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加权平均法

合集下载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WMA = (w1 * y1 + w2 * y2 + w3 * y3 + ... + wn * yn) / (w1 +w2 + w3 + ... + wn)其中-WMA代表移动加权平均值;- yi代表历史数据中第i个时期的观测值;- wi代表对应时期的权重。

移动平均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一定时期内的历史数据进行加权平均,来估计未来的趋势。

不同的权重分配给不同的观测值,通常是根据其中一种规则或者经验来确定的。

权重的选择会影响移动加权平均法的结果,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权重设置。

一般来说,移动加权平均法比简单移动平均法(SMA)更加灵活,因为它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近期数据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每个时期的权重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调整,以反映出不同时间段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移动加权平均法的一些关键概念和应用。

1.权重选择:权重的选择取决于数据的特点和分析师的主观判断。

一种常见的权重选择方法是指数级递减法,即随着时间的增长,权重递减。

另一种常见的方法是线性递减法,即权重随着时间的增长等差递减。

2.时段长度选择:时段长度取决于数据的周期性和预测的需要。

短期时段更适合捕捉数据的波动性和快速变化,而长期时段更适合捕捉数据的趋势性和缓慢变化。

3.应用场景:4.实际操作步骤:进行移动加权平均法的实际操作可以分为以下步骤:-确定时间段长度;-设定权重分配方法;-收集历史数据;-根据公式计算移动加权平均值;-分析预测结果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5.优缺点:总之,移动加权平均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方法,通过给予不同时间段数据不同权重来预测未来的趋势。

根据具体的数据特点和需求,合理选择权重的分配和时段长度,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移动加权平均法的原理

移动加权平均法的原理

移动加权平均法的原理移动加权平均法(Moving Weighted Average Method)是一种在时间序列预测中常用的方法,主要用于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进行长期趋势预测。

该方法的原理基于历史数据,并且对不同时间点上的数据进行加权处理,以预测未来的趋势。

移动加权平均法的核心思想是将最近的观测值赋予更大的权重,而较早的观测值则赋予较小的权重。

这是因为,最近的观测值通常比早期的观测值更能反映出当前的趋势和模式。

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加权处理,移动加权平均法可以减少随机波动的影响,更好地捕捉到长期趋势。

移动加权平均法的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权重方案:在应用移动加权平均法之前,需要选择适当的权重方案。

权重方案决定了每个观测值的权重大小,一般而言,最近的观测值应该分配更大的权重。

常见的权重方案包括等权重、线性权重和指数权重。

2.计算加权平均值:根据所选择的权重方案,对每个观测值进行对应的加权处理,并计算加权平均值。

加权平均值可以通过加权计算公式得出,公式如下所示:加权平均值= (观测值1 ×权重1 +观测值2 ×权重2 + ... +观测值n ×权重n) / (权重1 +权重2 + ... +权重n)3.进行趋势预测:根据计算得出的加权平均值,可以用于预测未来的趋势。

通过不断更新历史数据,不断重新计算加权平均值,可以实现对未来趋势的动态预测。

移动加权平均法的优点如下:1.能够减少随机波动的影响:移动加权平均法通过对观测值进行加权处理,可以减少短期波动和噪声的影响,提取出数据的长期趋势。

2.简单易懂:移动加权平均法的计算方法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统计模型和大量的历史数据。

因此,即使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也容易理解和应用。

3.适用于中长期预测:移动加权平均法适用于中长期趋势预测,特别是在数据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和趋势性的情况下,效果更好。

然而,移动加权平均法也有一些局限性:1.对于异常值敏感:移动加权平均法对于异常值比较敏感。

成本核算方法移动加权

成本核算方法移动加权

成本核算方法移动加权成本核算方法是指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对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和计算的方法。

成本核算方法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准确计量和分配,有助于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和成本控制。

其中,移动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之一。

移动加权平均法又称为“移动平均法”或“加权平均法”,是一种按照商品的进货日期或生产日期,将不同时间段内进货或生产的商品成本加权平均,从而计算出平均成本的方法。

它是根据实际发生的进货或生产情况来计算成本,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在移动加权平均法中,最先进来的商品不一定是最先出去的,也不一定售价高于最新进来的商品。

相反,移动加权平均法采用了每一次进货(或生产)的成本价格与库存成本的平均价格相加,然后再除以库存数量,得出的平均成本作为当时库存的成本计算依据。

移动加权平均法的计算步骤是:首先,将每次进货(或生产)的成本乘以数量,得出每次进货(或生产)的金额;其次,将累计进货(或生产)的金额求和,同时计算出库存数量;最后,将累计进货(或生产)的金额除以库存数量,得出平均成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的优势在于适用于库存周转较快、价格波动较大的产品。

它可以使得库存成本相对平稳,不会因为某一次购入(或生产)的成本波动而显著影响整体成本。

此外,移动加权平均法的计算相对简单,易于操作和理解。

然而,移动加权平均法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当产品价格波动过大时,可能导致平均成本与实际成本偏离较大,不准确反映产品的实际成本。

其次,移动加权平均法对于长期保留库存的产品,可能不能准确反映产品的最新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

如果企业所处行业的产品价格波动较小、库存周转较慢,可以考虑采用其他成本核算方法,如先进先出法或后进先出法。

而对于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库存周转较快的企业,移动加权平均法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

总之,移动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适用于库存周转较快且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例题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例题

移动加权平均法例题及解析是什么?
移动加权平均法例题及解析如下。

一、移动加权平均法例题。

某公司月初甲产品结存金额一千块,结存数量20件,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价;本月10日和20日甲产品分别采购入库400件和500件,单位成本分别为五十二和五十三;本月15日和25日分别发出该产品380件和400件。

该甲产品月末结存余额为多少。

二、移动加权平均法答案解析。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是:移动平均单价=(原有库存的成本+本次进货的成本)/(原有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存货当前移动平均单价。

10日单价:(1000+400×52)/(20+400)=51.90。

15日结转成本:380×51.90=19722。

20日单价:(1000+400×52-19 722+500×53)/(40+500)=52.92。

25日结转成本:400×52.92=21168。

月末结存额:1000+400×52+500×53-19722-21168=7410。

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
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以下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例1:货品A,期初结存数量10,加权价10,金额为100,发生业务如下:
销售11;采购10,采购价格11;
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销售时,成本金额为11*10=110;销售后结存数量:-1;加权价:10;结存金额:-10;
采购后,结存单价位:(-10+10*11)/(-1+10)=11.111111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已经取消了该项和后进先出法,只剩下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包含在加权平均法中。

加权移动平均法

加权移动平均法

加权移动平均法
加权移动平均法计算公式
加权移动平均法(weighted moving average method/weighted moving average) (建筑经济学中定量预测方法之一)
加权移动平均法概述
加权移动平均法就是根据同一个移动段内不同时间的数据对预测值的影响程度,分别给予不同的权数,然后再进行平均移动以预测未来值。

加权移动平均法不像简单移动平均法那样,在计算平均值时对移动期内的数据同等看待,而是根据愈是近期数据对预测值影响愈大这一特点,不同地对待移动期内的各个数据。

对近期数据给予较大的权数,对较远的数据给予较小的权数,这样来弥补简单移动平均法的不足。

加权移动平均法的计算公式
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Yn + 1——第n+1期加权平均值;
Yi——第i期实际值;
xi——第i期的权数(权数的和等于1);
n——本期数;
用加权移动平均法求预测值,对近期的趋势反映较敏感,但如果一组数据有明显的季节性影响时,用加权移动平均法所得到的预测值可能会出现偏差。

因此,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因素存在时,最好不要加权。

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以下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例1:货品A,期初结存数量10,加权价10,金额为100,发生业务如下:销售11;采购10,采购价格11;成本计算过程如下:销售时,成本金额为11*10=110;销售后结存数量:-1;加权价:10;结存金额:-10;采购后,结存单价位:(-10+10*11)/(-1+10)=11.111111一、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也叫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成本加月初存货成本的和,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成本和库存成本的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加权平均单价=(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成本+月初存货成本)/ (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二、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存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移动平均法与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加权平均法一个月计算一次单位成本,而移动平均法每收进一次存货,就计算一次单位成本。

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平均单价=(本次进货的成本+原有库存的成本)/(本次进货数量+原有存货数量)本批发出存货成本=本批发出存货数量x存货当前移动平均单价商品销售成本是指已销商品的进价成本,即购进价格。

移动加权平均法的原理

移动加权平均法的原理

移动加权平均法的原理移动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平均值的方法,它在计算过程中给予不同数据不同的权重,以反映其重要性或影响力。

这种方法常用于金融、经济、统计学等领域,用于计算指数、股票价格、经济数据等的加权平均值,以便更准确地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

移动加权平均法的原理是在计算平均值时,给予较新的数据更大的权重,较旧的数据则权重逐渐减小,最终得到加权平均值。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能够更及时地反映数据的变化,对于预测趋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具体来说,移动加权平均法的计算过程如下:1. 确定加权因子:在移动加权平均法中,加权因子决定了每个数据的权重大小。

加权因子的选择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而定,常见的选择包括线性加权、指数加权等。

2. 指定时间窗口:移动加权平均法是基于滑动窗口的,即根据一定的时间窗口长度,计算窗口内数据的加权平均值。

时间窗口的选择根据具体的数据特点而定,通常选择较小的窗口长度以便更及时地反映数据的变化。

3. 加权平均计算:在给定的时间窗口内,按照加权因子对数据进行加权计算,然后将加权后的数据相加,最后除以加权因子的总和,得到移动加权平均值。

4. 更新时间窗口:随着时间的推移,时间窗口不断滑动,新的数据被纳入计算,旧的数据则被排除在外,从而实现了对数据变化的动态追踪。

移动加权平均法的应用广泛,特别是在金融领域。

例如,在股票市场中,移动加权平均法常用于计算股价指数。

通过根据股票的交易量和价格赋予不同的权重,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股价指数,从而反映出市场整体的涨跌情况。

另外,在经济数据分析中,移动加权平均法也常用于计算经济指标的加权平均值,以便更好地揭示经济的发展趋势。

然而,移动加权平均法也有一些限制。

首先,加权因子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加权因子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其次,在时间窗口的选择上,如果选择的窗口长度过长,可能无法及时反映出数据的变化;而如果选择的窗口长度过短,则可能受到较大的噪声干扰。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讲讲这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方法。

你说这计算方法啊,就像是咱过日子,得一点一点精打细算呢!先来说说啥是移动加权平均法。

它呀,就好比是个随时更新的账本,每次进货或者出货,都要重新算一下平均成本。

这就好比你每次去菜市场买菜,买完了算一下这次买菜的平均单价一样。

那怎么算呢?比如说,咱一开始有 10 个苹果,每个成本 5 块钱,那总成本就是 50 块钱呗。

这时候来了一批新苹果,20 个,每个 6 块钱,那总成本就变成 50 加上 20 乘 6 等于 170 块钱啦。

这时候总的苹果数量就是 10 加 20 等于 30 个。

那移动加权平均成本就是 170 除以 30 呀,算出来就是每个苹果大概 5.67 块钱。

这不难理解吧?再打个比方,就像你有一堆糖果,不同时间买的价格不一样,你要随时知道现在手里这些糖果平均每个花了多少钱,这就是移动加权平均法干的事儿。

那它有啥用呢?用处可大啦!你想想,要是你是个做生意的,你得知道每个商品的成本吧,这样才能定价啊,才能知道赚不赚钱啊。

要是都不知道成本,那不是瞎卖嘛!而且啊,这移动加权平均法还能让你随时掌握成本的变化呢。

比如说价格一直涨,那你的平均成本也会慢慢变高;要是价格跌了,平均成本也会跟着降。

这就像天气一样,一会儿晴一会儿阴的,你得随时关注着。

你说这计算方法是不是挺有意思的?它就像是个小魔术,能把一堆乱七八糟的数字变得有规律起来。

不过啊,可别小瞧了它,算错了可就麻烦啦!就像你走路走岔了道儿,得费好大劲儿才能走回来。

所以啊,算的时候可得仔细点儿,一个数字都不能错。

你说,要是没了这移动加权平均法,那咱做生意得多糊涂啊?根本不知道成本是多少,那还怎么做生意呢?所以啊,咱可得把它学好了,用好了,让它帮咱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

总之啊,这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方法,就像是咱生活中的一把尺子,能帮咱量出成本的长短,让咱在商业的海洋里稳稳地航行。

咱可得好好对待它,别把它给弄丢了哟!。

移动加权平均法详解_多批次入库的成本计算

移动加权平均法详解_多批次入库的成本计算

移动加权平均法公式:(原成本x 原库存+ 新成本x 新入数量)÷总库存数(新+原)= 新成本例:退热贴单位:张销售规格8元/张场景1:原库存为零、原成本与入库成本相同原库存:0张原成本:5元/张入库:10张入库成本:5元/张总库存:0+10=10 新成本:(5x0 + 5x10) / 10 = 5元/张场景2:原库存为零、原成本与入库成本不相同原库存:0张原成本:8元/张入库:10张入库成本:5元/张总库存:0+10=10 新成本:(8x0 + 5x10) / 10 = 5元/张场景3:原库存大于入库数量、原成本与入库成本相同原库存:30张原成本:5元/张入库:20张入库成本:5元/张总库存:30+20=50 新成本:(5x30 + 5x20) / 50 = 5元/张场景4:原库存小于入库数量、原成本与入库成本相同原库存:20张原成本:5元/张入库:30张入库成本:5元/张总库存:20+30=50 新成本:(5x20 + 5x30) / 50 = 5元/张场景5:原库存大于入库数量、原成本大于入库成本原库存:30张原成本:8元/张入库:20张入库成本:5元/张总库存:30+20=50 新成本:(8x30 + 5x20) / 50 = 6.8元/张场景6:原库存大于入库数量、原成本小于入库成本原库存:30张原成本:5元/张入库:20张入库成本:8元/张总库存:30+20=50 新成本:(5x30 + 8x20) / 50 = 6.2元/张场景7:原库存小于入库数量、原成本大于入库成本原库存:20张原成本:8元/张入库:30张入库成本:5元/张总库存:20+30=50 新成本:(8x20 + 5x30) / 50 = 6.2元/张场景8:原库存小于入库数量、原成本小于入库成本原库存:20张原成本:5元/张入库:30张入库成本:8元/张总库存:20+30=50 新成本:(5x20 + 8x30) / 50 = 6.8元/张说明:原成本:上次入库时的单品成本原库存:上次入库时的单品库存新成本:本次入库后的单品成本总库存:本次入库后的单品库存。

存货的四种计量方式

存货的四种计量方式

存货的四种计量方式
存货分别有以下四种方法:1、加权平均法公式为2、移动加权平均法公式为3、先进先出法4、个别计价法。

1、加权平均法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2、移动加权平均法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3、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

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利润偏高。

4、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先按计划成本对存货的收发及结存进行核算,并及时计算存货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

月份终了,再按照一定比例将上述差异分配于发出存货的成本中,将已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初中数学 什么是数据的加权移动平均法 如何进行数据的加权移动平均法处理

初中数学 什么是数据的加权移动平均法 如何进行数据的加权移动平均法处理

初中数学什么是数据的加权移动平均法如何进行数据的加权移动平均法处理数据的加权移动平均法是一种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用于平滑数据并消除数据的随机波动。

加权移动平均法通过对数据进行加权平均来进行数据的处理,可以根据不同时间点的重要性来调整数据的平滑效果。

加权移动平均法适用于各种领域的数据分析,如经济、金融、销售等。

以下是关于数据的加权移动平均法以及如何进行数据的加权移动平均法处理的详细解释:1. 什么是数据的加权移动平均法?数据的加权移动平均法是一种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用于平滑数据并消除数据的随机波动。

加权移动平均法通过对数据进行加权平均来进行数据的处理,可以根据不同时间点的重要性来调整数据的平滑效果。

加权移动平均法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不同的权重分配方式,如线性权重、指数权重等。

2. 如何进行数据的加权移动平均法处理?进行数据的加权移动平均法处理通常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a. 线性加权移动平均法:线性加权移动平均法是最基本的加权移动平均法,通过对数据在一个固定时间窗口内的加权平均来进行数据的平滑处理。

线性加权移动平均法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WMA(t) = (w1 * y(t) + w2 * y(t-1) + ... + wn * y(t-n+1)) / (w1 + w2 + ... + wn)其中,WMA(t)表示第t个时间点的加权移动平均值,y(t)表示第t个时间点的原始数据,wi表示第i个时间点的权重系数,n表示时间窗口的长度。

b. 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是一种加权移动平均法,采用指数函数的形式对不同时间点的数据进行加权。

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通过对数据进行指数加权平均来进行数据的平滑处理,并根据历史数据的权重不断调整平滑效果。

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EMA(t) = α * y(t) + (1-α) * EMA(t-1)其中,EMA(t)表示第t个时间点的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值,y(t)表示第t个时间点的原始数据,EMA(t-1)表示上一个时间点的指数加权移动平均值,α表示平滑系数。

第一章 资 产-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3)——移动加权平均法

第一章 资 产-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3)——移动加权平均法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内部资料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资 产知识点: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3)——移动加权平均法● 详细描述: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采用移动平均法能够使企业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

但由于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

例题:1.某企业3月1日存货结存数量为200件,单价为4元;:3月2日发出存货150件;3月5日购进存货200件,单价4.4元;3月7日发出存货100件。

在对存货发出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核算的情况下,3月7日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为()元。

A.648B.432C.1080D.1032正确答案:A解析:3月5日购进存货后单位成本=(50X4+200X4.4)/(50+200)=4.32(元/件)3月7日结存存货的成本=(200-150+200-100)X4.32=648(元)。

2.甲公司为一家工业企业,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核算存货成本,2015年3月1日,甲公司结存材料100千克,每千克10元;2015年3月份关于材料收发发生如下事项:3月4日,购入材料200千克,每千克11元;3月10日,发出材料250千克;3月15日,购入材料400千克,每千克9元;3月18日,发出材料200千克。

则甲公司2015年3月份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 )元。

A.2296. 5B.2667.5C.4503.5D.4550正确答案:A解析:甲公司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核算存货成本,则甲公司在2015年3月4日购入材料后,材料的单位成本=(100×10+200×11)÷(100+200)=lO.67(元),3月10日,甲公司发出材料的成本=250 x10.67= 2667.50(元);3月15日,甲公司购入材料后,材料的单位成本=(100×10+ 200×11 -2667.50+400 x9)÷(100+200-250+400) =9.18(元),3月18日,发出材料的成本=200×9.18=1836(元),甲公司2015年3月份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100×10 +200×11+400 x9)-(2667.50+1836)=2296.50元)。

加权移动平均法

加权移动平均法
一、模型的讨论
加权移动平均法常用于进行趋势的预测,用这种办法可以得到一个光滑的修正序列,即所谓 的“修匀”。把修匀的功能应用于整理高校教师年度考核的序列数据应该同样有效。
1.加权移动平均模型
加权移动平均模型是对移动平均模型的改进。采用加权移动平均,既可以做到按数据点的顺 序逐点推移,逐段平均,使不规则的数据点形成比较平滑的排列规则,又可以通过权数的设定使 离考核期距离不同的数据,所起的作用不同。
Ft=w1At-1+w2At-2+w3At-3+…+wnAt-n式中,
● w1--第t-1期实际销售额的权重; ● w2--第t-2期实际销售额的权重; ● wn--第t-n期实际销售额的权 ● n--预测的时期数;w1+ w2+…+ wn=1
在运用加权平均法时,权重的选择是一个应该注意的问题。经验法和试算法是选择权重的最简单的方法。一般而言,最近期的数据最能预示未来的情况,因而权重 应大些。例如,根据前一个月的利润和生产能力比起根据前几个月能更好的估测下个月的利润和生产能力。但是,如果数据是季节性的,则权重也应是季节性的。
/wiki/移动加权平均法(第 6/9 页)2010-10-14 16:30:41
加权移动平均法 - MBA智库百科 /wiki/移动加权平均法(第 7/9 页)2010-10-14 16:30:41
加权移动平均法 - MBA智库百科
加权移动平均法 - MBA智库百科
加权移动平均法概述
加权移动平均法就是根据同一个移动段内不同时间的数据对预测值的影响程度,分别给予不 同的权数,然后再进行平均移动以预测未来值。
加权移动平均法不像简单移动平均法那样,在计算平均值时对移动期内的数据同等看待,而 是根据愈是近期数据对预测值影响愈大这一特点,不同地对待移动期内的各个数据。对近期数据 给予较大的权数,对较远的数据给予较小的权数,这样来弥补简单移动平均法的不足。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例题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例题

10 道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例题例题一:某企业月初库存材料100 千克,单价10 元。

5 日购入200 千克,单价12 元。

求5 日的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解析:总库存成本= 月初库存成本+ 5 日购入成本= 100×10 + 200×12 = 1000 + 2400 = 3400 元。

总库存数量= 月初库存数量+ 5 日购入数量= 100 + 200 = 300 千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总库存成本÷总库存数量= 3400÷300 ≈ 11.33 元/千克。

例题二:月初有货物50 件,单价8 元。

10 日购入30 件,单价10 元。

求10 日的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解析:总库存成本= 50×8 + 30×10 = 400 + 300 = 700 元。

总库存数量= 50 + 30 = 80 件。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700÷80 = 8.75 元/件。

例题三:月初库存商品80 个,单价15 元。

15 日购入40 个,单价18 元。

求15 日的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解析:总库存成本= 80×15 + 40×18 = 1200 + 720 = 1920 元。

总库存数量= 80 + 40 = 120 个。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1920÷120 = 16 元/个。

例题四:月初存货60 吨,单价1200 元。

8 日购入40 吨,单价1300 元。

求8 日的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解析:总库存成本= 60×1200 + 40×1300 = 72000 + 52000 = 124000 元。

总库存数量= 60 + 40 = 100 吨。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124000÷100 = 1240 元/吨。

例题五:月初库存材料120 千克,单价20 元。

12 日购入80 千克,单价22 元。

求12 日的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8种方法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最大的区别就是工业企业会有一个成本核算的过程。

如果你想做好工业企业的会计,那么成本核算这一部分必不可少。

成本核算的意义: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优化成本决策,确立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促进成本责任制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企业活力。

一、移动加权平均法货的计价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即企业存货入库每次均要根据库存存货数量和总成本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并以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确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永续制下加权平均法的称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举例:在第一次发出时,期初是300,2万。

8日风入200,2.2万,到10日发出时,共计500,4.2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4.2万除以500件等于84元。

所以10日发出的成本为400*84=33600元。

10日余额为100件,8400元。

从10日到28日第二次发出做为一个“月”来计算。

期初就是10日的余额100件,8400元,入库为20日购入300件,2.3万,合计为400件,3.14万。

则加权平均单价为3.14/400=78.5元。

所以,28日发出成本为200*78.5=15700元。

28日余额为200件,15700元,28日到31日为一个“月”计算,没有发出。

所以,31日余额为400件,金额为15700+25000=40700元总计,全月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发出存货成本为:33600+15700=49300元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

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

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
计价存货的方法有很多,以下为其中几种:
一、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在一系列采购产品中,以采购时价格向前加权和向后加权的形式,计算每个月采购量和采购成本的方法。

具体方法是:当月采购成本 = 前 N 个月采购金额的加权平均价格×本月采购量,其中N取决于存货的流通频率,更高的流通频率对应更高的N,也就是前n个月的金额的加权平均价格。

二、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也叫先进先出法,是一种简单便捷的计价存货方法,就是按照原料进厂或者存货进入仓库的先后顺序,将存货出售或者生产成品划到用户支出当前价格计算成本的方法。

三、平均成本法:平均成本法是一种最常用的计价存货的方法,就是将某段时间内的所有存货采购金额除以存货总量,得出当前存货的平均成本。

这里的某段时间就是某个会计期间的存货采购活动。

四、不平衡平均法:不平衡平均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存货计价方
法,在此方法中,不同批次按照采购价格不同,从而对不同批次
产品进行计价,最后在将所有批次价格进行加权平均,根据不同
批次产品的比例计算出当前存货的平均成本价格。

总之,拥有不同计价存货方法,具体选择哪种方法,直接取决企
业的实际情况,需要情况具体分析,得出最合理的计价存货方案。

移动加权平均法word版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word版本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其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以下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例1 :货品A,期初结存数量10,加权价10,金额为100,发生业务如下:销售11;采购10,采购价格11;成本计算过程如下: 销售时,成本金额为11*10=110;销售后结存数量: -1 ;加权价: 10;结存金额: -10;采购后,结存单价位:(-10+10*11 )/(-1+10 )=11.111111一、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也叫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成本加月初存货成本的和,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成本和库存成本的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加权平均单价=(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成本+月初存货成本)/ (本月收入全部存货数量加+月初存货数量)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月末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二、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亦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存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移动平均法与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加权平均法一个月计算一次单位成本,而移动平均法每收进一次存货,就计算一次单位成本。

计算公式如下:移动平均单价=(本次进货的成本+原有库存的成本)/ (本次进货数量+原有存货数量)本批发出存货成本=本批发出存货数量x 存货当前移动平均单价商品销售成本是指已销商品的进价成本,即购进价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各次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存货单位成本=
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采用移动平均法能够使企业在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的结存情况,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但由于每次收货都要计算一次平均单价,计算工作量较大,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

相关文档:
更多相关文档请访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