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首句作用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题型分类答题步骤及常见答案

诗歌鉴赏题型分类答题步骤及常见答案

一、形象类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

(一)设问方式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二)分析思路1、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具体分析思路与方法:(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常用词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

2、事物形象。

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

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即物象,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竹、梅等。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

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具体分析思路:1、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色、声、态等)、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2、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知识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回环往复的结构(二)

知识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回环往复的结构(二)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回环往复的结构(二) 【三、具体结构解析】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
斗米折腰的心志.
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 帆济沧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 9、以小见大 在表现大题材时,诗人不是叙述描写大事件,大场 面,而是着眼于小事情,小景象,通过"小事""小物""小景"来反
总结点评:分析诗句在结构中的作用时,依然首先抓具体的内 容,由内容点出结构中的作用。
有时总领全文,提纲挈领;有时渲染气氛;有时埋下伏笔,
为下文进行铺垫;有时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有的诗歌开头 又兼有上述几种情况。因此,理解诗歌开头的内容以及与下 文的联系,是回答这类问题的前提。另外,题目中常常出现 的字眼除了“特点”,还有“作用”“好处”“效果”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回环往复的结构(二) 【六、变式训练】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①咸阳:秦汉两代的故都。②许浑:晚唐诗人。
(1)首句“一上高楼万里愁”在整首诗中起什么作用?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回环往复的结构(二) 【六、典型例题】
答案:一个“愁”字统领全诗,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内 容),照应诗题,并与下文构成因果关系,开头点明中心 “愁”,下面则交代因何而愁(结构主旨)。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回环往复的结构(二) 【一、定义】
所谓“诗歌结构”,是指诗人对作品内容的组织安排。体
现在人、事、场景的布局,局部与整体的协调,首尾的照应, 段落的过渡,线索的安排,详略虚实的设计,时空动静的调 度等等。出题者常以“结构”为抓手,引导考生进入审美境 界,体会诗人的匠心睿智。

2020高考诗歌鉴赏复习:诗句作用题(附答案解析)

2020高考诗歌鉴赏复习:诗句作用题(附答案解析)

2020高考诗歌鉴赏复习:诗句作用题(附答案解析)高考诗歌鉴赏复习:诗句作用题(附答案解析)1、(2019·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小题。

(9分)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答: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1)~(2)。

(9分)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①(唐)刘长卿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注:①刘长卿曾因刚而犯上,囚禁狱中,后遇赦,贬为潘州南巴(广东茂名)尉,旋即移睦州(浙江淳安)司马。

此诗作于他将往睦州,在江州告别薛六、柳八两位朋友之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承优诏”,看似美称皇恩浩荡,实际是用春秋笔法,以微言寄讽意,包含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激不平。

B.“醉歌”,是文人浇愁遣愤的一种方式。

前面冠以“空知”二字,则更是将苦情暗暗向深层推进了一层。

C.颈联写出作者情感变化,他努力想从萧瑟感中振作,但顾影观照自己满头白发,又跌落到无奈的伤感中。

D.尾联关合“别”的主题,主要写出薛柳二人告诫诗人要小心江上风波的殷殷叮嘱,足见情意真挚。

(2)赏析本诗颔联在情感表达上的特点和在结构安排上的作用。

高考语文复习 板块6 课时54 赏析语言之炼字炼句——“法”“情”合一,尽得风流

高考语文复习 板块6 课时54 赏析语言之炼字炼句——“法”“情”合一,尽得风流

课时54赏析语言之炼字炼句——“法”“情”合一,尽得风流复习任务 1.掌握赏析炼字尤其是诗眼的角度和答题规范,学会欣赏炼字艺术。

2.掌握赏析炼句的角度和答题规范,尤其是律诗首联、尾联的表达效果。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1 全国乙卷《鹊桥仙·赠鹭鸶》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

(6分)语言风格①语言赏析题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且重点考查语言风格和炼句艺术。

②从考查趋势看,炼字题有可能出现。

2020 天津卷《纪村事》“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3分)炼字艺术2019 全国Ⅲ卷《插田歌(节选)》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语言风格2017 全国Ⅰ卷《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炼句艺术知识图要活动一赏析炼字艺术(一)熟悉炼字类型及其表达效果炼字就是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一般来说,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结合学过的课文,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妙处。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的特点,同时动词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

动词,尤其是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2)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姜夔《扬州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是表现人或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的词语,起修饰作用。

yong 诗歌作用

yong 诗歌作用

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感情,2分) 首句起兴,以枫叶菊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 (描 摹图景,1分)渲染离别的凄凉气氛,(意境特点,2分) 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除夜宿石头驿 《五三》P226第1题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参考答案】 ①曙色初显,云霞灿烂,梅花绽放,杨柳叶绿,黄鸟 鸣叫,绿萍荡漾。 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早春万物新生富 有生机的景象。(内容)②承上启下,既承接上联的 “物候新”三字,是对“物候新”的具体展开;又为下 联中的“归思”做铺垫。(结构)③对题目“早春游望” 做了具体的描述,点了诗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 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 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 色。 8、开头“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在全诗中有什 么作用?(5分)
送友人归
郑思肖 年高雪满簪,唤渡浙江浔。 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 凤凰身宇宙,麋鹿性山林。 别后空回首,冥冥烟树深。 试分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尾联以写景来收束全诗(以景结情)。在友人的归帆 渐远渐隐之际,回眸凝望,只有烟雾缭绕的树林,昏 暗幽深,诗人的离愁别绪、不舍之情已蕴含其中。既 应和标题的“送归”,又深化意境,含蓄蕴藉,余音 不尽。 (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①首句交代时间是深秋,(1分)②枫叶菊 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 (1分)渲染悲 凉气氛,(1分)(内容)奠定了全诗相思 的感情基调,③为下文抒发对远方行人的深 切思念做铺垫。(结构)(2分)
(2012新课标卷)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 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 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

分类
概念
效果
赏析要点
明 喻
一、 暗 比喻 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 或情景。
韦庄的《菩萨蛮》:“垆边人似月, 皓腕凝霜雪。”——写尽了江南女子的美 丽与温柔。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东流。”(李煜《虞美人》)以水喻愁,将 愁思写得生动形象,含蓄地显示出愁思长
化平淡为 生动,化 抽象为,2015年高考江苏卷)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选B 出自宋代张先的《题西溪无相院》,上句着眼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
来,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是对景物的客观描写,运用了 对偶的修辞手法,没有使用比拟的手法。
紫云比喻端州石砚美丽的石料。 梨花比喻雪花。 千堆雪比喻浪花。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门代指富豪权贵,他们常把大门油漆成红色,以显示府第的华贵及身份的显赫。
5、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美酒。
6、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 “衣冠”代指晋代士族,即名门望族,因为他们戴高高
三、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替整体,具体代 替抽象,特征代替本身等。借代的运用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恰当地运用借代还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 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1)部分代整体 例: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例: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

诗歌鉴赏题中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题中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⑴这首诗巧用典故,语涉双关,以颈联(五、六两句)为例,就其中一种手法做简要分析。(3分)
⑵“夕阳唯见水东流”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⑴诗人把讽喻唐末王孙贵族生活奢糜之意寄寓在曹丕和信陵君这些历史上值得称道的风流人物身上,这是用典;诗人用传说中善歌少女的名字,讽喻浮华女子不解国事艰难,深寓“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沉痛,也是用典。
8.抑扬
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像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感情。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诗歌结构手法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诗歌结构手法

1.衬托2.虚实结合例1:《梦游天姥吟留别》:【析】仙境就是一个虚象。

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例2:李白《蜀道难》:【析】以虚写实,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了让人惊叹不已的蜀道形象例3:李商隐《锦瑟》:【析】运用“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四个典故,以虚写虚(过去的经历、梦想、挫折等),让后学者畅想不已,被喻为古代“朦胧诗”。

3.白描例1:“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组合,纯用名词组合,没有(动词)形容词修饰点缀。

即所谓白描手法。

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

在鸡鸣声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可见早行辛苦。

例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析】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4.对比5.细节描写例1: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析】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与“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子笑”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2: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行宫》)【析】此诗寓引古鉴今之意,抒凭吊今昔之情,向来极负盛名。

诗云《唐诗别裁》说它:“只四语已抵一篇长恨歌矣。

”诗人只是选取了白头宫女“闲坐说玄宗”的细节组成全篇。

古诗鉴赏题答题模式及答题技巧

古诗鉴赏题答题模式及答题技巧

古诗鉴赏题答题模式及答题技巧怎样把握一首诗的主旨?六看:1、看题目 2、看作者 3、看注释 4、看意象 5、看体现情感的词(直接的、间接的)6、看体现主旨的关键句。

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夸张、用典。

2、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虚实结合、点面结合。

3、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以景结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

第一种模式:分析形象型规范答题技巧:(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示例试简要分析诗中“蓑笠翁”的形象。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描写了一个孤独清高的老渔翁形象。

(什么形象)在寒冷、寂静的环境中,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专心钓鱼,形体孤独,性格显得清高孤傲。

(形象的特征)这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形象的意义) 赋得自君之出矣(张九龄)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塑造了一位因为丈夫远出久而未归,因为思念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步骤一)。

诗歌的前两句写出妻子因为丈夫外出,内心空虚,无心劳作。

后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思妇因为日夜的思念,容颜憔悴,宛如那圆圆的明月,在逐渐的减弱其清辉,渐变为缺月(步骤二)。

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意境型一般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清新明丽、雄浑壮阔、悲壮慷慨、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新高考诗歌阅读之读懂诗词

新高考诗歌阅读之读懂诗词

新高考诗歌阅读之读懂诗词古代诗歌鉴赏考点一向失分较多,问题出在哪里?读不懂。

只有读懂诗,才可能答好题。

一轮训练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读懂诗。

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是否读懂诗歌极其关键。

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应该增加解读诗歌的知识储备从而来解读古诗。

一、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诗歌大意:时、地、人、事、景、物。

二、领会深层意思。

1.营造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2.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3.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一、由诗歌基本知识切入1.基本特点:情景结合(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抒乐情,哀景抒哀情。

(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

1.下列诗词中不是上半部分写景、下半部分抒情的一项是( )A.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长醉后方何碍,不醒时有甚思。

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

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D.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该曲是白朴的《仙吕·寄生草·饮》,其主要内容是劝酒,没有写景。

答案C2.结构谋篇诗词的结构谋篇又称章法。

分成“起”“承”“转”“合”四部分。

所谓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

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

所谓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所谓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账,要制造些波澜。

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

所谓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

第七讲 诗歌语言的赏析(一)炼字与炼句-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第七讲 诗歌语言的赏析(一)炼字与炼句-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 个字用得好?试简要 使物象具体、生动、直观、形象。 分析。
叠词
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了诗歌
的韵律感,其次是加强了感情的 表达效果。除此之外,叠词还可 以模拟各种声音,使诗文生动、
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阅读《声声慢(寻寻 觅觅),联系词的内 容,分析上阕中叠词
的妙处。
类型 数词
高三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鉴赏
第七讲
诗歌语言的赏析(一):炼字炼句
一、考情概览
二、炼字
• 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 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从诸多诗例来看,成功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 起的。炼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 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只有炼出 具体生动的富于美学内容和启示性的字,才能使"意"具有 感染人的力量。
• 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 “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 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 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
三、赏析“诗眼”
• 所谓“诗眼”是指诗词中最关键或最精彩的字句,是 读者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诗眼分为两种类型:“句中 眼”和“篇中眼”。
• 诗眼在全诗中的作用,一看诗眼对揭示主旨所起到的 作用或是如何揭示出主旨的;二看诗眼是如何连缀全诗 内容的。
• 赏析时从多角度进行:a.最生动,最具活力。b.最能营 造意境。c.最易统摄全篇。d.最能表现作者的感情和主旨。
3、答题步骤
• 步骤一:确定诗眼。确定诗眼(若题干已明确,此步 可省略),确定诗眼的方法可参考上面确定诗眼的几个 角度。

【诗歌鉴赏】白居易《问刘十九》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白居易《问刘十九》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白居易《问刘十九》原文及翻译赏析白居易《问刘十九》原文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够尝一杯并无?白居易《问刘十九》注释、刘十九:白居易遗留下的诗作中,提及刘十九的不多,仅两首。

但提及刘二十八、二十八魏人的,就很多了。

刘二十八就是刘禹锡。

刘十九乃其堂兄刘禹铜,系则洛阳一富商,与白居易常有交际。

2、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醅(pēi):酿造。

绿蚁新醅酒:酒是新酿的酒。

新酿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

3、雪:下雨,这里并作动词用。

4、无: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么”或“吗”。

白居易《反问刘十九》译者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红泥炉的小火苗,烧得殷红。

天色阴沉,貌似晚上要下雪,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白居易《反问刘十九》赏析《问刘十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的诗词作品,是一首五言绝句。

《问刘十九》乃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天晚欲雪,思念旧人”时所作。

刘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说他是嵩阳处士。

也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7年),但诗人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不可能邀约洛阳故旧对饮。

此诗描绘诗人在一个风雪宛若的傍晚应邀朋友前来饮酒,畅叙衷肠的情景。

诗以如叙家常的语气,朴素平易近人的语言,通过写下对五更共饮的渴求,彰显了朋友间真诚亲密无间的关系。

全诗简洁含蓄,随心所欲潇洒,而诗句之间,意脉相连,一气贯之。

全诗寥寥二十字,没有深远寄托,没有华丽辞藻,字里行间却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表现了温暖如春的诗情。

诗句的精妙,首先就是意象的精心挑选和精妙精心安排。

全诗表情言之有物主要依靠三个意象(新酒、火炉、暮雪)的女团去顺利完成。

“绿蚁崭新醅酒”,开门见山点出以酒,由于酒就是新近烧酒的,未经过滤器,酒面透出酒渣泡沫,颜色微绿,细小例如蚁,故称“绿蚁”。

诗歌首句描写家酒的新熟淡绿和混浊坚硬,极容易引起读者的M18x,使读者有如已经看见了那芳香清香,甘甜美味的米酒。

中考语文一轮考点突破:诗歌鉴赏(词句赏析)

中考语文一轮考点突破:诗歌鉴赏(词句赏析)

诗歌鉴赏(词句赏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淇上送赵仙舟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请从修辞角度说说画线句子的妙处。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一剪梅中秋无月辛弃疾①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也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②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③,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注释】①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

他力主抗金,遭主和派反对,被弹劾落职。

这首词是他闲居带湖时所作。

①尊:同“樽”,酒杯。

①化工:指天公,此处暗指皇帝。

词中画直线句子运用了想象,请加以赏析。

4.阅读古诗文,回答题目。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请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做赏析。

5.阅读下面这首诗,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诗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咏雪奉呈广平公①(宋)黄庭坚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

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

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

正使②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③年华。

【注释】①本诗写于宋哲宗元祐二年的冬天,黄庭坚正于京城担任著作佐郎,当时他虽然生活寒索俭淡但仕途顺利,文学创作比较频繁。

广平公,是诗人的朋友宋盈祖。

①政使:纵使。

①用:享用。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乙】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甲】【乙】两首诗中画线句子都含有“独”字,请结合内容分析这两处“独”包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新七年级 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

新七年级 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

新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1)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________之情。

(2)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

【答案】(1)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2)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解析】【分析】(1)首先要熟读诗歌,把握内容,抓住关键句子“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体会感情,表达了久别重逢的惊喜。

(2)这首诗描写了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离别的伤感和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故答案为:⑴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⑵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点评】⑴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⑵本题考查学生句子的赏析,要按照题目提示,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

答题格式:通过写什么景色,表达了什么感情。

2.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雪梅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________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从“差、千、逊、少”等字中选择一个填入诗中的空白处,应为________。

(2)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答案】(1)逊(2)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词句意思。

根据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要诗人评判,最后二句中的对偶修辞,第4句的“输”字判断,“逊”字最恰当。

首句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

次句写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

诗人原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

2020浙江专用高考语文复习考点22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解析版)

2020浙江专用高考语文复习考点22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解析版)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古代诗歌鉴赏常常涉及的内容。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考查考生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分析其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的能力。

综观近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可知,高考对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考查形式。

以主观表述题为主,仅极个别地区采用客观题的形式。

2.考查内容。

主要有:(1)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辨析,如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Ⅱ卷第14题;(2)考查辨析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方式;(3)考查诗歌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如2018年高考浙江卷第20题;(4)考查结构上的谋篇布局。

考生在备考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审视整首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其次,从诗歌的结构入手,理清诗歌的思路,辨析其表现手法;最后,纵览全篇,多角度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即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多方面去综合分析。

预计2020年浙江高考仍会侧重于综合考查表达技巧,因此,考生不可掉以轻心。

考向一抒情方式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菊花【明】唐寅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感遇【唐】李白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两首诗都刻画了“菊”的形象,但在表达情感时二者的作用却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唐诗借景抒情,通过遥想故园菊花的开放,感知秋天的来临,从而触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菊花是情感的触发点。

李诗托物言志,以菊自喻,通过写菊的“茎疏叶且微”,虽“自有芳菲”却“徒沾清露辉”,正当盛时却无人采摘,来象征自己不得赏识的际遇。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

题干没有明确指出诗中运用了哪种抒情方式,因此,考生在解题时,第一步就是要明确两首诗分别运用了哪种抒情方式,诗歌中的抒情方式一般有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两种。

第二步就是要明确两首诗歌抒发的情感,从唐诗“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中可知,本诗抒发的是游子思归之情,而写菊就是借景抒情;李诗主要展现了“自有芳菲”却“徒沾清露辉”,无人采摘的菊的形象,写菊实则是在写诗人自己,诗人只不过是借菊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志,因而是托物言志。

诗歌首句在全诗的作用

诗歌首句在全诗的作用

可编辑ppt
7
南溪早春 杨万里
近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诗人为什么说“春容恼病翁”?这句话在全诗 中有何作用?
可编辑ppt
8
赏析本诗首联的关键,就是“春容”与“病 翁”的鲜明对比,这也是鉴赏本诗的第一个 问题。接着两联,具体描写春天美景,表达 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以及人老心不老的 豪情。尾联主要写新春雨水充沛,预示今秋 收成要比去年更好,从而表达诗人对农人的 关切之情。
“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
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
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可编辑ppt
5
赴官寿安泛汴① 张耒
西来秋兴日萧条,昨夜新霜缉缊袍②。 开遍菊花残蕊尽,落余寒水旧痕高。 萧萧官树皆黄叶,处处村旗有浊醪。 老补一官西入洛,幸闻山水颇风骚。
【注】 ①这首诗是诗人赴洛阳府就任寿安县 尉,途经汴河之作。②缊袍:以乱麻为絮 的袍子。
注:①分宁:今江西修水,是诗人的老 家。此诗作于诗人离家别友赴外地任职之时。 (1)这首诗的首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请 作简要分析。(4分)
可编辑ppt
12
(1)首句借用王维《渭城曲》(或“阳关三 叠”)之典故写送别,又暗和题目“夜发”, 切入主题;(1分)“水东流”又用流水的无 情反衬了故人有心。(1分)从而营造了送别 时伤感沉重的气氛。(2分)
(10)暗示诗人的身份。
可编辑ppt
2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可编辑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陵怀古 ●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 均遭失败。
(1)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 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前两句写出了谷口怎样的景象?写这样的景象,在全 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以“谷口”开篇点明故山草堂的所在。“春残” 紧扣诗题“暮春”,也为下面的叙写打下铺垫。 黄莺鸟声稀、辛夷花飞尽、杏花乱纷纷,虽都是 在写春残景色,但又是在为后二句的出场作陪衬。 正是在暮春时节,鸟语已稀、花香将尽的时候, 才会突然间感觉到幽竹以及清阴迎我归来的可爱。
诗歌鉴赏首句 的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辽宁卷)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 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5分)
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 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 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①开篇点题,点明时间和地点。(1分)②"悠悠 ""独上""满目秋"等词,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 孤寂、萧索的气氛。(2分)③与尾联的"故国凄 凉""谁与问"形成首尾呼应。(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注】①当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②襄水:古属楚国。③“迷津欲有问” 是引用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孔子问路而不得,反被嘲讽“以求见用”。
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⑴首联写了落水潇潇,北雁南翔,北风呼啸,天 气寒冷。 ⑵诗人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渲染出秋天萧瑟的氛围, 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为下文抒发情感作铺垫。
(1)赏析诗歌的首联。
诗的开头点出:春天的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 自己游春只顾迷恋玩赏,天黑了,竟然忘了归去。 这两句,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以下六句,具体 展开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描述。一、二 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多胜事”是“赏玩忘归” 的原因。而“胜事”又是全诗发脉的地方。
早寒 有 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