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名言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0e23d4c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4.png)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话告诉我们,虽然巧言
令色可以迷惑人,但真正的仁爱却是不可假冒的。
孔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
真正的君子应该慎重言辞,而积极行动。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告诉
我们,知识就是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有思考,思考要有学习,二者缺一不可。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到
不伤害他人,首先要做到不让自己受到伤害。
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这句话告诉我们,每天都要反省
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孔子曰,“不耻下问,是以谓之知。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不懂而感到羞耻,向他人请教才是真正的智慧。
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智者不会迷惑,真正的仁者不会忧虑,真正的勇者不会害怕。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要有恒心,不断地重复和实践才能取得成功。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c66a9d55a32d7375a41780ab.png)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导读:1、朝闻道,夕死可矣。
2、君子居之,何陋之有?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食不语,寝不言。
5、寝不尸,居不容。
6、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7、巧言令色,鲜亦仁!8、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德不孤,必有邻。
15、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6、言必信,行必果。
17、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18、君子周急不继富。
19、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9、主忠信。
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8、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0、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4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4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5、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4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4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d3c3d3b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0.png)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论语》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中流传下来的名言名句不仅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更是我们学习古代智慧和道德准则的宝贵财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论语》中几个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一同感悟其中的智慧,丰富我们的人生智慧。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这一名言是孔子在《学而》一章中的开篇之语。
它强调了学习和实践的紧密联系。
孔子认为,持续地学习与实践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关键。
通过不断的反复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愉悦。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这句话是孔子的学生颜渊在《颜渊》一章中的名言。
它强调了待人处事的道德原则,即不要对他人做出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情。
这个原则告诉我们要用同情心和善良的态度对待他人,以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雍也》在《雍也》一章中,我们看到了这句关于品德的名言。
君子是指德高望重的人,而小人则是指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利益的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君子注重道德和义理,而小人则只关心个人的私利。
通过这一名言,我们被激励着要成为有道德的人,并追寻真理。
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述而》这一句话出现在《述而》一章中,强调了对知识的欣赏和享受的重要性。
它告诉我们,仅仅是学习并掌握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热爱知识、享受知识的过程,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5.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微子》这一名句出现在《微子》一章中,强调了对人性的洞察和了解的重要性。
它告诉我们,我们不应该担心他人对我们缺乏了解,而应该更加关注自己对他人的了解和洞察力。
通过了解他人,我们能够更好地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并获得更多的人生智慧。
通过探索《论语》中的名言名句,我们不仅可以领悟古代智慧和道德准则,更能在当代社会中指导我们的行为和言行。
这些名言名句也是我们的精神财富,能够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同时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698fa5c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7.png)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思想。
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名言名句,以下将选取其中一些进行阐述。
第一组:教育与修身1.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是孔子关于修身养性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名言。
孔子认为要成为一个充满仁爱之心的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并且要有一颗真诚正直的心,对待他人要友善体谅,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
2. 不学而时习之,不思则罔,疑则有错:这是孔子强调学习与思考的名句。
孔子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修炼自己的品德和知识,才能不断提高自己,避免错误。
3.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孔子对于修身的要求,强调人们要遵循良好的礼仪,从穿衣、言谈、行动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第二组:政治与治国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是孔子对于君子和小人的描述。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胸怀广阔,心胸开放,对待世事和人情要大度,而小人往往心胸狭窄,计较小利,为人处世常常小心谨慎。
2.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观念。
君子注重道义和正义,追求内心的满足和精神的升华,而小人只追求私利和功名。
3.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孔子教育子弟的名言,他认为只有坚定的志向和远大的目标,才能推动一个人不断努力,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第三组:友情与人际关系1.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这是孔子对于真正的友谊的描述。
孔子认为真正的友谊应该是淡泊无私的,而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交朋友。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强调了待人处事应该遵循的原则。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待人真诚、宽容和善良,不去伤害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友爱。
第四组:学习与修养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孔子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强调。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不断努力去学习,才能使自己的知识不断丰富和提高。
《论语》孔子50句经典名言
![《论语》孔子50句经典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68e83637551810a6f42486c6.png)
《论语》中的经典名句《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如今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1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啊!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经典名言名句
![《论语》经典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3a667b4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b.png)
《论语》经典名言名句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名言名句,这些名言名句对我们的生活和处世态度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里,我们将探讨一些《论语》中的经典名言名句,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意思是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情。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善待他人,尊重别人的感受,不要随意伤害他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学习要有思考,思考要有学习。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才能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知道自己不知道就是真正的知识。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谦虚的态度,不要自以为是,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意
思是君子要慎重言辞,但要勇敢行动。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言行一致,言之有物,行之有果。
总之,《论语》中的经典名言名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智慧,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和处世态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希望我们能够
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思考,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论语中的学习名言50句
![论语中的学习名言50句](https://img.taocdn.com/s3/m/80af277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2.png)
论语中的学习名言50句1.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2. 由,知也。
知不思则罔,思不知则不可为学。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 学而优则仕,差则可脱。
8. 学贵知,知贵行。
9. 君子不器。
10.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1. 巧言令色,鲜矣仁。
12. 朝闻道,夕死可矣。
13.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5.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止也。
16.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1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1. 学而第一,不及格。
22.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23. 学如不及,犹愧于人也。
2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5. 子曰:“回之庸也,非礼不图。
玩之寄也,非礼不敬。
”26. 吾日三省吾身。
27. 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8.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29. 子曰:“由,赐也,可使治其赋也。
何以异之?”30. 心思明也,宽以敏之。
定情以达物。
3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2.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3. 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4.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5.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3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居涤非吾志也,所求乎臧与?”37.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8.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9.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40.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经典名言名句
![《论语》经典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6ac7589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1.png)
《论语》经典名言名句
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孔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曰,“不耻最后,不知人也。
”。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
《论语》中的这些经典名言名句,都是孔子对于人生、修养、学问等方面的精辟总结。
他告诫人们要真诚待人,勤奋学习,谦虚谨慎,善于反省自己的言行,尊重他人的知识和见解。
这些名言名句不仅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更是对于人类永恒价值观的启示和引导。
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反思这些名言名句,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品德。
论语中的名言
![论语中的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4a3d9f2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0.png)
论语中的名言论语中的名言11、"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无兄弟也?2、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
小人难事而易说也。
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3、过犹不及。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巧言令色,鲜亦仁!14、言必信,行必果。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18、德不孤,必有邻。
1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5、寝不尸,居不容2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8、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3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
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3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警句
![《论语》警句](https://img.taocdn.com/s3/m/d1327d6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4.png)
《论语》警句《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道德原则。
下面列举十个《论语》中的警句,希望能给读者们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论语·学而》中的一句名言,教导我们学习应该持之以恒,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就和快乐。
2. 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告诫人们不要只注重外表和口才,而忽视了真正的仁德。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论语·颜渊》中的一句名言,教导我们要以身作则,不要对他人做出自己不希望被对待的事情。
4.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告诫我们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5.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是《论语·公冶长》中的一句名言,意味着我们应该注重了解他人,而不是一味地关注自己。
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告诫我们要做一个坦诚正直的人,而不是心机深重的小人。
7.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是《论语·子罕》中的一句名言,意味着君子注重正义和道义,而小人只顾自己的私利。
8.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教导我们要言行一致,多做少说,以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
9.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述而》中的一句名言,意味着一个君子应该能够忍受他人不了解自己,不轻易生气。
1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告诫我们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陷入盲目和错误之中。
以上是《论语》中的十个警句,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和智慧,对我们的人生和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智慧,成为真正的君子。
论语的名言
![论语的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32b743225f0e7cd1842536de.png)
论语的名言1、学而知不足,思而得远虑。
2、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6、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7、当仁不让于师。
8、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9、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0、小人之过也必文。
11、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2、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3、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4、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15、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16、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8、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9、过犹不及。
20、未知生,焉知死。
21、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24、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25、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6、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3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1、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32、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33、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4、鸟兽不可与同群。
35、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36、不怨天,不尤人。
37、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38、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既欲其生,有欲其死,是惑也。
39、乡原,德之贼也。
40、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里的名言名句
![论语里的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fcd69b85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2.png)
论语里的名言名句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出处:《论语·卫灵公》解释:犯了错误却不改正,那就是最大的过错呀。
2、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出处:《论语·子罕》解释:孔子杜绝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成见,不自私自利。
3、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出处:《论语·里仁》解释: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一样的。
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有没有仁德了。
4、以约失之者鲜矣。
出处:《论语·里仁》解释:因为约束自己而犯过失的人是很少的。
5、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出处:《论语·里仁》解释:事奉君主劝谏过于烦琐,就会遭到侮辱;对待朋友规劝过于烦琐,就会被疏远。
6、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出处:《论语·里仁》解释:如果一个人具备了仁的修养,就不会有特别讨厌看不惯的人和事了。
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出处:《论语·卫灵公》解释:君子一切求之于己,小人一切求之于人。
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出处:《论语·颜渊》解释:君子要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助长别人的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出处:《论语·子路》解释: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1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出处:《论语·里仁》解释:君子言语上要谨慎,行动上要敏捷。
1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出处:《论语·宪问》解释:君子认为口里说的超过实际是可耻的。
12、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出处:《论语·季氏》解释:君子有三件事要警惕: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应该警惕不要沉溺酒色;到了壮年,血气正旺,应该警惕不要争强好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退,应该警惕不要贪求占有。
论语中名言
![论语中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4c814fc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5.png)
《论语》中的经典名言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译文: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篇》译文: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没有收获;只思考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译文: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译文:温习旧知识进而又能从中发现新知识,就可凭此做老师了。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译文:士兵不可以不宏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的责任重大,路途遥远。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译文:要想做成什么事,必须要有锋利的兵器。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译文: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找出他们缺点加以改正。
9.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论语·子路》译文:说话一定要守信,做事一定要有结果,这是浅薄固执的小人吗?1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篇》译文: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1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名言
![《论语》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ed67d5c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e.png)
《论语》名言
《论语》是儒家学派中十分重要的经典著作,其中有许多经典名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
句话说出了孔子对学习和社交活动的重视,是儒家有关礼仪教育的精华。
2.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提倡自我节制,勿将自身
不愿意的事做给他人,是儒家关于遵循礼仪的重要原则。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指出,
仅知道礼仪并不能完成礼仪的精深内涵,只有深爱和享受礼仪的人才能将
礼仪的本质体验到。
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句话肯定了君子敞亮坦白
的品质,宣传了儒家关于礼义自律的传统思想。
5.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这句话强调了诚实守信、履行诺言的
重要性,既要信守诺言又要以行动证明,是儒家关于守信原则的重要原则。
6.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
”这句话强调了必
须尊敬人、守信义,节俭节约、爱护他人的礼仪,是儒家关于克己复礼的
重要原则。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强调了结合学习
和思考,才能敏捷把握外部知识,较好地发展个人智慧,是儒家思想中的
重要原则。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79c802c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6.png)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获得快乐。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到不伤害他人,不要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情。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追求正义,而不是只看重个人利益。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知识的谦逊态度,知道自己不懂的事情,才能不断学习进步。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不断反省自己的言行,才能不断改进自己。
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不断了解他人,才能更好地与人相处。
《论语》中的这些名言名句,都教导着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智慧。
要不断学习,追求正义,谦逊谨慎,不断自省,了解他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a7b2155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e.png)
《论语》中的名言名句
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孔子
意思:只是知道是不如喜欢的,喜欢是不如享受的。
2. "不学诗,无以言" - 仲尼
意思:如果不学习诗歌,就无法言说。
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孔子
意思:不断学习并时常复习,岂不愉快。
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孔子
意思:通过温习旧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就成为能够教导别人的人了。
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颜回
意思:自己不希望遭受的,不要施加给他人。
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孔子
意思: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人。
7. "不怨天,不尤人" - 子路
意思:不抱怨天命,也不责怪他人。
8.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 孔子
意思:智者喜欢水,而仁者喜欢山。
9.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子路
意思:若一个人没有信用,就不值得交往。
10.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 孔子
意思:君子通过反省自己来求得进步,小人则常常责怪他人。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_名人名言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_名人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8aa444d26294dd88d0d26bb4.png)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论语中的名言警句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2、巧言令色,鲜亦仁!——论语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论语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6、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论语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15、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论语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20、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论语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23、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论语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27、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论语中的名言
![孔子论语中的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fe0c29a4ad02de80d5d8403e.png)
论语是孔子的著作之一,更为被广为传播。关于论语中的名言你又知多少?下面小编列举了一些论语中的经典名言,希望你喜欢。
经典名言一
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3.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34.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3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3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7.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3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9.未知生,焉知死?
2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9.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40.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经典名言二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中的一句名言
![论语中的一句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829a014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2.png)
论语中的一句名言
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点评:读书做学问,要以践行为主,只有把学问落实到生活实际当中,才能真正感受到其中的快乐。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点评:为人处世,眼光要放长远一点,不能只看眼前,否则的话,就会被当前的问题所困扰。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点评: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别人也不会喜欢。
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因为别人未必喜欢。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点评:与朋友相交,要言而有信,言而不信,那就算不上朋友了。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点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直心是道场,做学问有这种态度,才是最明智的。
6、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点评:如果这种事情都能忍心去做,那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忍心去做的呢?
7、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点评:温故而知新,才可以为人师。
如果闻道以后,不加以温习,不加以考证,就讲说给别人,是有德之人所不取的。
8、朝闻道,夕死可矣。
点评:人在世间,学习仁道,方能利人利己。
学习仁道很难,听闻仁道也很难,即使朝闻夕死,也不虚此生;否则纵然活上八百年,也枉来一生。
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点评:君子以道义为上,小人以私利为上。
小人所为私利,不只是钱财,只要有利于他的,他都会去做。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点评:见到贤良的人,就应该想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观自省。
论语中的名言
![论语中的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bceaa18c71fe910ef12df895.png)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1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24、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25、三思而后行。
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7、小不忍,则乱大谋。
28、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29、夫子温、良、恭、俭、让。
3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1、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32、德不孤,必有邻。
33、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4、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35、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37、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3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9、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40、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4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2、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
43、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4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45、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46、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47、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
唯何甚。
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
不保其往也。
48、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49、孟之反不伐。
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
5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
利仁。
52、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其知可及也,其
愚不可及也。
53、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
孝矣。
54、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
别乎?
55、子贡倦于学,吿仲尼曰:”愿有所息“。
仲尼曰:”生无
所息“。
5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
贤在回也!
57、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
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58、有君子之道四焉。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59、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60、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
亡而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