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动态及分析
浅析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农作物病虫害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我国加强了科技投入,提高了防治水平,但仍然面临很多问题。
本文会从几个方面分析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技术水平不足由于农村人才流失,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导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案不够科学、合理。
同时,一些农民对防治技术的认识不足,造成了误解与误用。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开展科技培训,提升相关专业人员和农民的技术水平。
政府可以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课程,并挑选优秀的农技人员使用示范田帮助农民提高技能;2.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提高农民对防治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政府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将相关技术知识传递给农民,增强农民的的宣传,加强农村的科普教育;3.加大财政投入,支持新型农业保险开展,帮助农民降低风险,减轻负担,防止他们因病虫害导致的经济损失。
二、使用化学农药滥用的现象严重长期以来,我国农民习惯使用化学农药来预防农作物病虫害。
但这种做法,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例如:超标使用、正确措施不当、农民缺乏防护措施等等。
1.加强法规建设,建立化学农药及其他农药的注册管理机构,并严格贯彻执行;2.提高农民防护意识,加强安全操作培训,提高化学农药使用的安全限度;3.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让农民了解到化学农药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加大对有机农业的政策支持。
三、病虫害防治体系不完善由左右因素影响到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有时候需要多项工作才可以最终达成预期效果。
但是,许多农民防治病虫害的工作比较片面,缺乏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使得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难以完全达成预期目标。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1.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根据疫情确定防治方案。
如果一旦发现病虫害情况,应尽早采取对策,避免病虫害继续蔓延;2.建立科学评估机制,定期评估成果。
制定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进行动态评估和追溯工作,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农作物病虫害的分布与发生规律
中部地区气候适中,农作物种类多样,因 此病虫害种类也较为丰富。常见的病虫害 有稻飞虱、稻曲病、花生蛴螬等。
西部地区气候干燥,部分地区水资源匮乏 ,因此病虫害分布相对较少。但部分地区 由于灌溉不当或种植结构单一,也存在病 虫害的威胁。
作物分布
01
粮食作物
02
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中的病虫害分布广泛,如稻瘟病在水稻种植区普遍发生;小 麦锈病在小麦种植区常见。
发生空间规律
地域性分布
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病虫害种类和数量 存在差异,某些病虫害只在特定地区 发生。
作物间的传播
病虫害可以在不同作物间传播,造成 大面积的危害。
发生程度规律
年度变化规律
同一种病虫害在不同年份的发生程度可能存在差异,受气候、土壤等因素影响。
危害程度与作物生长阶段的关系
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往往与农作物的生长阶段相关,如苗期、生长期等。
播斑疹伤寒等。
土壤媒介传播
03
一些病原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并传播,如根腐病等。
04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抗虫性强的品种
选择对病虫害有较强抗性的农作物品种,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率。
轮作与间作
通过合理的轮作和间作制度,避免同一种病虫害在同一地区连续发 生。
精耕细作
保持田地清洁,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源和虫源。
预测预报技术
地面监测站点
建立地面监测站点,对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
高空无人机监测
利用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相机和传感器,对大面积农田进行高空监 测。
智能化诊断系统
利用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智能化诊断 和预测。
THANKS
2014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据 全 国农 作 物 病 虫 监 测 网调 查 ,2 0 1 3年 水 稻 “ 两 迁 ” 害 虫 在 华 南 南 部 越 冬 稻 区 虫 源 基 数 较 高 ,其 中稻 飞 虱 在 海 南 南 部冬 秧 田、稻 桩 和 杂 草 上 每亩 2 0 0 0~ 2 5 0 0头 , 稻 纵 卷 叶 螟 亩 活 虫 数 2 0 0 0~ 3 3 0 0头 。境 外虫源 地 调查 ,2 0 1 3年 越南 中 北部稻 区褐飞虱发生面积较 2 0 1 2年 增 加 6 2 % , 其 中重 发 面 积 是 2 0 1 2年 的 4 . 2 7倍 , 为 2 0 1 4年 稻 飞 虱 发 生提供 充 足 的虫源 基数 。 目前我 国水 稻 主栽 品 种 仍 以粗秆 大 穗 、优 质 高产 型 为主 ,生长 量 大 、 田 问郁 闭 ,易形 成适温 高 湿 的 田问生境 ;同时 ,水稻 栽插 期 和 生育 期不 一 ,单 、双 季稻 混栽 , 桥 梁 田多, 有 利于 迁 飞性 害虫 发生 和辗 转危 害 。据 国家气 候 中 心预 测 ,2 0 1 4 年 春 季 ,南方 稻 区气温 正常 略偏 高 , 华 南 中东部 降水 较 常年 偏 多;夏 季 ,江南 西部 、西 南 东南 部和 华 南沿海 地 区 降水较 常年 同期 偏 多 ,有 利于 “ 两迁 ”害虫 的迁入 和 繁殖 。 二 、水稻 螟 虫 在 长江 中游 、西 南 中北 部 、江南 北部 、江 淮西 部稻 区偏 重 发 生 ,华 南大 部 、西 南南 部 、江南 南部 和 东北稻 区中等 发生 ,发 生面 积 2 . 5 亿亩次。 二化螟 2 0 1 3年 冬 前 基 数 ,长 江 下 游 、 东北 稻 区高于 2 0 1 2年 ;华 南 、 西 南 、江 南 、长 江 中游 稻 区较 2 0 1 2年有 所 下 降,但 仍 具 备 中等 以上 发 生 程 度 的 虫 源 基 数 。其 中 ,长 江 下 游 稻 区 亩 活 虫 数 一 般 2 0 0~ 3 0 0头 , 较 2 0 1 2年 增 加 3 % ; 东 北 大 部 稻 区为 3 0 0~ 1 0 0 0头 , 较 2 0 1 2年 略 偏 多 ; 长 江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重视化学防治 、轻视…
该市在防治工作中过分 依赖化学农药,忽视了 农业、物理、生物等综 合防治手段,导致病虫 害抗药性增加,防治效 果下降。
缺乏科学统一 的防治…
由于缺乏统一的指导和 协调,各级部门和农民 往往各自为政,没有形 成合力,影响了防治效 果。
缺乏专业技术 人员
在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 广服务的人员较少,农 民缺乏病虫害识别、防 治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和 支持。
建立健全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
1
加强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警,提高监 测准确率,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
2
建立健全病虫害监测网络,覆盖各级农业部门 和基层农技人员,实现病虫害信息的及时传递 和共享。
3
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建立农药质量监测体 系,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障农药使用安全。
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我国农药使用结构不合理,且存在 过量使用和滥用的情况,导致病虫 害抗药性增加,防治效果下降。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成果尚待推广
现有的研究成果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 宣传。
缺乏系统性的研究
针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系统性研究较少,需要加强多学科 交叉和合作。
需要深入研究作用机制
对病虫害发生发展和传播机制的研究尚不深入,需要加强作用机 制的研究及其在防治中的应用。
02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现状及问题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现状
病虫害种类繁多
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种类众多,包括虫害、病害、草害等,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造成很大威胁。
防治手段多样化
目前,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手段主要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 其中化学防治使用最为广泛。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10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的统计和分析
近10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的统计和分析作者:刘万才 刘振东 黄冲 陆明红 刘杰 杨清坡来源:《植物保护》2016年第05期摘要2006-2015年,我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总体处于严重发生状态,各类病虫害年发生面积在4.603 5亿~5.075 3亿hm2次,年均挽回粮食损失9 684.68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7.35%;年均实际损失粮食1 965.49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3.53%。
五大粮食作物中每年通过防治挽回损失的比例,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马铃薯分别占55.18%、21.29%、18.97%、1.88%和2.68%,实际造成损失的比例分别占33.67%、23.31%、35.13%、2.11%和5.79%。
影响全国粮食生产最为重要的10种(类)病虫害依次为稻飞虱、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玉米螟、小麦蚜虫、二化螟、稻瘟病、小麦纹枯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某一个病虫暴发危害时最高可实际造成200万t以上的粮食损失,总损失可达2 200万t,占某类粮食总产的12%左右,对国家粮食安全影响巨大。
最具暴发和流行危害特点的种类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和黏虫等6种。
本文运用大量翔实的历史数据统计分析了近10年来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的危害损失和暴发危害情况。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危害损失;暴发危害;统计分析2006-2015年10年间,全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总体处于重发、频发态势,对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客观分析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有助于农业管理部门和植保系统明确植保工作的成绩和不足,突出工作重点,更好地做好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和防控工作,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减轻灾害损失,保障农业生产丰收和国家粮食安全。
1 近10年来农作物发生概况与植物保护贡献分析1.1 近10年来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危害基本情况近10年来,全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总体处于严重发生状态,对农业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形成了严重威胁。
农作物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浅析
农作物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浅析农作物虫害是指农田中出现的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它们以农作物为食物,大量繁殖并危害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农作物虫害的发生原因很多,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农业生产管理不善等。
针对这些原因,我们需要采取防治措施,以减少农作物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农作物虫害发生原因1. 气候变化:气温、湿度、降水等气候因素是影响农作物虫害的重要因素。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一些害虫种群数量激增,从而对农作物造成危害。
2. 农业生产管理不善:不合理施肥、不及时清理田间杂草、水稻田留茬不干,都容易造成虫害滋生。
喷洒农药不当或者农药滥用也会导致农作物虫害的发生。
3. 生态平衡破坏:人类活动导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破坏,使原本被天敌控制的害虫在一定程度上被解放,从而危害农作物。
4. 连作连种:连作连种会增加农田中的害虫发生几率,害虫可能通过侵害一种作物而迅速进行传播。
二、农作物虫害防治措施1. 合理施肥: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合理施肥可增强作物的抗病虫能力。
适当施用有机肥、磷肥和钾肥等,能够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
2. 种植抗虫作物:优先选择抗虫的品种,增加抗虫的能力,减低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程度。
3. 合理田间管理:定期清理田间杂草、留茬干田等操作,能够减少害虫的生存环境,降低害虫的发生率。
4. 合理施药:在虫害严重时,可以采用农药进行防治。
但是在施用农药的时候需要掌握好施药剂量和施药时机,避免药害和环境污染。
5. 生物防治:采用天敌、寄生虫、捕食性昆虫等天然的捕食者进行虫害防治,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减轻环境污染。
6. 合理轮作:适当选择适应能力强、与前一茬作物害虫无关的作物进行轮作,可以减少害虫的滋生。
7. 加强监测:加强虫情监测和病虫害诊断,掌握好农作物虫害的发展动态,及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病虫害的种群动态分析
某地区苹果蠹蛾的种群动态分析
总结词
该地区苹果蠹蛾的种群数量在夏季达到高峰 ,冬季进入越冬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
详细描述
通过对该地区苹果蠹蛾的种群密度进行监测 ,发现蠹蛾的种群数量在夏季随着气温升高 而增加,达到高峰。随着秋季气温下降,蠹
蛾进入越冬期,种群数量逐渐减少。
全球气候变化对病虫害种群动态的影响
STEP 01
繁殖与扩散
环境适应性
病虫害通过繁殖增加种群 数量,并通过扩散寻找适 宜的生存环境。
病虫害在不同环境中的适 应能力,影响其种群动态 。
影响病虫害种群动态的主要因素
气候因素
温度、湿度、降雨等气候 1
条件影响病虫害的繁殖、 存活和扩散。
人为因素
4
农业管理措施、农药使用 等人为干扰对病虫害种群 动态产生重要影响。
土壤因素
2
土壤类型、结构、肥力等
影响病虫害的生存和繁殖
。
生物因素
3 天敌、寄主植物和其他生
物因素通过捕食、竞争和 互作影响病虫害种群动态 。
Part
03
病虫害种群动态的监测方法
调查监测法
人工调查
通过人工实地调查,记录病虫害 发生情况,包括病虫害种类、数 量、分布等。
机械调查
使用机械或半机率和准确性。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遥感监测法
卫星遥感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高 分辨率的地面信息,通过图像处理和 分析,监测病虫害发生区域和程度。
无人机遥感
利用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相机,近距 离拍摄地面病虫害情况,获取更精确 的数据。
预测预报模型
统计模型
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建立病虫害发生与环境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预测病虫害发生 趋势和扩散范围。
常见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
常见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它们给农作物的生长与产量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并且对农民的经济收益和粮食安全构成了风险。
因此,及时识别和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对于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常见农作物病害及防治(1)水稻稻瘟病水稻稻瘟病是水稻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稻谷种子或寄主植株上的病毒传播。
为了预防和控制稻瘟病,农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择抗病品种或耐病品种,合理施肥,加强排水工作,定期病害监测与防治,切实消毒工具和种子。
(2)玉米灰斑病玉米灰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病害,它主要通过种子传播,并在潮湿的环境中迅速传播。
为了预防和控制玉米灰斑病,农民可以选择抗病品种,进行适时播种和合理密植,进行早期发现和正确使用农药等方法。
(3)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小麦产量的病害,它主要通过种子传播,或者通过土壤和空气中的孢子传播。
为了预防和控制小麦赤霉病,农民可以选择抗病品种,进行轮作种植和适时播种,合理施肥等方法。
此外,及时清除带病株、深翻病灶周围土壤以及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也是有效的措施。
二、常见农作物虫害及防治(1)菜田蚜虫菜田蚜虫是蔬菜生产中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会吸取蔬菜植株的汁液,导致叶片变黄、萎蔫,严重时甚至会使蔬菜植株死亡。
为了预防和控制菜田蚜虫,农民可以进行合理的灌溉与施肥,采用覆盖栽培技术,注意间套种植和农田环境卫生等方法。
此外,农民还可以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2)棉铃虫棉铃虫是棉花产业中最重要的害虫之一,它会吞食棉花的嫩芽和嫩叶,严重地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预防和控制棉铃虫,农民可以选择抗虫品种,进行及时除草和翻耕,及时清除虫卵及幼虫,合理施肥和灌溉,进行定期监测等方法。
此外,农民还可以使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防治。
(3)水果树木害虫水果树木害虫是水果种植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会吞食果实和树叶,导致产量减少和果实质量下降。
为了预防和控制水果树木害虫,农民可以进行规范的修剪和疏果工作,保持果园环境的卫生,进行合理施肥和灌溉,采用黄板诱捕和黄粘虫板进行监测等措施。
病虫害全国各地发生一览表
广泛分布于华东地区的蔬菜产区,以蚜虫科的一 些种类为主,对蔬菜造成严重危害,同时也会传 播病毒病。
华东地区病虫害防治措施及效果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除草等,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同时,选用抗病品种 和药剂拌种等措施也能有效预防一些病虫害的发生。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进行病虫害防治,如利用赤眼蜂、瓢虫等天敌昆虫防治玉米 螟、蔬菜蚜虫等。
梨树腐烂病
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等省份的梨 树种植区。
华北地区病虫害防治措施及效果
物理防治
采用灯光诱杀、性诱剂诱杀等方式,有效降低了一些常见病虫害 的发生程度。
生物防治
推广天敌昆虫和微生物农药,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有利于 环境保护和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
化学防治
针对一些难以控制的病虫害,仍需依赖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部 分地区已开始探索替代方案,如使用生物农药等。
06
地区四:西南地区病虫害发 生情况
西南地区病虫害发生情况概述
西南地区位于我国南方,气候湿润,植被丰富 ,为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由于农业生产的多样性,该地区的病虫害种类 繁多,且发生频率较高。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农业产业结构的 调整,西南地区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也在发生变 化。
西南地区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分布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 指导,提高农民对病虫害 防治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2
全国病虫害发生情况总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病虫害发生情况概述
1
病虫害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对农业、林业和 畜牧业等产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2
2021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将呈重发态势
16版|绿色植保动态》》2021年1月29日星期五编辑:炼晨电话:010-******** CHINA AGRI-PRODUCTION NEWS 中国农资2021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将呈重发态势近期,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对2021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分析会商。
综合分析病虫源基数1、种植制度、作物布局和气候等因素,预计2021年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呈重发态势,全国发生面积M.28亿亩次,同比增加17.5%。
草地贪夜蛾,全国见虫面积4000万亩次,发生区域涉及我国 黄淮海及以南玉米种植区,长江 以南发生面积占比80%。
其中,西 南、华南发生次数多、程度重,江 南、长江中下游可达中等发生,江 淮、黄淮、西北、华北偏轻及以下 程度发生,东北南部可能零星发 生。
飞蝗和其他迁移性蝗虫,全国发生面积3300万亩次。
其中,东 亚飞蝗、亚洲飞蝗、西藏飞蝗发生 面积1500万亩次,北方农牧交错 区土蝗发生面积1800万亩次,发 生区域涉及黄河滩区、环渤海湾、华北湖库区、新疆中哈边境地区、黑龙江和吉林局部苇塘湿地、金 沙江、雅砻江、雅鲁藏布江等河谷 地带以及青海通天河流域,局部 地区可能出现高密度煌情。
黄脊 竹蝗在云南边境有人侵风险,沙 漠蝗有再次入侵我国西藏边境的 可能。
草地螟,全国发生面积3000 万亩次,其中,越冬代成虫和一代 幼虫发生面积2000万亩,一代成虫和二代幼虫发生面积1000万亩。
内蒙古大部以及毗邻的黑龙江中西部、吉林和辽宁西部、河北和山西北部等地重发可能性大,其中,内蒙古发生面积占比60%以上。
粘虫,全国发生面积7500万亩次,玉米粘虫占比80%以上。
其中,一代粘虫发生面积1000万亩,主要在长江中下游、江淮和黄淮南部麦诨偏轻发生;二、三代粘虫发生面积分别为4000万亩、2500万亩,主要在黄淮、华北和东北玉米产区中等发生,局部地区杂草多、湿度大田块偏重发生,西北和西南地区可能出现高密度点片,水稻、谷子等作物可能受到波及。
常见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
菜蛾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如菜蛾赤眼蜂等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
可使用一定浓度的化学药剂如氯虫苯甲酰胺进行喷雾防治。
夜蛾
01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加灌溉等。
02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等进行防治。
03
化学防治
可使用一定浓度的化学药剂如氟虫双酰胺进行喷雾防治。
蔬菜病虫害防治
针对各种蔬菜病虫害,应加强蔬菜种植环境管理、种子消毒、土壤消毒等措施,同时采用 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进行综合防治。
果树病虫害防治
针对果树病虫害,应加强植物检疫、选用抗病品种、合理修剪等物理措施,同时结合生物 农药、低毒低残留农药等进行化学防治。
加强技术培训与宣传
开展技术培训
蛴螬
1 2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精耕细作。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如金龟子黑土蜂等进行防治。
3
化学防治
可使用一定浓度的化学药剂如辛硫磷进行土壤 处理。
04
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01
根据不同地区的病害情况,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品种,从根本
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科学种植与管理
02
现状
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防治成本较高、防治技术不够 先进、农民防治意识不强等,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治工作和技术推广。
02
常见农作物病害
稻瘟病
01
稻瘟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水稻病害,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茎秆和穗部。
02
症状识别:稻瘟病在发病初期,会在水稻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水浸状小斑点,随 着病情加重,病斑逐渐扩大并呈褐色或灰白色,最终导致水稻叶片枯萎、脱落 。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1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结合全国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防治项目,今年我省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紧紧围绕水稻安全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积极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农民,改进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分布和发生为害规律等,通过建立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区,进一步推动了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
一年来,在水稻病虫害发生较重,尤其是第六、七代稻纵卷叶螟在全省范围内大发生的情况下,由于病虫情预报及时、准确,防治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了水稻的安全生产。
水稻螟虫等重大病虫害防治项目的组织实施也初显成效。
一年来,估计全省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8100万亩次,防治面积8300万亩次,挽回稻谷20亿公斤。
21个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区,示范面积60多万亩,有效地带动全省水稻病虫综合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为粮食生产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水稻病虫害发生概况今年全省降雨量比正常年份少三成左右,全年无台风无汛期是罕见的年份。
由于天气原因等因子影响,今年水稻病虫的发生特点是:虫害重于病害,迁飞性害虫发生严重。
全省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约8100万亩次。
其中,纹枯病发生1800万亩次,属常发生性病害,发生面积与往年持平,发生程度比往年稍轻。
稻瘟病发生150万亩次,在历史病区的晚稻个别品种发生较重,如清远市种植秋优998,苗期出现病斑,移植后遇阴雨天,病害迅速扩展,8月中下旬,出现整科禾苗枯死。
稻纵卷叶螟发生2200万亩次,由于其迁入峰次多,迁入虫量大,对早晚稻生长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尤其是8-9月,全省稻区普遍有3-4个迁入峰,粤东地区出现5个迁入峰,一般亩蛾量600—6000头,高的3万头以上,亩卵量3—7万粒,高的10万粒以上,为近年来少见。
稻螟发生900万亩次,以三化螟为主,台湾稻螟和二化螟在部分地区有所回升。
稻飞虱发生1900万亩次,早稻迁入早,迁入量不大,发生较去年轻,晚稻受干旱天气的影响,发生较轻。
病虫害总结范文
一、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病虫害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为有效控制病虫害,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我单位紧紧围绕“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积极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
现将今年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如下:二、病虫害防治工作情况1. 病虫害监测(1)建立健全病虫害监测体系。
我单位在全县范围内设立病虫害监测点,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进行监测。
(2)加强病虫害信息收集。
通过查阅文献、网络搜索、实地调查等方式,全面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
2. 病虫害防治(1)加强农药监管。
对农药市场进行整治,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药,确保农药质量。
(2)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
(3)实施统防统治。
针对主要病虫害,开展统防统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
(4)加强技术培训。
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
3. 病虫害防治成果(1)病虫害发生面积明显减少。
通过加强监测和防治,今年全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0%。
(2)农药使用量降低。
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使农药使用量降低了15%。
(3)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得到保障。
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使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明显提升。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病虫害监测体系不够完善。
部分监测点设备老化,监测数据准确性有待提高。
(2)农民病虫害防治意识薄弱。
部分农民仍存在依赖化学农药的现象。
2. 改进措施(1)加大监测体系建设力度。
更新监测设备,提高监测数据准确性。
(2)加强病虫害防治宣传。
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农民病虫害防治意识。
(3)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加大对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防治效果。
四、总结今年,我单位紧紧围绕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病虫害防治体系,为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农田虫害的成灾规律与发展趋势
农田虫害的成灾规律与发展趋势农田虫害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其对农作物的损害严重影响着农民的生计和粮食安全。
了解农田虫害的成灾规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制定防治策略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农田虫害的成灾规律农田虫害的成灾规律是指虫害在农业生产中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遵循的一定规律性。
了解农田虫害的成灾规律,可以帮助农民掌握虫害的发生机制和规律,从而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以下是农田虫害的一般成灾规律:1. 季节性成灾:不同种类的农田虫害有其偏好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因此,虫害的发生通常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定的虫害在特定的季节比较容易发生。
2. 演替性成灾:在农业生产中,不同的虫害有其特定的出现顺序和时间,它们之间往往存在着生态竞争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当一种虫害数量减少或被控制后,可能会出现其他虫害的大量繁殖和成灾。
3. 地域性成灾:不同地域的农田由于气候、植被和土壤等因素的差异,虫害的发生程度也会存在一定差异。
而且,虫害的传播也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因此地域性成灾是农田虫害常见的规律之一。
二、农田虫害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调整,农田虫害的发展也在不断演变和调整。
以下是农田虫害的一些发展趋势:1. 单一种类虫害的减少:由于农药的广泛使用和农业技术的提升,农业生产中单一种类虫害的成灾情况有所减少。
然而,多种虫害共同发生的情况逐渐增多,对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新型虫害的出现: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一些新型的虫害可能会出现并成灾,对农作物造成威胁。
随着气候变化和国际贸易的增加,新型虫害的传播和入侵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加。
3. 技术与生物防治的结合: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农药防治方式正在逐渐被生物防治等新技术所取代。
生物防治以利用天敌、杀虫真菌和昆虫病毒等方式来控制虫害,具有环保和可持续性的优势。
4. 综合管理的重要性:综合管理是农田虫害防治的一种有效手段。
主要农作物的物侯期及主要病虫害
主要农作物的物侯期及主要病虫害温馨小贴士:营销工作的真谛是用产品将价格(价值)销售出去,而不是用价格将产品销售出去。
根据产品特点分析目标市场不同栽培植物对生长调节剂、杀菌剂、杀虫剂的综合承载力和种植集中度,把植物分成三大类,类别的划分是相对的,因为各区域作物布局相差很大。
A类植物种植面积大,分布区域广,集中种植区域多,经济效益较高,单位面积用药量大,共包括13种植物:棉花、小麦、水稻、花生、豆科植物、油菜、苹果、梨、黄瓜、辣椒、番茄、西瓜和葱蒜类,A类作物适宜以作物为中心进行市场操作,卖点相近作物可以按类别操作。
B类植物种植面积大,分布区域广,经济效益不高,单位面积用药量小,或种植面积较大,且区域集中,经济效益高,单位面积用药量大,共包括25种植物:葡萄、桃、柑橘、香蕉、茄子、芹菜等叶菜类、玉米、烟叶、马铃薯、甘蔗、甜菜、枣、猕猴桃、芒果、荔枝、龙眼、花木、药用植物、茶叶、食用菌、西葫芦、甜瓜、冬瓜、萝卜、白菜。
C类植物有一定的种植面积,有的品种分布广泛,有的品种栽植集中,经济效益一般较高,部分品种单位面积用药量较大,共包括15种植物:胡萝卜、甘蓝、苦瓜、丝瓜、南瓜、芦笋、姜、草莓、柿、杏、板栗、李、芝麻、红薯。
A类植物一、棉花是我国分布区域最广,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单位面积用药量也很大,是众多农药厂商角逐的主战场。
棉花的生育期包括:苗期、现蕾期、开花期(花铃期)和吐絮(裂铃)期五个时期,我国绝大部分棉区一般在4月播种(直播或营养钵育期),到出苗约需10—15天,苗期40-50天,蕾期24-30天,花铃期50-60天,成熟期视霜期而定即约为4月播、5月苗、6月蕾、7月花。
棉花的主要病虫害有:1、苗期病害:低温阴雨发病重,发病重时成片死亡甚至毁苗,已成常发性病害。
2、黄枯萎病害:雨水大时发病重,不及时控制,棉花枯萎而死,一般蕾期开始发生。
3、害虫:红蜘蛛、蚜虫、棉铃虫、蓟马、盲蝽蟓、甜菜夜蛾。
4、蕾铃脱落:主要原因是旺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协调。
病虫害防治中的数据分析与决策
资源管理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合理配置防治资源,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
科学研究
通过数据分析,深入了解病虫害的生态学和 生物学特性,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CHAPTER
03
数据分析技术
数据收集与整理
数据来源
01
收集的数据来源应多样化,包括实地调查、历史记录、遥感监
测等,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数据清洗
02
总结词
动态调整防治策略,应对变化情况。
详细描述
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变化情况,如气候 变化、病虫害抗药性等。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实时监测 这些变化情况,及时调整防治策略,确保防治效果的最大 化。
案例三:实时监测与快速响应的实践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实时监测病虫害情况,快速采取应对措施。
CHAPTER
04
基于数据的决策制定
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计算机化的工具,用于协助决策者处理半结构化和非 结构化问题。
它通过提供数据、模型和预测,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问题,并制定有效 的解决方案。
病虫害防治中的决策支持系统可以提供实时数据、历史趋势和预测,帮助 防治人员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预测模型与应用
01
预测模型是利用历史数据和算法来预测未来趋势的 工具。
02
在病虫害防治中,预测模型可以帮助防治人员预测 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地点和严重程度。
03
通过预测模型,防治人员可以提前采取措施,减少 病虫害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实时监测与响应
实时监测是指对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 记录的过程。
总结词
监测防治效果,及时调整方案。
田间虫情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威胁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我们开展了田间虫情实验,以期为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田间虫情发生规律,为病虫害防治提供数据支持;2. 探讨不同防治措施对病虫害的控制效果;3. 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地点:某村玉米田;2. 实验材料:玉米、草地贪夜蛾、小麦赤霉病菌等;3. 实验设备:虫情监测器、智能虫情灯、自动诱捕器、高清昆虫控诱设备、气象仪、病害监测仪等;4. 实验方法:(1)虫情监测:利用虫情监测器、智能虫情灯、自动诱捕器等设备,对田间虫情进行实时监测;(2)病害监测:利用病害监测仪,对小麦赤霉病菌等病害进行监测;(3)数据收集: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田间监测平台,进行分析和处理;(4)防治措施:针对监测到的虫情和病害,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虫情发生规律:经过监测,草地贪夜蛾在玉米田的发生呈周期性变化,主要集中在7月至9月,每月发生量呈上升趋势,9月达到高峰期。
2. 防治措施效果:针对草地贪夜蛾,我们采取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
化学防治主要采用高效低毒农药,生物防治主要利用昆虫病原线虫等生物制剂。
实验结果表明,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对草地贪夜蛾的控制效果较好,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5%和90%。
3. 病害监测与防治:通过病害监测仪,提前预警小麦赤霉病菌等病害的发生。
针对小麦赤霉病菌,我们采取了合理施肥、科学用药、清除田间杂草等综合措施。
实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达到95%。
4. 数据分析: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建立了田间虫情预测模型,为病虫害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五、实验结论1. 田间虫情监测对病虫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前预警、科学决策;2. 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控制田间虫情,提高防治效果;3. 数据分析有助于建立田间虫情预测模型,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小麦虫害以蚜虫、麦蜘蛛、吸浆虫为主。
1.2.1蚜虫:发生面积2.5亿亩。其中,河北、山东大发生,华 北、黄淮的其他麦区、江苏和安徽沿淮和淮北、宁夏偏重 发生,长江中下游、西南和西北大部麦区中等发生
1.2.2麦蜘蛛:麦蜘蛛发生面积9200万亩。其中,河北中南部、 山东中部山区、山西南部、湖北北部偏重发生,河南大部、 山东西南部、湖北西部中等发生,华北、黄淮的其他麦区, 江淮、西南、西北麦区偏轻发生。
图1、小麦2013年病虫害发生趋势图
图2、小麦2013年病虫害发生情况
2.水稻作物:全国播种面积2012/2013年全国种植 面积4.5亿亩。
2.1水稻病害以稻瘟病、纹枯病为主。
2.1.1稻瘟病:
·在江南稻区中等发生,全国累计发生面积587万亩,较上
年同期减少23.4%。
·西南、江南稻区局部老病区和感病品种发病较重,其中重
3.1 扩充了科研队伍,增加科技示范力量。 科研队伍是促进作物栽培技术推广体系中重要的组 成部分,全国植保工作者和科技特派员队伍,带动了 我国产业化体系的发展。 3.2 建立了大型示范基地 提高农民素质,做好培训工作的需要,建立了产业 示范区,合理配置农技科研人员,并负责对农民咨询 和指导,建立了种植示范档案,做好蔬菜新品种推广 应用示范。
• 1.1.3赤霉病:发生面积8000万亩。其中,湖北
东部和江汉平原、安徽沿淮及其以南、江苏沿江 和苏南、浙江中北部、上海沿海麦区有偏重流行 的威胁,长江流域的其他麦区有中等流行的可能, 黄淮、华北南部麦区有偏轻流行的可能。
• 1.1.4其他病害:条锈病和叶锈病发病面积分别为
3000万亩和3700万亩,小麦叶枯病、根腐病、全 蚀病、黑穗病、胞囊线虫病、病毒病等在部分麦 区会有一定程度发生
二、2013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 发生趋势预测
预测2013年病虫害发生情况,并加以分析, 有助于做好病虫害防治措施,提前做好防治 准备,减少损失。
作物类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棉花。 果树类主要有苹果树、梨树、南方柑橘、 香蕉等。 蔬菜类有黄瓜、番茄、辣椒、十字花科等。
二.一、作物类病虫害的发生概况
纹枯病常用的药剂有:5%井冈霉素AS和50%多 菌灵WP以及混剂
。
2.2水稻虫害以稻飞虱、 稻纵卷叶螟、 水稻螟虫为
主2。.2.1稻飞虱:在华南稻区偏重发生,江南、西南稻区中等
发生,全国累计发生面积4856万亩次,较上年同期减少 31.8%。5月下旬以来,稻飞虱在华南、江南、西南稻区迁 入峰持续时间长、迁入虫量大,迁入范围广。 2.2.2稻纵卷叶螟:在华南西部、江南西部、西南东部稻区 中等发生,全国累计发生面积2704万亩次,较上年同期减 少6.8%。6月份以来,稻纵卷叶螟在华南、江南、西南稻区 出现蛾高峰,其中广西、福建、江西、湖南、贵州多地峰期 虫量超过100头,广西局部高达1.8万头。 2.2.3水稻螟虫:在长江中游稻区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 江南、西南北部稻区中等发生,全国累计发生面积7054万 亩次,较上年同期增加1.9%。当前,一代二化螟在江南、 西南北部和长江中游南部稻区发生基本定局,经有效防控, 田间虫量有所下降,一般亩虫量300~2000头。
庆平均病叶率为11.5%,巴南、梁平局部田块出现“化苗” 现象;四川当前稻瘟病发生面积是常年同期的1.7倍,川东 北局部田块出现“化苗”现象。湖南中南部、北部的永州、 岳阳等老病区发生较重,病叶率为0.5%~4.1%。
2.1.2纹枯病:
• 在华南、江南稻区中等至偏重发生,全国累计发生
面积3525万亩,较上年同期减少15.5%。
4.建立了较为健全的种子、化肥、农药生产资料系 统,为农民提高可靠的农业生产资料。另外,执 法部门定期核查,坚决抵制和打击危害农民合法 权益的事情出现。
5.推广了沼气池建设,解决了生产中所需肥料问题, 发展有机食品。有效解决了实际生产中过多肥料 使用造成对土壤的板结,降低土壤肥料的问题, 而且能大大减轻了病原基数。
1.2.3吸浆虫: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4300万亩。其中, 河北邢台、保定、廊坊和陕西咸阳、渭南的局部 大发生,河北东南部、陕西关中中东部、河南北 部偏重发生,以上3个省其他麦区和天津中等发生, 北京、山西、安徽、宁夏偏轻发生,山东、甘肃 等地轻发生。
1.2.4其他虫害: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发 生面积7000万亩。此外,麦叶蜂、土蝗、灰飞虱、 麦茎蜂等在部分麦区会有一定程度发生。
• 当前,南方稻区进入快速扩展期,病株率一般
2%~10%,广东局部田块发生较重,病株率一般 40%~50%,最高达100% 2.1.3其他病害:
•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已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
和湖南等省(区)见病,累计发生面积5万亩,较 上年同期减少28.7%,发生程度偏轻。
2.1.4常用药剂:目前稻瘟病常用的杀菌剂: 1.三唑类:20%三环唑WP、75%三环唑WP等; 2.有机磷类:40%稻瘟净EC、50%异稻瘟净、40% 敌瘟磷EC等;
全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动 态及分析
内 容提纲
一.2012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总结 二.2013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 趋势预测 三. 2013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防 措施
一.2012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总结
2012年全国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各级植保部门及 有关机构都加强了病虫害防治措施,取得了显著的防 治效果。
1.3目前常用的杀菌剂:
1.3.1三唑类:15%三唑酮WP、 12.5%氟环唑SC、25% 丙环唑EC、25%粉唑醇SC、70%氟环唑WG、40%环丙唑醇SC、 25%戊唑醇WP、12.5%腈菌唑ME等
1.3.2苯并咪唑类:50%多菌灵、50%或70%甲基硫菌灵 WP以及混剂等。
1.3.3保护性杀菌剂:硫磺、福美双以及混剂
1.小麦:2012/2013年度全国小麦播种面积为3.7
亿亩。
1.1小麦病害以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为主。
1.1.1纹枯病:发生面积1.37亿亩。其中,河南大部 高产麦区、安徽和江苏的沿淮和淮北麦区偏重发生, 江淮、黄淮的其他麦区中等发生,华北、西南、西 北麦区偏轻及以下程度发生。 1.1.2白粉病:发生面积1.05亿亩。其中,河南沿黄 稻茬麦和中北部高产区、江苏沿海和里下河麦区、 陕西秦岭北麓偏重发生,黄淮、江淮的其他麦区, 西南、西北和新疆大部麦区,华北南部麦区中等发 生。
1.加强了市场监督与市场建设,组建了流通企业。 国家投资、扶贫开发项目与市场建设相结合,实现市 场规范化,现代化。
2.针对现在病虫害发生规律,各级部门组织专家、 农技人员深入指导,示范与推广新型化学药剂,提高 农户的用药水平;组织技术讲座和农民栽培技术指导, 提高农的整体素质。
3.完善了作物栽培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