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法测定几种频率的听觉阈限实验

合集下载

阈限测定实验报告

阈限测定实验报告

阈限测定实验报告阈限测定实验报告引言:阈限测定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确定人类感知到某种刺激的最低或最高强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听觉和视觉的阈限,了解人类感知的极限和感知机制。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随机化实验设计,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组中。

实验室内环境保持安静和稳定,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过程中,参与者需要完成一系列听觉和视觉的任务,记录他们感知到的最低或最高刺激强度。

实验一:听觉阈限测定在这个实验中,参与者需要戴上耳机,听取一系列不同频率和音量的声音刺激。

起初,声音的音量较低,然后逐渐增加,直到参与者能够感知到声音。

实验记录下参与者能够感知到的最低声音强度,即听觉阈限。

实验二:视觉阈限测定在这个实验中,参与者需要注视一个屏幕,屏幕上会显示一系列不同亮度和颜色的图像。

起初,图像的亮度较低,然后逐渐增加,直到参与者能够感知到图像。

实验记录下参与者能够感知到的最低亮度,即视觉阈限。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听觉阈限:参与者的听觉阈限在不同频率和音量的声音刺激下有所差异。

较高频率的声音需要更高的音量才能被感知到,而较低频率的声音则需要较低的音量。

2.视觉阈限:参与者的视觉阈限在不同亮度和颜色的图像下也有所差异。

较暗的图像需要更高的亮度才能被感知到,而较亮的图像则需要较低的亮度。

讨论与分析:阈限测定实验的结果反映了人类感知的极限和感知机制。

听觉阈限的差异可能与人类耳蜗对不同频率声音的敏感度有关,而视觉阈限的差异可能与人类视网膜对不同亮度和颜色的敏感度有关。

此外,个体差异、年龄和环境等因素也可能影响阈限的测定结果。

结论:阈限测定实验通过测定听觉和视觉的阈限,揭示了人类感知的极限和感知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人类对不同频率声音和亮度颜色的感知存在差异,这与人类感知器官的特性和个体差异有关。

深入研究阈限的测定方法和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类感知过程和感知机制的本质。

结尾:通过本实验,我们对阈限测定的方法和结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极限法测定几种频率的听觉阈限实验报告

极限法测定几种频率的听觉阈限实验报告

极限法测定几种频率的听觉阈限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采用极限法测定集中频率下的听觉阈限,极限法是测定阈限的直接方法,它能形象地表明阈限这一概念。

也就是说,在记录纸上可以直接看出这一类与那一类(感觉得到和感觉不到)反应的界限。

极限法一般交替地使用递增和递减系列,这样既能抵消习惯误差,又能抵消期待误差。

本实验被试为吉林化工学院安全专业学生2名(男)。

本次实验地目的在于:1.熟悉极限法地应用。

2.了解纯音听觉阈限与不同频率地关系。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绝对听觉阈限与不同频率地声音刺激有关,听觉感受性最高地频率在1000Hz到4000Hz之间,当声音频率低于1000Hz或高于4000Hz时,听觉阈限显著升高,即绝对听觉阈限与声音刺激频率呈现“U”字相关。

关键词:极限法、听觉阈限1.引言感觉是由物质刺激作用感觉器官而引起的,因此可以用物理量来说明感觉量。

如以“刚刚感觉到”的物理刺激量来代表感觉的绝对阈限(简称RL),用“刚刚感觉到”有差别的两个物理量之差来代表感觉的差别阈限(简称DL)。

“刚刚感觉到”是指这种感觉正处在“感觉到”与“感觉不到”的过渡地带,这样大小的感觉量可以用有50%的次数能感觉到、有50%的次数感觉不到的物理刺激量来表示。

传统心理物理法有三种基本方法。

作为心理物理学方法之一的极限法是测定阈限的直接方法,又称最小变化法、最小可觉刺激或差别法。

其特点是刺激按“渐增”和“渐减”两个序列交替变化组成,且每次变化的数量是相等的。

每一个序列的刺激强度包括足够大的范围,能够确定从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瞬间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因为极限法刺激的两个序列被试预先知道,也知道每次都有一定强度的刺激出现,因此易产生两种误差:一种是在渐增序列中提前报告“有”和在渐减序列中提前报告“无”的倾向所产生的期望误差;另一种是在渐减序列中坚持报告“有”和在渐增序列中坚持报告“无”的倾向所产生的习惯误差。

渐增序列和键键序列交替出现,在确定阈限时,求各次结果均值的方法就是为了平衡这一系统误差(一般称作“常误”)。

人耳听觉听阈的测量

人耳听觉听阈的测量
实验四 人耳听觉听阈的测量
实验目的
◆ 1.掌握听觉听阈的测量方法; ◆ 2.测定人耳的听阈曲线。
实验原理
声强: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的声 波能量,用符号I表示,其单位为W/m2。
声强级:声强的对数标度,根据人耳对声音强弱变化的分辨 能力来定义的,用符号L来表示,其单位为分贝,
听阈: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声强, 听阈曲线:听阈随频率的变化关系曲线。 痛阈:当声强超过某一最大值时,声音在人耳 中会引起痛觉,这个最大声强称为痛阈。 痛阈曲线:痛阈随频率的变化关系曲线。
听觉区域和等响曲线
仪器面板
FD-AM-B人耳听觉听阈测量实验仪
01000 Hz
频率选择
20 dB
声强指示
复位确认 选位 +1
信号输出
ON
示波器
听阈 痛阈
校准
间断 连续 左耳 右耳
衰减 (粗调)
衰减 (细调)
OFF
耳机
上海复旦天欣科教仪器有限公司
实验步骤
1.熟悉听觉实验仪面板上的各键功能。 2.测量: (1)选定频率为1000Hz,调节“衰减”旋钮,使声强指示为0dB。调 节“校准”旋钮,使被测者刚好听到1000Hz的声音。(整个听阈测量实 验内“校准”旋钮不能再调节)。 (2)选定一个测量频率,用渐增法测定被测人在此频率的听觉阈值, 其衰减分贝数用L1表示。 (3)同一个频率用渐减法测定其听觉阈值,其衰减分贝数用L2表示。 (4)L测=(L1+L2)/2 。 (5)改变频率,重复步骤(2)-(4),分别对9个不同的频率进行测 量,可以得到右耳或左耳9个点的听觉阈值。 3.作听阈曲线 以频率的常用对数为横坐标,声强级值为纵坐标,作听阈曲线。

阈值的测定

阈值的测定

阈值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测定对各种基本味觉刺激的感受性。

2.学习测量味觉绝对阈限的方法。

3.作为筛选品评员的一个依据。

二、实验原理:阈值测定方法:最小变化法(极限法):将刺激强度按大小顺序一点点增加,直到被试者有感觉为止。

这时刺激物刺激量的大小就是“出现阈限”,反之,从较大的刺激量开始,按顺序逐渐减小刺激物的刺激强度,直到被试感觉消失为止。

此时的刺激量为“消失阈限”。

感觉的绝对阈限是出现阈限和消失阈限的算术平均值。

三、实验材料1.材料:蔗糖、酒石酸、咖啡因、无水氯化钠等分析纯物质。

2.仪器:烧杯、分析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样品准备(1)标准储备液配制表2 基本味道溶液配制标准2、溶液配制(1)参照上表2,每组选定其中的两种,配制从低到高的溶液浓度,并对各溶液进行编号,避免对评品员的心理干扰。

(2)按从低到高的浓度进行排序依次品尝。

品评员以纯净水作为对照,细心品尝,口中停留一段时间吐出,每次品尝后漱口,记录。

无味用“—”表示,味道感知(刺激阈)用“+”。

测定数中常以50%的出现次数为度,有50%的次数引起了感觉,即表现为刺激阈。

注意不要将样品咽下,测定出“出现阈限”。

(3)按从高到低的浓度进行排序按(2)中的品尝方法,测定出“消失阈值”。

五品评表表3 不同味道反应记录总表(如甜味,其它相同)表4 不同味道反应记录总表(如甜味,其它相同)注:阈值以“—”到出现“+”所对应的两者浓度的平均值来确定。

六、数据处理RXX i∑=X —平均刺激阈值(g/L )i X —第i 个人的刺激阈(g/L )R —品评员人数七、注意事项1、先用纯水刺激2、选用分析纯溶液,避免干扰样品必须编码,避免对评品员的心理干扰。

实验心史教案

实验心史教案
外显的遗传反应,包括人的各种可以观察到的本能和情绪反应,例如抓握、打喷嚏、眨眼等;
内隐的遗传反应,包括生理觉察所研究的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各种变化。
二、关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由于华生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可观察到的行为,反对内省法,所以他大力倡导客观方法,包括四种具体方法。
(一)观察法
华生承认观察法的重要作用,他把观察法分为两类。
(二)心理学建立之后:
冯特;艾滨浩斯;武德沃斯;华生;斯金纳;西蒙;(仅为几个代表人物)
第一节冯特的意志主义
一、生平与著作
《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
《生理心理学原理》
《人类和动物灵魂的研究》
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
二、心理学的目标
1.冯特的意志主义概念
2.心理学的对象
三、认知过程
1.知觉:首先,知觉是被动的
不同年龄的人中都存在社会浪费现象
结论:社会浪费是一种普遍现象。
3、理论解释
责任扩散人多时见义勇为的可能性减少;人多时少费数量减少
4、应用价值
工作动力衰退
第三章早期的心理学实验(韦伯、费希纳)
第一节反应时的研究
一、反应时间的性质
1反应时间研究的简史
2简单反应时间和选择反应时间
3反应时间实验的要求
4反应时间的因变量
三是经验之间的各种关系。这是关系学研究对象。
四是内在的客观结构。是结构学研究的对象。
(二)乐音心理学
他的乐音心理学包含了对音缀、混合和音、不和音、原始音乐、母音和语音分析等问题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在这方面,有两点引起人们的注意。
一是他和冯特在乐音心理学研究方法上的争论。
二是他提出的与赫尔姆霍茨的共鸣说不同的音乐的和谐说。

实验指导书-感觉阈限测量实验

实验指导书-感觉阈限测量实验

《感觉阈限实验》实验指导一、实验目的:学习运用极限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等三种方法测量差别感觉阈限,尝试采用单因素组内设计验证韦伯定律。

二、实验原理传统心理物理法中测量感觉阈限的基本方法有三种:极限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

极限法又称最小变化法,是测量阈限的直接方法。

极限法的特点是: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极限法可用于测定绝对阈限,也可用于测定差别阈限。

极限法测定绝对阈限或绝对差别阈限时,首先要确定刺激强度的最小变化值。

一般最小变化值越小,越精确,测得的结果越可靠。

在测量差别阈限时,每次要呈现两个刺激,让被试比较。

一个是标准刺激,一个是比较(变异)刺激。

标准刺激的值始终不变,只有比较刺激的值会变化。

平均差误法(method of average error)又称调整法,是传统心理物理法之一。

它最适用于测量绝对阈限和等值,也可用于测量差别阈限。

平均差误法的特点是:呈现一个标准刺激,让被试再造、复制或调节一个比较刺激,使它与标准刺激相等,如光的明暗、声音强弱高低、线条长短等。

其调节幅度是连续变化的,不像最小变化法那样以等距离、间断变化的,也不像恒定刺激法那样是几个固定刺激按随机顺序呈现的。

平均差误法的比较(变异)刺激大都是由被试操作或调整而产生的连续量的变化。

接近阈限时,被试可反复调整,直到其满意为止。

被试调整到在感觉上相等的两个刺激值,其物理强度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就是所求的阈限值。

平均误差AE=∑│X-St│/ N,式中X为每次调整的结果,St为标准刺激,N 为实验次数。

费希纳(G..T.Fechner,1860)提出的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有三种: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误法和极限法。

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或次数法。

是测量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其他一些心理值的主要方法之一。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的方法是让被试将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加以比较,比较刺激可在标准刺激上下一段距离内确定,一般选5~7个作为比较刺激,随机呈现每对刺激(一个标准,一个比较)。

极限法测定明度差别阈限(第一组)

极限法测定明度差别阈限(第一组)

极限法测定明度差别阈限(第一组)极限法是一种用来测定人眼辨别两种不同刺激条件下最小明度差别的方法,也称为强度测量方法。

它主要是通过对试验物品的两个刺激条件进行比较,确定试验者的阈限值。

实验所需设备1. 显微镜:用于观测实验物品的细节。

2. 校准盒:用于校准实验中的灯光强度。

3. 光学台:用于固定实验物品和记录数据。

4. 实验物品:常用的包括Adams色觉版、脉冲型荧光灯、随机点矩阵等。

实验流程1. 校准灯光强度将校准盒放在光学台上,调整灯泡距离校准盒的距离,让灯光辐照在校准盒上15秒,然后用电子卡尺测量校准盒的边长,计算出校准盒的面积S。

然后将校准盒挪到光学台的正中央,记录灯光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再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灯光的强度I:$$I = \frac{P}{S}$$其中P为灯光功率,单位为瓦特,S为校准盒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I为灯光的强度,单位为瓦特/平方米(W/m2)。

2. 实验物品的准备选择合适的实验物品,如Adams色觉版,在光学台上放置一张Adams色觉版,保持水平。

调整灯光的位置和强度,使得试验中两个刺激条件的灯光强度相等,并且亮度达到最大值。

3. 实验的具体操作(1)前奏条件让试验者适应实验环境,这个环节可设置为5-10分钟。

(2)正式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让试验者通过显微镜观察Adams色觉版,调整灯光强度,以达到两个试验条件灯光强度的匹配。

然后,让试验者进入实验状态,观察Adams色觉版,在逐渐改变两个条件中的一项亮度时,试验者应报告感知到的明度差异。

主试可进行多轮实验,取得平均结果。

(3)数据处理根据每个试验者的反应,记录其阈级(或阈限值),并据此得出整个实验组的平均值,以此判断试验物品的明度差别阈限。

实验注意事项1. 由于人眼的感知能力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如疲劳、压力、饥饿等,因此实验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因此,对每位被试对象应当限制实验时间和频率,以保证实验精确。

关于听觉阈限的测定

关于听觉阈限的测定

姓名张雪萌学号22201030632020 专业心理学年级 2010级课程实验心理学实验时间9月26日同组人姓名谢丽古焱成绩关于听觉阈限的测定张雪萌,谢丽,古焱(西南大学心理学院2010级基础心理学专业重庆400715)摘要本实验是通过仪器对人的左耳,右耳和左右耳听觉阈限的测定,选择一个固定的频率,改变分贝通过最小变化法来测定听觉阈限。

以西南大学2010级的一名本科生为被试进行实验。

采用被试内设计,以递增和递减分贝两个序列,并且采用ABBA的平衡方法来呈现,先进行右耳实验,然后进行左耳实验最后再进行左右耳的实验每次实验递增和递减各做8次,实验结果表明左耳和右耳的差异性不显著,数据的分散程度不大比较集中说明被试有习惯效应和期望效应,双耳较于单耳稍有优势,但差异性并不显著。

关键词:听觉阈限右耳左耳双耳1.引言听觉是人类与外界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有许多变化参量或者必须同时监视多维复杂信息的场合非常适合用声音显示。

以往有关人对声音单维特征的绝对辨别能力已有大量研究。

【1】听觉阈限的研究原理:声音的响度是由声波的振动强度决定的,同时也受频率的影响。

当振幅强度相同时,不同频率的声音,其响度也不同。

因此,当声音的频率不同时,其响度的绝对阈限值(即最小可听强度)也存在着差异。

【2】在听觉阈限的研究历史上,Cohen,1969年的研究,找出了乐器、人和多种动物发声的频率范围,并发现了女性声音频率值高于男性,而且频率范围也要稍大些,动物和人的情况相差较大,最突出的是蝙蝠和海豚,它们发出的被感知的声音频率可达120000HZ以上。

在实验室安静环境下语音识别系统可以达到实用的效果但是在大多数实际应用环境中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噪声,由于训练环境与识别环境的不匹配,现有的语音识别系统即使在低噪声情况下,系统的识别率也下降得十分严重,人耳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十分强人耳能有效地从带噪语音中提取出语言信息,将语言信息从不同说话者的变化、传输语音的信道噪声、语音产生时的噪声等各种噪声中分离出来。

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

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
求平均误差的方法:①把每次调节的结果与标准刺激之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作为差别阈限。②把每次调节的结果与主观相等点之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作为差别阈限。
空间误差和动作误差。
为了消除空间误差,标准刺激在左边和右边的次数应各占一半。为了消除动作误差,被试从长于和短于标准刺激处开始调节的次数各占一半。
AEst=
∑|x-st|/n
②取75%次感觉重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作为相等地带的上限,25%次感觉重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作为相等地带的下限,差别阈限=1/2(上限-下限)。
恒定刺激法的实验结果可以应用各种数学方法加以处理,因而便于与其他测定感受性的方法进行比较。在应用三类反应的实验程序时,被试的态度会对差别阈限值有较大影响。
差别阈限测量:以重量辨别为例,说明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阈限。首先要确定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选80g为标准刺激,62.74,.76,78,80,82.84.86.88g为比较刺激。标准刺激与每一个比较刺激组成一对刺激,每对刺激按随机方式呈现,要求被试将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进行比较,只允许作两类回答:重或轻。每个比较刺激都和标准刺激比较100次,每次比较时二者都是相继呈现,50次标准刺激在前,50次标准刺激在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取75%次感觉重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作为相等地带的上限,25%次感觉重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作为相等地带的下限,差别阈限=1/2(上限-下限)。这样求得的差别阈限与操作定义不同,称之为75%的差别阈限。
平均差误法
实验者规定以某一刺激标准刺激,然后要求被试调节另一个比较刺激,使后者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每一次比较都会得到一个误差,把多次比较的误差平均起来就可得到平均误差。因为平均误差与差别阈限成正比,所以可以用平均误差来表示差别感受性。
实验者规定以某一刺激标准刺激,然后要求被试调节另一个比较刺激,使后者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每一次比较都会得到一个误差,把多次比较的误差平均起来就可得到平均误差。因为平均误差与差别阈限成正比,所以可以用平均误差来表示差别感受性。

实验十二听觉阈限测定

实验十二听觉阈限测定

实验十二 听觉阈限测定1引言感觉阈限的测定是深入了解感知觉属性的第一步。

人的感觉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当适当强度的适宜刺激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官时,才可能产生某种感觉。

对于听觉来说,适宜刺激是声音,但并非所有的声音作用于耳朵,都会产生听觉。

能产生听觉的声音刺激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频率和强度适当。

只有当频率和强度都到达一定程度,人们才刚刚能听到某一声音,这个声音就是响度绝对阈限。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学习如何测定响度绝对阈限以及在测定响度时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在第5章中,我们讲过极限法是测定阈限的直接方法,能通过各种手段较为有效地控制实验中的各种误差,所以在此选用极限法来测定响度绝对阈限。

2 方法2.1被试大学生2名。

2.2仪器听力实验仪2.3程序(1)主试呈现较强的噪音让被试熟悉一下,并初步找出他的阈限范围,从而选定连续的15个噪音强度,并画好记录表,如表1。

表1 原始记录表刺激强度↑↓↓↑↓↑↑↓↓↑↑↓↑↓↓↑201918……7转折点(2)让被试对听力实验仪坐下,并给他如下的指导语:“这是一个听力测试实验。

实验时,请你把耳机戴好,用右耳(或左耳)听,在整个实验中不要换耳朵。

用左手拿好反应键L,用右手拿好反应电键R。

每次我喊‘预备’,你就注意听,如果你听到了刚才听过的那种喀嚓声,就用右手按一下键,接着就休息,等到下一次再喊‘预备’时,再注意听。

如果你听到其他声音,不要管它。

等我喊‘预备’过了4、5秒你还没听到声音,就用左手按一下键,按后就休息,再等下一次。

就这样做,一共要做几十次。

请你在每次反应时都要尽量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只要你听到的确实是喀嚓声而不是其他声音时,才用右手按键。

”(3)主试按记录表先给一个弱刺激,从喊预备到给刺激之间要间隔2秒左右,但也不要固定不变。

被试反应以后若白灯亮,在相应处记“-”。

接着给较强刺激……直到反应后红灯亮时记下“+”。

然后从下一列的较强的声音开始。

在操作中,↑或↓每次开始的声音强度在两次连续测定中不要相同,以免形成反应定型。

极限法测定明度差别阈限

极限法测定明度差别阈限

极限法测定明度差别阈限姓名(小组成员:)摘要:本实验采用了极限法来测量被试的明度差别阈限值。

在实验过程中采用了ABBA法和标准刺激与比较(变异)刺激的左右移位,来降低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空间误差和时间误差。

经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性别、递增和递减系列、比较刺激的位置、实验中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对被试的差别阈限值都没有显著影响,即被试在不同情况下的差别阈限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极限法;差别阈限;标准刺激与比较刺激1 导言: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

其操作定义为:有50%的次数能觉察出差别,50%的次数不能觉察出差别的刺激强度的差别。

极限法又称最小变化法,是测量阈限的直接方法。

极限法的特点是: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时,首先要确定刺激强度的最小变化值。

一般最小变化值越小,越精确,测得的结果越可靠。

在测量差别阈限时,每次要呈现两个刺激,让被试比较。

一个是标准刺激,一个是比较(变异)刺激。

标准刺激的值始终不变,只有比较刺激的值会变化。

早在1846年,韦伯就指出“凡比较事物时,我们并非认识两物之真正差异,所感觉出来的只是两物之大小比例”,即差别阈限的大小与标准刺激的增量成正比,并且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的增量比例是一个常数。

1962年,费希纳才用公式⊿I/I=k来表示,I是标准刺激,⊿I是刺激增量,这就是韦伯定律。

本实验就是根据差别阈限的概念,用最小变化法来测量被试的明度差别阈限。

我们使用计算机和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来进行测量。

在测定差别阈限时需要两类刺激,即前文中提到的标准刺激和比较刺激,被试比较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的差异性,作“大于”、“等于”或“小于”的反应,直至有两个转折点都出现为止。

测定差别阈限时,要求被试从比较刺激中找出一个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的刺激。

实验心理学阈限的测量方法

实验心理学阈限的测量方法

(1)极限法极限法也叫最小变化法。

将刺激按照递增或者递减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阈限的位置(瞬时转换点)。

①绝对阈限的测量由递增和递减系列组成,每次刺激后让被试报告他是否有感觉,刺激的增减应尽可能地小,然后寻找转折点。

②差别阈限的测量每一次实验中比较两个刺激,其中一个为标准刺激,另一个为比较刺激。

被试可能出现大了、小了或者无法区分三种类型的报告。

无法区分的那一部分的一半就是差别感觉阈限。

从小到相等的转折点计为下限,从相等到大的转折点计为上限。

各取平均值,得到平均上限和平均下限,他们之差就是不肯定间距。

不肯定间距的一半即是差别阈限(即上限与下限差的一半,符合50%报告差别的操作性定义)。

主观相等点是不肯定间距的中点(即上限与下限和的一半)。

(2)平均差误法(调整法)①绝对阈限的测量由主试呈现标准刺激,此时标准刺激为零,被试调节比较刺激,被试每次调节的结果的平均数即绝对阈限。

②差别阈限的测量由主试呈现标准刺激,被试调节比较刺激。

被试每次调节结果的平均数即主观相等点,主观相等点与标准刺激的差即是常误。

(3)恒定刺激法及其变式(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1)绝对阈限的测量主试选取5-7个刺激,在实验中保持恒定不变,每种刺激随机呈现50-200次。

求出各个刺激变量引起的某种刺激反应的次数。

最大刺激被感受出来的可能性不低于95%,最小刺激被感受出来的可能性不高于5%。

(2)差别阈限的测量主试选取5-7个刺激,在实验中保持恒定不变,每种刺激随机呈现50-200次。

测量差别阈限时需要一个标准值。

对于差别阈限的操作性定义有两种,其中之一是75%差别阈限,另一个是25%差别阈限。

当要求被试做两种反应“大于”,“小于”时,采用75%阈限,即在75%的感受性处求上限和下限。

当要求被试做三种反应,即“大于”、“等于”、“小于”时,即采用50%阈限,即不肯定间距的一半作为差别阈限。

总结:三种方法中最小变化法最符合操作性定义,但会出现习惯误差和期望误差。

听觉感觉阈限实验报告

听觉感觉阈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听觉感觉阈限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2. 掌握最小变化法在听觉感觉阈限测定中的应用。

3. 通过实验,提高对听觉感觉阈限的测量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听觉感觉阈限是指人耳能感知到的最小声音强度。

本实验采用最小变化法,通过比较两种声音强度的差异,找出被试者能够感知到的最小声音强度。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器材:声音发生器、分贝计、耳机、录音笔等。

2. 实验对象:10名健康志愿者。

四、实验方法1. 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每组5人。

2. 使用声音发生器分别产生两种不同的声音强度,分别为50分贝和60分贝。

3. 实验者佩戴耳机,依次聆听两种声音,并判断哪一种声音强度更大。

4. 记录实验者判断错误次数,重复实验10次。

5.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两种声音强度的平均差异。

五、实验步骤1. 实验者佩戴耳机,调整耳机音量,使声音发生器产生的声音强度为50分贝。

2. 实验者聆听两种声音,判断哪一种声音强度更大。

3. 记录实验者判断错误次数,重复实验10次。

4. 调整声音发生器产生的声音强度为60分贝,重复步骤2和3。

5. 计算两种声音强度的平均差异。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实验者判断错误的次数分别为5次和8次。

2. 计算两种声音强度的平均差异:[(60分贝 - 50分贝)/ 2] = 5分贝。

3. 结论:在本实验中,实验者能够感知到的最小声音强度差异为5分贝。

七、实验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人类听觉感觉阈限在5分贝左右。

2. 实验过程中,实验者的注意力、环境噪声等因素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3. 最小变化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听觉感觉阈限测定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

八、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听觉感觉阈限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2. 最小变化法在听觉感觉阈限测定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3. 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九、实验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尽量减少环境噪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极限法测定几种频率的听觉阈限实验报告

极限法测定几种频率的听觉阈限实验报告

极限法测定几种频率的听觉阈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极限法测定几种频率的听觉阈限一、引言听觉阈限是指人耳能够感知到声音的最低强度。

人耳对于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感知能力,测定频率特定的听觉阈限有助于了解人耳对于不同频率声音的敏感程度。

本实验采用极限法测定几种频率的听觉阈限,旨在探究不同频率声音对人耳听觉感知的影响及其敏感度。

二、实验目的1.熟悉极限法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2.测定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阈限,了解人耳对于不同频率声音的敏感度差异。

三、实验器材和方法1.器材:信号发生器、音频功放、喇叭、耳机、电压表、各种频率声音文件;2.方法:(1)调整信号发生器频率的旋钮,使其输出特定频率的声音。

(2)依照实验要求,逐渐调低声音强度,直到被试者刚刚能听到该声音。

(3)记录下此时的声音强度,即为听觉阈限。

(4)重复以上步骤,测定其他频率声音的听觉阈限。

(5)将实验数据整理,进行分析和统计。

四、实验过程1.实验前准备(1)将信号发生器、音频功放、喇叭连接起来,确保电路畅通。

2.实验步骤(1)被试者戴上耳机,并将音量调到适宜的水平。

(2)开始实验前,先让被试者休息片刻,适应环境。

(3)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一个特定频率的声音进行测定。

(4)逐渐调低声音强度,直到被试者刚刚能够感知到该声音。

(5)记录下此时的声音强度,即为听觉阈限。

(6)重复以上步骤,测定其他频率声音的听觉阈限。

(7)将实验数据整理,进行分析和统计。

五、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可以得出不同频率的听觉阈限。

将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可以得到该被试者在不同频率声音下的阈限曲线。

通过比较不同频率声音的阈限值,可以看出人耳对于不同频率声音的敏感度差异。

六、实验误差与讨论1.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包括被试者的个体差异、环境噪声影响等。

2.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增加被试者的数目,提高实验的重复性。

3.同时,实验时应该注意控制环境噪声,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结论通过极限法测定几种频率的听觉阈限,我们可以了解人耳对于不同频率声音的敏感度差异。

不同频率下听觉阈限的比较实验报告

不同频率下听觉阈限的比较实验报告

不同频率下听觉阈限的比较**(**大学**学院北京海淀 10****)摘要听觉阈限是指使人能够产生听觉感受的最小的声音刺激量,本实验比较了不同频率下被试的听觉阈限。

24人组成的6个四人小组参加了不同频率下听觉阈限的测定,测定前实验成功的进行了被试的随机分配,采用ABBA的方法进行实验,并且采用传统心理物理法中的极限法进行测量。

结果发现,听觉阈限不存在着性别上的显著差异,但在不同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听觉阈限随着频率升高而降低。

关键词听觉阈限,极限法,ABBA1 引言感觉阈限的测定是深入了解感知觉属性的第一步。

人的感觉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当适当强度的适宜刺激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官时,才可能产生某种感觉。

对于听觉来说,适宜的刺激是声音,但并非所有的声音作用于耳朵,都会产生听觉。

能产生听觉的声音刺激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频率和强度适当。

只有当频率和强度都达到一定程度,人们才刚刚能听到某一声音,这个就是响度绝对阈限。

每个人的听觉阈限也往往不相同。

比如外界入耳的声音(一定频率)为10分贝时,被试1和被试2均听不到此声音,当声音强度为12分贝时,被试1刚刚能听到此声音,被试2还是听不到,而声音强度达到15分贝时,被试2才能刚刚听到,那么被试1在该频率下的听觉阈限下限为12分贝,被试2在该频率下的听觉阈限下限为15分贝。

人类一般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为20HZ-20000HZ。

但对于1000-2000HZ声音的感受性最好。

20HZ以下和20000HZ以上的振动强度再大,人耳也不能感受,不会产生听觉。

健听人一般可听到上述频率内声强在0-25分贝的声音,声强超过120分贝可使人耳产生痛觉。

心理物理法主要用于对阈限的测量。

在心理物理学中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有最小变化法、平均差误法和恒定刺激法。

之前我们学过,极限法是测定阈限的直接方法,它能通过各种手段较为有效地控制实验中的各种误差,所以本实验尝试采用极限法法来测定不同频率下的听觉阈限,同时对其中的各种变量进行研究和讨论。

听觉能力测定实验报告

听觉能力测定实验报告

听觉能力测定实验报告教育科学学院105班刘琳10153132 第4组摘要本实验是要使用听觉实验仪,采用最小变化法,来测量被试在各频率下的双耳响度绝度阈限,作出响度绝对阈限曲线。

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测量响度绝度阈限的方法。

关键词响度绝对阈限频率强度听觉实验仪1 引言响度(或音强)是听觉的第一属性,声音响度是人耳对于声音强度的主观量,响度单位是宋。

响度是声音振幅的一种主观属性,是由振幅引起,振幅越大,则响度越大。

声音的强度可用声压、声压级与声强、声强级来度量。

听觉的响度,作为人的一种听觉经验,是一种心理量,我们无法测量,所以我们通过测量强度这一物理量来反映。

对于分贝量,规定以人能听到的平均绝对阈限值。

人耳可听范围是20Hz ~ 20000Hz,但是双耳适宜听觉范围是1000Hz ~ 4000Hz。

所以实验中,我们选取的五个频率值是围绕着适宜范围的。

测量出在这五个频率下,各被试的响度绝度阈限,并采用五点作图法,作出响度绝度阈限曲线图。

2 方法2.1 被试在校本科大学生6名,平均年龄21~22岁。

被试听力均正常,无类似实验经验。

2.2 实验设计采用最小变化法,按照ABBABAAB 的顺序,用渐增渐减法测定。

2.3 实验仪器BD-Ⅱ-116 型听觉实验仪,记录用纸。

2.4 实验程序(1)熟悉主试面板个键功能,接通AC220V 电源,预热15 分钟以上。

(2)在被试面板将耳机插入对于耳机插孔。

(3)被试者戴上耳机,背向主试和仪器。

(4)测定步骤:①频率选择:选择仪器设定的固定频率,用波段开关拨至相应位置。

本实验选取512Hz,1000Hz,2000Hz,4000Hz,8000Hz 这五个固定频率值。

②打开“右耳”开关,选择“连续”声响,开关拨向相应一方。

③按“声响调节”的“+” (红键)或“—”(绿键),增加或减少音量,每按一下,增加或减少2db,连续按着,将自动连续变化。

④音量初值选择“低音量” ,34—100db 衰减挡板。

感觉阈限测定实验报告

感觉阈限测定实验报告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被试对不同刺激的感觉阈限,了解和掌握感觉阈限的基本概念,并学习使用最小变化法(也称为差别法)进行阈限测定。

二、实验原理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本实验通过测量被试对手心触压觉两点阈的测定,来探讨感觉阈限的概念和方法。

三、实验器材1. JGW—B心理实验台操作箱单元2. 两点阈测量计3. 实验指导书4. 记录纸和笔四、实验对象实验对象为某高校心理系学生,共20名,男女各半。

五、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将实验器材准备好,并检查其正常工作。

2. 实验指导:向被试讲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让其熟悉实验流程。

3. 实验实施:a. 主试将两点阈测量计固定在实验台上,确保其稳定可靠。

b. 被试坐在实验台前,将手心平放在测量计上。

c. 主试按照事先拟好的实验顺序,依次向被试施加不同压力的刺激,并记录被试感受到刺激时的压力值。

d. 每次施加刺激后,主试询问被试是否感受到压力,若感受到,则记录下相应的压力值;若未感受到,则继续施加刺激,直至被试感受到压力为止。

e.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所有刺激的测量。

4.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并计算每位被试的手心触压觉两点阈。

本次实验共收集了20名被试的数据,经过整理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 被试的手心触压觉两点阈平均值约为2.5N。

2. 不同性别被试的手心触压觉两点阈差异不显著(P>0.05)。

七、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最小变化法测定感觉阈限,结果表明,被试的手心触压觉两点阈平均值约为 2.5N。

这与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本实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 不同性别被试的手心触压觉两点阈差异不显著,说明性别对感觉阈限的影响较小。

3. 本实验结果表明,感觉阈限的测定方法简单易行,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八、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被试的手心触压觉两点阈,并了解了感觉阈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最小变化法是一种有效的阈限测定方法,可以应用于心理学研究和其他相关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限法测定几种频率的听觉阈限实验
12级心理系师范班 10120330131 李敏
摘要本实验采用极限法测定几种频率的听觉阈限,极限法是测定阈限的直接方法,它能形象地表明阈限这一概念。

也就是说,在记录纸上可以直接看出这一类与那一类(感觉得到和感觉不到)反应的界限。

实验中采用交替地使用递增和递减系列,这样既能抵消习惯误差,又能抵消期待误差。

本实验通过分析4名同学的实验数据,发现绝对听觉阈限与不同频率的声音刺激有关,听觉感受性最高的频率在1000Hz到4000Hz之间,当声音频率低于1000Hz或高于4000Hz时,听觉阈限有所升高,但范围不大,可能由于实验条件不好,有些同学在高频8000hz时绝对阈限降低,使得绝对听觉阈限与声音刺激的频率呈现“”字的相关。

关键字极限法听觉阈限刺激频率
1 引言
感觉是由物质刺激作用感觉器官而引起的,因此可以用物理量来说明感觉量。

如以“刚刚感觉到”的物理刺激量来代表感觉的绝对阈限(简称RL),用“刚刚感觉到”有差别的两个物理量之差来代表感觉的差别阈限(简称DL)。

“刚刚感觉到”是指这种感觉正处在“感觉到”与“感觉不到”的过渡地带,这样大小的感觉量可以用有50%的次数能感觉到、有50%的次数感觉不到的物理刺激量来表示。

基于上述操作定义,费希纳设计了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极限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

这些方法后来被统称为传统心理物理法。

本实验采用极限法测量几种频率的听觉阈限。

极限法是一种测定阈限的直接方法,又称最小变化法、最小可觉刺激或差别法。

其特点是刺激按“渐增”和“渐减”两个序列交替变化组成,且每次变化的数量是相等的。

每一个序列的刺激强度包括足够大的范围,能够确定从一类反应的瞬间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因为极限法刺激的两个系列被试预先知道,他也知道每次都有一定强度的刺激出现,因此极限法便易产生两种误差:一种是在渐增序列中提前报告“有”和在渐减序列中提前报告“无”的期望误差;另一种是在渐减序列中坚持报告“有”和在渐增序列中坚持报告“无”的习惯误差。

渐增序列和渐减序列相互交替出现,在确定阈限时,求各次结果均值的方法就是为了平衡这一系统误差(一般称作“常误”)。

因为极限法的刺激系列反复出现,被试很快就会了解刺激范围,为了克服定势的影响,两个系列的起始点不要相同,要经常无规则的变化才行。

为了检查被试是否有期望或习惯误差,↑和↓的操作顺序还要作适当的安排。

因为在多次测量的过程中,往往会受练习或疲劳的影响而产生不一致的情况。

要检查↑和↓所测结果是否有差别,就要使两者受练习或疲劳的影响程度相等,也就是使两者在测定顺序上机会均等(假设练习或疲劳的作用随测定次数增多而等速变化)。

在听觉阈限的研究历史上, Cohen, 1969 年的研究,找出了乐器、人和多种动物发声的频率范围,并发现了女性声音频率值高于男性,而且频率范围也要稍大些,动物和人的情况相差较大,最突出的是蝙蝠和海豚,它们发出的被感知的声音频率可达120,000HZ以上。

通常,人耳接受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 到20,000HZ, 40 岁以上成年人听力上限还会下降到12,000HZ左右,甚至更低,而敏感范围为1000 到3000HZ。

研究表明, 1000HZ单耳听力阈限声压级数约为7分贝, 8, 000HZ单耳听力阈限声压级数约为13分贝, 125HZ单耳听力阈限声压级数约为45分贝
本实验通过极限法测得几种频率的听觉阈限以对上述研究加以考究,结果发现与该结果有出入,但本实验相对来讲实验环境以及操作有诸多地方有待改进,所以对该研究还无法提出质疑,有待进一步的实验。

2 方法
2.1 被试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大二4名女生。

2.2 材料和仪器
听觉仪,型号EP304A,华东师大科教仪器厂生产
2.3 程序
2.3.1 试验之前让被试者面对仪器坐下,戴上耳机,刺激的呈现有时从强到弱,有时从弱到强,被试分别报告听到声音和听不到声音。

2.3.2 实验时主试先使用1000Hz,再顺序使用2000、400、4000、200、8000Hz。

每种频率都交替进行递增、递减各4 个系列的测试。

递减系列从远超于听觉阈限的声音强度开始,每次衰减3分贝,直到被试者听不见时,记下这时的衰减数值。

递增系列从远在阈限以下的声音强度开始,每次增加3分贝,直到被试者刚刚听到声音时,记下这时的衰减数值。

不论递增或递减系列,主试者必须随机改变相继系列的开始点。

3 结果
四人的各频率阈限的平均值分布
频率(赫兹)被试1 被试2 被试3 被试4 平均阈限200 17.125 52.375 22 35.5 31.75
400 16.75 38.75 18.875 13.75 22.03125 1000 16.375 25.75 10.25 27.5 19.96875 2000 17.375 29.5 20 21.5 22.09375 4000 16.625 20.625 18.25 22 19.375 8000 17 4 19.375 24.5 16.21875
4 分析与讨论
由于本实验在做时受外界杂音很大,例如计算机的主机声音,和低频的声音很难分辨,耳机等设备亦不十分完善,所以数据差异很大,也证明存在个体差异。

数据除了平均数外,其他分析似乎都得不到什么结果,因为原始数据实在乱的惊人。

所以做出来的结果和前人不附。

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治良,王新法心理实验指导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2008年9月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