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1风扇不同占空比的情况下温升测试结果
温升计算——精选推荐

温升计算压降乘上RMS电流就是损耗,然后⽤热阻来计算温升,在加上环境温度就是最终的结温,如果不超过datasheet给出的值就OK。
Ploss=0.9*3=2.7W 公式中0.9是VFRt=37℃/WRth=2℃/W不需要加散热器。
电源设计都要考虑效率与散热问题,此公式供⼤家参考:T=(P/Fm)^0.8 *539/AP : 损耗(热量);Fm: 散热⾯积;A :散热校正系数,与散热材料有关;T :温升.A的取值范围,要看你所⽤的散热材料,是⽤铜,铝还是铁,要查下它们的参数,导热系数,热阻.散热设计是⼀个⽐较复杂,也很头痛的事情,相互学习吧.希望有更多的⼈来参与,讨论.任何器件在⼯作时都有⼀定的损耗,⼤部分的损耗变成热量.⼩功率器件损耗⼩,⽆需散热装置.⽽⼤功率器件损耗⼤,若不采取散热措施,则管芯的温度可达到或超过允许的结温,器件将受到损坏.因此必须加散热装置,最常⽤的就是将功率器件安装在散热器上,利⽤散热器将热量散到周围空间,必要时再加上散热风扇,以⼀定的风速加强冷却散热.在某些⼤型设备的功率器件上还采⽤流动冷⽔冷却板,它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散热计算就是在⼀定的⼯作条件下,通过计算来确定合适的散热措施及散热器.功率器件安装在散热器上.它的主要热流⽅向是由管芯传到器件的底部,经散热器将热量散到周围空间.采⽤什么⽅式散热以及散热⽚要多⼤,由以下条件决定:1、元件损耗2、元件散热环境3、元件最⾼允许温度如果要进⾏散热设计,上⾯的三个条件必须提供,然后才能进⾏估算.⼤部分TO-220三极管,⼀般中间那个脚是C,它⼜跟管⼦本⾝的⾦属⽚相连,也有不相连的.散热⽚与⾦属⽚那个脚相连,所以⼀些⾼压,绝缘不良的问题要主意啦,要留有⼀定的距离,或选好的绝缘材料.以7805为例说明问题.设I=350mA,Vin=12V,则耗散功率Pd=(12V-5V)*0.35A=2.45W按照TO-220封装的热阻θJA=54℃/W,温升是132℃,设室温25℃,那么将会达到7805的热保护点150℃,7805会断开输出.正确的设计⽅法是:⾸先确定最⾼的环境温度,⽐如60℃,查出7805的最⾼结温TJMAX=125℃,那么允许的温升是65℃.要求的热阻是65℃/2.45W=26℃/W.再查7805的热阻,TO-220封装的热阻θJA=54℃/W,均⾼于要求值,都不能使⽤,所以都必须加散热⽚,资料⾥讲到加散热⽚的时候,应该加上4℃/W的壳到散热⽚的热阻.计算散热⽚应该具有的热阻也很简单,与电阻的并联⼀样,即54//x=26,x=50℃/W.其实这个值⾮常⼤,只要是个散热⽚即可满⾜.国际化标准组织ISO规定:确定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值的实验,应在⼀个长( 4±0.2 )m3宽( 4±0.2 )m3⾼( 2.8±0.2 )m的封闭⼩室内,保证室温恒定下进⾏,散热器应⽆遮挡,敞开设置.散热器的传热系数是表⽰:当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与室内空⽓温度的差为1℃时,每㎡散热⾯积单位时间放出的热量.单位为W/㎡.℃.散热量单位为W.传热系数与散热量成正⽐.影响散热器传热系数的最主要因素是热媒平均温度与室内空⽓温度的温差△T,散热器的材质、⼏何尺⼨、结构形式、表⾯喷涂、热媒温度、流量、室内空⽓温度、安装⽅式、⽚数等条件都会影响传热系数的⼤⼩.散热器性能检测标准⼯况(当△T=64.5℃时),即:热媒进⼝温度95℃,出⼝温度70℃,空⽓基准温度18℃.安规要求:对初/次级距离有三种⽅式:1.爬电距离达到要求.2.空间距离达到要求.3.采⽤绝缘材料:a.⽤⼤于0.4mm厚的绝缘材料.b.⽤能达到耐压要求的多层安规绝缘材料距离可⼩于0.4mm如变压器中⽤三层黄胶纸.散热器的计算:总热阻RQj-a=(Tjmax-Ta)/PdTjmax :芯组最⼤结温150℃Ta :环境温度85℃Pd : 芯组最⼤功耗Pd=输⼊功率-输出功率={24×0.75+(-24)×(-0.25)}-9.8×0.25×2=5.5℃/W总热阻由两部分构成,其⼀是管芯到环境的热阻RQj-a,其中包括结壳热阻RQj-C和管壳到环境的热阻RQC-a.其⼆是散热器热阻RQd-a,两者并联构成总热阻.管芯到环境的热阻经查⼿册知RQj-C=1.0 RQC-a=36 那么散热器热阻RQd-a应<6.4. 散热器热阻RQd-a=[(10/kd)1/2+650/A]C其中k:导热率铝为2.08d:散热器厚度cmA:散热器⾯积cm2C:修正因⼦取1按现有散热器考虑,d=1.0 A=17.637+17.631313算得散热器热阻RQd-a=4.1℃/W,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式:导热、对流和辐射.传热的基本计算公式为:Φ=ΚAΔt式中:Φ——热流量,W;Κ——总传热系数,W/(m22℃);A ——传热⾯积,m2;Δt——热流体与冷流体之间的温差,℃.散热器材料的选择:常见⾦属材料的热传导系数:银429 W/mK铜410 W/mK⾦317 W/mK铝250 W/mK铁90 W/mK热传导系数的单位为W/mK,即截⾯积为1平⽅⽶的柱体沿轴向1⽶距离的温差为1开尔⽂(1K=1℃)时的热传导功率. 5种不同铝合⾦热传导系数:AA1070型铝合⾦226 W/mKAA1050型铝合⾦209 W/mKAA6063型铝合⾦201 W/mKAA6061型铝合⾦155 W/mKADC12 型铝合⾦96 W/mK绝缘系统与温度的关系:insulation class Maximum Temperatureclass Y 194°F (90℃)class A 221°F (105℃)class E 248°F (120℃)class B 266°F (130℃)class F 311°F (155℃)class H 356°F (180℃)摄⽒度,华⽒度换算:摄⽒度C=(华⽒度-32)/1.8华⽒度F= 32+摄⽒度x1.8绝缘系统是指⽤于电⽓产品中兩个或數个绝缘材料的组合.基本绝缘:是指⽤于带电部分,提供防触电基本保护的绝缘.附加绝缘:是为了在基本绝缘失效后提供防触电保护,⽽在基本绝缘以外另外的单独绝缘.双重绝缘:是由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组合⽽成的绝缘.加强绝缘:是⽤于带电部分的⼀种单⼀绝缘系统,其防触电保护等级相当于双重绝缘.根据你提供的:热传导系数的单位为W/mK,即截⾯积为1平⽅⽶的柱体沿轴向1⽶距离的温差为1开尔⽂(1K=1℃)时的热传导功率.则:铝板的热传导能⼒就是:热功率(W}=250*铝板厚度{M)*铝板宽度(M)/铝板长度(M)/温差(℃)对不?做散热⽤,最好⽤6063、6061、6060等铝合⾦型材,便宜,散热好,但是不绝缘.传热的基本计算公式为:Φ=KAΔtΦ - 热流量,W;Κ - 总传热系数,W/(m2·℃);A - 传热⾯积,m2;Δt- 热流体与冷流体之间的温差,℃.导热基本定律—傅⽴叶定律:500)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500; this.alt='这是⼀张缩略图,点击可放⼤。
「研究」深度长文!中型高压电机内风扇流体的分析与温升的计算

「研究」深度长文!中型高压电机内风扇流体的分析与温升的计算来源:电机与控制学报摘要:以一台YKK450-4、500kW的中型高压异步电动机为例,依据电机实际尺寸,建立内风扇物理模型,并分析了内风扇流体流动情况。
对中高压型异步电机三维定转子径向通风沟和与之相邻的铁心段进行建模,通过有限体积法对模型进行求解。
得到计算区域的流体流动情况、定转子通风沟内流体温升分布云图等。
在不改变通风槽钢长度的情况下,将通风槽钢以近轴端底端为旋转中心旋转一定角度,重新建模计算电机温升。
再将通风槽钢的形状改成自然的V型,重新建模分析计算,探究不同形状的通风槽钢会对通风沟内流体流动及传热产生怎样的影响。
然后在两个通风槽钢中间位置加了一个五棱锥体,探究其流体流动情况。
最后进行优化配合,找到改善电机散热的最好方案。
0 引言YKK系列电机是冷却系统分为内外两个风路的笼型转子电机。
YKK系列中高压型异步电机内风路由端部、定转子、另一侧端部和内风扇组成。
因为电机的内部风路是不与外界接触的封闭式结构,电机的各个部分在电机运行时热量难以及时散发出去,冷却系统负担加重[1-3]。
所以通过了解电机内部的流体流动情况,所以优化电机通风结构,找到使电机温升降低的方法十分重要。
电机内风路流体与传热的计算方法有热路法,等效热网络法和有限体积法。
传统的热路方法计算温升,不但准确性较低,而且只能估算绕组和铁心的平均温度。
这对于电机特别是大型电机的安全运行过程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4]。
等效热网络法对硬件资源要求低,但网络参数的设置与计算的合理和准确度将直接影响整体的计算精度,很有局限性[5-6]。
有限体积法边界适应性好,可以减少数值分析中的假设条件和经验公式的使用,不仅能够预测电机的温度分布,还可以显示电机的最高和最低温度[7-10]。
本文采用有限体积法对电机流体运动形态和流固耦合温升计算进行详细分析,该方法对流固接触面的解决办法是将对流散热系数作为求解公式中的变量来等效,这样就能根据流速来实时的改变流固接触面的对流传热值,从而使数值分析的仿真环境与电机真正运行状况更加符合。
5分钟学会温升测试,看这一篇就够了

5 分钟学会温升测试,看这一篇就够了
我们为什幺要测产品的温升?
产品工作时可被接触到的部分,如果温度过高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而且设备内部过高的温度也会影响产品性能,甚至导致绝缘等级下降或者增加产品机械的不稳定性。
因此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温升实验是保证产品能够安全稳定工作,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步骤!
测温升的方法按照测量温度仪表的不同,可以分为非接触式与接触式两大类。
非接触式测量法
能测得被测物体外部表现出来的温度,需要通过对被测问题表面发射率修正后才能得到真实温度,而且测量方法受到被测物体与仪表之间的距离以及辐射通道上的水汽、烟雾、尘埃等其他介质的影响,因此测量精度较低。
日常我们经常用的方法有光谱测温技术、全息干涉测温技术、基于CCD 的三基色测温技术、以及如下图1 所示的红外辐射测温技术:
图1.非接触式红外热成像仪
接触式测量法
接触式测温仪温度探头一般有热电偶和热电阻两种: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塞贝克(seeback 效应),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连接成回路,如两连接端温度不同,则在回路内产生热电流的物理现象,利用此现象来测量温度。
热电阻的测量原理是根据温度变化时本身电阻也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
接触式的测试方法中测温元件直接与被测介质接触,直接测得被测物体的。
电器的温升试验概论

电器的温升试验概论电器的温升试验,就是要测量电器的一些零部件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的温升值。
“温升”是指电器零部件的工作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之差,将温升值加上电器的最高环境温度就是它的最高工作温度,为保证电器工作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这个最高温度不应超过材料的允许极限值。
一、电器的发热与允许温升电器在工作时,由于电流通过导体和线圈而产生电阻损耗;对交流,则由于交变电磁场的作用还会在铁磁体内产生涡流和磁滞损耗。
所有这些损耗全部转变为热能,一部分散失到周围介质中;一部分加热电器使其温度升高。
金属材料在温度高达一定数值后,其机械性能会显著下降,材料机械强度开始下降时的温度称为材料的软化点,以铜为例,长期发热时的软化点为100~200℃。
对于触头材料,除考虑机械强度外还要考虑其氧化问题,一般金属材料的氧化物电阻率都很高,触头氧化后的接触电阻会大大增高,氧化的速度还与触头温度有关。
绝缘材料的绝缘强度也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不同的绝缘材料耐热性能也有差别,当绝缘材料的温度超过极限温度时,材料急剧老化,温度越高老化越快,寿命也就越短。
由于材料在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后,上述性能降低,因此在电器设计中必须限制电器工作时的温度不能过高。
为保证电器工作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根据材料的绝缘及机械性能的条件,在GB/T14048.1-2000中,对电器发热零部件的温升允许极限值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二、试验依据在GB/T14048.1中对电器的发热部件规定了温升允许极限值,电器在规定条件下进行温升试验,其各部件所测得的温升应不超过以下有关的规定值。
但是,电器部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温升可能会与试验所得值有所不同,它取决于电器安装和连接导体等条件的差异。
以下规定的温升极限适用于新的完好的电器。
1、接线端子的温升极限接线端子的温升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值。
表1 接线端子的温升极限2、易近部件的温升极限易近部件的温升不应超过表2的规定值.表2 易近部件的温升极限3、线圈和电磁绕组的温升极限线圈和电磁绕组的温升不应超过表3的规定值。
电子产品性能评估温升曲线的测试

电子产品性能评估温升曲线的测试
温升测试模型构建对于电子产品性能评估非常重要。
温升曲线不仅可以协助工程师验证产品设计的可靠性以及合理性,还能更全面地评估产品整体性能。
那么该如何测试才能得出准确的温升曲线呢?
一、温升测试为验证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稳定性等特性,通常会测试其重要元件(IC 芯片、IGBT等)的温升,将被测设备置于某一特定温度(如室温或某一特定温度)下运行,稳定后记录其元件高于环境温度的温升,通过确定产品各部件的温升是否符合标准规定的允许值,以验证产品的可靠性与产品设计的合理性。
温升的目的就是为了采集各测试点的温度变化状况:观察温度曲线变化是否合理,如温升是否在允许范围内;若有异常,则停止试验,保存现有数据,查看并分析原因。
如图1为温升记录。
1、传统测试方法:
使用普通数采采集被测物工作温度后,人工使用EXCEL做大量数据运算,被测物工作温度-固定室温值;但是传统方法花费大量人工成本、测试结果不准确。
2、新型数采测试方法:
通过Delta运算方法将输入端(被测物工作温度)与基准通道(测试环境温度,如室温)测量值的差值,作为该通道的测量值。
在温度测量中,以室温为基准,便于测量与室温之间的差值。
如图2。
如在室温25℃环境下,做电源温升测试,即在所有关键性元器件的表面,比如IGBT、电感等半导体器件或磁性器件,通常使用热电偶(R、S、B、K、E、J、T、N型)布线。
热电偶焊点:把热电偶探头紧贴在被测位置,打上胶水;
热电偶走线:机器内部的电线要尽量整齐,用高温胶带捆住,走边槽或电线槽;。
温升对感应电动机效率的影响

合研 制 开发 符合 新 的 IC能 效标 准 的高效 率 E (E ) 超高效率(E ) I2 、 I3 电动机。
十 基金项 目: 上海市科委超高效异步电机设 计关键 技术研究 ( 0 B 4 0 0 ) 1 Q 10 6 0
而在其他温升下 , 两种试验方法均不匹配。E法 中电机的实际温升没有被考虑, 即电机风扇产生
的风量 、 风压 和 电机温 升没 有被 考虑 , 只考 虑 了风
了“ 单速 、 三相笼型感应电动机的能效分级 (E代 I
码 ) 标准 , 电动机能效分为标准效率 I 1高效 ” 将 E、
率 I2 超高效率 I3三个等级 。在标准 中规定 : E、 E 对 I1 E 及以下能效指标的电动机可以采用 中和低 不确定度 的测试方法来测 试杂散损耗 , 于 I2 对 E 及以上效率指标 的电动机 , 要采用低不 确定度 的 测试 方 法 , I E 1 2 即 E E 1 B法 ¨ 。 实测 电机定子铜耗 。在 以前 的电动机试验方
—
O P — Leabharlann p  ̄t t — F — 72 0 0
.
Z
. .
r r
. . . .
D
. . . . .
2
. . .
Z
.
n
. . . 。
.
.
.
.
.
—
—
Q cb 。
式 中 : —— 经 验 系数 ;
p — 空气 密度 ; — D — 风扇 外径 ; —
E :4 4f b d . 4NqK 。 l
式 中 : — 电机 端 电压 ; —
温升比定义

温升比定义温升比是指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设备温度升高与环境温度升高之间的比值。
它是评估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热耗能和热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温升比的定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设备在长时间运行中的热性能,为设备的设计、选择和运行提供依据。
温升比的计算方法温升比的计算方法通常包括两种: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
理论计算方法理论计算方法是通过设备的设计参数和材料特性来推算温升比。
一般来说,可以使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温升比 = (设备最终温度 - 环境温度) / (设备功率× 设备阻抗)其中,设备最终温度是指设备在长时间运行后达到的稳定温度,环境温度是指设备所处环境的温度,设备功率是指设备在运行时消耗的电功率,设备阻抗是指设备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实际测量方法实际测量方法是通过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温度测量来得到温升比。
具体测量方法包括使用温度传感器测量设备表面温度、使用红外线热像仪进行全面扫描等。
通过实测得到的温度数据,可以计算出设备的温升比。
温升比的意义温升比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对于电气设备的设计、选择和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设备设计在电气设备的设计过程中,温升比可以帮助设计人员评估设备的热稳定性。
如果温升比过高,可能会导致设备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过热,影响设备的寿命和性能。
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温升比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散热方式和结构,以保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热稳定性。
设备选择在选购电气设备时,温升比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温升比过高的设备可能会消耗更多的能量,产生更多的热量,导致设备散热不良,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选择温升比合适的设备可以提高设备的能效,降低能源消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设备运行在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中,温升比可以帮助运维人员监测设备的热稳定性。
通过实时测量设备的温度变化,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是否存在过热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维护。
同时,温升比也可以用于评估设备的运行效果和维护状态,为设备的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发电机温升试验方法分析 程星

发电机温升试验方法分析程星发表时间:2018-05-14T10:53:32.25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6期作者:程星[导读] 摘要:发电机是将其它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最早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它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等其它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等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124)摘要:发电机是将其它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最早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它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等其它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等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
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发电机的温升是衡量质量的重要标准,本文重点分析发电机的试验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发电机;温升试验;方法1发电机温升概述温升主要为某一点的温度以及参考(或基准)温度之间的差,同时,温升反应了设备自身的发热的特点。
在电机当中通常利用温升作为衡量电机发热的标志,由于电机的功率与一定温升处于相对应的。
所以,只有确定了温升限度方可保证电机的额定功率具有精准度。
发电机的温升主要为发电机某部件以及周围冷却介质温度之差,此部件称之为温升。
发电机的温升限度时间为发电机在额定负载下长期运行达到热稳定状态时,发电机各部件温升的允许极限。
如B级绝缘空气冷却的发电机绕组,其极限温度为130℃,考虑其风冷器的出口风温为40℃,则发电机绕组的最大允许温升是为85K。
但在实际运行中,检温计所测出的最高温却并不一定就是整个发电机绕组绝缘的最高温度,一方面检温计可能存在误差,另一方面考虑到发电机各部位的发热不均匀和一定的可靠性,电厂实际运行中所控制的温升还要低一些,如70K。
2发电机进行温升试验的重要性(1)对新安装的发电机完成相关温升试验,其主要目在于坚定其带负荷能力以及过载的能力,检测其是否满足相关设计制造的具体要求(2)确定发电机在容许电压变动范围内,不同的冷却介质温度时,所带有功功率以及无功功率的极限关系曲线,为发电机提供运行限额图。
开关电源温升的测量

开关电源温升的测量1. 研究目的和背景:介绍开关电源的应用以及温升问题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2. 相关技术和方法:介绍温度测量的常用技术和方法,包括热电偶、红外线测温、电子温度计等,并选择适合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温升测量。
3. 实验设计和过程:描述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包括实验样本的选择、温升测量点的确定和数据采集方式等。
4. 结果和分析:展示和分析温升测量的结果,评估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分析造成温升不同的因素。
5. 结论和展望:总结研究的成果和亮点,分析不足之处并提出优化和改进方案,同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前景。
1.1 研究目的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开关电源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开关电源以其高效率、小体积、轻质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讯、医疗器械、交通运输和工业自动化等各个领域。
然而,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开关电源内部产生的热量会使其温度升高,如果发热得过大,不仅会影响开关电源的正常工作,而且还会对电子产品的寿命和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研究开关电源的温升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开关电源的温升测量方法,评估温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优化方案,为开关电源的设计和制造提供参考。
1.2 背景介绍开关电源是一种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电源。
它由开关器件、功率变压器、输出滤波电容、控制电路等组件组成。
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开关器件周期性地将输入的交流电变为高频脉冲,再经过功率变压器变换成需要的电压和电流,经过滤波后输出直流电。
由于开关电源内部的器件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当电源工作时间较长时,热量积累会导致电源温度升高,这可能导致器件的寿命下降,并在峰值压力下引发电源故障,影响电子产品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因此,准确地测量开关电源的温升情况对于保障开关电源正常工作和产品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温升测量主要采用红外线测温、热电偶或温度传感器,其能够实时地测量温度值且具有不需要进行接触测量、测量准确等优点。
温控风扇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设计并制作一款基于单片机的温控风扇,通过实验掌握以下技能:1. 熟悉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 掌握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3. 学习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及其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4. 熟悉电路设计与焊接技术。
二、实验原理温控风扇的核心是单片机控制系统,它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并根据预设的温度范围控制风扇的启停和转速。
以下是实验原理的详细说明:1. 温度传感器:DS18B20是一款高精度的数字温度传感器,其输出信号为数字信号,便于单片机处理。
该传感器具有以下特点:- 温度测量范围:-55℃~+125℃;- 分辨率:0.1℃;- 供电电压:3.0V~5.5V。
2. 单片机:AT89C52是一款低功耗、高性能的单片机,具有以下特点:- 内置8KB程序存储器;- 256字节数据存储器;- 32个可编程I/O口;- 2个定时器/计数器。
3. PWM技术:PWM技术通过改变脉冲宽度来控制电机转速。
在本实验中,单片机通过定时器产生PWM信号,控制电机转速。
4. 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用于将单片机的PWM信号转换为电机所需的驱动信号。
在本实验中,采用ULN2803作为驱动电路。
三、实验步骤1. 电路设计:根据实验原理,设计温控风扇的电路图,包括单片机、温度传感器、PWM电路、驱动电路和指示灯等。
2. 元器件采购:根据电路图,采购所需的元器件,包括AT89C52单片机、DS18B20温度传感器、ULN2803驱动电路、电阻、电容、电位器、指示灯等。
3. 电路焊接:按照电路图,将元器件焊接在电路板上。
4. 程序编写:使用Keil C51开发环境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以下功能:- 初始化单片机硬件资源;- 初始化温度传感器;- 读取温度值;- 根据预设温度范围控制风扇启停和转速;- 显示当前温度。
5. 程序下载:将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
6. 实验测试:将温控风扇接入电源,观察风扇的运行情况,验证实验效果。
温升试验原理

温升试验原理今天来聊聊温升试验原理的。
其实呢,这个温升试验原理在生活当中还是有很多体现的。
就好比我们烧水,水在炉灶上加热的时候,水温就会不断升高,这其实就有点像温升试验中的基础现象。
只不过,在工业或者科学研究中的温升试验要复杂得多。
我接触这个温升试验啊,最开始是从家里的电器说起。
你看,我们电器用久了就会发热,像我们常用的手机,玩大型游戏或者充电时间长了就会感觉发烫。
这就是因为电器内部有电通过,电流带有能量,一部分能量就转化成了热量。
这就是焦耳定律啦,在一个纯电阻电路里,电流通过导体会产生热量,热量(Q)等于电流(I)的平方乘以电阻(R)乘以时间(t),公式就是Q = I²Rt。
可以把电流想象成一群忙碌的小搬运工,电阻就是路上的石头障碍。
小搬运工们(电流)在碰到石头(电阻)的时候,就要付出更多劳动力,于是就释放了能量(产生热量)。
这时候你能摸得到的手机变得发烫,就是这个热量的体现。
有意思的是,这还只是个基础现象。
在大型设备或者复杂电路的温升试验里,不但要考虑到这些基本的热量产生,还要考虑热量散发的途径。
就像人在炎热的环境里会出汗散热一样,设备通过一些设计比如散热片、风扇等来把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防止温度过高。
比如说电脑的CPU风扇,如果没有风扇给CPU降温,在持续运算过程中,它的温度可能就会升的超级高,从而影响电脑的性能,严重的时候甚至可能损坏CPU。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是不是只要有电流就一定温度会无限上升呢?当然不是啦。
任何设备或者材料都有它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设备才能正常工作,超过这个温度就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性能下降、寿命缩短或者直接坏掉。
所以,通过温升试验可以来测试产品或者设备能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
在学习这个原理的过程当中,我一开始也很困惑,为啥不同的设备发热的情况会这么不一样呢?后来经过深入研究才明白,设备的构造、选用的材料、工作的环境等因素都大有影响。
温升试验报告

温升试验报告温升试验报告已知被试产品为S9-M-315/10 电压为:10000±5%/400V,电流为:18.19/454.7A,联结组标号为Yyn0, 出厂编号为:5016 空载损耗与负载损耗数据见表1-1表1-1 变压器损耗数据(一)确定试验方案根据被试产品的已知条件及试验设备的状况,确定该产品温升试验方案。
1.该产品温升试验采用短路法,由高压供电,低压方短路。
2.根据损耗的标准值与实测值,确定试验的总损耗为799+3777=4576W,以此总损耗为准,造成与实际运行等效的发热条件。
3.选择试验设备试验电压U=U n e k√P总/P K75℃式中U —温升试验试品供电侧的电压。
U N —供电侧的额定电压;e k —与P总中负载损耗相应的阻抗电压标么值;P总—温升试验实加总损耗(实测的空载损耗与负载损耗之和)P k75℃—实测75℃时的负载损耗;U=10000X4.0%√4576/3777 =440V●试验电流I=I N√P总/P K75℃式中I —温升试验时试品供电侧的电流。
I N —试品供电侧的额定电流;I=18.19X√4576/3777 =20A●试验设备用TSJA-250/0.4的感应调压器作电源。
用QJ23A单臂电桥和QJ44双臂电桥测量试品的高、低压绕组的冷、热态绕组电阻。
(二).准备工作1.拧开管式油位计上盖子,连接相关管道,使油路畅通。
2.按照规定在试验室,油面,散热器进出口放置温度计。
3.测量绕组的冷态电阻,高压侧冷电阻为3.599Ω(AB), 低压侧冷电阻为0.003807Ω(ab),测量时绕组温度为24.1℃4.试验区围好围栏,做好安全防范措施,试送电一小时,观察产品有无局部过热之处.检查线路,短路工具,试品等的发热状态是否正常,仪表指示是否正常,如无异常现象则准备工作结束。
(三).试验过程1.送电后施加总损耗,为了缩短温升试验的时程,采用提高试验电流的方法。
温升测量值及脱扣电流测量值的不确定度的评定

温升测量值及脱扣电流测量值的不确定度的评定胡玉梅(天津市电工技术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232)摘要测量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可能误差的度量,它是一个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要作出正确的试验结论就必须了解测量不确定度,否则就可能产生误判。
作者按相关标准的要求,根据试验站的具体情况论述了温升试验及脱扣特性试验中温升测量数据及脱扣电流测量数据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的程序,并按程序计算出了温升及脱扣电流的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关键词: 测量不确定度脱扣电流测量数据温升测量数据评定程序Assess of uncertain extent for measuring value of temperature-rise andmeasuring value of tripping currentHuyumei(Tianj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300232 China)Abstract T he uncertain extent is a kind of tolerance of measuring result,it is a parameter in relation to measuring result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 he measuring for causing right conclusion,uncertain extent,otherwise it can bring a error. The author discussed assess program of measuring uncertain extent for measuring value of temperature-rise and measuring value of tripping current and calculated uncertain extent and extend uncertain extent in the the discourse.Keywords:measuring uncertain extent,measuring value of tripping current,measuring value of temperature-rise,assess program引言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以及不确定度的评定和表示方法的采用,是计量科学的一个新进展。
低压自动断路器的温升和散热性能分析

低压自动断路器的温升和散热性能分析低压自动断路器是一种常见的电气设备,它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中的过载和短路保护。
断路器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因此对其温升和散热性能的分析尤为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低压自动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断路器会打开电路,以防止电路过载。
在这个过程中,断路器内部会产生一定的电阻损耗,进而产生热量。
因此,我们需要对温升进行分析,以确保断路器能够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为了进行温升分析,我们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
首先是断路器的电流负荷。
电流负荷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断路器内部的电阻损耗,进而影响温度升高。
因此,准确测量和分析电流负荷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是断路器的材料和结构。
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各不相同,因此要选择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材料作为断路器的主要构成材料。
同时,断路器的结构设计也要考虑散热问题,如增加散热片、通风口等。
此外,环境温度也是影响温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温环境会加剧断路器的温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环境温度来选择适合的断路器型号和参数。
为了更准确地分析温升问题,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仿真和数值计算的方法。
通过建立模型,将断路器的各项参数输入计算机程序,可以模拟出断路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升情况。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准确和经济的特点,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快速评估断路器的温升性能。
除了温升分析外,散热性能的评估也是十分重要的。
优秀的散热性能可以有效地降低断路器的温升,防止断路器过热而引发故障。
散热性能的评估主要涉及到散热方式和散热结构。
常见的散热方式有自然冷却和强制风冷两种。
自然冷却是指依靠周围空气的对流和传导来散热,而强制风冷是通过风扇等设备来提高散热效果。
选择适当的散热方式需要综合考虑断路器的功耗、环境温度和散热设备的成本等因素。
针对散热结构,一般采用散热片、散热鳍片等结构来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此外,还可以根据断路器的工作条件进行设计优化,如增加通风口、调整散热片的排列方式等。
温升试验时元器件温升不一致的原因

温升试验时元器件温升不一致的原因示例文章篇一:哎呀!今天老师给我们出了个难题,让我们想想温升试验时元器件温升不一致的原因。
这可把我难住啦,不过我决定好好琢磨琢磨。
我先去问了班上的学霸小明。
我着急地问他:“小明,你说为啥在温升试验里,那些元器件的温度升高会不一样啊?”小明推了推眼镜,认真地说:“这就好比我们跑步,有的人跑得快,有的人跑得慢。
元器件也一样啊,它们的性能、功率、散热条件都不同,所以温升就不一致啦。
”我挠挠头,似懂非懂。
回到家,我又赶紧问爸爸。
我一脸疑惑地说:“爸爸,你能给我讲讲元器件温升不一致的原因吗?”爸爸放下手中的报纸,耐心地说:“宝贝,你想想看,如果一个人穿着厚厚的棉袄,另一个人穿着薄薄的衬衫,在太阳下晒,谁会觉得更热呢?元器件也是这样,材质不同,散热能力就不一样,温度升高自然就不同啦。
”我眨眨眼睛,好像有点明白了。
我又去网上查了查资料,发现这原因可真是复杂得像一团乱麻!比如说,电流通过元器件的时候,就像水流通过不同粗细的水管,流量不一样,产生的热量能一样吗?再比如,有的元器件工作时间长,累得气喘吁吁,温度能不高吗?而有的元器件工作一会儿就休息,那温度当然升得慢啦!还有啊,环境温度也会捣乱!就好像在夏天和冬天,我们穿同样的衣服,感觉能一样热或者一样冷吗?元器件也是这样,周围环境温度高,它升温就快,环境温度低,升温就慢。
经过这一番探究,我算是明白了,温升试验时元器件温升不一致,原来是这么多因素在捣乱!这不就跟我们班同学考试成绩有高有低一个道理吗?有的同学学习努力,方法对,成绩就好;有的同学不认真,方法也不对,成绩就差。
元器件也是,自身条件不同,外部环境不同,温升能一致才怪呢!我觉得啊,要搞清楚这些原因,才能更好地设计和使用电子设备,不然设备出了问题都不知道咋回事!哎呀,今天老师让我们研究一个特别奇怪的问题,就是温升试验时元器件温升不一致。
这可把我难坏啦,不过我还是努力去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风扇能效值0

风扇能效值0.86和0.95测试
风扇效率测试报告
风扇工程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技术,风扇能效是指风扇运行所带来的热效应与输入功率之比。
较高的风扇能效可以降低设备的功耗,提高能效。
本次测试,我们将测试两种不同的风扇能效值:0.86和0.95。
首先,增加风扇能效值为0.86,此时工作频率为800转/分钟,负载能耗值为150W。
实
测记录显示,风扇输入电流为0.7A,电压为220V,入口气压为17mmHg,出口气压为
83mmHg,换算为fanflow的能效,数值为0.86,满足能效测试要求。
其次,增加风扇能效值为0.95,工作频率依然为800转/分钟,负载能耗值依然为150W。
实测记录显示,风扇输入电流为0.64A,电压为220V,入口气压为17mmHg,出口气压
为93mmHg,换算为fanflow的能效,数值为0.95,满足能效测试要求。
综上所述,工程师实际测试了0.86和0.95两个不同的风扇能效,显示风扇能效值满足要求,风扇系统功能正常。
此外,我们还发现风扇的输入电流和电压及入口气压、出口气压
都满足要求,可以满足客户的要求,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升效率。
轴流风机温升测试方法

轴流风机温升测试方法轴流风机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用于将空气或其他气体沿着轴线方向进行输送。
在使用轴流风机的过程中,温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风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为了确保风机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需要进行温升测试。
本文将介绍轴流风机温升测试的方法。
一、测试准备在进行轴流风机温升测试之前,首先需要对测试所需的设备和材料进行准备。
测试所需的设备包括温度计、风速计和电表等。
温度计用于测量风机进出口的温度差,风速计用于测量风机进出口的风速,电表用于测量风机的功率消耗。
二、测试步骤1. 测量风机进出口的温度差将温度计分别放置在轴流风机的进口和出口处,记录下两个位置的温度。
温度差可以通过两个温度值的差值来计算得到。
温度差的大小反映了风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2. 测量风机进出口的风速使用风速计分别测量轴流风机的进口和出口的风速。
风速的大小反映了风机输送气体的速度。
在测试时,应确保风速计与风机进口和出口的方向垂直,并保持一定的距离,以获得准确的风速值。
3. 测量风机的功率消耗使用电表测量轴流风机的功率消耗。
将电表连接到风机的电源线上,记录下电表显示的功率值。
功率消耗的大小反映了风机的能耗情况。
4. 计算温升值根据测量得到的温度差、风速和功率消耗值,可以计算出轴流风机的温升值。
温升值的计算公式为:温升= (风机出口温度- 风机进口温度) / 风速 * 功率消耗。
根据该公式,可以得出轴流风机的温升值。
三、测试注意事项1. 在进行温升测试时,应确保风机处于稳定工作状态,避免因风机运行不稳定而影响测试结果。
2. 在测量温度差时,应注意选择准确的测温位置,避免因测温位置选择不当而导致温度差测量结果不准确。
3. 在测量风速时,应确保风速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因风速计的误差而导致风速测量结果不准确。
4. 在测量功率消耗时,应确保电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因电表的误差而导致功率消耗测量结果不准确。
5. 在计算温升值时,应注意单位的统一,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整机工作温升测试规范0903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编号:
整机工作温升测试规范
版本:
页次:2 / 3
超出 SPEC 都判定不合格。 3.3 当一个型号的整机有几种配置时:
①主板不一样(芯片不一样),每种配置都需要进行温升测试。 ②主板一样(芯片没有变化),只是 CPU、内存、硬盘、CF 卡等配置的差异,只 对标配(即出货时的配置)和最高配置进行温升测试。 3.3 温升试验的测试点的选取定为:CPU(散热片)表面、南北桥芯片(散热器) 表面、 内存芯片表面、I/O 芯片表面、时钟芯片表面、电源 MOS 管表面、机壳上表面 (无风扇系统才测)、电源外壳表面、机箱内系统温度(远离散热器件的低风 速 区 域 )。 3.4 机箱产品温升试验所配发热卡,按每个扩展槽 7.5W 左右功率配置。为了防止局 部温度过高,发热卡功率不要过于集中,以 10W/卡为宜。 3.5 测试 CPU、南北桥时,如果不方便直接测试芯片表面的温度而测试散热器表面 的温度,在上述判定基准值上+5℃。 4. 方法和步骤 4.1 室温环境下,被试产品装机。装电脑配件、热电偶、自制负载卡(如有 PCI 或 ISA 插槽),装 OS 及测试软件。 4.2 在要求的位置放置热电偶测温点。 4.3 安装完毕,合盖。运行测试程序,使各个工作部件工作。 4.4 用温度测试仪接各热电偶测出各点的温度,待整机运行半小时开始记录,每半小 时记录 1 次。至少记录四次. 4.5 各测试点及测试时间的温度记录到相关报告上. 5. 注意事项 5.1 室温选择在 25℃~30℃较好,且相对稳定在±1℃的偏差范围内。 5.2 运行程序一般使用 3Dmark,不能运行 3Dmark 的运行 Burn In Test。 5.3 机箱四周 0.3m 范围内应无遮挡。机箱不要正对着风扇及空调等外部设备. 5.4 注意将热电偶的感温点贴紧半导体表面或其散热器,所用高温胶纸应尽量小,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