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数发展史
代数的历史与发展
代数的历史与发展代数学(algebra)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
代数学的历史悠久,它随着人类生活的提高,生产技术的进步,科学和数学本身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代数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代数学可分为初等代数学和抽象代数学两部分。
初等代数学是更古老的算术的推广和发展,而抽象代数学则是在初等代数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代数学的西文名称algebra来源于9世纪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米的重要著作的名称。
该著作名为”ilm al-jabr wa’I muqabalah”,原意是“还原与对消的科学”。
这本书传到欧洲后,简译为algebra。
清初曾传入中国两卷无作者的代数书,被译为《阿尔热巴拉新法》,后改译为《代数学》(李善兰译,1853)。
初等代数学是指19世纪上半叶以前的方程理论,主要研究某一方程(组)是否可解,怎样求出方程所有的根(包括近似根)以及方程的根所具有的各种性质等。
代数之前已有算术,算术是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计算问题,即整数与分数的四则运算。
代数与算术不同,主要区别在于代数要引入未知数,根据问题的条件列方程,然后解方程求未知数的值。
这一类数学问题,早在古埃及的数学纸草书(约公元前1800年)中就有了启示,书中将未知数称为“堆”(一堆东西),并以象形文字表示。
古巴比伦人也知道某些二次方程的解法,在汉穆拉比时代(公元前18世纪)的泥板中,就载有二次方程问题,甚至还有相当于三次方程的问题。
数学史家们曾为此发生过热烈争论:在什么意义下能把巴比伦数学看成代数?古希腊时代,几何学明显地从代数学中分离出来,并在希腊科学中占统治地位,其威力之大,以至于纯算术的或代数的问题都被转译为几何语言:量被理解为长度,两个量之积解释为矩形、面积等。
现在数学中保留的称二次幂为“平方”,三次幂为“立方”,就是来源于此。
古希腊时期流传至今的与代数有关的著作只有丢番图的《算术》。
该书中解决了某些一次、二次方程问题和不定方程问题,出现了缩写符号和应用负数之例。
近世代数发展简史
近世代数发展简史引言概述:近世代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6世纪。
近世代数的发展不仅对数学本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其他科学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近世代数的发展历程,分为五个部份,分别是:1. 代数基础的奠定;2. 方程论的发展;3. 群论的兴起;4. 环论的发展;5. 近世代数的应用。
一、代数基础的奠定:1.1 古希腊代数的起源: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和欧几里得等人奠定了代数的基础,提出了平方数和立方数的概念,并研究了它们的性质。
1.2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数发展:文艺复兴时期,数学家卡尔丹诺和维埃塔等人开始研究代数方程,并提出了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1.3 笛卡尔的坐标系:17世纪,笛卡尔引入了坐标系的概念,将代数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为代数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二、方程论的发展:2.1 代数方程的分类:18世纪,数学家拉格朗日将代数方程分为代数方程和超越方程,并研究了它们的性质和解法。
2.2 高次方程的解法:19世纪初,数学家阿贝尔和伽罗瓦等人独立地证明了五次及以上的代数方程无法用根式解出,这一结果被称为“阿贝尔-伽罗瓦定理”。
2.3 线性代数的发展:19世纪,数学家凯莱和哈密尔顿等人提出了线性代数的概念,研究了线性方程组和线性变换等内容。
三、群论的兴起:3.1 群的定义与性质:19世纪,数学家狄利克雷和凯莱等人提出了群的定义,并研究了群的性质,如封闭性、结合律和逆元等。
3.2 群论的应用:群论不仅在代数中有广泛应用,还在物理学、化学和密码学等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3 群论的扩展:20世纪,数学家冯·诺伊曼和埃米·诺特等人进一步发展了群论,提出了正规子群、商群和群同态等概念。
四、环论的发展:4.1 环的定义与性质:20世纪初,数学家费罗和诺特等人提出了环的定义,并研究了环的性质,如加法和乘法的封闭性、结合律和分配律等。
4.2 环论的应用:环论在代数几何、代数编码和数论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代数学发展简史及线性代数简史
代数学发展简史及线性代数简史代数学的发展简史:代数学作为一门数学学科,起源非常古老。
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巴比伦人就开始使用代数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计算土地面积与粮食数量。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代数学发展始于古希腊时期。
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万物皆数字”的概念,并建立了一套基本的代数规则。
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这些理论。
随着时代的推移,代数学逐渐与几何学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在16世纪,意大利数学家费拉里奥首次使用代数符号来表示未知量。
17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在其著作《几何学》中,将代数与几何紧密结合,发展了解析几何。
在18世纪和19世纪,代数学得到了飞速发展,出现了复数、矩阵论、高斯消元法等重要概念和方法。
20世纪是代数学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代数学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20世纪初,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提出了20个关于数学基础的未解问题,其中许多涉及代数学领域。
这些问题推动了代数学的发展,并促使人们对数学基础的研究。
现代代数学已经成为数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涉及众多领域,如数论、代数几何、群论、环论等。
代数学的发展不仅深化了人们对数学本质的认识,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数学工具。
线性代数的发展简史:线性代数作为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起源于17世纪。
早在17世纪,数学家哈密尔顿开始研究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
然而,线性代数的理论基础最早是由19世纪英国数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奠定的。
高斯在矩阵理论和线性方程组的解法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发展了行列式的概念,并提出了高斯消元法。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线性代数得到了飞速发展。
德国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和俄罗斯数学家安德烈·马尔科夫开创了线性算子理论的研究。
他们引入了现代线性空间的概念,并发展了线性变换、特征值、特征向量等重要概念。
此外,瑞士数学家埃尔米特和德国数学家约尔当也对线性代数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提出了埃尔米特矩阵和约旦标准型等概念。
代数式的发展简史
代数式的发展简史代数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数与符号的关系。
代数式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数学家开始探索未知数和变量之间的关系。
然而,代数的真正发展始于16世纪的欧洲,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
在文艺复兴时期,数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代数式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
法国数学家维阿里于1557年出版了一本名为《代数的新分析》的书,这本书被认为是代数学的里程碑。
维阿里在书中引入了字母作为未知数的符号,并且发展了一套运算规则,这为代数式的处理提供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代数的发展进入了17世纪,这个时期的代数学家们开始研究多项式的性质和解法。
法国数学家费马在17世纪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数论问题,即费马大定理,这个问题在代数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8世纪是代数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代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欧拉是18世纪最重要的代数学家之一,他对代数式的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欧拉提出了代数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即欧拉公式,这个公式对后来的代数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世纪是代数式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的代数学家们开始研究更为复杂的代数结构,如群、环、域等。
德国数学家高斯是19世纪代数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在代数方程的解法和代数理论的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高斯提出了代数方程的基本定理,即每个非常数代数方程都有复数根的定理,这个定理对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是代数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代数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展。
在这个时期,代数学家们开始研究更为抽象的代数结构,如线性代数、抽象代数等。
同时,计算机的出现也为代数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代数式的发展史是代数学发展史的一部分,它记录了人们对数与符号关系的认识和研究的历程。
从古希腊时期到现代,代数式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代数式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数学的发展,也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古代的未知数问题,还是现代的抽象代数理论,代数式的发展都是数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数式的发展历史
代数式的发展历史一、古希腊时代的代数式代数式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
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比例。
他研究了一种特殊的比例关系,即等差比例,这对于后来的代数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毕达哥拉斯的研究奠定了代数式的基础,为后来的代数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二、古代阿拉伯数学家的贡献在古代,阿拉伯地区的数学家也为代数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们将代数式的研究与几何学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解方程方法——代数法。
这种方法通过将未知数表示为虚数,将方程转化为代数式,从而解决了许多复杂的数学问题。
阿拉伯数学家的研究使代数式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代数式在文艺复兴时期,代数式的研究经历了一个重要的变革。
数学家开始将代数式与几何学分离,并将其视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解方程方法——方程法。
这种方法通过代数式之间的运算关系,将方程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从而解决了许多复杂的数学问题。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数学家的研究为代数式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四、近代代数学的发展在近代,代数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数学家们通过对代数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定理。
其中最重要的是代数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韦达定理。
这个定理揭示了代数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为解方程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此外,近代代数学家还研究了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数列的递推关系等重要内容,丰富了代数式的研究领域。
五、现代代数学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代数学的研究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现代代数学家通过引入抽象代数的概念,将代数式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和定理,如群论、环论、域论等,极大地拓展了代数式的研究领域。
现代代数学的发展使代数式不仅仅局限于数学领域,还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等各个领域。
六、代数式的应用和未来发展代数式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近世代数发展简史
近世代数发展简史近世代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数与符号之间的关系。
代数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但近世代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
以下是近世代数发展的简史。
1. 文艺复兴时期(16世纪)在文艺复兴时期,代数开始浮现了一些重要的发展。
意大利数学家Cardano首次提出了解三次方程的方法,并发表了《代数学大全》。
同时,法国数学家Viète 提出了代数中的符号表示法,开创了代数符号的使用。
2. 方程论的发展(17世纪)17世纪,方程论成为代数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法国数学家Fermat和英国数学家Descartes分别独立地发展了代数几何学,将代数与几何相结合。
Fermat提出了著名的“费马大定理”,并在边注中提到了他的证明思路,这成为了代数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3. 群论的兴起(19世纪)19世纪,代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法国数学家Galois提出了群论的概念,并建立了现代代数的基础。
他研究了方程的可解性,并提出了著名的“Galois理论”,解决了费马大定理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Galois的工作对代数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现代代数的建立(20世纪)20世纪,代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德国数学家Hilbert提出了代数基础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公理化方法。
同时,抽象代数成为了代数中的重要分支,研究了各种代数结构的性质。
在这一时期,代数的研究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5. 应用领域的发展近世代数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研究,还涉及到了许多实际应用领域。
代数在密码学、编码理论、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代数的发展为这些领域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方法。
总结:近世代数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代数基础研究,到方程论的发展,再到群论和现代代数的建立,代数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展。
近世代数的发展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突破,还涉及到了许多实际应用领域。
代数的发展为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代数的发展历史简述
代数的发展历史简述代数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步骤阐述代数的发展历史。
1. 古代代数古埃及和巴比伦是早期代数的发源地。
在古埃及,人们用简单的方程求解问题,如计算土地的面积和体积。
而巴比伦人则利用计算表来解决代数问题。
公元前800年,印度和伊朗的学者也开始研究代数,并发展了代数方程。
2.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学方面的研究对代数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工作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代数方程的运作过程。
3. 伊斯兰数学在中世纪,伊斯兰数学得到了古典时期希腊数学的传承。
一些杰出的数学家如阿尔-芬巴里(Al-Khwarizmi)、伊本·卡尔丹(Ibnal-Haytham)和阿尔-哈桥德(Al-Hajjaj)等人在代数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他们发明了一些新的算术和代数方法,并开发了代数符号。
4. 文艺复兴时期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数得到了重要的发展。
意大利的斐波那契(Fibonacci)和法国的维埃特(Viète)分别在代数的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斐波那契发现了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这个数列在代数的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维埃特则发展了新的代数方法,提出了代数方程的新解法。
5. 近代代数在近代,代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微积分发展对代数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数学家们开始研究代数的基本概念和结构,并将其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
代数的发展导致了概率论、统计学、数值分析和组合数学等其他数学领域的快速发展。
总之,代数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并不断发展壮大。
它已经成为现代数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科学、工程、经济和其他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近世代数发展简史
近世代数发展简史近世代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数和运算规则的结构。
在近世代数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重要的里程碑和贡献,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
1. 代数的起源代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数学家们开始研究方程和未知数的关系。
例如,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它可以用一个方程来表示:a² + b² = c²。
这标志着代数的起步。
2.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数在文艺复兴时期,代数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数学家们开始研究多项式和方程的解法。
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来自意大利数学家Cardano和Ferrari。
他们发现了普通三次方程和四次方程的解法,这被称为Cardano-Ferrari公式。
3. 齐次坐标和复数17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引入了齐次坐标系统,这使得几何和代数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同时,复数的概念也在这个时期被引入。
复数是由实数和虚数构成,它们的运算规则被完善并广泛应用于代数的研究中。
4. 群论的发展19世纪末,德国数学家Galois提出了群论的概念,这是近世代数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群论研究的是代数结构的对称性和变换规则。
Galois的工作为代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理论对于解方程、数论和几何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5. 现代代数的发展20世纪,代数学经历了一次革命性的发展。
抽象代数的概念被引入,数学家们开始研究更普通的代数结构,如环、域和向量空间等。
同时,线性代数和矩阵论的发展也为现代代数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总结:近世代数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方程研究,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解方程方法的发展,齐次坐标和复数的引入,群论的提出以及现代抽象代数的发展。
这些重要里程碑的贡献使得近世代数成为了数学中一个重要且独立的分支,为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数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代数的发展史
代数的发展史代数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数学体系。
下面将分别介绍代数的发展史中的几个主要阶段。
1.代数起源代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算术和几何。
在那个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字母来表示未知数和已知数,这种做法可以看作是代数的萌芽。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尝试用符号表示运算,如加、减、乘、除等,从而形成了代数的初步概念。
2.古代代数古代代数指的是文艺复兴以前的代数学。
在这个时期,代数学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解一次方程和二次方程的方法上。
中国的《九章算术》和阿拉伯的《阿尔·芬格尼》等著作都包含了丰富的代数内容。
这些古代代数的著作主要探讨的是线性方程和二次方程的求解,使用了符号化表示和运算。
3.现代代数现代代数起源于19世纪末期,其标志是德国数学家域论的诞生。
域论提出了代数结构的概念,将代数学从对数字和方程的研究扩展到了对更为抽象的代数结构的研究。
这一阶段,代数学开始涉及到更高阶的群、环、模等抽象概念,为后续的代数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4.抽象代数抽象代数是现代代数的一个分支,它运用抽象的方法研究代数的结构和性质。
在这个阶段,代数学开始深入研究群、环、域等抽象代数结构,发展出了丰富的理论体系。
抽象代数的研究方法为后续的数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5.线性代数线性代数是代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线性方程组、向量空间等线性代数结构。
它与矩阵、行列式等概念密切相关。
线性代数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工程等领域。
在20世纪初期,线性代数的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并逐渐发展完善。
6.群论与环论群论与环论是抽象代数的两个重要分支。
群论主要研究的是满足结合律的二元运算下,元素的集合的性质;而环论则研究的是具有两个运算(加法和乘法)的代数结构。
这些理论在数论、几何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7.域论与伽罗瓦理论域论是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的是在某个运算下封闭的数的集合。
代数学发展历程
代数学发展历程在宽广的数学领域范围内,代数学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一个部分.“代数学”这个名称,在我国是1859年正式开始使用的.那么什么是代数?代数学又是如何发展的呢?1847年,英国人伟烈亚力来到上海,他用中文写了一本《数学启蒙》,在序中说:“有代数、微分诸书在,余将续梓之.”这是第一次使用代数这个词来作为数学分科的名称.李善兰是我国清代数学家.1859年和伟烈亚力合译英国棣么甘(Augustus De Morgan)的“Elements of Algebra”正式定名为《代数学》.这是我国第一本代数学书,代数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代数是对字母、字母表达式进行运算或变换的学问.在初等数学中字母代表数,在近代数学中字母可以代表更广泛的对象,如向量、张量、矩阵、变换等.代数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九世纪的花拉子米始,到十六世纪止.这个时期人们把代数看成为对字母进行运算,关于字母公式的变换以及关于代数方程式的学问.这些就是目前中学代数的内容.第二个时期从十六世纪开始到十九世纪,这时意大利数学家解出了三次方程和四次方程.由此人们开始研究更高次的代数方程.代数的中心问题逐渐变为代数方程式的理论了.十九世纪谢尔的两卷本的代数问世,在这部书中代数被定义为方程式论.这在当时是个创举.在第二个时期内,行列式与矩阵的理论,二次型与变换的理论,特别是不变量的理论等代数工具也发展起来了.在这个时期内群论及不变量的理论的发展对几何学的发展起了重大影响.第三个时期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这时在力学,物理以及数学本身越来越频繁地研究到一些对象,对这些对象也要考虑加法、减法,有时要考虑乘法和除法.这些对象中有矩阵、张量、旋量、超复数等.这样人们就不得不考虑某种更一般的集合,在这种集合中有某种运算,并满足一定的运算法则.这就是说,我们不得不考虑某种代数系统.这样一来,代数的目的是研究各种代数系统.这就是公理化,或抽象化的代数.说它是抽象的,是因为所考虑的代数系统是用字母表示的.说它是公理化的,是因为它只遵从作为它的基础的那些公理.有趣的是这样的代数系统无论就数学本身而言,或就它的应用而言都具有巨大意义.以下我是通过初等代数,高等代数以及抽象代数三个阶段的发展来研究代数学领域的发展的.1.初等代数初等代数是研究数字和文字的代数运算理论和方法,更确切的说,是研究实数和复数,以及以它们为系数的多项式的代数运算理论和方法的数学分支学科.初等代数是更古老的算术的推广和发展.在古代,当算术里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各种数量问题的解法后,为了寻求有系统的、更普遍的方法,以解决各种数量关系的问题,就产生了以解方程的原理为中心问题的初等代数.代数是由算术演变来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代数和算术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前者引入未知量,根据问题的条件列出方程,然后解方程求出未知量的值.至于什么年代产生的代数学这门学科,就很不容易说清楚了.比如,如果你认为“代数学”是指解这类用符号表示的方程的技巧,那么,这种“代数学”是在十六世纪才发展起来的.如果我们对代数符号不是要求象现在这样简练,那么代数学可以上溯到更早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算术已经演化成为一种高度发展的用文字叙述的代数学.从载有数字表的文件中,可以获得巴比伦人的数系和数字运算方面的许多知识.他们既能用相当于代入一般公式的方法,又能用配方法来解二次方程,还讨论了某些三次方程和双二次(四次)方程.已经发现一块书板,它给出的数表不仅包括从1到30的整数的平方和立方,还包括了这个范围的整数组合.公元前2500年左右,埃及的草片文书(Ahmes)中有求一个未知量问题的解法,这个问题大体上相当于今日的一元一次方程.不过用的方法纯粹是算术的,并且在埃及人心目中这并不成其为一门独特的学科——解方程.公元200—1200年时期,印度人也在代数上获得一些进展.他们用缩写文字和一些记号来描述运算.印度人认识到二次方程有两个根,而且包括负根和无理根.在不定方程方面印度人超过了Diaphanous,印度人要求出所有整数解,而Diaphanous则只得出一个有理的解.印度人也研究了不定二次方程.他们解出了(其中不是平方数)这种类型的方程,并可看出这种类型对处理很重要.西方人将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数学家Diaphanous看作是代数学的鼻祖.而在中国,用文字来表达的代数问题出现得就更早了.“代数”作为一个数学专有名词,代表一门数学分支在我国正式使用,最早是在1859年.那年,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和英国人韦列亚力共同翻译了英国人棣么甘所写的一本书,译本的名称就叫做《代数学》.当然,代数的内容和方法,我国古代早就产生了,比如成书于公元一世纪初的《九章算术》中就有方程问题.在《九章》方程章中,经刘徽注给方程予以最早的定义:“程,课程也.群物总杂,各列有数,总言其实.令每行为率,二物者再程,三物者三程,皆如物数程之,并列为行,帮谓之方程”.这里的“群物总杂,各列有数,总言其实”是说每一行(相当于今称的方程式)的系数、未知数和常数项(此叫“实”)的组成方法.令每行为率(就是列出几个等式),二物者再乘(两个未知数,列两个等式或程式),三物三乘(三个未知数列三个等式或程式),如物数程之(就是有几个未知数,就列出几个等式或程式),用算筹并列成一方形,所以叫做方程.在方程的定义里,“程”就是“课”,而“课”的本义是试验,考核.正是在试验与考核的意义上,“程”与“课”是相通的.由“课”将数学应用题转化为盈亏类问题,而由“程”把问题布列为“方程”.这种问题模式化的思想和方法是一脉相承的.当然,在这里方程的定义是狭隘的,仅指线性方程组,但《九章》实际上还涉及到二次方程,而且已能用“带从开方术”(“从”读“纵”)求出方程的正根.共步骤相当于“配方法”.《九章》关于多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是将其“所出率”用算筹摆成一个方阵,然后应用“遍乘,通约,齐同”三种基本演算,达到“消元”为目的.《九章》称解方程组的过程为“直除”,即现代的消元法.《九章》方程解法有方程术和正负术,刘徽注又添了新方程术,反映了我国古代方程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些解法经刘徽注释,把它们作为比率理论的应用和发展,从而获得了统一的理论基础.初等代数的中心内容是解方程,因而长期以来都把代数学理解成方程的科学,数学家们也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方程的研究上.它的研究方法是高度计算性的.要讨论方程,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把实际中的数量关系组成代数式,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所以初等代数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代数式.由于事物中的数量关系的不同,大体上初等代数形成了整式,分式和根式这三大类代数式.代数式是数的化身,因而在代数中它们都可以进行四则运算,服从基本运算定律,而且还可以进行乘方和开方两种新的运算.通常把这六种运算叫做代数运算,以区别于只包含四种运算的算术运算.在初等代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解方程的研究也促进了数的概念的进一步发展,将算术中讨论的整数和分数的概念扩充到有理数的范围,使数包括正负整数、正负分数和零.这是初等代数的又一重要内容,就是数的概念的扩充.有了有理数,初等代数能解决的问题就大大地扩充了.但是,有些方程在有理数范围内仍然没有解.于是,数的概念再一次扩充到了实数,进而又进一步扩充到了复数.那么到了复数范围内是不是仍然有方程没有解,还必须把复数再进行扩展呢?数学家们说:不用了.这就是代数里的一个著名的定理——代数基本定理.这个定理简单地说就是n个方程有n个根.1742年12月15日,瑞士数学家欧拉曾在一封信中明确地做了陈述.后来另一个数学家德国的高斯在1799年给出了严格的证明.把上面分析过了的内容综合起来,组成初等代数的基本内容就是:三种数——有理数、无理数、复数.三种式——整式、分式、根式.中心内容是方程——整式方程、分式方程、根式方程和方程组.初等代数的内容大体上相当于现代中学设置的代数课程的内容,但又不完全相同.比如严格地说,数的概念,排列和组合应归入算术的内容;函数是分析数学的内容;不等式的解法有点像解方程的方法,但不等式作为一种估算数值的方法,本质上是属于分析数学的范围;坐标法是研究解析几何的…….这些都只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编排方法.初等代数是算术的继续和推广,初等代数研究的对象是代数式的运算和方程的求解.代数运算的特点是只进行有限次的运算.全部初等代数总起来有十条规则.这是学习初等代数需要理解并掌握的要点.这十条规则是:五条基本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两条等式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个数,等式不变;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非零的数,等式不变;三条指数律: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幂的乘方等于底数不变指数相乘;积的乘方等于乘方的积.初等代数学进一步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是研究未知数更多的一次方程组;另一方面是研究未知数次数更高的高次方程.这时候,代数学已由初等代数向着高等代数的方向发展了.2.高等代数初等代数从最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开始,一方面进而讨论二元及三元的一次方程组,另一方面研究二次以上及可以转化为二次的方程组.沿着这两个方向继续发展,代数在讨论任意多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组(也叫线性方程组)的同时还研究次数更高的一元方程组.发展到这个阶段,就叫做高等代数.高等代数是代数学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总称,它包括许多分支.现在大学里开设的高等代数一般包括两部分:线性代数、多项式代数.高等代数在初等代数的基础上研究对象进一步扩充,引进了许多新的概念以及与通常很不相同的量,比如最基本的有集合、向量和向量空间等.这些量具有和数相类似的运算特点,不过研究的方法和运算的方法都更加繁复.集合是具有某种属性的事物的全体;向量是除了具有数值还同时具有方向的量;向量空间也叫线性空间,是由许多向量组成的并且符合某些规则的集合.向量空间中的运算对象已经不只是数,而是向量了,其运算性质也有了很大的不同.古典代数学(即初等代数学)的中心课题是解方程问题.就方程本身而言,它是向两个方向发展的.一个方向是一元高次方程,另一个方向是多元一次方程组与多元高次联立方程组.前者发展成为后来的方程论(或多项式论)的研究,方程论的扩展便是高等代数学.到了十九世纪,还诱发了近世代数的出现.后者的发展形成了线性代数学,它的中心内容是行列式与线性方程组,矩阵及线性空间和线性变换的理论等.多项式是一类最常见,最简单的函数,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多项式理论是以代数方程的根的计算和分布作为中心问题的,也叫做方程论.研究多项式理论,主要在于探讨代数方程的性质,从而寻找简易的解方程的方法.多项式代数所研究的内容,包括整除性理论,因式分解理论等.这些大体上和中学代数里的内容类似.多项式的整除性质对于解代数方程是很有用的.解代数方程无非就是求对应多项式的零点,零点不存在的时候,所对应的代数方程就没有解.我们知道一次方程叫线性方程,讨论线性方程的代数就叫做线性代数.线性代数学的兴起与发展是随着十七、十八世纪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要求而发展的.在线性代数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行列式和矩阵.早在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初,行列式在解方程中就得到了发展.在线性方程组中,由于碰到方程的个数与未知量个数相等,所以就提出行列式这个词.行列式的概念最早是由十七世纪日本数学家关孝和提出来的,他在1683年写了一部叫做《解伏题之法》的著作,标题的意思是“解行列式问题的方法”,书中对行列式的概念和它的展开已经有了清楚的叙述.此外,1750年瑞士克莱姆(C ramer,1704--1752)的“克莱姆法则”也出现,但没有把行列式作为一个单独理论加以研究和阐述.欧洲第一个提出行列式概念的是德国的数学家莱布尼茨.1772年法国数学家范德蒙(Vandermonde,1735--1796)首先把行列式作为专门理论独立于线性方程组之外进行研究.故人们称他是行列式理论的奠基者.德国数学家雅可比于1841年发表了《论行列式的形式与性质》一文标志着行列式的系统理论的建立.行列式有一定的计算规则,利用行列式可以把一个线性方程组的解表示成公式,因此行列式是解线性方程组的工具.行列式可以把一个线性方程组的解表示成公式,也就是说行列式代表着一个数.因为行列式要求行数等于列数,排成的表总是正方形的,通过对它的研究又发现了矩阵的理论.矩阵概念和行列式一样是从解线性方程组中产生的.矩阵概念最早也出现在我国的《九章算术》方程章里.该书所说的“方程”实际是“矩阵”,所说的“方程术”的中心内容是对“方程”(即矩阵)施行“遍乘”与“直除”两种运算.在欧洲,由于有行列式的成果作为基础,1850年前后,矩阵的理论发展是非常迅速的.“矩阵”这个词是西勒维斯特(J.J.Sylvester,1814--1897)在1850年首先提出并使用的.他在碰到线性方程组的方程的个数与未知量个数不等,无法运用行列式概念时提出这个词的.1855年凯莱也引出了矩阵概念.他在文章中介绍他发现这一概念的思想时说:“我决不是通过四元数而获得矩阵概念的,它或是直接从行列式的概念而来,或是作为一个表达方程组的方便的方法而来的.”矩阵也是由数排成行和列的数表,行数和列数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矩阵和行列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行列式代表着一个数,而矩阵仅仅是一些数的有顺序的摆法.利用矩阵这个工具可以把线性方程组中的系数组成向量空间中的向量,这样对于一个多元线性方程组的解的情况,以及不同解之间的关系等等一系列理论上的问题,就都可以彻底地解决.矩阵的应用是多方面的,不仅在数学领域里,而且在力学、物理、科技等方面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1879年,德国数学家弗罗尼乌斯(Frobenius)引入矩阵秩的概念,英国数学家史密斯(H.J.S Smith,1826--1883)引入增广矩阵的概念,证明了n 个未知数m个方程的方程组相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增广矩阵与非增广矩阵的秩相等.在行列式的理论和矩阵理论与应用发展的同时,线性空间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线性变换的理论也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由于采用向量的概念,可以使得解析几何特别地简单和清楚.向量可以相加,也可以相乘,并且满足如下运算规律:1.2.存在着“零元素”0,使得对任意x,3.对于任意元素x,存在着一个逆元素-x,使得4.5.6.7.8.这里x、y、z是线性空间里的元素,而1、、、是数.如果向量由它的坐标(即它在坐标轴上的射影)给出,那么在向量上进行的加法运算和数乘运算就相应着由它的坐标所组成的行(或列)上同名的运算.这样一来,由三个数组成的行或列就宜于几何上地解释作三维空间中的向量,同时在“行”(或“列”)上进行的运算就解释作为空间中向量上所进行的相应的运算,使得由三个数所组成行(或列)的代数在形式上与三维空间中的向量代数没有差别.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线性方程组的解是一个多元有序数组,在多元有序数组集合中引进加法、数乘运算,可以简化线性方程组的讨论,这使它们自然地将三维向量空间推广到n元有序数组集合的n维向量空间.不仅n维向量的集合具备上面所说的这些特性,就是同一类型的矩阵集合以及物理向量:力、速度、加速度等等也具备这些性质.完全是另外性质的数学对象,如一个变元的多项式全体、已知区间[a,b]上的连续函数的全体,线性齐次微分方程解的全体等等,也都具备这些性质.这些例子引导人们进一步推广向量空间的概念,这种空间的元素可以是任意数学对象或物理对象,这就引进了一般的线性空间的概念.同样它们满足加法和数乘一定的运算规律.在很多数学研究中需要改换变数,即从一组变数,…… ,过渡到与它们有函数关系的另一组变数,,…….例如,如果变数是平面上或空间中点的坐标,那么从一个坐标系过渡到另一个坐标系就引起坐标的一个交换,它将原来的坐标用新的坐标表出.此外,在研究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或状态变为另一个位置或状态时,如果它的位置或状态由变数的值所给出,变数的变换也会产生.线性变换是线性空间到自身的变换.线性空间中每一个线性变换都对应着一个方阵,变换本身可以用矩阵语言写成形状,这里x是原向量的坐标组成的列,y是变换后的向量的坐标组成的列,是变换的系数矩阵.欧氏空间中,将保持向量长度不变的线性变换称为正交变换.正交变换是将三维空间中坐标原点不动的旋转或旋转与对通过原点的某一平面的反射的联合对n维空间的推广.正交变换是非退化变换的重要特殊情形.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是线性代数的几何架构,数组向量和矩阵实际上是它们的代数形式,其间的转换枢纽是基底,就好象是平面和立体几何里的坐标系.然而线性代数里的向量空间却往往从抽象定义开始,这只是相当大的一般性.3.抽象代数在十八世纪后半叶,数学内部悄悄积累的矛盾已经开始酝酿新的变革.当时数学家们面临一系列数学发展进程中自身提出的、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其中在代数方面最突出的是:高于四次的代数方程的根式求解问题.在十九世纪初,这个问题已变得越发尖锐而不可回避.它们引起了数学家们集中的关注和热烈的探讨,并导致了代数学发展的新突破.在前面曾经说过,中世纪的阿拉伯数学家把代数学看成是解方程的学问.直到十九世纪初,代数学研究仍未超出这个范围.不过这时数学家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了五次和高于五次的代数方程上.考虑一般的五次式更高次的方程能否像二、三、四次方程一样来求解,也就是说对于形如:(其中)的代数方程,它的解能否通过只对方程的系数作加、减、乘、除和求正整数次方根等运算的公式得到呢?遗憾的是这个问题虽然耗费了许多数学家的时间和精力,但一直持续了长达三个多世纪都没有解决.最终,阿贝尔(1802--1829)解决了五次和高于五次的一般方程的求解问题,证明了五次或五次以上方程不可能有代数解.即这些方程的根不能用方程的系数通过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这些代数运算表示出来.他还考虑了一些特殊的能用根式求解的方程,其中的一类被称为“阿贝尔方程”.在这一工作中,他实际上引进了“域”这一重要的近世代数概念,虽然他没有这样来称呼.但他没能解决判定已知方程是否可用根式来求解的问题.这个问题最终由另一个年轻的天才数学家法国的伽罗瓦彻底解决.在十九世纪,代数学的研究对象已突破了数(包括用符号表示的数)的范畴,这种突破是由伽罗瓦群的概念开始的.伽罗瓦20岁的时候,因为积极参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曾两次被捕入狱,1832年4月,他出狱不久便在一次私人决斗中死去,年仅21岁.伽罗瓦在临死前预料自己难以摆脱死亡的命运,所以曾连夜给朋友写信,仓促地把自己生平的数学研究心得扼要写出,并附以论文手稿.他在给朋友舍瓦利叶的信中说:“我在分析方面做了一些新发现.有些是关于方程论的;有些是关于整函数的……公开请求雅可比或高斯,不是对这些定理的正确性而是对这些定理的重要性发表意见.我希望将来有人发现消除所有这些混乱对它们是有益的.”伽罗瓦死后,按照他的遗愿,舍瓦利叶把他的信发表在《百科评论》中.他的论文手稿过了14年,才由刘维尔(1809--1882)编辑出版了他的部分文章,并向数学界推荐.随着时间的推移,伽罗瓦的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伽罗瓦虽然十分年轻,但是他在数学史上做出的贡献,不仅是解决了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没有解决的高次方程的代数解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在解决这个问题中提出了“群”的概念.在伽罗瓦之后,群的概念本身进一步发展,除了有限的、离散的群,又出现了无限群、连续群等,并由此发展了一整套关于群和域的理论,开辟了代数学的一个崭新的天地,直接影响了代数学研究方法的变革.从此,代数学不再以方程理论为中心内容,而转向对代数结构性质的研究,促进了代数学的进一步发展.在数学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中,伽罗瓦的论文是最薄的,但他的数学思想却是光彩夺目的.代数对象的扩张,在十九世纪还沿着其他途径进行,先后产生了许多其他代数系统,例如四元数与超复数、域、理想等.十九世纪数学家还引进了环(戴德金,1871.克罗内克也研究过环并称之为“order”,希尔伯特首先使用了“ring”即环这个名称)和格(戴德金,1897)等.。
近世代数发展简史
近世代数发展简史近世代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数和运算的性质。
近世代数的发展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和进步,从最初的代数方程解法到现代的抽象代数理论,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详细介绍近世代数的发展历程和关键里程碑。
1. 代数的起源代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埃及时期。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和欧几里得等人对代数方程的解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基本的代数原理和方法。
古埃及人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用了代数的概念和方法。
2.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数在文艺复兴时期,代数开始脱离实际应用,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意大利数学家斯卡拉潘尼和法国数学家维尼奥等人对代数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代数理论。
斯卡拉潘尼的《代数学》被认为是近世代数的奠基之作。
3. 高斯的贡献19世纪初,德国数学家高斯对代数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出了复数的概念,并将代数方程的解法推广到复数域上。
高斯的《代数学基础》成为了近世代数的经典著作,对后来的代数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4. 抽象代数的出现20世纪初,抽象代数作为一门独立的数学学科开始崭露头角。
法国数学家加罗华和德国数学家诺特等人对代数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定理。
抽象代数的出现使代数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和抽象化。
5. 现代代数理论的发展近现代,代数理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完善。
代数的研究范围涉及了群论、环论、域论等多个方面。
代数理论的应用也广泛渗透到其他数学领域,如数论、几何学等。
代数的发展对数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总结:近世代数的发展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和进步,从最初的代数方程解法到现代的抽象代数理论,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古希腊和古埃及的代数起源,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数研究,再到高斯的贡献和抽象代数的出现,近世代数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
现代代数理论的发展使代数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和抽象化,并对其他数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世代数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数学的进步,也为人类认识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近世代数发展简史
近世代数发展简史近世代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研究的是数和运算的性质。
自17世纪开始,近世代数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近世代数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1. 代数的起源代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数学家主要关注几何学和算术。
然而,随着数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对未知数和方程式的研究产生了兴趣。
在公元3世纪,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提出了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这被认为是代数学的起源。
2. 代数的发展2.1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代数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16世纪的意大利数学家卡尔丹诺(Cardano)和费拉里(Ferrari)研究了三次和四次方程的解法,奠定了代数学的基础。
此外,法国数学家维埃特(Viète)提出了代数符号的使用,为代数学的形式化奠定了基础。
2.2 齐次坐标和复数17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Descartes)引入了齐次坐标系,将代数与几何联系在一起,为代数学的发展打开了新的方向。
同时,复数的概念也被引入,这使得代数学的运算更加灵便和丰富。
2.3 群论的兴起19世纪,法国数学家瓦埃斯特拉斯(Galois)的工作对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研究了方程的根与方程的对称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群论的概念。
群论成为近世代数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3. 代数的应用近世代数不仅仅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它还具有广泛的应用。
代数在密码学、编码理论、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现代密码学中的公钥密码系统就是基于代数的数论和群论等概念构建起来的。
4. 近世代数的发展和挑战近世代数在20世纪继续发展壮大,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例如,埃米尔·阿图(Emil Artin)和安德烈·魏尔斯特拉斯(André Weil)等数学家对代数几何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代数学中仍然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和挑战,如费马大定理和黎曼猜想等。
近世代数发展简史
近世代数发展简史近世代数是数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的是数和运算的结构。
近世代数的发展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和探索,涵盖了众多的数学家和理论。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近世代数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的重要成果。
1. 古代代数的起源古代代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符号和方程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土地测量和贸易计算。
然而,古代代数的发展相对较为有限,主要集中在线性方程和几何问题的解决上。
2.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数革命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至17世纪)是近世代数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代数学开始脱离几何学的束缚,成为独立的学科。
重要的代数学家如意大利数学家斯卡拉潘尼、法国数学家维阿塔、德国数学家费尔马等,为近世代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代数方程的解法研究在文艺复兴时期,数学家们开始研究代数方程的解法。
其中最著名的是意大利数学家卡尔达诺的工作。
他发现了一种求解三次方程的方法,被称为“卡尔达诺公式”。
这个发现对于后来的代数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 群论的发展群论是近世代数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集合和运算的结构。
群论的发展起源于19世纪,德国数学家高斯和狄利克雷等人对数论中的整数运算进行了深入研究。
后来,法国数学家瓦埃斯特拉斯和德国数学家诺伊曼等人对群的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奠定了群论的基础。
5. 现代代数的发展20世纪是近世代数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代数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到了更多的领域。
线性代数、抽象代数、代数几何等分支学科相继发展起来。
现代代数的发展离不开一些重要的数学家的贡献,如德国数学家埃米尔·阿尔蒂因、法国数学家布尔巴基等。
总结:近世代数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的突破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
代数方程的解法研究为代数学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推动。
群论的出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代数学的研究内容。
而现代代数的发展则在20世纪达到了巅峰,形成了更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近世代数发展简史
近世代数发展简史近世代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数和运算规则的代数结构。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近世代数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果。
1. 古希腊时期的代数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等人对代数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柏拉图则研究了多边形的构造和比例问题。
然而,古希腊代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何学中,对于代数的符号表示和运算规则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2.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数文艺复兴时期,代数开始逐渐脱离几何学的束缚,成为独立的数学分支。
意大利数学家卡尔达诺提出了一元三次方程的解法,并发现了负数和复数的概念。
法国数学家维埃特则在代数方程的研究中提出了维埃特定理,为代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18世纪的代数18世纪是代数发展的重要时期。
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提出了拉格朗日插值法和拉格朗日方程,为代数的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德国数学家高斯则在代数方程的研究中提出了高斯消元法和高斯整数,为代数的计算提供了重要工具。
4. 19世纪的代数19世纪是代数发展的黄金时期。
法国数学家瓦埃斯特拉斯提出了瓦埃斯特拉斯定理,证明了任意多项式方程都有解。
英国数学家卢卡斯则研究了素数的性质和二次互反律。
德国数学家迪德金德则发展了线性代数和矩阵论,为代数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工具。
5. 20世纪的代数20世纪是代数发展的现代时期。
法国数学家居里和泰特发现了代数拓扑学和同调代数的重要概念,推动了代数的发展。
俄罗斯数学家诺伊曼则提出了诺伊曼代数和诺伊曼几何,为代数的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则发展了线性代数和抽象代数的理论,为代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结:近世代数的发展经历了古希腊时期的几何代数、文艺复兴时期的独立代数、18世纪的应用代数、19世纪的黄金时期以及20世纪的现代代数。
代数的发展离不开众多数学家的努力和贡献,他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定理和方法,推动了代数的进步。
近世代数的研究不仅在数学理论上有重要意义,还在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代数发展史
数学符号
• 在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古巴比仑的楔形文字中, 有记数方法,这可以看作是数学符号的萌芽。在代 数中有意识地使用符号是丢番图首开其端,韦达是 符号代数学的奠基人,而欧拉则是数学符号大师 (欧拉创立的f(x)、i、sin、cos、tg、∑等),莱布
尼兹在此方面也重大贡献。
• 4,数学符号的准确性,能更好的体现事物关系及解决实际
问题,如:π、e、i等;数学符号语言是一种国际通用的
语言,更利于互相学习和交流
第十七页,共17页
代数发展史
第一页,共17页
代数发展小史
• 第一时期:9世纪~16世纪 字母变换及代数方程式的学问
• 第二时期:16世纪~19世纪 代数方程式的理论、矩阵理论
• 第三时期:19世纪至今 抽象代数、代数系统
第二页,共17页
代数发展小史
本节主要内容 • 三次方程与四次方程 • 高次方程可解性问题的解决 • 古希腊三大难题的解决
第十六页,共17页
• 2,具有计算功能,有了数学符号,才使运算问题简捷, 才使一些运算成为可能,如:零号“0”的引进,是进 位制计数法的精髓,有了它,进位制才完备;
• 3,具有模型功能,利用数学符号,可以表示事物或 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数学公式、函数解析式等; 能用最简捷的语言符号去表达最复杂的形式关系, 林而更利于抽象,形成更高的概括;
伽罗瓦找到了方程根式 可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E. Galois, 1811-1832
第十一页,共17页
二 高次方程可解性问题的解决
伽罗瓦关于群的发现工作,可以看成是近世代数的发端。 这不只是因为它解决了方程根式可解性这样一个难题, 更重要的是群的概念的引进导致了代数学在对象、内容 和方法上的深刻变革。
代数几何发展史
代数几何发展史数学的两大支柱——代数与几何,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们不仅支撑了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发展,也为哲学思考提供了有力工具。
下面分别介绍代数与几何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里程碑。
一、代数的发展1.古埃及与巴比伦时代最古老的代数问题可见于古埃及的莱因德纸草书(约公元前1650年),其中记录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巴比伦泥版文书中包含了一次与二次方程的解决方法,显示了当时对于代数的理解已经相当深入。
2.古希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虽然主要是几何学著作,但也涉及到了代数原理,特别是在处理比例理论方面。
3.中世纪伊斯兰世界9世纪阿拉伯学者阿尔-花拉子米写成了《代数》,首次系统地介绍了代数符号和规则,提出了未知数的概念,标志着代数作为独立学科的诞生。
4.文艺复兴时期16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塔塔利亚、卡尔达诺等人解决了三次与四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极大地推进了代数理论的发展。
5.近代17世纪,笛卡尔引入坐标系,开创了解析几何,将几何图形转化为代数方程的研究,极大促进了代数与几何的相互渗透。
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微积分学建立在代数基础上,解决了运动与变化的问题,是数学史上的一大飞跃。
6.现当代19世纪,群论、环论、域论等抽象代数概念的提出,将代数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揭示了数学结构的本质。
20世纪,计算机科学的兴起再次推动了代数的发展,诸如线性代数、计算代数等分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几何学的发展1.古希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总结了古代几何知识,建立了严密的逻辑体系,成为几何学的标准教材长达两千多年。
2.非欧几何的发现19世纪初,罗巴切夫斯基、鲍耶、黎曼等人发现了非欧几何,打破了欧氏几何的局限,拓展了几何学的空间维度。
3.微分几何与拓扑学19世纪晚期,黎曼、庞加莱的工作奠定了现代微分几何与拓扑学的基础,研究空间形状与连续性的变化规律。
4.现当代广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运用黎曼几何描述时空结构,引领物理学进入一个新的纪元。
代数的起源
代数的起源摘要:一、代数的起源- 代数的定义- 代数的历史发展1.古代数学家对代数的研究2.代数学的重要阶段3.现代代数学的发展二、代数的基础知识- 代数的基本概念1.变量与常量2.运算与法则3.方程与解法- 代数的分支1.线性代数2.抽象代数3.代数几何三、代数的应用- 代数在数学领域中的应用1.解析几何2.微积分3.概率论与统计学- 代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物理学2.工程学3.计算机科学四、代数的未来发展趋势- 代数学的研究方向- 代数与其它领域的交叉融合- 代数的实际应用前景正文:代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当时人们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代数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数和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运算规律。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代数学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包括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现代。
古代数学家对代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解方程和求解几何图形。
在古希腊时期,丢番图(Diophantus)被认为是代数学的父亲,他的著作《算术》是代数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中世纪时期,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Al-Khwarizmi)将代数学与几何学分离开来,并引入了代数符号,使代数更易于理解和表达。
文艺复兴时期,代数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莱布尼茨(Leibniz)和牛顿(Newton)发明了微积分学,为代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代代数学的发展始于19 世纪,当时格罗滕迪克(Grothendieck)创立了现代代数几何,从而将代数学和几何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代数学在多元微积分、线性代数、抽象代数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数学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代数的基础知识包括变量、常量、运算、法则、方程和解法等。
代数分为线性代数、抽象代数和代数几何等分支。
线性代数研究向量空间、线性方程组和矩阵等概念;抽象代数研究群、环、域等代数结构;代数几何研究代数方程与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
代数学在数学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解析几何、微积分、概率论与统计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 a0
• 而另一个在代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便是代数基本定理:复系数n 次代数方程在复数范围内有n个根。而这两个定理也为代数方程的 理论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这之后数学史上最具浪漫色彩的两 位数学家的诞生也揭开了抽象代数神秘的面纱。
4.2 抽象代数的萌芽
• 抽象代数也是人们研究代数方程的产物。
• 今有垣厚五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 小鼠亦日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 问几何日相逢?各穿几尺?
• 用今天的办法,设大鼠和小鼠在x日后相逢:
• 我们得出这样的一个用数列求和的等式:
1 2 4 2x
1
1 1 24
1 2x
5
1.1.3 求解过程
• 由数列求和公式得:
1.1.1 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
《九章算术》
• 《九章算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传世数学之作,又是 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典籍,而这部著作大约成型于 汉代(约为公元1世纪)后经刘徽,李淳风,祖冲之,杨 辉(主要是前两人)等人作注,为世界数学的发展添上 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部著作的巨大贡献体现在著 作本身蕴涵的数学意义和后人对该书所作的注释中所 蕴涵的数学思想,这极大的影响了后世的数学家。
22 3
22 3
• 含二次项的三次方程可以化为不含二次项的三次方程,只需令 其中的x=y+a,其中a待定。
• 而一般的四次方程的解法是由卡丹的学生费拉里得出的。
4.1.4 韦达定理和代数基本定理
• 韦达定理是在我们的学习中极其重要的定理,但是完整的韦达定 理我们却并不熟悉:
• 韦达定理:对n次方程,
a0 xn a1xn1 an1x an 0(a0 0)
• 它的n个根 x1,K , xn 满足公式:
n
i 1
xi
a1 , a0 i j
xi x j
a2 , a0
xi x j xk
i jk
a3 a0
,
,
x1 x2
xn
(1)n
3.2 代数运算
• 引入数学符号之后,人们开始对于方程,方程组的叙 述做到了简约而不简单,而这个极大的简化也正式将 代数运算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 而各种算术中的运算法则在代数运算中的通用性更是 大大的加速了人们对于方程求解这一类在日常生活和 科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数学问题的研究,最终导 致了新的数学学科的发现。
1.1.3 “盈不足术”
•对于两鼠穿墙问题,《九章算术》给出的解法便是享誉 古今的“盈不足术”。(回忆一下,这是我们小学时学过 •的)具体解法如下:
• 解:假设两只老鼠打洞2天,则仍差5寸(1寸为0.1 尺),不能把墙打穿,假设打洞3天,就会多 出3尺7寸半,这样一来,便化繁为简,成为 了典型的“盈不足”问题:
• 作为这个理论的推论,可以 得出五次以上一般代数方程 根式不可解,以及用圆规、 直尺(无刻度的尺)三等分任 意角和作倍立方体不可能等 结论。(即三大几何作图问题)
4.2.3 抽象代数简述
• 抽象代数又称近世代数,它产生于十九世纪。 • 抽象代数是研究各种抽象的公理化代数系统的数学学
科。由于代数可处理实数与复数以外的物集,例如向 量、矩阵、变换等,这些物集分别是依它们各有的演 算定律而定,而数学家将个别的演算经由抽象手法把 共有的内容升华出来,并因此而达到更高层次,这就 诞生了抽象代数。抽象代数,包含有群、环、伽罗瓦 理论、格论等许多分支,并与数学其它分支相结合产 生了代数几何、代数数论、代数拓扑、拓扑群等新的 数学学科。抽象代数已经成了当代大部分数学的通用 语言。
• 18世纪后,人们开始研究高于四次的方程的代数求根 的方法,但是屡战屡败,而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发表 论文《关于代数方程解的思考》,他认为次数不低于 五次的方程的代数解法一般而言是找不到的,他试图 证明这个理论的正确性,但是终以失败告终,然而这 件事实却被两位天才的年轻数学家加以补充,并得到 证明,而在他们的研究工作中诞生的新概念和新理论 都将代数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抽象代数时代。
1 2x 1 2
1 (1)x
2
1 (1)
2
5
• 做变换:令 2x t
• 得方程:t2 4t 2 0
• 解之,得:t 2 6
• 这里不仅涉及到数列求和的问题,还有超越方程的问 题!求解这样的一个方程可能对于现在的我们都有一 定的困难,但是《九章算术》却巧妙的解出了此题。
4.1.1 多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 对于多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睿智的古 代数学家们早已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九章算术》中就有专门的一章”方程” 来求解此类问题。运算采用的是被称为” 遍乘直除”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实际上 便是现在我们常用解决多元一次方程组 的加减消元法。
4.1.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自然数(其实是正整数) 非负数(加入了数字”0”)
整数(加入了负整数) 有理数(加入了分数) 实数(加入了无理数)
复数(加入了虚数)
提问:
• 你知道第一次数学危机是因为哪个数的 产生而引发的吗?可以说说关于它的故 事吗?
3.1 数学符号
• 数学符号的发展跨越了1千多年的历史,从第一阶段的” 文字叙述代数”(公元三世纪以前)到第二阶段的”简化代 数”(约为公元三世纪到16世纪)最后再到第三阶段的”符 号代数”。
2.1 数的表示
• 历史上数的表示由繁至简经历了非常漫长的过 程。
• 中国甲骨文数字,罗马数字,玛雅数字是不同 地域的数的表示法。
• 阿拉伯数字则是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米在印度 游学后向西方推广的,最终在补充了”0”之后 成为了使用最广的数字表示法。
2.2 数的扩充
• 历史上的数经历了这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个扩充过程:
代数发展史
福州屏东中学实习教师 周韧
总述
• 数学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科学世界中拥有 100多个分支的“共和国”,这个“共和国” 中的“三大联邦”就是代数学,几何学以及分 析学,而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就是代数这个最 古老的分支的历史,从古老的算术,到丢番图, 笛卡尔发明的初等代数,到现如今的高等代数, 抽象代数,数论,代数学是巴比伦人,希腊人, 阿拉伯人,中国人,印度人,西欧人一棒接着 一棒而完成的伟大成就。
4.2.1 阿贝尔
• 厄米特评价阿贝尔: “他工作中丰富的数 学思想可以让数学家 们忙碌500年。”
• 他的论文《高于四次 的一般方程的代数求 解不可能性的证明》 是代数学发展史上里 程碑式的重大突破。
4.2.2 伽罗瓦
• 罗素说,他的死使数学的发 展推迟了几十年。
• 伽罗瓦最主要的成就是提出 了群的概念,并用群论彻底 解决了根式求解代数方程的 问题,而且由此发展了一整 套关于群和域的理论,为了 纪念他,人们称之为伽罗瓦 理论。
• 《九章算术》实际上是246道应用题及其解法的汇编, 而在这246道应用题中蕴涵了许多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的数学成果,如勾股定理,方程思想,数列求和,正 负数,而汉朝数学家们运用极为精妙的算术方法一一 为看似不可能在那个时代解决的问题给出了正确的解 答。
1.1.2 《九章算术》第196题: 两鼠穿墙问题
• 十进制产生的原因与人有十个指头有关,因为 当人类尚处于屈指数“数”的阶段时,人们利 用手指的屈或伸,记不大于十的数目是不会有 什么困难的,而对于大于十的数目,就感到屈 指难数了。于是,“十”就成了记数的一个关 键点,它迫使人们去创造一种可以记十以上数 的办法。
1.2.1 十进制的发明
• 在伊朗考古学家发现距今五千年前人们使用小泥锥体 来表示1,而用大一些的泥球来表示10,这应该是世 界上最早的十进制的发源地。
• 而我国也是较早使用十进制记数的国家,早在三四千 年前,我国的祖先已经发明了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写的 数码字,并且采用十进制记数了,甲骨文数码共有九 个:
另有四个表示十、百、千、万的位值符号:
提问:
• 你还可以说出哪些中国古代的数学名著 呢?
• 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古代数学的著名方法 呢?
• 除了十进制现在还有哪种进制方式也在 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呢?
• 代数作为世界上最长寿的科学,在历史长河中 总是熠熠放光,她带给我们的财富和启迪是取 之不尽的,而她的历史也将继续灿烂下去!
两只老鼠相遇的 2 3.75 3 0.5 2 2
天数(单位:天):
3.75 0.5
17
相会时,大、小老鼠分 1 2 4 2 3 8
别穿墙(单位:尺):
17 17
1 1 1 2 1 9 2 4 17 17
1.2 数的进制
• 在人类的记数史上,许多民族先后创造了许多 记数符号和记数方法,同时也建立了相应的进 位制度,如十进制,五进制,二进制等等。而 其中最为重要的当然是十进制记数法。
提问:
• 你知道证明代数基本定理的第一人是谁 吗?
• 你还知道哪些高等代数或是抽象代数中 的数学概念呢?
• 伽罗瓦利用代数方法证明了三大几何作 图问题的不可作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小结
• 从古老的算术的纯数字运算发展到如今代数已 经成为一门关于形式运算的一般学说了,现在 我们认为代数是研究一般代数系统的一门科学。
• 三次和四次方程把数学家们难住了一千多年,直到塔塔利亚和卡 丹的出现,才真正地发现了一般的三次和四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 卡丹公式(三次方程): x3 px q( p, q R; p, q 0)
• 方程的解为:
x a b,
a 3 q (q)2 ( p)3 ,b 3 q (q)2 ( p)3
整体脉络
• 1.算术与数的进制 • 2.数的表示与数的扩充 • 3.数学符号与代数运算 • 4.方程求解与抽象代数
1.1 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