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二库性能实验

合集下载

监督分类实验报告

监督分类实验报告

监督分类实验报告监督分类实验报告一、引言监督分类是机器学习领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的目标是根据已知的样本和标签,构建一个能够自动对新样本进行分类的模型。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基于监督学习的分类算法,并通过对不同数据集的实验进行评估,来探索该算法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二、数据准备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两个不同的数据集,分别是鸢尾花数据集和手写数字数据集。

鸢尾花数据集包含了150个样本,每个样本有4个特征,分别是花萼长度、花萼宽度、花瓣长度和花瓣宽度。

手写数字数据集则包含了1797个样本,每个样本是一个8x8的灰度图像,表示了一个手写数字。

三、实验方法我们选择了支持向量机(SVM)作为分类算法,并使用Python中的scikit-learn 库进行实现。

SVM是一种二分类模型,通过在特征空间中构建一个最优超平面来实现分类。

在实验中,我们将SVM应用于鸢尾花数据集和手写数字数据集,并对其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

1. 特征选择在实验中,我们首先进行了特征选择,以确定对于不同数据集来说,哪些特征是最具有区分性的。

通过计算特征的方差和相关系数等指标,我们确定了鸢尾花数据集的四个特征都是有用的,而手写数字数据集的某些特征则可以被忽略。

2. 模型训练在特征选择之后,我们使用了80%的数据作为训练集,剩余的20%作为测试集。

通过调整SVM的参数,如核函数类型、正则化参数等,我们训练了不同的模型,并选择了最优模型进行评估。

3. 模型评估为了评估模型的性能,我们使用了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等指标。

准确率表示模型正确分类的样本比例,召回率表示模型正确预测正例的能力,而F1值则综合考虑了准确率和召回率。

通过计算这些指标,我们可以对模型的分类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鸢尾花数据集上,我们的SVM模型达到了97%的准确率,表现出很好的分类能力。

然而,在手写数字数据集上,模型的准确率仅为90%,略低于我们的期望。

搭建云平台实验报告

搭建云平台实验报告

搭建云平台实验报告一、引言云计算作为一种强大的技术,已经对现代企业和个人的IT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通过构建一个云平台,可以充分利用云计算资源,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云平台,实践云计算相关知识,并探索其内部原理和功能。

二、实验内容1. 硬件环境准备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台具备虚拟化支持的服务器。

这里我们选择了一台配置较高的服务器,并安装最新版本的虚拟化软件。

2. 虚拟化环境搭建在准备好硬件环境后,我们开始搭建虚拟化环境。

首先,安装Hypervisor,这是一种虚拟化软件,可以创建和管理虚拟机。

我们选择了开源软件VirtualBox 作为我们的Hypervisor。

3. 虚拟机操作系统安装接下来,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操作系统,并在虚拟机上安装它。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款流行的Linux发行版Ubuntu作为我们的操作系统。

在虚拟机中安装Ubuntu十分简单,只需按照提示进行即可。

4. 云平台搭建在完成虚拟机的安装后,我们开始搭建云平台。

云平台可以提供一系列云服务,如云存储、云数据库、云计算等。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搭建一个简单的云存储服务。

首先,我们需要安装并配置一种分布式存储系统,如Ceph。

然后,配置Ceph集群,并将它们与云平台进行集成。

接着,我们需要编写相应的代码,实现文件的上传、下载和删除等功能。

最后,我们测试云存储服务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实验过程1. 硬件环境准备我们选择了一台配备Intel Core i7处理器和32GB内存的服务器作为我们的云平台。

这台服务器支持虚拟化技术,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2. 虚拟化环境搭建我们下载并安装了VirtualBox软件,并按照官方文档进行了配置。

VirtualBox 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图形界面,可以方便地管理虚拟机。

3. 虚拟机操作系统安装我们下载了Ubuntu的ISO镜像,并在VirtualBox中创建了一个新的虚拟机。

然后,我们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完成了Ubuntu的安装。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的测试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的测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是由金属中心离子与有机配体自组装而形成的。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新颖的多样结构导致其许多特殊的性能。

由于含硫芳基多齿配体本身结构的多样性,在与金属离子配位时,可以组装出结构新颖和功能独特的配合物。

它们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光、电、磁等性质,在非线性光学,磁性和催化材料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本课题为含硫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性能表征。

文中对到目前为止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本论文分别以对苯二胺和对苯二酚为有机小分子,与二硫化碳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找到了合适的反应条件,冷凝回流合成出了以硫为配位原子的有机配体。

用均相法和溶剂热合成法,将生成的配体与过渡金属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混合发生配位反应,制备了相应的含硫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考察各反应因素对配位聚合物形貌的影响。

最后,通过FTIR,EDS,SEM,TEM,紫外-可见等分析手段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表征,发现所合成的镉(Ⅱ)配位聚合物具有半导体的性质。

关键词: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溶剂热合成,二硫化碳,配体,表征iABSTRACTMetal-organic coordination polymers are a type of self-assembly formed by organic ligands and metal ions. Diversified structures of the coordination polymers result in unusual properties of the novel materials. Duo to the structure multiformity of multidentate organic ligand with the sulfur and aryl, they can assemble out complexes of novel structures and unique fuctions if coordinated with metal ions. They have shown distinctive optical, electrical,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thus they have a potential applied prospect in nonlinear optics, magnetic and catalytic materials.The subject is to synthesize and analyze the property of sulfur metal-organic coordination polymers. In this dissertation, we do the summar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achievements of metal-organic coordination polymers. In this paper, we use p-phenylenediamine or p-dihydroxybenzene as small organic molecules to react with carbon bisulfide in alkaline condition. We find out the appropriate reaction condition on the basis of repeated experiments, and synthesize organic ligand with the sulfur as coordination atom in the condition of refluxing. Then we use the acquired ligands to react with transition metal ions under surfactant by solvothermal and homogeneous techniques and get the corresponding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with the sulfur atom. We have explored the influences of all kinds of synthesis factors for their morphologies. Finally, through analytical methods such as FTIR, EDS, SEM, TEM, UV-vis, we characterize the ligands and complexes, and suggest that the Cd(Ⅱ) complex is a semi-conductor.Keywords: metal-organic coordination polymers, solvothermal synthesis, carbon bisulfide, ligand, characterizeii图表清单图清单图1.1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金属中心 (5)图1.2 组装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使用的多齿配体 (6)图3.1 配体合成实验装置图 (19)图4.1 实验Pt-02-04配体L的红外谱图 (34)图4.2 实验Pt′-03-04配体L′的红外谱图 (35)图4.3 实验Pt-02-04配体L的能谱分析图 (35)图4.4 实验Pt′-03-04配体L′的能谱分析图 (36)图4.5 均相法合成的Cd(Ⅱ)配位聚合物TEM图(PEG-400, 5%) (37)图4.6 均相法合成的Cd(Ⅱ)配位聚合物TEM图(PEG-400, 2%) (38)图4.7 特殊形貌的Ni(Ⅱ)配位聚合物的SEM图 (39)图4.8 特殊形貌的Co(Ⅱ)配位聚合物的SEM图 (40)图4.9 特殊形貌的Cd(Ⅱ)配位聚合物的SEM图 (40)图4.10 特殊形貌的Cu(Ⅰ)配位聚合物的SEM图 (41)图 4.11 不同温度下所得Cd(Ⅱ)配位聚合物的SEM图 (a)120℃ (b) 150℃ (43)图 4.12不同降温速率下所得Cu(Ⅰ)配位聚合物的SEM图 (a)5℃/h (b)2℃/h (44)图4.13 添加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所得产物的SEM图 (45)图4.14添加不同量的表面活性剂所得产物的SEM图 (46)图4.15 Cd(Ⅱ)配位聚合物液态紫外可见图 (47)图4.16 Cd(Ⅱ)配位聚合物的能谱分析图 (48)Ⅱ配位聚合物(A)固态紫外-可见图;(B)吸收系数与光子能图4.17 Cd()量的关系图 (49)表清单表1.1 几个对应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基本概念 (4)vi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3.1 实验所用药品 (17)表3.2 合成配体主要药品物性 (18)表3.3 仪器及设备 (19)表3.4 以对苯二胺为有机小分子R合成配体 (20)表3.5 以对苯二酚为有机小分子R′合成配体 (21)表3.6 均相法合成配位聚合物的实验结果 (23)表3.7 溶剂热合成配位聚合物的实验结果 (24)vii承诺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加工中心机床结构剖析及各部分功能实验

加工中心机床结构剖析及各部分功能实验

加工中心机床结构剖析及各部分功能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加工中心机床的基本组成、结构特点;(2)了解加工中心机床的各部分功能;(3)了解加工中心机床的基本运动;(4)了解加工中心机床的加工对象及其用途。

二、实验内容(1)介绍加工中心机床的特点及类型;(2)介绍加工中心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3)介绍加工中心机床的基本运动;(4)介绍加工中心机床的典型零件及加工范围。

三、实验设备加工中心机床一台四、实验概述1. 加工中心机床的概述、组成与结构加工中心的种类繁多,按照机床形态一般可分为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龙门式加工中心和万能式加工中心;按照换刀的形式可分为带刀库、机械手的加工中心,无机械手的加工中心和回转刀架式加工中心。

对不同的机型,它们的操作面板和外形结构有所不同,但基本操作方法与原理相同。

本实验参考机床是日本牧野机床厂生产的立式加工中心FNC86-A,控制系统为FANUC16型,其结构和外形见图1-22。

图1-22 立式加工中心FNC86-A外形结构图2. 加工中心的组成、结构与各部件的功能立式加工中心是专门用于连续、高速、高精度加工的数控机床。

工件只需一次装夹即可完成多种工序的加工,如铣削加工、镗削加工、钻削加工和螺纹加工等。

立式加工中心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自动换刀装置(ATC)、床身、机床控制器(MTC)、主轴控制器(DSK)、液压系统、自动主轴温控器、数字控制器(CNC)等,如图1-22所示。

加工中心有各种类型,虽然外形结构各异,但总体上都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基础部件。

基础部件由床身、立柱和工作台等大件组成,是加工中心结构中的基础部件。

这些大件有铸铁件,也有焊接的钢结构件,它们要承受加工中心的静载荷以及加工时的切削负载,因此必须具备更高的静、动刚度,也是加工中心质量和体积最大的部件。

工作台尺寸与外形如图1-23所示。

图1-23 工作台尺寸与外形(2)主轴部件。

主轴部件是由主轴箱、主轴电动机、主轴和主轴轴承等零件组成。

Oracle数据库双活Extended RAC实现技术对比(EMC VPLEX Metro,Oracle IOE,一体机)

Oracle数据库双活Extended RAC实现技术对比(EMC VPLEX Metro,Oracle IOE,一体机)

网络心跳和磁盘心跳都走IB网络,带宽达40-56Gbps, 可实现端到端延迟<200ns。

IB网络比传统以太网的延时 低很多
理论值:<100km公里 ★ 实际案例:<80KM。超过10KM要借助波分复用设备来延 依托IB设备的扩展RAC能支 伸距离。经实测,80KM网络RTT值在0.45-0.5ms
每个站点均配备统一存储。整个双活中心仅有一套数据库(一个 磁盘组内须创建2个及以上故障组,故障组分别在不同的站点)
双份,数据在所有VPLEX存储上做条带化。由vplex实现数据冗 余,一般不再设置ASM磁盘组冗余级别。 不同站点之间的副本利用vplex metro存储复制技术实现双向复 制,任何站点的写操作将同时发给另一个站点的副本执行,属于 同步模式的复制。(双活解决方案不提供异步模式,该模式用于 传统容灾) (参考实际案例数据:经过VPLEX设备,会比第一种方案的延时 还增加1MS) ORACLE RAC: 1、网络心跳走以太网,要求带宽至少1G,延时在毫秒级; 2、磁盘心跳走裸纤,要求带宽至少10G; VPLEX: 3、存储网络至少需8G链路; 在本方案中RAC的磁盘心跳走VPLEX存储网络,带宽至少要满足 10G 理论值:<100km,网络延迟不超过5ms; 实际案例:oracle官方建议不超过10KM,网络延迟不能超过 1ms;超过该距离性能会随着距离增加呈线性衰减。超过10KM要 借助波分复用设备来延伸距离。
相关技术资料
ORACLE原厂白皮书 \\10.194.50.44\平台运维科\8-其它\平台组台帐\双活技术 \oracle
基于VPLEX Metro的Extended RAC (EMC公司)
读/写---读/写 硬件平台最少配备: 2台EMC VPLEX设备 2台独立存储设备 光纤网络交换设备2台(用于连接VPLEX设备、服务器、存储设 备) 4台Oracle数据库服务器 1台VPLEX Witness仲裁服务器 1台位于第三站点的仲裁服务器(挂载仲裁盘) 网络:以太网路由及交换设备则包括广域网互联设备(10KM以上 使用波分复用设备)、每个站点的核心、汇聚、接入层设备

数控机床实验报告

数控机床实验报告

《数控机床》实验报告书班级姓名:学号:实验一:《宇航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功能熟悉实验二:数控车床编程与仿真操作1.数控车床由哪几部分组成?答:数控车床由数控装置、床身、主轴箱、刀架进给系统、尾座、液压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排屑器等部分组成。

数控车床分为立式数控车床和卧式数控车床两种类型。

2.为什么每次启动系统后要进行“回零”操作?答:机床断电后,就不知道机床坐标的位置,所以进行回零,进行位置确定每次开机启动数控系统的机械零点和实际的机械零点可能有误差,回零操作是对机械零点的校正。

3.绘出运行程序的仿真轨迹,并标出轨迹各段所对应的程序段号。

答:略4.简述对刀过程?答:(1)一般对刀,一般对刀是指在机床上使用相对位置检测手动对刀。

下面以Z向对刀为例说明对刀方法:刀具安装后,先移动刀具手动切削工件右端面,再沿X向退刀,将右端面与加工原点距离N输入数控系统,即完成这把刀具Z向对刀过程。

(2)机外对刀仪对刀,机外对刀的本质是测量出刀具假想刀尖点到刀具台基准之间X及Z 方向的距离。

利用机外对刀仪可将刀具预先在机床外校对好,以便装上机床后将对刀长度输入相应刀具补偿号即可以使用。

(3)自动对刀,自动对刀是通过刀尖检测系统实现的,刀尖以设定的速度向接触式传感器接近,当刀尖与传感器接触并发出信号,数控系统立即记下该瞬间的坐标值,并自动修正刀具补偿值。

5.G00与G01指令有何不同?答:G00指令表示刀具以机床给定的快速进给速度移动到目标点,又称为点定位指令,G01指令使刀具以设定的进给速度从所在点出发,直线插补至目标点。

6.简述用MDI方式换2号刀的操作过程。

答:按下程序建按下MDI建输入一段换刀程序T0101的刀具指令按循环启动实验三:数控铣床编程与仿真操作1.数控铣床由哪几部分组成?答:(1)、主轴箱包括主轴箱体和主轴传动系统。

(2)、进给伺服系统由进给电动机和进给执行机构组成。

(3)、控制系统是数控铣床运动控制的中心,执行数控加工程序控制机床进行加工。

仓储技术与设备实训讲解

仓储技术与设备实训讲解

仓储技术与设备实训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自动化仓库的典型设备——货架的结构及其在自动化仓储系统中的作用,有轨巷道堆垛机的组成部分、运动机理及操作步骤。

通过实验,初步培养学生对自动化仓库中仓储技术与设备进行分析和认知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自动化仓储系统的实验,了解货架的基本结构和堆垛机的作业原理。

三、实验设备1、立体仓库货架本实验室使用的是贯通式重力货架。

货架长 6.3 米、高2.9 米,分为一排十五列五层,共75个货架。

可存放75个400X 300X 148mm周转箱。

本方案由二组金属型材喷塑建成的,每组高1.5 米、宽1.5 米、深1.3 米的 3 列3 层流利链斜坡式多层货架。

形成1.3m X 0.4m 左右9 个通道式货格,两组可存放18X 4 个物流盒。

在贯通式重力货架出库端,每个货位上布置一套电子标签拣货系统。

2、堆垛机本实验采用地面支撑式双立柱堆垛机,具体参数如下:1)起重量w 20kg;2 )总高度:2.9 米;3)运行速度:30-60m/min 停准精度± 5mm;4)起升10-20m/min 停准精度± 5mm;5)伸缩货叉速度4-10m/min 停准精度± 5mm;6)整机最大噪声w 75db(A)。

堆垛机主要由载货台、货叉、运行装置、起升装置、上部导向装置、下部导向装置、货叉伸缩机构、电气装置和安全保护装置等部件组成(见下图)1下横梁2 立柱3上横梁4 载货台5 货叉6运行装置7起升装置8下部导向装置9上部导向装置10电气箱图双立柱有轨巷道堆垛机结构四、实验原理(一)货架1、定义:货架是专门用于存放单元化物品或陈件物品的保管设备。

2、作用及功能:货架是一种架式机构物,可充分利用仓库空间,提高库容利用率,扩大仓库的存储能力。

3、货架的种类:1)通道式货架:货柜式、托盘式、悬臂式、贯通式;2)移动式货架:普通商品式货架、移动式托盘货架;3)重力式货架;4)旋转式货架;5)整体式旋转和分层式旋转货架。

一机二库制冷系统的故障与排除

一机二库制冷系统的故障与排除

一机二库制冷系统的故障与排除工质R22,设环温18℃1.正常运行参数Pk:1.0~1.4MPa,P0:0.2~0.12MPa设高温库库温为+5℃,箱内采用自然对流换热方式,传热温差△t取10℃,蒸发温度t0=-5℃,蒸发压力0.3MPa。

设低温库库温为-15℃,箱内采用自然对流换热方式,传热温差△t=10℃,蒸发温度t0=-25℃,蒸发压力0.11MPa。

2.正常运行状态压缩机与冷凝风机运行平稳,无异声,排气管烫,风冷式冷凝器进出风有明显温差,冷凝器上热,下接近常温,干燥过滤器前后无温差,电磁阀工作正常,高温库膨胀阀结露或结薄霜,蒸发器盘管结露或结霜,回气管结露至背压阀,低温库膨胀阀呈45℃结霜,蒸发器盘管结霜均匀,回气管结霜至压缩机吸入口。

3.实际运行参数Pk:0.78MPa,P0=0.48MPa,高温有库温,12℃,蒸发压力0.42MPa,低温库库温3℃,蒸发压力0.340.34MPa,环温18℃4.实际运行参数压缩机缸盖发烫,风冷式冷凝剂进出风无明显温差,干燥过滤器前后无温差,电磁阀工作正常,无露无霜,蒸发器盘管无露无霜,回气管至背压阀无露无霜,低温库膨胀阀结露或结薄霜,蒸发器盘管部分结露,回气管至压缩机吸入口无露。

5.分析Pk偏低,P总偏高,P0高偏高P0低偏高求证Pe t k=环温+△t=18+8=26℃查R22性质表得出实际Pk,求P0高Pk表=Pk绝-0.1=1.05-0.1=0.95t0=库温-△t=12-10=2℃查R22性质表得P0P0表=P0绝-0.1=0.51-0.1=0.41MPa备注:冷凝器传热温差△t取8℃6.故障判断系统内高低压氟气(压缩机)7.故障排除回收系统内制冷剂,气钢瓶内P08.善后工作设备复位,清理,做好维护、运行记录。

机器学习建模实验报告(3篇)

机器学习建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机器学习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机器学习建模的基本流程,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选择、模型选择、模型训练和模型评估等步骤。

通过实验,我们将深入理解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原理和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目标1. 熟悉Python编程语言,掌握机器学习相关库的使用,如scikit-learn、pandas等。

2. 掌握数据预处理、特征选择、模型选择、模型训练和模型评估等机器学习建模的基本步骤。

3. 熟悉常见机器学习算法,如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K最近邻等。

4.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并优化模型参数,提高模型性能。

三、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编程语言:Python3.83. 机器学习库:scikit-learn 0.24.2、pandas 1.3.4四、实验数据本实验使用鸢尾花数据集(Iris dataset),该数据集包含150个样本,每个样本有4个特征(花瓣长度、花瓣宽度、花萼长度、花萼宽度)和1个标签(类别),共有3个类别。

五、实验步骤1. 数据导入与预处理首先,使用pandas库导入鸢尾花数据集,并对数据进行初步查看。

然后,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特征值缩放到[0, 1]范围内。

```pythonimport pandas as pd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导入鸢尾花数据集iris = datasets.load_iris()X = iris.datay = iris.target标准化处理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scaler = StandardScaler()X = scaler.fit_transform(X)```2. 特征选择使用特征重要性方法进行特征选择,选择与标签相关性较高的特征。

立库实验报告实验原理

立库实验报告实验原理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立库存储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掌握立库存储系统的工作原理;3. 熟悉立库存储系统的应用场景;4.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1. 立库存储系统概述立库存储系统是一种以自动化立体仓库为基础,采用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等手段,实现货物存储、检索、搬运、出入库等作业的现代化物流仓储系统。

立库存储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货架:用于存放货物的立体结构,有横梁式货架、阁楼式货架、驶入式货架等类型;(2)出入库设备:如堆垛机、穿梭车、输送机等,用于实现货物的出入库作业;(3)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传感器等,负责整个系统的运行和控制;(4)管理系统:用于对货物进行管理,包括入库、出库、库存查询等操作。

2. 立库存储系统工作原理(1)入库作业1)货物入库前,系统根据订单信息,确定货物的存放位置;2)通过堆垛机、穿梭车等出入库设备,将货物放置到指定位置;3)系统记录货物的存放位置和数量,实现库存管理。

(2)出库作业1)系统根据订单信息,查询货物的存放位置和数量;2)通过堆垛机、穿梭车等出入库设备,将货物从指定位置取出;3)系统记录货物的出库信息,实现库存管理。

(3)库存管理1)系统实时监测货物的存放位置、数量等信息;2)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库存进行管理,包括入库、出库、库存查询等操作;3)系统自动生成库存报表,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3. 立库存储系统的应用场景(1)电子商务:实现电商企业的快速、准确、高效的物流配送;(2)制造业:提高生产企业的库存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3)仓储物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4)医药、食品等行业: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三、实验内容1. 立库存储系统组成及功能介绍;2. 立库存储系统入库、出库、库存管理等操作演示;3. 立库存储系统实际应用案例分析;4. 立库存储系统优化方案探讨。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了解立库存储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熟悉实验设备;2.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步骤进行立库存储系统的入库、出库、库存管理等操作;3. 实验数据记录: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4. 实验结果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实验结论;5. 实验报告撰写: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制冷装置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PPT课件

制冷装置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PPT课件
• 内容繁杂 • 知识点多 • 知识更新快 • 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高
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
1.改善实验教学环境
在“千百人才”工程资助下,以“热能与动 力工程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热能与动力 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冷冻冷藏技 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为依托,不断加强实 验室建设,引进先进设备,改善实验条件 .课程 组针对《制冷装置设计》课程实验项目的软、 硬件进行更新,主编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新 实验指导书,对《制冷装置设计》课程的实验 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补充、重整和开发 .
本课程现有的实践基地
南京五洲集团 南京天加集团 大连冰山集团 烟台冰轮集团 天津夏通(亚通)制冷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食品三厂 洛阳制冷机械厂 天津肉类联合加工厂 天津水产冷库 天津外贸冷库 北京西南郊冷库 天津北站制冰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制冷装置的生产、安装与检测 制冷装置的生产、安装与检测 冷库的设计安装与调试 制冷装置的生产、安装与检测 产品设计与开发 冷库改造设计与运行 冷柜的设计、生产安装与检测 冷库的运行与维护 冷库的设计、安装与调试 冷库的设计、安装与调试 冷库的设计、安装与调试 制冰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教师充分利用全方位开放的实验室已有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手段,开 展各项科学研究、工程实践服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 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商业大学的研究项目以及企事业的横向合作课 题.
教师积极承担天津商业大学设立的大学生创新实验科研活动、各层 次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学生感兴趣的自拟项目研究的指导,鼓励 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教研项目,组成导师—硕士—本科生组 成的科研创新小组,形成研究梯队.
基本内容实验
基本内容实验 基本内容实验 综合设计型实验 综合设计型实验 研究创新型实验 研究创新型实验 开放性实验 开放性实验 开放性实验 开放性实验

智能计算实验报告总结(3篇)

智能计算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智能计算技术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为了更好地掌握智能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智能计算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智能计算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1. 实验环境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软件平台为Python,主要利用NumPy、Pandas、Scikit-learn等库进行智能计算实验。

硬件环境为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或Linux。

2. 实验步骤(1)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是智能计算实验的第一步,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转换等。

通过NumPy和Pandas库对实验数据进行预处理,为后续的智能计算模型提供高质量的数据。

(2)特征工程特征工程是智能计算实验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降维、特征选择等操作,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

本实验采用特征选择方法,利用Scikit-learn库实现。

(3)模型选择与训练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智能计算模型进行训练。

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模型:1)线性回归模型: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预测,分析模型的拟合效果。

2)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利用SVM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类,分析模型的分类性能。

3)决策树模型:采用决策树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预测,分析模型的预测性能。

4)神经网络模型:使用神经网络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类,分析模型的分类性能。

(4)模型评估与优化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模型进行优化。

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交叉验证:利用交叉验证方法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

2)参数调整:通过调整模型参数,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

3)特征选择:根据模型评估结果,重新进行特征选择,进一步提高模型的性能。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数据预处理经过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转换等操作,实验数据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预处理后的数据满足后续智能计算模型的需求。

一机二库性能实验

一机二库性能实验

实验四、一机二库性能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并熟悉典型制冷装置的制冷系统、总体结构与运行特性;了解或掌握单台制冷机组如何给两个不同温度要求的冷间提供冷量和以及蒸发压力调节阀的构造、设置、调节原理,训练或培养设计控制系统的技能,为今后在冷库设计与调控方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1.熟悉认识一机二库制冷系统压缩机及蒸发器、冷凝器等设备的构造和工作特点,系统组成原则。

参观冷库系统结构。

2.演示一个机组如何向两个不同温度要求的库体供液。

3.熟悉蒸发压力调节阀的构造、设置、调节原理。

二、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1.实验原理一机二库制冷装置是由一台制冷压缩冷凝机组同时向两个不同蒸发温度的冷间供应冷量,例如:高温冷间的蒸发温度为+5C左右,低温冷间的蒸发温度为-15 C左右。

当不同蒸发温度的蒸发器共用一根回气管路时,由于每个蒸发器的制冷剂蒸发压力各不相同,而压缩机的吸气压力是与蒸发温度最低的冷间蒸发器的蒸发压力保持一致。

在制冷系统运行时,为了维持每一冷间所必需的蒸发温度(蒸发压力),在蒸发温度较高的蒸发器出口管路上设置蒸发压力调节阀KVP (即背压阀),从而保证高温冷间的蒸发器内维持所需的蒸发压力(蒸发温度)。

本实验装置在高温冷间的蒸发器出口管路上安装了蒸气压力调节阀,使阀前的压力保持在调定的范围内。

经过阀的节流使阀后的压力与吸气压力保持一致,这样就保证了系统中各个蒸发器在各自不同工况下正常运转。

另外,由于高、低温冷间的蒸发器共用同一根回气管路,当制冷压缩机停机时,各蒸发器的压力很快平衡。

这样就有可能使高温冷间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气体流到低温冷间的蒸发器中去冷凝, 而当压缩机再次启动时就会造成液击事故。

因此,为防止液击事故的发生,本实验装置在低温冷间的蒸发器出口管路上安装了单向阀。

本系统使用的工质R12充灌重量约2kg。

本实验装置制冷系统加装一个冷凝压力控制器,当冷凝压力大时,风机启动;当冷凝压力减小时,风机停止。

交换机vlan实验原理

交换机vlan实验原理

交换机vlan实验原理一、VLAN的基本概念VLAN是一种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虚拟子网的技术,不同的VLAN之间可以实现逻辑上的隔离,互不干扰。

每个VLAN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称为VLAN ID,用于区分不同的VLAN。

VLAN可以基于端口、MAC地址或协议类型等进行划分,实现对不同主机或设备的灵活管理。

二、VLAN的实验原理在交换机上实现VLAN的原理主要有两种:基于端口的VLAN和基于MAC地址的VLAN。

1. 基于端口的VLAN基于端口的VLAN是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一种VLAN实现方式。

交换机上的每个物理端口都可以属于一个或多个VLAN。

当一个数据包进入交换机的某个端口时,交换机会根据端口所属的VLAN,将数据包转发给相应的VLAN成员。

2. 基于MAC地址的VLAN基于MAC地址的VLAN是根据设备的MAC地址来划分VLAN的方式。

交换机会维护一个MAC地址表,记录每个MAC地址所属的VLAN。

当一个数据包进入交换机时,交换机会查找目标MAC地址对应的VLAN,并将数据包转发给相应的VLAN成员。

三、VLAN的应用场景VLAN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部门划分在一个企业内部,可以将不同部门的计算机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隔离和安全策略的限制。

比如,财务部门的计算机可以划分到一个VLAN中,而销售部门的计算机可以划分到另一个VLAN中,从而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隔离。

2. 客户隔离在一个公共网络环境中,比如酒店、机场等公共场所的网络,可以使用VLAN将不同客户的设备隔离开,避免彼此之间的干扰和安全问题。

每个客户都可以拥有一个独立的VLAN,实现互不干扰的网络连接。

3. 服务器划分在一个服务器集群中,可以使用VLAN将前端服务器和后端数据库服务器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从而实现安全隔离和性能优化。

前端服务器和后端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交换机上的路由功能实现,同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不同VLAN上的流量进行优先级调整。

服务器的配置实验报告

服务器的配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服务器的基本配置方法;2. 掌握服务器硬件、软件的安装与配置;3. 熟悉网络设备的使用及配置;4.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为实际工作中服务器配置打下基础。

二、实验环境1. 硬件环境:服务器一台、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若干;2. 软件环境:Windows Server 2012操作系统、IIS、SQL Server等。

三、实验内容1. 服务器硬件安装与配置;2. 服务器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3. 网络设备配置;4. IIS配置;5. SQL Server配置;6. 软件安装与配置。

四、实验步骤1. 服务器硬件安装与配置(1)将服务器硬件(如CPU、内存、硬盘等)安装到机箱内;(2)连接电源、显示器、键盘、鼠标等设备;(3)开机,进入BIOS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硬盘分区、设置启动顺序等;(4)安装操作系统。

2. 服务器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1)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镜像文件;(2)使用U盘或光盘启动服务器;(3)按照提示进行安装,设置用户名、密码等信息;(4)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优化,如关闭不必要的启动项、更新驱动程序等。

3. 网络设备配置(1)连接服务器与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2)配置交换机:设置VLAN、端口镜像、QoS等;(3)配置路由器:设置静态路由、DHCP、NAT等;(4)配置服务器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4. IIS配置(1)安装IIS组件;(2)创建网站:设置网站名称、IP地址、端口、物理路径等;(3)配置网站属性:设置默认文档、错误日志、应用程序池等;(4)配置网站安全性:设置IP地址限制、匿名访问、身份验证等。

5. SQL Server配置(1)安装SQL Server组件;(2)配置SQL Server实例:设置实例名称、数据库文件路径、内存设置等;(3)创建数据库:设置数据库名称、文件大小、自动增长等;(4)配置SQL Server安全性:设置登录名、密码、权限等。

制冷实训_精品文档

制冷实训_精品文档

《制冷原理与装置》课内实验实训指导书实验一制冷系统初步认识一、实验目的1.熟悉认识“一机二库”制冷系统压缩机及蒸发器、冷凝器等设备的构造和工作特点, 制冷系统组成原则。

2.演示一个机组如何向两个不同温度要求库体供液。

3.熟悉蒸发压力调节阀的构造、置设、调节原理。

4.掌握制冷循环系统图。

二、实验场地制冷与空调实验室三、主要实验仪器、设备、材料、工具本系统由一台进口压缩机(法国泰康机组1匹)二只热力膨胀, 二只电磁阀, 6只或7只进口手阀(供教学实验用), 一只蒸气压力调节阀, 四个高低压力表, 二套数字显示温控仪等所组成制冷系统(包括电气部分)。

四、基本内容与步骤、要求1.熟悉实验装置1)由一台制冷机组同时向一个或二个以上的冷库供应冷量, 各库蒸发度(蒸发压力)也不相同, 因为高温库的蒸发温度较高, 低温库的蒸发温度较低, 这时那些需要保持较高蒸发温度(即高温库)的蒸发器出口管路上便装上蒸汽压力调节阀(即背压阀)使阀前的压力保持在调定的范围内, 经过阀的节流使阀后的压力和吸气压力相同, 这样就保证了系统中各个蒸发器在各自不同工况下正常运行。

2)本系统使用的工质R12充灌重量约2Kg, 工质R22充灌重量约2.5Kg。

2.操作要求:1)接通两库蒸发器的管路, 一头拧死, 另一头略为松些, 打开制冷系统、手阀、电磁阀让制冷剂冲进蒸发管路, 略为松些的那头联接器将出现冒气现象, 并发出冒气声, 立即停止冲气, 当即拧紧松一些的那一头联接器, 说明系统已完成排空气手续。

2)正式运转, 合上电源, 合上带锁按钮, 机组开始运行, 逐一打开高低温库的手阀。

3)此时, 高压压力表的读数开始上升, 低压压力表的读数同时下降, 说明系统工作正常。

4)调整高低温库数显温控仪, 根据需要任意可以调节, 一般产品出厂前已调整好了, 客户不必随意调节。

5)当高温库或低温库达到预定值时, 压缩机停止, 系统处于待命状态。

6)操作面板印有控制回路, 并且安置了检测点, 利于检测之用, 通过对检测点的运用, 可以全面了解一机二库的运行状态正常与否, 造成故障的所在何处,4.制冷系统过热设置及运行效果热力膨胀阀的过热调节, 旋下密封螺帽, 顺时钟旋转调节杆, 可增加静止过热度, 逆时针旋转为减小热度。

智能装备设计实验报告(3篇)

智能装备设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并实现一个智能装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时提升产品的质量。

通过学习智能装备的设计原理和实施过程,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自动化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能装备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障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实验通过设计并实现一个智能装备,使我们对智能装备的设计原理和应用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实验内容1. 设计方案(1)功能需求分析本智能装备主要实现以下功能:1)自动上料:将原材料送入生产线上,进行后续加工;2)自动识别:识别原材料种类、尺寸等信息;3)自动调整:根据识别信息,调整加工参数;4)自动加工:完成加工任务;5)自动检测:检测加工后的产品是否符合要求;6)自动存储:将合格产品存储起来,不合格产品进行返工。

(2)技术路线1)硬件设计:主要包括控制系统、传感器、执行器等;2)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控制算法、数据处理、人机交互等;3)系统集成:将硬件和软件集成在一起,实现智能装备的功能。

2. 硬件设计(1)控制系统:选用工业控制计算机作为控制系统,用于实现智能装备的各个功能;(2)传感器:采用多种传感器,如光电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用于检测原材料种类、尺寸、加工状态等信息;(3)执行器:选用伺服电机、气缸等执行器,用于实现自动上料、调整、加工等动作。

3. 软件设计(1)控制算法:采用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算法,实现自动调整加工参数;(2)数据处理:采用图像处理、数据挖掘等技术,实现原材料识别、加工状态检测等功能;(3)人机交互:采用触摸屏、语音识别等技术,实现人机交互功能。

4. 系统集成将硬件和软件集成在一起,实现智能装备的功能。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搭建实验平台:搭建智能装备实验平台,包括控制系统、传感器、执行器等;(2)编程调试:编写控制程序,调试各个功能模块,确保智能装备正常运行;(3)实验验证:进行实验验证,测试智能装备的功能,优化设计方案。

人工智能实验报告

人工智能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

为了深入了解AI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我们小组开展了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掌握AI的基本技术,提高对AI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与工具1. 实验环境:Windows 10操作系统,Python 3.8.0,Jupyter Notebook。

2. 实验工具:Scikit-learn库、TensorFlow库、Keras库。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本次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数据预处理:从公开数据集中获取实验数据,对数据进行清洗、去噪、归一化等预处理操作。

2. 机器学习算法:选择合适的机器学习算法,如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训练和预测。

3. 模型评估:使用交叉验证等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估,选择性能最佳的模型。

4. 结果分析与优化:分析模型的预测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

四、实验过程与结果1. 数据预处理我们从UCI机器学习库中获取了鸢尾花(Iris)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150个样本,每个样本有4个特征,分别为花萼长度、花萼宽度、花瓣长度和花瓣宽度,以及对应的类别标签(Iris-setosa、Iris-versicolor、Iris-virginica)。

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 去除缺失值:删除含有缺失值的样本。

- 归一化:将特征值缩放到[0, 1]区间。

2. 机器学习算法选择以下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实验:- 决策树(Decision Tree):使用Scikit-learn库中的DecisionTreeClassifier实现。

-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使用Scikit-learn库中的SVC实现。

- 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使用TensorFlow和Keras库实现。

3. 模型评估使用交叉验证(5折)对模型进行评估,计算模型的准确率、召回率、F1值等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一机二库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并熟悉典型制冷装置的制冷系统、总体结构与运行特性;了解或掌握单台制冷机组如何给两个不同温度要求的冷间提供冷量和以及蒸发压力调节阀的构造、设置、调节原理,训练或培养设计控制系统的技能,为今后在冷库设计与调控方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1.熟悉认识一机二库制冷系统压缩机及蒸发器、冷凝器等设备的构造和工作特点,系统组成原则。

参观冷库系统结构。

2.演示一个机组如何向两个不同温度要求的库体供液。

3.熟悉蒸发压力调节阀的构造、设置、调节原理。

二、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1.实验原理一机二库制冷装置是由一台制冷压缩冷凝机组同时向两个不同蒸发温度的冷间供应冷量,例如:高温冷间的蒸发温度为+5℃左右,低温冷间的蒸发温度为-15℃左右。

当不同蒸发温度的蒸发器共用一根回气管路时,由于每个蒸发器的制冷剂蒸发压力各不相同,而压缩机的吸气压力是与蒸发温度最低的冷间蒸发器的蒸发压力保持一致。

在制冷系统运行时,为了维持每一冷间所必需的蒸发温度(蒸发压力),在蒸发温度较高的蒸发器出口管路上设置蒸发压力调节阀KVP(即背压阀),从而保证高温冷间的蒸发器内维持所需的蒸发压力(蒸发温度)。

本实验装置在高温冷间的蒸发器出口管路上安装了蒸气压力调节阀,使阀前的压力保持在调定的范围内。

经过阀的节流使阀后的压力与吸气压力保持一致,这样就保证了系统中各个蒸发器在各自不同工况下正常运转。

另外,由于高、低温冷间的蒸发器共用同一根回气管路,当制冷压缩机停机时,各蒸发器的压力很快平衡。

这样就有可能使高温冷间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气体流到低温冷间的蒸发器中去冷凝,而当压缩机再次启动时就会造成液击事故。

因此,为防止液击事故的发生,本实验装置在低温冷间的蒸发器出口管路上安装了单向阀。

本系统使用的工质R12充灌重量约2kg。

本实验装置制冷系统加装一个冷凝压力控制器,当冷凝压力大时,风机启动;当冷凝压力减小时,风机停止。

制冷循环压-焓图如图1所示,一机二库制冷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如图2所示,其电气控制原理图见图3。

2.实验方法和手段运行一机二库制冷装置,调整至预设工况;利用预埋的测点读取相应的实验数据,然后根据制冷量的计算方法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最后完成实验报告。

通过该实验使学生了解并熟悉一机二库制冷装置的工作原理、调节方法,初步学会制冷装置的运行、调整。

了解并掌握制冷装置制冷量的测试方法、测试原理和热工仪表的校准和使用。

.(1)测试点参数表测试点位置1备MP测点位序温度(℃压力压缩机吸入压缩机排气蒸发压力调节单向阀阀高温膨胀阀出高温膨胀阀进低温膨胀阀出低温膨胀阀进冷凝器出口9库温、流量等测点2表3测量值2测量参数序号测量值1测量值高温蒸发器库温(℃)10113/s)高温冷间制冷剂流量(m低温蒸发器库温(℃)12133/s)高温冷间制冷剂流量(m)电流(A压缩机输入功率14)电压(V测量)A电流(空气加热器15)电压(V(2)一机二库制冷系统过热度设置及运行效果热力膨胀阀的过热度调节,旋下密封螺帽,顺时钟旋转调节杆,可增加静态过热度,逆时针旋转为减小静态过热度。

一旦停止旋转,系统因为温包温度的反馈作用,而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的过热度。

通过热度的调节,观察静态过热度的大小对蒸发器的制冷量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热力膨胀阀静态过热度与蒸发器的最佳匹配点,使蒸发器的利用率最高,制取的制冷量最大。

(3)制冷量的计算方法根据实测制冷剂流量与蒸发器进、出口的比焓值计算制冷量①.??hQ?qh?5mG0G0)(1;——高温蒸发器的制冷量,式中:kWQ G0;——高温冷间的制冷剂流量,skg/q mG;——高温冷间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比焓值,kgkJh/0;??''hh?q?Q50mDD0)(2;——高温冷间蒸发器进口的制冷剂比焓值,kgkJh/5——低温蒸发器的制冷量,式中:kWQ D0;——低温冷间的制冷剂流量,sq/kg mD;——低温冷间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比焓值,kg/hkJ'0;——低温冷间蒸发器进口的的制冷剂比焓值,kg/hkJ'5QQ?Q?D0G00)(3;——总制冷量,式中:kWQ0根据实测制冷压缩机的输入功率计算制冷量②3?I?VQ??cos?)(4y y0式中:——压缩机的电流,;AI y——压缩机的电压,;VV y焓图1制冷循环压-图?cos——电机的功率因数;??;VIcos?P??eeE(5)式中:——全封闭制冷压缩机的额定功率,;kWP E——全封闭制冷压缩机压缩机的电流,;AI e——全封闭制冷压缩机压缩机的电压,;VV e③根据实测空气加热器的功率计算制冷量I?V kk??QQ k01000(6)式中:——空气加热器的加热量,;kWQ k——空气加热器的电流,;AI kV。

V——空气加热器的电压,k制冷压缩机输入功率的计算方法:)(43?I?P?V y y(7)P kW;——制冷压缩机的输入功率,式中:——制冷压缩机的电流,;AI y——制冷压缩机的电压,;VV y(5)一机二库的能效比:Q0?EER P(8)一机两库制冷装置原理图2图高温冷间膨胀阀6.4.蒸发压力调节阀5.冷凝器2.1.制冷压缩机贮液器3.高温蒸发器低温冷间热力膨胀阀11.7.电磁阀低温蒸发器8.流量计12.9.手阀10.低温流量计温度计16.单向阀15.数显温度仪14.干燥过滤器13.一机二库电气控制原理图图3三、实验内容认识并熟悉一机二库的制冷系统和总体结构;1.按照设定工况,进行一机二库的运行调整;2.工况稳定后,进行一机二库的性能测试;3.测试仪器、仪表的调整,温度及压力传感器的布置;4.5.数据的采集和整理;6.计算结果。

四、实验准备了解并熟悉一机二库制冷装置的工作原理、基本组成以及各个设备的结构特点;1.必须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和任务;2.五、实验步骤1.实验温度的调节:将数字温度显示的选择开关拨至中间位置,显示器指示被测点的实际温度;将开关拨至左边,则指示上限设定温度。

调节上限温度电位器,可改变上限温度设定值;将开关拨至右边,则指示下限设定温度,调节下限温度电位器,可改变下限设定值。

为保证温度控制器的正常,下限温度设定值必须低于上限温度设定值。

调节上下限值后,必须将锁紧螺帽拧紧。

2.3.正式运转,合上电源,合上带锁按钮,机组开始运行,逐一打开高低温库的手阀。

观察高低压压力表的变化情况,如高压压力表的读数开始上升,低压压力表的读数同时下降,说明4.系统工作正常。

只手阀,模拟系统的各种故障形式。

6系统正常工作后,可以按照要求选择关闭5.当高温库或低温库温度达到预定值时,该库的电磁阀失电关闭。

并记录此时的温度。

当两库均达到6.预定值时,压缩机停止,系统处于待命状态。

7.制冷量测量,保持冷间温度不变,加载置于冷间内的空气加热器,记录所用电流、电压,计算其功率消耗。

.过热度调节,保持制冷装置稳定运行,调节热力膨胀阀静态过热度的大小,观察蒸发器制冷量的变8.化趋势。

六、注意事项及其它说明范围内。

~压缩机在运行时观察排气压力是否在正常的0.81.0MPa1.分钟,否则损坏压缩机。

2.压缩机不能频繁开停,每次间隔大约3只手阀。

每次实验结束后先关吸气端手阀,再关排气端手阀,以防意外泄漏,开机时再打开63.七、思考题绘制一机二库制冷系统流程图并标注压力、温度传感器布置点的位置,蒸发器、冷凝器、热力膨胀1.阀等型号,绘制系统运行的压焓图。

绘制电气控制流程图,并简述工作过程。

2.说明蒸发温度调节阀(背压阀)的作用与调节原理。

3.4.简述该一机二库制冷系统所选用主要设备的结构特点和运行要求 5.在一机二库系统中,如何协调好高温库的背压阀和热力膨胀阀的关系,在调试的时候如何调试?比如,高温库温度压力过高,究竟是调膨胀阀还是背压阀?八、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一机二库制冷装置性能实验1.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及原理2.3.实验仪器4.实验步骤5.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记录根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查出各个循环过程中相应的状态点的焓值h、比容v,并在lgp-h图上绘出各循环过程及标出每个行循环过程的各个状态点的焓值,计算相应的性能指标。

根据实验及计算结果分析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6.实验情况分析与问题讨论7.思考题实验数据记录Ⅰ1表备注温度(℃)压力(MPa)测点位置序号321321PP mm压缩机吸入口1压缩机排气口2蒸发压力调节阀3单向阀阀前4高温膨胀阀出口5高温膨胀阀进口6低温膨胀阀出口7低温膨胀阀进口8冷凝器出口9实验数据记录2表321测量值测量参数序号测量值测量值高温蒸发器库温(℃)10.113/s高温冷间制冷剂流(低温蒸发器库温(℃11/s高温冷间制冷剂流(电流压缩机输入功率测1电压电流空气加热1电压图各状态点数值Ⅱlgp-h表3查.注:计算查图(表)时,压力值要用绝对压力+1(bar)bar)大气压力=表压(规定:绝对压力=表压+实验计算结果表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