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清洗、消毒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清洗和消毒是保持环境和设备卫生的重要步骤,特别是在医疗、食品加工和实验室等领域。

正确的清洗和消毒操作规程能够有效预防病菌传播和交叉感染,保障人们的健康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的五个部分。

一、清洗操作规程:1.1 选择合适的清洗剂:根据不同的场所和设备,选择适合的清洗剂。

比如,对于食品加工设备,应选择无香料、无色素的清洗剂,以避免对食品产生污染。

1.2 清洗工具的选择:根据清洗对象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清洗工具。

例如,对于较小的设备或器具,可以使用刷子或棉签进行清洗;对于较大的设备,可以使用高压水枪或清洗车进行清洗。

1.3 清洗程序:按照清洗剂的使用说明,制定清洗程序。

一般来说,先用清水将设备表面的污垢冲洗干净,然后使用适量的清洗剂涂抹在表面,用清洁工具进行刷洗,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二、消毒操作规程:2.1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消毒剂。

例如,对于医疗器械,应选择能够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消毒剂。

2.2 消毒工具的选择:根据消毒对象的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消毒工具。

例如,对于小型器械,可以使用消毒液进行浸泡;对于大型设备,可以使用高温蒸汽消毒。

2.3 消毒程序: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制定消毒程序。

一般来说,先将设备或器具清洗干净,然后使用适量的消毒剂涂抹在表面,让其充分接触,最后进行充分冲洗,以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三、清洗和消毒频率:3.1 定期清洗:根据设备和环境的使用情况,制定定期清洗的计划。

例如,对于医院的手术室和实验室,应每天进行清洗。

3.2 定期消毒:根据设备和环境的使用情况,制定定期消毒的计划。

例如,对于医疗器械,应每次使用后进行消毒。

3.3 特殊情况下的清洗和消毒:对于特殊情况下的设备和环境,如疫情期间的公共场所,应加强清洗和消毒频率,确保卫生安全。

四、清洗和消毒记录:4.1 清洗记录:对每次清洗进行记录,包括清洗时间、清洗剂的使用量和清洗人员的姓名等信息。

紫外线消毒器械操作规程完整

紫外线消毒器械操作规程完整

紫外线消毒器械操作规程完整
1. 引言
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紫外线消毒器械的正确操作,以提高消毒
效果并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紫外线消毒器
械进行消毒的场所。

2. 设备准备
- 确保紫外线消毒器械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 清洁紫外线消毒器械,确保无任何尘埃或污垢。

3. 操作步骤
1. 天然光照消毒:
1. 将工作区域暴露在阳光下,以利用天然光线进行消毒。

2. 暴露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建议在阳光强烈的时段进行,一般不少于30分钟。

3. 消毒完毕后,清洁工作区域。

2. 紫外线消毒:
1. 确保操作人员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

2. 打开紫外线消毒器械并设置消毒时间。

3. 确保紫外线照射范围覆盖到需要消毒的表面,避免任何阻碍。

4. 根据紫外线消毒器械的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正确使用。

4. 注意事项
- 在进行紫外线消毒时,确保无人员在消毒区域内,以避免对
人体造成伤害。

- 确保紫外线消毒器械长期有效运作,定期检查并维护设备。

- 紫外线消毒器械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无任何
健康问题。

5. 总结
通过遵守本操作规程,操作人员能够正确使用紫外线消毒器械
进行消毒,并确保操作安全。

请所有操作人员务必按照本规程的要
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消毒效果和人员安全。

如有任何疑问或疑虑,请及时与相关主管部门进行沟通解决。

消毒技能操作规程

消毒技能操作规程

消毒技能操作规程消毒技能操作规程一、操作目的:为了保证工作环境的卫生和员工的健康,预防疾病传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此消毒技能操作规程。

二、操作原则:1.按照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操作;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3.根据工作情况和污染程度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和药剂;4.操作时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药剂。

三、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1)查看药剂名称、使用说明书,了解其功效、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检查消毒设备和器材是否齐全可用;(3)准备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

2.清洁准备(1)清除杂物和污垢,如使用清水冲洗、擦拭;(2)根据需要进行初步清洁,如用清洁剂清洗、刷洗;(3)将清洁后的物品彻底晾干。

3.选择消毒方法根据需要和污染程度选择以下消毒方法:(1)物理消毒:如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等;(2)化学消毒:如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4.操作步骤(1)物理消毒①高温消毒1)设置好高温消毒设备,按照说明使用;2)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入消毒设备中;3)按照设备要求设置消毒时间和温度;4)打开设备,开始高温消毒;5)消毒结束后,关闭设备,取出消毒物品,晾干后使用。

②紫外线消毒1)戴好个人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暴露在紫外线下;2)打开紫外线消毒设备,确保设备正常工作;3)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在紫外线作用区域;4)设定好消毒时间,紫外线照射结束后,关闭设备;5)取出消毒物品,晾干后使用。

(2)化学消毒①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浓度;②将消毒剂按照说明书的用量细心配制;③使用喷雾器或湿布将消毒剂均匀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表面;④根据消毒剂要求的时间,保持表面湿润的状态;⑤换水或清洗消毒剂残留的表面。

四、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2.使用消毒剂时,注意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正确的浓度和方法;3.避免直接接触消毒剂,戴好个人防护用品;4.使用完毕的消毒器材应经过洗净、晾干后存放,确保下次使用前的清洁和消毒;5.注意消毒时的通风情况,避免气味过重影响员工健康和工作环境。

净化车间车间消毒操作规程

净化车间车间消毒操作规程

净化车间车间消毒操作规程一、目的和适合范围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净化车间内的空气和表面的设备、工具等物品得到有效的消毒,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和产品的质量安全。

本操作规程适合于所有进入净化车间的工作人员。

二、消毒原则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净化车间的特点和消毒对象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消毒剂,如酒精、过氧化氢等。

2.正确使用消毒剂:按照消毒剂的说明书中的浓度和使用方法进行操作,确保消毒剂的有效杀菌作用。

3.消毒时间和频率:根据净化车间的使用情况和卫生要求,确定消毒的时间和频率,如每天开始工作前和结束后进行消毒。

三、消毒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和防护服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2)准备消毒剂:根据需要准备好适量的消毒剂,并按照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稀释。

(3)清洁物品:在进行消毒之前,先清洁净化车间内的设备、工具和表面,以去除污垢和杂质。

2.消毒操作:(1)表面消毒:将稀释好的消毒剂倒入喷雾瓶中,均匀喷洒在净化车间内的表面,如墙壁、台面和设备表面等。

注意喷雾要均匀、覆盖全面。

(2)空气消毒:使用空气消毒器或者紫外线灯等设备对净化车间内的空气进行消毒,确保空气中的微生物得到有效控制。

3.消毒结束:(1)通风处理:消毒结束后,打开净化车间的通风设备,确保新鲜空气的流通,有助于消除残留的消毒剂气味。

(2)清洁工具和设备:将使用过的清洁工具和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以防止二次污染。

四、消毒记录和监控1.消毒记录:每次进行消毒操作后,应记录消毒的日期、时间、消毒剂的种类和浓度、消毒的范围等信息,以便日后追溯和监控。

2.监控措施:定期对净化车间进行微生物监测,以评估消毒效果,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五、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1.员工培训:对进入净化车间的工作人员进行消毒操作的培训,包括消毒剂的选择和正确使用方法、个人防护装备的佩戴等内容。

2.意识提升:通过定期的卫生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净化车间卫生和消毒操作的重视程度,增强卫生意识。

紫外线消毒操作规程

紫外线消毒操作规程

紫外线消毒操作规程紫外线消毒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消毒方法,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食品加工企业、实验室等场所。

为了确保消毒效果,避免误操作造成危害,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紫外线消毒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紫外线消毒的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1. 确保工作环境干净整洁,无明显杂物和污渍。

2. 关闭窗帘,避免光线干扰。

3. 确保紫外线灯管完好无损,如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

二、安全防护1. 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紫外线。

2. 确保操作区域内无人员,确保无人员进入操作区域。

三、操作流程1. 将紫外线灯管插入紫外线消毒设备并打开电源。

2. 将紫外线灯管保持在所需距离,不要直接照射到人体、眼睛或其他有机体表面。

3. 打开紫外线消毒设备定时器,设定消毒时间。

4. 在消毒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离开操作区域,确保无人员暴露在紫外线下。

5. 消毒结束后,待空气中紫外线消毒剩余量降至安全值后,方可进入操作区域。

四、注意事项1. 避免直接目视紫外线光源,以免对眼睛造成损伤。

2. 注意紫外线消毒设备的散热,防止设备过热造成安全隐患。

3. 定期对紫外线消毒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停止使用紫外线消毒设备时,应先关闭电源,再拔掉插头。

五、紫外线消毒的适用范围1. 医疗机构中的手术室、病房等区域。

2. 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试剂等。

3. 食品加工企业中的生产车间、餐具消毒等。

六、紫外线消毒的注意事项1. 紫外线消毒只能杀灭表面的细菌和病毒,对于隐藏在物体内部的微生物效果不佳。

2. 紫外线消毒的效果受光照时间、照射距离、照射强度等因素影响,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在紫外线消毒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紫外线灯管受到外力撞击,避免损坏。

4. 在操作完毕后,应及时清理操作区域,确保无残留物影响下次使用。

结论通过遵循科学规范的紫外线消毒操作规程,可以有效提高消毒效果,减少操作风险,确保工作环境的清洁与安全。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定期检查消毒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操作人员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病床消毒操作规程

病床消毒操作规程

病床消毒操作规程为了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病床的消毒工作非常重要。

病床是病人在医院中进行康复和治疗的地方,很容易成为各种细菌和病毒的藏身之处。

为了防止病菌传播和交叉感染,医疗机构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病床消毒操作规程。

一、消毒前的准备工作1. 配置消毒工具:包括消毒液、喷雾瓶、软毛刷、清洁布、清洁手套等。

2. 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医护人员在进行病床消毒前,必须佩戴好口罩、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3. 清理病床表面:首先要将病床上的床单、枕套等物品拆除,洗涤清洁后进行烘干。

二、病床表面的清洁处理1. 湿性清洁:将适量的清洁剂倒入清洁布中,对床垫、床架等表面进行擦拭清洁。

清洁布需经常更换,以免传播病菌。

2. 干性清洁:使用软毛刷对床架和床垫表面进行刷洁,将积聚的灰尘和脏物清除干净。

注意刷洁过程中的细菌扩散,务必避免将细菌扩散至周围环境。

三、病床的消毒操作1. 选择合适的消毒液:根据病床材质的不同,选择正确的消毒液。

常用的消毒液有75%酒精、石碱和过氧乙酸等。

2. 对病床表面进行喷洒:将消毒液倒入喷雾瓶中,对病床的所有表面进行均匀喷洒。

保持喷洒距离和时间的一致,确保液体能够完全覆盖到病床表面。

3. 消毒液的残留时间:根据不同的消毒液,消毒液的残留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病床消毒液的残留时间为10-15分钟。

在这段时间内,不得进行病床的使用和操作。

4. 消毒液的清洗:在消毒时间结束后,用清水对病床进行冲洗,将残留的消毒液洗去。

注意冲洗过程中的防护,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

四、病床的消毒频率1. 重型消毒: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病床,每日进行重型消毒,保持床位的清洁和无菌。

2. 常规消毒:对一般病人的病床,每周进行一次常规消毒。

3. 随时消毒:在病床上发现有血迹、呕吐物、尿液等污渍时,随时进行清洁消毒,保证床位的整洁。

五、消毒后的处理1. 消毒后的病床应进行充分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加速消毒液的挥发。

洁净区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洁净区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洁净区清洁消毒操作规程《洁净区清洁消毒操作规程》一、清洁操作规程1.清洁前准备(1)穿戴符合要求的工作服、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2)准备清洁工具和消毒液。

2.表面清洁(1)用清洁布蘸取适量清洁剂,擦拭表面,确保彻底清洁。

(2)使用清水冲洗,确保没有残留的清洁剂。

3.设备清洁(1)根据操作手册,拆卸设备,进行清洗。

(2)使用专用清洁剂和工具清洗设备表面和内部。

4.定期清洁(1)制定清洁计划和清洁频次。

(2)定期清洁设备和环境,预防细菌滋生。

二、消毒操作规程1.消毒前准备(1)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

(2)选用适当的消毒液和消毒工具。

2.表面消毒(1)用消毒布蘸取适量消毒液,擦拭表面,确保彻底消毒。

(2)保持表面湿润,让消毒剂充分发挥作用。

3.设备消毒(1)根据操作手册,对设备进行消毒处理。

(2)确保设备内部和表面都经过充分消毒。

4.定期消毒(1)制定消毒计划和消毒频次。

(2)定期对设备和环境进行消毒,确保洁净区清洁无菌。

三、清洁消毒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洁净区操作规程,一丝不苟地执行清洁消毒程序。

2.选用合适的清洁剂和消毒液,根据要求进行稀释和使用。

3.清洁消毒后,严格按照规定的干燥时间,确保表面和设备完全干燥。

4.保持清洁工具和消毒工具的干净和完好,避免交叉污染。

5.定期对清洁消毒操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纠正问题。

洁净区清洁消毒操作规程是保障洁净区环境卫生的重要措施,只有严格执行规程,保持洁净区洁净无菌,才能保障生产和实验的质量和安全。

住宿场所消毒操作规程

住宿场所消毒操作规程

住宿场所消毒操作规程一、确定消毒区域首先,确定需要进行消毒的区域。

这包括客房、公共区域(如大厅、走廊、会议室等)、卫生间以及其他可能接触到公共的物品和表面。

二、选择消毒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消毒方法:1. 物理消毒:如紫外线消毒、高温蒸汽消毒等;2. 化学消毒:如使用消毒剂进行擦拭、喷雾等。

在选择消毒方法时,需要考虑消毒效果、安全性、对物品的损害等因素。

三、清洁准备工作在消毒前,需要先进行清洁工作,清除表面的污垢和杂物,以便更好地发挥消毒效果。

同时,确保使用的消毒设备和工具已经清洁干净。

四、消毒操作根据选择的消毒方法进行操作。

例如,使用紫外线消毒时,需要确保房间内无人,关闭门窗,打开紫外线灯进行照射;使用化学消毒剂时,需要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配制,使用合适的浓度和比例,对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或喷雾。

五、通风换气消毒完成后,需要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以便将残留的消毒剂排出室外,避免对人体造成危害。

同时,需要注意通风的时间和方式,避免造成室内温度和湿度的波动。

六、定期检查定期对住宿场所的消毒效果进行检查,确保消毒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可以采取抽查或全面检查的方式,检查表面是否清洁、是否存在病菌等。

七、人员培训为了确保消毒工作得到有效执行,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消毒的重要性、消毒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等。

同时,也需要让相关人员了解如何正确配制和使用消毒剂,以及如何避免消毒剂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八、记录与报告对每次消毒工作进行记录,包括消毒区域、消毒方法、消毒剂使用量、通风时间等。

同时,需要定期向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汇报消毒工作的情况和效果。

记录和报告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监督和管理消毒工作,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清洁消毒操作规程》
一、清洁操作规程
1. 确保清洁工具干净整洁,使用前用清水冲洗。

2. 使用清洁剂擦拭表面,确保彻底清洁,特别是靠近厨房和卫生间的地方。

3. 使用清洁刷清洁难以达到的角落和缝隙。

4. 清洁结束后,用清水冲洗表面,确保清洁剂彻底清除。

二、消毒操作规程
1. 使用消毒剂喷洒在表面上,确保覆盖全部区域。

2. 等待适当的时间使消毒剂起效,按照产品说明的时间进行操作。

3. 使用干净的抹布擦拭表面,确保余留的消毒剂被清除。

4. 对于用于食品准备和儿童使用的物品,使用专用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三、清洁消毒操作注意事项
1. 工作人员必须穿着干净的工作服和手套进行清洁消毒操作。

2. 清洁消毒工作结束后,必须将工作场所彻底清理干净,确保无残留的清洁消毒剂。

3. 定期对清洁工具和消毒剂进行检查,确保质量完好。

4. 对特殊区域,如医院、食品加工厂等,应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清洁消毒操作,确保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

通过严格遵守《清洁消毒操作规程》,可以有效保障工作场所
的卫生和安全,预防疾病传播,确保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清洁整洁。

医院消毒操作安全操作规程

医院消毒操作安全操作规程

医院消毒操作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医院是保护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场所,而消毒操作是确保医院内部环境清洁整洁、安全无菌的关键步骤之一。

为了有效预防医源性感染,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医院应建立科学规范的消毒操作程序,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与管理,确保消毒操作安全规范的执行。

二、消毒操作分类1. 隔离消毒隔离消毒是指对疑似或确诊传染病患者所用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传播病原体。

隔离消毒包括病人周围环境的消毒、隔离患者所用物品的消毒及传染物品的处置。

2. 普通医疗器械消毒普通医疗器械消毒是指对非创口或粘膜直接接触的医疗器械、器具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病原体、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3. 创口消毒创口消毒是指在手术操作、创伤处理或其他需要进行开放性操作的情况下,对创口进行局部消毒处理,以防止感染。

三、消毒操作的前期准备1. 个人防护消毒操作人员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防护衣等,确保自身安全。

2. 消毒工具准备消毒操作前,应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消毒工具和器具,包括消毒液、消毒器、脏物袋等。

3. 操作区域准备消毒操作区域应保持干燥、整洁,同时做好通风工作,确保操作环境良好。

四、消毒操作步骤1. 隔离消毒(1)消毒区域选择:选择适当的消毒区域,将病人隔离,避免与其他人接触。

(2)环境消毒:对患者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处理,包括地面、墙壁、床单、护栏等。

(3)隔离物品处理:对患者所用物品进行单独消毒处理,包括衣物、餐具、毛巾等。

2. 普通医疗器械消毒(1)清洗预处理:将医疗器械进行基本清洗,清除污垢和残留物。

(2)消毒处理:根据医疗器械的性质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和消毒液进行处理。

(3)消毒时间控制:根据不同的消毒物品和消毒方法,确保消毒时间符合要求。

3. 创口消毒(1)准备消毒液:根据手术或创伤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液进行准备。

(2)创口处理:将消毒液均匀涂抹在创口处,注意保持消毒液与创口的接触面积。

各种消毒剂使用操作规程

各种消毒剂使用操作规程

各种消毒剂使用操作规程
《各种消毒剂使用操作规程》
1. 选择适合的消毒剂
首先要根据需要消毒的物品或场所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常见的消毒剂包括酒精、双氧水、次氯酸钠溶液等,每种消毒剂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用法。

2. 按说明书比例稀释
无论是稀释剂,还是使用原装消毒液,都要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稀释或使用。

过高或过低的浓度都会影响消毒效果,甚至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3. 注意安全
在使用消毒剂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避免接触皮肤、眼睛或呼吸道。

在操作过程中,要戴上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确保自己的安全。

4. 用途不同,方法不同
根据不同的用途,消毒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对于物品表面的消毒,可以直接使用消毒剂擦拭;对于食品或餐具的消毒,需要用水冲洗干净后再使用消毒剂;对于空气的消毒,可以使用喷雾器或消毒机进行喷洒。

5. 合理使用
在使用消毒剂时,要遵循“越多越好”的原则。

适量的消毒剂可以发挥最大的杀菌作用,过多的消毒剂不仅无法提高杀菌效果,
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6. 存放方式
消毒剂在存放时要注意密封,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合,同时要放置在儿童和宠物无法触及的地方,以免意外伤害。

总之,消毒剂的使用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遵循正确的方法和步骤,才能有效地杀灭病菌,保障人们的健康安全。

消毒操作规程

消毒操作规程

消毒操作规程
《消毒操作规程》
一、消毒的定义
消毒是指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抑制或去除病原微生物的过程,以达到防止疾病传播的目的。

二、消毒操作的基本原则
1.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具体的场所和物品的特点选择适宜
的消毒剂,如酒精、双氧水、次氯酸钠等。

2.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消毒剂:按照消毒剂的说明书正确稀释
和使用,保证消毒效果。

3.保持操作环境清洁:在消毒操作前,要确保操作环境的卫生,以避免交叉感染。

4.注意个人防护:进行消毒操作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戴
上口罩、手套等。

三、消毒操作的步骤
1.准备工作:清洗待消毒物品,并将消毒剂按照说明书的要求
稀释好。

2.消毒操作:将稀释好的消毒剂均匀喷洒或擦拭在待消毒物品上,确保每个角落都得到充分的消毒。

3.清洗残留消毒剂:待消毒物品在规定的时间内(通常为15-
30分钟)后,用清水进行清洗,保证消毒剂的残留物被充分
清洗干净。

4.通风干燥:将清洗后的物品摆放在通风处晾干。

四、消毒操作的注意事项
1.避免混用:不同的消毒剂不可混合使用,以免产生有害物质。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遵守消毒操作的步骤和要求,确保
消毒效果。

3.定期检查消毒效果:定期检查消毒效果,如发现问题要及时
重新消毒。

通过严格遵守消毒操作规程,可以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预防交叉感染,保护人们的健康。

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清洗、消毒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清洗和消毒是保持环境卫生和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正确的清洗、消毒操作规程能有效杀灭病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保障人们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和具体步骤。

一、清洗操作规程1.1 选择适当的清洁剂:根据清洗对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清洁剂,如洗涤剂、消毒剂等。

1.2 清洗工具准备:准备清洗工具,如刷子、抹布等,确保清洗效果。

1.3 正确清洗步骤:按照清洗对象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清洗方式,包括浸泡、擦洗、冲洗等。

二、消毒操作规程2.1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需要消毒的物品或者场所,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如酒精、漂白水等。

2.2 消毒前准备: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清洗干净,确保消毒剂的充分接触。

2.3 正确消毒方法:根据消毒剂的要求和使用说明,采取适当的消毒方法,如喷洒、擦拭、熏蒸等。

三、清洗、消毒频率3.1 定期清洗:根据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制定清洗计划,定期清洗物品和场所。

3.2 定期消毒:根据疫情情况和卫生要求,制定消毒计划,定期消毒物品和场所。

3.3 特殊情况处理:对于特殊场所或者物品,如医疗设备、食品加工设备等,需按照专业要求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四、个人防护4.1 戴好防护用具:在进行清洗、消毒操作时,应佩戴好防护用具,如手套、口罩等。

4.2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在清洗、消毒过程中,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保护自己的健康。

4.3 定期体检:清洗、消毒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五、检查、记录5.1 定期检查:对清洗、消毒操作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5.2 记录维护:建立清洗、消毒操作记录,记录每次操作的时间、物品、消毒剂使用量等信息。

5.3 效果评估:定期评估清洗、消毒操作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操作规程。

结语:正确的清洗、消毒操作规程是保障人们健康的重要措施,希翼本文介绍的操作规程能为大家提供参考,提高清洗、消毒操作的效果和质量。

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清洗、消毒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清洗、消毒是保障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清洗、消毒操作规程能有效预防疾病传播和食品中毒事件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

一、清洗操作规程1.1 选择合适的清洗剂:根据清洗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清洗剂,如碱性清洗剂、酸性清洗剂或中性清洗剂。

1.2 清洗前处理:在进行清洗前,先将清洗对象表面的杂物去除,如食物残渣、油污等。

1.3 清洗方法:根据清洗对象的不同,采取合适的清洗方法,如擦拭、浸泡、冲洗等。

二、消毒操作规程2.1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需要消毒的物品或场所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如氯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或过氧化氢消毒剂。

2.2 消毒前处理:在进行消毒前,先将物品或场所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污物,以提高消毒效果。

2.3 消毒方法:根据需要消毒的物品或场所采取合适的消毒方法,如喷洒、擦拭、熏蒸等。

三、清洗、消毒频率3.1 定期清洗、消毒:根据物品或场所的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制定清洗、消毒的频率,保持物品或场所的清洁卫生。

3.2 物品分类清洗、消毒:根据物品的不同用途和接触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3 常规检查:定期对清洗、消毒操作进行检查,确保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四、清洗、消毒人员培训4.1 岗前培训:对从事清洗、消毒工作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包括操作规程、清洗剂、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等。

4.2 定期培训:定期对清洗、消毒人员进行培训,更新操作规程、消毒剂等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4.3 操作规程宣传:加强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的宣传,提高员工对清洗、消毒工作的重视和执行情况。

五、清洗、消毒记录5.1 记录内容:对清洗、消毒操作进行记录,包括清洗、消毒时间、清洗、消毒人员、清洗、消毒剂的使用量等。

5.2 存档管理:对清洗、消毒记录进行存档管理,定期进行档案整理和归档,以备查阅。

5.3 定期检查:定期对清洗、消毒记录进行检查,确保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清洗、消毒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清洗和消毒是保持环境卫生、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正确的清洗、消毒操作规程能有效去除污垢、杀灭病菌,保障人们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清洗和消毒的操作规程,包括四个部分:清洗前的准备工作、清洗操作规程、消毒操作规程和清洗、消毒设备的维护。

一、清洗前的准备工作1.1 确定清洗对象:首先要确定需要清洗的对象,例如器具、设备或工作区域等。

不同的对象可能需要不同的清洗方法和工具。

1.2 准备清洗工具和物料:根据清洗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清洗工具和物料。

常用的清洗工具包括刷子、抹布、海绵等,而清洗物料则可能包括清洁剂、洗涤剂、清水等。

1.3 确保安全措施:在进行清洗操作前,要确保自身安全。

这包括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具,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以及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

二、清洗操作规程2.1 去除可见污垢:首先要用清水将清洗对象表面的可见污垢冲洗干净。

可以使用刷子或抹布等工具进行擦拭,确保污垢被彻底去除。

2.2 使用清洁剂或洗涤剂:根据清洗对象的特性和污垢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清洁剂或洗涤剂。

将适量的清洁剂或洗涤剂溶解在清水中,然后用刷子或抹布蘸取溶液,对清洗对象进行擦洗。

2.3 冲洗和干燥:清洗完毕后,要用清水将清洗对象进行冲洗,确保清洁剂或洗涤剂的残留物被彻底清除。

最后,将清洗对象晾干或用干净的抹布擦干。

三、消毒操作规程3.1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需要消毒的对象和消毒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常用的消毒剂包括酒精、漂白粉、过氧化氢等。

要确保消毒剂具有杀菌效果,并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3.2 使用正确的消毒方法:根据消毒剂的要求和对象的特性,选择正确的消毒方法。

可以采用喷洒、浸泡或擦拭等方式进行消毒。

在消毒过程中,要确保消毒剂充分接触到所有需要消毒的表面。

3.3 注意消毒后的处理:消毒完毕后,要将消毒剂残留物进行清洗,以防止对人体或环境造成危害。

同时,要注意正确的处理和储存消毒剂,避免误用或泄漏。

净化车间车间消毒操作规程

净化车间车间消毒操作规程

净化车间车间消毒操作规程一、目的和适合范围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净化车间内的环境卫生达到标准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适合于所有净化车间的工作人员。

二、定义和缩写1. 净化车间:指用于生产和加工高要求产品的特殊车间,要求环境洁净、无菌。

2. 消毒:指使用化学物质或者物理方法杀灭或者去除车间内的微生物。

3. 操作人员:指执行车间消毒工作的工作人员。

4. SOP:指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三、消毒频率1. 净化车间每日上班前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2. 净化车间每日下班后进行一次局部消毒。

3. 净化车间每周进行一次深度消毒。

四、消毒方法1. 化学消毒方法: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如酒精、过氧化氢等。

操作人员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消毒剂,避免过量使用或者误用。

2. 物理消毒方法: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

操作人员应按照使用说明正确操作紫外线灯,避免直接暴露于紫外线下。

五、消毒程序1. 准备工作:a.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工作服等。

b. 准备所需的消毒剂或者紫外线灯。

c. 清理净化车间,确保表面无明显污垢。

2. 化学消毒程序:a. 将适量的消毒剂倒入喷雾瓶中。

b. 从车间入口开始,挨次喷洒消毒剂,覆盖整个车间的表面,特殊是容易被忽视的角落和隐蔽部位。

c. 等待消毒剂起效时间,通常为15-30分钟。

d. 使用清水擦拭车间表面,将残留的消毒剂清除。

3. 物理消毒程序:a. 将紫外线灯放置在车间中央,确保能够辐射到所有区域。

b. 打开紫外线灯,根据车间大小和紫外线灯的功率,设置辐射时间,通常为15-30分钟。

c. 在紫外线辐射期间,操作人员应离开车间,避免直接暴露于紫外线下。

d. 关闭紫外线灯,重新进入车间,清理紫外线灯表面的灰尘和污垢。

六、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消毒操作培训,了解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操作人员在进行消毒操作前应进行手部卫生,使用洗手液或者消毒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

医院耗材消毒操作规程

医院耗材消毒操作规程

医院耗材消毒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了保障医院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规范医院耗材的消毒操作流程,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医院各科室对耗材的消毒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医用器械、检验耗材等。

三、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
–将工作区域清洁整齐,确保消毒工作台面干净无杂物。

–准备好所需的消毒剂、清洁剂、防护用品等。

2.分拣清洗
–对使用过的耗材进行分类分拣,清除残留物并进行初步清洗。

3.消毒处理
–根据医院规定的消毒方法进行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高温蒸汽消毒、化学消毒等。

–严格按照消毒剂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消毒效果。

4.干燥贮存
–将消毒后的耗材置于干燥通风处,避免受到二次污染。

四、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消毒剂种类或用量。

2.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3.消毒剂应储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日光直射和高温影响消毒效果。

4.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如有不适应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操作并向上级汇报。

五、消毒记录
• 每次消毒操作后,应填写消毒记录表,记录消毒时间、消毒剂种类和用量等信息,作为消毒效果的监测和评估依据。

六、责任分工
• 医院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修订医院的消毒操作规程。

• 各科室负责医院耗材的消毒操作,确保规程的执行和效果。

七、附则
• 本规程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如有需要修改,应经医院管理部门批准。

• 对违反本规程造成的不良后果,责任人将受到相应的处理。

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清洗、消毒操作规程引言概述:清洗、消毒是保持环境卫生、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正确的清洗、消毒操作规程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

一、清洗操作规程1.1 使用合适的清洁剂:选择适合清洗物品的清洁剂,如洗洁精、消毒液等。

1.2 涂抹均匀:将清洁剂均匀涂抹在要清洗的物品表面,确保每一个角落都被覆盖到。

1.3 用力擦洗:使用力度适中的刷子或者布擦洗物品表面,去除污垢和细菌。

二、消毒操作规程2.1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需要消毒的物品选择适合的消毒剂,如酒精、漂白水等。

2.2 消毒时间:根据消毒剂的要求,确保物品被充分消毒的时间。

2.3 消毒方法:可以通过浸泡、喷洒、擦拭等方式进行消毒,确保每一个部份都受到消毒。

三、清洗、消毒频率3.1 定期清洗:对于常用物品,建议每天进行清洗,保持干净卫生。

3.2 特殊情况清洗:如有污渍或者异味,应及时进行清洗和消毒。

3.3 定期消毒:对于易感染病菌的物品,如厨房用具、医疗器械等,建议定期进行消毒。

四、清洗、消毒注意事项4.1 保护皮肤:在清洗、消毒过程中应佩戴手套,避免皮肤接触清洁剂和消毒剂。

4.2 通风:在使用消毒剂时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4.3 分开存放:清洗、消毒剂应远离食品、药品等易受污染的物品,避免交叉感染。

五、清洗、消毒效果检测5.1 使用检测工具:可使用消毒效果检测纸、培养皿等工具检测消毒效果。

5.2 定期检测:定期对清洗、消毒效果进行检测,确保达到消毒标准。

5.3 调整操作: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清洗、消毒操作,保证环境卫生。

结语:正确的清洗、消毒操作规程是保持环境卫生、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通过遵循以上清洗、消毒操作规程,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病毒,保障人们的健康安全。

希翼本文对读者有所匡助,提高清洗、消毒操作的效果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宿业消毒操作规程为加强住宿业消毒卫生管理,防止传染病传播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住宿业卫生规范》等卫生法律法规等规范要求,制定以下消毒操作规程。

一、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各类向消费者提供住宿及相关综合性服务的场所,如宾馆、饭店、旅馆、旅店、招待所、度假村等。

二、卫生管理工作职责、卫生管理制度1、应制定消毒工作岗位责任制,确定消毒卫生管理员、岗位责任人,明确消毒卫生管理职能和岗位职责,且镜框镶嵌悬挂在岗位区域内。

2、应制定清洗消毒管理制度,且镜框镶嵌悬挂在岗位区域内。

(1)公用饮具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2)拖鞋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3)棉织品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4)卫生间、卫生洁具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5)公众接触物体消毒卫生管理制度;(6)空气消毒卫生管理制度;(7)机械通风装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8)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

3、从业人员管理(1)掌握卫生法律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基本卫生操作技能等,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2)从业人员应持有效健康合格证。

要做到人证不分离,且佩戴在胸前。

也可按照工作区域做到健康培训合格证镜框镶嵌上墙,以便于监督检查。

(3)从业人员应有两套以上工作服。

工作服应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4)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操作适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

(5)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培训档案。

4、基本卫生要求(1)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美观,地面无废弃物。

(2)床单、被套、枕套(巾)、面巾、浴巾、脚巾、睡衣等棉织品每客一换,长住客至少一周一换,清洗消毒后保洁备用。

(3)茶杯、酒杯、口杯等饮具应一客一换,清洗消毒后保洁备用。

(4)客房内卫生间的面盆、浴盆、恭桶座垫、地面、台面等应每日清洗消毒。

(5)无卫生间的客房,每个床位应配备有不同标记的脸盆和脚盆各一个。

脸盆、脚盆和拖鞋应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清洁的脸(脚)盆、拖鞋的表面应光洁,无污垢、无油渍,并不得检出致病菌。

(6)公共卫生间(盥洗间、厕所)应该每日清扫、消毒,做到并保持无积水、无积粪、无蚊蝇、无异味。

(7)二次供水设施或储水设备使用前必须清洗、消毒,且有卫生防护设施,经卫生监督机构监督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以后每年至少清洗消毒一次;水箱口应加盖、加锁;排水管和溢水管不得直接与下水管相同;溢水管的开口应有网罩(防止老鼠、病媒昆虫进入水箱);水箱内储水要进行二次消毒。

(8)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使用空调系统的,应保证送风卫生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要直接排到室外,未使用空调时要关闭回风通道。

机械通风装置应运转正常,过滤网至少每六个月清消或更换一次。

四、预防性消毒措施(一)清洗消毒专间1、应当设置与接待能力相适应的一定数量的独立清洗消毒间。

每楼层床位数≥40的住宿场所,每楼层设立一个独立清洗消毒间;每楼层床位数<40的住宿场所,隔楼层设立一个独立清洗消毒间。

清洗消毒间面积应能满足公共用具、用品等清洗消毒保洁的需要,但最小应不得低于3m2。

2、清洗消毒间必须建在清洁、卫生、供水方便、远离厕所和其他有害污染源的地方,严禁防止“四害”及其他病媒昆虫的进入。

3、清洗消毒间布局必须按照严格遵守“一洗二消三冲四保洁五记录”的原则而设立,流程要合理,避免交叉污染。

4、清洗消毒间地面与四周墙壁应使用防水、防霉、可洗刷的材料,墙裙高度不得低于1.5米,地面坡度不小于2%,并设有机械通风装置。

5、饮具宜用热力法消毒。

采用化学法消毒饮具的住宿场所,应按流程设立三个相连的专用清洁消毒池、前后置工作台、保洁柜。

各池应与洗消相适应,且有明显标识明示用途。

工作台面和各池应采用不锈钢或陶瓷等防渗水、不易积垢、易于清洗的材料制成。

前置工作台用于存放未清洁饮具,后置工作台用于存放清洁消毒饮具。

6、饮具保洁柜内壁必须采用易于清洗、不发霉的材料,保洁柜结构密闭,柜内不准存放其他物品。

容量应不小于日常用量的2倍。

7、配有非一次性拖鞋、面盆、脚盆的住宿场所,消毒间内应有拖鞋、面盆、脚盆专用消毒池(桶)及已消毒用具(拖鞋、面盆、脚盆)存放专区。

8、消毒间内必须配有相应的消毒剂配比容器,安装钟表控制消毒时间。

9、配备饮具周转容器,装载未清洁消毒和已清洁消毒饮具的容器必须分开使用,且标示清晰,不得混用,并当天清洁消毒。

10、配备正常运转的必要的消毒设备和符合国家卫生要求的清洁、消毒剂。

(二)饮具洗消程序1、收集:在清理房间之前,先将脏的饮具用专用的桶收集送到清洗消毒间。

2、清洁(洗刷)清倒饮具中残渣及茶水,按照清洁洗涤剂说明书的要求配制清洁洗涤液,在洗涤池内逐一彻底清洗饮具,去掉附在饮具上的油渍、茶垢,使饮具表面光亮、无水迹附着。

3、消毒(1)洗碗(杯)机洗消:按洗碗(杯)机的使用方法操作。

(2)高温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等。

将清洁好的饮具在冲水池中用清水漂洗过后,依次放置在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柜(橱)内进行消毒。

煮沸、蒸汽消毒应保持100℃, 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远红外线消毒(远红外线消毒柜)应控制125℃, 消毒时间不少于15分钟。

(3)化学消毒:按消毒剂使用说明,用量筒将配好的消毒液倒入消毒池(桶)中,将待消毒饮具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使用钟表控制好使用说明所规定的消毒时间。

如使用含氯消毒剂时,浸泡消毒液有效率含量应达250mg/l浓度,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当浸泡消毒液有效率含量低于200mg/l,应更换消毒液使有效率含量达到250mg/l。

注意事项:①所使用的洗涤、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卫生要求,且在保质期内,并按规定的温度等条件储存。

②严格按规定浓度进行配制,固体消毒剂应充分溶解。

③配好的消毒液要定时更换,一般每4个小时更换一次。

④使用时要定时测量消毒液浓度,浓度低于要求立即更换。

⑤保证消毒时间,一般公共用具用品消毒应作用15分钟以上。

⑥应使消毒物品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

⑦公共用具用品消毒前应洗净,避免油垢影响消毒效果。

4、冲洗使用化学消毒法消毒饮具后再用洁净水将消毒液冲洗干净。

5、保洁(1)采用高温消毒:消毒后的饮具应干爽清洁,可直接放入保洁柜内。

(2)采用化学消毒:在冲水池内,用流动的清水冲净消毒后的饮具残留的消毒液,倒置(不得超过15分钟)滤干或烘干后才能放入保洁柜内,不应使用毛巾擦干,以避免受到再次污染。

(3)消毒柜同时兼做保洁柜:消毒后可直接留置柜中,但该柜的容量应不少于饮具日常最高用量的2倍。

凡新置入饮具后应立即消毒。

(4)保洁柜内必须每天清洗、消毒,如果采用毛巾等作垫子的,所垫的毛巾必须每天更换、清洗和消毒。

(5)操作人员从保洁柜内取出消毒好的饮具供顾客使用时,注意事先须用肥皂将手清洗三次后捏住杯身取出,严禁触摸杯口及杯壁内侧。

6、记录应做好饮具清洗消毒的详细记录,以便于监督检查和追究溯源。

记录应包括消毒对象、消毒设施、消毒方法、消毒日期、消毒时间、消毒人员等。

7、运送从客房→消毒间运送未清洗消毒饮具,从消毒间→客房运送已清洗消毒饮具应使用密闭的饮具周转箱,装载未清洁和已清洁饮具的容器必须分开使用,且标示清晰,不得混用,并当天清洁消毒。

(三)棉织品清洗消毒1、洗衣房(1)住宿场所宜设专用洗衣房或采用社会化洗涤服务。

洗衣房应分设工作人员出入口、待洗棉织品入口及洁净棉织品出口,并避开主要客流通道。

(2)洗衣房应依次分设棉织品分拣区、清洗干燥区、整烫折叠区、包装区、存放区、发放区。

棉织品分拣、清洗、干燥、修补、熨平、分类、包装、暂存、发放等工序应做到洁污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3)公共用品如需外洗的,应选择清洗消毒条件合格的承洗单位,作好物品送洗与接收记录,并索要承洗单位物品清洗消毒记录。

2、布草间(1)有与经营接待能力相适应的专用布草间,间内不得堆放杂物。

(2)有密闭的布草柜(橱),数量充足,枕巾、面巾、浴巾、脚巾、床单、被套等在保洁橱内分类存放,且有标记。

(3)有机械通风装置和紫外线消毒装置。

(4)设立布草车、回收车,有明显标志;布草车盛放洁净物品,可以放置在布草间内,回收车除收集顾客使用过的物品以外,盛放清、洗、消工具,不得放置在布草间内。

(5)公共物品数量与床位数之比达到3:1。

3、清洗消毒(1)使用洗涤剂手工洗涤或机器洗涤。

(2)耐热耐湿的可用流通蒸汽100℃作用20分钟~30分钟,或煮沸消毒作用15分钟~30分钟。

(3)不耐热耐湿的可用化学消毒法,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者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50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

(4)也可用大型消毒洗涤剂清洗消毒。

(5)棉织品清洗消毒前后应分设存放容器,容器应每日清洗消毒。

(6)客房用棉制品、餐饮用棉制品、客人送洗衣物、清洁用抹布、从业人员工服应分机或分类清洗消毒。

(7)棉制品等经烘干后应在洁净处整烫折叠包装,使用密闭容器和专用运输工具及时运送至布草间保存。

(8)做好客用棉制品的更换记录(在布草间内悬挂)、送洗纪录(在洗衣房悬挂)。

(四)公用拖鞋清洗消毒1、设施:专用洗涤池(盆或桶)、刷子,专用消毒容器(有明显标识、有盖),含氯消毒液或0.2%的过氧乙酸,洗洁剂。

2、要求:公用拖鞋必须“一客一换一消毒”。

3、洗涤方法:可使用洗涤剂手工洗涤或机器洗涤。

4、消毒方法:将顾客用过拖鞋收集放入专用洗涤池(盆、桶),用水加洗洁剂刷洗干净,然后放入装有按规定配备的消毒液的专用消毒容器中。

不耐热拖鞋可浸泡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者有效氯含量为1000毫克/升的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用清水清洗后沥干备用。

耐热拖鞋可经流通蒸汽100℃作用20分钟~30分钟,或经煮沸消毒15分钟~30分钟。

5、保洁方法:清洗消毒后拖鞋要在洁净处自然晾干或烘干,然后及时包装保洁存放并有明显标记。

(五)卫生间、卫生洁具(面盆、浴盆、恭桶座垫等)清洗消毒(1)设施:使用不同的颜色或图案区分的清洁面盆、浴盆、马桶、墙壁等的抹布(抹布在回收车上用容器按照颜色类别和用途分别存放,并进行明确的标示)、刷子、拖把若干,消毒液专用容器(标识明显,有盖,2-5L),去污洗洁剂,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500毫克/升的消毒液。

(2)要求:卫生间、卫生洁具必须每天清洗消毒,并且清洗消毒放在最后操作,清洗消毒后的洁具无污垢,卫生间内无异味。

操作先后顺序:面盆、浴盆、马桶。

(3)清洗消毒操作程序:卫生间墙壁、面盆台面、水龙头等清洗消毒程序:①用配比好的清洁剂刷洗墙壁、面盆台面、水龙头等。

②按浓度配制的消毒液倒在清洁抹布上,按照从上倒下、从里到外的原则进行擦拭。

③再次用清水冲洗干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