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方案
水质监测实施方案
![水质监测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ec18c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18.png)
水质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保护水生态环境,加强水质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水质监测是指对水体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指标进行定期监测,以评估水质状况、发现污染源和预测水质变化趋势的工作。
二、水质监测实施方案1. 监测目标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水质监测可以分为地表水监测、地下水监测和饮用水监测。
地表水监测主要针对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地下水监测主要针对地下水源,饮用水监测主要针对自来水厂的出厂水和管网水。
监测目标包括水质指标、污染物浓度、微生物数量等。
2. 监测频次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和水质变化的情况,确定监测频次。
一般来说,地表水监测每月至少监测一次,地下水监测每季度至少监测一次,饮用水监测每日至少监测一次。
3. 监测指标水质监测的指标包括物理指标(如水温、浊度、颜色)、化学指标(如pH值、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重金属)、生物学指标(如叶绿素、藻类数量、细菌数量)等。
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确定监测指标的具体内容。
4. 监测方法水质监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和实验室监测两种。
现场监测主要用于监测物理指标和部分化学指标,实验室监测主要用于监测化学指标和生物学指标。
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监测设备水质监测设备包括水质分析仪、水质采样器、PH计、溶解氧仪等。
监测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准确监测。
6. 监测人员水质监测工作需要专业的监测人员参与。
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监测方法和操作流程,严格遵守监测规程,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7. 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应及时录入、整理和分析。
监测数据的处理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生成监测报告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8. 质量控制水质监测工作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控制标准、质量控制程序、质量控制记录等。
监测过程中应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价,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库水质环境监测方案
![水库水质环境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d6b40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17.png)
水库水质环境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水库作为重要的水资源储备和供水保障基础设施,在保障当地居民用水、农田灌溉、工业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库水质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为了及时掌握水库水质状况、保护水库生态环境,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质监测方案势在必行。
二、监测目标及指标1.监测目标水库水质监测的主要目标是全面了解水质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监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水质参数:监测水库的溶解氧、浊度、PH值、氨氮、总磷等指标。
- 导航条件:通过监测水库中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评估水库的富营养化水平。
- 水生生物:研究水库中的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等。
2.监测指标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建议以下几个指标作为水质监测的重点指标:- 溶解氧(DO):反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是判断水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 浊度:浊度反映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浓度,是评估水质透明度的重要指标。
- PH值:PH值反映水体的酸碱度,是评估水体酸碱平衡的指标。
- 氨氮(NH3-N):氨氮是水体中常见的一种污染物,容易导致水质污染。
- 总磷(TP):总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三、监测方案1.监测频率根据水库的特点和水质状况,建议对水库进行定期监测。
监测频率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日常监测:对水库主要水质指标进行每日或每周定期监测,以及随时跟踪异常情况。
- 定期监测:每个季度或每个月对水库水质进行一次全面监测,包括水质参数和生物监测。
- 不定期监测:根据需要,对水库进行不定期的专项监测,以解决特定问题。
2.监测方法水质监测方法应当科学、准确、可靠。
根据监测指标的不同,可以采用以下常用方法进行监测:- 溶解氧:使用氧电极或溶解氧仪测量。
- 浊度:使用浊度仪或经过过滤的水样比色测定。
- PH值:使用PH电极测量仪器。
- 氨氮:使用分光光度计等方法进行测定。
水质监测方案案例
![水质监测方案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e6e8b2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5.png)
水质监测方案案例一、引言水质监测是确保水资源安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对于人类的生活、农业、工业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都有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建立科学、严谨的水质监测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虚构市的水质监测为背景,设计一份综合水质监测方案。
二、监测目标本次水质监测主要目标为:评估饮用水源地的水质情况,确保水源的安全稳定,为市民提供健康、安全的饮水水源。
三、监测内容1.市区水源地水质监测:监测范围包括市区主要水源湖泊、河流等水体,覆盖整个市区的饮用水源地。
监测项目包括溶解氧、总氮、总磷、悬浮物、水温、PH值、电导率等指标。
2.市区饮用水厂出厂水质监测:监测饮用水厂出厂水的水质情况,确保出厂水达到相关标准。
监测项目包括浊度、余氯、总大肠菌群、氨氮等指标。
3.市区自来水管网水质监测:监测自来水管网中的水质情况,确保供水过程不受二次污染影响。
监测项目包括细菌总数、铁锈、余氯、氯化物等指标。
四、监测频次和监测点位1.监测频次:市区水源地水质监测每季度一次,饮用水厂出厂水质监测每月一次,自来水管网水质监测每周三次。
2.监测点位:市区水源地水质监测选取3个典型水源湖泊和3个河流作为监测点位;饮用水厂出厂水质监测选择市区主要饮用水厂的出厂口作为监测点位;自来水管网水质监测选择市区主要自来水管网节点作为监测点位。
五、样品采集和分析方法1.水质样品采集:根据监测点位位置,采用现场采样和实验室采样相结合的方式,现场采样针对水体指标的实时监测,实验室采样进行精确分析。
2.水质样品分析方法:根据各项监测指标的特点,采用标准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例如,溶解氧采用电极法测定,总氮和总磷采用高温消解光度法测定,浊度采用浊度计测定。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水质数据进行整理、校正和录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数据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评估水质状况。
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判定水质是否合格。
水质检测 实施方案
![水质检测 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ce1b6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6.png)
水质检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保障水质安全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障水质安全,需要对水质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质检测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水质检测目的。
1.了解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评价水质状况;2.监测水质变化趋势,及时发现水质问题;3.为制定水质保护措施和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三、水质检测内容。
1.监测项目,主要包括水质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有机物和无机物污染物指标等;2.监测频次,根据水体类型和污染情况确定监测频次,一般为每月、季度或年度监测;3.监测方法,根据监测项目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4.监测地点,确定监测点位,覆盖水体的不同部位和水质变化情况。
四、水质检测实施方案。
1.确定监测方案,根据水体类型和监测目的确定监测项目、频次、方法和地点;2.选择监测机构,委托具有资质和经验的水质监测机构进行监测;3.制定监测计划,编制水质监测计划,明确监测时间、地点和责任人;4.采集样品,按照监测计划和方法采集水样,并做好样品标识和保存;5.实施监测,由专业人员进行水质监测操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6.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水质问题;7.报告编制,编制水质监测报告,提出监测结果和建议。
五、水质监测质量控制。
1.标准化操作,严格按照监测方法和操作规程进行监测操作;2.质量控制,参加质量控制实验,定期校准仪器设备,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3.数据比对,对监测数据进行比对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可靠性;4.质量评价,对监测质量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监测质量问题。
六、水质监测结果应用。
1.监测结果分析,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水质状况;2.问题解决,针对监测结果提出水质问题和治理建议;3.政策制定,为政府制定水质管理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4.公众宣传,向公众发布水质监测结果,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水质监测方案
![水质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b5144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b.png)
水质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水质是指水体中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的综合表现,是衡量水体是否适合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和利用的重要指标。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水质监测方案显得尤为必要。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对水质进行全面监测,及时发现和掌握污染源,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水资源和人民健康。
2. 原则:(1)科学性:制定方案需要遵循科学原理,并结合实际情况。
(2)全面性:监测内容需涵盖主要污染物质,并考虑不同季节和地域特点。
(3)及时性:监测数据需要及时反馈并采取相应措施。
(4)公正性:监测数据需公正客观,并定期公布。
三、监测内容1. 水质指标(1)化学需氧量(COD)(2)生化需氧量(BOD)(3)氨氮(NH3-N)(4)总磷(TP)(5)总氮(TN)(6)pH值2. 水体特征(1)水温(2)电导率(3)溶解氧3. 水体微生物指标(1)大肠杆菌群四、监测方法1. 采样方法:根据监测点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如表面水采样、底泥采样等。
2. 分析方法:根据监测指标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分析方法,如比色法、荧光法等。
3.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制成图表。
五、监测频次和区域划分1. 监测频次:根据实际情况和监测目的确定,一般为每月或每季度一次。
2. 区域划分:根据水资源利用情况和污染源分布情况,将监测点位划分为城市区、工业区、农村区等。
六、数据反馈与应对措施1. 数据反馈:监测数据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公布在官方网站上。
2. 应对措施:针对污染源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并加强监管力度。
七、人员和设备1. 人员:建立专业监测团队,包括采样人员、分析人员、数据处理人员等。
2. 设备:配备专业水质监测设备,如采样器、分析仪等。
八、预算1. 设备费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 人员费用:根据团队规模和工作量确定。
水质监测方案
![水质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0a7d2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01.png)
水质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水质监测的目的是评估水体的水质状况,及时掌握水环境的变化趋势,为制定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公众提供安全可靠的水源和有关环境保护信息。
二、监测内容1.监测指标:根据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选择适当的监测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氮、总磷、重金属等。
2.监测频次:根据水体的特点和监测指标的要求,确定监测频次,包括每日、每周、每月或每季度的监测频次。
3.监测方法: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和设备,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监测点位选择根据水环境质量状况、水资源利用情况和环境敏感区域等因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位,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泛用性。
四、监测计划1.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包括监测时间、监测人员、监测设备等各项内容,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实施监测工作时,要遵循相关监测规范和工作流程,采取合理的样品采集和保存方法,确保样品质量。
五、质量控制措施1.采用标准物质定量法对监测设备进行定期校准,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2.在监测过程中设置质控样品,进行质量评价和质量验证,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和分析等环节的质量控制,防止污染和误差的产生。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和整理,建立完整的数据库。
2.根据监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和评估,识别水质污染和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为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七、监测结果应用1.及时发布监测结果,向公众提供相关的水质和环境保护信息,增强公众对水环境的认识和关注。
2.监测结果应用于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决策,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八、监测报告撰写根据监测结果和分析,撰写监测报告,包括监测目的、方法、结果和建议等内容,为相关单位和公众提供参考。
水质监测服务方案 (2)
![水质监测服务方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cb67082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f.png)
水质监测服务方案1. 简介水质监测是指对水体的化学、生物、物理等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评估水质的状况和变化趋势。
水质监测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水质监测服务方案,包括监测方法、设备需求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2. 监测方法水质监测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非常关键。
以下是常用的水质监测方法:2.1 野外采样野外采样是指在实际水体中进行采样,并将样品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
野外采样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选择采样点:根据监测目标和需求,在水体中选取代表性的采样点。
•采样工具准备:准备洁净的采样瓶、采样器具和保护用品,以防止样品受到污染。
•采样操作: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采样,避免污染和其他干扰因素。
•样品保存:将采样样品储存在低温、暗处,尽快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
2.2 在线监测在线监测是指使用配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的系统直接对水体进行监测。
在线监测具有实时、自动化的优势,可以提供连续、准确的数据。
常见的在线监测设备包括pH计、溶解氧仪、浊度计、电导率计等。
3. 设备需求为了进行水质监测,一些基本的设备是必需的。
以下是常见的水质监测设备:3.1 采样设备•采样瓶:用于采集水质样品。
•采样杯:用于取样和分析。
•采样器具:包括采样管、取样器等。
3.2 分析设备•pH计:用于测量水体的酸碱度。
•溶解氧仪:用于测量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
•浊度计:用于测量水体中的浊度,反映水体中悬浮颗粒的浓度。
•电导率计:用于测量水体的电导率,反映水体中的电离质浓度。
3.3 在线监测设备•连续式监测系统: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数据传输系统等。
4. 数据分析进行水质监测后,需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以下是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4.1 数据处理•数据清洗:剔除异常值和误差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数据标定:根据相关标准和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定和校正。
•数据整合:将不同监测点、时间点的数据整合,形成完整的数据集。
水保监测实施方案
![水保监测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4cc72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e.png)
水保监测实施方案一、前言。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水环境的保护与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监测水资源的状况,制定并实施水保监测方案至关重要。
二、监测目标。
1. 监测水质。
水质是评价水环境的重要指标,通过监测水质,可以了解水体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情况,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水资源。
2. 监测水量。
水量是衡量水资源利用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监测水量,可以了解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
3. 监测水生态。
水生态是评价水环境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监测水生态,可以了解水体中生物多样性的情况,及时发现生态系统的问题,保护水生态环境。
三、监测内容。
1. 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内容包括各类污染物的监测,如重金属、有机物、微生物等,监测频次应根据水质状况和污染源情况确定。
2. 水量监测。
水量监测内容包括水位、流量、水质等指标的监测,监测频次应根据水资源利用状况和季节变化确定。
3. 水生态监测。
水生态监测内容包括水生物种类、数量、分布等指标的监测,监测频次应根据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确定。
四、监测方法。
1. 采样监测。
采样监测是常用的监测方法之一,通过采集水样进行实验室分析,可以获取水质、水量、水生态等数据。
2. 在线监测。
在线监测是指在水体中设置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水质、水量、水生态等指标,可以及时掌握水体状况。
3. 遥感监测。
遥感监测是指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水体信息,如水体面积、水体颜色等,可以全面监测水资源状况。
五、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是保障监测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水环境问题,为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六、监测报告编制与发布。
监测报告是监测工作的总结与反馈,通过编制监测报告,可以向社会公众及时通报水资源状况,促进社会各界对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七、结语。
水保监测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对于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质环境监测工作方案
![水质环境监测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34de7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5.png)
水质环境监测工作方案一、背景。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对水质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水质环境监测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保障水质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
二、目的。
本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完善水质环境监测工作体系,提高水质环境监测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全面性,为保障水质环境安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水质环境监测工作,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工业废水等各类水体的监测和评估。
四、工作内容。
1. 制定监测计划,根据水质环境监测的需要和要求,制定全面的监测计划,确定监测的时间、地点、频次和监测项目等。
2. 确定监测指标,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确定监测的指标和项目,包括水质的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
3. 确定监测方法,根据监测指标的要求,确定相应的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建立监测点位,根据监测计划和要求,在监测区域内建立监测点位,确保监测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5. 实施监测工作,按照监测计划和要求,组织实施监测工作,采集水样并进行监测分析。
6.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水质环境的评估结果,为水质环境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7. 编制监测报告,根据监测结果,编制监测报告,对水质环境的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和措施。
五、实施要求。
1. 严格按照监测计划和要求进行监测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严格执行监测方法和标准,确保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加强监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监测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加强监测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5. 加强监测点位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监测点位的完整性和代表性。
六、监测结果的应用。
监测结果是水质环境管理和保护的重要依据,可以用于制定水质环境管理政策和措施,评估水质环境的状况和趋势,指导水质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
水质监测方案完整版
![水质监测方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8d5f9f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1.png)
水质监测方案完整版水质监测是保障水源安全、水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具有重大意义。
制定一套完整的水质监测方案可以提高监测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以下是一套完整的水质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标和范围1.监测目标:主要监测水源地、供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放点、环境水体等水体的水质状况,确定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水质标准。
2.监测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监测点位,并确保覆盖全面、典型和有代表性。
二、监测参数及方法1.监测参数:根据所监测水体的用途和污染源特点,确定监测项目,包括常规指标(如溶解氧、pH值、浊度、氨氮、总磷等)和特殊指标(如重金属、有机物、农药残留等)。
2.监测方法: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规指标可以采用标准方法进行监测,特殊指标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
三、监测频次和时间1.监测频次:根据实际情况和监测目的,确定监测频次,包括日常监测、定期监测和临时检测等。
2.监测时间:监测时间需要根据所监测水体的季节变化、污染源的排放情况等因素进行调整,确保监测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四、监测装备和设备1.监测装备:为了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配备合适的监测装备,包括水质采样器具、分析仪器、数据记录器等。
2.检测设备:选择合适的检测设备,包括光谱仪、质谱仪、电化学分析仪等,以满足对不同水质指标的检测需求。
五、质控和质量保证1.质控:制定严格的质控程序,包括对监测仪器设备的校准、对监测过程的抽样和分析操作的规范等,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质量保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设立监测记录和报告的审核程序,进行合理的数据分析和解读,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六、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1.数据处理:对采集的监测数据进行合理的整理、归档和分析,采用适当的统计和计算方法,得出可靠的水质状况评价结果。
2.报告编制:编制监测报告,包括水质状况综述、数据分析和解读、问题分析和建议等,以供决策和管理部门参考。
水质监测方案
![水质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e2d1c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4.png)
水质监测方案一、引言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而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
为了确保水质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水质监测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现代化监测技术的水质监测方案,以确保水质的持续监测与管理。
二、监测目标与指标在制定水质监测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监测的目标与指标。
常见的水质监测指标包括水的基本理化指标(如温度、pH值、溶解氧含量等)、无机污染物指标(如重金属、氨氮、硝酸盐等)、有机污染物指标(如有机氮、挥发性有机物等)以及微生物指标(如大肠杆菌群、总大肠菌群等)等。
三、监测方法与设备1. 理化指标监测方法:采用先进的水质监测设备,如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离子色谱仪等,对水样进行采集和分析。
同时,可以采用现场监测方法,如PH试纸、溶解氧测试仪等。
2. 无机污染物监测方法:对于重金属等无机污染物,可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技术进行分析。
3. 有机污染物监测方法: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现代化分析仪器,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4. 微生物指标监测方法:采用培养基培养方法、PCR技术等,对水样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和测定。
四、采样频率与点位确定为了确保监测结果的全面性和可靠性,需合理确定采样频率与监测点位。
采样频率应根据当地水质情况、水体使用状况等因素进行调整,一般不低于每季度一次。
监测点位的选择应覆盖到各类水体,如河流、湖泊、地下水等,以全面了解水质状况。
五、质量控制与数据分析在进行水质监测时,应加强质量控制,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常见的质控措施包括重复样品检测、平行样品检测、加标回收率检测等。
同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监测报告与管理水质监测的结果应及时整理并形成监测报告,向相关部门和公众进行公开,提高透明度和可信度。
同时,监测结果也应用于水质管理决策,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和解决,以保障水质安全和人民的生活健康。
湖泊水质监测方案
![湖泊水质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b9965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4.png)
湖泊水质监测方案一、引言湖泊是重要的淡水资源和生态系统,在保护和管理湖泊环境方面,监测水质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本文旨在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湖泊水质监测方案,以确保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监测目标1. 水质参数通过监测和分析湖泊水体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溶解氧、pH值、浊度、电导率、营养盐含量(如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以评估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和水体的健康状况。
2. 水生态指标除了监测基本的水质参数外,还需关注湖泊生态系统的指标,如浮游植物密度、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水生植物分布等,以了解湖泊生态平衡的状况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三、监测方法1. 水质样品采集根据湖泊的大小和水体分布特点,选择代表性监测站点进行水质样品采集。
定期采集表层、中层和底层水样,并确保采样过程中避免造成污染。
采样时间和频率应根据湖泊的季节性和长期变化特点进行调整。
2. 监测仪器与设备使用准确可靠的水质监测仪器和设备进行参数测量,如多参数水质分析仪、浑浊度计、溶解氧仪等。
在仪器选择和使用过程中,需保证其准确性、稳定性和操作简便性。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水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使用专业的水质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整合、计算和绘图。
通过统计学方法和趋势分析,评估湖泊水质状况的时空变化,并及时发现水质异常和趋势。
四、监测时间与频率1. 监测时间根据湖泊的季节性特点和水环境变化的需要,设计全年不同季节的监测方案。
重点关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对水质的影响,以及潜在的富营养化和水华发生的季节。
2. 监测频率根据湖泊的规模和水体的复杂程度,合理确定监测的频率。
一般情况下,初步设定为频繁监测,如每月一次,以获取较为全面的水质信息。
随着对湖泊了解的逐渐深入,可适当调整监测频率,例如每季度或半年一次。
五、质量控制1. 标准品与标准曲线使用标准品进行仪器校准和质检,建立标准曲线,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定期检查和更新标准曲线,以校正仪器的漂移和误差。
湖水水质监测方案
![湖水水质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52b77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f.png)
一、任务由来按照自然地理学实验课程安排,通过前期调研查阅资料,拟定于2014年10月对宁夏大学B区金波湖进行水质监测。
二、监测对象概况金波湖位于宁夏大学B区,水深大概有1.5米,水中有水生植物、鱼及微生物。
此湖作为一个人工湖,水体流通不畅,更新速度较慢,易造成水质腐败,水中微生物增多,进而导致溶解氧降低。
经现场勘查发现,校园内学生在湖附近活动较多,对其水质影响较大。
三、监测依据及评价标准(一)监测依据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二)水质评价标准人工湖湖水水域功能区为一般景观用水,因此适用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第V类水体标准V类水体标准项目标准值项目标准值水温(℃)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氟化物(以 F-计) ≤ 1.5硒≤0.02砷≤0.1pH值(无量纲) 6~9 汞≤0.001 溶解氧 ≥ 2 镉≤0.01 高锰酸盐指数≤15 铬(六价) ≤0.1化学需氧量(COD) ≤40 铅≤0.1五日生化需氧(BOD5) ≤10 氰化物 ≤0.2 氨氮(NH3-N) ≤ 2 挥发酚≤0.1 总磷(以 P 计) ≤0.2 石油类≤ 1总氮(湖、库.以N计) ≤ 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3 铜≤ 1 硫化物 ≤ 1锌≤ 2 粪大肠菌群(个/L)≤40000 四、监测内容(一)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序号项目分析方法最低检出限(mg/L) 方法来源1 水温温度计测量法0.1℃GB/T 13195-19912 pH值玻璃电极法0.1(pH值) GB/T 6920-19863 电导率ES4 溶解氧DO 碘量法 0.2 GB/T 7489-1987 6 化学需氧量COD 重铬酸钾法5 GB/T 11914-19896 透明度7 氨氮 蒸馏和滴定法 —— GB 7478-878 总磷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0.01 GB/T 11893-1989 (二)采样及保存方法项目容器材质 保存方法 保存期采样量(ml)容器洗涤pH值 P/G 4℃ 12h 250 Ⅰ DO溶解氧瓶(G)加MnSO4和 碱性KI,4℃避光 24h 250 Ⅰ COD G 加硫酸,使pH<2,4℃ 48h 500 Ⅰ五日生化需氧量 溶解氧瓶(G)4℃,避光 6h 250 Ⅰ氨氮 P/G 加硫酸,使pH<2,4℃ 24h 250 Ⅰ 总磷 P/G 加硫酸,使pH≦2 24h 250 Ⅳ 注: (1) G为硬质玻璃瓶;P为聚乙烯瓶(桶)。
水监测实施方案
![水监测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f476c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f.png)
水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污染和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水环境监测成为保障水质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为了有效监测水质,制定水监测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和意义。
1. 目标,建立健全的水环境监测体系,实现对水质的全面、准确监测。
2. 意义,及时了解水质状况,为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内容和方法。
1. 监测内容,包括水质、水量、水生态等多个方面。
2. 监测方法,采用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遥感监测等多种手段,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四、监测点位设置。
1. 城市供水源头,对城市饮用水水源进行定期监测,保障市民饮用水安全。
2. 工业排放口,对工业废水排放口进行定期监测,防止工业废水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3. 农田排灌水源,对农田排灌水源进行监测,保障农作物生长和农产品质量。
4. 河流湖泊,对主要河流、湖泊进行定期监测,掌握水体整体状况。
五、监测频次和标准。
1. 监测频次,根据监测点位的重要性和水质变化情况,制定不同频次的监测计划,保证监测数据的及时性。
2. 监测标准,参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六、数据分析和应用。
1. 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水质问题和趋势。
2. 应用措施,根据监测数据,及时制定水环境保护措施,保障水质安全。
七、质量控制和保障。
1. 质量控制,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保障措施,加强监测设备的维护和更新,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监测报告和信息发布。
1. 监测报告,定期编制监测报告,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2. 信息发布,将监测数据和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提高监测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九、总结与展望。
水环境监测是保障水质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监测水平,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江河湖泊水质监测方案
![江河湖泊水质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4a9ee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6.png)
江河湖泊水质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江河湖泊水质监测是保障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旨在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本文将就江河湖泊水质监测的必要性和方法进行详细阐述,以期确保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目标与意义1. 目标江河湖泊水质监测的主要目标是评估水体的水质状况,及时发现污染源并采取合适的控制措施,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意义江河湖泊水质监测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有效的水质监测方案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推动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
三、监测内容与方法1. 监测内容(1)水质指标:包括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重金属等指标,用于评估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污染程度。
(2)水生态指标:包括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生物量、群落多样性等指标,用于评估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2. 监测方法(1)实地采样:采用标准水样采集器具进行采样,保证采样过程的规范和可比性。
(2)实验室分析:采用先进的分析仪器和方法对水样进行化验分析,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监测频率与地点1. 监测频率(1)常规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用于长期监测水体的污染状况和趋势。
(2)应急监测:在突发污染事件后及时进行,以便评估污染程度和采取相应措施。
2. 监测地点(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位,覆盖江河湖泊的主要水系和流域。
(2)根据水体的不同特点,确定监测点位的数量和布设位置,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全面性。
五、数据评估与应用1. 数据评估对监测数据进行质量评估,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等,确保数据的可信度。
2. 数据应用(1)提供科学依据:利用监测数据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支持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
(2)制定控制措施: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减少污染物输入和改善水体质量。
(3)公众参与:及时公布监测结果,提高公众对水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参与度。
水质在线监测的实施方案
![水质在线监测的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0b540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f1.png)
水质在线监测的实施方案一、引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质污染成为了当前社会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及时监测水质状况并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水质在线监测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探讨水质在线监测的实施方案,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二、水质在线监测的意义。
水质在线监测是指通过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水体中的各项指标,如pH值、溶解氧、浊度、氨氮、总磷等,以便及时发现水质异常,减少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危害。
水质在线监测的实施对于保障饮用水安全、水生态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水质在线监测的实施方案。
1. 确定监测指标。
首先,需要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对象的特点,确定需要监测的指标。
一般情况下,包括pH值、溶解氧、浊度、氨氮、总磷、重金属离子等指标在内的监测参数是必不可少的。
2. 选择监测设备。
根据监测指标的确定,选择适合的水质在线监测设备。
目前市面上有各种品牌和型号的水质在线监测设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确定监测点位。
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和水体的分布情况,确定监测点位。
通常情况下,需要在水源地、出水口、重点污染区域等位置设置监测点位,以全面监测水质状况。
4. 建立数据传输系统。
为了实现对水质监测数据的实时监测和管理,需要建立数据传输系统。
可以采用有线传输或者远程无线传输的方式,确保监测数据能够及时传输到监测中心。
5. 制定监测方案。
针对不同的监测点位和监测指标,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
包括监测频次、监测时间、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以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6. 建立应急预案。
针对水质监测数据异常情况,建立应急预案。
一旦监测数据超标,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水质安全。
四、结语。
水质在线监测的实施方案对于保障水质安全、预防水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确定监测指标、选择监测设备、确定监测点位、建立数据传输系统、制定监测方案和建立应急预案等步骤,能够有效实施水质在线监测工作,为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水质监测方案完整版1
![水质监测方案完整版1](https://img.taocdn.com/s3/m/102ec22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7.png)
水质监测方案完整版1水质监测方案完整版11.引言水质监测是保障水源安全和人体健康的重要工作。
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质监测方案对于准确评估水质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的水质监测方案,以确保水质达标,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和参考。
2.监测目标和范围本监测方案的目标是评估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含量、水质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并提供水质改善措施的参考。
监测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水体中的化学污染物:如重金属、硝酸盐、硫酸盐、有机物等;-水体中的生物学污染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水体的理化特性:如温度、溶解氧、pH值、电导率等。
3.监测方法和频率根据监测目标和范围,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水质监测:-采样方法:按照国际标准方法或相关行业标准采用现场采样或实验室采样的方法进行;-化学分析方法:采用标准的化学分析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生物学分析方法:采用培养方法、PCR方法以及生物传感器等;-理化特性监测方法:采用仪器设备进行在线监测或者现场检测仪器进行测试。
监测频率视监测对象的特性而定,常见的监测频率为:-水质监测:每月至少监测一次,对于重点水源区的水体,可适当增加监测频率;-化学污染物监测:根据对于化学污染物的特性和监测结果需要,进行定期或灵活监测;-生物学污染物监测:根据水体卫生安全需求,定期或灵活监测;-理化特性监测:可选择在线监测仪器进行定时监测,并配合定期的采样分析。
4.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为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及质量评估。
具体措施如下:-现场操作:监测员应经过专业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采样和分析;-校正和质控样品:采用标准物质进行仪器的校正和质控样品平行测定,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部质量控制:每个样品进行重复测试,确保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参比方法:与其他实验室进行交叉验证,对数据进行对比和修正;-数据回顾和分析: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回顾和分析,发现数据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水质监测全面检验方案
![水质监测全面检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49210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1.png)
水质监测全面检验方案1. 背景随着环境污染程度的加剧,水质监测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保护和管理水资源,本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全面检验水质的方法。
2. 检测方法本方案建议采用以下检测方法:2.1 物理检测物理检测是通过观察和测量水体的物理性质来评估水质。
常用的物理检测项目包括水温、水色、浊度等。
这些指标能够提供有关水体外观和透明度的信息。
2.2 化学检测化学检测主要通过分析水中的化学成分来评估水质。
常用的化学检测项目包括溶解氧、氨氮、总磷等。
这些指标能够提供有关水体中有害物质和养分含量的信息。
2.3 生物检测生物检测是通过研究水中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变化来评估水质。
常用的生物检测方法包括浮游生物调查、底栖生物取样等。
这些方法能够提供有关水体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信息。
2.4 微生物检测微生物检测是通过检测水中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来评估水质。
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包括培养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提供有关水体中潜在病原体和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信息。
3. 检测频率为了保证水质监测的有效性,建议按照以下频率进行检测:- 常规检测: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测,覆盖所有物理、化学、生物和微生物检测项目;- 定期检测: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并重点关注水体中的关键指标;- 突发事件检测:在水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进行全面检测,以评估风险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4. 结果评估与反馈根据检测结果,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水质改善措施:针对问题指标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污水处理、水体净化等;- 生态调控:通过生态修复等方式改善水体生态环境,促进自然修复;- 监测频率调整: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检测频率,以更好地监测和评估水质变化。
5. 结论本方案提供了一种全面检验水质的方法,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和微生物等多个方面的检测项目。
通过定期检测和及时反馈,可以有效保护和管理水资源,确保水体的健康和可持续利用。
水质监测方案完整版
![水质监测方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8d01a30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e.png)
水质监测方案完整版一、背景概述水质监测是对水体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的过程,旨在保障水体的健康和可持续利用。
本方案旨在完整介绍水质监测的目的、方法、指标及频次。
二、目的1.对水体进行全面、准确的监测,了解其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
2.评估水体是否符合相关水质标准和环境要求。
3.及时发现水质异常变化,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和修复水体污染。
4.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指导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三、监测方法1.采样方法采样应在每个监测站点代表性位置进行,避免人为干扰。
应使用专业采样器具,避免任何外部污染。
每次采样应收集足够数量的样品,确保能够进行多次检测和重复验证。
2.检测方法根据监测的目的和指标要求,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
常见的水质监测指标包括水温、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总悬浮物、溶解性无机物和微生物浓度等。
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和试剂进行检测。
3.数据分析方法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应进行统计和分析。
常见的方法包括均值计算、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根据监测结果,判断水体的健康状况和趋势变化。
同时,还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对监测数据进行空间分析,以进一步理解和解释水质变化的原因。
四、监测指标及频次1.水温监测水温是衡量水体热量状态的重要指标,对水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具有重要影响。
应定期监测水温,观察其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趋势。
频次:每日监测。
2.pH值监测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性的指标,可用于评估水体的酸碱程度和水质状况。
应定期监测水体的pH值,了解其酸碱度变化情况。
频次:每周监测。
3.溶解氧监测溶解氧是水体中溶解的氧气量,是衡量水体中生物呼吸和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
应定期监测水体中溶解氧的浓度,评估水体的氧气供应状况。
频次:每月监测。
4.化学需氧量监测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氧化分解能力的指标,可以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和分解程度。
应定期监测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评估水体的有机污染程度。
水质检测实施方案
![水质检测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0e078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75.png)
水质检测实施方案
一、背景概述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河流水质污染的状况严重恶化,相关权
益人受到损害。
河流水质监测是水污染防治和河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
要环节。
加强河流水质监测,有助于发现、分析污染河流水质时变规律,
形成有效的治污措施,改善水环境质量,实现河流清洁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1、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河流水质监测。
2、检测指标、方法及频次:河流水质检测指标应包括化学性指标、
生物性指标、有机物污染指标等,主要采用标准化技术、比色法和电化学
法等检测方法,检测频次为一个月一次。
3、监测点位:根据河流水质变化的情况,设定监测点位,监测点位
确定主要分为:①支流、汇流口出口;②下游河道基准点;③支流、汇流
入口;④河道污染重点区域,如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口,畜禽养殖场排污
口等;⑤重要污染源旁,作为不同污染源和影响混合污染的指示物;⑥重
要湖泊。
4、监测报告:河流水质监测指标通过专业设备测量数据、样品实验
及污染物平衡等综合分析,综合整理汇总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汾河太原段水质现状监测
小组成员:黎明龙坤王耀本高玉才王曜薛宇宏
一.监测目的
1.对汾河太原段河水中污染物质进行监测,已掌握汾河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2.了解汾河太原段两岸污染物排放量及其污染物浓度,评价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为污染
源管理提供依据。
3.为政府部门制定水环境保护标准、法规和规划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4.对汾河水环境纠纷进行仲裁监测,为判断纠纷原因提供科学依据。
二.现状调查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全长710公里,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
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
汾河在太原境内纵贯北南,全长一百公里,占到整个汾河的七分之一。
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山下的水母洞,周围的龙眼泉、支锅奇石支流,流经东寨、三马营、宫家庄、二马营、头马营、化北屯、山寨、北屯、蒯通关、宁化、坝门口、南屯、子房庙、川湖屯等村庄出宁武后,流经六个地市,34个县市、在河津市汇入黄河,全长716公里。
流域面积3974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全省41%的人民。
1961年以来,汾河河道变为间断河流。
除上游的汾河水库放水和降雨外,汾河太原段经常处于断流状态。
目前太原市污水排放量达7.0×104m3/d,经过一级处理或二级处理的污水不足3.0×104m3/d,其余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汾河[1]。
进入70年代,汾河成为纳污河道,经常黑水横流。
从1998年以来,汾河太原城区段局部治理美化工程逐步得以实施。
经过固化河道、减小糙率、整修堤防、提高过流能力、束河腾滩、建闸坝蓄水、使清、洪水分流,现状汾河太原城区局部段已成为集防洪排污、园林绿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治理河段。
汾河太原城区治理段从胜利桥至南内环桥全长约6km,由于闸坝蓄水使市区常年拥有2.26×106m3的蓄水量和南北长4.7km、宽160m,共计7.56×105m2的水域。
现状河道断面由西向东岸分成正常泄洪河道、正常蓄水河道和腾滩三部分[2]。
日常污水从设在两岸的暗渠下泄,同时接纳两岸进入的支流来水。
汾河太原城区段虽然常年多数时间流量较小,但对半干旱地区的太原市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生活用水安全,由于丰水期短,环境容量有限,汾河未治理的河道污染相当严重,长期以来却缺少较深入水质分析。
为了准确了解汾河太原城区段的水质现状,笔者对汾河太原城区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主要断面水质进行了长期监测与分析,这对河道污染控制与整治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三.监测项目
对汾河太原段水质评价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为评价准则和太原市政府相关文件并结合汾河太原段九个监测断面的主要污染物确定水质监测项目为:石油类、溶解氧、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氨氮、pH、五日生化需氧量、汞、铅等9项。
四.汾河太原段监测方案制订
1.监测断面设置
汾河太原段设置的9个监测断面分别为:汾河二库、上兰、胜利桥、玉门河入汾河口、迎泽桥、长风桥、小店桥、清徐二坝、温南社。
其中汾河二库出是背景断面,上兰是对照断面,胜利桥、玉门河入汾河口、迎泽桥、长风桥、小店桥都是控制断面,、清徐二坝、温南社是削减断面。
2.采样点的确定
汾河水面宽度小于五十米,水深不足十米,所以采样点只设中宏垂线水面下0.5米处和河底以上0.5米处。
,
3.监测频次和时间
汾河属于黄河的二级支流,水质比较稳定,监测采用个断面的混合水样,早中晚各采一次,将采集的水样混合作为该断面的监测水样。
监测频次为每逢单月采样监测一次,全年六次。
5.采样方法
由于汾河近年来一直断水,水量不足,流速小,河流深度较浅,故可采用泡沫船进行采样,对于较浅河段可涉水或在桥上采集。
采集用的采集器选用简易采水器。
6.水样的保存和运输
水样采集后,必须尽快送回实验室。
在运送前应对水样做一定的冷藏,这样有利于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和化学反应速率。
如需对水样的氨氮进行测定可在水样中加入氯化汞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对水样的挥发酚进行测定可用氢氧化钠调节pH至12,使之生成稳定的酚盐;测定水样的汞含量需加入硝酸和重铬酸钾,使汞保持高价态;测定其他金属离子常用硝酸酸化至pH为1-2,即可防止重金属离子水解沉淀,又可避免金属被器壁吸附;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则需加入少量硫酸锰溶液和碘化钾溶液固定溶解氧。
五.水样的预处理
汾河水质普遍浑浊,有必要对水样进行预处理。
水样需测定汞,故采用硫酸,高锰酸钾消解法,另外测定铬时,可用硫酸磷酸高锰酸钾消解。
六.水样测定方法
水样中各项指标的测定,需根据所需测定的不同物质采取适当方法。
如水样PH的测定,可利用PH测定仪,快速简单;水样溶解氧的测定可采用修正碘量法或氧极法;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可采取酸性高锰酸钾法;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可采用稀释与接种法,挥发酚的测定可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石油类的测定可采用重量法或红外分光光度法;氨氮的测定可采用气象分子吸收光谱法,对于氨氮含量高的河段水样还可用滴定法进行测定;水样中铬的测定可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铅的测定可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
具体采用何种方法对水样进行何种物质进行测定,需根据实验室具体情况来采取适合的办法。
七.结果表达
对汾河太原段个断面个项污染指标列个统计表为了更直观的表达,各监测断面总污染情况可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另外为了了解污染物在各河段的变化趋势我们可根据各河段的污染指数,画出各河段综合指数图。
八.质量保证
我们的各项步骤都严格按照监测方案进行,实验过程中也都遵循实验步骤,所测得的实验数据是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