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

合集下载

第1讲 速算与巧算

第1讲 速算与巧算

第一章速算与巧算知识要点在速算与巧算中,主要是运算定律、性质和一些技巧方法的运用。

1.加法巧算。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字母表示: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a+(b+c)交换律和结合律通常是在一起使用。

如果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或者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结合成一组相加,再把所得的和同其他剩下的数相加,它们的和仍然不变。

字母表示:a+b+c+d+e=d+(b+d+e)+c2.减法巧算。

(1)减法的运算性质(有时可以将减法的运算性质理解成填括号或去括号的性质):一个数减去几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和中的每一个加数。

字母表示:a-(b+c+d)=a-b-c-d(2)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从这个数中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字母表示:a-b-c-d=a-(b+c+d)3.乘法巧算。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示: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结合起来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结合起来先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a×(b×c)交换律和结合律通常是在一起使用。

如果多个数相乘,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可以选择两个因数相乘,得出便于运算的整十、整百、整千……的积,再将这个积与其他的因数相乘;有时可以把一个因数用几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使其中一个因数与算式中其他的某个因数的积成为便于运算的数,然后再与其他的因数相乘,使计算快捷准确。

(3)积不变的规律:如果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同样的倍数,那么它们的积不变。

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

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加减巧算知识梳理1、学会“化零为整”的思想。

2、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3、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例1凑整法 23+54+18+47+82;例2借数凑整法有些题目直观上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凑整。

例如,计算976+85,可在85中借出24,即把85拆分成24+61,这样就可以先用976加上24,“凑”成1000,然后再加61。

(1350+49+68)+(51+32+1650)例3分组凑整法(1)875-364-236; (2)1847-1928+628-136-64;例4加补凑整法(1)512-382; (2)6854-876-97;二、乘除巧算知识梳理前面我们已给同学们介绍了加、减法中的巧算,大家学会了运用“凑整”的方法进行巧算,实际上这种凑整的方法也同样可以运用在乘除计算中。

为了更好地凑整,同学们要牢记以下几个计算结果:2×5=10,4×25=100,8×125=1000。

提高计算能力,除了加、减、乘、除基本运算要熟练之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运算技巧。

巧算中,经常要用到一些运算定律,例如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等,善于运用运算定律,是提高巧算能力的关键。

例1你有好办法算出下面各题的结果吗?(1)25×17×4 (2)8×18×125 (3)8×25×4×125例题2你有好办法计算下面各题吗?(1)16×125 (2)16×25×25 (3)125×32×25思路点拨:分解因数,凑整先乘例3 计算(1) 175×34+175×66 (2) 123×99思路点拨:应用乘法分配律例题4你能很快算出它们的结果吗?(1)82×88 (2)51×59思路点拨: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两题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被乘数和乘数十位上的数字相同,个位数字和是10,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将首位数字加1再乘首位数字,得数作为积的前两位数字;将两个末位数字相乘,得数作为积的末位两个数字,如果末位数字相乘的积是一位数,要在前面加一个0。

速算和巧算

速算和巧算

第一讲速算和巧算例1 计算:18+21+23+20+19+15例2 计算:199999+19999+1999+199+19例3 计算:2541-1998例4 计算:1991+8119+8009+1881例5 计算:25×19×64×125例6 计算:(1)125×34+125×66(2)43×11+43×36+43×52+43例7 计算:(1)68×62(2)85×85例8 计算:26×11例9 计算:358×11练习1. 计算:78+76+81+82+77+80+79+832. 计算:998+1413+99893. 计算:19+299+3999+499995. 计算:673+(528-373)6. 计算:829+(571-629)7. 计算:(1)1164×25 (2)1730÷58. 计算:3600-785+534-2159. 计算:9+99+999+9999+…+99999个11. 计算:26×8612. 计算:548-164-23613. 计算:(1)54-36+64+36 (2)54×36×64÷3614. 计算:28÷3×54×15÷54÷1415. 速算下面各题:(1)2×31×5 (2)72×125×3(3)125×64+125×36 (4)21×73+26×21+2116. 先观察下列各题有什么特点再计算:(1)23×27 (2)46×44 (3)55×55 (4)353×11 (5)638×9 (6)38×999四年级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例题例1 计算:1966+1976+1986+1996+2006例2 计算:125×25×32例3 计算:(1)567×422+567+577×567 (2)5328×9999 例4 计算:99999×22222+33333×33334例5 计算:1991×199219921992-1992×199119911991例6 计算:1234+3142+4321+2413练习一1. 计算:1+2+3+4+5+6+7+8+9+10+11+…+1002. 计算:3600000÷125÷32÷253. 计算:5×96×125×254. 计算:899998+89998+8998+8985. 计算:3456×9986. 计算:37×18+27×427. 计算:38×82+17×38+388. 计算:347×69+653×31+306×199. 计算:3983993433333个个10. 计算:111111×999999+999999×77777711. 计算:123+234+345+456+567+67812. 计算:(2+4+6+…+1998+2000)-(1+3+5+…+1997+1999)13. 计算:99999×77778+33333×6666614. 计算:12345+23451+34512+45123+5123415. 计算:19961997×19971996-19961996×19971997第二讲 速算与巧算(二)例19199291992919929991999999个个个+⨯的末尾有多少个零?例2 计算:98+97-96-95+94+93-92-91+90+89-…-4-3+2+1例3 计算:98989898×99999999÷1010101÷11111111例4 计算:7+77+777+7777+77777例5 计算:9÷(9÷8)÷(8÷7)÷(7÷6)÷(6÷5)÷(5÷4)÷(4÷3) 例6 计算:11111×11111练习二1. 计算:999999999×999999999+19999999992. 计算:1-2+3-4+5-6+…+97-98+99+1003. 计算:76000÷98010000020001个个4. 计算:[1-1×﹙0+1﹚+1÷1] ÷﹙1000-999﹚5. 计算:3+33+333+…+39333个6. 计算:1+2-3-4+5+6-7-8+9+10-…+19907. 计算:1+2-3+4+5-6+7+8-9+…+97+98-1008. 计算:99+198+297+396+495+594+693+792+891+9909. 计算:(1)11111111×11111111(2)1111111111×111111111110. 计算:1÷(2÷3) ÷(3÷4) ÷(4÷5) ÷(5÷6) ÷(6÷7) ÷(7÷8)11. 计算:36×12004111个+412. 计算:22222×2222213. 计算:61996619976766666个个14. 计算:123456789×987654321-123456788×987654322。

第1讲 速算与巧算

第1讲 速算与巧算

第1讲速算与巧算一、知识要点速算与巧算是计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一些速算与巧算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这一节我们学习加、减法的巧算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根据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从而使计算简便。

在巧算方法里,蕴含着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转化问题法即把所给的算式,根据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或改变它的运算顺序,或凑整从而变成一个易于算出结果的算式。

二、精讲精练【例题1】计算9+99+999+9999【思路导航】这四个加数分别接近10、100、1000、10000。

在计算这类题目时,常使用凑整法,例如将99转化为100-1。

这是小学数学计算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9+99+999+9999=(10-1)+(100-1)+(1000-1)+(10000-1)=10+100+1000+10000-4=11106练习1:基础过关练习题:1.计算99999+9999+999+99+92.计算9+98+998+99983.计算1999+2999+3999+49994.计算198+297+396+4955.计算1998+2997+4995+59946.计算19998+39996+49995+69996智慧闯关练习题:1、计算11+101+1001+10001 2、计算9+104+99+1004+999+10043、计算205+198+203+197+202+195 3、计算299+304+303+297+300+2985.89+94+92+95+93+94+88+96+876.1032+1028+1033+1029+1031+1030【例题2】计算下面各题。

(1)632-156-232 (2)128+186+72-86【思路导航】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如果只有第一级运算,计算时可以根据运算定律和性质调换加数或减数的位置。

练习2:基础过关练习题计算下面各题1.1208-569-208 2.283+69-1833.132-85+684.2318+625-1318+3755.576-157-1766.3766+728-766+272【例题3】计算下面各题。

小学数学奥数精讲-第一讲-速算与巧算

小学数学奥数精讲-第一讲-速算与巧算

第1讲速算与巧算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准确,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方法。

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假设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构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

这种“化零为整”的思想是加减法巧算的基础。

一、先讲加法的巧算,加法具有以下两个运算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即:a+b=b+a其中,a,b各表示任意数字。

例如,5+6=6+5一般地,多个数相加,任意改变相加的顺序,其和不变。

例如,a+b+c+d=d+b+c+a=…其中,a,b,c,d各表示任意一数。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即:a+b+c=(a+b)+c=a+(b+c)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

例如:4+9+7=〔4+9〕+7=4+〔9+7〕一般地,多个数相加,可先对其中几个数相加,再与其他数相加。

把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综合起来运用,就得到加法的一些巧算方法。

1、凑整法。

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加数加起来,然后再与其他的数相加。

例1:计算〔1〕23+54+18+47+82(2) 1350+49+68+51+32+16502、借数凑整法有些题目直观上凑数不明显,这时可“借数”凑整。

例如,计算976+85,可在85中借出24,即把85拆分成24+61,这样就可以先用976加上24,“凑”成1000,然后再加61。

例2:计算〔1〕57+64+238+46〔2〕4993+3996+5997+848二、减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巧算。

加、减法有如下一些重要性质:1、在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例如:a-b-c=a-c-b,a-b+c=a+c-b2、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四年级奥数第一讲-速算与巧算含答案

四年级奥数第一讲-速算与巧算含答案

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一、 知识点:1. 要认真观察算式中数的特点,算式中运算符号的特点。

2. 掌握基本的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3. 掌握速算与巧算的方法:如等差数列求知、凑整、拆数等等。

二、典例剖析:例(1) 19199199919999199999++++分析:运用凑整法来解十分方便,也不容易出错误。

解:原式()()()() =(201)+2001+20001+200001+2000001 -----=20+200+2000+20000+2000005 =2222205 =222215--练一练:898998999899998999998+++++=答案:1111098例(2)10099989796321+-+-++-+分析:暂不看头尾两个数,就会发现中间都是先加后减,并且加数与减数相差1,所以就算这题可以先把中间部分分组凑成若干个1,再与其余部分进行计算。

解:原式100(9998)(9796)(32)1=+-+-++-+ 100491=++150=练一练:989796959493929190894321+--++--++---++答案:99例(3) 1111111111⨯分析:111,1111121,11111112321⨯=⨯=⨯= 解:1111111111123454321⨯=练一练:2222222222⨯答案:493817284例(4) 1234314243212413+++分析:数字1、2、3、4,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上均各出现一次。

解:原式1111222233334444=+++ 1111(1234)=⨯+++ 111110=⨯ 11110=练一练:5678967895789568956795678++++答案:388885例(5) 339340341342343344345++++++分析:这七个数均差1,且个数为7个,所以中间数就是七个数的中位数。

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

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第一讲速算与巧算全名: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我们讨论了加法、减法和乘法的一些简单计算。

在这堂课中,我们将主要探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快速计算和熟练计算,以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速算与巧算的方法还是要依据各种运算定律以及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

把所给的算式适当变形,转化为易于计算的算式,或者改变运算顺序便于凑整来进行解读。

典型实例分析(略)动动手,试一试1.找到一个“基准数字”,快速计算以下问题,并编写必要的流程39+34+31+28+27187+189+173+174+179383+382+381+379+37794+89+91+96+87+92+882、把下面各数看成整十、整百、整千??速算下面各题,写出必要过程。

9+97+998+999899999+9999+999+99+9893+497+199+298298+197+395+498+2993、改变或调换某些数的位置,巧算下面各题,写出必要过程。

543-291-143874+268-674439+128+72-339574+266-474+34姓名:想想看。

做一个八位数的数字。

一位数字中的数字是5,一千万位数字中的数字是9,任何三个相邻数字的和是20。

这八位数字是()。

2.六位数省略10000位数后的尾数为600000。

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3.使用2、3、4、5、6和0组成一个接近5亿的数字是()。

4.对于一个七位数的数字,每个数字上的数字是不同的,总和是36。

七位数字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

5、玲玲的爸爸为玲玲的电脑设置了开机密码,这个开机密码用0,0,1,3,4,5,6,7,9这九个数字组成,并且是约等于10亿的最大的九位数.爸爸为玲玲设计的开机密码是().6、用3个0和2个8组成几个五位数?把它们写出来,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7.一个数字由8千万、4万、3百和5个一组成。

这个号码是()。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第一讲速算与巧算速算技巧在计算中,通过“凑整”、“拆数”、“等积变形”、“应用补充的数”等方法改变运算方法、顺序,运用运算定律、性质、计算公式等,可以使我们的运算变得简便。

速算技巧(一)1.几个接近的数相加例1、计算898+899+901+907+895+911+898+897+906+890思路与技巧:求几个大小比较接近的加数的和,可以选择一个比较接近的数作为相同加数(有时又叫做“标准数”),用乘法求出这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然后加上少加的数,减去多加的数。

计算:8888+253+249+248+250+248+246+251+2552.换个方法用乘法分配律例2、1420×3.4+1.42×2300+14.2×430思路与技巧:积不变的规律应用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1、当有几个乘式相加并且有一个因数相同时,可以考虑逆向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如果一个因数数字相同而小数点位置不同,要首先利用积的变化规律使得其中一个因数相同,然后再利用乘法分配律。

计算:1.6×5.96+264×0.596+720×0.596速算技巧(二)1.巧用括号改变运算顺序引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562+314+438+286 (2)713-36-64 (3)713-(213-46)例1:计算: 63587-3963-2065+36413-4789-3183思路与技巧:在连减运算时,有时运用连减的规律a- (b+c)=a-b-ca- (b-c)=a-b+c计算:236.87-37.4-6.87-28.5-34.12.商不变的性质的应用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所得的商不变.例2、计算(1)5000 ÷ 125 (2)(96000-96)÷(32000-32)(3)(97932-97.932)÷(32644-32.644)计算:(12344-123.44)÷(24688-246.88)速算技巧(三)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计算(1)80.8×125 (2)125×239×25×64×5乘法中的凑整规律:5×2=1025×4=100125×8=1000当乘法算式中有因数5、25、125,常常通果拆数和积不变的性质得到上面几个式子。

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

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

速算与巧算速算与巧算是计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一些速算与巧算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速算巧算中会用到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巧算方法中,蕴含着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问题法。

即把所给的算式,根据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或改变它的运算顺序,或凑整从而变成一个易于算出结果的算式。

例1:9+99+999+9999(凑数法)即时练习:计算:(1)999999+99999+9999+999+99+9(2)9+98+996+9997(3)19999+2998+396+497(4)198+297+396+495(5)1998+2997+4995+5994(6)19998+39996+49995+69996例2:489+487+483+485+484+486+488(基准数)即时练习:计算:(1)50+52+53+54+51(2)262+266+270+268+264(3)89+94+92+95+93+94+88+96+87(4)381+378+382+383+379(5)1032+1028+1033+1029+1031+1030(6)2451+2452+2446+2453例3:(1)632—136—232 (2)128+186+72—86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如果只有第一级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运算定律和性质调换加数或减数的位置。

即时练习:(1)1208—569—208(2)283+69—183(3)132—85+68(4)2318+625—1318+375例4:(1)248+(152—127)(2)324—(124—97)(3)283+(358—183)计算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括号前面是“+”,去掉括号不改号,括号前面是“-”,去掉括号要改号。

即时练习:(1)384+(252—166)(2)629+(320—129)(3)462—(262—129)(4)662—(315—238)(5)5623—(623—289)+452—(352—211)(6)736+678+2386—(336+278)—186例5:(1)286+879—679 (2)812—593+193=286+(879—679)=812—(593—193)=286+200 =812—400=486 =412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建混合运算时:括号前面是“+”,添、去括号不改号,括号前面是“-”,添、去括号要改号。

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

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内容概述速算就是通常的简便运算。

在数学课中,根据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常用的简便算法。

在数学竞赛中,注意观察、研究题中的数的某些特征,可以找到很多简便运算方法,下面介绍一些数学竞赛中常用的速算方法。

二、典型例题例1计算下面各题(1)38+476+4284+524+62+5716(2)1999+1998-1997+1996-1995+…+2-1(3)(9999+9997+...+9001)-(1+3+ (999)例2计算下面各题(1)1999+999+1999×999(2)999×999+1999(3)99999×22222+33333×33334例3计算下面各题(1)96+997+9998+99999(2)333+888+666+777+222+444(3)123+234+345+456+567+678+789例4计算下面各题(1)33333×66666(2)6666×6666÷2222(3)5418×909+5418×9090例5比较987654321×123456789与987654322×123456788这两个积的大小,它们之间相差多少?例6A、B表示两个数,A*B=(A*B)÷2,求3*(6*8)分析:在数学竞赛中,有时给出一种新的符号,并规定对这一符号的运算规则,这叫做“定义新运算”例6中规定“*”这个符号要对用“*”连接的两个数,要先算它们的和,再除以2;至于其他的运算,都与已有的相同,题中要算3*(6*8),当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三、能力训练1、计算(1)2764+83+943+17+6236+57(2)1000+999-998+997-996+…+3-2+1(3)1999+1998-1997-1996+1995+1994-1993-1992+1991+…+7+6-5-4+3+2-12、计算(1)27+99×99+72(2)44444×44444+88888×77778(3)2000-125-125-125-125-25-25-25-253、计算(1)1+19+199+1999(2)21746×90909+21746×9090(3)333333×3333334、已知A=98765×54322,B=98766×54321,比较A和B 的大小,算出A和B相差多少?5、如果2△3=2+3+4,5△4=5+6+7+8,按此规则计算7△4=?6、设a*b表示a的3倍减去b的2倍,即a*b=3×a-2×b,例如当a=6,b=5时,a*b=6*5=3×6-2×5=8,计算(8*5)*6=?。

四年级奥数第一讲_速算与巧算含答案

四年级奥数第一讲_速算与巧算含答案

四年级奥数第⼀讲_速算与巧算含答案第⼀讲速算与巧算⼀、知识点:1. 要认真观察算式中数的特点,算式中运算符号的特点。

2. 掌握基本的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3. 掌握速算与巧算的⽅法:如等差数列求知、凑整、拆数等等。

⼆、典例剖析:例(1) 19199199919999199999++++分析:运⽤凑整法来解⼗分⽅便,也不容易出错误。

解:原式()()()() =(201)+2001+20001+200001+2000001 -----=20+200+2000+20000+2000005 =2222205 =222215--练⼀练:898998999899998999998+++++=例(2)10099989796321+-+-++-+分析:暂不看头尾两个数,就会发现中间都是先加后减,并且加数与减数相差1,所以就算这题可以先把中间部分分组凑成若⼲个1,再与其余部分进⾏计算。

解:原式100(9998)(9796)(32)1=+-+-++-+100491=++150=练⼀练:989796959493929190894321+--++--++---++例(3) 1111111111?分析:111,1111121,11111112321?=?=?= 解:1111111111123454321?=练⼀练:2222222222?可以探索⼀下11×11,11×12,…11×19,11×21…11×29…例(4) 1234314243212413+++分析:数字1、2、3、4,在个位、⼗位、百位、千位上均各出现⼀次。

解:原式1111222233334444=+++ 1111(1234)=?+++ 111110=? 11110=练⼀练:5678967895789568956795678++++例(5) 339340341342343344345++++++分析:这七个数均差1,且个数为7个,所以中间数就是七个数的中位数。

1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

1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知识导航: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小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具有过硬的计算本领.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思维训练,既能提高计算效率.节省计算时间,更可以锻炼记忆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1.要认真观察算式中数的特点,算式中运算符号的特点.2.掌握基本的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3.掌握速算与巧算的方法:如等差数列求知.凑整.拆数等等.例1.19199199919999199999++++解析:运用凑整法来解十分方便,也不容易出错误.解:原式=)1)1+(−20−−−+−+200020000((200000)()1200)1(1=5222220−=222215【巩固】898998999899998999998+++++=解析:个位数都是8,加2正好可以凑整得10,每个数加2就会多出12,所以还要在最后减12.解:原式=12++++10−+1000000100000100001000100=1111098例2.539540541542543544545++++++解析:这七个数均差1,且个数为7,是单数,所以中间数就是七个数的平均数.解:原式5427=×=3794【巩固】(445443440439433434)6+++++÷解析:这6个数相差并不均匀,但是可以看出都比较接近440,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和.解:原式=6−×+(÷)440146=439例3.482594115932359×+×−×解析:先改变运算顺序,带着符号搬家,把4159×与×与32359×交换位置,4825932359×都有公共因数59,用乘法分配律将48259×与32359×的差算出再与41159×求和.解:原式482593235941159=×−×+×59(482323)41159=×−+×5915941159=×+×159(5941)=×+159100=×15900=【巩固】9999222233333334×+×解析:数虽然比较大,但是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有共同之处,可以进行拆数找到相同的因数,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解:原式=33343333222233333×+××=)33346666(3333+×=100003333×=33330000例4.10099989796321+−+−++−+⋯解析: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符号是交替出现的,这是一个等差数列,从后向前看从1到100一共是100个数,从前向后看不管100和1,中间部分两数相减的差都是1,中间部分是98个,两个一组有98÷2=49个1.解:原式100(9998)(9796)(32)1=+−+−++−+⋯100491=++150=【巩固】989796959493929190894321+−−++−−++−−−++⋯解析:加减交替出现,观察可知两加两减结果是98+97-96-95=4,最后的2和1不算在内,可知四个一组有244)298(=÷−个4.解:原式=12)3456(...)91929394()95969798(++−−+++−−++−−+=3244+×=99例5.200920102010201020092009×−×解析:仔细观察每一个数,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20102010可分解成201010001×这是四位数的复写如10001,abcd abcdabcd ×=三位数的复写1001,abcabc ×=abc 二位数的复写101,ab abab ×=这个规律在简便运算中常用到.解:原式20092010100012010200910001=××−××0=【巩固】9898989899999999101010111111111×÷÷解析:因为abababab ab =×1010101,aaaaaaaa a =×11111111.解:原式=111111111010101111111119101010198÷÷×××=998×=882例6.(11637)(163756)(1163756)(1637)++×++−+++×+解析:设数法.可将某些括号内的数用字母代替,设163756a ++=,1637b +=,这样就达到简便的目的.也可用口诀来解答.解:方法一:设163756a ++=1637b+=(11637)(163756)(1163756)(1637)++×++−+++×+=(1)(1)b a a b+×−+×=a ab b ab+−−=a b −(,a b 分别用原式代入)=1637561637++−−=56方法二:观察算式,记口诀:有头无尾,无头有尾,有头有尾,无头无尾,结果头乘尾.算式中1为头,56为尾.原式=561×=56【巩固】(31735)(173549)(3173549)(1735)++×++−+++×+解:设a =++35173,b=+3517原式=ba b a ×+−+×)49()49(=bab a ab 4949−−+=)(49b a −×=)351735173(49−−++×=349×=147课后作业1.(1351989)(2461988)++++−++++=⋯⋯解析:按照等差数列的分组求和方法,前括号从第二项开始每项的数比后面括号中的相应的数大1,可以进行分组,此为方法1;另一方法,按照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分别求出两者之和再相减.解:法1:原式=1+++−⋯3(+−−1988)21989)(5()4=1×÷21+1988=995法2:求项公式:(末项-首项)÷公差+1;前括号有:9952-2+÷(项)11988=)12−项;后括号有:99419891÷+(=原式=2+−×+(÷×÷1988994)19892(2)1995=989030990025−=9952.389387383385384386388++++++=解析:找基准数,这几个数都和385接近,采用多加,少减的方法解:原式=3−+++×+−711385+242=27023.777777777777777++++=解析:将7按照所在的数位来计算,解:原式=70000+××××++527+37000470700=70000+++21001400028035+=864154.999995++++998997996解析:凑整法解:原式=1+−−+−+−+10001000210001000−3541000=155000−=49855.2008++++++2005(÷2006)20102011200720082009解析:括号里的数移多补少正好都能凑成2008共有7个,所以是2008的7倍.解:原式=2008×72008÷=76.12345×+×−999899991234512345×解析:数比较大,但是仍然符合乘法分配律的情况解:原式=)+×(12345−9998999=1000012345×=1234500007.1234314243212413+++解析:数字1、2、3、4,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上均各出现一次.解:原式1111222233334444=+++1111(1234)=×+++111110=×11110=8.�100100100111222333÷⋯⋯⋯������个个个的结果解:�100100100111222333÷⋯⋯⋯������个个个��10010010099099311122211131000233334=÷÷=÷=⋯⋯⋯���⋯�����⋯�����个个个个个9.计算889899899989999++++解析:观察题目的特点发现:8可以看作19−,可以看作190−,899可以看作1900−……,又是连加的算式.根据这个特点,可以看作9,90,900,9000与90000的和再减去5个1的和.解:899998999899898++++=19000019000190019019−+−+−+−+−=51)900009000900909(×−++++=599999−=99994还可以这样想:889899899989999++++=)189999()18999()1899()189(4++++++++=900009000900904++++=9999410.486250480375×+×解:原式=480625480375×+×)625375(480+×=1000480×=480000=。

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

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凑整”先算1.计算:(1)24+44+56(2)53+36+47解:(1)24+44+56=24+(44+56)=24+100=124这样想:因为44+5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2)53+36+47=53+47+36=(53+47)+36=100+36=136这样想:因为53+47=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47带着符号搬家,搬到+36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来.2.计算:(1)96+15(2)52+69解:(1)96+15=96+(4+11)=(96+4)+11=100+11=111这样想:把15分拆成15=4+11,这是因为96+4=100,可凑整先算.(2)52+69=(21+31)+69=21+(31+69)=21+100=121这样想:因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与31之和,再把31+69=100凑整先算.3.计算:(1)63+18+19(2)28+28+28解:(1)63+18+19=60+2+1+18+19=60+(2+18)+(1+19)=60+20+20=100这样想:将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为2+18和1+19可以凑整先算.(2)28+28+28=(28+2)+(28+2)+(28+2)-6=30+30+30-6=90-6=84这样想:因为28+2=30可凑整,但最后要把多加的三个2减去.二、改变运算顺序:在只有“+”、“-”号的混合算式中,运算顺序可改变计算:(1)45-18+19(2)45+18-19解:(1)45-18+19=45+19-18=45+(19-18)=45+1=46这样想:把+19带着符号搬家,搬到-18的前面.然后先算19-18=1.(2)45+18-19=45+(18-19)=45-1=44这样想:加18减19的结果就等于减1.三、计算等差连续数的和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相等的一串数就叫等差连续数,又叫等差数列,如:1,2,3,4,5,6,7,8,91,3,5,7,92,4,6,8,103,6,9,12,154,8,12,16,20等等都是等差连续数.1. 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奇数时,它们的和等于中间数乘以个数,简记成:(1)计算:1+2+3+4+5+6+7+8+9=5×9 中间数是5=45 共9个数(2)计算:1+3+5+7+9=5×5 中间数是5=25 共有5个数(3)计算:2+4+6+8+10=6×5 中间数是6=30 共有5个数(4)计算:3+6+9+12+15=9×5 中间数是9=45 共有5个数(5)计算:4+8+12+16+20=12×5 中间数是12=60 共有5个数2. 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偶数时,它们的和等于首数与末数之和乘以个数的一半,简记成:(1)计算:1+2+3+4+5+6+7+8+9+10=(1+10)×5=11×5=55共10个数,个数的一半是5,首数是1,末数是10.(2)计算:3+5+7+9+11+13+15+17=(3+17)×4=20×4=80共8个数,个数的一半是4,首数是3,末数是17.(3)计算:2+4+6+8+10+12+14+16+18+20=(2+20)×5=110共10个数,个数的一半是5,首数是2,末数是20.四、基准数法(1)计算:23+20+19+22+18+21解:仔细观察,各个加数的大小都接近20,所以可以把每个加数先按20相加,然后再把少算的加上,把多算的减去.23+20+19+22+18+21=20×6+3+0-1+2-2+1=120+3=1236个加数都按20相加,其和=20×6=120.23按20计算就少加了“3”,所以再加上“3”;19按20计算多加了“1”,所以再减去“1”,以此类推.(2)计算:102+100+99+101+98解:方法1:仔细观察,可知各个加数都接近100,所以选100为基准数,采用基准数法进行巧算.102+100+99+101+98=100×5+2+0-1+1-2=500方法2:仔细观察,可将5个数重新排列如下:(实际上就是把有的加数带有符号搬家)102+100+99+101+98=98+99+100+101+102=100×5=500可发现这是一个等差连续数的求和问题,中间数是100,个数是5.习题一1.计算:(1)18+28+72(2)87+15+13(3)43+56+17+24(4)28+44+39+62+56+212.计算:(1)98+67(2)43+28(3)75+263.计算:(1)82-49+18(2)82-50+49(3)41-64+294.计算:(1)99+98+97+96+95(2)9+99+9995.计算:(1)5+6+7+8+9(2)5+10+15+20+25+30+35(3)9+18+27+36+45+54(4)12+14+16+18+20+22+24+266.计算:(1)53+49+51+48+52+50(2)87+74+85+83+75+77+80+78+81+847.计算:1+2+3+4+5+6+1+2+3+4+5+6+1+2+3+4+5+6+1+2+3+4+5习题一解答1.解:(1)18+28+72=18+(28+72)=18+100=118(2)87+15+13=(87+13)+15=100+15=115(3)43+56+17+24=(43+17)+(56+24)=60+80=140(4)28+44+39+62+56+21=(28+62)+(44+56)+(39+21)=90+100+60=2502.解:(1)98+67=98+2+65=100+65=165(2)43+28=43+7+21=50+21=71或43+28=41+(2+28)=41+30=71(3)75+26=75+25+1=100+1=1013.解:(1)82-49+18=82+18-49=100-49=51(2)82-50+49=82-1=81(减50再加49等于减1)(3)41-64+29=41+29-64=70-64=64.解:(1)99+98+97+96+95=100×5-1-2-3-4-5=500-15=485(每个加数都按100算,再把多加的减去)或99+98+97+96+95=97×5=485 (2)9+99+999=10+100+1000-3=1110-3=11075.解:(1)5+6+7+8+9=7×5=35(2)5+10+15+20+25+30+35=20×7=140(3)9+18+27+36+45+54=(9+54)×3=63×3=189(4)12+14+16+18+20+22+24+26=(12+26)×4=38×4=1526.解:(1)53+49+51+48+52+50=50×6+3-1+1-2+2+0=300+3=303(2)87+74+85+83+75+77+80+78+81+84=80×10+7-6+5+3-5-3+0-2+1+4=800+4=8047.解:方法1:原式=21+21+21+15=78方法2:原式=21×4-6=84-6=78方法3:原式=(1+2+3+4+5+6)×3+15=21×3+15=63+15=78。

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

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1. 21+22+23+24+25+26+27+28+29考点:加减法中的巧算.分析:本题为求等差数列的和,所以用高斯求和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等差数列的和=(首项+末项)×项数÷2.解答:解:21+22+23+24+25+26+27+28+29,=(21+29)×9÷2,=25×9,=225.点评:高斯求和是常用到的巧算方法之一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372÷162×54 (2)132×288÷(24×11)(3)616÷36×18÷22 (4)14×44×104(5)8100÷5÷90×15 (6)7777×3333÷1111(7)(4+7+…+25+28)-(2+5+…+23+26)(8)199+1999+19999+199999.考点:乘除法中的巧算;加减法中的巧算.分析:(1)、(2)利用除法的简算;(3)、(4)、(5)利用乘法的交换律;(6)利用乘法的交换和结合律;(7)前面括号中的每个数比后面括号中的数大2,然后利用加法的交换和结合律;(8)分别用整数200,2000,20000,200000减1,然后利用加法的交换和结合律.解答:(1)372÷162×54,=372÷(162÷54),=372÷3,=124;(2)132×288÷(24×11),=132×288÷24÷11,=132÷11×288÷24,=(132÷11)×(288÷24),=12×12,=144;(3)616÷36×18÷22,=616×18÷36÷22,=14;(4)14×44×104,=2×7×4×11×8×13,=(7×11×13)×(2×4×8),=1001×64,(5)8100÷5÷90×15,=8100×15÷5÷90,=(8100×15)÷(5×90),=121500÷450,=270;(6)7777×3333÷1111,=1111×7×1111×3÷1111,=7×3×1111×1111÷1111,=(7×3)×1111×(1111÷1111),=21×1111×1,=23331;(7)(4+7+…+25+28)-(2+5+…+23+26),=4+7+…+25+28-2-5-…-23-26,=(4-2)+(7-5)+…+(25-23)+(28-26),=2+2+…2+2,=18;(8)199+1999+19999+199999,=200-1+2000-1+20000-1+200000-1,=(200+2000+20000+200000)-(1+1+1+1),=222200-4,=222196.点评:此题考查了除法的简算,乘法的交换和结合,加法的交换和结合律.3. 8240÷5= 21300÷25= 72000÷125=36024×125= 3724×11= 387×101=5432×15= 37×48×625= 564-(387-136)=(72+63)÷9=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析:本题是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题,要按运算顺序计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应先算括号里面的.解答:8240÷5=1648 21300÷25=852 72000÷125=57636024×125=4503000 3724×11=40964 387×101=390875432×15=81480 37×48×625=1110000 564-(387-136)=313(72+63)÷9=15故答案为1648;852;576;4503000;40964;39087;81480;1110000;313;15.点评:此题是考查快速计算的能力,要看清数字和运算符号.4 计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分析:根据题意,可利用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解: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20)+(2+19)+(3+18)+(4+17)+(5+16)+(6+15)+(7+14)+(8+13)+(9+12)+(10+11)=21+21+21+21+21+21+21+21+21+21=21×10=210;答:算式的结果是21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加法的巧算,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比较简单.5.1.数20082008×2009与数20092009×2008相差()分析:把20082008分解成2008×10001,把20092009分解成2009×10001,然后比较两个算式得出结论.解答:解:因为:20082008×200920092009×2008=2009×10001×2008;所以20082008×2009与数20092009×2008相差0.故答案为:0.点评:把这两个算式分解为相同的几个因数相乘的形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速算与巧算999×222+333×3342.速算与巧算94×9393-92×9494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解析:速算与巧算一、(1+2+3+……+2009+2010+……+2+1)÷2010=2010×2010÷2010=2010二、123×9+82×8+41×7-2009【分析】40123×9+82×8+41×7-2010=41×3×9+41×2×8+41×7-2010=41×(27+16+7)-2010=2050-2010=40三、 (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解答:分析题目要求的是从 2 到 1000 的偶数之和减去从 1 到 999 的奇数之和的差,如果按照常规的运算法则去求解,需要计算两个等差数列之和,比较麻烦.但是观察两个扩号内的对应项,可以发现 2- 1=4-3=6-5=…=1000-999=1,因此可以对算式进行分组运算.解解法一:分组法解法二:等差数列求和 (2+4+6+…+996+998+1000)-(1+3+5+…+995+997+ 999) =(2+1000)×500÷2-(1+999)×500÷2 =1002×250-1000×250 =(1002-1000)×250 =500。

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

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

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知识导航:1. 掌握运算性质和定律,应用性质和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利用和 差 积 商的变化规律进行巧算。

3. 在计算稍复杂的题时,根据题中运算符号或数字特点,合理的把参加运算的数字拆开,合并,再进行重新组合,这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4. 简算灵活性强,难度大,算前要认真审题,弄清楚数或算式的结构特点,确定运算性质,定律是正用还是反用;是局部用还是整体用;是直接用还是变形用。

典型例题分析:例1:2001÷200120022001例2888888888888123456787654321⨯++++++++++++++例3.10981.......543143213211⨯⨯++⨯⨯+⨯⨯+⨯⨯ 基本练习; 1.23311723233114⨯++⨯ 2.199920022003⨯3.1321311301÷ 4.(4.8×7.5×8.1)÷(2.4×2.5×2.7)5.÷⨯85.4(41)53315.66.3185⨯+- 6.351549995499549⨯+++7.(2×4×8×16×32)×(0.5×0.625×0.125×0.25)8.计算 0.2004×2005.2005-0.2005×2004.20049.1+90117721155611342111301920171215613+++++++拓展提高;1.9.1×4.8×6.13.141217÷÷÷ 2.471471471÷1571571573120062005200620042005-⨯⨯+ 4.6.65.54.43.32.21.12.13118.86.64.42.2++++++++++5.1001×200111991981981981335+÷+6.69121345611728186414321216169121++++++7.818181182182218218181818⨯ 8.100971.......131011071741411⨯++⨯+⨯+⨯+⨯9.10...43211...432113211211+++++++++++++++塞题精选;1. 把4/7化成小数后是多少?小数点后第2000位的数是几?2一本书页数需要6909个数码,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3用1至8这八个自然数中的四个数组成四位数,从个位到千位的数字依次增大,且任意两个数字的差都不是1,这样的四位数共有多少个?4一家三口人,爸爸比妈妈大3岁,现在他们一家人的年龄之和是80岁,10年前全家人的年龄之和是51岁,女儿今年多少岁?5 两人做移火柴棍的游戏,游戏的规则如下:两人从一堆火柴棍中轮流移走1到7根,直到移尽为止。

小学奥数第一讲:速算与巧算

小学奥数第一讲:速算与巧算

小学奥林匹克数学第一集: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例题讲解十个数字,几种计算符号,构造了千变万化的数学计算,计算要做到又快又正确。

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技巧,“硬算”加“巧算”。

“巧算”是对算式整体以及其中的每个数进行观察,剖析算式的特点和各数之间的可能存在的联系。

恰当地利用运算定律,改组运算顺序,使计算简便易行。

要达到“速”与“巧”主要掌握以下几点计算技巧:1.凑成容易算的数,在心算中培养凑整、搭配、替代的思维习惯。

如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又如若干比较接近的数相加时,可选择一个基数作为计算基础。

在此数上加上或减去这个基数的相差数。

2.利用运算定律简化运算。

3.根据某些算式的定律,学会创造条件,进行分组,分类地计算,使计算简便。

4.适当配对,能使计算简便。

例1:610+270+190分析:题中610+190=800,凑成整百数,所以先把“+190”搬家,搬到“+270”的前面,然后再把610+190的和算出来。

解:610+270+190=(610+190)+270=800+270=1070(说明: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是计算中常用的方法。

)例2:320-60+180分析:题中320+180的和是整百数,可以先把“+180”搬到“-60”的前面,再算出320与180的和。

解:320-60+180=(320+180)-60=500-60=440例3:6998+995+97+59分析:题中6998、995、97和59接近整千、整百、整十的数。

可以先把这些加数分别看作:7000-2、1000-5、100-3、60-1,然后再算出(7000+1000+100+60)-(2+5+3+1)的结果。

解:6998+995+97+59=7000-2+1000-5+100-3+60-1=(7000+1000+100+60)-(2+5+3+1)=8160-11=8149例4:计算18+21+23+20+15+19分析:先确定一个数作为基准,并将其他数与这个数作比较。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

第一讲:小数的简便运算知识结构:简便运算,就是用比较简捷、巧妙的方法计算出算式的得数。

一道计算题的简便算法常常不止一种。

解题技巧:小数的简便运算一般分为两个方面:(1)利用加、减、乘、除法的运算性质巧算;(2)巧用特殊数之间四则运算时表现的一些特性巧算。

计算时,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观察算式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确定正确的简便运算方法,简捷、巧妙地计算出算式的得数。

方法探究:例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0.9+9.9+99.9+999.9(2)0.8+9.8+99.8+999.8+9999.8例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53.4+56+(26.648-19.7)(2)14.48-(9.55+0.48)(3)57.3-(24.2-12.7)例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6.4×1.25 (2)28.3×0.4×2.5例4.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7.5÷(2.5÷4)(2)5.25÷13.125÷4×85.2例5. 计算199.7×19.98-199.8×19.96举一反三: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9.8+13.7+10.2 (2)20.36-7.98-5.02-4.36 (3)18.6-9.3+1.4-1.7 (4)9.7+9.8+9.9+10+10.1+10.2+10.3(5)3.9+0.39+0.039+0.0039+0.00039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42.1+(27.9-12.5)(2)7.85-(2.31+2.85)(3)3.28-(1.98-1.72)(4)4.87+(2.28+5.13)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4.5×4×0.5 (2)42.7×4×0.25(3)20×12.5×0.8×0.5 (4)0.125×0.25×0.5×64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小升初数学课程【第一讲:速算与巧算】

小升初数学课程【第一讲:速算与巧算】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学习目标:1、根据算式的结构和数的特征,灵活运用法则、定律、性质,可以把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2、进一步提高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知识概要:1、整体分析算式特点,创造条件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进行转化。

2、根据运算符号和数字特点,合理地把数拆开或者合并进行重新组合,使其变成符合运算定律的模式,以便简化运算。

常用方法:1、拆项法:灵活运用分数拆分的方法使复杂的分数求和计算简便。

常用的拆项形式有:111(11a a a a =−×++1111((b a a b b a a b=×−>×−2、约分法:灵活地将分子、分母转化变形,找出其公有的约数,分子和分母同时了除以此公约数(1除外,使计算简便。

经典例题:【例1】612319.213.51920209125025×−×+×【例2】23157156×【例3】987987987988÷【例4】1111111112612203042567290++++++++【例5】111111...... 3153563399483 ++++++【例6】(10.230.34(0.230.340.65(10.230.340.65(0.230.34 ++×++−+++×+【例7】267123894894124627+××−【例8】1303707071818181829292929292929292929+++【例9】1511109 ......2612110++++【例10】1791113151 31220304256−+−+−课堂练习:【练习1】1113.84.2333×++×【练习2】33333 ........2612989999100+++++××【练习3】1111111111 113434534534⎛⎞⎛⎞⎛⎞⎛⎞++×++−+++×+⎜⎟⎜⎟⎜⎟⎜⎟⎝⎠⎝⎠⎝⎠⎝⎠【练习4】1534.85 3.6 6.153 4185⎛⎞×÷−+×⎜⎟⎝⎠【练习5】836354197111179⎛⎞⎛⎞++÷++⎜⎟⎜⎟⎝⎠⎝⎠【练习6】81.515.881.551.867.618.5×+×+×课后作业:【作业1】1111 ....... 144771097100 ++++××××【作业2】4444 (1220304950)++++×【作业3】2000 20002000 2001÷【作业4】276543275 276543267+××−【作业5】11 235122354213554.3 105×+×−×【作业6】71251031111131113⎛⎞⎛⎞+÷+⎜⎟⎜⎟⎝⎠⎝⎠【作业7】15776÷【作业8】19111315 1 420304256 +−+−+。

1.速算与巧算

1.速算与巧算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一、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巧算加法1.直接利用补数巧算加法如果两个数的和正好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两个数互为补数,其中的一个加数叫做另一个加数的补数。

如:28+52=80,49+51=100,936+64=1000。

其中,28和52互为补数;49和51互为补数;936和64互为补数。

在加法计算中,如果能观察出两个加数互为补数,那么根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可以把这两个数先相加,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再与其它加数相加,这样计算起来比较简便。

例1巧算下面各题:(1)42+39+58;(2)274+135+326+265。

解:(1)原式=(42+58)+39=100+39=139(2)原式=(274+326)+(135+265)=600+400=10002.间接利用补数巧算加法如果两个加数没有互补关系,可以间接利用补数进行加法巧算。

例2计算986+238。

解法1:原式=1000-14+238=1000+238-14=1238-14=1224解法2:原式=986+300-62=1286-62=1224以上两种方法是把其中一个加数看作整十、整百、整千……,再去掉多加的部分(即补数),所以可称为“凑整去补法”。

解法3:原式=(62+924)+238=924+(238+62)=924+300=1224解法4:原式=986+(14+224)=(986+14)+224=1224以上方法是把其中一个加数拆分为两个数,使其中一个数正好是另一个加数的补数。

所以可称为“拆分凑补法”。

3.相接近的若干数求和下面的加法算式是若干个大小相接近的数连加,这样的加法算式也可以用巧妙的办法进行计算。

例3计算71+73+69+74+68+70+69。

解:经过观察,算式中7个加数都接近70,我们把70称为“基准数”。

我们把这7个数都看作70,则变为7个70。

如果多加了,就减去,少加了再加上,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⑷计算总和
第八讲 有趣的数阵图
1、辐射型 重叠数法——所有数字的和 + 重叠数 x(线数 -1)= 每条线上数字和 x 线数
2、封闭性 差值法:每条线上数字和 x 线数 - 所有数字的和 = 所有重叠数的和,然后依次尝试
第九讲 重叠问题
1、做题步骤:①不管重叠的——求有重复的总数 ②再减重叠的——求真正的总数 ③减去无关的 2、捆绑、粘贴类题目(木板、铁丝、纸……):重叠距离比物体数少 1 3、人数类题目:圈圈法:韦恩图——重叠部分表示两边条件都满足
判断真假型
在今年的小蜜蜂大赛中,获得金牌的是 A、B、C、D、E 五人之一。他们进行了
下列的猜测,其中只有一人猜错了。
A:“B、C、E 中有一人获得了金牌。”
D:“C 没有获得金牌。”
B:“A 和 E 都没有获得金牌。”
E:“B 和我都没有获得金牌。”
C:“获得金牌的是 A、D、E 中的一人。”
(问 1)请问获得金牌的是谁?(问 2)请问猜错了的人是谁?
知识点 例题 倒油问题 如何用能放 5 千克油和 9 千克油的两个桶平分 12 千克油?
天g 的量?
次品问题 九箱罐头中有一箱过期罐头,每箱有 100 个罐头,每个正常罐头重 10g,过期罐 头比正常的轻 2 克,请问怎么才能最快的找出过期罐头?
厘米,请问每个重叠的部分有多长?
20cm

65cm
人数问题
大森林里 22 只小兔子会种胡萝卜,18 只小兔子会摘苹果,其中 5 只小兔子即会 种胡萝卜又会摘苹果。另外 2 只小兔子刚刚出生,什么也不会。请问大森林里一 共有多少只小兔子呢?
第十讲 年龄问题
知识点 例题 求几岁 小明今天 8 岁,小明 3 年前与小红 2 年后同岁,请问小红今年几岁?
③数字类型求和(数字值与周期无关)
④日期问题(默认周期为 7 天,注意起始日)
第四讲 移多补少问题
一、 核心知识点:
①平均分问题(除法)
② 两 个 分
多(数量多的)给少 多(多余的)给半 (给出去是多出来的一半)
二、题型
①求“移”多少
③求“原来” ⑤求移动次数:移动总量 ÷ 每次数量 = 次数
倍数关系 今天是贝贝 4 岁生日,妈妈的年龄刚好是贝贝的 7 倍,几年后,妈妈年龄是贝贝 年龄的 5 倍?
和差类问题 爸爸 25 岁的时候小红出生了,今年两人年龄之和是 45,请问今年爸爸多少岁, 小红多少岁?
求过几年 爸爸今年 30 岁,妈妈今年 28 岁,娜娜今年 4 岁,几年后一家人的年龄和为 74 岁?
第六讲 逻辑推理
知识点 比较型
例题 四个小动物比赛跑步:小熊前面有两只动物但它不是最后一名,小兔比小猫快, 乌龟比小熊慢,你能猜出来他们分别得第几名吗?
条件型 小东、小南和小北三个人其中一人是老师,一人是医生,一人是司机。小北比司 机年龄大,小东和医生不同岁,医生比小南年龄小,请问他们分别是什么职业?
复习题答案
第一讲:16; 0; 250; 22; 36; 28 第二讲:18 个长方形; 5 个三角形; 8 个正方体,补充 10 个; 20 个; 3 面,4 面 第三讲:红花,粉花; 红花 16 盆黄花 10 盆粉花 10 盆; 3,40; 周六 第四讲:12 本; 20 只; 8 天 第五讲:路过花园 850 米,路过野鸭岛 550 米 第六讲:小兔第一小猫第二小熊第三乌龟第四; 小东是司机小南是老师小北是医生; D 获得金牌,A 说错话 第七讲:40 厘米; 80 厘米; 44 米 第八讲:中间数为 4; 中间数 1、2 左边 3、6 右边 4、5 第九讲:5 厘米; 37 只小兔子 第十讲:3 岁; 2 年后; 爸爸 35 岁小红 10 岁; 4 年后 第十一讲:2、6、30、24; 16 张 第十二讲:圆圈 =12,方框 =4; 铅笔每只 3 元,练习本每个 4 元; 苹果 30 克梨 20 克西瓜 70 克 第十三讲:称出关键量 1 千克; 称出 20g 后一直取半;每箱分别拿自然数串个; 2 次; 1 对 5,2 对 6,3 对 4
适用于一层的规则图形
③编号法:小图形逐个编号,分别组合 ④拆分法:分层分列计算
适用于复杂图形
2、立体图形计数
①不规则立体图形计数:头顶 + 楼上 = 本层
②空心问题:整体 - 空心 = 实心部分
③增补问题:⑴分层 / 分列补全 补充总数 = 层数 / 列数 x 每层 / 每列补充数
⑵整体 - 已有部分 = 缺少部分
请问图 4 中的图形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阴影部分空心) 将图 4 物体整体浸入黄色颜料中,标 1 号的小正方体有几 个面被染成黄色?标 2 号的小正方体有几个面被染成黄色?
(图 4)
第三讲 周期问题
知识点 第几个是什么
例题 学校在门口按照 3 盆红花,2 盆黄花,2 盆粉花的顺序摆放花坛,请问 ①第 24 盆花是什么颜色?第 28 盆花是什么颜色?
移完还多 ( 还少 ) 小明给了小红 12 只笔后,小红比小明还多 4 只,请问原来小明比小红多几只笔?
求移几次 灰兔比白兔多 80 根萝卜,每天给白兔 5 根,请问几天后两只兔子萝卜数一样多?
第五讲 和差问题
知识点 公式,找暗差
例题 游览完公园一圈的总路程是 1400 米,如果路过花园去游 乐场要比路过野鸭岛多走 300 米,请问两条路各多远?
握手问题 四个教授握手,A 握了 3 次,B 握了 2 次,C 握了 1 次,这时 D 握了几次手?
推理类问题 一个骰子的三个角度如右图, 你能找出那两个数是相对的吗?
—4—
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
1、分组法 判断:①数特点:等差 ②符号特点:有规律循环 做题步骤:①提取符号 ②找规律分组 ③多余数不能忘 特殊符号组:连续自然数(+ - - +)结果为 0
第十二讲 等式的加减法
1、步骤:①等号“=”两边分别计算;②同种(符号、物品…)之间才能计算;③等量代换——用求得数字带入式子 2、题型: ①一加一减:加法——加减抵消 ②两个加法:有相同——减法——“长”减“短”
没相同——加法——分组做除法
第十三讲 等式的加减法
1、要点:仔细审题,注意细节,突破定式 2、常见题型 ①倒油、天平称重问题——找差值 ②找次品 ⑴三分法(将所有商品分成三份,选两个称重); ⑵自然数串法(分别从第一箱取 1 个,第二箱 2 个,第三箱 3 个……,最后重量差多少即哪箱有次品) ③握手问题——注意已经握过的次数 ④分配问题——你一个、我一个,一个一个分 ⑤推理类问题:逐一排除不可能的情况 ⑥体育比赛——两队胜(剩)一个;“轮空”的情况。
8米
楼梯型
2米
第八讲 有趣的数阵图
知识点 例题 辐射型 请将 1-7 几个数字填入图 1 各圆圈内,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相加之和都是 12
封闭型 请将 1-6 几个数字填入图 2 各圆圈内,使每个圈上的四个数相加之和都是 12
( 图 1)
( 图 2)
第九讲 重叠问题
知识点 长度问题
例题
四块相同的木板,每块长 20 厘米,将它们如图黏在一起,得到新木板长度为 65
—3—
第十一讲 倒推法图
知识点 例题
小火车图
+4
×5
-6
÷2 12
一半又一半 柯老师有一些积分卡,第一次发出去全部的一半多 2 张,第二次发出去剩余部分 的一半少 1 张,最后还剩 4 张,请问柯老师一共有几张卡片?
第十二讲 等式加减法
知识点 例题
一加一减:加法
- =8
(加减抵消)
+ =16
=( )
2、金字塔数列 判断:首尾必为 1;连续自然数;中间值最大;对折照镜子 求和公式:和 = 中间数 X 中间数 特殊情况:缺角型
3、等差数列 判断:相邻两数差相等 求和公式(通用): 和 =(首 + 尾)x 个数 ÷2 求和公式(奇数个项): 和 = 中间数 x 个数
第二讲 图形计数
1、平面图形计数
①打枪法:从第一个端点开始,依次向前推进一个点 ②下楼梯法(公式法):找基本小图形,一直加到 1
②求“多”多少
④求“现在” ⑥倍数关系:线段图
—5—
第五讲 和差问题
1、什么是和差问题 题目中有两个数的和与差,求两个数分别是什么
2、解题方法: ①找“和”与“差”(注意“暗差”) ②画线段图 ③公式: 大数 =(和 + 差)÷2 小数 =(和 - 差)÷2 3、如何找“暗差”
第二讲 图形计数
知识点 平面图形:下楼梯法
(打枪法) 编号法
例题 请问图 1 中共有几个长方形?
请问图 2 中共有几个三角形?
(图 1)
(图 2)
立体图形:分层计数 增补问题
请问图 3 中的图形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如果想要把图 3 中的图形变成一个长方体,最少要补 充多少小正方体?
(图 3)
空心问题 染色问题
①移来移去,总量不变(结合移多补少) ②减量相等,差不变
第六讲 逻辑推理
1、做题步骤:
①找线索 ②分析 / 对比 ③记录 ④检验(是否每个条件都成立)
2、题型
①比较型(“比”年龄、体重、身高……)
符号法:“<”“>”进行比较 例:a 比 b 高,则 a > b 箭头法:箭头方向表示大小变化 例:a 比 b 高,则: 矮
某一种的个数 ②摆放到第 36 盆,每种花分别有多少盆?
数字型求和
一排数字的卡片上一次写着:1,3,5,1,3,5,1,3…… ①请问第 14 个数字是什么? ②请问这 14 个数字的和是多少?
日期问题 今天是星期三,再过 24 天是星期几?
—1—
第四讲 移多补少问题
知识点 例题 移完一样多 书架的上层比下层多 24 本书,上层给下层几书使两层一样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