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维修保养制度
船舶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船舶维修保养管理制度1. 背景船舶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以确保船舶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为了规范船舶维修保养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2. 目的本船舶维修保养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船舶维修保养工作按照统一的标准和程序进行,保证船舶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
3. 责任与义务- 船舶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船舶维修保养管理制度,并对其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
- 船舶维修保养人员必须按照制度要求,保证维修保养工作的质量和时效。
- 船舶船员要积极配合维修保养工作,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和协助工作。
4. 维修保养流程1. 接收维修保养申请:船舶维修保养人员接收维修保养申请后,进行初步确认并进行登记。
2. 制定维修计划:维修保养人员根据船舶情况和维修需求,制定维修计划,包括工作内容、工期和所需材料等。
3. 维修保养执行:按照维修计划执行维修保养工作,确保作业过程中安全、高效、质量可控。
4. 维修保养记录和报告:维修保养人员应及时记录维修保养工作的情况,包括维修过程、使用的材料和工时等。
完成维修保养后,编制维修保养报告并提交相关部门。
5. 维修保养验收:相关部门根据维修保养报告对维修工作进行验收,确认维修保养工作的质量。
6. 维修保养总结和改进:对维修保养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及时进行改进。
5. 维修保养质量控制- 维修保养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资质,确保维修保养工作符合相关要求和标准。
- 维修保养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程序进行操作,确保维修保养工作的质量。
- 维修保养人员应严格控制维修保养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6. 维修保养安全管理- 维修保养人员应遵守相关安全制度和规范,确保维修保养过程中的安全。
- 维修保养人员应使用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 维修保养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7. 维修保养信息管理- 建立维修保养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维修保养记录、维修报告、维修计划和维修保养申请等。
船舶设备维修保养及设备管理制度
船舶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及设备管理制度一、船舶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在海上航行过程中,船舶设备的正常运转与否直接关系到航行安全和船舶经济效益。
为此,船舶设备的维护和修理保养显得尤为紧要。
以下是船舶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的一些实在措施:1. 定期巡检:定期巡检是船舶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的紧要手段之一、巡检应依照设备的使用频率、机件特性、年限等不怜悯况分别订立巡检周期,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适时发觉问题。
2. 正确使用:船舶设备须依照说明书或使用手册进行正确使用。
如超负荷使用、使用在错误的工作条件下、狂风浪涌等恶劣环境下,都会造成设备严重损坏。
3. 合理保养:合理保养包括清洗、加油加液、紧固、润滑、保护等。
实在工作难度视设备大小多而杂度而定。
4. 适时维护和修理:一旦发觉设备显现故障,应适时检修,不能等到大问题显现再进行修复。
5. 设备管理:对于紧要或者大规模的设备,需要建立设备档案,对设备使用情况适时捕获、记录,使设备使用情况有据可查。
二、船舶设备管理制度为正常运行船舶,并保证航行安全和船舶经济效益,必需建立船舶设备管理制度,依照管理制度进行设备运转、保养、监督管理等工作。
1. 设立设备管理岗位:依据船舶设备的大小和多而杂度,设立设备管理专职岗位,负责船舶设备的运转和保养工作。
2. 订立设备管理计划:订立设备管理计划,包括设备使用时间布置,巡检周期、保养计划、维护和修理预案等。
3. 实行设备档案管理:建立设备档案,认真记录设备的型号、名称、安装位置、制造厂家、使用情况、保养记录、巡检记录等实在情况。
4. 设备安全管理:对紧要设备设置安全保护措施,如防护网、报警器、断电开关等,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5. 建立制度管理:设备管理制度必需具有严谨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重视制度宣扬和落实检查,做到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以上便是船舶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及设备管理制度的相关介绍。
为了确保船舶的正常运转,我们需要从维护设备正常运转、合理保养,到建立设备管理岗位,并订立科学的设备管理制度,从而确保船舶设备的长期、稳定、安全地使用。
船舶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船舶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一、概述船舶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设备系统,由各种不同的设备和系统组成。
为了保证船舶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必须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船舶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船舶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维修保养分类1.预防性维修保养预防性维修保养是指在设备达到一定使用时间或者使用状况下,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以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
预防性维修保养包括设备的定期检查、润滑检查、维护保养等。
2.故障维修保养故障维修保养是指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对设备进行紧急维修。
故障维修保养要求工作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修,以迅速恢复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维修保养流程1.作业申报2.故障分析设备管理员接收到维修保养申报后,需对故障进行分析。
通过观察和检查设备,确定故障的原因和性质,并评估维修保养所需的时间和人力资源。
3.维修保养计划制定根据故障分析的结果和实际情况,设备管理员制定设备维修保养的计划。
计划包括维修的时间、地点、维修的内容和维修所需的材料等。
4.维修保养执行设备管理员根据制定的维修保养计划,指派具有相应技术能力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保养工作。
维修人员在维修过程中需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维修,并记录维修工作的过程和结果。
5.维修保养验收维修人员在完成维修保养工作后,需对维修的设备进行验收。
验收包括设备的运行测试、工作质量的评估和维修记录的完善等。
四、维修保养的注意事项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预防性维修保养的重要环节。
设备管理员应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状况,制定设备的定期检查计划,并指导维修人员进行检查。
检查的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工作状态、润滑情况、散热情况等。
2.维护保养设备的维护保养是设备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的重要手段。
维修人员在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时,需注意使用正确的润滑油和维护材料,并保持设备的清洁和干燥。
3.维修工作记录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工作时,需详细记录维修的过程和结果。
船舶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船舶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篇一:船舶日常维修保养制度船舶日常维修保养制度为加强船舶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保持船舶处于良好的技术和适航状态,有效地掌握船舶技术状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长江海事局所属的海巡船舶。
二、船舶日常维修保养的定义:船舶日常维修保养是指船舶在二次计划进厂修理间隔期内,为确保船舶处于良好的技术和适航状态,由船员或以船员为主对船舶各类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或排除各种故障所做的工作,是海巡船舶保持正常技术状态的基本方法。
三、日常维修保养应遵循的原则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养修并重,勤俭节约的原则。
2、部门监督,处站负责,船舶实施的原则。
3、日常保养和停航检修相结合的原则。
四、日常维修保养工作的分类1、船舶日常维修保养工作分为:日保养、月度保养和停航检修三种,其中,停航检修又分为半年度检修和年度检修。
2、日保养每天进行;月度保养每月进行一次,每次一天;半年度检修按主机运转500-600小时或半年进行一次,每次3-5天;年度检修按主机运转1000-1500小时或一年进行一次,每次3-7天。
五、制定计划及实施1、船舶日保养及月度保养计划由轮驾两部负责人依据本船实际情况制定,并由海事处统一组织实施并检查。
2、船舶年度(半年度)检修,由各分支局统筹安排,计划检修项目由船舶依其技术状况编写,经海事处审核,并至少提前1个月报分支局船舶管理部门,经审批后由海事处组织实施。
3、停航检修工作以船员为主,有关部门应积极做好配件、工属具等准备,为船员自修或扩大自修创造条件;但如遇有较大检修项目或机加工要求,本船的确难以做到,可经分支局船舶管理部门同意,并协助联系有关厂家解决;停航检修完成后,由分支局船舶管理部门或委托海事处船舶管理人员组织验收。
4、船舶日常维修保养工作计划应纳入各单位方针目标管理和考核,应根据批准的船舶日常维修保养计划,按时维护和交船检修,确需改变时,应报相应部门批准同意并适时调整维修计划。
5、船舶维修保养工作要实行“四定”:⑴定人员:按船舶各设备及部位分工,落实到人;⑵定时间:船舶各部位及各设备要确定维修保养周期,定期检修保养;⑶定项目:在每一周期内,要制定具体的维修保养项目;⑷定质量:按各部位及各设备维修保养质量要求,检查验收。
船舶维修保养规章制度
船舶维修保养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船舶维修保养工作,提高船舶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船舶维修保养工作,并对船舶维修保养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
第三条:船舶维修保养工作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维修保养工作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第四条:船舶维修保养工作应以保证船舶正常运行和延长船舶使用寿命为宗旨,确保船舶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第五条:船舶维修保养工作应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维修保养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
第二章维修保养制度第六条:船舶维修保养工作需制定详细的维修保养计划,明确维修保养的内容、人员和时间安排。
第七条:船舶维修保养工作按照维修保养计划进行,保证维修保养作业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八条:船舶维修保养工作分为预防性维修和紧急维修两种,根据船舶运行状况和需要灵活调整维修保养计划。
第九条:船舶维修保养工作需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十条:船舶维修保养工作需建立维修保养档案,记录维修保养的内容、人员和时间,做到维修保养过程可追溯。
第三章维修保养管理第十一条:船舶维修保养工作需根据船舶的具体情况和运行特点进行分类管理,确保维修保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十二条:船舶维修保养工作需加强对维修保养人员的管理,建立维修保养队伍,提高维修保养人员的协作能力和责任意识。
第十三条:船舶维修保养工作需加强对维修保养设备和工具的管理,确保设备和工具的完好和有效性。
第十四条:船舶维修保养工作需加强对维修保养材料和配件的管理,确保材料和配件的合格性和使用性。
第十五条:船舶维修保养工作需定期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总结,提高维修保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四章维修保养安全第十六条:船舶维修保养工作需加强对维修保养安全的管理,建立维修保养安全制度,确保维修保养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十七条:船舶维修保养工作需加强对维修保养现场的管理,确保维修保养现场的清洁和整齐,避免事故的发生。
船舶维修保养管理手册
船舶维修保养管理手册第1章船舶维修保养概述 (4)1.1 维修保养的基本概念 (4)1.2 维修保养的目的与意义 (4)第2章船舶维修保养管理体系 (5)2.1 维修保养组织结构 (5)2.2 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5)2.3 维修保养人员职责 (5)第3章船舶维修保养计划 (5)3.1 维修保养计划的制定 (5)3.2 维修保养计划的实施与监督 (5)第4章船舶动力系统维修保养 (5)4.1 主机维修保养 (5)4.2 辅机维修保养 (5)4.3 电站维修保养 (5)第5章船舶航行系统维修保养 (5)5.1 舵装置维修保养 (5)5.2 船舶导航设备维修保养 (5)第6章船舶船体结构维修保养 (5)6.1 船体结构检查与维护 (5)6.2 船体防腐维修 (5)第7章船舶电气系统维修保养 (5)7.1 电缆与接线维修保养 (5)7.2 电机维修保养 (5)7.3 控制系统维修保养 (5)第8章船舶救生消防系统维修保养 (5)8.1 救生设备维修保养 (5)8.2 消防设备维修保养 (5)第9章船舶生活设施维修保养 (5)9.1 船舶卫生设施维修保养 (5)9.2 船舶通风空调系统维修保养 (5)9.3 船舶照明系统维修保养 (5)第10章船舶特种设备维修保养 (5)10.1 起重设备维修保养 (6)10.2 液压设备维修保养 (6)10.3 压缩空气设备维修保养 (6)第11章船舶维修保养质量控制 (6)11.1 维修保养质量标准 (6)11.2 维修保养质量检查与评估 (6)第12章船舶维修保养安全管理 (6)12.1 维修保养安全规程 (6)12.2 应急预案与处理 (6)第1章船舶维修保养概述 (6)1.1 维修保养的基本概念 (6)1.1.1 日常保养 (6)1.1.2 定期维修 (6)1.1.3 大修 (7)1.1.4 设备更新 (7)1.2 维修保养的目的与意义 (7)第2章船舶维修保养管理体系 (7)2.1 维修保养组织结构 (7)2.1.1 维修保养部门 (7)2.1.2 维修保养小组 (8)2.1.3 保障部门 (8)2.2 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8)2.2.1 维修保养计划制度 (8)2.2.2 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制度 (8)2.2.3 维修保养质量控制制度 (8)2.2.4 维修保养安全管理制度 (8)2.3 维修保养人员职责 (8)2.3.1 维修保养部门负责人 (8)2.3.2 维修保养组长 (9)2.3.3 技术人员 (9)2.3.4 工人 (9)2.3.5 保障部门人员 (9)第3章船舶维修保养计划 (9)3.1 维修保养计划的制定 (9)3.1.1 制定原则 (9)3.1.2 制定步骤 (9)3.1.3 维修保养计划内容 (10)3.2 维修保养计划的实施与监督 (10)3.2.1 实施要求 (10)3.2.2 监督与检查 (10)3.2.3 记录与归档 (10)第4章船舶动力系统维修保养 (11)4.1 主机维修保养 (11)4.1.1 柴油机主机维修保养 (11)4.1.2 蒸汽轮机主机维修保养 (11)4.2 辅机维修保养 (11)4.2.1 柴油机辅机维修保养 (11)4.2.2 电气设备维修保养 (11)4.3 电站维修保养 (12)第5章船舶航行系统维修保养 (12)5.1 舵装置维修保养 (12)5.1.1 检查舵叶 (12)5.1.3 维修保养措施 (12)5.2 船舶导航设备维修保养 (12)5.2.1 检查导航设备 (12)5.2.2 维修保养措施 (13)5.2.3 更新与升级 (13)第6章船舶船体结构维修保养 (13)6.1 船体结构检查与维护 (13)6.1.1 检查频率与方法 (13)6.1.2 检查内容 (13)6.1.3 维护措施 (13)6.2 船体防腐维修 (13)6.2.1 防腐措施 (13)6.2.2 维修方法 (14)第7章船舶电气系统维修保养 (14)7.1 电缆与接线维修保养 (14)7.1.1 定期检查电缆绝缘 (14)7.1.2 保持电缆敷设整齐 (14)7.1.3 接线端子检查与紧固 (14)7.2 电机维修保养 (14)7.2.1 定期检查电机绝缘 (14)7.2.2 电机轴承润滑 (14)7.2.3 电机冷却系统维护 (15)7.3 控制系统维修保养 (15)7.3.1 控制柜维护 (15)7.3.2 控制线路检查 (15)7.3.3 控制设备校准 (15)第8章船舶救生消防系统维修保养 (15)8.1 救生设备维修保养 (15)8.1.1 救生艇维修保养 (15)8.1.2 救生筏维修保养 (15)8.1.3 救生衣维修保养 (16)8.2 消防设备维修保养 (16)8.2.1 灭火器维修保养 (16)8.2.2 消防栓维修保养 (16)8.2.3 消防报警系统维修保养 (16)第9章船舶生活设施维修保养 (17)9.1 船舶卫生设施维修保养 (17)9.1.1 卫生间设施 (17)9.1.2 下水管道 (17)9.1.3 消毒与清洁 (17)9.2 船舶通风空调系统维修保养 (17)9.2.1 通风系统 (17)9.2.2 空调系统 (17)9.3 船舶照明系统维修保养 (18)9.3.1 照明设备 (18)9.3.2 线路检查 (18)9.3.3 照明效果优化 (18)第10章船舶特种设备维修保养 (18)10.1 起重设备维修保养 (18)10.1.1 概述 (18)10.1.2 维修保养内容 (18)10.2 液压设备维修保养 (18)10.2.1 概述 (18)10.2.2 维修保养内容 (19)10.3 压缩空气设备维修保养 (19)10.3.1 概述 (19)10.3.2 维修保养内容 (19)第11章船舶维修保养质量控制 (19)11.1 维修保养质量标准 (19)11.1.1 维修保养的基本要求 (19)11.1.2 维修保养质量标准 (20)11.2 维修保养质量检查与评估 (20)11.2.1 质量检查 (20)11.2.2 质量评估 (20)第12章船舶维修保养安全管理 (20)12.1 维修保养安全规程 (20)12.1.1 维修保养前的准备工作 (20)12.1.2 维修保养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21)12.1.3 维修保养后的验收与评估 (21)12.2 应急预案与处理 (21)12.2.1 应急预案制定 (21)12.2.2 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21)12.2.3 处理 (22)12.3 安全培训与教育 (22)12.3.1 安全培训内容 (22)12.3.2 安全培训方式 (22)12.3.3 安全教育 (22)以下是船舶维修保养管理手册的目录结构:第1章船舶维修保养概述1.1 维修保养的基本概念1.2 维修保养的目的与意义第2章船舶维修保养管理体系2.1 维修保养组织结构2.2 维修保养管理制度2.3 维修保养人员职责第3章船舶维修保养计划3.1 维修保养计划的制定3.2 维修保养计划的实施与监督第4章船舶动力系统维修保养4.1 主机维修保养4.2 辅机维修保养4.3 电站维修保养第5章船舶航行系统维修保养5.1 舵装置维修保养5.2 船舶导航设备维修保养第6章船舶船体结构维修保养6.1 船体结构检查与维护6.2 船体防腐维修第7章船舶电气系统维修保养7.1 电缆与接线维修保养7.2 电机维修保养7.3 控制系统维修保养第8章船舶救生消防系统维修保养8.1 救生设备维修保养8.2 消防设备维修保养第9章船舶生活设施维修保养9.1 船舶卫生设施维修保养9.2 船舶通风空调系统维修保养9.3 船舶照明系统维修保养第10章船舶特种设备维修保养10.1 起重设备维修保养10.2 液压设备维修保养10.3 压缩空气设备维修保养第11章船舶维修保养质量控制11.1 维修保养质量标准11.2 维修保养质量检查与评估第12章船舶维修保养安全管理12.1 维修保养安全规程12.2 应急预案与处理12.3 安全培训与教育第1章船舶维修保养概述1.1 维修保养的基本概念船舶维修保养是指对船舶及其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故障排除、零部件更换、功能调整等一系列维护工作,以保证船舶的安全、可靠、经济和环保运行。
船舶保养工作制度
船舶保养工作制度一、总则1.1 为了确保船舶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提高船舶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港口法》、《船舶安全检查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所有在籍船舶的保养工作,包括新建、改建、维修、坞修等各个阶段的船舶。
1.3 船舶保养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维修为辅、科学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确保船舶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二、组织与管理2.1 船舶保养工作由船舶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或者其委托的船舶维修企业负责组织实施。
2.2 船舶保养工作应建立健全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职责,实行岗位责任制。
2.3 船舶保养工作应制定详细的保养计划,包括保养项目、保养周期、保养内容、保养要求等,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2.4 船舶保养工作应建立健全保养记录制度,详细记录每次保养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故障及处理情况等,以备查验。
三、保养内容与要求3.1 船舶设备保养内容主要包括:主机、副机、发电机组、锅炉、蒸汽发生器、消防设备、应急设备、导航设备、通信设备、电气设备、甲板设备等。
3.2 船舶设备保养要求:(1)按照保养计划及时进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2)严格按照设备保养规程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保养质量;(3)保养过程中发现故障应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及时报告;(4)保养结束后,应进行验收,确保设备达到规定的工作要求;(5)对于重要的船舶设备,应定期进行技术鉴定,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四、保养方法与技术4.1 船舶保养工作应采用科学、合理的保养方法,包括清洁、润滑、调整、紧固、更换等。
4.2 船舶保养工作应根据设备的工作环境、使用频率、负荷情况等因素,采取相应的保养措施。
4.3 船舶保养工作应注重技术创新,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保养效果。
五、安全与环保5.1 船舶保养工作应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船舶维修和保养管理制度
船舶维修和保养管理制度一、引言船舶是海上交通运输的重要工具,维修和保养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船舶的性能和安全。
为了确保船舶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船舶维修和保养管理制度应当制定并严格执行。
二、船舶维修管理1. 维修计划制定船舶维修计划应基于船舶的实际情况,包括船舶的类型、航行区域、使用年限等因素。
制定维修计划时需要考虑船舶的定期检修和事故维修,并确保维修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 维修记录管理船舶维修记录是船舶维修管理的重要依据,需要详细记录每次维修的内容、时间、人员和费用等信息。
维修记录的管理应遵循统一的格式和标准,并保证其真实、准确和完整。
3. 维修预算管理船舶维修费用是维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制定维修计划时进行预算,并按照预算进行支出管理。
维修预算管理要合理分配资金,确保维修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船舶保养管理1. 保养计划制定船舶保养计划应根据船舶的各项技术要求制定,包括船体清洁、设备润滑、腐蚀防护等。
保养计划应根据船舶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周期和方法,并且确保计划的全面和系统性。
2. 保养操作规范保养工作需要按照统一的操作规范进行,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和环保要求,使用合适的设备和工具,并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保障人员和船舶的安全。
3. 保养记录管理船舶保养记录是保养管理的重要依据,应详细记录每次保养的内容、时间、人员和效果等信息。
保养记录的管理要求与维修记录类似,保证其真实、准确和完整。
四、船舶维修和保养质量控制1. 质量检查制度建立船舶维修和保养质量检查制度,定期对维修和保养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检查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人,发现问题应立即进行整改,以确保船舶维修和保养质量的稳定和提升。
2. 师傅带徒制度船舶维修和保养工作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建立师傅带徒制度,将经验传授给新手,提升整个团队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3. 外部监督机制船舶维修和保养质量控制还需要依靠外部监督机制,包括相关监管部门和船级社等。
船舶的维修管理规章制度
船舶的维修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船舶维修保养工作,保障船舶运行安全及航行效率,制订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本船公司所有船舶的维修保养工作,凡航次超过24小时的船舶均应执行。
第三条船舶维修保养应注重规范、安全、高效,船舶管理人员应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维修保养水平。
第二章维修保养管理第四条船舶维修保养应划分为预防性维修和应急维修两种类型。
预防性维修是指对船舶进行定期保养,检查设备状态,防患于未然。
应急维修是指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或损坏情况,需要紧急修理。
第五条预防性维修应包括船舶定期检查、润滑保养、设备清洁、部件更换、设备调整等工作。
第六条应急维修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临时维修、应急备件更换等方式解决。
第七条船舶维修保养应根据规定保养周期进行,逾期未进行维修保养的,应由船舶管理部门追究责任。
第八条船舶维修保养应列入船舶维修保养日志,详细记录每次维修保养的内容、时间、人员等信息。
第三章维修保养人员管理第九条船舶维修保养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持有相应资格证书,并接受过培训。
第十条船舶维修保养人员应按照规章制度执行维修保养工作,不得擅自修改、拆卸设备,应密切注意设备维护保养情况。
第十一条船舶维修保养人员应保持维修仪容仪表,不得在工作中擅离岗位,不得饮酒等影响工作的行为。
第十二条船舶维修保养人员在执行维修保养工作时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严格遵守船舶安全操作规定。
第四章维修保养设备管理第十三条船舶维修保养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第十四条船舶维修保养设备应按照规定使用,不得私自借用或擅自更换。
第十五条船舶维修保养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维护,确保设备长期可靠使用。
第五章突发情况处理第十六条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或损坏情况,应立即通知船舶管理部门,采取应急措施,确保船舶和船员安全。
第十七条船舶管理部门应建立应急预案,对船舶经常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重点监控,确保船舶在突发情况下有能力应急处理。
船舶日常维修保养制度
船舶日常维修保养制度船舶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需要经常进行维修保养来保证船舶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船舶日常维修保养制度是规范船舶维修保养工作的重要文件,它包括维修计划、维修流程、维修保养要求等内容。
下面详细介绍船舶日常维修保养制度。
一、维修计划船舶日常维修保养制度首先需要制定维修计划,确定维修保养的时间和内容。
维修计划应根据船舶的使用情况和维修保养的要求制定,包括定期维修、预防性维修和应急维修等内容。
维修计划需要经过船舶管理部门审批,并及时通知到相关部门和人员。
二、维修流程维修流程是指船舶维修保养工作的操作步骤和流程,确保维修保养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维修流程包括维修准备、维修操作、维修检验和维修记录等环节。
维修准备阶段需要明确维修保养的目的和要求,准备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维修操作阶段需要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维修保养工作,确保操作正确。
维修检验阶段需要对维修保养后的船舶进行检查,确保维修效果符合要求。
维修记录阶段需要及时记录维修保养的结果和问题,为下次维修保养提供参考。
三、维修保养要求船舶日常维修保养制度需要明确维修保养的要求,包括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等。
维修保养标准是指船舶维修保养工作应符合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等。
维修保养规范是指船舶维修保养工作应遵循的操作规范,如相关手册和文件等。
技术要求是指维修保养工作应具备的技术条件和能力,包括维修保养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具设备的完备性。
四、维修保养管理船舶日常维修保养制度还需包括维修保养管理的内容,确保维修保养工作的有效进行。
维修保养管理包括责任分工、监督检查和质量评估等环节。
责任分工是指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维修保养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监督检查是指对维修保养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质量评估是指对维修保养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审核,确保维修保养工作符合要求。
船舶日常维修保养制度是保证船舶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通过制定维修计划、维修流程、维修保养要求和维修保养管理等内容,能够有效地进行船舶维修保养工作。
船舶进厂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船舶进厂维修保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船舶进厂维修保养管理工作,加强对船舶设备和机械的保养与检修,提高船舶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人员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船舶进厂维修保养管理工作。
第三条船舶进厂维修保养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维修结合、保养为基础”的原则。
第四条每艘船舶应制定相应的维修保养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执行。
第五条维修保养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培训合格并持有相应的证书。
第六条船舶进厂维修保养管理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保维修保养工作安全有效进行。
第七条船舶进厂维修保养管理责任单位为船舶管理部门。
第八条船舶进厂维修保养管理责任人为船舶管理部门主管。
第九条船舶进厂维修保养管理人员应加强安全意识,严禁违规操作和违规维修。
第十条船舶进厂维修保养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加强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和宣传。
第二章船舶进厂维修保养前准备工作第十一条船舶进厂维修保养前,应进行详细的船舶设备和机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修。
第十二条船舶进厂维修保养前,应准备好相应的维修保养工具和设备。
第十三条船舶进厂维修保养前,应做好维修保养计划和进度安排。
第十四条船舶进厂维修保养前,应清晰明确工作责任分工和任务分配。
第十五条船舶进厂维修保养前,应对维修保养场地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工作环境。
第十六条船舶进厂维修保养前,应对维修保养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十七条船舶进厂维修保养前,应妥善安排维修保养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第三章船舶进厂维修保养工作流程第十八条船舶进厂维修保养工作应按照制定的计划和进度安排进行。
第十九条船舶进厂维修保养工作应进行安全防护措施和质量保证。
第二十条船舶进厂维修保养工作应按照维修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工作质量。
第二十一条船舶进厂维修保养工作应及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第二十二条船舶进厂维修保养工作应定期进行工作现场的安全检查和整改。
第四章船舶进厂维修保养后工作第二十三条船舶进厂维修保养后应妥善保管维修保养记录和材料。
船舶维修和保养管理制度
船舶维修和保养管理制度一、简介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完善的船舶维修和保养管理制度,以确保船舶的安全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船舶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对于航行安全至关重要,必须严格执行本制度。
二、维修和保养策略1.定期维护:每船舶按照维护周期安排定期检修,包括机械设备、电气系统、船体结构等方面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2.预防性维修:针对已发现的问题和潜在问题,在出现故障前及时进行维护,避免事故的发生。
3.修补性维修:在发生事故或故障时,采取紧急维修措施,恢复船舶的可用性,并制定计划进行彻底维修。
三、维修和保养措施1.设备日常检查:船舶上的各种设备应定期进行日常检查,包括润滑油、冷却液、电池电量等。
2.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包括润滑、更换磨损零部件等。
3.船体维护:定期进行船体清洗、防锈工作,并修复发现的船体破损和腐蚀。
4.船舶通风系统保养:定期检查通风系统的工作状态,并清理通风管道和过滤网。
5.船舶电气系统维护:定期检查电气系统的接线、开关和设备,确保正常工作。
6.排污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清理船舶上的排污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7.救生设备检查:定期检查救生设备的完好性和可用性,如救生圈、救生衣等。
四、维修和保养记录1.维修记录:对每一次维修和保养工作,都要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维修项目、维修内容、维修人员和维修时间等。
2.设备运行记录: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包括故障情况、修复情况和设备使用寿命等。
3.维修费用记录:记录每次维修和保养所产生的费用,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等。
五、维修和保养人员培训1.安全培训:维修和保养人员应参加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相关的维修和保养标准和规程。
2.技术培训: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提升维修和保养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确保其能够胜任相关的工作。
3.操作规程培训:培训维修和保养人员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确保工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六、维修和保养管理评估1.定期评估:定期对维修和保养工作进行评估,包括工作量、质量和安全等方面,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船舶日常维护管理制度
船舶日常维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船舶日常维护管理的监督与指导,保障船舶运行安全,规范船舶维护行为,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内所有民用船舶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船舶日常维护管理是指对船舶各部分设备进行定期维护检查、保养和维修管理活动。
第四条船舶日常维护管理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保证船舶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五条船舶管理人要对船舶日常维护工作负责,明确责任人员,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第六条船舶管理人应组织制定船舶日常维护计划,包括维护内容、维护周期、维护标准等。
第七条船舶管理人应组织船员参加相关维护培训,提高其维护管理水平。
第八条船舶管理人应建立维护记录档案,包括船舶维护日志、维护检查表等。
第三章维护内容与要求第九条船舶日常维护应包括船舶的机械设备、电气设备、船体及船舱设备等各部分。
第十条船舶日常维护应按照维护标准和要求进行,不能随意更改。
第十一条船舶日常维护应根据维护计划进行,保持维护间隔时间的合理性。
第十二条维护期间应对船舶各部分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工作完成后应及时记录。
第四章维护质量与验收第十三条船舶日常维护的质量应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确保船舶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维护工作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确认,确保维护工作符合标准。
第五章索赔和责任第十五条如因维护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导致船舶发生事故,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如因维护人员操作不当导致事故,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补充规定第十七条对于特殊设备和特殊船舶,其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应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
第十八条船舶日常维护管理制度应不断完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第十九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以上就是关于船舶日常维护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能够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确保船舶设备的安全运行。
同时也希望相关管理人员能够加强对船舶维护管理的监督和指导,不断提高维护管理水平,为航运安全和船舶运营保障作出贡献。
船舶和设备维护制度
船舶和设备维护制度1目的和范围本文件对船舶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作了规定,旨在使船员掌握船体及设备的技术状况,防止机械设备损坏,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燃润料和备配件的消耗。
适用于进入安全管理体系的船舶。
2设备的维护指船舶在参加营运过程中,在两次计划修理期间,由船员或以船员为主负责对设备进行的预防性的维修、保养工作。
2.1日常航行维护营运中船舶的机电设备应按航次计划维护,每班在值班中应做好机件润滑、冷却、调整等管理,保证机电设备正常运行。
交班前,各班负责对机电设备擦试干净,保持设备整洁。
2.2航次到港维护2.2.1船舶到港后,各班应按航次计划和规定时间,保质、保量地对各机具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工作。
2.2.2检修完毕,应把工具擦试干净放回原处,并把现场打扫干净,保持机舱整洁。
2.2.3各类船舶航次到泊港检修时间:连续航行48小时以上的不少于4小时;上水进入三峡大坝前不少于4小时,短线及港作船应充分利用途中停靠时间进行维修保养。
2.3计划停航维护2.3.1计划停航维护应按维护保养规定,进行航次到港所不能完成的或较大的维修工程项目,但一般均应由船员自修维护为主,如船员确无力解决的项目由厂、站协助解决。
2.3.2停航检修由船舶提出,船公司机务部门按修船制度与船舶技术状况安排。
2.3.3船舶接到停检通知后,立即根据保养周期结合机电设备实际运转情况及各工班的要求,编制停检计划,并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2.3.4在停检中要注意安全,设备拆装要有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工伤及机损事故发生。
2.4计划修理保养按《修船制度》进行。
3实施步骤3.1按年度预防检修周期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作好测量记录,发现隐患及时清除。
3.2必须储备必要的配件,为日常维修保养创造条件,做好修旧利废工作,不合格者及时退还。
3.3拆装重要的部件,要有措施要求,关键问题交待清楚,重大工程轮机长和分管轮机员必须亲自参加,以策安全,确保检修质量。
3.4设备经检修更换主要配件后,应动车作效用试验,对主、副机柴油系统部件拆检后,应做好充油排气工作,确认可靠后方可使用。
船舶行业船舶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船舶行业船舶维护保养管理制度船舶维护保养是船舶行业中的重要工作,它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船舶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船舶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船舶维护保养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并提供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一、船舶维护保养的必要性船舶维护保养对于船舶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船舶是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其各个部件的运转状态直接关系到船舶的性能和安全性。
定期对船舶进行维护保养,可以及时发现并修复故障和磨损,确保船舶的正常工作。
其次,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会受到海水、大气等环境因素的侵蚀,船体和设备等部件也会因为长期使用而产生磨损和老化。
若不进行及时维护,将可能导致船舶出现故障甚至危及人员安全。
因此,建立船舶维护保养管理制度,对保障船舶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二、船舶维护保养的管理原则1. 定期检查:船舶维护保养需按照具体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包括设备检测、部件磨损情况、润滑油更换等。
定期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预防故障的发生。
2. 分级管理:根据船舶的重要性和设备的特殊性,对维护保养进行分级管理。
重要设备和关键部位应加强监测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先进技术:船舶维护保养应引进和运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维修方法,提高维护保养的效率和质量。
利用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船舶巡检,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及时发现船舶设备的异常情况。
三、船舶维护保养的具体内容1. 船体维护:船舶的船体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定期检查船体的结构是否完好,是否有腐蚀、磨损等问题。
同时,对船体涂层进行防腐处理,确保船体的耐久性和防腐性。
2. 机电设备维护:船舶的机电设备是船舶正常运转的核心部分,定期检查和保养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如发动机、舵机、电器设备等,确保其安全可靠。
3. 油漆维护:定期对船舶的油漆进行检查和维护,修复掉落或者磨损的漆层,保持船舶外观的美观和防锈效果。
4. 管道维护:船舶的管道系统如给排水系统、燃油系统等,需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船舶的维修管理制度
船舶的维修管理制度一、维修工作计划1. 为保证船舶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修保养工作的顺利进行,船舶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组织实施船舶的维修保养计划。
2. 维修工作计划应当包括维修保养项目、维修保养内容、维修保养时间、维修保养地点和维修保养人员等信息。
3. 维修工作计划应当遵循维修保养流程和标准,确保维修保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维修工作任务分解1. 在维修工作计划确定之后,船舶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维修工作计划,将维修工作任务分解给各个相关部门和人员。
2. 维修工作任务分解应当明确维修工作内容、维修工作标准、维修工作要求和维修工作时间等信息,确保维修工作任务的完成和维修质量的达标。
3. 维修工作任务分解应当遵循部门责任划分和人员职责明确的原则,使每个相关部门和人员都能够清楚自己的维修工作任务和责任。
三、维修工作执行1. 维修工作执行是维修管理制度的核心环节,船舶管理部门应当通过组织实施、监督检查等方式确保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维修质量的达标。
2. 维修工作执行应当严格按照维修工作计划和维修工作任务分解的要求,确保维修工作的按时按质完成。
3. 维修工作执行过程中,船舶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处理维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纠正不当行为,确保船舶维修工作的稳步进行。
四、维修工作验收1. 维修工作验收是维修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船舶管理部门应当通过验收工作对维修工作进行评价和检验,确保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 维修工作验收应当包括维修工作内容、维修工作标准、维修工作要求和维修工作时间等方面的验收内容,以及维修工作人员的验收纪录和验收意见等信息。
3. 维修工作验收应当由相关部门或专业机构进行验收,验收结果应当及时记录、反馈和处理,确保维修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和维修工作的质量可控。
通过上述描述,我们了解到船舶的维修管理制度涵盖了维修工作计划、维修工作任务分解、维修工作执行和维修工作验收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相互衔接、互为保障,共同构成了船舶维修管理制度的整体框架。
船舶保养与维修管理制度
船舶保养与维护和修理管理制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为了保障公司船舶的正常运营和安全性,规范船舶保养与维护和修理工作,提高船舶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率,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船舶的保养与维护和修理工作,包含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故障维护和修理。
二、保养与维护和修理责任1.公司船舶保养与维护和修理工作由保养与维护和修理部门负责。
2.保养与维护和修理部门负责订立具体的保养计划和维护和修理方案,并布置专业的技术人员执行。
3.各船舶的船长和水手应乐观搭配保养与维护和修理部门的工作,供应必需的信息和帮助。
三、保养与维护和修理流程1.日常保养–每日船舶保养:•定期检查船舶主机、辅机和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运行参数和异常情况。
•检查消防设备、救生设备的完好性,做好记录。
–每周船舶保养:•检查船舶的航行仪器、通信设备和电气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
•清洁船舶外部和内部区域,保持乾净,并及时修复损坏的设施设备。
–每月船舶保养:•检查船舶润滑油、冷却水等液体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
•检查船舶各系统的管路和连接件,保证其密封性和可靠性。
–每季船舶保养:•检查船舶的船体结构和防腐蚀涂层,修复和涂刷受损部分。
•清理船舶的货舱和舱底,排出可能引起污染和腐蚀的物质。
–每年船舶保养:•完全检修船舶的主机和辅机,包含拆检、更换磨损部件等工作。
•检修船舶的航行和通信设备,确保其符合相关要求。
2.定期保养–依据船舶的使用情况和保养计划,订立定期保养周期。
–定期保养包含对船舶重要设备和系统的全面检查和维护,如发动机、电气系统、航行设备等。
–定期保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确保质量和安全。
3.故障维护和修理–当船舶显现故障时,船长或相关人员应立刻向保养与维护和修理部门报告,并供应认真的故障描述。
–保养与维护和修理部门应快速响应,派遣技术人员前往现场进行故障诊断和维护和修理。
–在维护和修理过程中,应保证操作规范,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完好。
船舶维修和保养管理制度
船舶维修和保养管理制度船舶维修和保养是确保船只正常运行和安全航行的关键环节。
为了有效管理船舶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船舶维修和保养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维修计划、维修流程、维修记录和维修人员培训四个方面来介绍船舶维修和保养管理制度。
一、维修计划船舶维修计划的制定应充分考虑航行特点和船舶状况。
首先,船东或经理应该根据航行经验和历史数据,制定预防性维修计划,并与相应的维修公司协商确定工作内容、时间和费用。
其次,定期船检应包括船体、设备和系统的检查项目,以及必要的修理、更换和调整措施。
最后,应明确船舶维修计划的执行责任和时间节点,并将其纳入船舶管理系统,以便实时监控和调整。
二、维修流程船舶维修流程应确保高效、安全和质量可控。
首先,船舶出现故障或需要修理时,船长或相关人员应及时做好故障报告,并通知维修人员。
维修人员需对故障或修理需求进行评估,确定修理方案和所需材料。
然后,船舶维修和保养工作应由专业的维修团队进行,并按照先进的技术和操作标准进行施工。
最后,在每次维修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和测试,确保其符合船级社和相关法规的要求。
三、维修记录船舶维修记录是维修和保养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所有维修和保养工作都应有详细的维修记录,包括维修内容、工作时间、人员、材料使用情况等。
记录应按照时间和项目进行归档,并在船舶管理系统中进行备份和存档。
维修记录的作用是帮助船东和经理了解船舶维修情况,为今后的维修计划和预算提供参考依据,并作为船舶维修质量和船级社认证的证明。
四、维修人员培训船舶维修和保养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和经验的维修人员。
船东或经理应定期组织维修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包括船舶维修技术、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等方面。
培训内容应结合实际工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评估机制,对维修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其达到相关要求和标准。
综上所述,船舶维修和保养管理制度对于船舶的正常运行和安全航行至关重要。
船舶保养管理制度
船舶保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船舶保养管理工作,提高船舶使用寿命,保障船舶运行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经营的船舶的保养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做好船舶保养管理工作,延长船舶使用寿命,确保船舶运行安全,提高船舶运行效率。
第四条船舶保养管理工作必须遵循“预防为主、及时养护”的原则,强化保养管理,确保船舶可靠性。
第五条所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共同做好船舶保养管理工作。
第六条船舶保养管理工作应该加强对保养人员的培训,提高保养技术水平,确保保养工作的质量。
第七条所有参与保养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做到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履行职责,绝不允许违规操作。
第八条本制度由本公司相关部门共同制定,经全体员工讨论通过后生效。
第二章船舶保养管理工作的组织和职责第九条公司设立专门的船舶保养管理部门,负责船舶保养管理工作。
第十条船舶保养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船舶保养计划和具体保养方案;(二)协调各个相关部门,做好船舶保养工作;(三)监督和检查船舶保养工作的执行情况;(四)指导船舶保养人员,提高保养技术水平。
第十一条船舶保养管理部门必须设立专门的保养记录档案,详细记录每一次保养的情况,包括保养时间、内容、人员等。
第十二条船舶保养管理部门负责对保养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保养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够达到要求。
第十三条各船舶保养工作由船长负责,并配合船舶保养管理部门的指导,保证船舶保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四条在船舶保养工作中,要配备足够的保养人员,确保每一项保养工作都有专人负责。
第十五条船舶保养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委托外部专业机构进行保养工作,但是必须严格把控质量,确保保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船舶保养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第十六条船舶保养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保养计划进行,不得随意更改保养时间和内容。
第十七条船舶保养工作应该注重预防性保养工作,定期对船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船舶设备的正常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根据设备说明书规定周期及设备实际状况,及时进行维修保养,收集整理和保管设备技术资料,研究分析磨耗规律,保持船舶良好及时状态;
7•对轮机部门的安全工作负责。
(四)各级驾驶员和轮机员职责
1•带领本班人员开展所分管设备或区域的维修保养工作;
3•维修保养工作应如实记录,并由值班的管轮和驾驶员签字。
4•船舶在施工或航行时间内,日常维修保养由当班轮驾员负责,在非施工期间(除修船外),日常维修保养由船长、轮机长负责安排。
(二)预防性检修
预防性检修是指在两次扩大自修的间隔时间内,利用非生产时间如停泊、装卸、停工工作必须按船舶设备保养规则进行,尤其要做好润滑、冷却、调整等工作。每班人员在交班前要将设备和舱室打扫擦拭干净,有来不及处理的问题要通报下一班并汇报给船长、轮机长,并记入当班的《轮机日志》中。
2•施工或航行中如出现较大故障,除汇报轮机长、船长外,还要报给设备管理处或驻工地机务代表。同时,在场的班组人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2•负责监督执行设备技术定额及有关维修保养规定,以身作则、带头执行;
3•督促船干如实填写各类日志及报表,并审核签字;
4•组织和督促全船各部门编制各类修别的修理单,及时上报;
5•掌握配件、耗料等备用状况,及时上报申请领料;
6•每2个月向设备管理处上报《船舶技术状况表》;
7•对全船设备安全工作负责。
(二)大副职责
2•各船舶在采取力所能及的维修保养措施,或厂修、扩大自修工程后,船舶仍然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的配件物料等,均应填表,及时反馈至设备管理处。
3•报表中的各类设备应分工负责,各级驾驶员及轮机员对所分管的设备负责,报表时驾驶部由大副签字,轮机部由轮机长签字,最后由船长签字,以便考核各船干的工作业绩。
6•积极主动地配合大副、轮机长及船长开展各类工作;
7•对分管的设备、区域和人员的安全负责。
(五)水手长职责
1•除对所分管的设备负责外,对船舶水线以上的除锈涂漆负直接责任;
2•对全船的木制设备的维修保养负直接责任;
3•带领本班人员做好所负责的工作,并对本班的安全工作负责。
(六)其它
各船干所分管的设备或区域见《船舶设备分工负责制度》;审核签字即表明对维修保养的工作量及质量认可,并对此负责;如船舶在实际使用中,发现有因维修保养不力而引起的事故、过早磨损或锈蚀,将追究分管该设备或区域的轮驾员的直接责任,大副、轮机长的监督检查责任以及船长的领导责任。
二•船舶设备维修保养内容及间隔期
在两次扩大自修计划修理期间,船舶除了完成航行或施工生产任务外,还要充分利用生产间隙、泊位、装卸等非生产时间,对船舶进行以船员为主的维修保养工程。在航行或施工中,要按规定程序搞好日常维护管理,从而有效地保持船舶设备的技术状况良好,防止设备损坏。
(一)日常维修保养
日常维修保养指在生产或航行中,对船舶设备进行的每日必需的维修保养。
6•船舶在生产间隙,必须合理安排预防性检修,对修理质量应依照质检规范进行检验验收,验收的程序按《修船制度》进行。
7•预防性检修的间隔时间,除设备说明书中另有规定外,主机每运行1200小时进行一次。
三•船舶设备技术状况及维修保养报表制度
1•各船舶每天要如实填写船舶设备运行状况、零星故障及所采取的维修保养措施,每2个月上报设备管理处《船舶设备技术状况表》。
4•船舶应根据设备运行规律,制定预防性检修计划、配件计划和预制件计划,可填在《船舶设备技术状况表》上,提前1个月报设备管理处或驻工地机务代表;设备管理处或驻工地机务代表根据计划,确定修理时间及组织配件和预制件。
5•在预防性检修过程中,船员要对易损、易磨及关主件进行测量记录,
对需要更换的零部件要根据测量数据和规范要求确定,杜绝盲目更新。正常更换的磨耗件要注明运行/生产时间。在使用寿命内的零部件更换,要分析其磨耗原因。
6•对驾驶部的安全工作负责。
(三)轮机长职责
1•负责轮机部所有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2•除直接负责自己所分管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外,还要负责督促各轮机员开展其分管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3•对轮机部所有设备的维修保养状况负监督检查的责任;
4•督促轮机员及时如实填写《轮机日志》、《轮机部技术状况报表》,并审核签字后交船长审核签字;
1•负责驾驶部所有区域或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2•除直接负责自己所分管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外,还要负责督促各驾驶员及水手长开展其分管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3•对驾驶部所有设备的维修保养状况负监督检查的责任;
4•督促驾驶员及时如实填写《工作日志》、《驾驶部技术状况报表》,并审核签字后交船长审核签字;
5•负责统计驾驶部的配件、耗料的使用和备用情况,并填写申领单后交船长签字上交;
1•预防性检修要根据船舶设备的检修周期表、保养管理规则及说明书进行,或根据日常维修保养中发现的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
2•在检修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对确实需要进厂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由船舶负责人写出书面申请报设备管理处或驻工地机务代表,经设备管理处批准后实施。
3•尽量利用非生产时间,如在非生产时间内解决不了的严重影响设备性能或安全而又需立即解决的问题,需要延期时,应经设备管理处或驻工地机务代表批准后执行。
船舶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为了管好、用好、养好船舶设备,将全船设备实行分工管理按项落实专人负责,进行定期维修保养,将日常养护、预防性检修和计划检修相结合,使船舶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船舶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船舶设备维修保养分工负责制
(一)船长职责
1•负责领导督促轮、驾两部船员开展全船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对船舶设备的技术维修保养状况负领导责任;
2•对所分管的设备或区域的维修保养状况负直接责任;
3•及时如实填写《轮机日志》、《工作日志》、《轮机部技术状况报表》、《驾驶部技术状况报表》,并审核签字后交大副、轮机长审核签字;
4•负责统计本班的配件、耗料的使用和备用情况,并报轮机长、大副;
5•根据设备说明书规定周期及设备实际状况,及时进行维修保养,收集整理和保管设备技术资料,研究分析磨耗规律,保持船舶处于良好技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