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硫化氢中毒管理规定(标准版)
防硫化氢中毒管理规定

防硫化氢中毒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章制度的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内部管理要求,订立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企业内全部涉及硫化氢作业的岗位和人员。
第二章风险评估与掌控第三条风险评估1.企业应对涉及硫化氢作业的岗位进行风险评估,并依照评估结果确定相关掌控措施。
2.风险评估应包含硫化氢的产生、泄漏、扩散以及可能导致中毒的因素等内容。
第四条掌控措施1.企业应采取措施降低硫化氢的危害。
2.掌控措施包含但不限于:技术掌控、工艺改进、设备维护、个人防护用具的配置和使用、作业环境改善等。
第五条硫化氢检测与监测1.企业应配备特地的硫化氢检测仪器,并定期进行硫化氢浓度的检测与监测。
2.硫化氢浓度超出安全标按时,应立刻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
第三章培训与教育第六条岗位培训1.企业应对涉及硫化氢作业的员工进行系统的岗位培训,包含硫化氢的危害、防护措施、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
2.岗位培训应由相关部门或指定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周期等应有记录。
第七条检验考核1.对参加硫化氢作业的员工进行定期检验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关的安全防护知识和操作技能。
2.检验考核内容应包含硫化氢的危害、防护措施、应急处理等方面。
3.不合格人员应重新接受培训和考核。
第八条定期演练1.企业应定期组织演练,包含紧急撤离、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
2.演练应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场景模拟,确保员工掌握应急处理的本领。
第四章事故应急第九条应急预案1.企业应订立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预案,并向相关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
2.应急预案应包含有关事故应急组织、通信、救助、撤离、急救等内容,并进行定期演练。
第十条配备救助设备与药品1.企业应配备必需的救助设备和药品,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进行急救和抢救。
2.救助设备和药品应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更换。
第十一条事故调查与报告1.对发生的硫化氢中毒事故,企业应立刻打开调查,并记录事故的原因、经过和处理情况。
防硫化氢中毒管理规定范文(5篇)

防硫化氢中毒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止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保证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涉及硫化氢作业的企事业单位、工矿企业、建筑工地等。
第三条规范性引用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4.《职业病防治法》5.《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第四条安全责任:1.企事业单位负有对所属人员重大危险因素进行辨识、评估和控制的责任。
2.涉及硫化氢作业的负责人应对其下属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其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
第五条工作人员的特殊职责:1.涉及硫化氢作业的人员应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行作业,严禁擅自变更或违规作业。
2.涉及硫化氢作业的人员应随身携带个人防护装备,并合理使用。
3.涉及硫化氢作业的人员在作业前应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确保设备设施正常。
第二章硫化氢中毒的预防第六条作业许可制度:对于涉及硫化氢作业的作业环境,应建立作业许可制度,明确作业人员的职责和操作规程。
1.作业许可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并拥有相应的资质。
2.作业许可人员应对作业现场进行认真检查,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3.作业许可人员应定期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测,确保硫化氢浓度在允许范围内。
4.作业许可人员对于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作业环境,应立即停止作业。
第七条通风设备的安装与维护:1.涉及硫化氢作业场所应安装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降低硫化氢浓度。
2.通风设备的维护保养应定期进行,如有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第八条防毒面具的使用:1.进入涉及硫化氢作业环境的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并确保其正常使用。
2.防毒面具应进行定期检测,如有发现异常应及时更换。
第九条个人防护装备的选用和使用:1.涉及硫化氢作业的人员应根据作业环境的要求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其正确使用。
2.个人防护装备应经过定期检测和维护,如有发现损坏或失效应及时更换。
防硫化氢中毒规定

防硫化氢中毒规定1. 目的为了保障企业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防止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订立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我公司生产和使用含有硫化氢的设备和工艺过程。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全体员工,包含管理人员、工人和临时工。
3. 术语定义•硫化氢: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具有毒性。
•中毒:人体吸入过量硫化氢导致的身体损害或生命不安全状态。
4. 职责和义务4.1 管理层职责和义务•完善硫化氢泄漏和中毒风险评估,确保安全操作。
•供应充分的防护设备和救援装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组织硫化氢中毒防护培训和演练。
•建立应急预案,及时处理泄漏事故,并报告相关部门。
•布置专人负责硫化氢检测和评估,确保空气中硫化氢浓度符合安全标准。
•供应适当的通风设备,保持工作区域空气流通。
4.2 员工职责和义务•参加企业组织的硫化氢中毒防护培训和演练。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正确使用。
•发现泄漏情况及时报告,不私自处理。
•遵从应急预案,快速采取逃命和自救措施。
•注意职业健康,如显现不适情况及时向管理层报告。
5. 防护措施5.1 工程掌控措施•确保设备和工艺系统正常运行,减少硫化氢泄漏风险。
•确保硫化氢泄漏通风设备正常运行和维护。
•严格掌控硫化氢的使用量,降低泄漏风险。
5.2 个人防护措施•依据风险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包含呼吸面具、防护服、防护眼镜等。
•员工必需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依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
•防护装备必需定期检查和维护,损坏或失效的应及时更换。
6. 应急措施6.1 报警•发现硫化氢泄漏情况,应立刻依照公司应急预案的规定报警。
6.2 疏散•在硫化氢泄漏事故发生时,员工应快速依照应急预案疏散至安全区域,不得擅自返回不安全区域。
6.3 急救•发现中毒人员应立刻采取紧急救援措施,如移动患者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快速找寻专业医疗救援人员进行进一步处理,并告知医务人员中毒人员接触的物质为硫化氢。
7. 管理和检查7.1 硫化氢检测•企业应建立定期检测硫化氢浓度的制度,确保环境硫化氢浓度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2024年防止硫化氢中毒安全管理规定

2024年防止硫化氢中毒安全管理规定____年防止硫化氢中毒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硫化氢中毒的防范和安全管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现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使用或接触硫化氢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硫化氢中毒防治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防止硫化氢中毒事故发生。
第四条所有使用或接触硫化氢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遵守本规定的要求,加强硫化氢中毒防治工作。
第二章预防措施第五条所有使用或接触硫化氢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岗前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证书。
第六条使用或接触硫化氢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硫化氢中毒防治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权限和流程,配备必要的硫化氢检测设备。
第七条使用或接触硫化氢的单位应当对人员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全相关档案。
第八条使用或接触硫化氢的单位应当对硫化氢的储存、使用和排放进行严格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泄漏和事故发生。
第九条使用或接触硫化氢的作业人员应当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规定进行使用和保养。
第十条使用或接触硫化氢的单位应当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硫化氢中毒事故。
第三章监管与执法第十一条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硫化氢的生产、储存、使用和排放等活动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查处并依法进行处罚。
第十二条对于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有关部门应当依法进行处罚,并记录相关信息并向社会公示。
第十三条对于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或者可能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的情况,有关部门应当及时组织调查,追究责任,并根据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第十四条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硫化氢中毒防治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指导。
第四章法律责任第十五条对于使用或接触硫化氢的单位和个人违反本规定造成的硫化氢中毒事故,有关责任人员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有关部门有权随时对其进行检查和监督,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2023年防硫化氢中毒管理规定

2023年防硫化氢中毒管理规定____年防硫化氢中毒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硫化氢中毒的预防与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涉及硫化氢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毒、易燃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长时间接触或吸入高浓度硫化氢会对人体造成中毒,甚至死亡。
对于密闭、半封闭的空间,更容易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
第四条国家对硫化氢中毒进行分类管理,依据其危险性和易发性进行分级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五条硫化氢中毒预防与管理工作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综合防护的原则。
第二章硫化氢中毒风险评估与监测第六条硫化氢使用单位应当对其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的硫化氢情况进行全面、科学、定期的风险评估,确定合理的管理措施。
第七条硫化氢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硫化氢中毒监测系统,定期进行环境空气、工作场所空气和工人身体接触的硫化氢浓度测定,并依据测定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八条对于特殊行业或实验环境中的硫化氢使用单位,应当加强监测力度,确保硫化氢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第九条建筑施工单位在开展涉及硫化氢作业时,应当进行现场硫化氢监测,确保工作场所硫化氢浓度符合安全标准。
第三章硫化氢中毒防护设施和装备第十条硫化氢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硫化氢中毒防护设施,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确保工人的安全防护。
第十一条硫化氢防护设施应包括但不限于通风设备、气体检测报警装置、防护面具、防护服等。
第十二条硫化氢使用单位应当确保硫化氢防护设施和装备的正常运行与有效性,保障工人的安全防护。
第十三条硫化氢使用单位应当对工人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提高工人对硫化氢中毒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同时,可以组织定期的模拟演练,提高工人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四章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管理第十四条对于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硫化氢使用单位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防止硫化氢中毒安全管理规定范本

防止硫化氢中毒安全管理规定范本硫化氢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工作环境中的危害,为了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必须制定严格且全面的防止硫化氢中毒的安全管理规定。
下面是一份范本,供参考。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旨在制定防止硫化氢中毒的安全管理规定,确保工作场所环境中无硫化氢泄漏或浓度低于危害限值,防止职工中毒发生。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存在硫化氢泄漏风险的工作场所和作业场所,包括但不限于石油炼制、化工、矿山等行业。
二、责任与义务2.1 企业责任2.1.1 企业应制定硫化氢中毒防控计划,明确人员职责和安全措施,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审核,并将相关信息公开。
2.1.2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硫化氢泄漏监测系统,确保实时监测硫化氢浓度,并采取相应措施如自动报警、停工等。
2.1.3 企业应设立硫化氢中毒紧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措施、救援队伍、设备和物资准备等。
2.2 管理人员责任2.2.1 管理人员应对工作场所的硫化氢中毒防控计划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确保措施的执行。
2.2.2 管理人员应监督职工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安全培训、考核和奖惩等。
2.2.3 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硫化氢中毒应急演练,测试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职工应对能力。
2.3 职工责任2.3.1 职工必须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职业健康要求,正确佩戴并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参加安全培训。
2.3.2 职工应及时报告和反映存在的安全隐患,积极参与并配合应急演练,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硫化氢中毒防控措施3.1 技术措施3.1.1 设立硫化氢泄漏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硫化氢浓度,确保在事故前发现并报警。
3.1.2 建立硫化氢泄漏预警系统,通过声光报警等方式及时通知职工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3.1.3 定期进行硫化氢泄漏隐患检测和修复,确保设备和管道的完好无损。
3.2 管理措施3.2.1 制定硫化氢中毒风险评估和防控措施,包括工作环境改善、设备更新、工艺调整等方面。
防范硫化氢气体中毒的管理规定

防范硫化氢气体中毒的管理规定第一条、硫化氢气体中毒伤亡是制浆造纸企业的多发性事故。
造纸企业中的封闭和半封闭的浆料池及其输送管道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的管道、涵洞、竖井等均为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聚集的危险处。
硫化氢低浓度时具有“臭蛋”样气味,并对眼部、呼吸道产生刺激,当浓度达到1000mg/m3时将出现“电击状”中毒反应,吸入一至两口,既可使患者突然倒地,失去知觉剧烈抽搐,呼吸心跳停止。
为杜绝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各单位部门必须在浆料池及输送管道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的管路、涵洞、竖井等,硫化氢有害气体积聚的危险类场所设立醒目标志,严禁人员随意进入。
凡涉及在此类危险场所进行检修清理作业时,必须建立危险场所作业前申报制度,经所属责任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检查,确认达到安全条件并核准后方可动工。
作业期间车间主任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到作业现场督察。
第三条、在从事有硫化氢气体危险的作业前,必须首先用通风设备对该作业点进行有效的、能保证安全的通风置换。
确认作业现场存在较大危险时,要通知卫生防疫部门的专业人员对作业点的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检测,当硫化氢气体浓度达到国家规定的低于10mg/m3时,方可作业。
第四条、在有害气体积聚的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人员不得少于四人,其中备勤监护人数不得少于直接作业人数。
作业人员必须佩带防毒面具和安全带等安全防护工具。
监护人必须在入口处并不得离开,同时还应有齐全的救助工具。
第五条、一旦作业人员发生硫化氢中毒征兆,备勤监护人员应迅速将中毒人员脱离中毒现场置与通风处。
监护人员如需进入中毒区域实施救助,必须佩带有供氧装置的防毒面具。
第六条、现场急救时,首先让中毒者仰卧,解开上衣吸氧,对呼吸微弱者实施人工呼吸救助,并拨打120通知医疗救护人员。
在中毒情况不明、防范措施不健全的情况下,必须制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施救,以避免酿成多人伤亡的恶性事故。
急性硫化氢中毒1、理化特点:无色、臭鸡蛋味、比空气重。
防硫化氢中毒规定范本

防硫化氢中毒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可能产生硫化氢气体的单位。
第三条领导责任:各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硫化氢中毒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四条目标要求:各单位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硫化氢中毒事故防控措施,并确保其有效实施。
第五条法律法规依据:各单位在编制,实施和监督本规定时,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硫化氢中毒的预防与控制第六条建立硫化氢中毒预警机制:各单位应当制定硫化氢中毒预警机制,建立硫化氢气体监测系统,定期对可能产生硫化氢气体的区域进行监测。
第七条定期进行职工培训:各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对职工进行硫化氢中毒的预防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八条加强设备管理:各单位应当加强对产生硫化氢气体的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防止泄漏事故的发生。
第九条强化现场管理:各单位应当制定硫化氢中毒事故现场处理技术规范,加强现场管理,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紧急措施。
第十条建立应急预案:各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置。
第三章职工个体防护第十一条职工进入可能存在硫化氢气体的区域时,应当佩戴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滑鞋等个体防护用品,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防护装备的穿戴和使用。
第十二条职工应当接受硫化氢中毒的基本知识培训,学会判断可能存在硫化氢气体的区域,并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第十三条职工在离开可能存在硫化氢气体的区域后,应当及时进行个人清洗和更换工作服,避免硫化氢残留对身体的伤害。
第四章监督与检查第十四条工会组织、劳动保护监督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硫化氢中毒防控措施的监督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和建议。
第十五条各单位应当建立硫化氢中毒防控措施的日常检查和巡查制度,对职工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工作环境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防止硫化氢中毒安全管理规定模版

防止硫化氢中毒安全管理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止硫化氢中毒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安全管理规定。
第二章责任和义务第二条硫化氢生产、储存、使用的各单位(以下简称“本单位”)要对硫化氢中毒的危害性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第三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并健全硫化氢中毒防控的组织体系,明确责任、权限和义务,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本单位应当定期开展硫化氢中毒防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五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援和处置工作。
第三章设施和设备的安全第六条本单位应当保证硫化氢的储存设施和设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安全可靠的性能。
第七条本单位应当制定并落实硫化氢的储存管理制度。
储存区域应当设立明显的警示标识,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
第八条硫化氢的使用设备要定期检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使用设备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要设置合理范围,并定期校验。
第四章作业安全第九条本单位应当制定硫化氢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保证作业人员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十条作业区域应当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保证作业人员能够清晰识别作业区域的边界。
第十一条硫化氢作业作业人员应当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毒面具、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作业结束后,个人防护装备应当及时清洗和更换。
第五章应急处置第十二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的责任和职责。
第十三条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紧急救援,并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四条各岗位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第十五条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后,要及时进行事故调查,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六章监督检查第十六条监督检查部门有权随时对硫化氢相关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反本管理规定的单位进行处罚和整改要求。
防止硫化氢中毒安全管理规定(5篇)

防止硫化氢中毒安全管理规定第一条根据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加工高含硫原油安全管理规定》,结合公司炼制高含硫原油的特点,为切实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防止硫化氢中毒,消除硫化氢对职工的危害应从设计抓起,凡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防止硫化氢中毒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使作业环境中硫化氢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标准。
第三条对生产、储运硫化氢的生产装置、罐区等单位必须按规定安装固定式硫化氢监测报警仪,并配备便携式硫化氢监测仪,其低位报警点应设置在10mg/m3,高位报警点应设置在50mg/m3。
硫化氢监测报警仪的安装率、使用率、完好率应达到____%。
第四条生产、储运硫化氢的生产装置、罐区等单位必须按规定配备完善适用的预防硫化氢中毒的防护器材,当硫化氢浓度低于50mg/m3时,可以使用过滤式防毒用具,在硫化氢浓度大于50mg/m3或发生介质泄漏、浓度不明的区域内应使用隔离式防毒用具,供气装置的空气压缩机应置于上风侧,装置有多种型号过滤式防毒用具时,应在滤毒罐表面注明适用物质。
第五条在生产、储运等过程中,接触或产生硫化氢单位,要掌握本单位硫化氢的分布情况,建立硫化氢分布图,使单位职工人人掌握硫化氢的分布情况,并在危险点设置警示牌。
第六条公司职防部门应在含硫化氢的装置设置检测点,并定期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要及时反馈受检单位,对于硫化氢浓度超标点应立即查清原因并及时整改。
第七条开好脱硫和硫磺回收装置,搞好设备、管线的密封,禁止将含硫化氢的气体排放大气;含硫污水应密闭送入污水气提装置处理,禁止排入其他污水系统。
第八条必须将生活污水系统与工业污水系统隔离,化验室、实验室等与工业污水系统相连的室内排水系统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防止硫化氢窜入,发生中毒事故。
第九条对生产过程中的介质和作业环境中的硫化氢含量,须定期组织检测与评价,对因原料、加工流程改变、装置改造或操作条件发生变化导致硫化氢浓度超过常规含量时,主管部门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生产车间、班组或岗位,防止发生中毒事故。
防止硫化氢中毒安全管理规定

防止硫化氢中毒安全管理规定随着石油、化工、煤矿等能源行业的迅猛发展,硫化氢中毒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硫化氢是无色、有毒、易燃、爆炸的气体,具有较强的毒性,对人体的重要脏器如心脏、肝脏、肺部等产生很大的危害。
为确保员工与环境的安全,加强硫化氢防范工作,明确硫化氢中毒的预防措施和管理要求,特制定以下硫化氢中毒安全管理规定。
一、硫化氢中毒的等级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和行业实践,硫化氢中毒的等级分类分为3个级别。
1. 一般事故硫化氢中毒引起轻度头痛、恶心、乏力、打哈欠等症状的现象,但无需医疗救治,可由本人自行缓解。
2. 一般事故硫化氢中毒引起呼吸困难、心慌、心悸、压迫感等症状,需进行相关诊治,但对身体并无永久性损伤。
3. 一般事故硫化氢中毒引起心肺衰竭、昏迷、甚至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
起火爆炸或意外事故造成的硫化氢泄漏,应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定和有关要求上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及时进行抢险和救援。
1. 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和宣传在员工入职前,应对其进行相关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对于有关硫化氢中毒的事故数据、事故原因、中毒症状、急救措施、预防措施等应予以详细介绍和讲解。
对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应采取多种形式,如图表、演示、演习、技术标准和清单等,使员工进一步透彻理解和掌握有关规定和措施,提高防范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2. 严格落实防护措施在生产作业和工作场所,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工艺特点,严格落实以下防护措施:•佩戴防护口罩、呼吸器或其他必要防护物品•进行通风换气,减少硫化氢浓度•配备泄露防治设施,减少泄漏可能•禁止吸烟、明火或其他有明显爆炸危险物品•禁止使用非专业和非规范人员进行维修、检修等相关工作3. 建立应急预案和演练在日常工作中,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措施。
应急预案制订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各种紧急情况和应对措施,制定出详细、实用、可靠的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有序地处理各项问题。
《防止硫化氢中毒安全管理规定》.doc

防止硫化氢中毒安全管理规定MPCC 06.022—20071 目的为防止生产过程中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茂名石化范围内以及进入上述区域作业的外来施工单位和人员。
3管理职责3.1 安全环保部门3.1.1 是职业安全卫生的归口管理部门。
3.1.2 二级单位的安全部门负责审批《接触硫化氢作业许可证》,并检查监督接触硫化氢作业安全措施的落实。
3.1.3 二级单位的安全部门负责为所属单位配置各类防毒防护器材及设施。
3.2 技术质量部门采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尽可能实现密闭操作,空气中的硫化氢含量达到国家标准。
3.3 机动部门做好设备维护管理,防止含有硫化氢的介质泄漏。
3.4 职防部门3.4.1 负责按时对生产场所固定监测点的硫化氢浓度进行检测,填写《茂名石化职业病防治所检测报告》,并及时将检测结果报告安全环保部门。
3.4.2 负责对生产车间提出的临时硫化氢检测项目做好检测。
3.5 生产管理部门3.5.1 负责做好硫化氢回收处理工作,减少硫化氢的排放。
3.5.2 负责在由于生产条件变化,出现硫化氢超标时,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
3.6 生产车间3.6.1 负责组织本单位职工和外来施工人员的防止硫化氢中毒知识教育。
3.6.2 建立动态硫分布图,设置警示牌和风向标。
3.6.3 负责本单位防毒防护器材的管理和维护。
3.6.4 对接触硫化氢作业进行现场交底,落实生产和作业过程中接触硫化氢作业的安全措施。
3.7 消防中心气防站3.7.1做好防毒器材的维护和监督使用。
3.7.2 高硫化氢浓度下的施工作业现场监护。
3.8 施工单位3.8.1 制定并落实接触硫化氢作业的施工方案。
3.8.2 对接触硫化氢作业进行现场交底,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主动联系生产车间进行安全措施的教育。
3.8.3 落实施工作业过程中接触硫化氢作业的安全措施。
4 管理内容4.1 凡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防止硫化氢中毒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使作业环境中硫化氢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标准。
防止H2S中毒安全管理规定

防止H2S中毒安全管理规定1. 前言本规定是为了保障企业员工的安全和健康,防止H2S(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订立的具体规章制度。
全部员工在工作中必需严格遵守本规定,加强对H2S中毒的防备和应急处理本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进行。
2. 负责人的职责•负责订立、执行和评估公司的H2S中毒安全管理规定;•对员工进行H2S中毒的相关培训和教育;•规划、组织和推动H2S中毒事故的应急预案;•定期检查和评估H2S中毒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并进行改进。
3. 员工的基本要求•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了解H2S的性质、危害和防护措施;•严格依照公司的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进行操作,禁止违规操作;•配戴并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参加公司组织的H2S中毒事故应急演练和培训,掌握应急处理方法。
4. H2S中毒防控措施4.1 作业管理•全部涉及H2S的作业前必需订立认真的作业方案,并经过相关部门的评审批准;•作业人员必需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并持有有效的作业证件;•在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禁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作业人员必需依照规程和程序进行操作,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性。
4.2 通风管理•确保作业现场的良好通风条件,通过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来稀释和排出H2S气体;•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运行情形,保持其正常工作;•对于无法进行通风的封闭空间作业,必需采取其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空气呼吸器等。
4.3 个人防护措施•依据作业环境和风险等级,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作业人员必需正确穿着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严禁私自调整或停止使用;•定期检查和维护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完好有效。
4.4 应急管理•订立并定期更新H2S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急措施;•进行事故应急演练,考核员工的应急本领和处理效果;•配置必需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供应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
5. 事故处理和调查•对于发生H2S中毒事故的,必需立刻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救援和急救处理;•事故发生后,必需立刻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并订立相关整改措施;•对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过程必需做好记录,保管相关证据料子。
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5篇)

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为防止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本规定。
第一条为防止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公司特制定本规定,各单位应严格执行。
第二条存在硫化氢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预防硫化氢中毒的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三条对存在硫化物的生产工艺应从原油评价开始,对生产过程中的总硫和硫化氢分布、生产环境硫化氢浓度等绘制动态硫分布图或表,制订相应的加工方案及工艺、管理措施。
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的规定和要求。
对高温高压易腐蚀部位,应加强设备检测。
对不符合防止硫化氢中毒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第四条因原料组份变化、加工流程、装置改造或操作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硫化氢浓度超过允许含量时,主管部门应及时通知有关车间、班组或岗位。
主要装置控制室应设置含硫原料(介质)或硫化氢含量动态显示牌。
第五条含硫污水应密闭送入污水气提装置处理,禁止排入其他污水系统或就地排放。
保证脱硫和硫磺回收装置的正常运转,做好设备、管线的密封,禁止将硫化氢气体直接排入大气。
第六条加快工艺技术的革新改造,对所有含硫化氢介质的采样和切水作业应改为密闭方式,从根本上减少硫化氢的危害。
第七条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单位要制订相应的作业过程防护管理规定,并建立定期隐患调查整改制度。
定期对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工作场所进行硫化氢浓度监测评价,并将结果存档、上报和向劳动者公布。
监测仪器及个体防护设备应由专人管理并建立设备档案。
第八条硫化氢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或曾发生过硫化氢中毒的作业场所,应作为重点隐患点进行监控,并建立台账。
第九条可能发生硫化氢泄漏的场所应设置醒目的中文警示标识,存在硫化氢的工作场所应在醒目位置设置硫化氢告知牌。
发生源多而集中,影响范围较大时,可在地面用红色警示线标示区域范围。
在装置高处醒目位置应设置风向标。
第十条在可能有硫化氢泄漏的区域应设置固定式硫化氢检测报警仪。
显示报警盘应设置在控制室,现场硫化氢检测探头的数量和位置按照有关设计规范进行布置。
公司预防硫化氢中毒事故管理规定

公司预防硫化氢中毒事故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硫化氢中毒事故是指在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储运、销售、检维修等工作及其他临时性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硫化氢中毒事故。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公司、院。
第二章设计阶段第四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预评价,应包括对项目中硫化氢产生及危害的评价内容,并提出预防硫化氢中毒的建议。
第五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应采用减少硫化氢产生的工艺技术,选用抗硫化氢腐蚀的设备和材质。
第六条在装置和与之相关联的设备或管线设计时,应针对含硫介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产生硫化氢的可能性,采取预防措施。
第七条在制定高含硫油气田勘探开发方案或设计高含硫原油加工工艺及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加工工艺时,应采取预防硫化氢中毒的技术措施。
第三章生产储运过程第八条工艺技术、操作条件或加工物料等发生改变,有可能导致生产作业现场硫化氢浓度超过标准时,生产部门应采取相应防护措施,技术部门应及时修订操作规程、工艺指标,并对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培训。
第九条对于酸性水汽提装置、硫化氢储罐、含硫污水处理设施、输送硫化氢或含硫污水的管线和机泵等设施,应制定切实可靠的防范硫化氢泄漏的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定期检查。
第十条含硫甲乙类油罐进出油、调合时,禁止在罐顶进行人工现场采样、检尺、测温(罐壁固定测温除外)和更换、拆检安全附件等作业。
第十一条在粗汽油罐、轻质油罐及含酸性气等介质的设备进行采样、检尺、脱水、堵漏、检修等作业,要佩带适用的防毒器具,站在上风向,除作业人员外,必须有一人专门负责现场监护。
第十二条对储存和运输含硫化物的原油、液化气、汽油、柴油、渣油设施应定期进行腐蚀检测,防止油品中硫化物与金属反应生成硫化亚铁,发生自燃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
第十三条对于处理含硫介质的装置,在检维修前,要把设备、管线中各种物料清除干净,并进行气体置换,在气体采样检测符合要求时,方可开始检修作业。
防止硫化氢中毒安全管理规定

防止硫化氢中毒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性,防备和减少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订立本《防止硫化氢中毒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及其下属各分支机构,行业生产环节中存在硫化氢的生产作业场合。
同时,本规定要与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相协调,确保符合法律合规要求。
第二章硫化氢中毒危害及防备措施第三条硫化氢中毒危害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对人体具有很强的毒性,吸入肯定浓度的硫化氢会导致中毒,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生命不安全。
硫化氢中毒的危害重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损伤。
第四条防备措施1.生产作业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标识应包含“不安全:硫化氢”等警示文字,以提示员工注意避开接触硫化氢。
2.生产作业场合应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和加强室内空气质量,以降低硫化氢浓度。
3.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及时监测硫化氢浓度,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4.针对硫化氢相关作业,必需配备专业的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防护口罩、化学防护服等,并依照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
5.组织员工进行必需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硫化氢中毒的认得和防备意识。
6.确保员工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慢性中毒情况。
7.建立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理措施,及时和有效地应对硫化氢中毒事故。
第三章硫化氢中毒事故报告及处理第五条硫化氢中毒事故报告1.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后,相关责任人员应立刻向上级汇报,同时,将事故情况认真记录在事故报告中。
2.事故报告应包含事故发生的时间、地方、具体经过,以及对人员伤亡和环境影响等情况的描述。
3.报告的提交方式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书面报告或口头汇报等形式进行。
第六条硫化氢中毒事故处理1.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后,应立刻采取措施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并及时抢救。
2.在完成抢救和处理员工伤亡后,应尽快进行事故原因分析,找失事故的重要责任原因,并提出改善措施,防止仿佛事故再次发生。
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规定(3篇)

第1篇为了加强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企业所有涉及硫化氢的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等环节,以及与硫化氢相关的作业活动。
三、职责分工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制定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硫化氢防护安全培训,监督检查硫化氢防护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硫化氢相关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 作业部门:负责硫化氢相关作业活动的安全管理,确保作业人员遵守硫化氢防护安全操作规程。
4.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硫化氢防护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硫化氢防护安全意识。
5.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硫化氢防护安全工作负总责。
四、硫化氢防护安全管理措施1. 风险辨识与评估(1)对硫化氢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等环节进行全面风险辨识,确定硫化氢泄漏风险等级。
(2)对风险等级较高的区域,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 防护设施(1)硫化氢泄漏监测装置:对硫化氢泄漏区域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及时发现泄漏情况。
(2)通风设施:对硫化氢泄漏区域进行通风,降低硫化氢浓度。
(3)防护用品: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
3. 作业管理(1)作业人员必须接受硫化氢防护安全培训,掌握硫化氢防护安全知识和技能。
(2)作业前,应进行风险评估,制定作业方案,并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
(3)作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硫化氢防护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作业安全。
4. 应急处置(1)制定硫化氢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处置措施等内容。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培训与教育1. 新员工入职培训:对新员工进行硫化氢防护安全知识培训,使其了解硫化氢的危害和防护措施。
2. 定期培训:对全体员工进行硫化氢防护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硫化氢防护安全意识。
防硫化氢中毒管理规定范本(2篇)

防硫化氢中毒管理规定范本一、目的为了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预防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可能接触硫化氢的职工及相关管理人员。
三、职工培训1. 所有可能接触硫化氢的职工应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了解硫化氢的危害性、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2. 新进职工应在入职前接受硫化氢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
3. 培训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a. 硫化氢的性质、危害和暴露限值;b. 硫化氢中毒的症状和急救措施;c. 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d. 遇到硫化氢泄漏时的紧急处理方法。
四、作业管理1. 所有可能接触硫化氢的作业必须进行事先评估和计划,并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
2. 作业前必须检查防护装备的完好性,并确保其达到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3. 作业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职工注意防护措施。
4. 现场监测必须进行常规检测,确保硫化氢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5. 作业人员必须按照规定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防护面罩、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6. 作业完成后,必须对防护装备进行清洁和维护,并及时报告损坏或失效的情况。
五、应急措施1. 发生硫化氢泄漏或中毒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救援和处理。
2. 职工应根据培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采取适当的紧急救援措施,如使用呼吸器进行自救、迅速撤离危险区等。
3. 应急处置人员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遵循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处理。
4. 确保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止事态扩大,并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
六、监督检查1. 根据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定期组织对可能接触硫化氢的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2. 检查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a. 防护设施和装备的完好性和有效性;b. 硫化氢泄漏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c. 职工对硫化氢中毒的认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等。
3. 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并督促作业单位进行整改。
对于严重的违规行为,应立即停止相关作业,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追责。
防范硫化氢气体中毒的管理规定

防范硫化氢气体中毒的管理规定第一条为杜绝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硫化氢中毒是造纸行业多发常见的中毒事故。
封闭或半封闭的浆料池及其输送管道,污水处理系统的管道、涵洞、竖井等均为硫化氢有害气体聚集的地点。
硫化氢浓度达到1000mg/m3时,能使人突然倒地,失去知觉,剧烈抽搐,呼吸心跳停止,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万一抢救不当,又会使伤害扩大,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第三条必须在浆料池及输送管道系统有硫化氢气体积聚的危险场所设立醒目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
在此类危险场所进行检修清理作业时,必须执行作业票制度,在所属责任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现场监督下,并确认达到安全条件后方可作业。
如有违反者给予100元罚款。
第四条从事存有硫化氢气体危险工作,在作业前,必须首先用通风设备对该作业点进行有效的通风置换,并用水冲洗后,必须对作业点的硫化氢气体浓度进行检测,当浓度低于10mg/m3的规定标准时,方可作业(硫化氢气体的预防见附二)。
第五条在硫化氢气体积聚的危险场所的作业人员不得少于四人,监护人数不得少于直接作业人数。
作业人员必须佩带防毒面具和安全带等安全防护工具。
监护人必须在入口处并不得离开,应与作业人员频繁取得联系,同时还应有齐全的救助工具。
第六条一旦发现作业人员有硫化氢中毒征兆,监护人员应迅速将中毒人员救护脱离中毒现场置于通风处。
当监护人进入中毒现场进行救助时,必须佩戴有供氧装置的防毒面具。
第七条现场急救时,首先让中毒人员仰卧,解开上衣吸氧,并拨打120通知医疗救护人员。
禁止违章施救,并制止非抢救人员进入中毒事故现场,以避免酿成多人伤害的恶性事故。
第八条各单位都应建立健全硫化氢检测专项档案。
定期检测,发现有超标现象应悬挂明显标志牌,并及时告之每个职工,以防万一。
(见附一:硫化氢气体专项检测记录表)第九条对违反本规定的有关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50-200元罚款。
附一:硫化氢气体检测记录表受检部门:本表一式两份,受检单位一份,安监处存档一份。
防硫化氢中毒管理规定

防硫化氢中毒管理规定一、在含H2S生产区域的作业人员,生产过程操作工、原油外运装油工、设备检修作业人员,上岗前要接受防H2S中毒安全培训和救护知识场面教育培训,取得合格资历后方准上岗。
从事含H2S作业的岗位人员,按规定进行定期查体,按职业禁忌症要求合理安排工作。
二、各基层队、生产岗位,要摸清本队、本岗硫化氢的含量及分布情况,绘制硫化氢防止管理平面分布图,设置H2S危险作业警示标牌。
三、根据不同的作业环境配备相应的H2S监测仪及防护装置,并有专人管理,使H2S监测仪及防护装置始终处于备用状态。
四、凡含硫化氢的生产岗点,必需采取有效的生产管理方法,实施密闭生产外输送法。
五、对生产井原油中硫化氢含量要定期化验测定,凡经测定H2S含量 10ppm以上的,对有可能泄露硫化氢的装置区域应安装自动检测报警器,设置风向标,岗位操作人员必需高度警惕。
六、进入重点监测区域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需佩戴防护用品,操作时,必需有两人以上在现场,一人操作,其他人要密切监护。
七、供气装置的空气压缩机应置于上风侧。
八、重点监测区应设置醒目的标志、H2S监测探头、报警器及排风扇。
九、对含有H2S的生产油井,液、气不得随意外排,防止意外。
生产流程发生泄漏、破裂,当H2S浓度达到10mg/m3报警时,作业人员应检查泄漏点,准备防护用具,当浓度达到50mg/m3报警时,迅速打开排风扇,疏散下风向人员,作业人员应戴上防护用具,禁止动用电气焊,抢救人员进入戒备状态,查明原因,迅速采取措施,及时组织关井,并关闭生产流程,减少液气外泄量,控制泄漏,向上级报告情况。
十、当H2S浓度持续上升无法控制时,进入紧急状态,立即疏散无关人员并实施应急方案。
滨南采油厂安全生产委员会1/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防硫化氢中毒管理规定(标准版)
防硫化氢中毒管理规定(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一、在含H2S生产区域的作业人员,生产过程操作工、原油外运装油工、设备检修作业人员,上岗前要接受防H2S中毒安全培训和救护知识场面教育培训,取得合格资历后方准上岗。
从事含H2S作业的岗位人员,按规定进行定期查体,按“职业禁忌症”要求合理安排工作。
二、各基层队、生产岗位,要摸清本队、本岗硫化氢的含量及分布情况,绘制硫化氢防止管理平面分布图,设置H2S危险作业警示标牌。
三、根据不同的作业环境配备相应的H2S监测仪及防护装置,并有专人管理,使H2S监测仪及防护装置始终处于备用状态。
四、凡含硫化氢的生产岗点,必需采取有效的生产管理方法,实施密闭生产外输送法。
五、对生产井原油中硫化氢含量要定期化验测定,凡经测定H2S 含量≥10ppm以上的,对有可能泄露硫化氢的装置区域应安装自动检测
报警器,设置风向标,岗位操作人员必需高度警惕。
六、进入重点监测区域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需佩戴防护用品,操作时,必需有两人以上在现场,一人操作,其他人要密切监护。
七、供气装置的空气压缩机应置于上风侧。
八、重点监测区应设置醒目的标志、H2S监测探头、报警器及排风扇。
九、对含有H2S的生产油井,液、气不得随意外排,防止意外。
生产流程发生泄漏、破裂,当H2S浓度达到10mg/m3报警时,作业人员应检查泄漏点,准备防护用具,当浓度达到50mg/m3报警时,迅速打开排风扇,疏散下风向人员,作业人员应戴上防护用具,禁止动用电气焊,抢救人员进入戒备状态,查明原因,迅速采取措施,及时组织关井,并关闭生产流程,减少液气外泄量,控制泄漏,向上级报告情况。
十、当H2S浓度持续上升无法控制时,进入紧急状态,立即疏散无关人员并实施应急方案。
滨南采油厂安全生产委员会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