏为对旁观者福利的⽆补偿的影响。
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docx
经济学原理复习第1章经济学导论第1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 资源的稀缺性无限的欲望和有限的资源的矛盾二、 人类社会面临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商品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物品、为谁生产三、 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经济市场:是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 指令经济:是由政府做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重大决策混合经济:又称为现代市场经济,以区别于上面所说自由放任经济 第2章供给与需求第1节需求曲线一、 影响需求曲线的因素商品的价格、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偏好、预期二、 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决定因素影响需求的因素 因素变动相关物品价格 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曲线的移动第2节供给曲线一、影响供给的因素价格、投入品价格、技术、预期 二、供给的变动供给的决定因素影响供给的因素 因素变动价格 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投入价格 供给曲线的移动技术供给曲线的移动预期 供给曲线的移动第3节供求均衡一、 市场均衡供给与需求相等二、 供给或需求的变化对均衡的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对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影响需求增加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价格 ,数量需求减少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价格 ,数量供给增加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价格 ,数量供给减少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价格 ,数量,确定哪一种需求或供给1.考虑家庭旅行车市场。
根据下面所列的每一个时间的决定因素受到影响。
还要指出,需求或供给是增 加了,还是减少了。
(])人们决定多生孩子。
1.(])人们决定多生孩子。
即人们偏好更多的孩子,需求增加。
(2)钢铁工人的罢工提高了刚才的价格。
,即投入品的价(2)钢铁工人的罢工提高了钢材价格。
工人罢工引起工资提高,供给量减小。
格提高,从 而提高钢材的价格。
供给的价格提高(3)工程师开发生产出新的自动化机器用于家庭旅行车。
,供给量提(3)工程师开发生产出新的自动化机器用于家庭旅行车。
技术提高高。
(4)客货两用车价格上升。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整理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整理论述题一、供求理论――经济分析的基础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需求量的变化是指仅由于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化。
需求的变化则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商品数量的变化。
在一般的表述中,需求量与需求在许多场合是被混用的。
其他因素包括:消费者收入、消费者偏好、相关商品价格等。
Ps需求量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消费者计划购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之外其他因素(收入)变动所引起消费者计划购买量的变动。
2、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异同供给量变化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仅由于产品价格变化而导致的企业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该产品数量的变化。
供给变化是指在产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导致企业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该产品数量的变化。
其他因素包括:生产技术进步、生产要素价格(工资、利息等)。
Ps供给量的变动: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供给(供给曲线)的变动商品价格之外其他因素(成本)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位移)。
3、作图说明需求、供给的变化如何影响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价格P与产量Q分别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的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价格,同时价格反过来又自动地影响和调节供给与需求,是市场趋于均衡。
在需求和供给都增加的条件下,均衡产量肯定会提高,但均衡价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
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上升,随之,需求量减少、供给量增加。
反之,亦然。
价格上涨:需求曲线D右移,成本下降,供给曲线S右移,均衡价格P均衡产量Q都提高。
反之,亦然。
Ps均衡价格的变动: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移动。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则使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则使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经济学原理》复习要点(整理版)
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是一个图形,它表明在企业的生产要素 和生产技术为既定时,经济所能生产的两种物品的产量组合。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经济所能生 产的产量组合.经济可以生产该边界线上或边界线内的任何组合.但边界线以内的点表示缺乏效 率;在经济资源既定时,边界线以外各点不能实现。 生产可能性边界体现的经济学原理:资源是稀缺的,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为了得到一种东西而 必须舍弃的东西被视作得到这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技术进步改变了生产函数就意味着经济的增 长。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MC):额外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 图像中MC交于ATC和AVC的最低点。 平均总成本(average total cost-ATC):总成本与产量的比值。 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AFC):固定成本与产量的比值。 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AVC):可变成本与产量的比值。 固定成本(fixed cost):企业购买不变要素的费用支出就是固定成本,它不随产量的变化而
● 科斯定理
如果产权明晰,且有关各方可以无交易成本地协商资源配置,那么,无论最初的权利如何分配, 他们都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
● 储蓄投资恒等式所表示的意义(宏观p82)
(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储蓄—投资恒等式 基本假设:只有家庭和企业两个部门,不考虑折旧,于是: 从支出角度:国民收入Y=C+I 从收入角度:国民收入Y=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 价格上限与价格下限的有效性
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 缺,而且,卖者必然在大量潜在买者中配给稀缺物品。这种限制会导致市场缺乏效率或者不 公平,因此并非是合意的。 而价格上限过高时,是无效的。 限制性价格下限引起过剩
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精简总结)--考试必备版
经济学原理复习整理第一章经济学导论1.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2.机会成本:因选择而放弃的其他机会所造成的代价;3.经济学解决的问题:资源配置的问题(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资源利用问题(就业问题,实现经济增长,货币与经济社会(通胀紧缩问题);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4.两个基本经济模型:经济活动的循环流动图,生产可能性边界;5.微观经济学:对个体单位的经济行为进行研究;6.微观经济学资源配置的三个层次: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单个市场价格的决定;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7.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总量和经济的总体运行;8.两者关系: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互为补充;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第二章:需求与供给理论1.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价格的水平下愿意并且能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2.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的自身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互补品与替代品);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其他因素(政策、历史、地理等);3.需求定理存在的原因: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需求定理的例外:吉芬商品(盐、米);某些炫耀性消费商品;某些商品价格小幅度升降时,需求量按正常情况的变动(如黄金市场);4.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5.影响该供给的因素:商品自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企业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生产呢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其他因素(气候、政策、时间等);6.供给定理的例外:劳动供给量,徒弟,文物等,价格上升供给量也不会增加;7.市场均衡:经济事物中有关经济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既没有变化趋势的状态;供求决定价格的三种状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求平衡,价格相对静止;8.最低限价:也称支持价格:政府所规定的某种商品的最低价格;第三章弹性理论1.弹性: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于作为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是自变量变动1%所引起的因变量的相对变动而言的;2.需求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1%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3.需求价格弧弹性的五种类型:需求富有弹性;需求缺乏弹性;单位需求弹性;需求完全有弹性;需求完全无弹性;4.需求弹性的影响因素:购买这种商品的支出在消费者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替代商品的数目和相似程度;商品对消费生活的必须程度;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人们对价格做出反应时间的长短;5.收入需求弹性: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6.需求弹性系数em与商品分类:正常品em>0;(必需品0<em<1;奢侈品emv>1);劣等品em<0; 7.恩格尔定律:是指在一个家庭或国家中,食品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会随着收入上的增加而减少;8.需求价差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相关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9.供给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10.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供给富有价格弹性;供给缺乏价格弹性;供给单位弹性;供给完全无弹性;完全弹性;11.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调整产量的难易;时间长短;生产成本随产量变化的情况;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12.需求交叉弹性:某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其相关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在数量上表现为这种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与另一种相关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比值。
经济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单选1*15=15 多选2*5=10 名词解释3*6=18 简答题5*5=25 计算题6*3=18 论述题7*2=14论述题:主要会考前两题1、如何提高经济增长?2、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影响?原因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资产阶级国家财政赤字的增加。
资产阶级政府为了挽救经济危机或弥补庞大的财政赤字,不顾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滥发纸币,并以此对劳动人民进行掠夺。
他们之所以要利用这种办法来弥补财政赤字,是因为这种办法比起增加税收、增发国债等办法富于隐蔽性,并且简便易行。
当它们用滥发的纸币向厂商订货,向农民收购农产品,向政府职员、军人等发放薪饷时,即是通过这种种渠道把大量的纸币投入流通之时,一般人并不会马上知道这些纸币是不代表任何价值的纸片。
具体影响生产的成本增加而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
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消极影响:通常认为: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物价上涨,使价格信号失真,容易使生产者误入生产歧途,导致生产的盲目发展,造成国民经济的非正常发展,使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畸形化,从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
当通货膨胀所引起的经济结构畸形化需要矫正时,国家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结果会导致生产和建设的大幅度下降,出现经济的萎缩,因此,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②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通货膨胀的货币贬值,使一些收入较低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使广大的居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当通货膨胀持续发生时,就有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宁。
③对对外经济关系的影响。
通货膨胀会降低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
在金本位制下,引起黄金外汇储备的外流,从而使汇率贬值。
积极影响:①可以缓解外来流动性涌入,减轻资产泡沫危机(通胀期的利率较低,外来资金一般不愿流入)②使国家减少税收3、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原因及其局限性4、失业问题(失业的现状和解决对策)注:给数据来说明A卷简答题1、丰产不丰收,谷贱伤农,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2、什么叫完全垄断,垄断的原因。
经济学原理归纳总结
经济学原理第一章1.经济学十大原理(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2.关于个人做出决策的基本结论是,人们面临不同目标之间的权衡取舍,任何一种行为的成本可以用所放弃的机会来衡量,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利益做出决策,而人们根据他们所面临的激励改变自己的行为。
3.关于人们之间相互交易的基本结论是,贸易可以是互利的,市场通常是协调人们之间贸易的一种好方法,如果存在某种市场失灵,或者如果市场结果不平等,政府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4.关于整体经济的基本结论是,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最终根源,货币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最终根源,而且,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第二章5.经济学家们努力以科学家的客观态度来研究他们的学科。
像所有科学家一样,他们做出了适当的假设并建立了简化的模型,以便解释我们周围的世界。
两个简单的经济模型是循环流向图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6.经济学可分为两个分领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家研究家庭和企业做出的决策以及家庭和企业之间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家研究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7.实证表述是关于世界是什么的论断。
规范表述是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的论断。
当经济学家做出规范表述时,他们的行为更像政策顾问而不是科学家。
8.那些向决策者提出建议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互相矛盾的建议,这既是因为科学判断的差别,也是因为价值观的差别。
在另一些时候,经济学家提供的建议是一致的,但决策者可能选择不理会这些建议。
第三章9.每个人都消费本国和世界各国许多其他人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
相互依存和贸易之所以合意,是因为它可以使每个人享用更多数量和品种的物品与劳务。
经济学原理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
经济学原理知识点总结考试必备经济学原理是我们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的基础,因此掌握经济学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经济学原理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备考并掌握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它反映了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
供和求的变化会影响市场价格和数量,从而影响整个市场的运行。
2.成本与效益:成本与效益是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它是指在做出决策时,通过比较行动的利益和成本,选择最优的方案。
通常情况下,在决策时,成本和效益应该达到平衡。
3.边际原理:边际的意思是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或消费,会带来的额外效益或成本。
边际原理是指人们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决策应该基于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
4.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放弃做某件事情所付出的代价。
在做出决策时,我们应该也考虑机会成本,因为机会成本同样是一种成本,并会影响我们最终的利润。
5.货币价值:货币价值是指货币的购买力。
货币价值的变化会影响整个市场的价格和经济运行。
货币价值通常受到持续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6.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没有按照供求关系的平衡点运行。
市场失灵通常是由于存在外部性、公共产品、垄断等因素。
7.生产与消费:生产与消费是经济学的另外两个核心概念。
生产是指生产和供应商品和服务的过程,而消费是指消费和使用这些商品和服务。
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成本和效益,并采取最优的决策方案。
以上是经济学原理的核心知识点。
掌握这些知识点后,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市场经济的运行,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希望大家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并继续深入学习经济学的更深层次内容。
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终极必过版)
一、经济学十大原理(注:最佳复习方法是对照考题啃书,熟悉相关知识)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只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即机会成本)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边际量”是指某个经济变量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下发生的变动量。
经济学家用边际变动这个术语来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边际变动是围绕你所做的事的边缘的调整。
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做出更好的决策。
而且,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人们如何相互影响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通过与其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看不见的手)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为什么我们需要政府呢?一种回答是,看不见的手需要政府来保护它。
只有产权得到保障,市场才能运行。
但是,还有另一种回答。
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有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
尽管看不见的手通常会使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情况并不总是这样。
经济学家用市场失灵这个术语来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我们说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并不意味着它总能这样。
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判断什么时候一项政府政策适用于促进效率与公正。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当政府增加经济中的货币量时,一个结果是通货膨胀,另一个结果是至少在短期内降低失业水平。
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的曲线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第一个研究了这种关系的经济学家而命名的。
a) 货币量增加,提升支出水平,从而刺激物品与劳务需求b)长期的高需求引起高物价,继而引起企业更多的生产,更多的雇佣c)更多的雇佣则意味着更少的失业二、名词解释(大家最好还要看书,把概念和具体应用都看懂)1.供给: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经济学十大原理(注:最佳复习方法是对照考题啃书,熟悉相关知识)人们如何做出决策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只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即机会成本)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边际量”是指某个经济变量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下发生的变动量。
经济学家用边际变动这个术语来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边际变动是围绕你所做的事的边缘的调整。
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做出更好的决策。
而且,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人们如何相互影响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通过与其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看不见的手)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为什么我们需要政府呢?一种回答是,看不见的手需要政府来保护它。
只有产权得到保障,市场才能运行。
但是,还有另一种回答。
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有两类: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
尽管看不见的手通常会使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情况并不总是这样。
经济学家用市场失灵这个术语来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我们说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并不意味着它总能这样。
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判断什么时候一项政府政策适用于促进效率与公正。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当政府增加经济中的货币量时,一个结果是通货膨胀,另一个结果是至少在短期内降低失业水平。
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的曲线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第一个研究了这种关系的经济学家而命名的。
a) 货币量增加,提升支出水平,从而刺激物品与劳务需求b)长期的高需求引起高物价,继而引起企业更多的生产,更多的雇佣c)更多的雇佣则意味着更少的失业二、名词解释(大家最好还要看书,把概念和具体应用都看懂)1.供给: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2.需求: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3.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4.边际效用: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
5.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相同(效用水平)的线。
6.边际替代率:在保持同等效用水平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它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7.消费者均衡: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并保持不变的状态。
8.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
9.替代效应:因该种商品价格变化,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组合比例变动,即商品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效应10.生产可能性曲线:指在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利用现有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
11.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12.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
13.完全垄断市场:在市场上只存在一个供给者和众多需求者的市场结构。
对于垄断者所出售的产品,市场上不存在相近的替代品。
14.垄断竞争市场: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的市场,是处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一种市场,是一种许多企业出售相近但非同质、而是具有差别的商品的市场结构。
15.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变动的数值,它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测度的,其大小有时间维度。
16.存量:指某一指定的时点上,过去生产与积累起来的产品、货物、储备、资产负债的结存数量,它是在某一时点上测度的,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
17.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18.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
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19.注入量:企业生产再进行的条件之一就是投资。
投资指实际资本存量的增加。
投资是固定资本投资和存货投资的总和。
投资会使因储蓄而漏出的那部分国民收入又回到最终产品市场上,因此,投资是国民收入的注入量。
20.漏出量:家庭的全部收入在两部门模型中分为消费和储蓄两部分,这样,家庭的消费支出小于其收入,因此,消费支出相对于国民产出而言会相对不足,企业的存货势必增加,这样储蓄使国民收入不能全部流入最终产品市场,因此,储蓄是国民收入的漏出量。
三、判断1.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对)2.并不是所有商品的供给量都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对)3.技术水平不变是指生产中所用的技术没有发生变化(错)4.无论哪个行业,企业规模都越大越好(错)5.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是重合在一起的(错)6.均衡的国民收入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错)7.某人出售一幅旧油画得到的收入应该计入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错)8.经济学家划分经济周期的标准是危机的严重程度(错)9.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和货币主义货币政策都是通过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再通过利率来影响总需求(错)10.在浮动汇率制下,中央银行不能对汇率有任何干预(错)11.需求定理表明,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这个规律的根源在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12.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对)13.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价值总和(对)14.失业率是失业总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对)15.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率,最终目标是总需求变动(对)四、单选(对不懂的地方一定不要死记硬背,要看书去理解)第一部分(微观第一章)1.整个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 A )。
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价格提高D.价格下降(画图可知,右上方移动说明相同的价格,需求量增加了)2.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无论如何变动,其需求量都不变动。
这种商品称( C )。
A.单位需求弹性B.需求有无限弹性C.需求完全无弹性D.需求缺乏弹性(参考需求价格弹性的内容,注意画图和计算环节,点弹性和弧弹性的计算方法)3.某消费者偏好A商品甚于B商品,原因是(D )。
A、商品A的价格最低B、商品A紧俏C、商品A有多种用途D、对其而言,商品A的效用最大(牢记效用和边际效用的概念)4.某些女性在收入比较低时购买杏仁蜜作为化妆品,而在收入提高时,则去购买欧莱雅,杏仁蜜对这些人来说( B )。
A、吉芬商品B、低档商品C、正常品D、生活必需品5.在得出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为常数(D ).A.个人收入B. 其余商品的价格C. 个人偏好D. 所考虑商品的价格(价格随着需求曲线变动,因此不可能是常数)6.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C).A.需求增加B. 需求减少C. 需求量增加D. 需求量减少7.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因素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B ).A.消费者收入变化B.商品的价格下降C.其他相关商品价格下降D.消费者偏好下降.(价格变化导致的是需求量的变化,需求曲线本身不移动,其他因素导致的变化才会使需求变化,即曲线移动)8.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的材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商品的(B ).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考虑其他因素不变,销售价格不变,但是生产成本提高了,卖得越多就越亏,只能减产防亏本,供给曲线左移)9.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余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该商品的价格上升,导致(C).A.供给增加B. 供给减少C. 供给量增加D. 供给量减少10.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A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互补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但其他因素不变,也就是说价格不变量增加,需求曲线右移)11.从均衡位置出发,如果某种商品的市场供给减少,而市场需求保持不变,则(D).A.均衡价格下降B.均衡量上升C.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都减少D.均衡价格提高但均衡量下降(市场需求不变意味着需求曲线不变,供给减少意味着供给曲线左移,因此答案选D)12.政府为了维持对农产品的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B)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B.收购过剩的农产品C.实行农产品配给制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13.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价格以下,可能导致(A ).A.黑市交易B.大量积压C.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D.A和C14.在供给和需求同时减少的情况下( C).A.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都下降B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数量的变化无法确定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数量将减少D.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数量将下降15.政府对生产者实施补贴,将导致(C ).A.需求增加B. 需求减少C. 供给增加D. 供给减少第二部分(微观三四五章)16.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 D )。
A.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B.消费者的偏好C.消费者的需求D. 消费者的收入约束17.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 型,是因为( B )。
A .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B .生产由规模经济到规模不经济C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D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8.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 D )。
A..最终产品的货币价值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D.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19.下面除了( C )外,都是对物品的边际效用的正确理解。
A、每增加(减少)一个单位的对物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减)量B、最后增加的那个单位的消费所提供的效用C、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物品所获得总效用D、数学表达式为MU=ΔTU/ΔQ(TU表示总效用,Q表示物品数量)20.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得到了最大满足,这意味着(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