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浅析
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行为引导型教学法(Behavioral guidance teaching method)是一种强调通过运用适当的行为引导和激励措施,促使学生从自觉主动的角度去学习和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
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个人和学科目标。
首先,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科学有趣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安排,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互动性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互相学习和激发创造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与实际生活和现实问题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看到知识的实用价值,进而产生学习的动机。
其次,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
通过设立明确的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资源支持。
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教导他们如何高效地进行阅读、写作和思考等学习活动。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进行自主复习和总结,在实践中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能力。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自主规划学习任务和完成学习目标。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及时反思和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教师还可以通过定期的学生交流会和个别辅导,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此外,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也需要注意一些具体的实施步骤和原则。
首先,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其次,教师要制定合理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参照物。
浅谈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
浅谈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出行方式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驾驶技能。
如何快速、高效地进行汽车驾驶教学,提升学员的驾驶技能水平,成为了驾校教练员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能够帮助教练员们更好地带领学员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是近年来教育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来实现教学目的。
这种教学理念的核心是通过一定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点的传授。
在汽车教学中,这种教学理念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
首先,在汽车教学中,行为引导式教学可以帮助学员更快速地掌握驾驶技能。
通过教练员的引导和提醒,学生可以快速寻找到正确的驾驶方法,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法,能够更加快速地做出正确的反应。
此外,在学习路考技巧时,行为引导式教学也能够有效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快速掌握路考重点。
其次,在汽车教学中,行为引导式教学也能够帮助学员建立正确的驾驶态度。
驾驶教学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道德、责任和安全性意识的培养。
汽车驾驶有时是一项危险的事情,良好的驾驶态度和安全意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
采用行为引导式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更好地认识到的重要性。
最后,在汽车教学中,行为引导式教学还能让学员更好地适应驾校的学习环境。
很多学员在进入驾校之前都没有接触过汽车驾驶,对整个学习过程感到较为陌生。
这时,采用行为引导式教学,能够让学生逐步适应学习环境,更好地融入驾校的教学系统中。
总之,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在汽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驾驶技能,建立良好的驾驶态度,适应驾校的学习环境。
汽车教练员建议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的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读《行动引导型教学法》的一点体会
读《行动引导型教学法》的一点体会一、认识行为导向法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在1999年制定《框架教学计划》所决定的一种新型的职业培训教学课程体系和先进的职业技术培训教学法。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又为实践导向、行动导向、活动导向、行为引导型等说法,代表了当今世界上的一种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
是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思潮。
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三、行为导向教学的优点(1)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
由于采用了行为导向教学的案例分析法,大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眼界,原先的死记硬背不复存在的,所替代的是自由的讨论,这给学生潜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讨论中,答案不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化的;答案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答案没有最好的,只是更好的。
比如在讨论如何回避汇率风险问题,有的同学投资于强势货币,有的同学钟情于长期储蓄,有的同学采用组合投资等等。
众说纷纭,精彩纷呈。
(2)有利于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形成。
由于采用了行为导向教学的项目教学法,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按照项目教学法的要求,所有六个环节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
学生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方案,独立地作出决案,独立地实施方案,独立地反馈信息,独立地评价成果,通过这一而再,再而三的训练,每当碰到新的任务时,就不再会束手无策了,比如处理顾客的投诉,有的学生认真倾听顾客的建议,有的学生仔细地研究消费者权力保,有的学生亲临现场,各自采取不同的方法,但最终确殊途同归,较好地解决了问题。
(3)有利于学生协调能力的形成。
由于采用了行为导向教学的模拟教学法,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协调能力。
学生在模拟办公室中或者在模拟公司里工作,要在采购部门、销售部门、仓储部门、会计部门、管理部门之间轮岗,每一工作岗位都要和不同的对象进行合作,而且合作的方式不一样。
浅谈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
浅谈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学习驾驶汽车也成为许多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汽车驾驶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汽车教学往往以讲解为主,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在实际驾驶操作中却显得薄弱。
随着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汽车驾驶教练和教学机构开始尝试将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融入到汽车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就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进行一些浅谈。
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是一种注重学生实际行为和实践操作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这种教学理念下,教师的角色更多地是引导者和辅导者,而学生则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汽车驾驶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驾驶技能,提高驾驶安全系数。
汽车驾驶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汽车驾驶教学往往只是简单地讲解交规和驾驶技巧,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显得比较passively。
而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亲自操作汽车,让他们感受到驾驶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通过实际操作的体验感受,学生对驾驶技能的掌握也会更加深入和牢固。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兴奋和快乐,更容易形成学习的动力,从而更好地掌握驾驶技能。
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可以提高驾驶安全系数。
汽车驾驶是一项涉及重大安全风险的活动,掌握好驾驶技能对于避免交通事故至关重要。
而传统的汽车教学往往只是注重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的传授,对于驾驶安全意识的培养却显得不足。
而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感受,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驾驶安全意识。
在教学中可以注重向学生灌输交通安全知识和意识,引导他们在驾驶中时刻牢记交通安全规则,注意观察路况和其他车辆的行驶情况,从而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浅谈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
浅谈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汽车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出行的安全和舒适程度。
因此,在汽车教学中,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谈汽车教学中如何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
一、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的基本原理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行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
它的基本原理是以实践活动为最终目的,以知识和技能为中介,以情感态度为基础,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行为引导式教学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经验,通过“感受、体验、理解、应用”等环节引导学生协调齐活的进行行为实践,从而获得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提高。
1. 建立意识,明确防范意识。
汽车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建立防范意识,明确开车存在的各种危险,提高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
从而使学生在开车时更加注重安全,防患于未然。
2. 实现知行合一,强化实践。
汽车教学应该注重知识和实践的一体化,注重实践环节的训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掌握实际技能和操作方法。
只有知行合一,才能真正达到行为引导式教学的目标。
3. 注重情感教育,强化自我意识。
汽车教学应该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使其在实践过程中自我意识更加强化,始终保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汽车教学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获得自信,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提升学习效果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总结汽车教学是一项很重要的教育工作,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在汽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通过建立防范意识,实现知行合一,强化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兴趣等方式,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和实际操作水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出行的安全和舒适。
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引言: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变革,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倡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探究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启发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1.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交往和经验积累的过程。
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和参与社会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外界刺激和反馈的作用。
按照这个理论,行为引导型教学法通过设定目标、提供清晰的指导和及时的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 心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心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自主构建知识的主体。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通过提供具体的任务和情境,激发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和发现问题,从而培养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实践策略1.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要求,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并与学生的个体发展水平相匹配。
2. 提供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教师应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游戏化学习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主动参与,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调整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供反馈和评价,如口头表扬、奖励激励、写实反馈等,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改进方向。
4. 提供挑战性的任务和情境挑战性的任务和情境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真实的案例、开放性问题、项目学习等方式,给学生提供具体的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浅谈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
浅谈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汽车驾驶教学也成为了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汽车驾驶教学中,采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是十分重要的。
行为引导式教学是一种通过示范、引导和激励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自我认知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在汽车驾驶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驾驶技能的掌握程度。
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强调示范和引导。
在汽车驾驶教学中,教练员可以通过模拟示范,让学员清晰地看到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教练员可以通过模拟演示正确的换挡和转向技巧,让学员观摩并学习。
教练员还可以通过引导学员进行实际操作,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员掌握正确的驾驶技能。
通过示范和引导,学员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驾驶技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准确性。
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注重激励和赞扬。
在汽车驾驶教学中,学员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在学习一些复杂的驾驶技能时。
教练员要善于运用激励和赞扬,鼓励学员克服困难,不断完善自己的驾驶技能。
当学员成功完成一个难度较大的技巧时,教练员可以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让学员感受到成就感和自信心,进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
通过激励和赞扬,可以有效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深度。
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也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在汽车驾驶教学中,学员需要不断地练习和实践,才能够真正掌握驾驶技能。
教练员要鼓励学员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教练员可以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和指导,让学员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节奏,引导他们建立科学的学习计划和学习习惯。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可以更好地激发学员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实际的汽车驾驶教学中,教练员可以结合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教练员可以根据学员的驾驶能力和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浅谈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
浅谈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汽车驾驶员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汽车教学也逐渐成为了一门热门的教育领域。
在汽车驾驶员的培训中,如何引导学员掌握驾驶技能,提高安全意识和驾驶素养,是每个驾校教练都在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在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行为引导式教学。
行为引导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行为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它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特点,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实践和反思,帮助他们建构知识,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在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可以更好地引导学员学习驾驶技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驾驶素养。
行为引导式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传统的汽车教学可能会过分强调教练的指导和命令,学员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而行为引导式教学强调学员的学习主体地位,教练作为引导者和辅助者,引导学员通过实际操作和反思,主动掌握和应用驾驶技能。
在学习倒车入库时,教练可以引导学员自主选择最合适的倒车路线和角度,通过实际操作和反思,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意识。
行为引导式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员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在汽车驾驶中,技能和意识是同等重要的,而传统的汽车教学可能会偏重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员的安全意识的培养。
行为引导式教学强调学员通过实践和反思,建构正确的驾驶行为方式和态度,使他们能够在实际驾驶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车祸场景,让学员分析事故原因和教训,引导他们形成安全驾驶的意识和习惯。
在实际教学中,要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需要教练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和素养。
教练要善于引导学员参与实践和反思,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帮助他们建构知识和技能。
教练要注重情感的引导和关怀,尊重学员的个性和特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浅谈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
浅谈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
在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行为引导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行为为核心,通过引导、示范和激励,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行为引导式教学能够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在汽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模拟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到汽车的运作原理和操作技巧。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汽车维修和故障排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行为引导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汽车教学涉及到许多实际操作和实验内容,这些内容通常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汽车的原理和技术,增强对汽车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行为引导式教学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在汽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与学生进行密切的互动和合作,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惑。
学生在亲身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可以通过与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来解决,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需求。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需要寻找新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高。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一、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教学方法,它的核心是将学习者从被动受教育的角色转化为主动构建知识的角色。
此外,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还强调了学习者的不断反思和自我纠正,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加强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的关联,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1.建立情境引导情境引导是指通过教师自身的积极引导和构建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同时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例如,教育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情境模拟教学法,就是通过将学生置于类似实际情境的模拟环境中,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2.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还需注重到学生的情感体验,即通过教材的生动形象性及教师的语言、动作等方面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利于其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自我激励和发展潜能。
3.创设预设的问题和任务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中,预设的问题和任务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不同类型的问题和任务,例如德育问题、思维性问题、创造性问题和研究性问题等,以促使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实际操作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三、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优势1.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
2.方便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中,教师不再被动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扮演着一个引导和指导学生的角色,让学生主动地去体验、探索和实践,形成真正的师生互动,从而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深入互动,学习效果得到很好的提升。
浅谈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
浅谈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1. 引言1.1 什么是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是一种以学生行为为核心,通过引导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作风来促进学习和发展的教学理念。
它主张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进取的品质。
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榜样,通过示范、引导和激励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行为改变和发展,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态度,通过及时的反馈和引导,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这种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积极倡导积极引导和激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成为自主、合作、创新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1.2 汽车教学中的重要性汽车教学在如今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汽车教学也变得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提升学员对汽车知识的掌握,更能够提高驾驶技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汽车教学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驾驶员本身来说,汽车教学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驾驶技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汽车教学可以提高驾驶员的素质,提升整个交通环境的安全性。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更新,汽车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使驾驶员能够掌握最新的汽车知识和技术,以更好地适应日新月异的交通环境。
汽车教学不仅是提高驾驶员驾驶水平的必要途径,更是推动整个社会交通安全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引导学员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正确的驾驶习惯和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在汽车教学中的应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在汽车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通过引导学生的行为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概析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在教学的应用
概析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在教学的应用课堂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地,可是目前由于多种原因,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不合适、我们国家,职业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照搬了很多大专院校的教科书,教学内容以理论、概念、公式为主,忽视了生产上经验性的具体细致的方面,而且有些知识已经过时。
(2)教学方式不合适我们的教学基本上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学员的学习处于被动地位,没有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很容易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3)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不重视获得知识的方法,课堂上,老师讲解各种概念、含义,学员尽可能地记录下来应付考试。
这样的学习,最好的情况也只能是对知识的储存,而不是能力的培养。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进几年教学中对这个问题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加上去外校培训学习,了解到国内及国外的职工培训情况,结合学校引进的德国festo教学设备,做了一些探讨实践,在课堂上采用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取得了一些效果。
1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德国在1999年制定的一种新型的职业培训教学课程体系和先进的职业技术培训教学法。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代表了当今世界上的一种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
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
为了做好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推广使用工作,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成立了“中国职业培训教学研究会行为引导教学法专业委员会”。
1.1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定义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活动为导向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
通过行为的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
1.2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特点行为引导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本质区别是这种教学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是师生互动型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浅谈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浅谈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一、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背景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下: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即关键能力的培养。
能力为本已成为技工教育的指导思想。
作为知识性、思想性、科学性较强的政治课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既传授给学生政治理论,又要把能力转化为觉悟,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另外,政治课在学生的心目中是副科,思想上极不重视。
在加上技校生很大一部分在智力素质方面文化基础薄弱,再非智力素质方面学习缺乏兴趣积极主动性,没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等,在行为习惯方面不能自觉遵守纪律等。
如果再加上授课教师讲课枯燥乏味,学生就更没兴趣了。
面对现状,政治课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法已不能完全适合,必须立足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依靠自身的改革来巩固阵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政治课的威信,培养出具有道德、法制观念思想过硬的高技能人才,真正达到政治课教书育人的目的。
为此,我在教学中运用了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它改变了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态度,增强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捂出道理,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
二、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主要步骤及操作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它指的是一种完整的职业培训教学体系。
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行为引导下,通过多种活动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使学生主动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一句话就是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它有六种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政治课的教学目标、特点及学生实际可合理地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我常用的一种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具体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法。
这是一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和主动性,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浅析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在汽车教学中的应用
54随着现代教育多元化、创新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对实现这一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准确的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和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清晰、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行为引导式教学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学习的重点、难点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形成乐于学习的良好循环,从而完全掌握课堂知识,真正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目的。
1 汽车教学的现状分析1.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现代汽车教学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实践性活动,只有通过反复、正确地实践训练,才能达成最佳的教学效果。
如今在大多数高等院校中都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该方法符合当代学生的行为学特点,也逐渐受到了广大高校学生的欢迎,老师们也都已经深刻理解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内涵,并在教学中主动运用这一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
1.2 行为引导式教学法的广泛运用为了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专业教师们不断寻求更浅析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在汽车教学中的应用济南交通技师学院 赵 虎速器时,在采用这个简图及纸板仿真教学法进行自动变速器教学时,全班32人,全部都积极参与,只用了2个实习周,全班就基本掌握行星齿轮自动换挡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在进行测试时,所有学生能在教师完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完成整个行星齿轮自动系统的拆装和检修,并能讲述和演示各挡工作原理,收到了超出预期的教学效果。
6 小结本文介绍的教学方法,结合了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方法的特点,能适应技工学校学生的特点,激发了他们对自动变速器的学习兴趣。
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教学的设计者、教学软件的开发者和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师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是一种协作关系,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的教学艺术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有效运用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有效运用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愈发重要。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行为为主导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和激励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使其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下文将从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特点、运用方法以及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特点1. 重视学生行为行为引导型教学法重视学生的行为,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态度,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2. 强调教师引导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倡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激励,通过设定目标、明确规则、提供榜样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
二、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运用方法1. 设定明确的目标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向和要求,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意识。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问题、案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提供榜样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供良好的学习榜样,鼓励学生学习榜样的行为,让学生互相学习,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4. 引导规范行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规范学生的行为,要求学生保持安静,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 给予积极的激励教师可以在学生取得进步或者表现良好时给予及时的赞扬和肯定,激励学生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行为。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意识,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觉地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3.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运用,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浅谈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
浅谈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1. 引言1.1 介绍什么是行为引导式教学行为引导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并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
行为引导式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反思和提高。
行为引导式教学强调学生的行为和反馈,通过实践操作和模拟场景来帮助学生掌握技能和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行为引导式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能力提升。
在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可以更好地培养学员的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交通环境。
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情景的训练,学员可以更快地掌握驾驶技巧和规范,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驾驶水平。
行为引导式教学为汽车教学注入了更加实践和有效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提高学员的学习效果和学车体验。
1.2 阐述为什么选择在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汽车教学中选择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汽车驾驶是一项需要高度技能和责任感的活动,通过行为引导式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员的技能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行为引导式教学能够帮助学员在真实的驾驶环境中学习和实践,从而更好地掌握驾驶技能,并且在面对各种情况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行为引导式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和学习的积极性。
在汽车教学中,学员们需要具备主动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而行为引导式教学正是可以促进学员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驾驶技能。
选择在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可以更好地培养学员的技能和责任感,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为学员们的驾驶安全和技能提升提供支持。
2. 正文2.1 行为引导式教学在驾驶教学中的应用行为引导式教学在驾驶教学中的应用十分重要,它通过引导学员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驾驶技能。
浅谈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
浅谈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为了规范汽车驾驶行为,保障交通安全,汽车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汽车教学方式往往以讲解知识为主,缺乏对学员行为的引导和塑造。
而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则是一种注重引导学员行为和动作的教学方式,通过积极的引导和激励,使学员能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培养其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本文将从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出发,浅谈汽车教学中运用该理念的意义和方法。
汽车教学中运用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能够更好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相比于传统的死记硬背式教学方式,行为引导式教学更注重学员的实际动作和行为表现。
通过实际操作、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学员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汽车驾驶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练员可以根据每位学员的不同特点和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行为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使学员在积极参与的更好地掌握汽车驾驶技能。
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能够更好地培养学员的自我管理和安全意识。
在汽车教学中,安全是最重要的原则,而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则是教练员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行为引导式教学,教练员可以始终关注学员的实际操作和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和纠正学员的不良驾驶习惯和安全隐患,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驾驶行为,提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学员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安全驾驶的重要性,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驾驶安全系数。
行为引导式教学理念能够更好地激发学员的学习潜能和创造力。
在汽车教学中,教练员不应仅仅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应激发学员的学习潜能和创造力。
通过引导学员进行实际操作和模拟演练,教练员可以让学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练员可以鼓励学员提出和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减少一味的灌输,给予学员更多的自由和发挥空间,从而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汽车驾驶技能。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有效运用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有效运用引言:一、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概述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一种以激励和行为引导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它注重对学生行为的引导和指导,通过积极的激励和行为模范来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和态度。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强调教师要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引人入胜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师自身要做好行为榜样,积极向学生展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这样能够更好地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投入。
2. 强化学生学习动机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注重对学生行为的激励和引导。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奖励机制、班级竞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励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精神奖励,比如可以设立学习积分制度,将学生的积分与班级排名、奖励挂钩,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强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互动教学方式等,让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更好地获得知识。
4. 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初中数学对一些学生来说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对于一些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这时,教师可以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及时给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毅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克服困难,取得学习进步。
5.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行为习惯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追求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浅析徐州机电技工学校何玉刚摘要:“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理念;跨学科的综合课程;职业活动为导向的培训模式;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培养目标,教、学、做合一,心、手、脑并用,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方法。
实施“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技工学校教学所需,是技工学校教学所必需。
关键词: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特点教学改革职业学校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为什么职业学校上课效果普遍不好,如何把教条式的、冗长的叙述变得生动。
如何提高课堂讲课效果?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一直是职业学校进行课堂教改的重要课题。
德文“Hand lungsorientierung”引起我国职教界的广泛关注,来自上海方面的专家译为“行为导向”,来自北京方面的专家译为“职业活动导向””,来自辽宁方面的专家译为“行为引导”,这是源自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在职教领域近二十年来进行改革的最新成果——“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其核心是“能力培养”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基础是“确定学习领域”;其内容是8种教学法。
在现代职业教学改革探索中,实施“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技工学校教学所需,是技工学校教学所必需。
一、“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主要特点“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理念;跨学科的综合课程;职业活动为导向的培训模式;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培养目标,教、学、做合一,心、手、脑并用,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方法。
其主要特点:1、采用跨学科的、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活动模式;2、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工作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的“完整的行为活动模式”;3、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4、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以传统的主角、教学的组织领导者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学习辅导者和主持人;5、采用目标导向,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评估(形成性评价)。
其具体表现:1、在学习内容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不是传统学科体系中教材,而是以职业活动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行为活动为依据,横向综合各有关学科的知识点和技能,根据教学目标分类要求,形成以培养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目标的新课程结构——学习领域。
2、在教学过程中在精心教学设计下,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营造新颖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提供课题与相关的信息资料或学习材料等,引导组织学生心、手、脑并用,教、学、做结合,身体力行获取知识与技能,自行完成学习任务,并自行反馈与评价,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积极,负责与创造性的学习行为,实现学习效果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行为能力同步提高的双重目的。
“行为引导型”教学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方法,其实质是教与学双向改革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过程。
——学生互相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所有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共同承担不同的角色,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问题最终获得解决。
解决问题的过程,既是学生们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们获得经验的过程。
——学生参加全部教学过程从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
这样学生既了解总体,又清楚了每一具体环节的细节。
——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这种强烈的学习愿望,终于积极的参与。
一方面是内在的,好奇、求知欲、兴趣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外在的,教师的鼓励、学生的配合,取得成果之后的喜悦等等。
——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变化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一个咨询者、指导者和主持人,从教学过程的主要讲授者淡出,但这并不影响教师的作用的发挥。
相反,对教师的要求则是提高了,教师只控制过程,不控制内容,只控制主题,不控制答案。
3、在教学方法上“行为引导型”教学使用了一套可以单项使用,也可以综合运用的教学方法。
“行为引导型”教学还包括了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
如: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畅想落实法等方法,另外主要的方法有: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法、模拟教学法等。
4、在教学效果看普遍意义上讲,“行为引导型”教学变成主要不是传递有待于贮存下来的信息,相反它却是激发利用学习者已有的能力,并确保学习者具备有利于完成目前学习任务以及今后更多的学习任务所需要能力,旨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行为引导型”教学能从组织活动的能力、阅读能力、听讲能力、信息能力、心智技能方面提高学生学习行为的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一系列过程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行为引导型”教学的目标是培养职业能力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它既要满足社会要求,又要适应个性发展。
现代社会发展对劳动者提出的新要求,也正是现代社会对培养社会劳动者的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从宏观的教育目标来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其制订的依据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
但就其内涵而言,培养目标则是对受教育者个人的身心发展提出的具体标准,尤其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其核心是育人。
这表明,一方面个人的身心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需求,在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只有这样个人的身心发展才能有利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又不断地为个人的身心发展创造了条件,开拓了新的空间,使个人的身心发展能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社会需求与个性发展的这种辩证统一,只有通过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才能实现,片面的追求专门知识的广博,或者片面地强调单一技能的精深,都不符合面向未来的职业人才的要求。
分析表明,从培养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目标出发,能本位教育,或者说能力教育已成为可塑性与定向性有机结合点,是知识本位与技能本位的辩证统一体,未来教育的四大去柱:学会生存学会了解个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个人社会价值观,学会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学会懂得在获得生存与发展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的重要性。
学会求知:了解知识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学会求知的方法,使得终身具有不断学习,获得知识的能力。
学会做事:学会使自身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学会如何将掌握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学会如何面困难的挑战,学会适应约束的能力,学会适应竟争。
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了解共同生活的重要性,学会建立共同生活的情感,学会以共同生活的行动。
什么是能力?能力是指顺利地完成了某种活动必不可少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苏霍姆林斯基称:“能力是一个人知识、技能与智力三位一体的合金”。
一个人能力的强弱会决定他掌握各种活动的成效,影响活动效率的高低。
从学历社会向能力社会发展是新世纪的必然趋势,因而对能力的认识与培养尤为重要。
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改革方向就是确立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实施教学改革“行为引导型”教学的目标是培养职业能力,即:——现代社会的劳动者应具备跨岗位的能力;——现代社会的劳动者应具备跨职业能力;——现代社会的劳动者应具备不断开发自身潜能的能力;——现代社会的劳动者应具备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能力;——现代社会的劳动者应具备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现代社会的劳动者应具备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关键能力。
三、“行为引导型”教学的核心技术——教学设计目前的主要教育体制学校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组授课模式)基本上是在300多年前的工业化社会初期形成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节奏和社会发展步伐迟缓,知识的增长较慢,教学手段落后,单一。
到了工业化高度发达,甚至开始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社会节奏与知识增长速度大大加快。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
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结果也表明了同样的趋势: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而近10年大约每3年增加一倍。
可见,知识总量在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老知识很快过去,未完成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
显然,低速率的传统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难以适应信息社会中知识爆炸式增长并且迅速更新换代的教育需求。
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落后的教学方法,许多知识还没等到学生把它学会,可能就已经过时了。
教学设计(Insrtuctional Design)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是教育技术学领域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
要真正领悟并会实施“行为引导型”教学,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理解并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各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操作方法,所以说它是实施“行为引导型”教学的核心技术。
教学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分析、评价其结果,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一种系统研究方法。
课堂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1、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围绕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教学全过程。
其中包括教学需求、理想的学习结构、学生原有的学习结构、实施的学习结构和实施效果的评价。
2、教学设计的研究方法是将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系统地应用于解决教学问题的教学技术。
它与其他任何科学技术一样,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可操作性的桥梁。
这表现为教学设计的所有分析和决策都建立在反映学生是如何学习的科学规律之上,而且系统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程序都有相应的理论和方法作为科学依据,每一项分析或决策的“输出”均是下一步分析决策的“输入”,彼此之间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最终实现以发展学生的能力素质为总目标的优化的系统功能。
3、课堂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广大教师提供一种教学的教学技术手段。
通过应用这种技术,使能力本应的教育观念、原则要求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贯彻和应用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四、“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基本内容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的先进理念,跨学科的综合课程,职业活动为导向的培训模式,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培养目标,侧重结合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引导课文法引导课文法是借助一种专门的教学文件,通过工作计划和自行控制工作过程等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项目教学方法。
2、大脑风暴法教师针对教学内容中有关没有固定的答案或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以及根据现有法规政策不能完全解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教师不对其正确性或准确性作任何评价的教学方法,就是大脑风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