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异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离异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学生个人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工作更好开展、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而父母离异导致小学生在学习行为、日常行为、心理行为方面出现障碍,为此我们可以从创设良好家庭氛围、营造学校良好学习环境、改善社会整体环境以及增强学生个人意志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四个方面等入手帮助离异家庭小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父母离异;行为习惯;影响;
据统计,2018年,中国有620万对夫妇结婚,但有760万人离婚。

而今年第一季度已有58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手续,相较于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了百分之十七。

对孩子而言,小学阶段是促进智力发展,形成和谐个性,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而在我国离异家庭子女中小学生又占较大比例。

故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小学生来讲尤为重要。

行为习惯一般指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日常行为习惯以及心理行为习惯(心理品质)等。

小学生行为习惯则指处在6—12
岁年龄的儿童在家庭、学校、社会的个人表现。

西方国家认为父母离异对子女的影响较大,且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欧美国家在离异家庭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

在研究父母离异对子女的影响方面,美国两位著名学者沃伦斯汀和海塞琳敦在此方面有不同观点,前者倾向于逐案深入访谈,强调父母离婚对儿童的负面影响,而后者海塞琳敦的研究面更广,她所关注的是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适应度。

[1]通过查看国内相关资料,笔者发现国内学者专家们大都在离异子女心理状况方面有更加深入的研究。

且大都体现在离异家庭儿童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情绪障碍、自我控制方面与完整家庭儿童相比较所存在的差异。

[2] 将我国与西方国家比较笔者发现不管国内专家还是国外学者,在离异家庭学生行为习惯方面的研究理论中一般注重道德认知及情感方面而忽视行为研究,前者在理论研究上还比较薄弱,而实证分析较多。

且现今国内绝大多数学者更侧重于研究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策略,而对于离异家庭孩子具体行为表现方面的阐述不够。

一、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尊敬师长、同学之间和睦友好、诚实守信、直面挫折失败、坚持锻炼身体、遵守公共秩序等。

[3]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小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更好开展、社会安定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人发展的最高目标就是全面发展,不仅是体力智力的发展,而且还是人的本性充分自由发展,是人的身体和精神全面发展。

[3]当今社会对于学生的普遍要求便是考高分,过高要求文化成绩而忽视道德教育,以至于孩子在受到外界不良影响比如父母离异时,未能及时进行疏导沟通,导致不良行为的形成,这对于小学生学习生活方面也产生消极影响。

儿童时期的小学生处在人生的初始阶段,是学习的阶段,且这一时期儿童的可塑性很强,在这一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今后在学习上、工作上更好发展有很大帮助。

(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有助于学校教育工作更好开展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基地,在培养高素质学生方面也有一定要求。

而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也同样有利于学校工作的开展。

首先,对于教师而言,学生行为习惯良好将大大降低教学压力,便于管理班级;其次,学生行为习惯良好,学校学习环境和心理环境同样会改善;最后,在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发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有助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需要高素质合格型人才,而根据教育方针所培养出来的社会型人才必须要具有高道德水平、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等。

因此,重视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有助于为社会培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就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创设条件。

二、父母离异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
“离异”从法律上来讲便是夫妻之间解除婚姻关系,即现实意义上的“离婚”,而父母离异对其子女的身心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令离异家庭子女成为社会
弱势群体。

[4]对离异家庭小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包括日常行为习惯及心理品质方面的观察访谈,具体了解父母离异这一行为对小学生行为习惯方面的不利影响,便于今后更好的“对症下药”。

(一)学习行为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力、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

对于小学生来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培养社会生存能力。

父母离异,家庭结构的改变可能会催化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形成。

1.上课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学习出现困难
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虽是绝大多数小学生的通病,但经过观察发现,离异家庭小学生相较于完整家庭小学生而言,其上课注意力更无法集中。

由于父母离婚,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转变,从而导致的行为便是上课不动脑筋、不回答老师问题、作业无法按时保量上交等。

2.学习积极度不高,热情缺失
司汤达曾说,最有激情的头脑之一应该被发明并建立起来。

[5]对于学生而言,学习一旦没有了热情,学习的意义也将不复存在。

经过多次同六年级部分离异家庭学生交谈笔者发现,有同学表现出在学习上的恐慌和无力:不想学习、没意思极了、学习好学习差又没人在意等。

3.倾听习惯无法养成
学生学会倾听,大多数人都会明白,他们应该在课堂上好好听老师的话,但事实并非如此。

学生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观点看法,也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才是更为准确的学会倾听。

在此以小许为例:
语文课上,老师让小组讨论问题。

全班所有语文小组都迅速投入讨论中,小许所在组也不例外。

不过没过一分钟,小许所在组就发生了躁动,原来是小许打断了组员的发言并自说自话,完全不理会其他组员的想法,从而打断了上课秩序。

一个无法接受老师、同学的意见和建议,过度自我的孩子,能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吗?当然,除了以上所罗列出来的小学生因父母离异在学习上更加明显的
问题之外,还有阅读能力差、作业习惯不好以及不能自主自发地投入学习等不良学习习惯。

由此可见,不良的家庭环境会对学习造成影响。

(二)日常行为
《韩家一川》有云:少于自然,习惯似自然。

更有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名言“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①这就足以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在实习时期笔者与部分班主任老师交谈中发现因父母离异导致小学生在生活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人际交往存在障碍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在人际交往中所接触的对象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

而父母离异易导致小学生在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同伴关系方面发生“变异”。

在亲子关系上,父母离异,父爱或者母爱的缺失以及监护人在教养孩子方面的不当都会恶化亲子关系,导致孩子不会信任大人,对监护人的不满意程度也会增加。

在师生关系上,有研究表明在8到12岁间小学师生关系会体现出反应性、亲密性和冲突性三方面的特点。

[6]相较于完整家庭的孩子,离异家庭的小学生更易挑战教师的权威。

在与江北区蜀都小学的一位四年级班主任交谈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该班有位“问题学生”,三年级伊始,原来表现较好的小任同学突然变得不对劲,上课不在状态,也不按时完成作业,甚至在一次语文课上直接和同桌打了起来。

经班主任了解情况,原来小任的父母在其二年级结束的的那个暑假离婚了。

在三年级一整个学年里班主任老师都想尽办法试图将小任拉回“正轨”,但过了一年情况仍未好转,小任已然变本加厉,在课堂上公然与老师顶嘴...
影响小学生同伴交往的主要因素有行为特征和社会认知。

而个人行为受情绪和意志调节,离异家庭小学生受家庭环境影响,认知水平和控制能力较低,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无法以平等和谐的关系相处,自身所带有的隔膜会将朋友拒之门外,自身也很难融入到集体生活当中去。

2.部分学生诚信缺乏
①沈建萍.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分析及转化策略. 上海师范大学,2010(4).
研究发现相较于完整家庭子女,离异家庭子女在个人诚信方面稍显劣势,当然,在“有限影响论”的前提下,只部分离异家庭小学生个人诚信缺乏。

笔者从开州区汉丰二校五六年级各班班主任口中了解到,同完整家庭孩子相较,部分离异家庭孩子在个人诚信方面是缺失的,主要体现于在学校对老师撒谎,在家敷衍父母。

部分离异家庭小学生若长此以往,不仅会造成自身道德意志的迷失,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会增加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

(三)心理行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

心理、意识都被归结为行为。

[7]由于父母离异致使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孩子不得不生活在一个不再健全的家庭,失去了父母双方完整的爱,再加上家庭中父母其中一方某些方面的偏差,外界有意无意的伤害,极易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从而导致一些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

具体表现如下:
1.情绪情感发生异常
心理学的理论告诉我们,当客观事物或环境满足主体需要时便会产生正面积极的情绪,反之若客观事物或环境不能满足主体需要和愿望则会产生负面消极的情绪。

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使学生产生负面消极的影响,进而出现情绪障碍。

第一,自责
有研究表明,部分离异家庭子女会在父母离异后产生高度自责情绪,由于父母离异未讲明理由,子女又不懂父母为何离婚,从而导致孩子会从心底认为是因为自己的原因父母离异。

笔者曾经询问过一位离异家庭小学生,在她的印象中父母是在她吵着要一件玩具之后发生了冲突才离婚的。

当然实际情况根本不是这样,但在孩子的心里却将自己当成了“罪魁祸首”。

还存在的情况是父母在矛盾冲突期间包括离异后,通常将不良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这亦是孩子产生自责的原因。

第二,焦虑
离异家庭子女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孩子,普遍患有现实性焦虑症,伴随而来的还有对外界环境的恐惧和不安。

[9]比如在处理不好同伴关系、师生关系时小学生会
陷入痛苦和烦恼之中,也就丧失了解决问题的勇气。

第三,失落感
由于家庭结构的骤然变化,离异家庭子女从能享受完整的父母的爱突然失去了父爱或者母爱,只能跟从父母的其中一方生活,加之与其他孩子的生活境遇相对比,这就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失落感。

继而变得多愁、冷漠、封闭,对未来感到迷茫,体验到丧失感、被遗弃感及不安全感。

[9]
第四,抑郁冷漠
在离异家庭,孩子由于失去父母双方中的一方而陷入伤心悲痛中不能自拔,或者遭受到家庭生活上的经济动荡、家庭教养方面的不负责任都易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摧残。

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长期处在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其心态也会变“歪”。

小远,男,十岁,父母离异前活泼好动,很讨人喜爱。

在父母离婚后,小远渐渐变得沉默,在老师和家长眼里他仍然听话,可他的脸上却再也没有灿烂的笑容,他终究还是丢掉了童真转而披上了忧郁的外皮。

2.意志品质形成障碍
心理学上说人的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受个人意志控制的。

而行为主义者华生则否认人的意识,认为外界刺激能决定人的行为。

[10]其实在笔者看来,个人行为又何尝不是主体在受到客观刺激后所显现的结果呢?离异家庭子女存在意志障碍离不开外部刺激(以父母的不良心态为例):有的父母在离婚后变得一蹶不振,大人尚且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和信心,又如何指望其能够在教养孩子方面尽心尽力?放任孩子“野蛮”生长,放纵孩子的恶习最终会导致孩子智力低下、意志脆弱,遇到打击不堪一击;有的父母在离异后则是另一个极端,他们会将自己对生活最后的希望全部寄托与孩子,在孩子成才上发疯似的提过分的要求,做出让人难以接受的举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部分可能意志坚强却心理变异。

同样的,在学校,教育工作者对待离异家庭学生的态度同样会影响学生的意志。

3.自我调节与适应能力降低
皮亚杰认为所有人类的心理反应最终都是适应性的,它的本质在于有机体与
环境在不断运动中的平衡。

离异家庭子女以情绪情感上的变化作为动力,也就影响了其对已改变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12]有材料指出,“儿童年龄和性别不同,其适应程度也不同。

父母离异时不同年龄的儿童适应性都差,7—11岁孩子更多显示出悲哀、信任与和解的幻想、无助、孤独、对父母痛恨、羞耻;相比较而言父母离异时男孩适应性不及女孩,年级越高,差距越明显。

”②同时因个人自我调节能力的不同,适应程度也不同。

三、矫正离异家庭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策略
有研究表明,西方发达国家对离异家庭及其子女采取的社会救助保障措施和教育改革,如对离异家庭儿童的社会地位提供法律保障,制定及安全的社会福利优惠政策等。

这对于中国学者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国内有学者学习西方国家的方法,但由于社会性质不同,国情存在差异,故而不能进行照搬,更多的是借鉴,本文主要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方面以及学生本身层面提供建议。

(一)创设良好家庭氛围,引导孩子行为改变
有资料显示,儿童从两岁时便能“察言观色”,家庭气氛的好坏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孩子能根据家庭氛围在思想、态度和行为中作出不同反应。

家庭氛围良好,让孩子感到舒适安全,其性格和心理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反之,若家庭氛围恶劣,孩子长期处在争吵打骂的环境中,就会导致不良情绪和行为的产生。

[13]因此,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抑制孩子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个性有着巨大作用。

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调整心态,让孩子树立正确认识
父母作为孩子的首要接触者,双方在离婚后,首先应尽量在短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监护人越早地从失败的阴影中解放,就越有可能更好的让家庭环境归于正常。

其次,监护人应该帮助孩子认清楚现实。

对于整个家庭的现状包括已经不完整的家庭关系,哪怕是已经破碎了的家庭存在的现实问题,都需要一一给孩子阐述,尽可能疏导他们从心底发出的不适感羞耻感等等。

要让孩子从心底里
②刘萍.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的比较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2000(10).
相信,父母依然会陪伴在他身边,只是换了一个环境继续爱他们,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3.培养独立意识
在离异家庭,不光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更要培养家长的独立意识。

不少父母在离婚后将孩子作为唯一支柱,对孩子也抱有过高期待。

同时,孩子在失去父母双方一方的关爱之后也极易对抚养方产生极大依赖,过分的情感依赖伴随着相应的负面效应。

所以在离异家庭,父母和孩子都应具有独立生活的心理意识和能力。

2.理智对待孩子
这里的理智对待,既提醒家长对孩子不能一味迁就、溺爱,也要求家长不能放任不管,随波逐流。

离异家庭父母有时会对子女感到抱歉愧疚,于是就会出现无原则满足子女需求,溺爱子女,这样就导致孩子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不会同情关心他人,这也不利于子女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

另一种情况便是家长自身还在离婚的阴影中走不出来,对孩子要么放任不管,要么拳打脚踢发泄自身情绪,这些行为都会导致孩子畸形人格的产生。

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都需要理智对待孩子,将爱与管教相结合。

4.鼓励孩子参加社会活动
离异家庭的家长在同子女培养良好亲子关系的同时也要多和孩子进行思想沟通,尽量减轻孩子的自卑心理,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逃避、不退缩与他人交往。

个体脱离群体是无法生存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利于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性。

(二)营造良好学校学习环境,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对离异家庭小学生而言,除了家庭,学校是另外一个主要活动场所。

因此学校对矫正离异家庭小学生行为习惯也有着重大责任。

如何减轻小学生因父母离异遭受的伤害,是学校各机构、各位教育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1.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作为孩子的第二任父母,其导向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从教师本身出发,寻找矫正离异家庭小学生行为习惯的措施,笔者总结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了解情况,调查建档
为了更好地开展离异家庭小学生的教育工作,作为教师首先要了解情况,涉及到本班离异家庭学生人数、姓名、性别、原因等,然后还需要学校安排负责人将各班情况汇总存档,当然在完成这项工作时少不了家长的合作。

最终形成:学校负责人---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家长---学生这一完整体系。

建立档案之后,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并定期抽查访谈。

[12]
第二,尊重人格,平等对待
离异家庭小学生在性格上会出现自卑、孤僻,也会存在着叛逆、抑郁冷漠和嫉妒等不良心理,对于教师而言,如何对待正确对待这些学生也是一个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在教育中,不撕扯离异家庭孩子的伤痛,而是以朋友的身份与其交谈,将双方放在同等地位,注意维护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并且适时给予鼓励,如此方能取得好的成效。

2.开展心理辅导
在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方面,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请专业人士为离异家庭孩子解惑。

同时,面对不同年段的小学生,也可采取不同形式的心理辅导。

例如可以对低年级的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则采取听座谈、讲座类形式进行教育。

除此之外,还可针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疏通辅导。

3.家校联手,共同教育
家校合作目前在教育行业是一种比较热门的方式。

它也同样适用于矫正离异家庭小学生行为习惯。

而现今已有的方式有设立家长学习平台(建心理咨询家长微信群、QQ群等),旨在提高离异家庭家长素质,为家长如何教养孩子提供理论和实施指导,同时也方便家长们互相交流讨论。

学校与家庭互帮互助,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三)改善社会整体环境,辅助矫正离异家庭孩子不良行为
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与社会稳定和谐息息相关。

家庭和睦为社会安定奠定了基础,同样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也有利于家庭建设。

离异家庭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使得离异家庭孩子的社会化转变也同样受到社会整体环境的影响。

有效利用社会进步、现代信息的普及化等条件,为离异家庭子女养成良好行为提供正确示范,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转变观念
由于传统旧观念的影响,直到现今,社会看待离异家庭子女的眼光都是不正常的。

成人一方面用同情怜悯的眼光看待离异家庭小学生,但另一方面又并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多去接触,看似同情,却不知这份“特殊”会对离异家庭子女造成再次伤害,加重他们的心理障碍。

因此,矫正离异家庭小学生行为习惯需要全社会转变观念,以正常眼光看待他们,让他们如同常人一般生活,赠予他们温暖,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

2.健全法制保障
2015年民革中央提出了一份关于修订完善婚姻法律制度的提案,建议完善婚姻登记程序,审慎办理离婚登记等。

其目的是填补现有婚姻制度的漏洞。

这一提案虽然存在不足,却具有现实意义。

如今我国已有民政局设置“离婚冷静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发挥了积极作用。

建立健全法制有利于保护离异家庭子女的利益,为离异家庭子女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3.发挥政府指引作用
从心理学方面考虑,政府开设必要的心理干预机构对离异家庭子女身心健康发展有益。

我国已设立有离异家庭子女教育咨询机构,离异家庭子女可以通过拔打电话与社会联系,寻求帮助。

4.加强社会关注
社会文化、舆论风气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离异家庭子女。

一方面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正确认识离异,降低社会因素对离异家庭子女的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可以为离异家庭子女教育出力,例如司法部门应加
强对离异家庭子女抚养、教育的监督检查;街道、妇联组织等开设离异家庭教育
咨询机构,为离异家庭父母提供方法指导等。

(四)增强个人意志,自觉养成良好行为
有教师、家长、社会的共同帮助,处于离异家庭的子女,也要从自身角度找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从尝试从以下几点进行努力:首先,主动克服自身所遇到的困难,正确对待自己的家庭状况,以正面积极的态度应对。

其次,巩固自己的交际圈,建立良好的友谊,增强自身的随机应变能力,增强勇气。

最后,尽可能的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跟更多的人接触,帮助其他人增强自身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讲,父母离异使孩子的身心受到伤害,导致其在行为上、心理上都出现障碍。

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处于儿童人生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人格塑造、行为习惯的养成都尤为重要,学生如果在此期间出现问题,未能得到及时的辅导和纠正,将造成永久的遗憾。

在现今工作中,对离异家庭小学生行为习惯方面的观察还缺乏量化的数据,针对离异家庭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
策略也过于零散、片面,[14]这仍需广大学者专家们不断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 韩晓燕,魏雁滨.父母离婚影响孩子的四大理论视角——西方文献分析.浙江学刊, 2004, 1:207-214.
[2] 陈燕.离异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状况的研究综述[J]. 赤峰学院学报,2013(8).
[3] 沈建萍.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分析及转化策略[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4] 陈犀.离异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管理策略的个案研究——基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某小学的调查[D]. 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5.
[5] 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44-146.
[6] 叶一舵,白丽英.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5(2).
[7]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40-41.
[8] 刘萍.小学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的比较研究[D]. 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00.
[9] 刘先华.离异家庭对子女心理与行为的影响[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3).
[10] 黄希庭,郑勇.心理学导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484-485.
[11] 贺琛.离异家庭对子女心理影响的调查报告[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0(3).
[12] 沈阳,罗飞.单亲家庭子女心理状况及教育策略[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4).
[13] 魏知超,邹庆宇.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30-32.
[14] 陈建忠.小学生因父母离异出现的问题行为和对策分析. 都市家教,2014(12).
第 11 页(共 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