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练习曲op25 no1》音像版之比较
浅谈肖邦练习曲的技巧特征
浅谈肖邦练习曲的技巧特征【摘要】肖邦的练习曲是钢琴学习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不仅在技巧上具有很高的挑战性,同时也包含着丰富的音乐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肖邦练习曲的技巧特征。
我们会分析这些练习曲的技巧性强,如何帮助练习者提升手指的灵活性。
然后,我们会讨论练习曲如何帮助练习者掌握速度与力度的平衡。
接着,我们会探讨肖邦练习曲如何塑造音色与表情,以及展现音乐性的表现。
我们将总结肖邦练习曲对钢琴演奏的影响,它的艺术价值以及学习意义。
通过这篇文章的分析,读者将更加深入地了解肖邦练习曲的重要性和价值。
【关键词】肖邦,练习曲,技巧特征,手指灵活性,速度,力度,音色,表情,音乐性,钢琴演奏,艺术价值,学习意义。
1. 引言1.1 肖邦的练习曲简介肖邦的练习曲在钢琴曲目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这些练习曲既有着很高的演奏技术要求,又蕴含着深邃的音乐内涵。
肖邦创作的练习曲数量众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练习曲Op.10》和《练习曲Op.25》。
这些练习曲在钢琴演奏领域被广泛认可为练习技术和培养音乐表现力的极佳材料。
肖邦在这些练习曲中不仅注重技巧训练,还包含了丰富的音乐情感和表现力,使得演奏者在练习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妙。
通过学习和演奏肖邦的练习曲,钢琴演奏者可以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培养细腻的音乐感悟力和表现力。
肖邦的练习曲是钢琴演奏的必备材料,也是钢琴演奏技巧的重要练习对象,对于提高演奏技术和表现力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1.2 肖邦练习曲的重要性肖邦的练习曲不仅在钢琴教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音乐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肖邦练习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术要求而闻名于世,被誉为钢琴练习曲的典范之一。
这些练习曲不仅是一种技术上的训练工具,更是肖邦对音乐创作的探索和实践。
通过这些作品,肖邦展示了他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对钢琴技巧的深厚造诣。
肖邦练习曲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独特的技术要求和音乐表现力,更在于它们对钢琴演奏技巧的塑造和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尔托对肖邦24首前奏曲的诠释
科尔托对肖邦24首前奏曲的诠释前奏曲是一种短小的乐曲,通常是一首较长作品的前奏。
但肖邦的前奏曲并不是这种前奏的概念,他的每一首前奏曲都是一幅完整的图画或印象。
肖邦自幼体弱多病,他27岁时,由于肺病缠身,朋友们陪伴他去地中海的梅杰凯岛上去疗养。
在那里,肖邦获得灵感,创作了这24首前奏曲。
肖邦的24首前奏曲,出版于1839年,是按十二平均律的律制方法,从C大调开始到b小调,以不同的24个调写成的,其排列方法为五度循环,即第一首为C大调,第二首为它的关系小调a小调,第三首为C大调的上方五度的G大调,第四首为其关系小调e小调……依此类推,最后有24首乐曲。
由于这24首前奏曲关系紧密,因此应把它看作是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做连续演奏。
这24首前奏曲一般以一个短小的乐思为中心而构成,但是乐思并不是只做单纯的反复,也不做技巧的展0开,而是按肖邦的感情做惊人的发展,其中有些曲子有着超凡的演奏技巧,绝不是容易演奏的作品。
活跃于本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法国钢琴家阿尔佛雷特·科尔托(1877-1962)是以极高素养而闻名的艺术家,而且又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特别是关于浪漫派的作品所显示出无与伦比的敏锐力和洞察力,在钢琴演奏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在诠释肖邦24首前奏曲上有着其独到的见解,他对这24首前奏曲的每首都加了标题,把它们看做是标题音乐,并作了如下解释。
作品分析:第一首《等待着思念的恋人》,C大调激情地Op.28-1。
乐曲是2/8拍子,以相当快的速度演奏,开始的8小节大体上维持在主调上,接着的16小节做了各种转调,并逐渐加强力度和速度,从25小节进入尾声回到主调,最后在最弱的琶音上安静地结束。
第二首《悲伤的冥想,远远望到寂静的海》,a小调缓慢地,Op.28-2。
2/2拍子。
在忧郁重重的和弦上,短小的主题反复了四次,但每次反复都有不同的处理。
乐曲的调性转换非常频繁,最后回到主调。
第三首《溪流的声音》,G大调最快板,Op.28-3。
肖邦24首练习曲难度排序
24首练习曲排序op.10, 6op.25, 1op.25, 2op.10, 9op.25, 9op.25, 7op.10, 5op.10, 3op.10, 7op.25, 8op.10, 2op.25, 3op.25, 5op.10, 4op.10,11op.10,10op.25,12op.10,12op.10, 8op.25, 4op.10, 1op.25, 6op.25,10op.25,11肖邦,12首练习曲,作品251832-1836年间的作品,1837年出版,献给李斯特的夫人。
虽然作品10和作品25是在同一时间写成的,但是作品25相比起来更像音乐作品,而不是一些技术难题的攻破。
降A大调练习曲:风弦琴练习曲,被认为是肖邦练习曲中出色的范例。
这一首练习曲着重处理双手的相反的感情处理。
全曲要控制细致的气氛和音色,和声丰富多彩,旋律和伴奏浑然一体,创造了极优美的音乐形象。
F小调第二练习曲:乐曲在两手分别有各自的节奏型,是肖邦最富消遣性的作品之一。
舒曼称赞到:“它是这般美妙迷人、充满幻想和静谧,宛如孩子梦中的歌声。
”F大调第三练习曲:是一首关于分句、重音、跳跃的练习曲,曲子的基调是晴朗的。
A小调第四练习曲:其阴郁的基调使练习曲具有小调的特性,几乎是在不断反复的左手音型与右手的和弦形成对比,感觉十分不安与不祥。
E小调第五练习曲:本曲较少被演奏,但事实上是很好听的作品,就像一首轻巧急速、优美雅致,而又稍稍不安的谐谑曲。
升G小调第六练习曲:这首练习曲有公认的高难度技巧,急流般的三度华采给演奏者提出了非常艰难的任务。
优美的旋律和沉着的感情尤胜于其技巧,据说描写一个波兰流亡者在茫茫雪原中、在叮当车铃声中被流放的情景。
升C小调练习曲,是一首在左手方面很突出的作品,又名大提琴练习曲,有着抒情的旋律,在感情方面有灼热的力度感。
降D大调第八练习曲:是六度双音练习曲,作品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与革命练习曲、风弦琴练习曲和蝴蝶练习曲齐名。
肖邦练习曲三个演奏版本之比较
肖邦练习曲三个演奏版本之比较作者:危柳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14期【摘要】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许多演奏家成功地录制了肖邦练习曲,他们受各种文化、经历和性格等因素的影响,演奏风格各异。
同时也因为钢琴本身存在音色差别及录音场地、录音设备和后期制作的不同所产生同一作品不同效果的音响版本是必然的。
本文将以op25no3为例,从科尔托、波利尼、阿劳三位大师的录音演奏来加以比较。
【关键词】肖邦练习曲;演奏版本;科尔托;波利尼;阿劳一、关于肖邦练习曲费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是波兰19世纪浪漫乐派杰出的钢琴音乐大师。
他的作品几乎全部为钢琴而写,除了偶有几首波兰歌曲和大提琴奏鸣曲之外,他的一生都致力于钢琴音乐的创作与演奏上。
这些练习曲打破以往钢琴练习曲单纯注重训练和提高演奏技巧为目的的旧模式,将练习曲的技巧性与艺术性、音乐性完美的结合,成为艺术性很高、适于作形象表现的独立艺术作品。
人称这是“孕含着钢琴灵魂的交响性杰作”,是“钢琴音乐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音乐会练习曲的范例。
这种“双重功能的练习曲”在钢琴史上是不多见的。
所以直至今日,肖邦练习曲仍是钢琴家高超技艺的试金石,是对钢琴家全面素质的考验。
在国际钢琴比赛中,经常采用全部肖邦练习曲为必选比赛曲目,其分量之重和实践意义可见一斑。
二、关于版本的比较阿尔弗雷德.科尔托(Alfred Cortot)对肖邦音乐的诠释独具一格,充满深情,富有丰富多彩的音色,和无与伦比的共鸣感。
他对句法的Rubato的运用,深深地影响到很多的钢琴家。
这位技巧大师有时候也是最松散的钢琴家,有的音乐或唱片他演奏的是错音连篇,好像错音对他来讲是不重要的,音乐才是最可贵的。
听科尔托的演奏,令人听起来有骨肉匀透之感,自然也情思清丽。
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的肖邦被台湾被台湾界称为传说中的名碟,对波利尼的演绎推崇备至。
他所录制的肖邦练习曲准确而又刚健有力,气势铺天盖地。
勋伯格《钢琴组曲》(Op25 No1)创作技法研究
一、十二音序列在钢琴曲Op25中的体现 在Op25作品中勋伯格设计了两个“动机音组”;第一个是原型 序列E-F-G-bD在原型序列的排序为1-4号音级,此为音组是“第一动 机”音组。第一动机音组从音程关系看可以看出他的音程结构是音 程度数逐渐扩大,它是扩张性音程的动机音组,所以具有动力性为 后面音乐的发展具有推动的作用。第二个动机音组是B-C-A-bB,是 原型序列9-12号音级它是巴赫动机音组的逆行。勋伯格将“BACH” 动机运用在作品Op25中,体现了勋伯格对古典传统音乐的继承,在 十二音序列作品中加入巴赫动机,也体现勋伯格对古典传统音乐的 发展,将传统古典“巴赫动机”灵活运在20世纪序列音乐作品中, 是继承与创新的凝聚。“E-F-G-bD”动机与巴赫动机相结合促进音 乐作品的和谐发展与统一。 二、Op25 No1创作技法分析 此乐曲共24小节,在创作上勋伯格运用有原型序列、倒影、 逆行和倒影逆行等多种横向陈述为主,在乐曲中勋伯格也运用巴赫 动机音组的原型、逆行、变形的巴赫动机音组等多种形式的创作技 法。本乐曲开始勋伯格运用原型序列、三全音原型移位,最后E-FG-bD第一动机的纵向叠置结束,在结尾的24小节以三对二的节奏型 交相呼应也体现出序列音乐节奏的多样化、特征性以及序列音乐节 奏特殊化的特点。 (一)顺次横向陈述 在本曲开头的前4个小节,勋伯格使用了原型序列、三全音移位 原型序列作两种创作手法进行本曲的开头设计。在第1小节出现E-FG-bD序列,即原型序列的1-4号音级,它也是勋伯格设计的第一组序 列。在低声部第五拍为C-A-D-#G,5-8号音级在三全音移位序列中体 现,F-#F-bE-E,即序列的9-12号音级,是勋伯格第二音组“巴赫动 机”的变形,是巴赫动机音组叠置的关系;高声部在第六拍上延长 B音,延长到第3小节与第二、三拍上的C-A和第四、五、六拍上的bB 音构成巴赫动机的逆行,勋伯格在这里在此设计使用巴赫动机音组 却与前文的巴赫动机有些不同,似乎此时的巴赫动机音组真正是本 首曲子设计理念创作技法的真谛。此时的巴赫动机音组在节拍上错 开一拍,这种在节拍上错开设计的创作手法有些像巴赫的平均律赋 格中答题、主题之间的错位对应关系;而勋伯格在此所设计的是巴 赫动机三全音移位的关系的创作技法,使用三全音音程的设计模糊 调性的统一又巧妙地设计出类似巴赫平均赋格中的错位对应关系。 (二)顺次纵向叠合 此创作手法形式在序曲中将形成多声部织体;例如在第6小节 低声部为原型序列的D-bA-bE-#F为8-5号音级它是纵向叠合的序列音 组,此音级与低声部的bB-A-C-B,第12-9号音级的巴赫动机音组原 型形成顺向纵合叠置的创作技法设计。 例如第20小节,高声部是序列音为E-F/G-bD/F-E,是1、2、3、 4、2、1号音级是原型序列此组序列正式巴赫动机的逆行序列;低音
肖邦练习曲No.25 Op.1的音乐风格与演奏技巧
肖邦练习曲No.25 Op.1的音乐风格与演奏技巧作者:李柯来源:《艺术评鉴》2021年第12期摘要:肖邦,伟大的钢琴家音乐家,一生奉献给钢琴,留下了大量的音乐瑰宝,而在大量的音乐作品中,练习曲是可以独立拿出来的一部分。
因为肖邦已经把练习曲变得不再是单纯练习手指的工具,而是将练习曲升华成为了一个艺术品,是可以活跃在舞台上的演奏曲目,具有极其精彩的效果。
本文选自肖邦练习曲(Op.25 No.1),对其进行音乐风格的分析以及演奏方面的技巧探索。
关键词:肖邦练习曲音乐风格演奏技巧中图分类号:J605弗雷德里克·肖邦是一名伟大的钢琴作曲家、音乐家,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创造的钢琴曲中有浓郁的波兰民族气息,大量运用波兰民族元素,同时不漏声色的加入自己的音乐写作特点,让作品既有音乐艺术性,又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二者优势相得益彰。
肖邦的一生都在为钢琴作品而贡献,既创作又演奏,是一位高产的艺术家和演奏家,他的作品在吸收了前古典主义音乐时期优点的同时,又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新,使得从他手中创作出的钢琴曲,让人感觉如此的特别,带有浓烈的肖邦特质,在肖邦的大量作品中,肖邦共作有24首钢琴练习曲,另有3首小型练习曲作为附录,共27首合编在《肖邦练习曲集》里。
在时隔100多年后的21世纪,这套肖邦练习曲依旧是各大音乐学院的考试大纲曲目,专业必修曲目。
同时也入选为许多国际钢琴比赛的规定曲目,它也是钢琴演奏家,大师们的音乐会中经常表演的曲目。
可见肖邦练习曲对钢琴演奏和钢琴教育事业的影响何其深远。
作为钢琴表演与理论研究专业的研究生,演奏和分析肖邦练习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其中肖邦练习曲Op.25.No1是本人非常喜爱和经常演奏的曲目,所以选取它为例子来对肖邦练习曲进行解析和研究。
前人理论成果:肖邦被舒曼比喻为“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既浪漫又极富有爱国主义情怀,前人在对其作品研究的重点通常集中在浪漫性,自由性,爱国民族特征,以及弹性节奏等,与前古典主义做一些对比,找出其共通点和不足点;在演奏技术上,多是对钢琴大师们演奏此曲结合出的演奏技巧进行模仿和学习。
简论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音色表现方法
度 但 代 知道 ,
这 样 的地 方 征 往 容 易 破 演 奏 忽 略 , 人部 分 人 演 奏 … 的青 色 ^ 禾 重 . 少 了 肖邶 的 耶 种 “ 一 疋” 的 特 性 部的偏 后 邴分 ,从 仝l 『 I l 3 21小 节 J l : 始 仃连 续 儿 个 小 的 8度 和 夫 和 弦 乐l l 1 1
游例 :
磐… I 》 是他一生 - t t 最 蓖 要 的作 { J l 之 一 这 ‘ 奏I I 1 I 充
满 J ’ 人 一般 的心 怀 以 及 忧 郁 的 热 情 , 呈现 … 一 种 与
J 他作 r r 『 简 沽单 纯 不 ・ 样 的感 觉 ,反 廊 f n肖邱 既 明
习 .这 样 H求 的 青 色应 该 是 透 亮 的 :在 慢 练 中 尽 可 能 的 把 作 肯 标 识的 渐 灶 做 的 兮 张 此 ,汁 意 以大 指 作 为两 个 于 的重 心 .从 而 - 可以 把 占与 肯 接 连 接 起 来 ,
次 感 也就 m 求 r
_ r, 1 i 助 、细 腻 的表 脱 精 细 、华 丽 、富 于 色 彩感 的 钢 琴 乐织 体 .悠 K 的 旋 律 主题 以 及 末 乐 章 浓 厚 的 波
对 这 部 作 品 的 音 色表 现 方法 进 行 深 入 了分 析 .归 纳 总 结 了各种 不 同 的音 色层 次 以及 用 怎 样 的 演 奏 方 法能
得 到 这 些 不 同 的 音 色
关 键 词 : 肖邦 第二 钢 琴 协 奏 1 勾;音 色 ;表 现 方 法
『 l i 邺
沙 占乐学院 凄书 I ' H J 已经 创 作 r不 少 的
第 二 示 沸引 子 部 分 钢 琴 演 奏 ,左 ft 手奏 相
中央老师详解肖邦练习曲要点之一
中央老师详解肖邦练习曲要点之一在肖邦的钢琴音乐创作中,练习曲一直是他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一笔。
编号为作品10和作品25的全套练习曲,是艺术性与技巧性完美结合的典范,也可以说音乐性的突出地位甚至超越了技巧。
在当时,它的出现不仅使人们从车尔尼、克莱门蒂等前辈练习曲一统天下的局面中看到了一种新的音乐视觉,也为后来的德彪西、拉赫玛尼诺夫等作曲家的练习曲创作提供了音乐灵感。
一个世纪后的今天,这套音乐作品不仅成为了钢琴教学中的经典教材,还是各类国际比赛中的指定曲目,比如最常用的有作品10号的第1、2、4、5、8、10、12;作品25号的第4、5、6、10、11等等。
有时,这套作品还会成为音乐会的曲目,它常常被成套演奏,其中散发出光彩夺目的技巧和丰富多变的音乐内涵,足以使听众感到莫大享受。
研究和学习《肖邦练习曲》是每一个学琴者的必经之路,我愿意和所有的学琴者一起来探讨其中的奥秘。
第一首C大调(Op.10 NO.1)快板(A11egro)《肖邦练习曲》全套作品的开篇之作由C大调开始,这个看似最单纯的调性体现了肖邦与以往不同的艺术构思。
在他的音乐创作中,小调调性占据了大多数作品,比如他的四首《诙谐曲》是以b小调作为第一首,《夜曲》的第一首是降b小调,《叙事曲》的第一首是g小调等等。
我们知道C大调在音乐中的色彩总是明朗、积极的,这首练习曲一改往日肖邦作品中温柔、忧郁、冲动不安等特点,展示了一个乐观而健康的肖邦,由此我们也知道了这首作品的基本情绪是明快的、生气勃勃的。
一般说来,学习一首练习曲我们可以分两步走,首先,要集中解决作品中的技术难点,消除技术负担;然后,要注重音乐内容的表现,因为最终在舞台上我们呈现给观众的还是音乐,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从技术和音乐两方面我们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技巧方面:准确性右手的准确性是很重要的,也是很难控制的,可以有这样一些练习方法:a.和弦还原练习我们首先将右手的分解琶音还原成和弦原形,下键时手掌伸展开,让右手用弹和弦的感觉来准备,弹奏时要始终保持打开的把位,而不让手掌缩在一起。
解读肖邦练习曲的技巧特征
解读肖邦练习曲的技巧特征浅探肖邦练习曲的技巧特征导读:肖邦的27首练习曲,每一首都有着自己训练方向和目的,同时也有着每一首的音乐形象,本文试图对肖邦练习曲的技巧特征作一个简单的剖析。
19世纪中叶,在以车尔尼式的练习曲为基础或者前提的条件下,为增加趣味性和欣赏价值,迎合钢琴作品在技术与艺术上的要求,开始出现技术性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练习曲。
这些练习曲多半技术繁杂,技巧艰深。
这方面第一位杰出代表就是肖邦。
肖邦的练习曲共有27首,这些不止是单纯的手指技巧练习,同时也是优异的音乐艺术作品。
他完全从另外一种原则来解决练习曲体裁的问题。
他的每一首练习曲差不多都是从头至尾保持着一种确定不移的技术公式。
01肖邦练习曲的右手技巧在众多的钢琴练习曲作品中,大部分还是以训练右手技巧为主的,右手的一些主要的技巧如大跳、琶音与音阶的跑动、三度音程等等,这些技巧经常在练习曲中出现,肖邦的练习曲便是如此,很多都是练习右手技巧的最好教材。
升g小调练习曲(作品第25号之6),从钢琴技术上看,这首升g 小调练习曲值得特别注意。
急流般的三度华彩给演奏者提出了非常艰难的任务。
这种任务也是变向的一种困难;单从指法这点就可以看出,曾经有很多位演奏家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给这首升g小调练习曲注上指法;包括有名的13、24指法,以及后来改良的14、25指法;但不管指法的组合如何变化,都足可以说明这首练习曲技巧的繁杂。
另外左手部分旋律显得格外隐蔽,重拍往往在后半拍出现,并且跟随着踏板;还有大指连音的旋律线条;这就要求在演奏这部作品的时候,在非常快速的音流中完全不去顾及右手的技巧难关,整个右手就象弹奏简单的音阶一样,快速而清晰。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精力集中到左手,集中在隐蔽的旋律线条上,并演奏出强弱对比。
又比如作品第10号之2的a小调练习曲,这首练习曲是加强右手最弱的4、5两指的。
一般我们弹奏半音阶都是用1、2、3指,肖邦主张用3、4、5指来弹奏半音阶,使这两个最弱的手指也能像其他手指一样匀调,有力,还能够培养大指的旋律线条感。
谈肖邦练习曲与戈多夫斯基改编曲的对比
谈肖邦练习曲与戈多夫斯基改编曲的对比作者:王袁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20期摘要:肖邦创作的练习曲在音乐史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而戈多夫斯基在细致、深入的分析原著后,对其创作的26首练习曲进行了创造性的改编,本文以一首肖邦练习曲(Op25.No.5)与戈多夫斯基对此曲的改编版本(No.34)为例来论述作品的改编手法与演奏技巧。
关键词:戈多夫斯基肖邦练习曲改编曲改编手法技巧【中图分类号】G254,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09)-20-176-2在数以万计的钢琴曲中,改编曲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这种音乐作品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纪,在罗柏茨布里奇大寺院中发现的苏塞克斯将经文歌改编为管风琴曲的手稿。
在音乐史上流芳百世的著名钢琴家,如巴赫。
勃拉姆斯,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等人都热衷于改编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到了20世纪又涌现了一位钢琴改编大师——波兰钢琴家戈多夫斯基(1870—1938),他是历史上最伟大。
最优秀的钢琴家之一,被誉为继李斯特之后最令人畏惧的钢琴作品改编家。
戈多夫斯基以半自学的方法学习钢琴,9岁时就登台演奏,但直到11岁后才接受正规的钢琴学习,师从著名作曲家圣桑,20岁时开始了其钢琴家身份的职业生涯,并定居美国。
在巡回演奏之余戈多夫斯基致力于教学,作曲及改编工作,著名的53首基于肖邦的26首练习曲而重新改编的超技巧练习曲,正是他在芝加哥音乐学院担任钢琴系主任时期开始创作的。
技巧、理性与直觉间的完美平衡是戈多夫斯基的钢琴改编艺术最无与伦比之处。
与他同时代的多位重量级钢琴家。
如霍洛维兹、拉赫玛尼诺夫、帕德雷夫斯基等人都承认戈多夫斯基这一艺术的优越性与独特性,把他视为钢琴界的改革家、学者、先知。
作为钢琴曲改编大师,戈多夫斯基的改编曲与肖邦原作有哪些不同,是我们值得推敲与研究的,下面我们就以一首肖邦练习曲(0p25,№,5)与戈多夫斯基对此曲的改编版本(No.34)进行比较作品25号第5首:《e小调练习曲》。
戈多夫斯基三首改编练习曲《Op
戈多夫斯基三首改编练习曲《Op.23》、《Op.24》、《Op.25》
演奏分析
戈多夫斯基的三首改编练习曲《Op.23》、《Op.24》、
《Op.25》是钢琴音乐名家肖邦创作的24首练习曲的改编。
这三首作品都难度较高,技巧性强,需要演奏者具有高超的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Op.23》中的第一首练习曲是肖邦的Op.10 No.1,开始就展
现出了它的技巧性和难度。
这首练习曲的主题是琶音,需要演奏者快速地发挥手指的力量和敏捷度。
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注意音乐的流畅性和速度的准确掌握,同时保持音乐的表现力和感受力。
《Op.24》中的第十一首练习曲是肖邦的Op.10 No.11,这首曲子使用了两个不同的手指技巧:跑指和大指连音。
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掌握跑指和大指连音的技巧,同时注意速度和力度的平衡,保持音乐的连贯性和表现力。
《Op.25》中的第十一首练习曲是肖邦的Op.10 No.11的续作,这首曲子更加难度较高。
它需要弹奏者掌握跑指、揉指和琶音等技巧,需要高超的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在演奏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音乐的速度和力度的掌握,以及音乐的表现力和感受力。
肖邦《第一叙事曲》乐谱版本问题的初步研究
肖邦《第一叙事曲》乐谱版本问题的初步研究肖邦的《第一叙事曲》是他早期作品中的一首重要钢琴曲。
这首乐曲以主题的赞美和叙述为特色,非常具有戏剧性和情感。
在学习这首曲子的过程中,我对不同版本的乐谱进行了初步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演奏这首美妙的乐曲。
我研究了不同的乐谱版本。
肖邦《第一叙事曲》的乐谱版本有很多,来源于不同的出版社和钢琴家。
其中一些版本是原始版本,直接出自肖邦本人之手,如Op.9 No.1的《第一叙事曲》。
其他版本可能是后来编辑或改编的,包括一些指法和解释的变动。
比较这些不同版本的乐谱,我发现它们在一些方面有所不同。
首先是乐谱的布局和版面设计。
有些版本可能更精心地编辑,提供更清晰的指法和指示。
一些版本可能包含更加详细的演奏解释和注释。
有些版本可能更加接近肖邦原始手稿的样子,更能反映出肖邦自己的意图和感受。
我研究了乐谱中的音乐符号和指示。
肖邦的音乐常常充满情感和内心体验,因此他在乐谱中使用了许多细致入微的指示来表达意图。
这些指示包括音色、速度、力度、延音等方面的要求,以及一些特定的演奏技巧,如颤音、滑音、连音等等。
研究不同版本的乐谱,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指示,以及它们在音乐表达上的作用。
我演奏了不同版本的乐谱,并进行了比较。
通过亲身体验,我能够感受到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
有些版本可能更加准确地传达了肖邦的音乐风格和表达要求,而其他版本可能更加符合个人的演奏风格和偏好。
通过比较演奏不同版本的效果,我能够选择最适合自己演奏风格的版本,并在其中加入一些个人的理解和诠释。
通过对肖邦《第一叙事曲》乐谱版本的初步研究,我对这首乐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不同版本的乐谱反映了不同的演奏风格和解释方式,对于理解和演奏这首曲子都有其独特的贡献。
通过研究和比较不同版本的乐谱,我能够更好地掌握这首乐曲的演奏技巧、音乐性和表达要求,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演绎这首美妙的乐曲。
肖邦《第一叙事曲》乐谱版本问题的初步研究
肖邦《第一叙事曲》乐谱版本问题的初步研究肖邦的《第一叙事曲》是其最早期的作品之一,也被认为是早期浪漫主义钢琴作品的代表之一。
这首曲子由于其悲情的旋律和技巧要求较高的曲式结构,使得它成为了钢琴演奏者和乐迷们的喜爱。
关于《第一叙事曲》乐谱版本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对此我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我首先查阅了各个乐谱版本的出版年代和编辑者信息。
根据我的了解,目前市面上流通的《第一叙事曲》乐谱版本主要有以下几种:平板乐谱、双行乐谱、录音乐谱、电脑乐谱等。
我仔细比较了这些乐谱版本的内容和布局,发现它们在部分乐段的记谱方式上存在一些差异。
平板乐谱和双行乐谱是最传统的乐谱版本,它们的定义和记谱方式与传统乐谱相同。
平板乐谱是指将乐谱打印或手写在一张单独的纸上,乐谱中的每一小节由上至下排列,便于演奏者阅读。
双行乐谱则是将乐谱分为两行,上行为主旋律,下行为伴奏或和声,这样的排列方式能够更清晰地展示音乐的声部结构。
在比较了平板乐谱和双行乐谱后,我注意到了它们在编排上的差异。
平板乐谱更注重整体的视觉效果,每一小节都在同一张纸上,易于整体把握。
而双行乐谱则更注重主旋律与伴奏之间的分离,让演奏者更容易理解和演奏各个声部。
我还关注了录音乐谱和电脑乐谱这两种相对较新的乐谱版本。
录音乐谱是将乐谱与录音音频相结合,通过同时播放音频和显示乐谱的方式,帮助演奏者更好地理解音乐。
而电脑乐谱则是通过电脑软件将乐谱数字化,可以实现自动翻页和高亮指示等功能,给演奏者带来更多便利。
在对这些乐谱版本进行比较后,我认为选择适合自己的乐谱版本是根据个人的演奏水平和习惯来决定的。
平板乐谱和双行乐谱适合对乐谱有较好阅读能力和较高技巧要求的演奏者,在演奏时更能准确地表现出作品的特点。
而录音乐谱和电脑乐谱则更适合初学者和对音乐理解程度较低的演奏者,方便他们通过音频和视觉的结合来学习和演奏。
肖邦《第一叙事曲》乐谱版本问题是一个相对较复杂的问题,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乐谱版本。
《肖邦练习曲op25 no1》音像版之比较
《肖邦练习曲op25 no1》音像版之比较摘要:在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了一个新的流派,即浪漫主义乐派。
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在创作上表现出一种对个人主观感情的崇尚,向往大自然的美好,并且对未来充满了幻想。
浪漫乐派的大音乐家肖邦,曾作出了多部练习曲,表现出了很鲜明的艺术特色,通过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能够获得对肖邦本人及其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技巧与情感;练习曲;肖邦前言钢琴在西方音展的历史长河中,有着难以撼动的地位。
它被称为乐器之王,音域广,音色深沉可清澈。
诸多乐曲通过钢琴来演绎都达到了意外的效果,而为了钢琴技术所创作的练习曲更是把钢琴的技巧、音色、特性充分发挥了出来。
一、乐曲的创作背景(一)练习曲op25 no1的作品来源Op25 no1这首练习曲创作于1863年,全曲非常具有诗意,被认为最能体现肖邦音乐特色的乐曲之一。
想要体会如何演奏此曲,就必须想象是在弹奏一把艾俄洛斯琴—这把琴能够发出所有音域的音色;艺术家的手在不停地在琴弦上翻飞起舞,寻找那丰富、深沉、如同阿拉伯式花纹般繁复奇异的音响,而听众仍然能够在整个演奏中听到浑厚的低音和精致的高音。
这是舒曼在听完肖邦演奏完此曲后的感受。
(二)乐曲结构乐曲使用的是延绵不断的快板所演奏,从开头到结尾音乐的形象都保持了统一,整体的曲式结构是标准的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呈示部:从一到十六处是主题的呈示部,右手的旋律声部具有歌唱性和流动性。
从第一小节开始是降A大调,在第4小节处开始离调到了f小调,第6小节离调至降G大调,第8小节结束在降A大调属和弦的半终止上;从第九小节开始就是在是对第一乐句的变化再现。
终止则是在第十六小节的C大调上。
展开部:是从第十七小节到第三十五小节,这是一段具有对比性的开放段落,和声的进行是以两小节为单位,第十七小节是在f小调上将主题材料移低小三度,从二十三小节开始,调性转为D大调,从第25小节开始调性随之转为降A大调,在31-34小节出现了低音属准备。
[转载]肖邦练习曲OP.25
[转载]肖邦练习曲OP.25原⽂地址:肖邦练习曲OP.25作者:李⽼师肖邦作品25号练习曲集也是由12⾸曲⼦组成,除第12⾸写于1831年冬天外,其余都写于1836—1837年间。
第1⾸《降A⼤调练习曲》,这是⼀⾸很特殊的练习曲,因为肖邦把右⼿每组16分⾳符的第⼀个⾳和左⼿的根⾳,在乐谱上都让⽤⼤号铅字印出。
这的确是把次要的东西,提升到主要位置上。
由于它的旋律⾮常动听,象⾸竖琴曲,所以很多⼈称它为“竖琴练习曲”。
第2⾸《f⼩调练习曲》,是⼀⾸带有幻梦意境的⼩曲,德国作曲家舒曼曾经评论它说:“它是那样美妙动⼈,充满幻想和静谧,宛如孩⼦梦中的歌声”。
这⽀曲⼦是⼆部曲式,“⽆穷动” 式的快速、平均的三连⾳贯穿全曲。
优美、典雅的旋律,把⼈们带进温柔的、诗⼀般的意境。
第3⾸《F⼤调练习曲》,它的情绪乐观、明朗,与上⾯《f⼩调第⼆⾸练习曲》形成了性格上的强烈对⽐。
它要求做到演奏均匀⽽流畅,⼒度等握得体。
第4⾸《a⼩调练习曲》,它是⼀⾸通过移动重⾳位置的节奏练习曲。
第5⾸《e⼩调练习曲》,肖邦在这⾸乐曲的曲⾸,标明“轻快的⼩谐谑曲”(Scherzondoeleg giero)这就说明了乐曲的性质。
这是肖邦听到意⼤利著名⼩提琴家帕格尼尼(1782—1840)的演奏之后,被他那魔⿁般技术所感召,写下的⼀⾸技术性很强的练习曲。
这的A段由右⼿呈现焦急不安、悠长的旋律,⽽左⼿⽤不谐和和弦,有如提琴嘲弄性轻快的拨奏。
中段是从容流畅的旋律与前后形成鲜明的对⽐,然后A段再现,整⾸曲⼦带有幽默和谐谑情趣。
第6⾸《升g⼩调练习曲》,它⼜是⼀⾸优雅的、带有伤⼼的“触键练习”。
西⽅⾳乐评论家说是:“透过眼泪⽽微笑。
”关于这⾸练习曲,有这样⼀个传闻。
说肖邦在写作它的时候,⼼⾥想象着⼀个波兰流亡者在雪撬银铃声中,沿着茫茫⽆尽头的冰雪⼩道,流放到远⽅去的情景,这个传闻不⼀定可靠,但乐曲中那连续不断的、3535的三度和弦,确实有些象雪撬前进时送来的铃声。
肖邦 《降A大调练习曲》(Op.25 No.1)r音乐形式与感性体验
肖邦《降A大调练习曲》(Op.25 No.1)r音乐形式与感性体
验
黄莹
【期刊名称】《当代音乐》
【年(卷),期】2016(000)028
【摘要】肖邦《降A大调练习曲》(Op.25 No.1)创作于1834年,被誉为肖邦钢琴作品中,用综合性的表现手段体现音乐色彩性的经典范例,充分展现出肖邦高贵的浪漫主义诗人气质.
【总页数】2页(P62-63)
【作者】黄莹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北京10004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24
【相关文献】
1.肖邦降A大调练习曲三个演奏版本之比较 [J], 朱晓敏
2.论肖邦C大调前奏曲(Op.28,No.1)的音乐特色与演奏 [J], 胥必海
3.简析肖邦《降B大调玛祖卡》(Op.7 No.1) [J], 冯姝菡
4.肖邦《练习曲》OP.25 No.1之教学研究 [J], 刘静
5.浅析肖邦练习曲Op.10 No.1的音乐特征及演奏技巧 [J], 钟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肖邦练习曲》Op.25-Nr1钢琴谱
《肖邦练习曲》Op.25-Nr1钢琴谱肖邦练习曲Op.25-Nr1钢琴谱该歌谱演奏者为瓦伦蒂娜,下面就小编精心介绍《肖邦练习曲》Op.25-Nr1钢琴谱,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演奏技巧成功的音乐作品是作曲家最初的思想动机推动灵感创作,使其作品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想象力、表现力。
通过演奏家十分娴熟的演奏技巧将好的音乐作品传达给观众,其中音乐表现应当由情感来支配,应当是感*与理*的完美结合。
一味地炫耀技巧是没有灵魂的音乐,因此两者有机地相容相依才能得到理想的音响效果。
因此*奏钢琴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发展17世纪到18世纪间,拨弦古钢琴在当时的音乐生活中有着相当显赫的位置,可以说是它的全盛时代。
至18世纪初,欧洲大陆音乐迅速发展,音量弱小的拨弦古钢琴已不能满足当时音乐家们的需要,因而逐渐被音量洪大的钢琴所取代。
钢琴的发明者是巴尔托洛奥.克里斯托福里,他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一位乐器制作师。
1709年,他以拨弦古钢琴为原形,制作出一架被称为具有“强弱音变化的古钢琴”他在钢琴上采用了以弦槌击弦发音的机械装置,代替了过去拨弦古钢琴用动物羽管波动琴弦发音的机械装置。
从而使琴声更富有表现力,音响层次更丰富,并能通过手指触键来直接控制声音的变化。
在克里斯托福里的第一架钢琴出现后的一百年里,拨弦古钢琴仍为人们所应用,但更多地是为演奏特定作品而使用。
故以弦槌代替拨弦发音就成为当时键盘乐器的主要特*,亦是钢琴的标志与象征。
1709年后,克里斯托福里又进一步改革了原来击弦机的结构,他在这部机械中安装了一种与现代击弦机的复震杠杆系统近乎完全一致的起动杠杆,使击弦速度比原来加快了10倍,而且可以快速连续*奏;音域也增加为4组;可以说这就是现代钢琴的雏形。
他的这一发明为以后的钢琴制作师们打开了通往成功之路的大门。
但遗憾的是,克里斯托福里的发明并没有得到他的意大利同行们及当时演奏家们的注意,却在异乡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肖邦《第一叙事曲》乐谱版本问题的初步研究
肖邦《第一叙事曲》乐谱版本问题的初步研究
肖邦的《第一叙事曲》被广泛认为是个人挚爱的作品,也是他最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之一。
该作品由两个乐章组成,以其激烈的情感和创新的曲式结构而闻名。
但是,这首曲
子在不同版本的乐谱中存在一些问题,这可能导致演奏者和听众的误解。
首先是速度的问题。
虽然这首曲子是以行板(Andantino)的速度写的,但实际上,其速度可能会因演奏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在一些版本中,作者标注了“L"Emportement”,意为“狂暴”,这可能暗示了他希望乐手在演奏中保持一定的激情。
然而,在其他的版本中,这一标记被省略,因此可能会导致一些演奏者忽略这一点,从而在演奏中表现出柔弱
或缺少激情的情况。
其次是鼓点的问题。
这首曲子的鼓点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演奏者抓住节奏和
节拍。
然而,在某些版本中,鼓点可能会被省略或标记错误,这可能导致乐手在演奏中出
现混乱。
例如,在一些版本中,括号不正确或忽略鼓点符号,这可能会导致演奏者在演奏
中走调或改变节奏。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比如曲式结构、谱号、音阶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
致演奏者和听众的误解,影响演奏效果。
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关注,以确保正确的演
奏和正确定的理解。
总之,肖邦的《第一叙事曲》是一首重要的钢琴曲目,但其乐谱版本问题需要更多的
注意和研究。
虽然这些问题并不是非常严重的,但如果忽视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演奏和
理解的混淆和不准确。
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修复是非常必要的。
肖邦《第一叙事曲》乐谱版本问题的初步研究
肖邦《第一叙事曲》乐谱版本问题的初步研究
《第一叙事曲》是肖邦的一首钢琴曲,也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它被认为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之一,由于其充满激情和情感的演奏方式而受到广泛喜爱。
钢琴曲的乐谱版本对于演奏者来说非常重要,不同的版本可能会对演奏的效果和表达产生不同的影响。
针对《第一叙事曲》乐谱版本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第一叙事曲》的乐谱版本的研究应该从历史角度出发。
肖邦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有多个版本存在。
这些版本可能是由于他对作品的不断改进和演变,也可能是由于演奏者或编辑的修改。
研究乐谱版本的变化和演化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肖邦对作品的创作和演奏的意图。
对于《第一叙事曲》乐谱版本的研究还应该从演奏方面考虑。
不同的演奏者可能会对乐谱进行不同的解读和演绎,这些解读和演绎可能会对作品的表达产生不同的影响。
通过比较不同演奏者的演奏版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演奏风格和表达方式对作品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肖邦的音乐语言。
对于乐谱版本的研究还应该考虑到肖邦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肖邦的作品充满了个性化和情感化的特点,他在作品中注重音乐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针对《第一叙事曲》乐谱版本的研究不仅仅是对音符和节奏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对作品情感和表达的研究。
通过深入分析乐谱中的细节,可以揭示出肖邦独特的音乐语言和表达手法。
研究《第一叙事曲》乐谱版本还可以从演奏技巧和艺术效果方面考虑。
肖邦的作品对演奏者的技巧要求较高,有许多细腻而复杂的技巧要求。
针对乐谱版本的研究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技巧要求,从而在演奏中更好地表达出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肖邦练习曲op25 no1》音像版之比较
发表时间:2019-06-13T15:31:22.68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作者:胡宇静
[导读] 在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了一个新的流派,即浪漫主义乐派。
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在创作上表现出一种对个人主观感情的崇尚,向往大自然的美好,并且对未来充满了幻想。
浪漫乐派的大音乐家肖邦,曾作出了多部练习曲,表现出了很鲜明的艺术特色,通过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能够获得对肖邦本人及其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在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了一个新的流派,即浪漫主义乐派。
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在创作上表现出一种对个人主观感情的崇尚,向往大自然的美好,并且对未来充满了幻想。
浪漫乐派的大音乐家肖邦,曾作出了多部练习曲,表现出了很鲜明的艺术特色,通过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能够获得对肖邦本人及其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技巧与情感;练习曲;肖邦
前言
钢琴在西方音展的历史长河中,有着难以撼动的地位。
它被称为乐器之王,音域广,音色深沉可清澈。
诸多乐曲通过钢琴来演绎都达到了意外的效果,而为了钢琴技术所创作的练习曲更是把钢琴的技巧、音色、特性充分发挥了出来。
一、乐曲的创作背景
(一)练习曲op25 no1的作品来源
Op25 no1这首练习曲创作于1863年,全曲非常具有诗意,被认为最能体现肖邦音乐特色的乐曲之一。
想要体会如何演奏此曲,就必须想象是在弹奏一把艾俄洛斯琴—这把琴能够发出所有音域的音色;艺术家的手在不停地在琴弦上翻飞起舞,寻找那丰富、深沉、如同阿拉伯式花纹般繁复奇异的音响,而听众仍然能够在整个演奏中听到浑厚的低音和精致的高音。
这是舒曼在听完肖邦演奏完此曲后的感受。
(二)乐曲结构
乐曲使用的是延绵不断的快板所演奏,从开头到结尾音乐的形象都保持了统一,整体的曲式结构是标准的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呈示部:从一到十六处是主题的呈示部,右手的旋律声部具有歌唱性和流动性。
从第一小节开始是降A大调,在第4小节处开始离调到了f小调,第6小节离调至降G大调,第8小节结束在降A大调属和弦的半终止上;从第九小节开始就是在是对第一乐句的变化再现。
终止则是在第十六小节的C大调上。
展开部:是从第十七小节到第三十五小节,这是一段具有对比性的开放段落,和声的进行是以两小节为单位,第十七小节是在f小调上将主题材料移低小三度,从二十三小节开始,调性转为D大调,从第25小节开始调性随之转为降A大调,在31-34小节出现了低音属准备。
再现部:从三十六到四十三小节是变化并且有省略的再现段,整个乐句是降A大调主属和弦的进行,完全终止则是在在降A大调的主和弦上。
尾声:此练习曲的尾声是采用的是主调上的主音做低声部的持续音,并以6小节的分解和弦作为补充。
(二)乐曲的技巧及情感表现
这首练习曲的结构清晰明朗,材料也比较统一,相对于练习曲而言,这更像是一首诗。
这首练习曲的演奏更像是将一个持续波动的降A 大调主和弦用踏板向上延伸到高音区。
通过这些混合音响,可以听到宽广的重音衬托出美妙的旋律向前流淌。
在曲子中部,一个由主旋律衍生出来的男高音声部置于其他和弦的洪流之上。
这些都是演绎这首作品的精髓及技巧上所需要的准备。
Op25 no1这首练习曲强调旋律与伴奏织体完美结合的连贯性和细腻表达对于呈现这首作品的重要性,以及仅仅使用同一手指和手部在较大伸展动作时要弹奏出均匀而浑厚的音色,这需要轻盈的触键才能营造出这种诗意氛围。
这样的氛围笼罩着肖邦所写的琶音,这些琶音不仅具有和声功能,而且还成为旋律无形的支撑。
因此这样两种元素(旋律与琶音)需要迥然不同的细致练习,只有当蕴藏在其中的难点被逐一攻克后才能将两种元素和谐的融为一体。
首先,练习旋律线条,确保右手5指在触键时的坚定和音质。
具有歌唱性和富有表情的部分均由右手弹奏。
在练习时,5指要保持稳固并稍微弯曲,灵活放松的手腕有助于连续的八度跳跃,手部高高抬起。
在练习时,要多练习右手高声部的力度变化,而左手的低声部始终保持弱奏。
我们可以进行变节奏练习来掌握这首练习曲,比如第一小节,每一拍的最后三个音组成琶音变节奏练习。
这些由后三个音组成的琶音要被迅速、轻巧的弹出来,手指轻轻掠过琴键,5指为了演奏出旋律所需要的音色则需要按住琴键并保持完整的四分音符时值,注意不要用手的运动代替手指的弹奏。
这些都可作为变化练习来达到曲子所需要的音色。
另外,此曲伴奏部分中那富有诗意的空灵的气质完全建立在手指的轻巧的触键上,因此演奏者应竭尽所能的避免由手部动作导致的手指触键过重,这样会使音色不够纯净,从而破坏和谐的倾泻般的音幕的效果。
二、从音乐的不同要素分析演奏家的音像版
(一)速度
瓦伦蒂娜:从开始的呈示部速度就保持在Allegro上,右手旋律线条有很强的流动感,中部也就是第17小节开始做了一小节的渐慢处理,随即又恢复原速。
再现部速度也与呈示部一样,但在尾声也就是第44小节处做了渐快处理,到47小节又稍稍放慢了速度直至结束。
霍格维茨:速度在曲子原有的速度上稍稍放慢了一些,在中部时稍加速,在第22小节处开始明显加速。
33小节处恢复一开始的速度,直至全曲结束。
鲁宾斯坦在:速度适中,在第四小节处做了渐慢渐弱的处理,到了中部的第22小节速度渐渐提升,到34小节处减慢恢复原速。
在尾声的第47小节处做了减慢直至结束。
(二)力度
瓦伦蒂娜:呈示部整体呈现处大波浪状的渐强,第9小节处先渐弱后渐强。
尾声处也是同样先渐弱再坚强,最后再次做减弱处理。
霍格维茨:全曲从弱拍弱位开始,随着右手的旋律线的渐强而渐强。
在第14小节处不止突出了旋律音,也把紧跟旋律音的第二个音也加强了力度。
在第二十小节处同样把左手每一拍的第三个音做了加重处理。
再现部与呈示部一样随着旋律的变化力度也随之变化。
鲁宾斯坦:从弱起拍,力度起伏变化较小,直到中部也就是17小节开始力度有明显变化,随旋律的变化而变化。
三、观看音像版本的意义
(一)观看音像是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音乐是一门调动整体感官的学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谱面上作者已经标注出的内容,更要调动听力来判断自己的音乐是否正确,是否和谐。
而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最为直观的办法则是看观与比较不同的音像版本。
(二)观看音像版本对学习理解曲子起着指导意义
拿到一首作品,首先要对这首作品做功课,比如作者是谁,作品想要表达什么,风格是怎样的,乐曲的结构是什么等等。
然而,观看演奏家的音像视频,则更能直观的把握作品的风格等,这对演奏者理解、演奏都有着指导意义。
学习者可以通过这些更加深刻的理解作品。
结语
肖邦在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其地位是无可取代的,他所创作的练习曲也是每位学习钢琴的爱好者要练习的精华。
无论学习学习一首什么样作品,不仅仅是弹出来即可,而是要深刻的理解它,这其中就要做足相关的功课,才能在演绎作品时更能与作者的本意相贴近。
在肖邦的练习曲中,我们可看出还有许多值得我们耐心探究的内涵,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更深刻的理解肖邦这首练习曲。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著.《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6
[2]A.索洛夫磋夫著.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译《肖邦的创作》[M].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2005:6.
[3]张泽民.高士彦等译《李斯特论肖邦》[M].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1999.
[4]刘志强“肖邦练习曲”的风格特征[J].音乐天地.2003(11):40-50.
作者简介:胡宇静(1994-),女,硕士,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