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

合集下载

人格障碍、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人格障碍、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况和社交情况的各方面
• C、这种持久的模式引起具有临床意义的苦恼
或社交、职业等重要功能的损害
一、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DSM—IV)
• D、这种模式是稳定的和由来已久,其开 始可追溯到少年或成年早期
• E、这种持久的模式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 的表现或后果来解释
• F、这种持久模式不是由于物质或身体情 况(如头外伤)的直接生理效应
CCMD-3的分裂样人格障碍
• 以观念、行为和外貌的奇特、情感冷淡 及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
• 男性略多于女性。
• 在此基础上,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 较大。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 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 对人冷酷无情为特征;
• 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18岁以前)就出 现品行障碍;
• 男性多于女性
• 男性多于女性2倍;
• 70%的强迫症有强迫性人格;但强迫性 人格障碍虽然常常被讨厌的思想或冲动 所困扰,但并不出现明显的强迫症状; 因此两者是有区别的。
• 焦虑性人格障碍以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 不安全及自卑为特征,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 纳,对拒绝和批评特别敏感,因为习惯于夸大 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而有回避某些活动的 倾向(但无恐惧性回避)
• (1)发狂似的努力避免真正的或想象的被抛 弃,不包括自杀或自残行为。
• (2)人际关系不稳定和紧张,交替变动于极 端理想化和极端贬低之间。
• (3)身份障碍:自我意象和自我感觉持久地 和显著地不稳定。
四、DSM-IV关于边缘性人格的诊断标 准
• (4)冲动性表现在至少二个方面,可能造成自我损 害(例如消费、性欲、物质滥用、鲁莽开车、暴食), 不包括自杀或自残行为。
• B、发作时表现的攻击程度与任何诱发的 心理社会应激显然不成比例。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答案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答案

钱铭怡《变态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䋞>无偿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全收集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第1章概论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异常行为的理论模型和治疗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第3章临床心理评估与分类诊断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精神分裂症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心境障碍与自杀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焦虑障碍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躯体形式障碍与分离性障碍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进食障碍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物质滥用与依赖
9.1复习笔记
9.2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心身疾病
10.1复习笔记
10.2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人格障碍
11.1复习笔记
11.2课后习题详解
第12章性和性别认同障碍12.1复习笔记
12.2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儿童心理障碍
13.1复习笔记
13.2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心理异常与社会14.1复习笔记
14.2课后习题详解
附录:国内外心理学经典教材简评。

人格障碍与心理疾病的鉴别诊断

人格障碍与心理疾病的鉴别诊断

人格障碍与心理疾病的鉴别诊断心理健康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人格障碍和心理疾病这两个概念。

然而,很多人对于人格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区别并不清楚。

本文将从定义、症状、诊断标准、治疗等方面探讨人格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鉴别诊断。

一、定义人格障碍是指个体固有的、持久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差的个性特征或行为模式。

而心理疾病则是指由于生理或环境等原因导致的心理状态异常,超过了个体正常的适应范围。

二、症状人格障碍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自我认知和冲动控制等方面。

例如,人格障碍患者可能缺乏社交技巧,情绪波动较大,自我评价不稳定,并且往往表现出冲动和冲突的行为模式。

而心理疾病的症状则更多涉及到情绪、思维和行为的异常。

例如,焦虑症患者可能出现持续紧张不安、心慌意乱等症状,而抑郁症患者则可能表现出低落情绪、消极思维等症状。

三、诊断标准人格障碍的诊断主要以DSM-5(《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和ICD-10(《国际疾病分类与健康问题相关因素》第十版)为依据。

DSM-5将人格障碍分为十种类型,每种类型有具体的诊断标准。

而心理疾病的诊断主要基于症状的种类和严重程度。

根据这两个诊断标准,医生可以判断病人是否患有人格障碍或心理疾病。

四、治疗人格障碍和心理疾病的治疗不尽相同。

人格障碍的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心理治疗旨在帮助患者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和人际关系,提高适应能力。

支持性治疗则通过提供安全环境和情感支持来帮助患者面对困难。

而心理疾病的治疗则更多侧重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综合应用。

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常被用于治疗心理疾病,同时,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动力治疗也常被应用于心理疾病的治疗中。

总结起来,人格障碍和心理疾病虽然有一些共同之处,但在定义、症状、诊断标准和治疗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正确地鉴别人格障碍与心理疾病对于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因此,建议患者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及早咨询专业的医生,以获得适当的帮助和治疗。

石大精神医学讲义12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

石大精神医学讲义12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

第十二章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教学目的:本章节应了解人格障碍临床表现,性心理障碍临床表现,熟悉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常见类型并能够进行鉴别。

教学要求:1、了解人格障碍其临床表现,性心理隙碍临床表现2、熟悉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常见类型。

教学内容:第一节人格障碍一、概述定义:人格:或称个性,是一个人固有的行为模式及在日常活动中待人处事的习惯方式,是全部心理特征的综合。

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其人格在内容上、质上或整个人格方面异常,由于这个原因,病人自己遭受痛苦和使他人遭受痛苦,或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人格与异常人格的区别:1、统计学的方法2、以社会标准及所处的文化背景为依据人格障碍可能是精神疾病发生的素质因素之一二、病因学生物学因素:1、人格障碍患者亲属中人格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双亲脑电图异常率较高2、寄养子的研究发现,有较高的人格障碍发生率3、XYY染色体畸形4、脑电图检查发现半数受检者常有慢波出现,与儿童脑电图近似5、行为和情绪的改变与脑内的NE、5—TH、DA等神经递质有关6、感染、中毒、孕期及婴幼儿营养不良心理发育影响:1、童年生活经历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2、教养方式不当也是人格发育障碍的重要因素环境因素:不良的生活环境,结交具有品行障碍的“朋友”及经常混迹于大多数成员具有恶习的社交圈子,对人格障碍的形成往往起到重要作用。

三、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和诊断标准特征:1、人格障碍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2、可能存在脑功能损害,但一般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形态病理变化3、人格显著偏离正常,从而形成与众不同的行为模式,如情绪不稳,行为常常受本能欲望、偶然动机的驱使4、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和行为的异常5、多数人格障碍者对自身人格缺陷学无自知之明6、人格障碍才一般能就会日常工作和生活,主观上往往感到痛苦7、各种治疗手段对人格障碍效果欠佳CCMD—3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1、症状标准2、严重标准3、病程标准4、排除标准四、常见的人格障碍的类型及其临床表现1、偏执性人格障碍:(1)对周围人的或事物第三、多疑、心胸狭窄等(2)遇到挫折或失败时,易于埋怨、怪罪他人,推诿客观(3)容易与他人发生争辩、对抗(4)常有病理性嫉妒观念(5)易于记恨(6)易感委屈(7)自负、自我评价过高(8)忽视或不相信与其想法不符的客观证据2、分裂样人格障碍:(1)性格明显内向(2)缺乏热情和温柔体贴,缺乏幽默感(3)常不修边幅,服饰奇特,行为怪异(4)言语结构松散,离题、用词不当,繁简失当(5)爱幻想可有奇异信念(6)可有牵连、猜疑、偏执观念3、反社会性人格障碍:(1)经常说谎、吸烟、酗酒、外宿不归(2)经常偷窃、斗殴、赌博(3)经常撒谎、欺骗以此获取私利或取乐(4)易激惹(5)缺少道德观念(6)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4、冲动性人格障碍:(1)情绪不稳,易激惹,冲动后对自己的行为懊恼,但不能防止再犯(2)人际关系强烈而时好时坏(3)情感爆发时,对他人可能有暴力攻击,可有自杀、自伤行为(4)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同样表现冲动,缺乏目的性与谋划性5、表演性人格障碍:(1)情感体验肤浅,情感反应强烈易变,感情用事(2)爱表现自己,行为夸张、做作、渴望别人注意(3)过于喜欢表扬,经受不起批评(4)自我中心,强求别人满足其需要或意愿(5)暗示性强(6)富于幻想(7)喜欢寻求刺激6、强迫性人格障碍:(1)对任何事都要求过高,过严,往往避免做出决定(2)好洁成癖(3)常有不安全感(4)主观、固执、要求别人按其方式办事,否则感到不快,对别人办事不放心(5)过分节俭,甚至吝啬(6)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与首先规范,过分投入工作,业余爱好少,缺少社交活动,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7、焦虑性人格障碍:紧张、担心吊胆、不安全及自卑为特征五、人格障碍的治疗和预后1、药物治疗2、心理治疗3、教育和训练第二节性心理障碍一、概述定义:指异常性行为的性心理障碍分类:1、性身份障碍:易性症2、性偏好障碍:恋物症、异装症、露阴症二、病因学1、生物学原因2、心理因素3、社会因素三、临床表现1、性身份障碍患者对自身性别的认定与解剖生理上的性别特征呈持续厌恶的态度,并有改变本身性别的解剖生理特征以达到转换性别的强烈愿望,其性爱倾向为纯粹同性恋。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6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F60—F69成人人格和行为障碍]60 人格障碍[F60特定的人格障碍]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

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病人虽然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不模式难以矫正仅少数病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善。

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

如果人格偏离正常系由躯体疾病(如脑病、脑外伤、慢性酒中毒等)所致,或继发于各种精神障碍应称为人格改变。

[症状标准] 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并至少有下列1项:1 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自我及他人的态度和形象的方式)的异常偏离;2 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和反应)的异常偏离;3 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4 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

[严重标准] 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使病人或其他人(如家属)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

[病程标准] 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年。

[排除标准] 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

60.1偏执性人格障碍[F60.0]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始于成年早期,男性多于女性。

[诊断标准]1 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2 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并至少有下列3项:①对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②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③多疑,容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视;④明显超过实际情况所需的好斗对个人权利执意追求;⑤易有病理性嫉妒,过分怀疑恋人有新欢或伴侣不忠,但不是妄想;⑥过分自负和自我中心的倾向,总感觉受压制、被迫害,甚至上告、上访,不达目的不肯罢休;⑦具有将其周围或外界事件解释为“阴谋”等的非现实性优势观念,因此过分警惕和抱有敌意。

《精神病学》教学大纲(临床专业)

《精神病学》教学大纲(临床专业)

《精神病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精神病学课程编号:英文名称:Psychiatry课程性质: 必修课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学分:2适用对象: 临床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精神病学》是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主要内容有精神疾病症状学、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儿童期精神障碍、躯体治疗等。

精神病学的基本任务:1、掌握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及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治疗。

2、能运用精神病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临床常见症状做出正确诊断。

3、防治精神疾病以及保障人们的心理健康。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是《精神病学》课教学的根本方法。

该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结合、讲解与提问相结合、讨论和发言相结合,本大纲为适应21世纪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体现精神病学飞速发展的新水平,重点讲解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教学大纲中未提及的教材内容学生可自学。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 1 )掌握精神疾病和精神障碍的概念。

( 2 )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

教学内容( 1 )概述精神疾病和精神障碍的概念。

( 2 )脑与精神活动。

( 3 )病因学精神疾病的病因。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目的要求( 1 )掌握感觉障碍、错觉、幻觉的概念,幻觉的分类,感知综合障碍的概念。

( 2)掌握思维形式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特点。

( 3)掌握妄想的特征以及被害妄想、关系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想、癔病妄想、钟情妄想、嫉妒妄想、被洞悉感的临床表现。

( 4)掌握遗忘、心因性遗忘的概念和柯萨可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PPT共65页【65页】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PPT共65页【65页】
三、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高效课堂要求我们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来进行高效率的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安排好整个历史课堂的教学节奏,尽量压缩或者省略不必要的教学内容,增加更多的有效时间。而且还要研究学生们在整个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高值处,将教学重点放在这个时间段来讲,就会事半功倍。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的特点就是节奏要快,教学内容要多,密度要大。为了提高课堂的时间利用率,教师需要在备课和上课上下一番功夫了。课前,仔细备课,将整个教学任务安排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上课过程中,及时地调整整个课堂的教学节奏,加大整个课堂的活动密度,使得学生专注于课堂的时间加长,对历史知识的接收就会越多,从而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谢谢!
供娄浪颓蓝辣袄驹靴锯澜互慌仲写绎衰斡染圾明将呆则孰盆瘸砒腥悉漠堑脊髓灰质炎(讲课2019)脊髓灰质炎(讲课2019)
种精神障碍应称为人格改变。
【症状标准
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
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
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并至少有下列1项
(1)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自我及
他人的态度和形象的方式)的异常偏离;
(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和反应)的
四、课上课后必要检测
高效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较多,速度较快,避免有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上没有能够及时地掌握到课堂上所讲的历史知识,就需要在课上或者课后进行一个测评,既能让学生们再次加深对课堂内容的印象,又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测评的方式有很多种,在课堂的最后五分钟,可以采用提问,或者纸条测评的方式;还可以在上课时,将测评穿插其中。课堂的开始可以先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地小提问,之后进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讲完两个知识点后进行一次测评,依然采用提问的方法。这种环环相扣的方式,需要教师在课堂之前就设计好整个课堂的节奏,知识点之间要有关联,借以将新知识点的时候复习和检测旧知识点。

临床精神病学课件人格障碍 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 性心理障碍

临床精神病学课件人格障碍 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 性心理障碍
• 以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及 自卑为特征,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 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因习惯性地夸大 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而有回避某些活 动ndent-)
• 过分顺从、依赖 • 感到无助、害怕孤独 • 不愿承担责任
27
其他型
• 被动-攻击型 • 自恋性人格障碍
– 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 – 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
诊断标准(2/2)
• 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使病人或其他 人(如家属)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
• 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 至少已持续2年。
• 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 障碍的表现或后果。
• 神经症 • 心境障碍 • 分裂症
22
癔症型(histrionic-)
• 以过分的情感用事和夸张言行为特点。 • 寻求注意型或表演型。人格不成熟、情绪
不稳定、常过分做作与夸张以引人注意, 高度自我中心、情绪多变、肤浅而虚假, 难与周围保持良好社会关系,高度幻想性。 易发生癔症。 • 以女性多见。
23
24
焦虑型(anxious-)
疑、嫉妒、心胸狭隘、自我评价过高、遇 挫折则推诿于客观、不接受批评、往往出 现超价观念。 • 男性多于女性。
17
18
分裂型(schizoid-)
• 以观念、行为和外貌服饰的奇特、情感淡 漠及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
• 表现退缩、孤独、沉默、不喜交往、对人 冷漠、缺少知心人、爱好不多、过分敏感、 胆怯、怪癖、缺乏进取心、言语结构松散、 好幻想。易发生精神分裂症。
• 病人有难以控制的赌博欲望和浓厚兴趣, 并有赌博行动前的紧张感和行动后的轻松 感。赌博的目的不在于获得经济利益。

异常心理学:轻性心理疾病(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性心理障碍)

异常心理学:轻性心理疾病(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性心理障碍)
轻性心理疾病
第二节 人格障碍
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一贯的 、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 模式极端或明显偏离特定文化背景、一般认知方式(尤 其在对待他人方面),对社会环境适应不良,明显影响 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并已具有临床意义,常自感精 神痛苦。患者虽然无认知功能缺损,但适应不良的行为 模式难以矫正。通常开始于童年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 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仅少数患者成年后可能在程度上 有所改善。由于各种疾病,如躯体疾病(脑病、脑外伤 、一氧化碳中毒、慢性酒中毒)、精神障碍导致的人格 特征偏离正常,应作为原发疾病的症状,称为人格改变 。
戏剧化情绪性人格障碍
患者倾向于表现情感的波动以及戏剧化和情绪性行为。 名称 主要特点 与轴Ⅰ中所列疾病的相似性 反社会型人格 表现出犯罪,情绪化,或者 品行障碍 障碍 残暴的行为方式;漠视其他 人的权利,漠视社会准则。 边缘型人格障 在情绪、同一性和人际关系 心境障碍 碍 方面表现出不稳定性,短暂 的分离状态;自我退避。 表演型人格障 情绪变化迅速,不稳定的人 躯体形式障碍,心境碍障 碍 际关系和对引起别人的注意 以及认同的强烈需求,自杀 性行为。 自恋型人格障 夸大自我价值的想法和感觉 环性心境障碍 碍 ;忽略他人的需求;利用他 人以及傲慢的行为。 (Source: APA,2000)
□ 诊断要点
(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2)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并至少有下列 3 项:
①对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 ②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 ③多疑,容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视; ④明显超过实际情况所需要的好斗对个人权利执意追求; ⑤易有病理性嫉妒,过分怀疑恋人有新欢或伴侣不忠,但不是 妄想; ⑥过分自负或自我中心的倾向,总感觉受压制、被迫害,甚至 上告、上访,不达目的不肯罢休; ⑦具有将其周围或外界事件解释为“阴谋”等的非现实性优势 观念,因此过分警惕和抱有敌意。

人格障碍与性变态课件

人格障碍与性变态课件
性变态并不一定涉及违法、不道德或伤害他人的行为, 但可能在个体和社会层面上造成困扰和问题。
性变态的类型
01
恋物癖
对非生物物体或非正 常性行为产生强烈的 性唤起和满足感。
02
露阴癖
在公共场合或陌生人 面前暴露自己的性器 官或展示性行为。
03
恋童癖
对未成年儿童产生强 烈的性偏好和冲动。
04
异装癖
通过穿戴异性服装来 获得性满足。
表演性人格障碍
可能导致寻求刺激和关注 的行为,从而增加性变态 的风险。
依赖性人格障碍
可能导致缺乏自我认同和 自我控制,从而更容易受 到性变态的诱惑。
性变态对人格障碍的影响
01
性变态行为可能导致ຫໍສະໝຸດ 体产生羞耻感、内疚感和自卑感,进而引发或加重人格障 碍。
02
性变态行为可能使个体在社交和人际关系方面遭受排斥和孤立,进一步加剧人格 障碍的症状。
家庭因素 学校教育 社会支持 法律法规
强调家庭教育和家庭关系的和谐 ,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情感发 展。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提供心理辅 导、职业培训等资源,帮助有心 理障碍的人获得必要的帮助和支 持。
对人格障碍与性变态的公众教育
媒体宣传
利用媒体平台宣传人格障碍与性 变态的知识,提高公众对心理障 碍的认识和理解。
详细描述
遗传因素对人格障碍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但环境因素和生 物学因素同样不可忽视。例如,童年时期的家庭环境、教育 经历以及大脑神经递质的不平衡等因素都可能促使人格障碍 的形成。
02
性变态概述
Chapter
性变态的定义
性变态是指个体在性唤起、性偏好和性满足方式上存在 偏离正常的情况。
性变态通常表现为对正常性行为或性对象的强烈偏好、 强迫或异常行为。

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

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

改善睡眠
保守估计的数字




每年有30万人自杀死亡、300万人以上自 杀未遂 每年至少有180万人遭受到亲友自杀死亡 所带来的严重心理创伤,600万人遭受到 亲友自杀未遂所带来的严重伤害 每年至少有1700万人的心理和社会功能 因他们所爱的人的自杀死亡或自杀未遂 受到严重损害。 长期影响持续存在
与自杀相关的危险因素
自杀未遂



未成功的自杀 是自杀死亡人数的10至40倍 每年自杀未遂300万以上 女性与男性为3比1 许多抢救成功“意外事件”是自杀未遂 和医疗救助体系有关 极易导致成功自杀
自杀造成的社会和经济损失



自杀成为我国第4位重要的卫生问题(前 三位分别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重性 抑郁症脑血管疾病) 1例自杀,平均至少对6个人产生严重的 不良影响 1例自杀未遂可使2个人受到严重影响 自杀死亡给他人造成的心理伤害持续10 年,自杀未遂持续6个月
如何觉察自杀征兆


自杀的言语征兆
如果听到身边人一再说“我不想活了”、“还 不如死了利索”、“现在没有人可以帮助我”、 “我再也受不了了”等之类的话,或者总谈论 与自杀有关的事或开自杀方面的玩笑时都要格 外小心。一旦确认某人确有自杀动向要及时采 取救助措施。


自杀的行为征兆
如果身边有人流露出极端无助或者无望的心情, 突然出现与亲朋告别或频繁出现意外事故或饮 酒或吸烟量大增等异常举动时,都应引起注意, 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意外发生。
自杀行为与危机干预

自杀的发生率 10万分之10-30 全世界每天至少有一千人死于自杀 男性是女性的3倍 中国尚未建立全国性的死亡报告系统和 自杀统计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练习题【多选题】(一)A型题1.以下关于个性的叙述哪一个是错的A.个性的形成与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都有关系B.个性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C.个性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D.童年生活经历对个性的形成有重要作用E.个性是一个人固定的行为模式以及在日常活动中处事待人的习惯方式2.以下有关人格障碍的说法哪一条是错的A.人格障碍一般始于未成年时期B.人格障碍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一旦形成就会一直持续到成年乃至终生C.人格障碍可能是精神疾病发生的素质因素之一D.部分人格障碍患者其症状程度在成年后有所减轻E.一个人原本人格正常,在遭受严重的生活事件之后个性偏离正常,也可以称为人格障碍3.对异性衣着特别喜爱,反复穿戴异性服饰由此引起性兴奋,最恰当的诊断应为A.异装症B.易性症C.同性恋D.恋物症E.摩擦症4.有关分裂样人格障碍的说法,哪一条是对的A.性格明显内向,回避社交,多离群独处B.易激惹,冲动,并有攻击行为C.比较关注别人对他的看法D.以自我为中心,强求别人满足其需要或意愿E.常合并智能障碍。

5.与违法犯罪关系最为密切的人格障碍类型是A.偏执性人格障碍B.分裂样人格障碍C.反社会性人格障碍D.表演性人格障碍E.强迫性人格障碍6.关于表演性人格障碍的特征,哪一条是错的A.感情用事,表情丰富但矫揉造作,爱发脾气B.暗示性强C.爱表现自己,行为夸张、做作,渴望被别人注意D.穷思竭虑,经常思考一些在旁人看来毫无意义的事情E.卖弄风情,喜爱挑逗,给人以轻浮的感觉7.以下有关性心理障碍患者的说法,哪一项是对的A.性心理障碍患者多有人格障碍B.性心理障碍患者多数性欲低下,甚至不能进行正常的性生活,家庭关系往往不和谐C.性心理障碍患者发生违法行为,可不追究其责任D.性心理障碍患者对社会生活适应差E.性心理障碍的患者对自己的行为缺乏充分的辨认能力8.以下不属于性偏好障碍的是A.露阴症B.恋物症C.易性症D.摩擦症E.性施虐症与性受虐症【X型题】1.以下关于同性恋的说法,哪些是对的A.同性恋者自幼年起,就表现出某些同性恋倾向,如喜欢同异性玩耍,穿异性服装等B.有同性恋行为的两个人中,一般只有一个是真正的同性恋者,另一个为异性恋者C.总体而言,同性恋的关系不如异性恋稳定D.同性恋者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的主流文化,在我国仍视其为病态E.男性同性恋行为中处于主动地位的一方和女性同性恋处于被动地位的一方,常常是真正的同性恋者2.关于易性症,以下正确的是A.以女性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3B.易性症患者为自己的性别而深感痛苦,为自己不是异性感到遗憾C.易性症患者有改变本身性别的解剖生理特征以达到转换性别的强烈愿望D.易性症患者性爱倾向为纯粹同性恋E.易性症是一种性偏好障碍3.有关冲动性人格障碍,哪些是正确的A.情绪不稳,易与他人发生争执和冲突,冲动后对自己的行为毫无悔意B.做事往往事先没有计划或不能预见可能发生什么事情C.情感爆发时,对他人可有暴力攻击,对自己可有自杀、自伤行为D.间歇期正常E.男性明显多于女性4.关于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以下哪些是对的A.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甚至违法乱纪B.对家庭亲属缺乏爱和责任心,待人冷酷无情C.缺少道德观念D.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以恶作剧为乐E.罪行特别严重、作案手段残酷、犯罪情节恶劣的犯人均属于反社会性人格障碍5.关于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以下哪些说法是对的A.人格障碍患者亲属中人格障碍的发生率较高,提示遗传因素与人格障碍的形成有关B.有些学者认为人格障碍的患者存在大脑发育成熟延迟,导致冲动控制和社会意识成熟延迟C.幼儿心理发育过程中重大精神刺激对幼儿人格的发育有不利影响D.教养方式不当也是人格发育障碍的重要因素E.不良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气也是人格障碍形成的重要原因6.关于人格障碍的治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抗精神药物有可能改变人格结构,从而治疗人格障碍B.具有攻击行为的人格障碍者,可以给予少量碳酸锂或其他心境稳定剂C.总体而言,人格障碍的治疗效果较好D.人格障碍治疗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纠正不良习惯E.对于人格障碍的患者,心理治疗和教育、训练非常重要7.有关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说法,哪些是对的A.对任何事物都要求过高、过严,常拘泥细节B.女性多于男性C.常有不安全感,常反复检查,惟恐疏忽或差错D.主观、固执,对别人做事不放心E.强迫症病人病前都有强迫性人格障碍8.关于偏执性人格障碍特点,以下哪一条是对的A.敏感、多疑、心胸狭窄,容易害羞,自尊心过强,人际关系往往反应过度,容易与他人发生争辩、对抗B.经常无端怀疑别人要伤害、欺骗或利用自己C.自我评价低,自卑D.遇到挫折或失败时,推诿客观,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E.易怀疑配偶和情侣的忠诚,常限制对方和异性的交往【填空题】1.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诊断人格障碍时,患者须在--------岁以上,并且至少持续---------年。

2.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常包括-------、-------、-------、-------等临床形式。

【简答题】一、人格障碍应与那些情况相鉴别?答:1.与人格改变相鉴别如果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是由于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与后果,则为人格改变。

这种人格改变是获得性的,其病前人格正常,以后可能随着疾病痊愈和境遇改善而恢复或部分恢复。

人格障碍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始于童年或青少年且持续终生。

2.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应与精神分裂症鉴别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始于童年、青少年,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没有突出的、明显荒谬的精神病性症状,可以与精神分裂症相区别。

不过,也有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存在人格障碍。

二、人格障碍的治疗措施有哪些?其预后如何?答:其治疗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治疗药物很难改变人格结构,但在出现异常应激和情绪反应时少量用药仍有帮助。

情绪不稳定者可给予心境稳定剂;具有攻击行为者可给予少量抗精神病药物,亦可试用碳酸锂或其他心境稳定剂;有焦虑表现者给予少量苯二氮卓类药物或其他抗焦虑药物。

但一般不主张长期应用和常规使用,远期效果也难以肯定。

2.心理治疗人格障碍者常常是在和环境及社会发生冲突而感到痛苦或出现情绪、睡眠方面的症状时才就医。

医生与患者通过深入接触,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其认识个性缺陷之所在,鼓励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对其出现的积极变化予以鼓励和强化。

有时直接改变患者的行为相当困难,可以让患者尽可能避免暴露在诱发不良行为的处境之中。

如强迫性人格具有“完美主义”倾向,可以让其从事紧张程度不高、责任比较宽松的工作。

此外,要避免不成功的暗示,提供更多的发展正常人格的机会。

3.教育和训练人格障碍特别是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往往有程度不等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收容于工读学校、劳动教养机构对其行为矫正有一定帮助。

预后:总体而言人格障碍治疗效果有限,预后欠佳。

有些人格障碍随年龄的增长也可能逐步缓和,如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在中年以后攻击行为减少,通过积极引导可进一步朝好的方向转化。

三、述CCMD-III关于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答:1.症状标准: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的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起始于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并至少有下列1项:(1)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他人的态度和形象的方式)的异常偏离。

(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和反应)的异常偏离。

(3)控制冲动及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

(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

2.严重标准: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使病人感到病重或社会适应不良。

3.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已持续2年。

4.排除标准: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及后果。

躯体疾病及精神障碍所致人格特征偏离正常称为人格改变。

四、临床上常将性心理障碍分为哪几类?各类包括那些表现形式,他们的主要临床特点是什么?答:临床上将性心理障碍分为三类,即性身份障碍,性偏好障碍及性指向障碍。

1.性身份障碍主要指易性症。

易性症患者对自身性别的认定与解剖生理上的性别特征不同,往往为自己的性别而深感痛苦,为自己不是异性感到遗憾。

病情严重者渴望自己是异性或坚持认为自己是异性;并有改变自身性别的解剖生理特征以达到转换性别的强烈愿望,如使用手术或异性激素。

异性症患者一般为纯粹同性恋。

2.性偏好障碍主要包括恋物症、异装症、露阴症、窥阴症、摩擦症、性施虐与性受虐症。

恋物症的临床特点是:在强烈的性欲望和性兴奋的驱使下反复收集异性所使用的物品,所恋物品均为直接与异性身体接触的东西,这些物品是其性刺激的重要来源或获得性满足的基本条件。

有些恋物症患者表现为对女性身体的某一部分如头发、指甲迷恋。

异装症的临床特点是:对异性衣着特别喜爱,反复出现穿戴异性服饰的强烈欲望并付诸行动,由此引起性兴奋。

露阴症的临床特点是:反复多次在陌生异性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暴露自己的生殖器以达到性兴奋的目的,有的继以手淫,但无进一步的性侵犯行为。

情景越惊险紧张,他们越感到刺激,性的满足也越强烈。

窥阴症的临床特点是:反复多次地窥视他人性活动或亲昵行为或异性裸体作为自己性兴奋的偏爱方式。

他们除了窥视行为本身之外,一般不会有进一步的攻击和伤害行为。

摩擦症的临床特点是:男性在拥挤的场合或乘对方不备,伺机以身体的某一部分(常为阴茎)摩擦和触摸女性身体的某一部分以达到性兴奋之目的。

性施虐症的临床特点是:在性生活中向性对象同时施加肉体上或精神上的痛苦,作为达到性满足的惯用和偏爱方式。

性受虐症的临床特点是:在性生活的同时,要求对方施加肉体上或精神上的痛苦,作为达到性满足的惯用与偏爱方式。

3.性指向障碍:同性恋,其临床特点是:性的指向障碍,对同性感兴趣,有爱慕之心。

四、请简要叙述性心理障碍的可能病因有哪些?答:1.生物学原因在关于同性恋的研究中确实发现有少数患者内分泌异常或性染色体畸变。

有的学者认为人体最初的胚胎发育具有双性的基础。

这些原始双性结构的残余及异性性激素的残余可能是同性恋的生物学基础。

但大多数性心理障碍目前尚未发现生物学方面的异常变化。

2.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可能是主要的因素。

弗洛尹德认为性变态与其性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挫折有关。

有些父母出于自身的喜好和期待,有意无意地引导孩子向异性发展如将男孩打扮成女孩或将女孩打扮成男孩。

自幼生长于异性的包围圈中容易导致儿童心理朝异性化发展。

3.社会因素性心理障碍的产生与文化背景有一定的关系。

六、简述性心理障碍的治疗措施答:性心理障碍治疗较为困难,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1.正面教育明确指出某些行为的危害性,有些行为违反现行法律、单位制度,不符合所在文化的风俗习惯,教育患者通过意志克服其性偏离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