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塑身选修课程教学大纲.doc

合集下载

形体塑身选修课程教学大纲

形体塑身选修课程教学大纲

《形体塑身》选修课程教学大纲一、目的任务:(一)目的:形体塑身课是兼顾了塑身、美体、培养礼仪的体育艺术课程,针对不良体形,进行修理、重塑,使身体各部位归于自然、正确而优美的状态,培养学生自我修正、调节体态的能力,找出女生善解人意、优雅、高贵的感觉。

它采用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和多种综合训练方法。

其内容包括:基本姿势、体态训练、关节部位训练、瑜伽伸展、瑜伽平衡、垫上形体雕塑、芭蕾有氧、拉丁基本步伐等综合训练,让我们一起来发现自我、寻求美丽。

增强自信。

(二)任务:1.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塑造形体美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舞蹈基本功和风格各异的成套动作,培养正确的、良好的身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

2. 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和提高学生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塑造健康、健美的体态。

3. 培养学生在旋律优美的音乐伴奏中做舒展、大方的舞蹈动作,能调节心理、动作优雅、细腻,提高音乐节奏感、韵律感及动作的表现力和创编能力,培养学生较好的欣赏能力。

二、教材的选用(一)《形体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二)《塑造女性》陈壁华湖南人民出版社三、要求:专项课共一学年二个学期,第一学期12周、24学时;第二学期12周、24学时,共计48学时。

具体要求如下:第一学期(普通班)第一期:学习基本姿势、体态训练,掌握两套形体操组合,两套排舞组合。

加强身体素质训练。

了解和掌握形体塑身基本理论知识。

第二学期(提高班)第二学期:进一步学习形体塑身基本动作,掌握2套高级排舞组合、两套形体操。

在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柔韧素质和平衡能力。

了解科学健身理论,提高欣赏水平。

四、考核比例:(100分)1. 身体素质 20%2. 专项技术 70%3 学习态度 10%五、纲要(一)理论1. 基本理论女性塑身锻炼基本原则重塑自我健康人生(二)基本技术1. 徒手练习1.1原地练习(各种步法加手臂动作)1.2行进间步伐组合1.3跳跃练习(各种跳步加手臂动作)2. 形体练习舞蹈基本功练习(手位操、波浪操、徒手操、华尔兹操)3. 垫上练习3.1垫上基本姿态练习3.2身体各部位柔韧练习3.3身体各部位平衡控制练习4.排舞:狂热漫波、纸玫瑰、天使华尔滋、夏夜恰恰6. 专项素质坐位体前屈。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一、层次与学制:本科,四年制(含五年制)二、教学时数:30 学时,周学时2三、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四、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为公共体育选修课,是一门以有氧训练为基础,通过徒手肢体练习,简单器械练习,塑造匀称体形和优美体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人体健康,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

本课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该课程的任务是:(一)以“健康第一”的原则,“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

(二)学习并掌握形体训练的方法,改善和雕塑身体形态,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

(三)培养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塑造优美形体、增强自信心、创造形体美的能力、陶冶情操。

(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养成终生体育意识。

五、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形体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发展人体匀称和谐为主要目的,通过徒手或辅助器械练习,增强体质,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塑造良好形体,促进形成优雅气质的一项健身运动。

同时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培养学生机智、灵活、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的意志品质。

教学过程符合我校综合技能培养的教育目标,更好的使我校“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全套人才培养方案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基本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适当选择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易学易会的教学内容。

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教材:《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总主编:林志超,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6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形体训练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教学大纲一、引言形体训练是一种综合训练方法,可以提高个体的身体能力、促进身体健康,并塑造优美的体态。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形体训练教师提供一个指导框架,确保教学内容全面、系统,并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技能水平。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动作习惯;2.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和平衡能力;3. 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和运动技能;4.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基本姿势训练a. 直立站姿b. 手臂姿势c. 身体转向与摆臂2. 身体柔韧性训练a. 腿部拉伸动作b. 身体扭转与伸展c. 脊柱伸展与扭转3. 平衡能力训练a. 单脚平衡训练b. 双脚平衡训练c. 增加难度的平衡动作4. 动作技能训练a. 腿部动作组合训练b. 手臂动作组合训练c. 整体动作组合训练5. 团队合作活动a. 排队队形练习b. 合作动作表演c. 拓展训练活动四、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演示正确的动作姿势和技巧,并引导学生模仿。

2. 练习法: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反复练习,逐渐形成正确的动作习惯。

3. 分组合作: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进行对位练习和合作动作表演。

4.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和竞赛等方式,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动作技巧和身体姿势是否正确;2. 检测学生的柔韧性、平衡能力和动作协调性;3. 定期举行竞赛和演出,评选出优秀学生和团队。

六、教学材料1. 形体训练教材:包括基本姿势、动作技巧和训练方法的说明书;2. 器械和道具:如体操垫、拉力带、扩展棒等,用于辅助训练和增加趣味性。

七、教学安全1. 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器械,避免意外伤害;2.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自身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

八、教学时间安排1. 总课时:30课时,每节课45分钟;2. 分阶段进行: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和巩固阶段。

九、结语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实施,学生能够全面提升身体素质,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培养身体与心智的协调发展。

形体教学大纲3

形体教学大纲3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1. 形体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用肢体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2. 形体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把身体的每一个神经细胞都投入到身体的伸屈动作中,让身体充分享受自由、舒缓、伸屈的动作,修塑高贵、纤美的身体形态,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3. 形体训练课程的设置,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能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形体训练的基础理论和训练方法,以塑造和谐健美的形体,提高肢体表达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舞蹈基本功练习,以及身体各部分的协调练习,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时数分配四、教学大纲内容擦地压脚跟练习、身体波浪组合、腰组合、控腿组合、姿态控制组合、小跳组合、地上练习、手臂摆动、绕环组合、手臂波浪组合、手臂动作综合练习、变换步组合、华尔兹组合、卡洛泼组合、综合练习一,姿态组合、综合练习二,力量组合,体育理论知识窗。

五、推荐参考书目张瑞林,《体育与健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8马少莲,《形体美与形体美的塑造》方鸿, 《山东大学形体训练课程辅助教材》形体训练教学周历(第五学期)235236237238一、考试内容把杆部分:擦地+压脚跟、姿态控制、小跳综合练习:转体360度、燕式平衡;身体波浪、成套姿态组合;力度组合二、评分标准及动作分值注:评分采用10分制,评分后按比例换算成绩注:评分采用10分制,评分后按比例换算成绩三、考试方法采用一次性考试,独立完成。

教师按完成情况客观地打分。

四、分值比例综合技术评定:50分占50%专项身体素质:20分占20%综合评价:(包括学生参与意识、学习态度、人际关系、进取精神、提高幅度、考勤)20分占20%注:选修课教学评价分两级,计分制为合格、不合格,缺课1/4以上者为不合格。

239。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一、层次与学制:本科,四年制(含五年制)二、教学时数:30学时,周学时2三、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四、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为公共体育选修课,是一门以有氧训练为基础,通过徒手肢体练习,简单器械练习,塑造匀称体形和优美体态;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人体健康,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

本课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该课程的任务是:(一)以“健康第一”的原则,“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

(二)学习并掌握形体训练的方法,改善和雕塑身体形态,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

(三)培养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塑造优美形体、增强自信心、创造形体美的能力、陶冶情操。

(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养成终生体育意识。

五、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形体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发展人体匀称和谐为主要目的,通过徒手或辅助器械练习,增强体质,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塑造良好形体,促进形成优雅气质的一项健身运动。

同时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培养学生机智、灵活、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的意志品质。

教学过程符合我校综合技能培养的教育目标,更好的使我校“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全套人才培养方案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

基本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适当选择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易学易会的教学内容。

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教材:《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总主编:林志超,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6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形体训练课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课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课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 形体训练二.学时与学分: 32/2三.教学对象: 全校第2-4学期女生四.课程目标:形体训练水平一(兴趣选项课第一学期)1.给予学生形体训练的初步概念,并比较多的进行单一动作的讲解和示范,通过单一动作的反复练习、分解形式的练习和局部基本部位的组合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动作,同时锻炼学生身体的重心感觉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锻炼基本的肌肉能力,培养学生参与形体训练的基本能力.2.调动学生参与形体训练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形体训练的兴趣,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身体的全面发展。

3.发展学生专项素质,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形体训练水平二(兴趣选项课第二学期)1. ,进一步掌握形体训练的基础方法,提高基本动作组合训练的能力和发展学生形体训练的基本才能, 为终身练习奠定基础。

同时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为活跃院(系)、校的文化生活,培养骨干力量.2.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形体训练的浓厚兴趣和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并陶冶其情操。

3.通过教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专项素质,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目的。

形体训练水平三(兴趣选项课第三学期)1.以形体训练为主,专项素质练习为辅,重点放在形体训练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培养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健身意识与健身能力。

2.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独立制订自身需要的健身训练计划和运动处方.3.通过形体训练的学习,塑造学生的体形,培养学生正确优美的姿态、动作和优雅的气质,提高学生将来进行社会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4.通过形体训练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训练方法,并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将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五.学时安排(32学时,含理论2学时,考试4 学时,机动2 学时)六.教学内容:1.水平一教学内容:基本站立姿势、开、手位、脚位、手位组合、腿部组合动作训练、移重心组合动作训练。

《形体塑造》教学大纲.doc

《形体塑造》教学大纲.doc

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与教学任务《形体塑造》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通过徒手和垫上运动的以“美”为其特征的身体练习。

通过合理的、科学的身体练习,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用肢体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形体训练课程的设置,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能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形体训练的基础理论和训练方法,让身体充分享受自由、舒缓、伸屈的动作,修塑高贵、纤美的身体形态,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安排1、开课对象与时间:课程适用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开课在第2学期。

2、课程学时学分:1学分,32学时3^ 参考书:[1]刘晶刘燕李彦大学体育系列教材一健美操•体育舞蹈•形体训练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8[2]杨斌形体训练纲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3[3]杨红四季形体健美教学训练法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6[4]杨文清艺术体操徒手组合例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2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及塑造形体美的一般规律,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各类动作的基本核心动作,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可塑性,提高鉴别和评价形体美、动作美、气质风度美及表现美的基本能力。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对不良姿态的矫正能力和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能力;将体验和领悟到的形体知识在实践操作的练习中再现,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遵循人体运动规律和形体运动特点合理创编一些简单的姿态操和形体组合,使其终身受益。

重点:1、形体运动概述2、形体练习手段与方法3、形体舞蹈组合的创编4、形体矫正的手段与方法难点:1、是否能准确把握每一个动作的正确姿态2、形体练习与舞蹈艺术结合的训练3、如何理解音乐4、如何合理运用形体练习的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学时分配/学期讲授2形体运动的概念;形体运动的特点与作用;形体运动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人体美的标准、以及影响形体美的因素。

讲授201、基本技术2、组合技术讲授61、速度5、灵敏2、力量6、柔韧3、耐力7、协调4、弹跳1、成品舞蹈讲授4学时合计32理论部分:形体运动的概念;形体运动的特点与作用;形体运动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人体美的标准、以及影响形体美的因素。

(完整word版)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第二版)

(完整word版)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第二版)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教案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形体训练是中等职业学校饭店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

通过形体训练,使学生明确良好形态在服务行业和服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和掌握培养良好身体形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课程教学目标(1)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综合能力和塑造优美身体形态的一门基础课。

它是以人体科学为基础的形体动作训练;是以改善学生形体动作的状态,提高灵活性、协调性,增强可塑性为目的的形体素质基本训练;又是以提高形体外在表现力为目的形体技巧训练。

它为良好站姿、坐姿、走姿的培养在身体素质方面打下基础。

(2)理论基础知识方面,加强了宣传科学健身、健美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走出误区,增加了形体美评价内容和科学合理的调理方法。

(3) 形体训练方面变传播技能为主为加强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即: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具体体现在双人完成组合动作的章节中;心理承受能力,具体体现在基本功训练的章节中;创新能力,具体体现在行走练习、创编健美操和舞蹈章节中;敢于表现和善于表现的能力和鉴赏能力,具体体现在各章节练习内容和练习方式上。

(4)通过简单的基本功训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能较好地提高学生良好形态的控制能力,健美操和舞蹈组合训练又能提高良好形态的表现力。

形体训练既能全面锻炼身体,又能重点训练人体的形态。

不论是单个还是组合动作练习,均要求动作协调、幅度大、节奏鲜明、造型美观大方,因而是培养良好身体形态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实现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和目标的同时,坚持五个结合:一是把国家和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和个体的体育需要结合起来;二是把育体、育心和育德结合起来;三是把锻炼学生的身体、掌握“三基”和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基础结合起来;四是把教学重点从单纯的教学方面转变到课外、训练、辅导相结合上来;五是把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紧密结合,利用两类课程相互联系的关系,共同完成全育教学目标。

《形体塑造》教学大纲

《形体塑造》教学大纲

《形体塑造》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形体塑造》课程是一门旨在提高学生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审美意识的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以舞蹈、健身、体操等多种形式为基础,通过系统的训练,帮助学生塑造优美的身体形态,增强身体素质,提升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良好的身体姿态。

二、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动作技巧,提高身体形态的美感。

2、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柔韧性、协调性和耐力等。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和创造力。

4、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1、身体形态训练:通过基础舞蹈动作和健身动作的练习,纠正学生的身体姿势,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

2、身体素质训练:通过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提高学生的力量、协调性、柔韧性和耐力等身体素质。

3、审美意识培养:通过欣赏优美的音乐和舞蹈,学习艺术鉴赏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4、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通过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改善,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通过示范教学、动作纠正和个性化指导等多种方式,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和身体姿势。

2、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和训练进度,提供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4、理论教学:通过讲座、讨论和观看视频等方式,教授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五、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训练态度和小组合作表现等情况进行评估。

2、期末表演:学生可在期末进行舞蹈或健身展示,评估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和审美意识等方面的表现。

3、理论考试:通过书面考试评估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4、自我评价与反思: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关于自己训练过程的自我评价报告,反思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形体训练课程的分类:专业基础课总学时:72学时(每周2学时,每个学期18周,共2个学期)考试与考查方式:课程结束后进行随堂考试。

平时20%,期末80%。

基本教材:(形体训练)参考书目:(形体训练)二、课程目的和任务学生通过身体动作训练和学习,让他们在感受姿态美、形体美的同时,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和风度。

针对讲解员所必须具备的身姿仪态进行系统的训练,令学员达到行走站立统一规范、亲切自然的姿态标准,提高学员的专业素质,使学员真正的具备专业讲解员所必须的能力。

三、教学的内容、重点及基本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对形体训练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

真真正正的了解、热爱形体训练,认识到形体训练的重要性,达到应有的标准。

强调正确的体态位置,矫正错误的体态。

提高学生的形体美感和审美品位,培养学生高雅气质,陶冶美的情操。

课程以组合的形式进行全体训练、分组练习,个别动作重点练习的环节。

新入学的学生应先了解些有关芭蕾形体和礼仪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中运用讲解、示范、模仿、练习、磨合、完成六个方面。

动作内容先分解,单一练习,再组合。

音乐节奏要慢、稳,以便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动作要领,建立手臂、后背、髋部的稳定。

通过对音乐的节奏感、韵律感,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能力。

课程内容进度安排如下:第一节把上压腿(前腿、旁腿)教学内容:一、压前腿。

二、压旁腿。

教学重点:拉长腿部肌肉线条。

第二节把上双手站姿组合教学内容:一、双手扶把基本站姿。

二、一位站姿。

三、 Releve 半脚尖直立。

四、 Releve 胸腰、旁腰。

教学重点:强调直立的体态站姿,加强学生上半身肢体伸展的训练。

第三节把上双手Battement tendu组合教学内容:一、双手扶把前Battement tendu擦地。

二、双手扶把旁Battement tendu擦地。

形体选修课教学大纲

形体选修课教学大纲

形体选修课教学大纲(一)目的任务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塑造形体美,陶冶美的情操,提高美的表现能力和欣赏能力。

2.掌握形体训练基本理念、基本技术和方法,并能自主练习。

3.提高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兴趣,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使之成为群众性健美操活动的技术骨干。

4.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开拓创新、敢于拼搏、团结协作、不断进取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要求1.技术方面:使学生掌握形体基本动作和训练体系。

2.理论方面: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形体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目的要求,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终身形体塑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3.素质方面:素质练习贯穿于教学始终的同时,还应注意所授内容的全面性、系统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纲要健美操基础课(一)1.芭蕾基本形体一(1)站立的基本姿势(2)脚的基本位置:芭蕾舞中脚的五个基本位置。

(3)手型及手臂的基本位置:芭蕾舞中手臂的七个基本位置。

2.基本训练一(1)腹背肌、抬腿、踢腿、蹲、跳跃、腰胯(2)舞姿训练3.芭蕾形体成套训练一4.专项理论(1)芭蕾形体的的定义、特点、锻炼价值与功能(2)芭蕾的发展简况和分类5.身体素质800米、仰卧起坐等项目的练习,重点发展有氧耐力和腰腹肌力量。

6.考试内容(1)专项技术:芭蕾形体训练成套动作(2)身体素质:800米、仰卧起坐健美操基础课(二)1.芭蕾基本形体二(1)站立的基本姿势(2)脚的基本位置:芭蕾舞中脚的五个基本位置。

(3)手型及手臂的基本位置:芭蕾舞中手臂的七个基本位置。

2.基本训练二(1)第二套腹背肌、抬腿、踢腿、蹲、跳跃、腰胯(2)舞姿训练3.形体成套训练二4.专项理论(1)芭蕾形体的的定义、特点、锻炼价值与功能(2)芭蕾的发展简况和分类4.身体素质100米、仰卧起坐等项目的练习。

5.考试内容(1)专项技术:芭蕾形体成套动作(2)身体素质:100米、仰卧起坐(3)理论笔试健美操提高课(一)1.恰恰舞基本形体训练2.基本步恰恰基本步、定点转、三个恰恰恰、扇形步、阿列曼娜、曲棍球步、纽约步、时间步、右陀螺转步、闭式扭臀部3.身体素质800米、仰卧起坐等项目的练习,重点发展有氧耐力和腰腹肌力量。

形体塑身选修课程教学大纲

形体塑身选修课程教学大纲

《形体塑身》选修课程教学大纲一、目的任务:(一)目的:形体塑身课是兼顾了塑身、美体、培养礼仪的体育艺术课程,针对不良体形,进行修理、重塑,使身体各部位归于自然、正确而优美的状态,培养学生自我修正、调节体态的能力,找出女生善解人意、优雅、高贵的感觉。

它采用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和多种综合训练方法。

其内容包括:基本姿势、体态训练、关节部位训练、瑜伽伸展、瑜伽平衡、垫上形体雕塑、芭蕾有氧、拉丁基本步伐等综合训练,让我们一起来发现自我、寻求美丽。

增强自信。

(二)任务:1.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塑造形体美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舞蹈基本功和风格各异的成套动作,培养正确的、良好的身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

2. 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和提高学生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塑造健康、健美的体态。

3. 培养学生在旋律优美的音乐伴奏中做舒展、大方的舞蹈动作,能调节心理、动作优雅、细腻,提高音乐节奏感、韵律感及动作的表现力和创编能力,培养学生较好的欣赏能力。

二、教材的选用(一)《形体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二)《塑造女性》陈壁华湖南人民出版社三、要求:专项课共一学年二个学期,第一学期12周、24学时;第二学期12周、24学时,共计48学时。

具体要求如下:第一学期(普通班)第一期:学习基本姿势、体态训练,掌握两套形体操组合,两套排舞组合。

加强身体素质训练。

了解和掌握形体塑身基本理论知识。

第二学期(提高班)第二学期:进一步学习形体塑身基本动作,掌握2套高级排舞组合、两套形体操。

在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柔韧素质和平衡能力。

了解科学健身理论,提高欣赏水平。

四、考核比例:(100分)1. 身体素质20%2. 专项技术70%3 学习态度10%五、纲要(一)理论1. 基本理论女性塑身锻炼基本原则重塑自我健康人生(二)基本技术1. 徒手练习1.1原地练习(各种步法加手臂动作)1.2行进间步伐组合1.3跳跃练习(各种跳步加手臂动作)2. 形体练习舞蹈基本功练习(手位操、波浪操、徒手操、华尔兹操)3. 垫上练习3.1垫上基本姿态练习3.2身体各部位柔韧练习3.3身体各部位平衡控制练习4.排舞:狂热漫波、纸玫瑰、天使华尔滋、夏夜恰恰6. 专项素质坐位体前屈。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对象:本课程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适用专业: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学时数:281.课程性质、培养目标和任务本课程通过形体操、健美操、舞蹈等不同阶段训练,使学生形成正常优美的体态,身体柔软、协调、匀称,培养学生正确优美的形体动作和形体语言,使学生的气质形象得以提高,塑造学生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健康体魄和良好形象。

2.课程内容和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并了解舞蹈语言的内容和形体操、健美操、舞蹈的步法和手势,有理论基础和充分的实践训练,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形象和体态。

课程内容如下:课题一舞蹈语言内容本章重点:介绍并练习舞蹈中常用的几种身体的基本方位动作。

课题二手位的训练本章重点:介绍并练习手及上肢与身体的几种姿态,是舞蹈训练的基础。

课题三柔韧性练习本章重点:介绍并练习腿、腰、上肢的柔韧性动作,以腿部柔韧为主。

课题四协调性练习本章重点:介绍并练习手、腿、身体的几种组合,使身体更加协调。

课题五灵巧性练习本章重点:主要训练学生身体各部位的灵活配合性。

课题六整体组合本章重点:以前面内容为基础,组合动作训练使学生更协调灵活。

课题七特殊体型训练方法本章重点:“O”型腿、驼背、含胸等几种常见的特殊体态。

课题八韵律操本章重点:学习优美的缓慢节奏的韵律操,使学生身体舒展,体态优美。

课题九健美操本章重点:通过节奏欢快的健美操学习,让学生更有节奏感,身体更加灵活。

课题十舞蹈本章重点:通过几种常见民族舞蹈的训练,使学生感受民族舞蹈之美,增强民族亲切感和自豪感,从而更加体态优美,气质高雅。

3.学时分配4.课程与其他课的联系。

《形体训练》是专业基础课,和后续的《使用美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它旨在培养学生正确优美的形体动作和形体语言,使学生的气质形象得以提高,塑造学生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健康体魄和良好形象。

从而和其他专业基础课一起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5.考核方式:考查(以测验或报告的方式进行)。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形体训练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知识及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控制及表现能力,矫正不良姿势,练就健美形体,提高审美情趣。

使自身的形体姿态适应所从事工作的需要。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基本功训练1、知识点(1)腿部训练;(2)腰部训练;(3)身体协调性训练;(4)纠正不良姿态。

2、教学要求本章阐述了形体理论知识和训练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掌握训练的基本方法,从而增强其体质,健美形体。

3、能力培养要求(1)了解形体理论知识;(2)掌握形体训练基本方法;(3)增强人体支撑能力、柔韧性、协调性,创造健美形体。

(二)健美操训练1、知识点(1)关节操;(2)胸部健美操;(3)韵律操;(4)腿形健美操;(5)健腰操;(6)哑铃操。

2、教学要求本章阐述了健美分类及两类健美操的动作要领。

让学生掌握训练的基本方法,从而增强其体质,健美形体。

3、能力培养要求(1)了解徒手健美分类及动作要领;(2)掌握器械健美分类及动作要领。

(三)健美器械训练1、知识点(1)上肢肌肉训练;(2)下肢肌肉训练;(3)躯干肌肉训练;(4)颈肌训练;(5)骨骼畸形矫正。

2、教学要求本章阐述了肢体组织结构,并介绍了肢体的训练方法。

让学生掌握训练的基本方法,从而增强其体质,健美形体。

3、能力培养要求(1)了解肢体组织结构;(2)掌握肢体训练方法。

(四)姿态训练1、知识点(1)站姿训练;(2)坐姿训练;(3)走姿训练;(4)面部表情训练。

2、教学要求本章阐述了各种姿态的训练基本知识以及基本要领。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其基本要领,并结合要领来训练各种姿态的优美性。

3、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站姿训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要领;(2)掌握坐姿、蹲姿训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要领;(3)掌握走姿训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要领;(4)掌握面部表情训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要领。

(五)舞蹈训练1、知识点(1)古典舞手位、步态训练;(2)民族舞基本动作训练;(3)现代舞基本动作训练。

形体课教学大纲

形体课教学大纲

《体育与形体》的课程考核实施方案一、课程的目的与要求形体是通过徒手肢体练习,塑造匀称体形和优美体态的一项运动。

是以有氧练习为基础,以增强体质,矫正姿态,培养自信为主要目的的运动形式。

本课程主要学习形体包含的基本动作组合和正确的练习方法,包括把杆练习和身体素质练习。

在音乐伴奏下,通过肢体动作展现自我,培养优雅的举止和仪态。

根据学生的体能和形体特点,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形体素质为主导,改善和塑造身体形态、培养高雅的气质和风度为目标。

⒈是学生体态变得优美、举止变得优雅、身体变得健美匀称,并在锻炼中塑造一个充满自信和活力的自我。

⒉使学生全面掌握形体锻炼及保健知识和方法,建立现代健康观念,以提高自我控制生命活动的能力。

二、教学与考核内容1.教学内容2.考核内容与方法㈠内容⒈理论部分(20%)⒉技术部分(60%)⑴专项规定动作⑵专项自选动作①把杆组合②垫上组合③舞姿组合⒊学习态度(占20%)⑴课堂表现(占5%)⑵出勤情况(占15%)㈡评分标准⒈理论部分:满分20分。

⒉技术部分:满分60分。

自选组合(两人一组),仰卧起坐35次/分钟,抽签决定分组。

优秀:动作舒展,有表现力,姿态优美,音乐配合合理和谐。

良好:动作准确,有一定幅度,动作较优美,音乐配合合理。

及格:独立完成动作,动作基本准确,音乐配合基本合理。

不及格:不能独立完成动作,少两节动作以上,动作不正确,音乐不合拍。

⒊学习态度:满分20分⑴课堂表现5分。

课堂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认真、端正,技术、技能表现进步程度。

⑵出勤情况15分。

每缺勤一次扣3分,缺勤1/3及1/3以上者将被取消考试资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体塑身》选修课程教学大纲
一、目的任务:
(一)目的:形体塑身课是兼顾了塑身、美体、培养礼仪的体育艺术课程,针对不良体形,进行修理、
重塑,使身体各部位归于自然、正确而优美的状态,培养学生自我修正、调节体态的能力,找出女生善解
人意、优雅、高贵的感觉。

它采用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和多种综合训练方法。

其内容包括:基本姿势、体
态训练、关节部位训练、瑜伽伸展、瑜伽平衡、垫上形体雕塑、芭蕾有氧、拉丁基本步伐等综合训练,让
我们一起来发现自我、寻求美丽。

增强自信。

(二)任务:
1.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塑造形体美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舞蹈基本功和风格各异的成套动作,培养正确的、良好的身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

2. 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和提高学生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塑造健康、健美的体态。

3. 培养学生在旋律优美的音乐伴奏中做舒展、大方的舞蹈动作,能调节心理、动作优雅、细腻,提高
音乐节奏感、韵律感及动作的表现力和创编能力,培养学生较好的欣赏能力。

二、教材的选用
(一)《形体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塑造女性》陈壁华湖南人民出版社
三、要求:
专项课共一学年二个学期,第一学期12周、24学时;第二学期12周、24学时,共计48学时。

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学期(普通班)
第一期:学习基本姿势、体态训练,掌握两套形体操组合,两套排舞组合。

加强身体素质训练。

了解和掌握形体塑身基本理论知识。

第二学期(提高班)
第二学期:进一步学习形体塑身基本动作,掌握2套高级排舞组合、两套形体操。

在原身体素质的基
础上进一步加强柔韧素质和平衡能力。

了解科学健身理论,提高欣赏水平。

四、考核比例:(100分)
1. 身体素质20%
2. 专项技术70%
3 学习态度10%
五、纲要
(一)理论
1. 基本理论
女性塑身锻炼基本原则
重塑自我健康人生
(二)基本技术
1. 徒手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